企业逃废债的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_第1页
企业逃废债的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_第2页
企业逃废债的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_第3页
企业逃废债的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_第4页
企业逃废债的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逃废债的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

一、公司逃离金融机构债务的现状及其深远结果1、企业逃避职能企业债务偿还已成为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在一些地区,公司经常使用各种手段(主要是通过重组、重组和破产)来逃还和破产。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半数以上的改制企业不同程度地存在逃废金融机构债务的行为,逃废债总金额巨大。当前企业逃废债的主要方式有:一是利用破产方式逃废债。最典型的就是将同一行业或不同行业的若干企业合并为总公司,将原企业的有效资产划转到总公司,而对金融机构的债务继续留在原企业,然后对原企业实施破产。二是利用分立重组方式逃废债。主要是在原企业基础上,分设若干新企业,将原企业的有效资产划转到新企业,把对金融机构的债务保留在原企业。三是利用租赁、合资改制方式逃废债。主要是组建新企业,承租原企业的全部设备,把金融机构的贷款本息挂帐悬空,或者是引进新投资者,将企业有效资产作为投资注入新组建公司,把对金融机构的债务和不良资产留在原企业。多年来,尽管全国各地对企业逃废债问题采取了许多治理措施,但企业逃废债的势头一直没有得到根本、有效地遏制,新的逃废债现象仍不断发生。2、基层金融机构的不良行为自身原因当前的企业逃废金融债务问题,破坏了我国正常的经济金融秩序,严重影响了金融业的稳定运行和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一是导致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上升,金融风险增大。企业逃废债的直接后果是,金融机构大量贷款本息得不到及时偿还,有的甚至成为呆坏帐,损失的风险很大。特别是那些已经破产关闭的企业,已没有任何有效资产可用于偿债,银行贷款实际已经损失。近几年,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之所以不断增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企业逃废债现象持续蔓延,越来越多的贷款沉淀于企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的大量增加,不仅增大了金融风险,而且还迫使作为最后贷款人的中央银行增加再贷款,扩大了货币供应量,对货币政策形成冲击,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二是社会信用秩序遭到破坏,金融机构的信贷行为被扭曲。信用是借贷关系的基础,信用的缺失,必然阻碍正常借贷交易的实现。企业逃废债的盛行,严重破坏了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的正常信用关系,使得金融机构对企业一定程度上失去了信任感,对企业的贷款申请产生了恐惧心理,出现了过度谨慎和保守的信贷行为,阻碍了货币政策的正常传导,影响了货币政策的效率。三是形成不良行为示范效应,恶化社会经济环境。按照正常的社会道德标准评判,逃债、赖债是一种有悖于道德规范、自毁信誉的行为,理应受到社会的道德谴责和批判。然而,在现实中,企业不仅不以逃废债为耻,反以逃废债为荣,而且往往还得到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的默许或支持。这就导致人们对“讲信用”这一基本道德规范产生了怀疑和动摇,并在社会交往和经济交易中效仿,从而使得种种不讲信用的行为(诸如欺诈、作假、毁约等)不断蔓延、扩散,严重恶化社会经济环境,阻碍市场经济机制的有效运行。二、新制度经济学视角下企业逃废债问题的基本分析框架企业逃废债现象的形成机理复杂,解释变量很多。多数人都将其归因为社会信用意识淡薄。这种解释只是一种同义反复而已,并未触及问题的根本,也就是说,导致企业逃废债即社会信用意识淡薄的经济机理没有得到揭示。只有首先在我国当前的制度框架中找到诱致企业逃废债的经济机理和发生机制,然后在制度结构上进行相应的变革,才能从根本上遏制企业逃废债。新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一个社会的游戏规则,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设定的一些制约,它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交换的激励结构,确定和限制了人们的选择集合。因此,在利益激励机制的作用下,一个国家的既定制度结构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经济绩效。企业逃废债作为一种持续、特定的经济现象,就是在一定的制度框架所形成的激励机制的诱致下,相关经济主体理性选择的行为交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当前的企业逃废债问题,是存在深刻的制度背景的。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分类,制度包括非正式制度和正式制度,前者主要是指社会在历史长河中积淀和流传下来的行为规范、行为准则和习俗(如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后者是指正式的政治及司法规则、经济规则和合约。本文仅从正式制度角度对我国的企业逃废债问题进行分析。我们认为,逃废债问题的形成,主要与我国现行的政治经济制度、司法制度、法律制度、信用制度、金融制度等密切相关。1、政治目标方面企业逃废债之所以能在各地蔓延、恶化,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得到了各级地方政府的默许甚至公开支持。这与我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有关。在我国现行的政治架构和经济制度下,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下,所管辖行政区域内的社会福利是否实现了最大程度的改善。我国是一个政府主导型的社会,社会福利的改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行政力量,而不是市场力量。这就形成了我国的特殊政治利益机制,表现为政治目标函数的多元性、复杂性。我们将地方政府的利益偏好结构(政治目标)分解为三个变量,即经济增长、保障就业、社会安定,其中经济增长是决定性的变量。在这些政治目标中,最为核心和关键的目标是实现最大程度的经济增长,使经济产出最大化。在制度效率相对稳定的条件下,增加产出的基本方法就是增加经济资源即劳动、资本和科技的投入,其中资本投入起主导作用。在以私有产权为基础的市场经济制度下,资本资源的配置是完全价格机制导向的;而我国实行以公有产权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制度,且政府具有强烈的经济增长偏好,这就必然导致资本资源的配置是市场机制与行政机制混合导向的,尤其是地方政府以行政手段配置和控制资本资源的动机十分强烈。在资本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各级地方政府总是力图为本地区分配到最大份额的资本。这种资本竞争不仅包含了市场主体的博弈过程,而且包含了行政主体的博弈过程,特别是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地方政府默许或公开支持企业逃废债,其实质就是地方政府能够通过金融机构贷款渠道低成本地、强制性地从中央政府获得额外的资本资源。其作用机理是:企业逃废金融债务后,使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增大,由于地方政府往往不承担化解金融风险的经济责任,最终迫使中央银行向问题金融机构增加再贷款,进而扩大金融机构投向该地区的贷款总量,增加资本投入。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对企业逃废债给予支持,与其保障就业和维护社会安定的政治目标也是利益相容的。因为财务上存在困难甚至面临破产危机的企业废除金融机构的债务后,可能会摆脱财务困境,走向新生,这显然将减少失业人员,甚至可能增加新的就业岗位,从而减轻该地区的就业压力,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安定的目标。2、融机构之间的司法协调为了制止企业逃废债,维护金融债权,金融机构可运用法律手段,就企业逃废债案件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法律的保护。但是,在此类金融债务纠纷案件的司法过程中,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法律对债权金融机构的保护效力。一是一些法院不能公正审理和判决案件,往往倾向于保护当地的负债企业;二是对于金融机构胜诉的案件,经常存在法院执行不力的问题,金融债权不能如期收回。以上两个方面的问题是地方保护主义的表现,其根源在于,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难以保证各级地方法院摆脱地方党政的行政干预,做到完全公正执法。根据上文的论述,地方政府(包括地方党委)的政治目标函数决定了他们对本地区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的强烈利益偏好,当法院执法不利于地方党政实现其政治目标时,必然就要动用行政手段干预司法。法院对涉及逃废债企业的改制、重组、破产案件进行执法,金融机构处于有利地位,显然与地方党政的政治利益相冲突。而我国现行的司法制度正好为低成本地实现这种干预提供了条件。目前,我国是按照行政区域和党政机构的层级逐级设立法院的,各级地方法院是在当地党委的领导下,向当地人民代表大会负责。这种司法体制的弊端在于,地方法院的政治利益目标与地方党政趋同,不能体现中央的意志和政治目标,从而也就难以充分维护法律的公平公正,建立全国统一的市场秩序,实现全社会的福利最大化(而不仅仅是某个局部地区的社会福利最大化)。3、现行法上的企业逃避风险的法律适用存在漏洞按照法律经济学的理论逻辑,法律在经济运行中的基本功能是为市场交易提供了强制性的行为规范,使参与交易的各方经济主体形成稳定的收益预期,从而减少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但换一个角度说,如果法律规范不适当、不健全,形成一种畸形的成本收益结构,则会使市场交易主体产生不合理(尽管可能合法)的收益预期,诱致违背市场规则的交易行为,从而阻碍经济效率的提高。企业逃废债的屡禁不止,从法律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因为我国当前有关金融债权保护的法律制度不健全,金融机构依法保护债权的成本很高,而逃废债企业为逃废债行为所承担的成本却远远低于所获收益,这种不对称的成本收益结构诱使企业形成了逃废债有利可图的稳定预期。目前,我国的法律制度在债权保护方面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缺陷和不足:(1)按照企业所有制形式的不同,有关企业破产清算程序的规定散见于《破产法》(运用于全民所有制企业即国有独资企业)、《公司法》(运用于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民事诉讼法》及相关的司法解释(适用于非国有独资企业),且其规定不详尽、不完全一致,使企业易于实施破产欺诈,即通过虚假破产达到逃废债的目的,尤其是《破产法》的立法时间较早,其适用范围和具体条文已经不能有效规范现实中的破产行为。(2)有关企业投资、工商注册登记、验资评估及企业产权交易(包括分立合并、拍卖收购、兼并重组等)的法律规范既不全面,又不详尽,增大了在企业改制重组中保护金融债权的成本。《公司法》对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的合并、分立作出了一些规定,但对在合并、分立中有关债务清偿和变更登记等事项的规定过于一般化,实施成本高。至于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责任公司发生其他形式的产权交易以及国有独资企业发生产权交易时的债务清偿,则没有有关法律条文对其予以规范。(3)现行法律规定对企业逃废债行为的界定不清晰,缺乏易于实施的统一标准,而且对于在企业破产、合并、分立中故意逃废债的企业及企业经理人员的经济处罚过轻,对企业经理人员应承担的刑事责任没有明确的规定,这就导致了在实际执法中不能追究逃废债当事人刑事责任的局面。也就是说,在现行法律制度下,逃废债的企业及有关经理人员所承担的惩罚成本很低。这是法律上的致命缺陷。4、信用信息社会化机构建设薄弱在市场经济中,债权债务关系的发生是十分频繁的,除了需要法律制度对其进行规范外,还需要一系列辅助性的信用制度予以约束。西方国家的实践表明,信用制度是向社会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的一项基础设施,为信用关系中的债权人提供了低成本保护债权利益的基础。但我国当前的信用制度框架还很不完善,使金融机构在与债务人发生信用关系时处于不利地位。(1)缺乏企业信用信息采集、传递、发布制度。信用是经济主体行为信息的集合,企业的信用状况蕴含在其日常经营行为特征当中。为了对企业的信用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需要广泛收集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信用记录,包括企业借款还款记录、履行交易合同记录、广告宣传记录、产品质量记录、纳税记录等。对于单个金融机构来说,采集所有债务人的这些信用信息需要付出巨大成本,金融机构无力承担;从全社会来说,企业的信用信息具有共享的特征,若由各个金融机构内化为各自的“生产”(金融机构“生产”金融服务的企业)环节,就会造成重复投资,社会成本高昂。而建立专业化的服务机构,专门从事企业信用信息采集、传递、发布活动,将信用信息的服务市场化,金融机构通过向信用信息服务机构付费查询信用信息,则是十分经济的。但我国目前只在银行系统内部建立了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该系统记录的信用信息单一,且企业覆盖范围也有限,尤其对新借款企业或借款频率很低的企业更难以真实反映其信用状况。同时,人民银行以公共产品的形式免费提供信用信息服务,实际上由国家承担了全部成本,这也是不合适的。(2)没有建立公正、权威、规范的社会化信用评级制度。金融机构在进行信贷决策时,必须对企业的总体信用状况作出判断,评判企业信用的方式既可以采取内部信用评级的办法,也可以委托外部机构进行专业化评级。但是,信用评级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专业技能,若将其一体化为金融机构内部的一项业务,生产成本和监督管理成本都会很高,尤以中小金融机构为甚。根据企业的契约理论和社会分工理论,可将此项业务市场化,委托给外部专业化的信用评级机构,这样会更有效率,节约成本。这是国际上的一种通行做法。但是,我国目前并未广泛建立这种社会化的信用评级服务制度,金融机构不能大力借助外部权威的信用评级来准确判断企业的信用状况。(3)信用担保和保险体系不健全。这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我国没有全面建立起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同时,相当多的商业性担保人常常郴能有效履行担保责任;二是信用保险不发达,保险公司不能为贷款类金融机构的贷款业务分担风险。这两个方面的制度缺陷不仅使贷款的信用风险都集中于贷款机构,而且对企业信用行为的监督成本也全部要由贷款机构来承担,为了降低经营成本,贷款机构可能会减少对企业的监督频率,从而削弱了对企业逃废债行为的制约力。5、企业自身因素我国现行的金融制度中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导致金融机构不能积极有效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对制止企业逃废债的动力不足。(1)金融机构产权主体缺位,所有权人不能有效保护自身的利益。这是金融机构中的委托代理问题造成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社在这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与所有的国有企业一样,在委托代理链中,有实际行为能力的产权主体模糊,作为委托人的所有权人(全民或全民的代表即中央政府)对银行经营者(代理人)保护债权的努力程度的监督缺位或不充分,使得经营者的代理风险严重。城乡信用社在产权上也存在类似问题,作为所有权人的社员对信用社经营缺乏监督的积极性或监督能力,信用社的经营者在制止企业逃废债问题上同样存在代理风险。(2)金融机构内部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各级经营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动力去维护金融机构的利益。这是金融机构内部上下级机构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造成的。由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层次较多,委托代理链条纵横交错,委托人与代理人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十分严重,上级机构经营者(委托人)对下级机构经营者(代理人)、各级经营者(委托人)对内部管理人员(代理人)在制止企业逃废债方面的努力程度也无法有效监督。因此,各级经营管理人员在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可能会偏离上级经营管理人员的目标,在保护金融债权工作中难免存在偷懒等机会主义行为。(3)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企业的道德风险难以及时甄别和防范。在间接融资中,不强制要求借款企业向社会公开披露经营信息,作为贷款方的金融机构和借款方的企业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金融机构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经营者的道德品质不可能有全面的了解。而且,我国现行的融资结构是以间接融资为主,贷款需求企业众多,金融机构一一甄别企业和企业经营者好坏及其真实性的成本很高,更加剧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因此,金融机构对于企业的道德风险,比如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转移或隐匿资产等行为,很难有效监督和防范。同时,还可能导致一个更为严重的后果,即出现劣质企业驱逐优质企业的“柠檬问题”,使得贷款需求企业的信用质量整体下降。三、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破产法律体系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存在的企业逃废债问题,其形成原因很复杂,根因在于现行的制度结构中存在有利于逃废债的激励机制。为了从根本上治理企业逃废债问题,需要对当前的制度进行多方面的改革和完善,形成有利于保护金融债权的制度结构。1、改革司法制度,杜绝地方党政对法院的行政干预,维护司法公正。参照国际经验,在保留分级设立各级地方法院的现行体制的同时,可考虑由最高人民法院按照经济区划设立一定数量的派出机构,代表中央意志。从理论上讲,派出法院在政治利益目标上与中央是一致的,超脱于地方,增强了司法的独立性,从而能够防止在司法中出现地方保护主义。派出法院的基本职责是:对各级地方法院的司法行为行使监督权,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对不服地方法院判决的上诉案件进行审理等。公正司法是防止地方党政保护企业逃废债的强有力手段。一旦失去了地方党政的行政保护,企业逃废债的成本就会加大,逃废债的动机受到遏制。2、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严惩恶意逃废债行为,加强对债权人的法律保护。按照法律经济学的理论逻辑,通过建立适当的法律制度,提高企业逃废债的成本,降低逃废债的收益预期,是遏制逃废债的最有效手段。因此,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制定新的破产法,严格规范各类企业的破产行为,防止企业通过破产欺诈损害债权人的利益。随着企业分立、兼并、收购、重组等产权交易的日益频繁,也需要在法律上尽快对这些交易行为予以统一规范。同时,在上述法律条文中,要对恶意逃废债行为作出明确界定,降低法律的实施成本;加大对逃废债行为的经济处罚力度,使逃废债行为的成本高于收益;修订《刑法》,使破坏社会信用秩序、恶意逃废债的主要当事人承担一定的刑事责任,加大逃废债企业的经理人员的声誉损失成本,使其在企业家市场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3、健全信用制度体系,建立科学、系统、公正的信用征集、评级、担保制度。当前,我国经济领域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是,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加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而又具有科学性、权威性的社会化、专业化的信用征集和信用评级体系,并积极扩大其应用范围。信用征集体系的建立,可在人民银行已有的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工商管理部门的企业信用记录,进一步进行规范和完善,并实行市场化管理和运作。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专业化的、符合国际惯例的企业信用评级制度。为了从制度上防范信用征集和评级中的道德风险,可参照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的管理模式,对信用征集和评级机构进行严格的政府规制,对从业人员实行资格审查和持证制度。适应当前的经济结构调整需要,进一步健全主要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信用保险制度,分散金融机构的信用风险,发挥担保机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