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报告_第1页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报告_第2页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报告_第3页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报告_第4页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新课题名称课程教与学的研究 课题承担邓立言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制(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二)存在问题(三)重要变更(四)下一步计划及可预期成果(一)论文.(二)教学资源及应用系统究》研究成果"龙语语文(小学)"的成果应用研讨会。通过研讨交(一)研究工作主要进展目前,缺乏实用、有效的资源,教师专业发展跟不上,应用水平低,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一个紧迫而又重要的问题(2)"十五"期间我国开展的大规模的、深刻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革步伐过快、教学资源(包括硬件设备)跟不上,教师的专业发展跟为了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精神,巩固和发展课程改革的成业发展,全面提高新课程教与学质量。课题申报初期,组建了由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工作的教授、特级、高级教师、博士研究生、教育行政干部和IT企业工程师组成的、老顾问。课题申报成功后,通过网络征集了五十多个子课题,组成了由第一线中小学教师、教研人员及相关企业的技术人员参与研究的队具体负责指导相关课题的研究工作,每个指导小组3—5人,由总课据总课题研究方案的精神,制定“专题研究要求”,对本专题研究的指导思想、研3.探究《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新课程教与学的研究》的方法论----实事求是。这是人类认识和实践的最基本方法论要求,是科效果、效益出发,以事实为依据,遵循客观规律,努力提高认识和行----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是处理好教育信息化进理论,追求整体最优化的目标。所以,推进教育信息化必须站在教育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论原则。4.采取四项推进“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新课程教与学的研究”这是一个从何入手去推进"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新课程教与学的研究"的问题。考虑到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领域,其关键因素是学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新课程教与学的研究",应在前述方法论思想的(1)结合新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与学整合的实践研究在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结合新课程的内对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的教学结构、教学设(2)结合新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教与学整合的评价研究形成对学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与学有效整合绩效评价的(3)结合新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开展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课例为载体,以学科主题下的教学问题为中心,以行动研究为方法,中,通过校本研修平台,构建教师专业发展的学习与实践的共同体,人反思平台,使教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分享他人成长的经建设与应用的实践研究在先进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结合新课程的内容和要求,容、形式与途径;网络资源建设等开展研究和实验。(二)存在问题(1)子课题之间交流不够充分,除上海、北京地区的子课题单(3)有一部分子课题单位申报完成后,没有按照研究方案开展研(4)经费不足,研讨交流活动开展难,总课题组专家相互沟通研讨和对子课题单位的联系、指导受到限制。(三)重要变更(1)由于子课题的退出,课题申请书中所列主要阶段性成果有两项要进行变更,即"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探究"(研究报告)将延迟到2010年完成;“个性化学习管理系统“(软件)取(2)由于一些子课题进展较慢,整个课题的结题拟推迟至2011年6月。(四)下一步计划及可预期成果1.下一步计划简述(1)指导思想:在总结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加强交流和指导,将研究工作推向高潮,为高质量完成课题研究任务而奋斗。(2)措施----全面落实课题研究方案(2009年11月——2010年8月)①在总结的基础上,写出方向明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对下阶段研究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总结报告,以邮件方式发到子课题单位,要求子课题单位学习贯彻,以求统一思想,明确任务。②有重点地对一些管理到位,研究能力强,成果有代表性和推广价值的子课题单位进行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指导和帮助;③加强交流研讨,推进基于知识管理的经验共享。鼓励各子课----子课题收集、整理成果迎接鉴定、验收(2010年9月——2011④根据四个专题的研究方向,分别进行成果的收集、分析研究----总课题鉴定、验收(2011年3月——2011年6月)2.可预期成果①研究总报告:有效应用信息技术促进新课程教与学④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专业化发展体系网站;⑤研究分报告: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学习方式探究。(一)、论文.序论文名称发表刊物和日论文摘要号期1“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构建的思考"2008年2月发表于《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年第2期教育信息化已进入应用阶段,利用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对中小学开展教育信息化进行合理、准确的评估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在构建中小学学校教育信息化评估指标时应该考虑的具体指标,以及每项指标的具体应该考虑的评估内容和要点该考虑的具体指标,以及每项指标的具体应该考虑的评估内容和要点2对校长引领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思考2008年2月发表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第2期技信息化领导力或技术领导力与课程领导力等已经逐步成为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中的一种核心能力,已经成为我们中小学校长经常谈论与思考的话题。但是不管是信息化领导力还是技术领导力,从中小学校长的角度去分析,主要还是要求我们中小学校长能深入推进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从而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发展。因此,作为中小学校长应该正确把握自己在学校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作用与角色,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3“信息技术支持下教师校本研修的研究"2009年4月发表于《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为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影响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本文主要论述信息技术支持下校本教研与校本培训的具体内容,提出了信息技术支持下校本研修的具体形式——网络环2009年第4期境下的课例研究,即以信息技术为校本研修平台为支撑,以教师知识管理为策略,以行动研究为方法,以网络课例为载体,把信息技术与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整合起来,从而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4基于"系统视角的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2009年4月发表于《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第4期是学校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应该关注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四种应用与三个基本因素。可以从系统的视角来思考和构建校长信息化领导力评价指标,校长信息化领导力具体可以从校长的信息意识与信息技术基本能力、信息化规划能力、信息化组织与管理能力、信息化评价能力四个方面进行评价。5"基于系统视角的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EIPO评估模型"2009年5月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2009年第5期果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初步确定影响因素,然后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法来构建影响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因素的结构模型,接着通过实证数据统计分析,对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影响因素与学校整合之间的关系进行偏相关分析法,最后提出了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推进策略。6“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影响因素与推进策略"2009年9月发表于《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第9期果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本文首先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初步确定影响因素,然后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法来构建影响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因素的结构模型,接着通过实证数据统计分析,对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影响因素与学校整合之间的关系进行偏相关分析法,最后提出了学校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推进策略7加强理论修养,创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2009年10月发表于《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09年第10期教学质量,已经成为教育信息化进程中一个迫切而重要的课止地看待“整合”中信息技术与教学这两个要素的思维模式,创新的突破办法。8论基于知识管理和新课程教与学要学资源建设与应用拟于2009年12月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9年第12期上发表程改革,关注有效课堂"的今天,作为教学过程三要素之一的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已经严重滞后。本文提出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基本原则,以及在这个基本的原则上发生的,包括“知识管理理沦和技术的应用”在内的指导整个资源建设的六条方针。9“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新思考”拟于2010年1月在《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0年第1期上发表本文阐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具体内容,论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基本”评价指标和“整合”评价指标的具体内容,指出了这两类指标中各项指标的权重确定的方法,提出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课堂教学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方法。"基于系统视拟于2010年1月角的学校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2010年第1期上发表程中,应该要从系统的视角去思考、分析与认识学校教育信息化,应该考虑学校教育信息化系统各个因素之间相互协调发展,考虑各个因素自身的可持续性,从而实现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二)教学资源及应用系统(1)内容简介:龙语语文(小学教师版)是以语文学科为基础的专业学科知识库。以"知识管理"为理念,并引入“知识元”技术,文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链接和网状回环。有如下特点:1)专业、全面呈现语文学科资源;2)引入知识元概念,呈现各知识的网格性关联;3)需求来自一线,关注课内需求和课外拓展,强调实用性;4)以教材为核心,注重实践性;5)整合各大出版社优质资源,凸显权威性;6)在线服务,满足资源"同步"更新需求;7)格式多样,便(2)成果影响:1)通过“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正式2)自2008年5月正式上线以来,在山东泰安、济南、枣庄等地、地陆续进行试用,覆盖学校307所,培训语文教师3003人,教师平均好评率达90%以上。3)2008年10月,在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所主办的“2008'中国教育信息化创新与发展论坛"上,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