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_第1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_第2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_第3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_第4页
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试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木工程综合实验II混凝土结构实体质量检验实验技术实验报告回弹法检测混凝土的强度一、实验目的使学生了解回弹仪的基本构造、基本性能、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使学生掌握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技术规程,并能根据实验结果分析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处理回弹值及超声声时值结果,掌握对被测混凝土构件的抗压强度综合评定方法;培养结构试验与量测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的分析能力。二、实验设备HT-225型混凝土回弹仪(冲击能量2.207J);GZ16型钢砧回弹仪构造见图1。1.弹击杆2.混凝土构件试面3.仪器壳4.指针滑块5.刻度尺6.按钮1.弹击杆2.混凝土构件试面3.仪器壳4.指针滑块5.刻度尺6.按钮7.中心导杆8.导向法兰9.盖帽9.压力弹簧10.卡环11.尾盖12.压力弹簧13.挂钩14.冲击杆15.缓冲弹簧16.弹击弹簧17.弹簧座18.密封毡圈19.20.调整螺栓21.紧固螺母22.弹簧片23.指针轴24.固定块25.挂钩弹簧三、实验原理及方法回弹仪法是利用混凝土的强度与表面硬度间存在的相关关系,用检测混凝土表面硬度的方法来间接检验或推定混凝土强度。回弹法是回弹仪内拉簧驱动的重锤,以一定的弹性势能,通过混凝土表面,使局部混凝土发生变形并吸受一部份弹性势能,剩余的弹性势能则以动能的形式使重锤回弹并带动指针滑块,得到重锤回弹高度的回弹值,回弹值的大小与混凝土表面的弹、塑性质有关,其回弹值与表面硬度之间也存在相关关系,回弹值大说明表面硬度大、抗压强度愈高,反之愈低。回弹法在实际应用中,一般是将混凝土抗压强度与回弹值间的对应关系,以表格的形式提供使用。由于测试方向、水泥品种、养护条件、龄期、碳化深度等的不同,所测之回弹值均有所不同,应予以修正,然后再查相应的混凝土强度关系图表,求得所测之混凝土强度。该法不能反映混凝土内部质量,是一种适用于普查混凝土强度的简便、快速的方法。四、实验操作步骤主要测试步骤:1.回弹仪率定回弹仪使用前应定期在洛式硬度为HRC60±2的钢砧上进行率定,率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回弹仪弹击动能的恒定。率定宜在气温为20±5℃条件下进行,率定时,将钢砧置于刚性较好的基础上,摆放平稳,然后回弹仪在钢砧上垂直向下进行弹击率定,率定时弹击杆应旋转4次,每次旋转90°左右,弹击3-5次,取连续3次稳定值计算回弹平均值,弹击杆每旋转一次的率定平均值应符合80±2的要求。不符合要求时,可通过顶部调整螺栓20来实现。2.测区及测点布置根据需要布置测区,每测区面积约20×20cm2,每测区弹击16点。每一构件的测区,应符合下列要求:(1)对长度不小于3m的构件,其测区数不少于10个,对长度小于3m且高度低于0.6的构件,其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2)相邻两测区的间距应控制在2m以内,测区离构件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3)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方可选在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4)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受力部位及薄弱部位必须布置测区,并应避开预埋件;(5)检测面应为原状混凝土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层、浮浆、油垢以及蜂窝、麻面,必面时可用砂轮清除疏松层和杂物,且不应有残留的粉末或碎屑;(6)对于弹击时会产生颤动的薄壁、小型构件应设置支撑固定。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应标有清晰的编号,必要时应在记录纸上描述测区布置示意图和外观质量情况。3.回弹值的测量回弹仪使用时的环境温度应为-4℃-+40℃。检测时,将弹击杆1垂直对准具有代表性的被测位置,然后使仪器的冲锤借弹簧的力量打击冲杆,根据与冲杆头部接触处的混凝土试件表面的硬度,冲锤将回弹到一定位置,读出回弹值。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结构或构件的混凝土检测面,缓慢施压。测区测区、测点布置见《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每测区面积不宜大于0.04m2,共弹击16点,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4.碳化深度测量(1)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上测量碳化深度值。测点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为该构件每测区的碳化深度值。当碳化深度值级差大于2.00mm时,应在每一测区测量混凝土的碳化深度。(2)用合适的工具在测区表面钻直径约15mm的孔洞,其深度略大于碳化深度,将孔洞中的粉末和碎屑除净,不得用水清洗,然后用1%酚酞酒精溶液滴在孔洞内壁边缘处。已碳化部分不变色,未碳化部分混凝土变成紫红色,当已碳化与未碳化界限清楚时,再用深度测量工具测量已碳化和未碳化混凝土交界面到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测量次数不少于3次,取其平均值,每次读数精确到0.5mm。五.原始记录表1回弹检测数据值测点号12345678910111213141516平均值原强度值(Mpa)修正后强度值(Mpa)测区号14740394947474435454548464248454345.143.443.424545424543444347454146494346434644.542.342.334644464647454450444344494346455045.343.843.844544464843434440484449414244464444.341.941.955447434547494550445150474647444847.147.447.464546434543464144414645454346444444.442.142.174047434541514543454742474444404644.442.142.184643475045434142484443444245424644.141.841.594544474744454844473944484447474645.644.444.4104544454947414544394853444647474245.444.044.014746484646434746454545474150354746.045.245.225248414745414646443749484347445245.844.844.835248534343494447464547464648484947.047.247.244146434946494847504548474644525147.147.447.454949524947494555505049474047474748.349.849.864444464547454134364444454547404344.041.841.373947434444434648413944484443524043.941.441.183628444437474443444542463544444443.039.439.494946373646434338374537364643494742.438.338.3104337374241464543434043484344424542.939.239.2六、实验结果及分析1.回弹值的计算测区回弹值的原始记录格式见附录A,每测区共弹击16点,16个回弹值中,分别剔除三个最大值和最小值,取余下10个回弹值的平均值为测区代表值:式中——测区平均回弹值,计算至0.1;i——第个测点的回弹值。当回弹仪非水平方向测度混凝土浇筑侧面时,应按下式换算为水平方向测试时的测区平均回弹值。式中—回弹仪与水平方向成角测试时测区的平均回弹值,计算到0.1;—按表1查出不同测试角度的回弹值修正值,计算到0.1。其取值可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附录C采用当回弹仪水平方面测试混凝土浇筑表面或底面时应按下式换算为测试混凝土浇筑侧面的测区平均回弹值。式中、—回弹仪测试混凝土浇筑表面或底面时的测区平均回弹值,计算到0.1;、—混凝土浇筑表面、底面回弹值的修正值,计算至0.1。其取值按《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附录D采用如测试时仪器既非水平方向而测区又非混凝土浇筑侧面,则应对回弹值先进行角度修正,然后再进行浇筑面修正。2.碳化深度值计算测区的平均碳化深度值按该测区所有测点的碳化深度算水平均取值。计算出的平均碳化深度值如小于或等于0.4mm,则按无碳化(即平均碳化深度0)处理,如等于或大于6mm,则平均碳化深度值等于6mm计算。此时可根据回弹值和碳化深度查《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01)附录A,查表可得出测区混凝土强度。3.回弹法测强回归方程影响混凝土表面硬度的因素(如碳化深度、水泥品种及用量、骨料品种及用量、水泥水化程硬土含水率、构件表面温度等)都对回弹值有影响。回弹规程根据北京、陕西、重庆、成都、湘潭、天津、合肥、广州、哈尔滨及武汉等十二个地区,2000多个基本数据,选用16种回形式,51种组合,共计算了300多个回归方程,最后选定的统一测强曲线的回归方程得:——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Mpa);——测区平均回弹值;——测区平均碳化深度(mm);回归方程式的强度平均相对误差为±14.0%,强度相对标准差为18.0%,相关系数r为0.87。4.混凝土实测强度评定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及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检测评定的要求,对同批结构或构件(强度等化合比、生产工艺相同,龄期相近)可抽样评定,对单个结构或构件可单个评定。试样混凝土强度平均值(MPa)按下式计算:——试样第i测区混凝土强度值(),精确至±0.1。它同该测区平均回弹值和平均碳化深度有关。——对单个检测的构件,取一个构件的测区数;对批量检测的构件,取被抽检测区数之和。——结构或构件测区混凝土强度的标准差(),精确到0.01备注: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是指按本规程检测的回弹值和碳化深度值,换算成相当于被测结构或构件的测区在该龄期下的混凝土抗压强度值。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应按下列公式确定:(1)当按单个构件检测时,以最小值作为该构件的混凝土的强度推定值:(2)当按批量检测时,应按下列公式中的较大值为该批构件的混凝土强度推定值,即:式中:——该批每个构件中最小的测区混凝土强度换算值的平均值(),精确至±0.1。备注:构件混凝土强度推定值是指相应于强度换算值总体分布中保证率不低于95%的强度值。对于按批量检测的构件,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标准差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则该批构件应全部按单个构件检测:(1)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小于25时:;(2)当该批构件混凝土强度平均值不小于25:检测完后应填写检测报告,并应符合《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23-2001)附录F的规定。结构或构件混凝土强度计算表可参照附录C,有关回弹法测强的详细规定可参看《回弹法评定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23-2001)。现场检测混凝土强度的检测方法很多,如钻芯法、拔出法、压痕法、射击法、回弹法、超声法、回弹超声综合法、超声衰减综合法,射线法落球法等,其中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是应用最广的无损检测方法,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与无损检测的参数(超声声速值、回弹值、拔出力等)之间建立起来的关系曲线称为测强曲线,它是无损检测推定混凝土强度的基础。测强曲线根据材料来源,分为统一测强曲线、地区测强曲线和专用(率定)测强曲线三类。七.心得体会在做回弹仪的试验前,我以为不会难做,就像以前做试验一样,做完试验,然后两下子就将试验报告做完.直到做完测试试验时,我才知道其实并不容易做,但学到的知识与难度成正比,使我受益匪浅.在做试验前,一定要将资料上的知识吃透,因为这是做试验的基础,否则,在老师讲解时就会听不懂,这将使你在做试验时的难度加大,浪费做试验的宝贵时间.做试验定要亲力亲为,务必要将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弄清楚,弄明白。试验后,还要复习,思考,这样,你的印象才深刻,记得才牢固,否则,过后不久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这还不如不做.做试验时。老师还会根据自己的亲身将一些体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教给我们,拓宽我们的眼界,使我们认识到这门课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那么的广泛.真正是我们受益匪浅。

通过这次回弹仪的试验,使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试验的过程,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与做其他的试验是通用的,真正使我们受益匪浅.混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报告一、工程信息工程名称工程地点监理单位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施工日期20结构层次输送方式检测项目检测原因检测单位检测日期20检测内容检测环境检测依据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范JGJ/T23-200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13-71-2006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14-026-2004回弹法、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T01-78-2003回弹法检测泵送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DBJ/T61-46-20071仪器名称仪器生产商仪器型号检定证号全自动回弹仪河北廊坊大地公司HT225W冀制10000005号其他说明主检:上岗证书号:批准:审核:出具报告日期:TIME\@"yyyy'年'M'月'd'日'"2012年7月3日单位公章:

二、检测结果单件检测结果构件测强曲线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MPa)混凝土强度推定值(MPa)设计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名称编号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1国家曲线43.33.0238.338.3C6064%共1组单检构件数据,统计至此结束主检:上岗证书号:批准:审核:出具报告日期:TIME\@"yyyy'年'M'月'd'日'"2012年7月3日单位公章:

三、检测结论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和随机抽样方案及委托方委托,对__1__个构件进行了现场混凝土强度检验,依据规范标准判定,此批混凝土构件达到设计要求。混凝土裂缝宽度和深度检测试验一、试验目的与任务1、掌握裂缝测宽仪的使用方法。2、掌握裂缝测深仪的使用方法。3、掌握非金属超声波仪检测裂缝宽度。4、查明裂缝的分布特征、宽度、深度及发展方向,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二、实验准备1、试验前要了解并掌握混凝土裂缝宽度检测仪的使用2、小组成员要分工明确,每项工作都要分配到人,让每个人明确自己的任务3、要做好试验环境的熟悉工作,做好安全措施,明确任务,合理规划时间三、实验步骤1、用电缆连接PDA和测量主机,打开电源开关,打开检测程序。将枪式主机对准裂缝,在显示屏上可看到被放大的裂缝图像。

2、“工具”中的“标尺”按钮可设置标尺显示状态,“自动”按钮,控制裂缝宽度数值自动显示,点击“记录”存储裂缝图像及数据。

3、如果检测点无法接近,可将加长杆与检测主机相连,调节万向节把手,将检测主机伸长贴近裂缝进行检测。

4、将PDA与台式电脑连接,将裂缝图片拷贝至台式电脑中,根据需要进行调节及打印。试验步骤四、试验成果在试验中,所寻找的裂缝宽度值,经检测如下:0.32mm0.14mm0.6mm0.3mm1mm0.46mm。根据规范所得,裂缝宽度在允许范围内,所以试验满足裂缝要求。五、裂缝产生原因(一)目前工地现场采用商品混凝土,为了便于泵送,水灰比、塌落度均大,并掺有外加剂和掺和料,因而含水率也高,增大了收缩量。在房屋板角处,其混凝土干燥收缩时受到纵横墙体或梁两个较强的约束,干燥收缩拉应力也越来越大,当这种应力超过混凝土板的当时极限抗拉强度时,楼板就会产生与主拉应力垂直的切角45°裂缝。(二)板面浇筑完成后,由于日夜温差及室内外温差较大,产生的温度应力作用,易造成楼板面开裂。特别是竣工后,在尚未交付使用这段时间内,门窗全关闭,没有良好的通风环境,造成室内外温差加剧,楼板极易产生温度裂缝。(三)现浇混凝土楼板中多数采用PVC管作为预埋穿线管,该管表面光滑且有一定的弹性,与混凝土粘结不牢固,预埋管部位成为板的薄弱层。混凝土浇筑时,容易引起PVC管位移和滑动,板底保护层变薄,混凝土板截面受到削弱,从而使楼板沿穿管线走向出现裂缝。(四)模板安装的刚度稳定性达不到使用中荷载要求,浇筑时模板出现变形和位移情况。(五)模板拆除过早,造成混凝土强度低,构件下挠,混凝土内部容易产生微裂缺陷。(六)施工荷载加载过早,混凝土楼板浇筑后,未达到规定强度就有上人放线,进行柱钢筋焊接,钢管支模架搭设,冲击荷载产生造成早期隐性裂缝出现。(七)混凝土浇注时,现浇板未振捣密实,也没有进行二次压实,二次抹平和未及时覆盖薄膜,没有按要求进行养护,导致楼板产生收缩裂缝。(八)混凝土浇筑时,未搭设脚手架,浇砼作业人员直接在钢筋上踩踏,泵送管直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