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章气候的形成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2第六章气候的形成气候形成的概述
太阳辐射因子环流因子下垫面状况因子
人类活动的影响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3
1.
辐射因子——
复习:第2章“天文辐射”和地气系统辐射收支平衡
2.环流因子纵观地球,海洋占地球表面的70.8%,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约有80%的能量为海洋所吸收,且将其中85%左右的热能储存在大洋表层;同时,海洋还通过蒸发,向大气提供约86%的水汽来源;此外,海洋还是CO2的储存库,可调节大气中CO2含量,以此影响气温和大气环流状况。由此可见,海洋是大气环流运转的能量和水汽供应的主要源地和储存库。同时,大气环流向下输送动量,产生风应力,促使海水上下涌动,表层出现洋流现象。这样海洋和大气之间通过一定的物理过程发生相互作用,组成一个复杂的耦合系统,亦称为:海气的相互作用。
环流因子对气候的影响分为: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两部分。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42.1大气环流状况(复习第3章第3节“大气环流”内容)2.2洋流状况海洋中,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地或垂直地流向另一个海区,这种大规模的非周期性的运动,称之为洋流。1)分类:
按洋流本身与周围海水的温度状况分:暖洋流、冷洋流;
暖洋流——低纬流向高纬;冷洋流——高纬流向低纬。按洋流形成的原因分:风生洋流、密度流、补偿流。风生洋流(风海流)——大气运动产生风应力,促使海水上表发生流动;密度流——因海洋的水温、盐分及密度不均引起的;补偿流——因某地海水流走,相邻区域海水流入补充而形成的。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52)世界大洋表层中洋流的概况:
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6A)以南、北副热带G为中心的反气旋大洋环流B)以北半球中高纬度D区为中心的气旋型大洋环流
【见上页图】C)北印度洋季风漂流D)南半球中高纬度海岸上西风漂流和绕极环流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7简化的表层洋流模式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8实际表层洋流与简化模式的异同同:北半球副热带地区有一顺时针方向的涡旋南半球副热带地区有一逆时针方向的异:赤道逆流(补偿流)环绕南极大陆的西风漂流(地形作用)北大西洋高纬气旋型涡旋更明显海水向涡旋的中部符合,没发生堆积表层洋流特征的原因:除风应力外,还有其他外力作用的综合结果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93)洋流的作用在暖洋流的作用下,大气从洋面得到热量多,同时海温变高,水汽向上输送,使大气下层增暖变湿;相反,在冷洋流作用下,大气下层降温,有可能会使洋面上空出现逆温现象。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102.3环流对气候的影响1)环流与热量输送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对气候系统中的热量重新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一方面将低纬度热量传输到高纬度,调节赤道和两极间的温差(a);另一方面又因大气环流方向在海陆之间有差异,加之冷暖洋流两性的差异,使同一纬度带上大陆东西岸气温产生了明显差异,破坏了天文气候带的地带性分布(b)。a)“赤-极间”热量传输:就年平均而言,热赤道约在5°N左右,其中显热输送从热赤道开始向北、向南输送,潜热量约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向高、低纬地区输送;而大洋环流热通量约自2°N左右的洋面向南北两侧输送。
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11
据估计,在这种环流的经向热量输送中,大气环流作用占约67%,洋流作用约占30%。在赤道至低纬度(<30度)间洋流输送大于大气环流输送;在纬度30度以上的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作用超过洋流。
这种“海洋-大气”接力式的经向热量输送是维持高低纬度能量平衡的重要机制。b)“海-陆间”热量输送冬季,海洋为相对热源,陆地为冷源。在中高纬度地区,盛行西风,大陆西岸为迎风面,受暖洋流影响,提高了大陆西岸的气温;此时,形成大陆西岸暖,东岸冷的现象。夏季,相反。这时,大陆通过大气环流向海洋输送热量,迎风海岸气温较为凉爽,尤其在冷洋流的海岸,要比大陆气温低很多。
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122)环流与水分循环
水分循环的三个分量:蒸发、降水和大气水分输送,都与大气环流有重要联系。蒸发过程中,在水源充足的条件下,蒸发快慢和蒸发量的多寡,要受下垫面温度和环流方向及速度的影响;降水产生,主要依靠水汽凝结,水汽凝结条件中以上升运动为主,环流可以促使上升运动发展;水汽输送,在低纬度Hardly环流作用明显;在中高纬度地区主要通过大型涡旋运动进行。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132.4环流变异对气候的影响请复习回顾:第3章第3节中的大气环流平均状况(有平均纬向、经向和水平环流);但在某些年份,大气环流也会脱离常态,有异常的行为,同样,也会直接影响该期内的天气和气候出现异常。我们就近些年来出现的影响重大的、典型的、频繁的气候异常现象——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现象为例,介绍一下环流形势场变异时,对气候的影响。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141)沃克环流(Walker)
它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面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由英国气象学家沃克在20世纪20年代首先发现,是热带太平洋上空大气循环的主要动力之一。它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较干燥的空气在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运动,成为赤道信风的一部分,当信风到达西部洋面时,受到较暖洋面的影响而上升再向东运行,如此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流。
主要在马来群岛、非洲和南美中部地区,由于降水充沛,积云释放大量潜热,形成几个热源,而在非洲和南美沿海地区由于冷海水上翻,形成热汇,从而造成水温东西向的差异,引起纬向气压差,使热源区空气上升,流至热汇区下沉,而低空从热汇流向热源区,形成了赤道地区三个东西纬向上闭合的环流圈,位置分别在太平洋、大西洋和南亚处。(太平洋walker环流)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15
Walker环流的上升支和热带太平洋西部暴雨频繁、台风活跃和云层厚密有关;至于其东部的沉降支则为该区带来干燥晴朗的天气。∴
“Walker环流”对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气候调节有重要作用。对于赤道太平洋地区的walker环流来讲:如果东太平洋的洋面温度升高,就会产生较暖而且湿润的上升气流,削弱“沃克环流”,同时美洲中部一带会气温上升、暴雨成灾,这就是著名的“厄尔尼诺”现象。
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162)厄尔尼诺(ELNino)
这个词来源于西班牙文“ELNino”(原意是圣婴)。最初表示某些年份圣诞节前后,沿南美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的太平洋海岸附近,出现季节性水温上升的现象。这种东太平洋赤道海域水温季节性上升的现象,每隔几年就又一次异常发展,可使南美西海岸(秘鲁和厄瓜多尔附近)延伸至赤道东太平洋向西至日界线(180度)附近,海面异常增暖,造成原来干旱的气候突变为多雨气候,严重的时候可形成灾害。确定ELNino现象发生的指标,常用赤道东太平洋(0°-10°S,90°W-180°)的表层海温距平来指示。凡连续两个季以上平均海温距平≧0.5℃或海温月距平峰值达到1.0℃,定为厄尔尼诺事件;相反,如果指标达到上述数值的负距平时,则定为反厄尔尼诺事件(又称拉尼娜事件“LaNina”
)。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173)南方涛动(SO,SouthernOscillation)是指印度洋赤道D区与南太平洋副G区这两大活动中心之间的海平面气压变化呈现负相关关系。即:当东南太平洋的副G比常年升高(降低)时,印度洋赤道D比常年要低(升高),它们之间呈现此起彼伏状,形成两大洋上的大气间的涛动。近些年,北半球也发现了北大西洋涛动(冰岛D和亚速尔G之间)和北太平洋涛动(阿留申D和北太平洋副G之间)的反相振荡现象。符淙斌和叶笃正着眼于全球的振荡特征,将以上三大涛动统称为“低纬度涛动”(LowLatitudeOscillation-Averylowfrequencyseesawinglobaltropics
,1989)。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184)ENSO与气候
在讨论海气相互作用和气候变化关系时,通常将SO、ELNino与Walker环流综合一起分析。因为在ELNino事件发生的同时,出现了东南太平洋副G气压下降,西太平洋赤道海域的D气压上升,即南方涛动强度减弱,相应的赤道地区的东西向环流也减弱,此时,合称ENSO事件发生。
ENSO是低纬度地区海气相互作用的强信号特征。在涛动低指数期,赤道低压主体减弱,前端向东伸,此时太平洋上的副热带G减弱并向高纬移,其结果必然使信风减弱,赤道西风发展,此状态有利于赤道西太平洋暖水向东扩展输送;同时,赤道东太平洋冷水上涌现象减弱乃至停止,造成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升高,出现厄尔尼诺事件(ELNino)——在海面高水温影响下,Walker环流改变,其上升分支向东移,对流现象在西太平洋减弱,在中东太平洋发展,在东太平洋出现多雨带。
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19相反,在低纬度涛动高指数期,海上大范围降温,赤道主要对流区局限于西太平洋,Walker环流上升分支西移,东太平洋出现干旱气候。
ENSO对气候的影响以环赤道太平洋地区最为显著。如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印度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现象;而赤道中太平洋到南美的西岸则多雨。同时,ENSO除影响低纬度气候外,还可能通过遥相关影响到中高纬度地区的气候。如厄尔尼诺年,我国东北地区和日本夏季持续低温,有些年份我国北方地区降水偏少等等现象,也可能会和厄尔尼诺有关。《ENSO监测和预测研究》翟盘茂主编气象出版社2000年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20第六章气候的形成气候形成的概述
太阳辐射因子环流因子
下垫面状况因子
人类活动的影响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213下垫面状况因子下垫面是大气下层空气运动的边界面,也是大气的主要热源和水源,影响气候的作用十分明显。下垫面因素有很多,包括:海陆间差异、地形和地表性质差异、海洋中洋流的分布和强度、冰雪覆盖层的影响等。3.1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1)海陆间热力差异2)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3)海陆分布对大气湿度影响海洋是水汽源,陆地复杂(冬季是汇;夏季,潮湿地是源,干旱地是汇)。海上多成雾;陆上沿海区比内陆多雾。海陆分布对降水量和降水时间也有着显著影响。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224)海陆分布对风的影响
a)海陆风(第3章4区域和局地尺度的环流)
b)季风☆定义: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以年为周期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特点:(1)盛行风向有明显季节变化;
(2)风的性质有明显差异(如湿润程度、水汽含量等);
(3)影响的天气现象也有明显差别。成因:主要取决于海陆热力差异状况和行星风带的季节性变化。特例分析:
☆东亚季风——影响区域:中国、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地。主要由太平洋与亚洲的内陆之间的海陆热力差异为影响因子,外加青藏高原影响辅助而形成的。
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23冬季,亚洲大陆为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盘踞控制,高压前缘的偏北风成为亚洲东部的冬季风;由于蒙古高压比较强大,由陆向海,风力也较强。同时该高压带来的是冷气团,因此会产生低温、干燥和少雨天气。夏季,亚洲大陆为热低压控制,同时加上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北进,高低压之间的偏南风成为亚洲东部的夏季风,但是此时高低压之间的气压梯度较小,所以风力较弱。同时,带来的是由低纬的沿海向高纬地内陆的气流,会形成高温、湿润和多雨的天气。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24☆南亚季风——影响区域:印度半岛、中南半岛及中国西南部等地。
主要是行星风带季节性移动和青藏高原大地形作用为影响因子,同时辅助海陆热力差异而形成的。
冬季,行星风带南移,赤道低压移至南半球,亚洲陆上冷高盘踞,此高压南部为东北风成为南亚地区的冬季风。此风,由陆吹向海洋,带来干燥少雨天气。夏季,行星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回北半球,其中心位于印度半岛附近,同时北太平洋副高西伸北进,高低压之间风向呈现偏南风;加上南半球东南气流越过赤道能到达南亚,此风转向为西南风,成为南亚地区的夏季风。此风,由洋面吹向陆地,可带来潮湿多雨天气。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255)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根据海陆分布对温、湿、风等的明显作用,可将海、陆条件下的气候分为两大气候类别: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某地区气候受海洋影响较深,且能反映出海洋影响的气候特征;大陆性气候——某地区气候受大陆影响较深,能反映出大陆影响的气候特征。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方面。(BookP181-183)分布:主要决定于距海远近、大气环流条件和洋流状况的因素。
a)大陆上,越近海洋,气候的海洋性越强;越深入内陆,气候大陆性越强(在中纬度地区表现最突出);
b)在信风带大陆西岸,风从大陆吹向海洋,并有冷洋流经过,受不到海风影响,会干燥少雨,呈现大陆性气候特征;而此带的大陆东岸,风从海洋吹向陆面,并有暖洋流经过,因为潮湿多雨,呈现海洋性特征。c)欧亚大陆温带,大陆西岸吹向岸风,气流经过暖洋面,具有典型海洋性气候,向东到大陆内部,不受海洋影响,呈现典型大陆性气候特征。而大陆东岸,具有典型的季风气候特征,冬夏季不同,冬季偏大陆性,夏季偏向海洋性特征。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263.2地形起伏及地表特性对气候的影响
1)地形与气温的影响
a)高大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动力作用(机械阻挡)和热力作用可复习第3章第3节“大气环流”影响因子
BOOK185分析表6.10
b)中小地形对气温的影响主要依赖于中小地形的坡地方位、地形凹凸型态、海拔高度状况等因素。有利于形成气候的垂直地带性。
2)地形对气流的影响通过山地时,大气流场会发生变化(如气流的绕行、爬越现象等),同时,山地地形还会产生一些局地性环流(如高原季风、山谷风、焚风、峡谷风等等)。——可复习第3章3节“大气环流”3)地形对降水的影响对降水形成有促进作用P188
对降水分布的作用复杂P1892023/10/22徐师大城市与环境学院27
☆青藏高原——具有大陆性气候特征
1)对气温影响:青藏高原海拔高、面积大,在内陆中如同一个大气海洋中的一个巨大孤岛。它与同高度的自由大气相比,冬季为冷源,夏季为热源,对四周的大气热量输送有明显作用。
2)对气流影响:冬季,西风气流遇到青藏高原的阻碍被迫分支,分别沿高原绕行,于是西北侧为暖平流,西南侧为冷平流,绕过高原后气流辐合,东北侧为冷平流,东南侧为暖平流。夏季青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