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绍兴坡塘山宋墓发掘简报_第1页
浙江绍兴坡塘山宋墓发掘简报_第2页
浙江绍兴坡塘山宋墓发掘简报_第3页
浙江绍兴坡塘山宋墓发掘简报_第4页
浙江绍兴坡塘山宋墓发掘简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绍兴坡塘山宋墓发掘简报

1981年11月初,绍兴班塘社区的青砖厂在西山寺采集了6件青铜构件,包括鼎盘山和玉扣。绍兴市文管会得知后,收集了残存的青铜器碎片,并逐级上报。1982年初,省文管会对铜器出土地点作了调查,认为铜器可能出自一座古墓,随后组织力量进行发掘清理。发掘工作自3月4日开始,13日深夜结束。绍兴地区文化局、绍兴市文管会协助了这一工作。现将发掘结果简报如下。一土台土台73件封二图7墓位于绍兴城南9公里,坡塘公社狮子山大队狮子山西北坡,东距禹陵约5公里,由禹陵至兰亭的公路经过这里。狮子山为会稽山向北伸延的小支脉,山顶高出水田约50米。西坡有一条简易公路,此墓正好压在公路西北角转折的路基之下(图一)。按当地序列编号为绍M306。此墓是阶梯墓道带壁龛的土坑墓。揭去路基填土,在地表以下0.6米深处露出墓口。墓向175°,西壁已被破坏,墓底南北长8.14、南端残宽5.4、北端残宽2.5、深2.8米。墓道东西向,位于墓室东壁南端,宽3.4、长仅1.5米,分为四级台阶,各级台阶的宽高由上而下递减,最低一级台阶高0.95米。南壁有壁龛,西部已被破坏,残宽2.9、深0.5、高约0.44、龛底高出墓底0.85、东端距墓之东壁2.6米。若按壁龛居中推算,此墓东西宽度当在9米以上。龛顶作弧形,已部分崩塌。龛内置铜鼎二、铜甗二、陶罐二、陶豆一、铜质房屋模型一座(图六)。龛内土质松软,发现若干髹漆残痕,龛口可能原有木门封堵。壁龛下方有土台,残长2.2、宽0.6、高0.14米(图二、三)。土台西段置一薄胎铜洗,铜洗以北倾侧着一件铜质灌铅的方形插座,插座上横一铜尊,尊腹已被插座的一角顶破。从现场观察,插座之上原应有木杆及附着物,铜尊原应置于壁龛中,插座倒下之后,龛内铜尊跌落其上,以至破损。铜洗与方形插座之西发现大量漆器印痕,色泽以朱红为主,也有黑色及绿色,经仔细剥剔,漆器形状尚隐约可辨,以方形和长方形盒为多,间有圆形的盘和奁,以及耳缘宽厚上翘的耳杯。一批铜刀、削和刻刀发现于漆器印痕之中。另外还有小铜壶、小铜豆、阳燧和十一件叠压在一起的月牙形小玉璜及零星的松石珠、玛瑙珠等物。在一件勉强固定起出的长方形漆盒(M306:34)内置铜刀五件(其中一件有金质环首)、铜刻刀一、铜削、砺石一、陶线锤二(图七、八)在另一一件未能起出的方形漆盒(M306:30)内,有宽窄不一的直柄铜刀十一件。在一件略呈长方形的漆盒内,清出嵌玉耳的金舟一件,舟中置一小陶盂。推测土台上出土的小件器物原都盛于各种漆器之内。在土台西端被破坏部分,留有圆形弧腹铜器印痕,较早出土的铜器中罍、鉴等大型器可能置于此,汤鼎、盉等可能陈于壁龛之内。为慎重计,较早出土诸器的编号均冠以“采”字,以示区别。土台以北散布着大量的玉、水晶、玛瑙及松石质的装饰品,其分布范围大致呈东西向长方形,西端已被破坏,残长235、宽约80厘米。形体稍大的玉器大都碎成多块而分散在不同部位,即使坚硬的玛瑙管也有几件碎成两段。部分可拼对复原。在饰物间偶见零星骨渣,可认作墓主人棺木所在。在此以北的地段除发现物已碎,一件铜削(M306:36)外,遗荡然无存。联系到玉器大都破证知墓室曾被盗掘扰乱。墓内填纯净的五花土,未见包含物。南段中部土色较斑驳,但无明显界限,也未能确认盗洞痕迹。边壁光洁,墓底及边壁下段与填土结合缝呈灰白色。这种现象在浙江各地土坑墓中常见,是板灰还是雨水渗漏印迹,尚不能确定。从现象判断,墓内原有木椁。墓内的铜质灌铅插座倾侧,铜尊从壁龛内跌落到插座上,填土下陷造成局部土色改变,这些都应是沉重的椁顶板断裂坍塌的结果。根据墓道及壁龛底部距墓底之高,推测棹室高度当在85—95厘米之间。如果这种推测成立,土台和壁龛的设置为一般木椁墓所未见。二《清拓陵铭》《清顺治不定时,云随葬器物清理出一千二百三十八件,连同先期出土的六件铜器,总计一千二百四十四件。汤鼎一件(M306:采3)。通高40.8,耳高10.2,口径19.2、足高15厘米。直口,圆肩,球腹,平底。腹壁中段饰以圆涡纹为中心的纹带一周,在圆涡纹上端饰绹纹和细密蟠螭纹环带各一道,下端又饰细密蟠螭纹环带二道,各圆涡纹之间均横饰蟠螭纹。纹带上侧倒饰三角形蝉纹一周,下侧饰勾连云雷纹组成的三角形纹一周。鼎足为象首形。象首额心有竖向短扉,双眉饰于扉侧,两枚门齿显露在众多旋涡状发结之间,硕大的象鼻上端饰突起的绞索纹一圈,鼻底端即鼎足端作马蹄状。环形立耳,作双头蟠螭立体雕塑,方头尖吻,三角形双耳,细圆眼,鳞纹颈。耳身断面方正,宽度略大于厚高,饰四个三角形组成的方块纹。鼎盖作覆盘形,盖顶中心有双头蟠螭形小纽,纽中贯以绞丝纹圆环。中心纽的外围有凤形立纽三个。盖面纹饰从中心纽向外作四重分布;内层以虚实线相间组成八条交互蟠绕的螭纹,第二层为绹纹和细密蟠螭纹二周,第三层和外层均为细密蟠螭纹组成的纹带(图版叁:1;图九:1、2;二四:2)。在盖内与肩部各有相同的铭文四十四字(图四、五):隹(唯)正月吉日初庚,?(徐)(?)尹自乍(作)汤鼎。(宏)良聖每,余敢敬明(盟)祀,丩(?)涂俗,以知卹。寿(?)子,(眉)寿无(期),永保用之。释铭及考证见另文。圜底鼎二件(M306:8、9)。同形,通高29.5、口径25厘米。口微敛,弧腹,圜底。口沿稍下外侧有凸棱一周,使口沿部形同子口,用以承盖。佚盖。长方形双耳附于凸棱之下,耳中有长方形的穿。耳面饰蟠螭纹,耳侧饰绚纹。腹壁饰圆涡纹一周,圆涡之间也以横向蟠螭纹组成的纹道相隔,上下侧再饰绚纹和蟠螭纹带。纹样个体较小,镂刻甚浅。象首形三足与汤鼎足相同。出自壁龛,两件并列)(图版叁:2;图九:3、4;二四:1)。甗一件(M306:10)。通高58.15厘米。由甑、鬲两部分组成。甑高33、口径34.8厘米。口微敛,双耳呈方形,立于器口,耳端稍向外撇。甑腹外有凸弦纹两道,弦纹之间饰宽体勾连蟠螭纹,弦纹上下饰三角形勾连云雷纹。甑底有长方形箅孔。甑内有半圆形铜质活动隔扇装置,可将甑体分隔成前后两部分,同时蒸煮两种不同的食品,为以往所未见。鬲高29.1、口径20.1厘米。短颈套接甑底,双耳呈方形,侧立于肩上,素面无纹(图版肆:5;图二八)。出土时横置于壁龛内。甗盉一件(M306:14)。通高26厘米。上部作甑形,下部为鬲式盉。甑口微敛,外侧有凸棱一周,形如子口,用以承盖。甑腹上段饰不同形体的勾连蟠螭纹带二道,下段饰三角形垂叶纹一周。盖顶平坦,设四个圆环状绹纹立纽,顶心再设一半圆环纽,纽内贯一活动圆环。盖顶内圈饰虚实线相间的缠体蟠螭八条,外圈饰绚纹一道、小型蟠螭纹三道。鬲式盉前端有流嘴,其形状为立体的螭首。一侧铸圆饼形柄座,与流嘴成90°角,柄座上有四分之一圈凸螺纹。器柄作筒形,小端内有四分之一圈凹螺纹,可与柄座旋合。盉体中段饰宽体勾连蟠螭纹一周,上下饰三角形垂叶纹。柄端也饰三角形垂叶纹一周。类似的器物有同志称为甗。按甗的功能在于蒸煮甑内的食物,故甑体多大于鬲体,一般无盖。此器加盖,可增加蒸汽热能效益,但鬲腹设流嘴,与上述效应相背。其体积远较同墓所出之甗为小,且甑体明显小于鬲体。一侧有柄,功能与向鬲体注水无关,只能便于倾倒鬲内液体。故此器之用途,当是通过蒸汽的作用提取盛于甑内的某种物品的蒸馏液汁,故暂名之为甗盉(图版叁:5;图二六)。此器胎壁甚薄,在修复中。甗盉一件(M306:采1)。为提梁式三足盉,全长29厘米。盉身呈扁圆形,周身饰凸弦纹四道,上下两段各饰由三角形蝉纹交错组成的纹带一道,中段饰细密的蟠螭纹。盉嘴为立体的螭首,螭耳呈角状向后蟠曲,螭额塑成圆环状,螭首两侧及后顶加塑小型圆雕蟠螭四组。尾鳍作宽扁透剔的扉棱。覆盘式顶盖,因锈蚀粘结未能开启。盖顶以菱形几何图案为地纹,堆塑十一螭、十六兽。面向盖纽立塑小兽八头,将盖面等分成四个象限,每个象限外弧上按逆时针方向各塑小兽二头,能辨认的有熊、虎、犀、象、鹿等;各象限内缘饰一圆雕蟠螭,伏地昂首作捕食状;盖纽塑七条蟠螭,中心一条较粗壮,螭首面向盉嘴,螭背有圆环,环内贯以索结状链环。提梁在出土后残损,仅存一段,截面呈八角形,前端塑作螭首状,螭身饰菱形几何图案,背部有透剔的扉棱状背鳍。三足作蹄形,前两足与后足成等腰三角形分列,每足上段饰蟠螭十二条,外侧立塑一小虎。全盉除塑立兽十九头以外,各种蟠螭多达五十六条,故可称为“螭盉”(图版肆:1,2;图三五)。此器也在修复中。罍一件(M306:采4)。器高41.5、口径28厘米。直口,方唇,平沿,圆肩,筒腹,平底。器底附断面近方形的三短足。双肩侧附半环状耳,耳内贯双连提环。腹壁饰四道绹纹凸棱,绚纹之间饰繁复的蟠螭纹。纹样的平面单元有长形和三角形两种,各段间两种单元相互交错,赋予壁面以丰满的图案效果。肩部及腹壁底段各饰三角形垂叶纹一周。提环竖饰卷云纹(图版肆:6)。肩部刻铭一周,未能通读(图一一、一三、三六:2)。鉴一件(M306:采5)。通高16.5、口径40、底径27.5厘米。广口,宽平沿,唇沿厚重方正,肩稍外斜,折为内弧收,平底。唇口及肩端饰勾连回纹一周,颈及腹壁饰三道凸起的绹纹,腹壁上段二道绹纹之间饰凸出于器表的细密而简化的蟠螭纹,螭首简化成圆圈形。腹壁甚薄,破损严重,依弧度勉强复原(图版肆:3,图三六:1)。炉一件(M306:采2)。高仅4.9、口径8.5厘米。广口,平沿,颈部稍内收,腹微弧。炉底为五条蟠螭倒立于圆环之上,侧视犹如镂孔的圈足。腹壁饰蟠螭纹,下段饰三角形垂叶纹。底圈下缘留有近似焊接的痕迹,近旁粘有一薄胎器残片。在先期出土的碎片中,还有一些近似薄胎的残片及四枚绚纹圆环,可能此炉原与一圜底钵形器相焊接(图版叁:3;图二四:3;二七:1)。炉底刻铭文十字(图一四):(徐)王之(?)□之少(小)(炙)胃(炉)。以上九器的主体纹饰均为蟠螭纹。各种蟠螭不仅纹饰结构多变,即使相同的形态也往往采用实线或虚线、单线实体或双线勾连等不同的表现手法,使单一的图案活泼美观,富有装饰效果。尊一件(M306:17)。高20、口径18.3厘米。敞口,粗高颈,扁圆形腹,高圈足外撇,下接高1厘米的直裙。腹部纹样繁密,主题纹饰为简化的饕餮纹,在主题纹之间饰浅细的回纹和曲折纹。腹壁上下端饰细小的圆圈纹一周。颈部下段及圈足上又饰纤细的勾连纹及锯齿纹各一圈。在有花纹的部位,布满极为细小的针尖状芒刺。此器胎壁甚薄,纹样纤细秀丽,铸造工艺精致,装饰风格与同墓出土诸器有别(图版叁:4;图二五)。铜质房屋模型一座(M306:13)。南向置于壁龛中(图一O),为此墓最珍贵的随葬品。全屋通高17厘米,平面作长方形,面宽13\进深11.5厘米。三开间,明间较两侧次间宽0.3厘米。进深三间,各间深度均等。南面敞开,无墙、门,立圆形明柱两根。东西两面为长方格透空落地式立壁。北墙仅在中心部位开一宽3、高1.5厘米的小窗。屋顶作四角攒尖顶,顶心立一图腾柱,柱高7厘米,断面作八角形,柱顶塑一大尾鸠,柱身中空,但不与屋顶相通。屋下有四阶。屋顶、后墙及四阶均饰方形结构的勾连回纹,图腾柱各面饰S形勾连云纹(彩色插页,图版壹:1;图一五、三七、三八、三九)。室内跪六人,分前后两排。前排东一人面向西,右手执槌,左手前伸张指作节拍状,前置一鼓架,上悬一鼓,此人应是鼓师(图版壹:3;图一六:2)。前排中、西两人面向南,双手交置于小腹(图版壹:2;图一六:1)。后排东一人面向南,双手捧笙,作吹奏状(图一七:3)。中一人面向南,膝上置一长条形四弦琴,右手执一小棍,左手抚弦,正在演奏。西一人面向南,身前亦横置四弦琴,琴首立圆形小柱,尾部翘起,演奏者右肘依于琴尾,拇指微曲作弹拨状,左手五指张开,正以小指抚弦。此二人应为琴师(图一七:1、2)。六人均未见衣着迹痕。前排西、中二人前胸明显塑出乳突,束发于顶。其余四人均未见乳突,结发于脑后。从残留的痕迹观察,此屋铸造时应先将跪像、鼓架、图腾柱分别浇铸,最后合模铸成全屋。通观此屋,虽然铸造时省去室内金柱及梁架结构,但基本上仍是仿自实物的缩小模型,对研究当时的建筑及有关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插座一件(M306:18)。方形,由承插柱、座体和垫脚三部分组成(图版贰:1;图三四)。通高16、边长6、承插柱高6.5、座体高7厘米。重10公斤。承插柱上段为四面八角体,下段弧扩成四面体,中空,四面各饰螭首相背的蟠螭二条,缠绕的螭体间留出上、下两个梢钉孔,便于插杆固定(图版贰:2;图一二)。座体的铜质外框上部为盝顶,每面饰阴刻宽体凤纹六组,原镶嵌绿松石,已脱落。铜框之内浇灌铅汁,与承插柱下端相接。座体四角下端各有凸榫一个,用以连接垫脚。垫脚为四个人体跪像,人体的背部有圆形榫孔,与座底的凸榫相吻。跪像上下身饰云雷纹,双手和两膝着地,引颈昂首,双目凝视前方,头戴翘角状额饰,头顶左后侧突出一斜向角状髻,腰缠宽带,五官及身段比例适度,表现了奴隶社会中奴隶的形象(图版贰:3)。小铜豆一件(M306:26)。高仅4厘米。发现于土台上一件径约18厘米的漆盒印痕之中。豆盘作弧壁钵形,侈口,平沿,颈稍内缩,颈壁厚仅1毫米。腹壁饰蟠螭纹一周。圈足壁较厚实,镂八个菱形孔(图版肆:4;图二七:2)。小铜壶一件(M306:20),出于土台上,附近也有漆器印痕。髙4.2厘米。直口,圆肩,束腰,下有直圈足,耳上立有两个半环形小纽,整体如亚腰葫芦形,素面无纹(图二七:5;五一)。小阳燧一件(M306:19)。出土时侧立于小铜壶之旁,曾被误认为壶盖。径3.6厘米。呈黑色,燧面内凹,光可鉴人。背有小纽,以细密小点为地纹,环布昂首舞爪的奔龙四条(图版叁:6;图一八、三三:2)。铜洗一件(M306:16)出土时仰置于土台上。口部稍损,残口径28、底径17、残高8厘米。口沿两侧有小纽,纽内贯圆环,素面无纹。胎壁极薄,经浙江省标准计量所实测,厚度仅0.36毫米,为历来所罕见。惜铜已氧化变质,裂成指甲大小的碎片,虽经多种技术措施,终于无法原复(图一九)。兽面鼎一件(M306:采6)。器已残甚,仅存一牛头状兽面及相连的器口残部(图二七:4;五九)。文具五十一件。除标本M306:36外均出自土台上诸漆盒痕内。包括铜质的刻刀、削、刀、凿和砺石、陶线锤等六种。刻刀按刃口统计共十四件。刀身作长条形,各刀宽窄长短不一,在较宽一端单面开斜刃,一如现代的刻字刀,但刀体微呈弧形弯曲。按标本M306:27刻刀的复原情形,得知应先铸成两端较宽、中段稍窄的弧形条,两端分别向上或下开出刃口,再一折为二,作两把刀使用。置于漆盒(M306:34)内的刻刀也可作为这种折断使用的实证。大型刻刀如标本M306:27弧长30、弦长27.5、两端宽1.1、中段宽0.8厘米(图二〇:1;五五)。小型刻刀如标本M306:2刃宽仅0.3厘米。削七件。此类刀曾有同志称为篾刀。平端舌状刃,背作屋脊状突起,横断面呈钝角磐折,起刃的一端又向后翘折,平向修磨刃端正面即可获得锋利的舌状刃。随着使用及修磨,刃部渐渐变为狭长。估计使用时需用竹、木片夹扎成柄,以便把握。以标本M306:35为例,全长13.7、宽1.7厘米(图二九、五六)。刀二十件。可分为柱柄和扁柄两种。柱柄刀十六件,柄作细长圆柱形或六角形,直背,窄刃,刃部略长于柄,刃首近平。最长的一件(M306:30)全长25,柄长12、径0.4、刃长13,背厚0.15、刃宽0.8厘米(图二〇:2;五七)。最窄的刃宽仅0.4厘米。扁柄刀四件,柄较短,断面宽扁,曲背,刃部较宽,刃首呈弧形。其中一件(M306:34)柄端镶金质扁圆环。凿一件(M306:35)。长条形,断面近方形,前端开双面刃,长7.2厘米(图二〇:3;五八)。另外还有砺石五件,多数断面为正方形,小的每边宽0.5厘米。陶线锤四件,剖面呈菱形,其中两件与刻刀、削、砺石等同置于一个漆盒内(图八)。如果说砺石用于刀、削的修磨,刀、削之属用来修治简牍,那么线锤当为编组简册之用,合成一套文具。陶器三件。均出自壁龛。罐二件(M306:11、12),泥质灰陶,胎质松软,器表呈黑灰。敛口,圆肩,弧腹微微向下斜收,大平底。口部饰弦纹数道,肩腹饰方格纹。一般称此类陶器为印纹软陶(图三〇:2;五二)。标本M306:12高17.4、口径16.8厘米。豆一件(M306:15)。泥质灰黄陶,豆盘稍大,直口,弧壁,喇叭形圈足较矮小。通高13.4厘米(图三〇:1;五四)。玉器四十九件。质料较软,大部分呈粉白色,俗称“火烧玉”。其中一件长玉管似大理石制品,暂附此。瑗一件(M306:114)。肉径5.7、好径2.7厘米。肉、好均有郭,面饰半浮雕卷云纹(图版伍:2,图四O)。琥一件(M306:47)。长9.5、厚0.2厘米。玉质较佳,呈半透明状,双面阴刻勾连云雷纹(图版伍:3,图四一)。龙形玉佩二件(M306:40、93)。二件等大,长10.5、宽5.1、厚0.5厘米。双面浮雕卷云纹(图版伍:4;四二、四三)。璜形玉佩二件(M306:55,64)。两件均长9厘米。小孔位于两端,单面饰半浮雕卷云纹(图四四)月牙形小璜十一件(M306:3)。作新月形,素面。二小孔并列,穿于内缘中段。七件淡青色,长4厘米;四件粉白色,长4.7厘米。成叠出自土台,推测原应置于漆盒内,用途可能和简册包首有关(图二二)。圭形玉佩四件(M306:72、76、101,105)。长条形,一端稍宽,有纵向贯通的小孔,双面饰半浮雕卷云纹。各件长在3.6—12.8厘米之间(图版伍:6;图四五、四六)。蝉形玉佩六件(M306:6、44、56、60、61、160)。方首尖尾,形似蝉,但全身向一侧弯曲,结合纹饰,也可认为侧视的龙纹佩。纹饰作双面浅浮雕或阴刻卷云纹。有一件一面为浅浮雕,另一面仅有极浅的阴刻线,似为匆促间制成。大的长5.9、宽2,小的长3.1、宽1。3厘米(图四七、四八)。牙形玉佩二件(M306:59、143)。方头,尾稍残。一件头部似虎首(图四九)。小玉瑷五件(M306:48、49、169、183)。体形较小,肉、好径相等或稍有大小。除一件素面外,均双面雕卷云纹。肉径1.5—2.9厘米。小玉环六件(M306:95、182)。素面。肉径0.8—1.3厘米,好径约倍于肉径。小玉蝉一件(M306:168)。长1.3、宽0.8厘米。刀法简练,形态逼真。小玉鸟二件(M306:180)。全长仅0.5—0.6厘米。制作粗劣,仅略形似。方形玉饰一件(M306:43)。边长4.6、厚0.2厘米。四角有对穿小孔,正面浮雕以卷云纹为地的饕餮纹,背后平直无纹,应为用于镶嵌的玉饰(图二一、五O)。长方形玉饰一件(M306:131)。长3、宽1.6—1.8、厚0.2厘米。正面阴刻双线勾连云纹,背后平素,两端各有象鼻形孔两个。也应为镶嵌饰件。玉兽面一件(M306:166)。将长1.9厘米的玉管竖剖为三,取一份略加雕琢而成,似用于镶嵌。鎏金嵌玉扣饰一件(M306:38、39)。已残成两段。玉件为椭圆形环状体,两面雕饰蟠螭纹,一侧镶嵌鎏金兽头,兽头的另一端连有鎏金万形金属杆,鎏金脱落部分呈黑色。兽头连杆重9克(图三三:1)。还有一件雕花白玉管及一件平面圆形、一面略凸的玉料,径1.7厘米,用途不明。玛瑙饰共一百零二件。玛瑙管三十五件。一般长5、径0.8厘米左右。中段略鼓如竹节状,纵向贯穿一孔,两面对穿,孔径在0.5厘米上下。最大的一件(M306:122)长达12厘米;最小的一件(M306:99)仅长3.6厘米,中段不鼓出,径仅0.3、孔径略大于0.1厘米。在坚硬的玛瑙细管中钻出这样的细孔,需要很高的技术(图版伍:5,图三二:1—4)。玛瑙笄一件(M306:106)长6.7厘米,笄身弯曲,一端有横向小孔。玛瑙珠六十一颗。其中一颗剖面呈菱形,较大的七颗剖面呈椭圆形,较小的二十二颗剖面呈长圆形,三十一颗剖面呈圆形。都有小孔可贯穿(图版伍:7;图三二:—9)。另有琥珀小圆珠五颗、绿松石珠一千零三颗,散布于墓底及土台上。其中圆形的九百一十六颗,多数直径为0.2、稍大的可达0.7厘米;剖面呈长圆形的八十七颗,长0.7、径0.4厘米,中心也都有小孔。水晶珠十三颗。均呈紫色,剖面呈椭圆形或菱形,长1.1—2.7、径0.9—1.5厘米。纵向穿小孔,孔径0.3厘米(图二三、三二:5、6)。金器六件。小金饼二件。标本M306:4稍大,圆形,周围有剪凿痕迹。直径1.8、厚0.21厘米,重11.8克。小金片一件(M306:167)残长3、宽1.15—2厘米,重3克。周边也不规整。以上两种可能是称重货币。金箔残片二块(M306:62、00)。出自椁室范围之内,箔面压印绞结的蟠螭纹,当为包镶于其它器物上的饰件残片。玉耳金舟一件(M306:28)。出自土台。原在长方形漆盒内贮存。舟身呈椭圆形,敛口,卷沿,腹微鼓,平底。两耳为玉质,呈圆环形,断面方正,饰卷云纹,铆接于近器口两侧。器高6、径11.2—14.2厘米。连耳重285克(图版伍:1;一)。出土时舟内置一泥质灰黑陶小盂,高仅1.5、腹径2.7厘米(图二七:3,五三)。三同时期出土的早期发现物绍兴306号墓是在浙江省内首次发现的一座较大型的先秦墓葬,省内可资直接对比的材料尚少。以墓葬形制而论,先秦时代的壁龛墓在江南虽属少见,但曾见于湖南湘潭黄狗洞山春秋墓,该墓也开有壁龛,随葬品大部分放置在龛内。就铜器纹饰而言,有形态较早的方体勾连云雷纹,如铜屋顶上所见,也有素面无纹的铜洗、小铜壶,最为多见的主体纹样是多种形态的蟠螭纹,它是春秋中、晚期最常见的纹样之一。就铜器形制而言,两件圜底鼎(M306:8、9)双耳侧附于器口,是较晚的风格;但器身较深,蹄足较高,口沿外侧有凸棱,应属此类带子口盖鼎的早期形态,与山西侯马上马村M3所出Ⅲ式鼎、江苏丹徒谰壁粮山Ⅰ式鼎、河南淅川下寺M2:17铜鼎接近。这两件圜底鼎可能较此墓同出的汤鼎或甗稍晚,与绍兴漓渚的原始瓷鼎近似,比凤凰山木椁墓的陶鼎明显要早。镳盉为春秋战国时代江南常见器种。此件则与下寺春秋墓M1:7所出的同类器颇为近似。甗盉曾见于安徽舒城和湖南湘潭春秋墓,但甑体甚矮,无纹饰,应较此墓所出甗盉为早。舟为春秋墓葬中具有时代特征的随葬器物,晚期的双耳部位上升,有的还加盖。玉耳金舟虽无盖,但双耳已近口沿。将所出铜器的器形花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