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安徽省庐巢七校联盟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安徽省庐巢七校联盟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安徽省庐巢七校联盟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安徽省庐巢七校联盟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安徽省庐巢七校联盟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安徽省庐巢七校联盟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在沙漠地区,动植物稀少;在热带雨林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说明A.阳光对植物的分布起决定性作用 B.阳光能影响动植物的生长发育C.水是限制陆生生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D.温度对植物的分布有重要影响2.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是()A.糖类 B.核酸 C.蛋白质 D.脂质3.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曲线上的点N(K-N)/KSl200.90S2500.75S31000.50S41500.25S51800.10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D.(K—N)/K值为0.5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4.细胞毒性T细胞能释放一种插入到靶细胞膜上的成孔蛋白(穿孔素),促使靶细胞裂解,相关机理如图所示,以下推测不正确的是()A.细胞毒性T细胞通过胞吐释放穿孔素B.穿孔素能够直接进入靶细胞消灭病毒C.穿孔素促进Na+内流改变细胞内渗透压D.穿孔素参与调节的方式属于细胞免疫5.下列能产生新基因的变异是()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结构变异 D.染色体数目变异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尔文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实验证明了生长素的产生部位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由遗传决定,不受重力影响C.温特以燕麦胚芽鞘为实验材料,证明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太空中水平放置的植物根也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正常机体的各个器官、系统协调配合,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如图甲是三个系统之间的关系,图乙为在信号分子作用下,某种免疫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①②③表示三类不同的信号分子.若②为神经递质,则它的受体一般位于_________,它会引起下一个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从而使该神经元产生____。若①代表甲状腺激素,紧张刺激可引起下丘脑分泌____,促进垂体释放相应激素,进而促进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2)若③代表抗体,某患者体内产生一种抗体,这种抗体可与某神经递质的受体结合并使其失活,导致患者肌肉萎缩,说话和吞咽困难,最后因呼吸障碍而死亡,这种疾病属于____病。(3)由图乙可以看出,免疫细胞表面至少含有____种信号分子的受体,其本质是____。若图乙所示的免疫细胞为效应B淋巴细胞,则图中免疫活性物质为____,合成该物质的细胞可以由____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若是相同的抗原再次刺激,该过程作用的特点是____。(4)在大鼠实验中将羊红细胞注入大鼠体内,当抗体浓度达到最大值时,下丘脑电活动增加一倍以上;向裸鼠(无胸腺)注入白介素-1(一种淋巴因子),血液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含量升高几倍,结合图甲分析,这两个实例可以说明:____。8.(10分)图一是研究某植物的开花与光照时长之间的关系的实验设计及结果。请仔细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图一实验表明,即使其余条件适宜,但该植物仍需要满足一定的光照条件才能开花,你认为“一定的光照条件”是指什么?请你依据上述实验提出二种观点:观点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植物才能开花。观点二:____________________,该植物才能开花。(2)有研究证明,该植物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叶片而非花芽(花芽将来会发育为花),有学者认为叶片受到适宜的光刺激后,叶片产生了某种物质运输到花芽促进了花芽的发育而开花。下面是借鉴“温特实验”方法证明上述观点的实验方案,请完善相关实验步骤。(实验植株见图二:只有叶片A和花芽B,且生理功能均正常)第一步:取图所示未开花植株若干并随机均分成甲乙二组。将两组植株的叶片A均于叶柄处切下,每组叶柄残留在植株上的切口分别标号为切口甲、切口乙。第二步:甲组处理方法:__________;乙组处理方法:____________。第三步:将经过甲乙二组方法处理后的琼脂块均置于相同且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适宜的时间后,将甲乙二组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其对应实验植株的____________(填“叶柄切口处”或“花芽B处”)。第四步;将甲乙二组实验植株均置于相同且适宜的___________环境下一段时间,观察两组植株开花情况。预期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9.(10分)下图表示大肠杆菌细胞内发生的生理过程。X表示某种酶,①、②表示物质或结构。请据图回答问题:(1)合成物质②的过程称为________,酶X是________,该过程需要的原料是______。(2)以物质②为模板合成肽链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结构①的移动方向为__________(填“a→b”或“b→a”)。(3)少量的②能在短时间内指导大量肽链的合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肽链结构_____(填“相同”或“不同”)10.(10分)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郊外的一片稻田里,一种被称为“金色大米”的转基因水稻已经悄然收获。这种转基因大米可以帮助人们补充每天必需的维生素A。由于含有可以生成维生素A的β-胡萝卜素,它呈现金黄色泽,故称“金色大米”。“金色大米”的培育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已知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1)培育“金色大米”的基因工程操作四步曲中,其核心是_________________,通过该操作形成了图中的__________(填字母),它的构成至少包括______________等。(2)在构建c的过程中目的基因用________(填“限制酶Ⅰ”或“限制酶Ⅱ”)进行了切割。检验重组载体导入能否成功,需要利用_____________作为标记基因。(3)过程d通常采用____________法,过程e运用了_______________技术,在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关键步骤是利用含有一定营养和激素的培养基诱导植物细胞进行_________。(4)若希望该转基因水稻生产的“金色大米”含维生素A含量更高、效果更好,则需要通过_______工程手段对合成维生素A的相关目的基因进行设计。该工程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程,目前成功的例子不多,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5分)下面表示蜘蛛的丝腺细胞合成蛛丝蛋白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甲、乙两图分别表示_____和_____两个生理过程。(2)甲图中的②与乙图中_____(用数字表示)是同一物质,其合成后的作用是_____。(3)决定乙图中②的密码子是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C【解析】热带雨林地区,降水丰富,生物种类繁多,而沙漠干旱缺水,而水是生物体的主要组成分,水分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并决定陆生生物的分布。【详解】热带雨林地区,降水丰富,生物种类繁多,沙漠水分严重缺乏导致沙漠地区生物种类稀少,因此,热带雨林中生物种类繁多,沙漠中生物种类稀少,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水,水是限制生物分布,特别是陆生动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故选C。2、C【解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蛋白质、糖类、脂质、核酸的功能,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详解】A、糖类是主要的能源物质,A错误;B、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B错误;C、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C正确;D、脂质具有储存能量、调节代谢、参与细胞膜的组成等多种功能,D错误。故选C。3、A【解析】分析表格:种群的最大值K=200,则种群数量在S1~S3时,种群数量增长加快;种群数量在S3点时,即K/2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在S3~S5时,种群数量增长减慢【详解】在种群数量变化的“S”曲线中,环境阻力始终存在,A错误;由图表知,种群增长量最大时为N=100时,此时对应种群数量为K/2,曲线上的点是S3,该点时种群的再生能力最强,故防治蝗虫应在S3点之前进行,B正确;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以使种群数量快速增加,C正确;由于种群的K值为200,因此K/2为100,当种群数量为K/2(N=10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据表格数据可知,此时(K—N)/K值为0.50,D正确【点睛】本题考查S型曲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表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4、B【解析】题图分析,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穿孔素,穿孔素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这过程属于细胞免疫,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详解】A、穿孔素属于分泌蛋白,因此效应T细胞释放穿孔素的方法属于胞吐,A正确;B、分析图解可知,穿孔素只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而不能直接进入靶细胞消灭病毒,B错误;C、分析图解可知,穿孔素可促进Na+内流使细胞内的细胞质基质浓度增加,从而改变细胞内的渗透压,最终使靶细胞裂解死亡,C正确;D、根据题意可知,穿孔素是由效应T细胞分泌产生的,因此该免疫过程属于细胞免疫,D正确。故选B。5、A【解析】1、可遗传的变异包括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2)基因重组是指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2、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详解】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能产生新基因,A正确;B、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能产生新基因,B错误;C、染色体结构变异会导致基因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但不会产生新基因,C错误;D、染色体数目变异会导致基因数目发生改变,但不会产生新基因,D错误。故选A。6、B【解析】因为生长素受重力作用会极性运输到向地侧,导致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于背地侧,由于根对生长素较为敏感,背地侧生长浓度低,促进根向地生长,向地侧生长素高,抑制生长;故植物根向地生长。【详解】A、达尔文的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实验只能证明胚芽鞘是感光部位,推测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物质向下传递,A错误;B、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的上端运到形态学的下端,生长素的极性运输由遗传决定,不受重力影响,B正确;C、温特分离出了某种物质并命名为生长素,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不是温特发现的,C错误;D、太空中不受重力影响,水平放置的植物根不具有向地生长的特性,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1).突触后膜(2).兴奋或抑制(3).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4).分级调节(5).自身免疫病(6).两(7).糖蛋白(8).抗体(9).记忆细胞或B淋巴细胞(10).强度更强,更迅速,作用时间更长(11).免疫系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活动【解析】据图分析:图甲表示人体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和内环境的相互关系图。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密切协调,共同配合来实现的,其中①是激素、②是神经递质、③是免疫活性物质。图乙为在信号分子作用下,某种免疫细胞释放免疫活性物质的示意图。【详解】(1)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受体一般位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从而使该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紧张可以刺激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最终引起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分级调节。(3)自身抗体攻击了自身的结构称为自身免疫病。(3)从图中看出,免疫细胞接受了血液中信号和神经递质的调控,所以至少含有2种受体,受体的本质是糖蛋白;效应B淋巴细胞释放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效应B细胞可以由记忆细胞或B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相同的抗原再次刺激刺激记忆细胞,是二次免疫过程,该过程强度更强,更迅速,作用时间更长。(4)根据图甲三种系统的相互作用关系,分析题干两个实例可以得出:抗体对神经系统的作用说明免疫系统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淋巴因子对血液中激素含量的影响说明免疫系统能影响内分泌系统的活动。【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神经调节、免疫调节和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8、(1)①.每天的光照时间短于临界值X②.每天的光照时间短于黑暗时间(2)①.将切下的叶片A(切口)置于一空白琼脂块上②.取等体积空白琼脂块不做任何处理③.花芽B处④.黑暗⑤.甲组植株花芽B开花,乙组植株花芽B不开花【解析】据图分析,图一中开花组的光照时间低于临界值X(或光照时间短于黑暗),而不开花组的光照时间高于于临界值X(或光照时间长于黑暗);图二中B为植株的花芽,A为下面的叶片。【小问1详解】图一实验表明,即使其余条件适宜,但该植物仍需要满足一定的光照条件才能开花,图中显示开花组的光照时间低于临界值X(或光照时间短于黑暗),而不开花组的光照时间高于于临界值X(或光照时间长于黑暗),则该处的“一定的光照条件”可能有两个观点,一是每天的光照时间短于临界值X,该植物才能开花;二是每天的光照时间短于黑暗时间,该植物才能开花。【小问2详解】根据题意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该植物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叶片而非花芽,则实验的自变量是叶片A的有无,结合实验的目的和基本原则设计实验步骤:第一步:取图所示未开花植株若干并随机均分成甲乙二组。将两组植株的叶片A均于叶柄处切下,每组叶柄残留在植株上的切口分别标号为切口甲、切口乙。第二步:甲组处理方法:将切下的叶片A(切口)置于一空白琼脂块上;乙组处理方法:取等体积空白琼脂块不做任何处理。第三步:将经过甲乙二组方法处理后的琼脂块均置于相同且适宜光照条件下培养适宜的时间后,将甲乙二组的琼脂块分别放在其对应实验植株的花芽B处。第四步;将甲乙二组实验植株均置于相同且适宜的黑暗环境下一段时间,观察两组植株开花情况。由于甲组放的是放置过叶片A的琼脂块,而乙组放的是空白琼脂块,因此实验的结果应该是甲组植株花芽B开花,而乙组植株花芽B不开花。【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实验设计的思路和基本原则,能够根据实验目的、对照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等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得出相关的结论。9、①.转录②.RNA聚合酶③.核糖核苷酸④.翻译⑤.b→a⑥.一个mRNA分子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⑦.相同【解析】图中左侧以双链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单链RNA,进行的是转录过程;右侧一条mRNA结合了三个核糖体,同时进行三条肽链的合成,进行的是翻译过程。【详解】(1)据图可知,物质②为mRNA,其合成过程称为转录,则酶X是RNA聚合酶,该过程以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2)以②mRNA为模板合成肽链的过程称为翻译,据图可知,最左侧的核糖体上肽链最长,则①核糖体的移动方向为b→a。(3)据图可知,一条mRNA结合了三个核糖体,同时进行三条肽链的合成,所以少量的②mRNA即能在短时间内指导大量肽链的合成,这些肽链是同一条mRNA指导合成的,因此其结构相同。【点睛】本题考查原核细胞内基因的表达过程,熟记转录和翻译的相关基础知识是作答的关键。10、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②.c③.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④.限制酶Ⅱ⑤.基因Ⅰ⑥.农杆菌转化⑦.植物组织培养⑧.脱分化、再分化⑨.蛋白质⑩.因为蛋白质的高级结构十分复杂,目前对很多蛋白质的高级结构还不了解【解析】分析图解:图中a表示转录过程,b表示利用mRNA进行逆转录合成目的基因,c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d表示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e是水稻细胞进行植物的组织培养并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植株;目的基因的两侧分别有-GGATCC一、-GATC-两种序列,根据两种酶的酶切位点,限制酶Ⅰ只能切割左侧的序列,而限制酶Ⅱ可以切割两侧的序列。【详解】(1)培育“金色大米”的基因工程操作四步曲中,其核心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通过该操作形成了图中的c重组质粒,它的构成至少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等。(2)在研究过程中获取了目的基因后采用PCR技术进行扩增。据图分析,目的基因的两侧有-GGATCC一、-GATC-两种序列,由于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酶II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因此只能选择限制酶Ⅱ获取目的基因。图中可以看出目的基因插入到基因Ⅱ中,因此检验重组载体导入能否成功,需要利用基因Ⅰ作为标记基因。(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