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解析】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解析】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解析】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解析】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六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汪清六中6月月考高二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毎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宠物猫——占领都市圈与互联网在进化与人工培育繁殖过程中,家猫的面部特征相比野猫更加圆润,拥有更圆的脸型、更大的眼睛和更小的嘴。这种形似人类婴幼儿的幼态化长相激起了人类原始的保护欲,也让人类在猫面前更容易放松且获得愉悦。因此很久之前,即使家猫不捕鼠甚至丧失了捕鼠功能,人们也心甘情愿养猫。最早的“猫奴”还要追溯到古埃及时代。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徳在游览埃及时曾记述说:“在埃及,如果谁家的猫寿终正寝了,主人必将剃眉致哀;如果谁家宅子不慎发生火灾,主人通常先抢救家里的猫。”他甚至记录了赫赫有名的“培琉喜阿姆之战”中埃及人失利的原因: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国王冈比斯为了征服埃及,率领大军,骑在骆驼背上穿越90千米的沙漠,来到埃及的前哨站培琉喜阿姆,在那里与埃及军队遭遇,但后者竞因波斯人盾牌上画的圣猫像而不愿进行反击。”我国唐宋时期,从皇宫贵族到平民百姓,爱猫者也大有人在。诗文书画中,猫嬉闹花间月下的身影常常可见。想得到一只猫不是件容易事,得用盐和茶叶来换,如宋代曾几的《乞猫》:“春来鼠壤有余蔬,乞得猫奴亦已无。青蒻裏盐仍襄茗,烦君为致小於菟。”得到猫以后,也要费心照料,给予其他家畜完全不同的级别待遇,如陆游的《赠猫》:“裹盐迎得小狸奴,尽护山房万卷书。惭愧家贫策勋薄,寒无毡坐食无鱼。”今天,世界上家猫的数量是家犬的三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养猫人。究其原因,一是猫的活动领域相比狗要小得多,很多家猫对于常年独处一室悠然自得,甚至可以一辈子不出门。二是猫若即若离的神游性格并不像狗那样需要主人陪伴。猫与主人的关系如同一个低要求的房客,既可以满足主人的情感陪伴,又不用其负担陪伴压力。因此不少人都选择了养猫。猫的热度甚至延伸到了工作场所:一二线城市的互联网企业喜欢将养猫作为公司福利的一部分,如同下午茶放松员工的神经,加班夜晚的“猫咪精神鼓励员”也是互联网公司的独特企业文化。养多只猫于店中,供客人就餐时观赏逗摸的猫咖啡和猫餐厅也同样火爆。2014年,互联网的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接受采访,当被问到网络最出乎他意料的应用是什么时,他毫不犹豫地回答:“小猫”。猫比狗的面部肌肉少,能做出的表情也少。“面瘫”的表情也许琢磨不透,但在互联网时代的表情包里,却能随意被加上对话,作为人类对于自身情绪的某种表达。猫曾为其招致杀身之祸的性格,如今却帮助其打了一个翻身仗,一跃成为互联网时代的大“赢家”。在英国,每天上传到互联网的自拍照片是140万张,而上传的猫咪照片却有380万张。人们喜爱在网上用猫来社交,因此诞生了许多流量不低于明星的“网红猫”,即使不养猫,年轻人也喜欢交流分享猫咪图片与视频,将这种对猫的喜爱方式称为“云吸猫”。(摘编自2018年《新华文摘》第22期)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家猫不捕鼠甚至丧失了捕鼠功能,所以人们心甘情愿地养猫。B.“生荣死哀”这个词用来形容古埃及家猫的生活再合适不过,无论王室还是平民,对死去家猫都要予以哀悼。C.因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现代人无处宣泄的情感焦虑,不少人选择养猫。D.年轻人在互联网上交流分享可爱猫咪的图片与视频,获取巨大的流量,这个产业叫“云吸猫”。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主要使用引证法和例证法,全方位展示了猫在互联网迅猛发展、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的处境。B.文章在对猫和狗的对比论证中言之凿凿地说明了猫更受城乡人们宠爱的原因。C.文章引用曾几的《乞猫》和陆游的《赠猫》主要是为了彰显猫通人性,可差遣,对人的影响至关重要。D.通过因果思维着重论证宠物猫是因何、如何占领都市圈和互联网的。3.下面关于人和猫的关系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历史上最伟大航海中也有猫的陪伴,猫除了能消灭船上的鼠患以外,还能使孤独的远航者获得放松和愉悦。B.在埃及,如果谁家的猫寿终正寝了,主人必将剃眉致哀,主要原因之一是猫能将在谷物中泛滥的毒蛇和鼠类消灭。C.猫在陪伴人类的历史中也曾惨遭厄运,这主要跟人们在它身上赋予的神性被消解有关。D.中世纪欧洲大规模的黑死病(鼠疫)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老鼠的天敌——猫被大量屠杀。【答案】1.B2.D3.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确定答案。本题要求选出“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因为家猫不捕鼠甚至丧失了捕鼠功能,所以人们心甘情愿地养猫”说法强加因果,相关信息在文章第一段,由原文可知,人们心甘情愿地养猫主要原因是家猫形似人类婴幼儿的幼态化长相激起了人类原保护欲,也让人类在猫面前更容易放松且获得愉悦;C项,“现代人无处宣泄的情感焦虑”说法属于无中生有,文中没有依据;D项,对“云吸猫”概念理解有误,相关信息在文章最后一段,由原文可知,年轻人喜欢交流分享猫咪图片与视频,将这种对猫的喜爱方式称为“云吸猫”。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要在整体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文本具体内容对各选项表述进行认真比照,确定其表述正确与否版。本题要求选出“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A项,“全方位展示了猫在互联网迅猛发展、城市化加速发展的今天的处境”以偏概全。文章先论述了古埃及、我国唐宋时期猫的现状,然后才论述了互联网时代猫的处境;B项,“文章在对猫和狗的对比论证中言之凿凿地说明了猫更受城乡人们宠爱的原因”中“城乡人们”说法错误,文中没有分析“乡”,只分析了“都市人”;C项,论据分析错误,“曾几的《乞猫》和陆游的《赠猫》主要是为了彰显猫通人性……”不正确,陆游的诗表达的是诗人把猫请回了家,就是希望能消灭老鼠保护自己的藏书,可惜家里太穷喂不起好吃的,不能让猫享受富裕的生活的内疚之情。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概括文章要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题目的错误类型一般为以偏概全、混淆时态、因果混乱、主次颠倒、混淆是非、无中生有、张冠李戴等。解答此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与原文进行对照,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关于人和猫的关系推断不正确的一项”,C项,“这主要跟人们在它身上赋予的神性被消解有关”错误。猫惨遭厄运,文章并没有提到猫身上神性的消解。其它三项的判断在原文中都能找到直接或间接的依据,其中干扰项D要借助历史常识来分析,“黑死病”就是鼠疫,鼠疫泛滥肯定是因为猫大量减少,猫大量减少不可能是生物性原因,而应是人类屠杀的原因,所以D项正确。故选C。【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值得我们优先比对:指代词(如“它”“其”等),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范围词(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比对关系,(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比对依据和结论,看推断是否成立。推断题选项的表述,有的是完整的推断形式,原因结果或条件结论同时出现;有的只是一个判断句。对完整推断形式的表述,一看所述原因或条件文中是否有依据,二看所述结果(结论)文中是否有依据,三看原因或条件与结果或结论之间是否有合理的逻辑关系。对只是一个判断句的表述,一看文中是否提供了现成的结论,二看结论(既然是推断想象,“这个结论”文中往往没有提供)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这两天一篇“外卖毁灭下一代”的爆款文章备受关注。文章的主要意思是,外卖带来的塑料袋使用的增长会破坏环境,为了保护地球,保护下一代,请远离外卖。外卖行业破坏生态环境,是一个看似正确但充满哗众取宠嫌疑的结论。使用塑料餐具会污染环境,这个逻辑是成立的,但要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不能是消灭这个行业,而是如何减少对这类餐具的使用。但对于环保这类很有公共价值的议题,似乎“毁灭下一代”这种逻辑简单且粗暴的文章更容易动员人,大概这种议题夹杂了道德关怀,动辄斥为原罪更有吸引力。针对这篇文章的批评中,有人反复提及这样一个常识,即环保是一个专业问题。“毁灭下一代”这样的爆款文章,注定只是哗众取宠,而提不出真正的解决办法。外卖引发环境污染,绝不是坏行业引发的社会问题,对于外卖这个行业,不能用纯粹道德分析的视角去对待。(摘编自何小手《对外卖的许多批评已经走偏》)材料二:《外卖,正在毁灭我们的下一代》一文出现后,自省之余,人们更有必要思考,泛泛地指责外卖业能否有助于解决环境问题。正如不开车不是治理雾霾的长久之计一样,在互联网外卖业改变很多年轻人生活方式的当下,要求人们不点外卖既不现实,也不合理。作为一个新兴产业,外卖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也创造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垃圾污染不是什么新问题。那篇网文缺乏的正是对外卖与整体垃圾污染之间关联的论证。在互联网外卖发展之前,生活中大量塑料袋、塑料盒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垃圾污染。如今,外卖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加剧了垃圾污染,并没有科学严谨的统计。外卖的确是都市年轻人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塑料制品的渠道之一,这些人同时也是互联网上的主流发声者,或许会因此夸大外卖造成的环境影响。如果把视野扩大到所有的产业,外卖导致的塑料产品需求增长未必有想象的那么多。(摘编自《毁掉下一代的不是外卖,正是那片面的环保观》)材料三:近日,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重庆市绿色志愿者联合会起诉百度外卖、美团、饿了么三家外卖平台环境污染责任纠纷一案。对此,饿了么公关部高级公关专家回应,重庆绿联会提交给法院的证据,并不能证明垃圾污染完全由外卖平台造成(9月25日《青海法制报》)。有数据显示,上述三家平台日接单量2000万份,按照每单消耗3个塑料餐盒估算,日消耗塑料餐盒超过6000万个。数据还显示,三家平台每天所用塑料袋可覆盖42万平方米,相当于59个足球场。但外卖平台自认为现有证据不能证明污染完全由平台造成。理由之一是,餐厅打包的餐盒数量是外卖送餐餐盒量的4倍至5倍。“4倍至5倍”是否真实不得而知,但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双方各有看法,但有一点是很肯定的,即外卖平台必然造成一定环境污染,至于造成多少生态损害,需承担多少责任,则应由法院来认定。换言之,根据“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这起案件本质上就是让外卖平台来认领自己的责任。(摘编自冯海宁《外卖平台污染案,意义胜过输赢》)材料四:外卖送餐企业十分关注餐具垃圾问题。日前,美团点评和饿了么纷纷开始试行“无需餐具”服务,分别在APP下单页面上添加了“无需餐具”选项,采取相应的措施鼓励用户参与“自备餐具”活动。但据了解,试行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一些商家宁可在用餐者的口味偏好上花心思、下功夫,怕出错,比如少糖、少油、不要香菜等,但是对于放不放筷子的问题,则抱着“宁可信其要,也不信其不要”的心态。“万一没放筷子,”一位饭馆老板说,“客人给我差评怎么办?我还得再派人送一趟,人工成本又上来了。”有分析认为,在处理外卖垃圾问题上,外卖平台能起的作用有限。只有提供外卖服务的餐饮企业、一次性餐具的生产商、消费者等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各方协力,才有望改善目前外卖餐盒带来的环保难题。(摘编自《外卖平台“无需餐具”选项陷尴尬》)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A.“外卖毁灭下一代”的爆款文章主要意思是呼吁人们远离外卖,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进而保护地球,保护下一代。B.“外卖毁灭下一代”的爆款文章夹杂了道德关怀,用简单而粗暴的逻辑动员读者,是不可取的。C.“外卖毁灭下一代”的爆款文章只是泛泛地指责外卖行业,而未能提出真正的解决环境问题的办法。D.“外卖毁灭下一代”的爆款文章受到一些人的批判,主要就是因为这篇文章认为环保是一个专业问题,需要专业人士来应对。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二认为,我们不能因噎废食,因为外卖会引起环境污染,而全盘否定外卖行业的存在。B.都市年轻人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常叫外卖,他们同时也常在互联网上活动,因此他们了解外卖对环境造成的影响,且有夸大该影响的可能。C.重庆绿联会与三家外卖平台的环境污染责任纠纷案中,针对绿联会的指控,外卖平台完全给予了否认。D.环境污染责任纠纷案中,输赢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通过这一案件令人意识到保护环境的责任才是最重要的。6.根据上述材料,请你说说,在处理外卖垃圾的问题上,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答案】4.D5.C6.①外卖平台可以加强“无需餐具”服务的推广,鼓励消费者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②商家可以配合外卖平台减少一次性餐具的配发,还可以在包装外卖时规划菜品包装盒的使用③一次性餐具的生产商可以试着开发出一些可食用的餐具,有利节约资源④消费者可减少叫外卖的频率,多自带餐盒,甚至可以自备饭食。【解析】【4题详解】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D项,“主要就是因为这篇文章认为环保是一个专业问题,需要专业人士来应对”错误,根据材料一中“针对这篇文章的批评中,有人反复提及这样一个常识,即环保是一个专业问题”的文字看,“环保是一个专业问题”是批评文章的人的提法,选项中的主因归纳说法错误。故选D。【5题详解】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主要对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的综合分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题中C项,“外卖平台全部给予了否认”错误,根据材料三中“外卖平台自认为现有证据不能证明污染完全由平台造成”的说法,外卖平台并未完全否认垃圾污染的事实。故选C。6题详解】此题考核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答题时要结合文中的内容概括要点,然后整合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建议,重点注意专家、学者的观点。此题注意根据文中的“日前,美团点评和饿了么纷纷开始试行‘无需餐具’服务,分别在APP下单页面上添加了‘无需餐具’选项,采取相应的措施鼓励用户参与‘自备餐具’活动”“一些商家宁可在用餐者的口味偏好上花心思、下功夫,怕出错,比如少糖、少油、不要香菜等”“有分析认为,在处理外卖垃圾问题上,外卖平台能起的作用有限。只有提供外卖服务的餐饮企业、一次性餐具的生产商、消费者等都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各方协力,才有望改善目前外卖餐盒带来的环保难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点睛】新闻调查提建议、谈看法的题目一般是对文章的内容的概括,不是针对此现象信马由缰,海阔天空,甚至提出和文章内容不相关或相悖的观点,而是对文中相关的专家的观点的概括和总结。同时注意介绍的一些成功的案例会存在的问题,成功的地方坚持,存在的问题要避免。三、文学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我只欠母亲赵鑫珊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一九五五年八月上旬,我一直在期待录取通知书的到来,前途未卜。是否能考取,没有把握,虽然自我感觉考得不错。是否能考取第一志愿第一学校,更是个未知数。不能有奢望。八月中旬,羊子巷、马家巷一带有几位考生已经接到通知,更叫我心焦——这也是我平生第一次体验到什么是心焦或焦虑。不安和焦虑也会有助于打碎平庸。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一天送两回信:上午约十点,下午约四点。我是天天盼着决定命运的信件。一天下午,我在马家巷大院内同一群少年玩耍。“赵鑫珊,通知书!”邮递员的叫声。我拆信的手在颤抖。旁边围观的少年首先叫了起来:“北京大学!”中国章回小说常用这样两句来形容人的幸福时刻:“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我看到母亲的表情是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第二天,母亲为我收拾行装。一共带两个箱子,一条绣花被子。母亲把一件件衣服放进箱里,并用双手抚平,泪水便滴在衣服上。“妈,你哭什么?我考上了,你应该快活才是!”我这一说,妈妈的泪水流得更多,但她没有解释她为什么哭。后来我成长了,读到唐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才渐渐明白母亲为什么暗暗垂泪。母亲不善言辞。她预感到,儿子这一走,在娘身边的日子就不会多。母亲的预感是对的。大学六年,我一共回过三次家,加起来的时间不到两个月,主要原因是买不起火车票。母亲死后二十年,大妹妹才告诉我,我去北京读书的头两年,妈妈经常哭,以至于眼睛受伤,到医院去看眼科。听妹妹这样述说往事,我发呆了好一阵子。我对不起母亲!过去我不知道这件事。我后悔我给母亲的信很少且太短。后来邻居对我说:“你娘总是手拿信对我们说:‘你们看我儿子的信,就像电报,只有几行字!’”我总以为学校的事,母亲不懂,不必同母亲多说——今天,我为我的信而深感内疚!在校六年,我给母亲报平安的家信平均每个月一封。每封不会超过三百个字。六年来,我给母亲的信是报喜不报忧。这点我做得很好。我的目的很明确,不让母亲为我分心、牵挂、忧愁。按性格,我母亲的忧心太重,不开朗。以下事情我就瞒着母亲:我非常穷,却老说我的助学金很多、足够。去学校报到,母亲东借西借,为我凑了三十元,后来我就再也没有向母亲要过一分钱。当时我父亲已接近破产,家境贫穷。“反右”运动我受到处分,也没有告诉母亲。读到四年级,我故意考试考砸主动留一级,更瞒着她。她也没有觉察,我怎么要读六年。大妹妹问过母亲:“妈,你为什么最喜欢哥?”“你哥是妈烧香拜佛求来的崽。”祖父一共有五个儿子。我父亲是长子。母亲头胎和第二胎都是女儿,不到两岁便夭折。不久,我二婶生了儿子叫赵宝珊,这样一来大家庭的长孙便在二房,不在大房。我母亲的地位大受威胁,遭到歧视。在饭桌上,祖父常用讽刺的口吻,冷言冷语敲打我母亲:“先长胡子的,不如后长须的。”意思是二婶后来者居上,先得了儿子,我母亲落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中国,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现象很严重。母亲忠厚、老实,只好把眼泪往肚子里咽。她偷偷地去万寿宫拜佛,求菩萨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不久我出生了。我刚四岁,母亲便让我读书,发蒙,为的是赶上大我两岁的宝珊。所以整个小学、中学,我和堂兄宝珊都是同年级。母亲的良苦用心只有等到我进了大学,我才知道。母亲说:“你为娘争了口气!”离开家乡的前一夜,妈舍不得我,抱着我睡。当时我十七岁。其实自我出生,从没有离开过娘。好在我走后,还有弟弟妹妹在母亲身边。往北京的火车渐渐开动的时候,我看到我母亲、大妹妹梅秋(十岁)、弟弟光华(八岁)和小妹云秋(四岁)久久站在站台上目送我。这回妈没有哭。我这个人,活到今天,谁也不欠,只欠我母亲的,没有能在她身边侍奉她八年、十年,使我深感内疚。7.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临行前,母亲暗暗垂泪是因为她明白儿子这一走,等待她的将是聚少离多的苦闷日子。B.散文用纯朴自然的语言,真挚动人的情感,勾勒出一个含情脉脉的儿子对母亲忏悔式的追忆。C.我收到通知书时,母亲满脸堆笑,为儿子的胜利感到欣慰,为自己的良苦用心感到满足,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D.当赵宝珊出生后,母亲为了挣回在赵家的地位,偷偷求神拜佛,保佑赐给她一个儿子,反映了当时社会重男轻女,母以子贵的现象很严重。8.文章开头写道“人生的笑和哭常常发生在同一时刻”,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内容进行分析。9.在文中作者多次用细节描写追忆母亲,请举例,并说说分别体现了母亲怎样的性格。【答案】7.C8.①从内容上,体现了“我”收到了通知书,令“我”和母亲都格外高兴,所以“笑”;但这一分别,将是“我”终身的遗憾,从此不能侍奉在母亲身边,所以“哭”。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我”对母亲深深的愧疚之情。②在结构上,文章是以回忆式的结构安排的,以幸福的情节开头,以忏悔的情绪结尾,而此句正好照应了全文的结构安排,奠定了感情基调,自然地引出下文叙述,有助于读者对散文情感的把握。9.①不善言辞:默默为“我”收拾行李,暗暗垂泪。②充满母爱:为儿子四处筹钱准备学费。③忠厚、老实:对祖父的讽刺忍气吞声。④好强:偷偷去万寿宫拜佛,为了“我”能赶上堂兄而早早让“我”读书、发蒙。【解析】【7题详解】试题分析:“更对儿子今后似锦的前程充满期望”无中生有。8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词语及语句含意以及分析句段作用的能力。赏析语句的作用可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进行分析。内容上,这句话中“笑”指“我”为考上北京大学而开心,“哭”指的是以后将与母亲分别,不能再侍奉母亲,同时母亲也为舍不得“我”的离去而哭。从结构上分析,是为了引出下文的相关描写;开头是幸福的情节,结尾是忏悔的心理,此句照应了全文的结构安排,也为全文定下了感情基调。【9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此题从“对祖父的讽刺忍气吞声”等情节中概括出其“忠厚、老实”的性格特征。点睛:人物性格分析的题目应该首先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肖像和其它侧面的描写中指出人物的性格,然后结合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即列举文中反应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注意主要性格和次要性格的区分,要概括和文章的主要情节相关的和文章的主旨行相关的人物的主要性格特征,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合、不要相互包含,答题不要只简单的回答性格特征。此题从“不善言辞”“充满母爱”“忠厚、老实”“好强”的角度概括性格特征,然后列举具体的事例进行分析。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袁枢,字机仲,建之建安人。幼力学,尝以《修身为弓赋》试国子监,周必大、刘珙皆期以远器。试礼部,词赋第一人,教授兴化军。为礼部试官。常喜诵司马光《资治通鉴》,苦其浩博,乃区别其事而贯通之,号《通鉴纪事本末》。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其书,奏于上,孝宗读而嘉叹,以赐东宫及分赐江上诸帅,且令熟读,曰:“治道尽在是矣。”他日,上问袁枢何官,茂良以实对,上曰:“可与寺监簿。”于是以大宗正簿召登对,即因史书以言曰:“臣窃闻陛下尝读《通鉴》,屡有训词,见诸葛亮论两汉所以兴衰,有戒,垂法万世。”遥历陈往事,自汉武而下至唐文宗,偏听奸佞,致于祸乱。上曰:“朕不至与此曹图事帷幄中。”枢谢曰:“陛下之言及此,天下之福也。”兼国史院编修官,分修国史传。章悖家以其同里,宛转请文饰其传,枢曰:“吾为史官,书法不隐,宁负乡人,不可负天下后世公议。”时相赵雄总史事,见之叹曰:“无愧古良史。”权工部郎官,累迁兼吏部郎官。两淮旱,命廉视真、杨、庐、和四郡。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瓜洲新城,专为退保,金使过而指议,淮人闻而叹嗟。谁为陛下建此策也?”迁大理少卿。通州民高氏以产业事下大理,殿中侍御史冷世光纳厚赂曲庇之,枢直其事以闻,人为危之。上怒,立罢世光,以朝臣劾御史,实自枢始。诏权工部侍郎。因论大理狱案请外,有予郡之命,既而贬两秩,寝前旨。光宗受禅,叙复元官。擢右文殿修撰、知江陵府。江陵濒大江,岁坏为巨浸,民无所托。楚故城楚观在焉,为室庐,徙民居之,以备不虞。种木数万,以为捍蔽,民德之。开禧元年,卒,年七十五。创作《易传解义》及《辩异》《童子问》等书藏于家。(选自《宋史·袁枢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B.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C.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D.归陈/两淮形势谓/两淮坚固则长江可守/徒知备江不知/保淮置重兵于江南/委空城于淮上/非所以戒不虞/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子监,是中国古代自明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B.礼部,中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C.累迁,表示官职多次调动。在古代,超迁、擢、陟、拔等表示官职的升迁,而谪、黜、窜、左迁等则表示降职贬官。D.《通鉴纪事本末》为中国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学著作。“纪事本末体”兼有纪传、编年二者优点,使“数千年事迹经纬明析”。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袁枢文才突出,学识渊博。他少年时努力学习,曾经以《修身为弓赋》参加国子监考试,后又参加礼部考试,得词赋科第一。周必大、刘珙看好他的前程。B.皇帝关心提拔袁枢,袁枢借史事劝诫皇帝。袁枢积极进言,敢于弹劾权贵,御史冷世光违法乱纪,袁枢弹劾他,皇帝生气,立即罢免了冷世光。C.袁枢为人正直,修史秉笔直书。他负责修国史,章悖是他的同乡,向他委婉请求修饰自己的传记,被袁枢严词拒绝,皇帝知道后赞赏了袁枢。D.袁枢为民办实事,体恤百姓。他在江陵任职,江陵靠近长江,每年遭受水患,百姓遭殃;他建草房安置百姓,种树木防备水灾,百姓感激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遂历陈往事,自汉武而下至唐文宗,偏听奸佞,致于祸乱。(2)上怒,立罢世光,以朝臣劾御史,实自枢始。【答案】10.C11.A12.C13.(1)袁枢于是依次陈述古代的事,从汉武帝以后到唐文宗,偏听邪恶人的话,造成祸乱。(2)皇帝生气,立即罢免了冷世光,以朝廷官员的身份弹劾御史,实际上是从袁枢开始的。【解析】【10题详解】试题分析: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1题详解】试题分析:“自明朝以后”有误,应是“自隋朝以后”。考点:识记文学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12题详解】试题分析:“皇帝知道后赞赏了袁枢”错误,应是宰相赵雄赞赏。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C。【13题详解】试题分析: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考点:理解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参考译文:袁枢,字机仲,建宁府建安县人。少年时努力学习,曾经用《修身为弓赋》在国子监应试,周必大、刘珙都用远大前程期许他。参加礼部考试,考词赋第一名,担任兴化军教授。担任礼部试官。喜爱诵读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苦恼它盛大广博,于是辨别它里面的事件而贯穿在一起,称为《通鉴纪事本末》。参知政事龚茂良得到他的书,献给皇帝,孝宗读了嘉奖赞叹,拿来赐给太子以及沿江各将帅,而且命令他们熟读,说:“治国的方法都在这里。”后来有一天,皇帝问袁枢现任什么官,龚茂良按实回答,皇帝说:“可以任他为寺监簿。”于是凭着大宗正簿的身份上朝对答皇帝的询问,就根据史书进言说:“我私下听说陛下曾读《通鉴》,多次有教导的话,看到诸葛亮谈论两汉兴衰的原因,有告诫,流传示范万世。”于是依次陈述古代的事,从汉武帝以后到唐文宗,偏听邪恶人的话,造成祸乱。皇帝说:“我不至于和这些人在朝廷策划国事。”袁枢道歉说:“陛下的话说到这里,是天下人的福气。”兼任国史院编修官,分工负责国史传记。章悖因为是袁枢的同乡,委婉地请求袁枢用文辞修饰他的传记,袁枢说:“我是史官,记载史事的原则是不隐瞒,宁愿对不起老乡,不可以对不起天下后世的公正的评论。”当时宰相赵雄总管修史的事,见到这事感叹说:“不愧于古代的优秀史官。”升任大理少卿。通州百姓高氏因为产业的事被关进大理狱,殿中侍御史冷世光接受巨额贿赂偏斜包庇高氏,袁枢原原本本地把事情报告皇帝,大家替袁枢担心。皇帝生气,立即罢免了冷世光,以朝廷官员的身份弹劾御史,实际上是从袁枢开始的。朝廷下诏让袁枢代理工部侍郎。由于议论大理寺案件请求调外地就职,有给他郡守的任命,接着贬官两级,停止以前的任命。光宗继位,恢复原来的官职。提拔为右文殿修撰、江陵府知府。江陵靠近长江,每年被冲垮成一片汪洋,百姓无处安身。楚国的旧城楚观还在,建草房,迁移百姓居住在那里,以防备意外之事。种树木几万株,作为屏障,百姓感激他。开禧元年,去世,享年七十五岁。创作《易传解义》和《辩异》《童子问》等书藏在家里。五、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春宫怨杜荀鹤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所表达的意思与屈原“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相同。B.三、四句用的是流水对,上下句文意相续,进一步写出了欲妆又罢的心理活动。C.颈联忽见春光之美,更添宫女伤春寂寞之情,这与前面的抒情是一脉相承的。D.历来宫怨诗不着“春”字,而本诗却以盎然的春意来反衬死寂的深宫,恰得其妙。15.诗的尾联含意丰富,你从中看出了哪几层意思?请作简要说明。【答案】14.A15.①对过去生活的怀恋,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②因貌美却遭冷落、承受寂寞而产生的怨恨。③作者借题发挥,表达了怀才不遇的苦闷。【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综合能力。应对此类试题,读懂诗歌是关键,同时要掌握常见的考查角度(内容的理解,情感的揣摩,手法的分析,结构的把握),将选项回归诗歌进行分析比较,特别要注意的是,诗歌每一联的内容和情感都要结合全诗,不可孤立理解。A项,“首联所表达的意思与屈原‘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相同”,错。屈原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二句,直译是其他女人嫉妒“我”长得漂亮,就散布谣言说“我”淫乱。喻指其他大臣嫉妒屈原的才能而在楚王面前诋毁屈原。而本诗首联所表达的意思是被自己的美貌所误,而不是遭人嫉妒。故选A。【15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词句,首先要明白该句在词中的意义,即解说或概括词句内容;其次要看词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当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词的主旨,即词人的情感,所以一定要分析词句中包含的情感。“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二句,眼前声音、光亮、色彩交错融合的景象,使宫女想起了入宫以前每年在家乡溪水边采莲的欢乐情景:荷叶、罗裙,一色裁成,芙蓉似脸,脸似芙蓉,三人一队,五人一群,溪声潺潺,笑语连连。表达了宫女对过去生活的怀恋。此外宫禁斗争的复杂又不免使人憧憬起民间自由自在的生活。同时这两句以过去对比当下,以往日的欢乐反衬出此时的愁苦,使含而不露的怨情具有更为悠远的神韵。含蓄地表达了宫女因貌美却遭冷落、承受寂寞而产生的怨恨之情。该诗不只是诗人在代宫女寄怨写恨,同时也是诗人的自况。人臣之得宠主要不是凭仗才学,这与宫女“承恩不在貌”如出一辙。因此它不仅是宫女之怨情,还隐喻了作者的怀才不遇之感。【点睛】赏析语句是与赏析字词或整首诗相并列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综合性强、自由度大,它可以从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情感等角度赏析,有时可以等同于词语赏析题、分析表达技巧题或句子情感分析题,但毕竟不能完全等同。有时又因赏析角度的不固定性,使答题的自由度较大,同时难度也较大。六、名句名篇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屈原在《离骚》中表示自己同情百姓的苦难生活,并因此流泪叹息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2)苏轼《念奴娇》(大江东去)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3)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草色翠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长太息以掩涕兮(2).哀民生之多艰(3).江山如画(4).一时多少豪杰(5).苔痕上阶绿(6).草色入帘青【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识记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写下句的直接默写。本题属于前者。对于语境型默写,考生应先分析语境,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回顾诗句。默写的时候要注意如下词语:太息、掩涕、哀、豪、苔。七、语言文字运用(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先锋是改革开放杰出贡献表彰对象勇立时代潮头、,奋力推进改革开放事业的标志特征,使用“改革先锋”名称主题鲜明、寓意深刻、易于传颂。关于“中国改革友谊奖章”,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及相关政策法规规定,目前国家对外籍人士表彰的名称有“友谊勋章”“中国政府友谊奖”等,形成了功勋荣誉表彰体系的“友谊系列”。为体现外籍人士对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友好态度、合作意识和所作贡献,()。在奖章设计上,也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改革先锋奖章以“春华秋实”为设计主题。累累硕果象征改革开放40年的丰硕成果,迎风飘扬的旗帜诠释获奖者砥砺奋进、、阔步前行的先锋精神,丰碑象征改革开放40年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编织的中国结寓意全国人民携手并肩,,共同编织“中国梦”。中国改革友谊奖章以“友谊之春”为设计主题。牡丹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象征,以绽放于春天的牡丹花寓意国际友人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编织纹和蓝色丝带象征中国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加强与世界各国的交融与合作。指针和橄榄枝意指在中国共产党引领下,继续走和平开放的发展道路,诚邀国际友人参与中国改革开放新征程。改革先锋们为推动改革开放做出了杰出贡献,是人民群众的优秀代表。每名人选背后,每名人选背后,都有一段中国______历史进程,彰显了改革开放鲜明特征。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敢为人先披荆斩棘众志成城波澜壮阔B.身先士卒筚路蓝缕集腋成裘波澜壮阔C.敢为人先披荆斩棘集腋成裘气势磅礴D.身先士卒筚路蓝缕众志成城气势磅礴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友谊”字样使表彰名称的意义更鲜明B.把“友谊”字样鲜明地刻在表彰名称上C.表彰名称中含有“友谊”字样更为鲜明D.含有“友谊”字样的名称会被优先授予19.文中画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牡丹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以绽放于春天的牡丹花寓意国际友人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B.牡丹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以绽放于春天的牡丹花寓意国际友人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C.牡丹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以绽放于春天的牡丹花寓意国际友人对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D.牡丹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以绽放于春天的牡丹花寓意国际友人为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答案】17.A18.C19.D【解析】【17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本题中,第一处,敢为人先,指有勇气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身先士卒,作战时将帅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此处是用来阐述先锋的,而“先锋”不一定是领导,选用成语“敢为人先”,排除BD两项;第二处,披荆斩棘,比喻扫除前进中的困难和障碍。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苦。根据文中的“40年”“砥砺奋进和”“阔步前行”更加强调的是困难和障碍,故选用成语“披荆斩棘”,排除BD两项;第三处,众志成城,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得到成功。集腋成裘,比喻积少成多;由文中“全国人民携手并肩”可知应选用成语“众志成城”。排除BC两项;第四处,波澜壮阔,形容声势雄壮浩大(多用于诗文、群众运动等);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盛大。文中强调的是群众运动,故选用成语“波澜壮阔”。排除CD两项。故选A。【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本题,根据前后主语一致原则即可得出答案。括号所在的上文主语是“表彰名称”,再结合后文“在奖章设计上,也充分体现了上述特点”可知所填写的句子主语该是“表彰名称”,只有C项“表彰名称中含有‘友谊’字样更为鲜明”主语是“表彰名称”,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要求“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本题,划线句子“牡丹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象征,以绽放于春天的牡丹花寓意国际友人改革开放以来的繁荣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存在两处毛病,第一处“牡丹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象征”说法不够准确,可将“象征”改为“元素”,第二处,成分残缺,缺少介词,一般是“为……做出贡献”,这里缺少介词“为”,在“国际友人”后加介词“为”。再来看选项:A项,“牡丹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说法不准,可将“象征”改为“元素”,排除A项;B项,成分残缺,缺少介词,一般是“为……做出贡献”,这里缺少介词“为”,在“国际友人”后加介词“为”,排除B项;C项,“牡丹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说法不准,可将“象征”改为“元素”。成分残缺,缺少介词,一般是“为……做出贡献”,这里缺少介词“为”,在“国际友人”后加介词“为”。排除C项。故选D。【点睛】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以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南方人爱吃馄饨,______________,这是地区饮食习惯差别之一例。馄饨和饺子都是用薄面裹馅,或蒸或煮而食,_____________。所不同者,馄饨的形状像中国护士的帽子,而饺子的形状却像半圆的月亮。其实,在早些时候,_____________,也没有形状的差别,凡薄面裹馅的食物通称为“馄饨”。【答案】(1).①北方人爱吃饺子(2).②制作方法大致相同(3).③并无馄饨和饺子之分【解析】试题分析:①句依据上文“南方人爱吃馄饨”和下文“馄饨和饺子都是用薄面裹馅”可以推知要补写的内容是“北方人爱吃饺子”。②句由前文“馄饨和饺子都是用薄面裹馅,或蒸或煮而食”,可知“制作方法大致相同”。③句由后文“也没有形状的差别”可知,早些时候,“并无馄饨和饺子之分”。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1.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一般来说,电热毯的使用寿命为6年,如果超期使用,容易出现漏电、失火事故,小孙7年前购买了电热毯,一天家里失火,这是电热毯超期使用造成的;小李前年购买了电热毯,今年继续使用不会出现漏电事故。高压锅安全使用年限为8年,如果超出安全使用期,高压锅的抗压能力会明显下降,继续使用就容易发生爆炸事故。小王用高压锅煮饭时,高压锅突然爆炸,这是高压锅超期使用造成的。①小孙家里失火,未必是电热毯超期使用造成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2)小李前年购买的电热毯,今年继续使用不能保证不出现漏电事故(2).3)小王的高压锅突然爆炸,未必是高压锅超期使用造成的。【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逻辑推理的题目,注意抓住语段中推理错误,或表述绝对的句子,同时注意题目的要求是仿照给出的例句填写,此题注意抓住语段中表述绝对的句子“小李前年购买了电热毯,今年继续使用不会出现漏电事故”、“小王用高压锅煮饭时,高压锅突然爆炸,这是高压锅超期使用造成的”,两个句子前后的关系是“可能”,不是“必然”。所以可改为:小李前年购买的电热毯,今年继续使用不能保证不出现漏电事故;小王的高压锅突然爆炸,未必是高压锅超期使用造成的。八、作文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0月28日,重庆发生惨烈车祸,一辆公交车行驶于长江大桥时,突然冲向对面车道并坠入水深70米的江中。事件起因是乘客刘女士因错过站点与公交车司机冉某发生口角,矛盾升级双方互殴最终导致车辆失控坠江,酿成13人死亡2人失踪的惨剧。此事一经曝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石激起千层浪,关于公民素质与公共安全的讨论见诸报端,引发网民热议,有指责乘客刘女士为一己方便枉顾全车人性命行为自私的,有指责司机冉某不守职业道德未采取有效应对措施的,有指责车上乘客麻木不仁听之任之自食恶果的,众说纷纭,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对此,你有何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答案】冲动是魔鬼,忍耐更为佳这几天,全国很多人都在关注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的进展,并为十五条鲜活生命的逝去表达了哀悼。通过车内黑匣子监控视频显示,原因居然是女乘客刘某跟司机冉某发生纠纷,相互谩骂、扭打在一起,导致了公交车失控坠入江中的悲剧发生。消息通过网络一经发布,人们纷纷对两人的违法行为,错误举动提出了谴责。一些激进的言论甚至认为,两人带了这么多人陪葬,最好断子绝孙”。也有人借此上纲上线,从所谓国民性角度做了探讨。发怒是人类重要的情感之一,当自己遇到利益受损,被人批评,遭受不公平对待、看到不义的事等等情况时,都难免怒上心头,甚至做出冲动的,失去理智的事。只要经常关注社会新闻,都不难看到很多人由于愤怒失去了理智,做出了伤害人的举动,不但让别人失去了性命或者造成严重损害,造成无数家庭的破裂。也毁了自己的人生。因此,我们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做到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轻易发怒,理智不被冲动所战胜,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一些无妄之灾的发生。我们遇到事件首先要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