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自愿育人性别不受容与生育意愿的比较
人的父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他们可以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个人和社会回报。例如,物质支持和人类父母的欢乐和满足,体验生命的意义和个人成长,拓展社会交流,体验生命的延续(undsonandgove,1989)。然而,不育已成为近年来导致发达国家低生育水平和未来人口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如在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西欧妇女中,有10%—20%的人没有生育过孩子(Rowland,2007)。由于不育不仅影响着人类繁衍和社会延续,还影响着个人尤其是老年时期的生活状况,自1970年代以来,不育现象进入了欧美学者的研究视野(Koropeckyj-Cox&Call,2007)。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丁克”(DoubleIncomeNoKids)概念由欧美传入中国,自愿不育的生育意愿和行为开始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关注,丁克意向、丁克家庭规模及发展趋势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然而,由于缺乏专业背景,一些研究者常对有关统计数据进行错误解读,如有人从“美国人口普查局1994年5月公布的年度分析报告:1993年美国有6180万个家庭,其中3480万个家庭无子女”这一统计数据,就推断出“美国丁克家庭已经超过家庭总数的一半以上”(刘杰森,2000),并且,这一结论还被反复传播(齐麟,2001;王浩田,2009)。还有的研究者则混淆丁克意愿和丁克行为、推迟生育/暂时不育和终生不育之间的区别,得出“目前中国的大中城市已出现60万个自愿不育的丁克家庭”、“结了婚但没有孩子的丁克家庭已经占到上海家庭总数的12.4%”、“广州的丁克夫妇在1986年有3万人,1989年猛增到10万人”(林丛、石人炳,2007;肖爱树,2004;王皓田,2009)等结论。此外,“丁克”现象还受到了传媒长期的关注,有关中国青年的丁克意向或中国丁克家庭规模的报道时常见诸于各种报刊杂志,并不时发出“许多中国人已不再愿意生儿育女了”、“80后不愿生孩子”、“丁克家庭模式在中国蔓延”等惊呼。受媒体长期的渲染,丁克似乎在中国成为年轻人普遍接受的观念,丁克现象似乎有不断攀升之势,并引发人们从忧心多生向忧心不生转变。那么,为人父母是否真的对年轻人失去了吸引力?丁克意向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在不断上升吗?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的丁克意愿与丁克行为处于何种水平?本文将通过对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不育意愿和行为的国际比较,力图描述出不育现象的真实图景。一、社会对自愿手术的态度变化长期以来,社会把不愿为人父母视作一种耻辱行为,认为结婚后不生孩子是逃避社会责任和自我放纵,为人父母才意味着个人以成熟和负责任的社会成员身份定居下来(Akerlof,1998)。相应地,个人通常也认为做父母才标志着自己进入成人阶段,而不是结婚或工作等其他事件(Hoffman&Manis,1979)。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自愿不育的接受度才逐渐提高,生儿育女不再被看成是婚姻的“必需品”。美国一项代际定组研究的结果显示,在1962年,有85%的母亲支持“已婚夫妻只要有生育能力就应该生孩子”,到1980年,这一比例已降至40%,进入90年代,该比例仍然保持在这个水平(Thornton&Young-DeMarco,2001)。在荷兰进行的多次态度调查也显示,反对自愿不育的比例在不断下降,在1965年,有68%的人表示不能接受“夫妻自愿不育”,到1970年,该比例降至29%,1980年为8%,到1995年,仅4%的人认为自愿不育是不能接受的(Dykstra&Hagestad,2007)。美国和荷兰两国的调查结果表明,人们对自愿不育的态度的显著和普遍性改变发生在20世纪60和70年代,而这一时期正是人们对其他非传统家庭行为接受度递增的时期,如对婚前性行为、非婚同居和非婚生育等容忍度增加。尽管在过去几十年间,人们对丁克的态度发生了较大转变,但代际之间对自愿不育的接受度存在显著差异。如前面提到的美国代际定组研究,在80年代早期对这些母亲的女儿所做的调查显示,女儿要比她们的母亲更少把做父母视作“义务”,在随后的13年间,支持该观点的女儿比例还在不断下降(Thornton&Young-DeMarco,2001)。1988年在英国、爱尔兰、美国和前西德四国进行的国际社会调查项目(ISSP)的数据显示,年老者对无子女婚姻的认同度最低,超过半数的60岁以上男女受访者赞同“没有孩子的婚姻是不完整的”的观点(见表1)。即使在不同国家之间,对自愿不育的容忍度也存在较大差异。1992年和2002年进行的两次国际比较研究发现,对于“结婚未必一定要孩子”的观点,英国和瑞典两国女性的认同度最高,两次调查都有超过八成的女性表示赞同。美国女性的态度则呈现出一定的反复,赞同“结婚未必一定要孩子”的比例由1992年的87%降至2002年的66%。相比同为欧洲的英国和瑞典女性,法国和德国女性对丁克的态度则要保守一些,两次调查中均只有六成左右的人赞同自愿不育。相比之下,亚洲国家女性更多认为生儿育女是婚姻的“必需品”,韩国女性的态度在十年间基本没发生变化,赞同“结婚未必一定要孩子”的女性比例保持在四成左右。日本女性的态度则有明显变化,对丁克的接受度有所上升,但还是低于欧美国家女性的水平(见图1)。那么,中国人对“丁克”家庭的态度又是如何呢2006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1的结果显示,只有25%的被访赞成“结婚后不一定要有孩子”的观念。进一步分析表明,尽管年轻的、城市的、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被访对“丁克”家庭的接受度要高一些,但即使是上世纪70年代后出生的被访者(即所谓的“70后”、“80后”),认同“丁克”家庭的也仅占三成左右。这表明,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大多数中国人对生育的态度还是保守的,为人父母依然被视作人生必经之途。就是与同处亚洲的日本和韩国相比,中国人对“丁克”家庭的认同度也是最低的。二、从性别间的角度对于子女教育、生殖健康调查正如桑顿和扬-德马科对四十年来美国家庭态度趋势分析中所指出的那样,接受丁克和自己想丁克之间是有区别的(Thornton&Young-DeMarco,2001)。尽管人们不再把自愿不育视为一种耻辱,生育是个人自主选择的观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为人父母仍被视作人生重要的成就,各国的研究结果都显示,丁克只是少数人的生育理想。在欧洲,200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欧盟15国平均仅有4%的15-39岁女性表示其理想子女数是0,其中,奥地利女性的丁克意愿最高,达11%,其次是卢森堡,为10%,德国和芬兰女性的比例也达7%2(Testa,2006)。美国综合社会调查的结果显示,在18至44岁已婚妇女中,1966年的调查显示仅有2%的人表示不想生孩子,到1988年,该比例也只升至6%(Rovi,1994)。另一项美国家庭成长调查的结果也显示,从1982年至1995年间,青少年女性表示不想生孩子的比例一直保持在稳定的低水平状态(Thornton&Young-DeMarco,2001)。那么,中国人的丁克意愿又怎样呢?是否真的如传媒所渲染的那样“许多中国人已不再愿意生儿育女了”?实证调查的结果并未支持该观点,在中国,丁克同样只是少数人的生育理想。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调查对育龄妇女(n=39586)的调查显示,在20-29岁、30-39岁两个年龄段的女性中,理想子女数为0的比例分别仅占1.3%和0.8%(屈坚定、Therese,2006)。2006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所获得的调查结果也基本类似,20-29岁、30-39岁女性的理想子女数为0的比例分别为3.5%和1.4%,同年龄段男性分别为1.6%和2.4%。欧美国家和中国的研究都表明,虽然人们越来越接受多元化的生育选择,但还是希望自己能为人父母,人们做父母的意愿并未下降。美国密歇根大学调查研究中心自1976年开始每年对全美高中学生进行的“监测未来”研究的调查结果也显示,从20世纪80年代早期到90年代末,认同养育孩子是人生价值的高中生比例一直保持在60%至70%之间(Thornton&Young-DeMarco,2001)。三、无子女妇女的年龄分布直到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人们对生育的态度才发生重大转变,生儿育女不再被视作已婚夫妻必须履行的“义务”,然而,有学者在对不育的历史考察中发现,在西欧、北欧以及美国和澳大利亚,不育行为有着悠长的历史(Rowland,2007)。早在19世纪,就有不少妇女终生未育,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数据显示,在19世纪中后期出生的妇女中,没有生育过孩子的比例在15%至25%之间(Morgan,1991;Rowland,1998)。在欧洲,约有24%的出生于1880-1884年的荷兰妇女和26%左右的出生于1885-1889年的西德妇女终生未育(Rowland,2007)。不过,由于当时人口出生的总体水平较高,不育现象对社会的影响并没有凸显出来。直到20世纪70年代,欧美国家持续存在的低生育水平和家庭规模的不断缩小,青年推迟生育和不育对人口增长和长期人口下降的影响逐渐明显,不育也由此成为生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内容。要评估是否终生不育,要到一个人的生育能力结束时,其中女性通常是在45岁至49岁之间(OECD,2011)。由于生育研究一般关注的是妇女的生育行为,在不育行为研究上也是如此,男性终生不育的数据很少(Greene&Biddlecom,2000),因此下面将以无子女妇女的数据来描述发达国家不育率的年代变迁和趋势特征。表2显示了不同国家1920年至1965年间出生的妇女在生育期结束时从未生育的比例。主要发达国家不同年代出生妇女终生未育的统计资料显示了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在1920年至1944年之间出生的妇女中,无子女妇女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二是1945年之后出生妇女的不育率逐渐回升。具体来说,在20世纪20年代出生的妇女中,无子女的比例处于较高水平,英格兰和威尔士、法国、德国、芬兰、意大利、葡萄牙以及美国的数据显示,大约有15%到20%的1920-1929年出生的妇女终生未育。之后出生的妇女的不育比例逐渐下降,最低点是在1940年代前后出生的妇女中,不少国家降至10%左右。这个年龄群妇女的主要生育期正好是在西方社会发生“第二次人口转变”的1980年代之前(VandeKaa,1987)。不过,无子女妇女的比例在1945年后出生的年龄群中又逐渐回升,在奥地利、英格兰和威尔士,1965年出生的妇女有高达21%的人无子女,芬兰和意大利的比例为20%(1964年出生的妇女),荷兰也达18%。不少学者对20世纪妇女不育率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于1920年至1940年间出生妇女的不育率下降的原因,研究者们一致认为是由于导致妇女不育的“非自愿性”因素在不断减少。一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可能导致妇女不育的营养不良、肺结核、疟疾以及遗传等因素逐渐消除(Poston&Trent,1982)。二是20世纪上半叶欧洲发生的“婚姻革命”改变了19世纪中后期以来的婚姻模式,20世纪20至40年代出生的妇女的结婚时间普遍比之前年代出生的妇女结婚时间要早,结婚率也高出很多,从而降低了因结婚太晚或未婚而造成的妇女不育的比例(Haines,1996;Toulemon,1996;Rowland,2007)。对于二战后出生妇女的不育率逐渐回升,一些研究者认为主要是自愿不育妇女增多,原因则与那些导致生育率下降的因素有关,如城市化、个人主义、对自由的追求(Carmichael,1995;Poston&Kramer,1983;Poston&Trent,1982;)。还有一些研究者则认为是“非自愿”因素的影响,如某些因素与生育行为相互抗衡和竞争,使有生育意愿的妇女最终放弃生育,这些竞争性因素包括对教育、职业和收入的追求,也包括从养儿育女的繁重责任中解脱出来(杨菊华,2008)。自“丁克”概念由欧美传入中国之后,国内研究者和传媒一致推测,随着经济发展,中国丁克家庭的规模会不断扩大,并最终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那么,中国的不育率到底处于什么水平呢,终生未育的比例是否如同发达国家那样在近几十年来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遗憾的是,目前我国尚未有这方面的统计数据,我们仅能从一些全国性的抽样调查数据来获取有关不育水平年代变迁的情况。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与生殖健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40至49岁(1952-1961年出生,n=10074)年龄组中无子女的妇女比例仅为1.3%,30至39岁(1962-1971年出生,n=14,716)年龄组的比例也只有2.2%(屈坚定、Therese,2006)。2006年和2008年进行的两次全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使我们能了解更大年龄范围男女两性的不育比例。从表3可以看出,两次全国样本获得的调查结果基本一致,都显示不同出生年代被访终生未育的比例一直处于极低水平。在1965年之前出生的已婚(包括离婚和丧偶)被访者中,两次调查报告的无子女比例均在1%以内,1965至1969年出生的已婚被访的无子女比例稍有所增加,但也都不足2%。很显然,中国与欧美国家存在明显差异,中国并没有出现不育率逐渐上升的趋势。四、缺少对妇女中期前生育的预测不少人将年轻人未生育比例的上升当作“丁克”现象的蔓延,其实,某一年代出生人口的不育率要到其生育能力结束时才能确切探知,对于还处于生育期的年轻人,我们很难断定他们的不育是一种暂时抑或永久的特征。但可以肯定的是,随着结婚年龄的不断推迟,晚育也已成为全球性的普遍趋势。表4的数据显示,在大多数国家,30岁尚未生育的妇女比例在显著增加。在1970年出生的妇女中,超过半数的西班牙、爱尔兰、荷兰和意大利妇女在30岁时无子女,波兰和匈牙利的比例稍低一些,也超过了四分之一(见表4)。根据青年不断推迟进入婚姻和父母角色的这一事实,国外学者一致认为1960年之后出生妇女的不育率将继续保持上升的趋势,并预测大多数国家的不育率将保持在20%左右的高水平(Rowland,2007)。已有研究发现,推迟生育会产生非预期的影响,如生育能力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可能最终造成非自愿的不育。生育不断延迟还可能会使适应了丁克生活方式的人不再愿意发生改变,同时他们可能更加追求工作成就(特别是女性),并最终放弃生育(Bongaarts,2001;Quesnel-Vallée&Morgan,2003)。施瓦茨(Schwarz)就以1965年结婚的德国夫妻为研究对象,发现婚后10年内没生育子女的夫妇基本上会将丁克状态继续保持下去(Rowland,2007)。此外,步入婚姻的时间也会影响妇女的不育水平,晚婚女性终生不育的比例远高于早婚女性。德国的研究发现,在1945年之后出生的妇女中,30岁以后结婚的妇女,无子女的比例大约是20多岁结婚妇女的四倍,欧洲其他国家和美国的研究也报告了类似的结果(Rowland,2007)。其原因在于晚婚缩短了发生怀孕的时间,已婚夫妻掌握更多的避孕知识,他们也更适应丁克的生活方式(deJong&Sell,1977)。那么,在中国,晚育是否也同样成为一种趋势?与中老年相比,年轻人为人父母的时间在推迟吗?我们同样以30岁未生育的比例来考察这个问题,2008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数据显示,在农村,被访妇女在30岁时未生育的比例很低,即使是在70年代出生者中也只占5.8%,相比而言,城市30岁尚未生育妇女的比例相对较高,在70年代出生者中占到11.5%(见表5)。但与上述经合组织国家相比,晚育比例显著较低。但这至少也表明,晚育在中国城市也是一种趋势,只是在传统上晚育和不育的比例就不高,目前和今后的增长幅度也是较缓慢。五、当代中国社会的丁克意愿是一个天方夜潭尽管传媒不时发出“80后不愿生孩子”、“中国丁克家庭规模不断扩大”等惊呼,不少研究者也认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中国的丁克现象也会像在发达国家那样流行,但这些推测或论断并没有揭示不育态度、意愿和行为在中国和发达国家的真实图景。本研究以经验研究资料对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自愿不育态度和意愿进行了比较,并利用多国终生未育妇女的统计数据和中国的抽样调查数据,对不育在中国与发达国家的趋势和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对自愿不育的态度发生了显著和普遍性的改变,生育是个人自主选择的观念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尤其在欧美国家,生育不再是人生的必经途径,要不要孩子,什么时候生育、生几个孩子已成为个人自由选择的私事,生育意向的多元化成为潮流。在亚洲地区的日本和韩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室管理制度重要性
- 设备维护巡检协议
- 设计富有趣味性的小学数学作业
- 语文大专考试押题版卷
- 语文课件婴宁的语文精讲
- 豪华班车租赁协议
- 质量保证书我们承诺高品质
- 购车合同范本样本填写
- 购销合同协议签订培训
- 超市生鲜供应合同
- 微视频短剧行业盈利模式解析
- 【川教版】《生命 生态 安全》二年级上册第8课 小心“电老虎”课件
- 2024年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区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服务行业技能考试-福彩投注站销售员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制校园课件
- 财务科长年终工作总结7
- 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 第11课 门 窗 墙(全国一等奖)
- 新生儿短肠综合征课件
- 化工公司bluesign认证资料准备清单20201201
- 网约车加盟方案
- 《中国古代国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