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1~3)知识点汇编 高考生物提分宝典_第1页
高中生物必修(1~3)知识点汇编 高考生物提分宝典_第2页
高中生物必修(1~3)知识点汇编 高考生物提分宝典_第3页
高中生物必修(1~3)知识点汇编 高考生物提分宝典_第4页
高中生物必修(1~3)知识点汇编 高考生物提分宝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00/必修一《分子与细胞》 走近细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组成成分是蛋白质和核酸。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原子、分子、病毒等不在生命系统结构层次之中。986(无系统 (无组织、器官、系统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发明者:英国科学家虎克)1物镜越长2、显微镜放大倍数的计算: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3、显微镜的成像特点:上下相反、左右颠倒4、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对光→低倍物镜观察→移动视野中央(偏哪移哪)→二、细胞的多种性和统一性11、细胞种类:根据细胞内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把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分类依据(3种写法①有无以核膜②有无由核膜③有无成形3的区域称为拟核;没有染色体,DNA细胞器只有核糖体;有细胞壁,成分与真核细胞不同。合而成;一般有多种细胞器。 (I,结 结 朊病毒:由蛋白质构成,如疯牛病病原 细菌(名称中带“杆“球“弧“螺旋”字:球菌、弧菌、杆菌

蓝藻: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 低等植物:绿藻中的衣藻(水绵、红藻(紫菜、褐 原生生

(海带 真菌:酵母菌、霉菌、蘑 多细胞植物、多细胞动1、带有“菌”的不一定是细菌。4、1、最先发现细胞的科学家:1665英国人罗伯特。虎克,也是细胞的命名者3、1930年代后期德国人施莱登和施旺第二章第一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统一性: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二、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有:C、H、O、N、P、C、S97%C、H、O、N、四种元素C55.99%C是构成细胞的最基本元素。44O、C、H、N无机化合物:(1)水占85%~90%。(2)无机盐占1%~1.5%(1)糖类和核酸1%~1.5%。(2)脂质1%~2%。(3)蛋白质7%~10%:斐林试剂:配制:0.1g/mL的NaOH溶液(2mL)+0.05g/mLCuSO4溶液(4-5滴)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成红色)双缩脲试剂:配制:0.1g/mL的NaOH溶液(2mL)和0.01g/mLCuSO4溶液(3-4滴)使用:分开使用,先加NaOH溶液,再加CuSO4溶液。淀粉遇碘液变蓝色第二节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20种必需氨基酸:人体内有8种(9种,多组氨酸,必须从外界获取。玉米、大米缺赖氨酸。氨基酸结构通式 (组成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区别:R基的不同)1、脱水缩合: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NH2)与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COOH)相连接,同时失去一分子水。肽 键:肽链中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二肽:两个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合物,只含一肽键。多肽:三个或三个以的氨基酸分子缩合而成的链状结构。2、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组成蛋白质多肽链的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1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如肌动蛋白3调节作用(信息传递):如胰岛素、生长激素(例1.一个含2条肽链的蛋白质分子由100个氨基酸分子通过脱水缩合而形成,这个蛋白质分子含有肽键( B. 例2.人体免疫球蛋白由4条肽链构成,共有764个氨基酸,则该蛋白质分子中至少含有游离氨基和羧基数分别 A.746和764 B.760和760 C.762和762 D.4和4 例4.某基因中含有1200个碱基,则由它控制合成的一条肽链的最多含有肽键的个数是 B.199 C.200 第三节遗传信息的携带 1脱氧核苷 (4种 核糖核苷 元素组成:由C、H、O、N、P5种元素构成,简称脱氧核苷酸(4种主要在细胞核(在叶绿体和线粒体中有少量存在核糖核苷酸(4种主要存在细胞质组成核酸的碱基有?种,五碳糖有种,核苷酸有?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核酸的分布:真核DNA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DNA;RNA分布在细胞质中第四节细胞中的糖类和脂主要分为单糖、二糖和多糖概念种类分布不能动植物组成核酸细胞的重要能源子单糖的糖植物动物植物植物植物细胞壁动物动物蔗糖→1+1乳糖→11(1)1、组成元素:C、H、ONP③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还有缓冲和减压③D能促进人和动物对钙和磷的吸收。多糖、蛋白质、核酸都是生物大分子,它们都是由许多基本组成单位连接而成的。每一个单体都是以若干11g39KJ,1g17KJ。1g17KJ。2703、生物体的主要贮能物质:脂肪。蛋白质在细胞内主要参与细胞结构的构成和代谢调节,因此是结构物质和4ATP56、三大能源物质的供能顺序是:先是糖类氧化供能;当糖类供能不足时,依次由脂肪、蛋白质供能;蛋白质第五节160-95%,是活细胞中含量是最多的物质。不同种类的生物体中,水的含量不同;水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及作 自由水约95%、结合水约自由水:是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的水。作用有①良好的溶剂;②参与细胞内生化反应;③物质运输;④维持细胞的形态;⑤体温调节(在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的含量一般较多(结合水的含量增多,可以使植物的抗逆性增强存在形式:绝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与其他化合物结合、构成细胞某些重要的化合物重要成分,如:Mg2+4).选材:

第三章第一节细胞 3、细胞膜的功能与脂质、蛋白质及多糖均有关。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功能越复杂4、和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也叫糖被,仅位于细胞膜外侧,作用是识别、保护、润滑。糖蛋白只分布在细胞,2、去掉细胞壁的植物细胞称为原生质体。去掉细胞壁的酵母菌、细菌等也可以看做是原生质体,动物细胞也是3、作用:支持和保护第二节细胞 光学显微镜下:显微结构电子显微镜下:亚显微结构一、细胞质:质基质和细胞器。细胞器:在细胞质中具有一定的形态和特定功能的细胞结构,称为细胞器。结构:具有双层膜,内膜向线粒体内腔折叠成嵴,线粒体基质DNA和RNA、酶,大约功能:真核细胞光合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功能:a.分布:多数真核细胞(动物、植物、真菌)原生动物借助溶酶体消化摄入的食物6、液泡:液泡是最大的细胞器。分布:主要存在于成熟植物低等动物7(2)功能:是细胞内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①分布最广的细胞器:核糖体(真、原核细胞、线粒体、叶绿体DNA的细胞器:RNA的细胞器:③有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肽链)→内质网(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囊泡→高尔基体(进一步修饰加工)→囊泡→细胞膜→细胞外,另外还要由线粒体提供能量。功能:(1)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内环境相对稳定,同时在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第三节细胞 系统的控制中1、数目:真核细胞中,绝大部分有1个细胞核,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22RNA大分子有机物进出的通道;实现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3、核仁:RNA(r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4、染色质: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主要由DNA和蛋白质

第四 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2 12壁大,所以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开,发生“质壁分离材料用具:紫色洋葱表皮,0.3g/ml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19201925年荷兰2040代1959构19701972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认为,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磷脂双分子层是轻油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贯穿整个磷脂双分子在细胞膜的外表,有一层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的糖蛋白,叫做糖被。有保护和润滑、识别的作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2)不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3)不消耗能量。如:O2、CO2、乙醇、甘油、、苯等不带电极性小分子或脂溶性。 载体蛋白数(二)释放的能量。需要能量主动运输的影响因素是?载体蛋白数量能量2=胞吐

第五 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第一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细胞代谢:活细胞中全部有序的化学反应的总称.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三、酶的发现及1、酶的发现②、1926年,美国科学家萨姆纳通过化学实验证明脲酶是一种蛋白质体,基本单位是氨基酸RNA(合成场所主要在细胞核,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①、高效性107-1013五、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偏高或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pH:在pH下,酶的活性最高,pH降低注意:在最适宜的温度pH下,酶的活性最高。过酸、过碱、高温对酶的影响是一样的,都是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失活,而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升高可恢复活性。+P85字另外:还受酶的浓度、底物浓度、产物①高效 ②专一 第二节细胞的能量“通货 一、ATP元素组成:CHON3、ATP分子的结构式可以简写成A—P~P~P A代表腺苷 T三个P代 磷酸 ,~代 高能磷酸 注意:ATP1分子水,ATP3分子水。二、ATP与ADP的转化: ADP+Pi+耗而用尽,从而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ATP水解,所释放的能量用于各种需要能量的生命活动(放能反应)ATP合成,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生物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吸能反应)三、ATPATPATP3).5).大脑的思考四、ATPADP+Pi+能量 2、生物体内储能物质:脂肪、淀粉(、糖原(4ATP ATP的过程。1、过程(p69)根据是否有氧参与,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指细胞在有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下,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生成ATP的过程。2、过程:① 2丙酮酸+[H](少)+能量(少 ②丙酮酸+ CO2+[H]+能量(少 ③ 能量(大量 线粒C6H12O6+6H2O+ 6CO2+12H2O+能4、意义:是大多数生物特别是人和高等动植物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一般是指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葡萄糖等有机物分解为不彻底的氧化产物(酒精、CO2或乳酸),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2、过程:②丙酮酸酶(②丙酮酸酶(高等植物、酵母菌等或酶酶酶发酵: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菌) 呼吸乳酸,释放出一定能量,满足人体的需要。四、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和差异:需要O2不需要O2释放少量1、温度:温度通过影响细胞内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活性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影响细胞正常的呼吸作用。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越低,细胞呼吸越弱;温度越高,细胞呼吸越强。3、水分:一般来说,细胞水分充足,呼吸作用将增强。但陆生植物根部如长时间受水浸没,根部缺氧,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过多酒精,可使根部细胞坏死。4、CO2CO2度提高,将抑制细胞呼吸,可用此原理来贮藏水果和蔬菜原菌的繁殖,从而有利于伤口的痊愈。2、概念45、破伤风杆菌感染伤口:较深的伤口里缺少氧气,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合在这种环境中生存并大量繁殖,产6第四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12)实验程序(P61)3)实验结果及色素的种类: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自上而下: (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 叶绿素b(黄绿色 ab红光和蓝紫光Mg3二、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1648·海尔蒙特: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来自于水,而不是土壤1771植物可以更新空气1779·英根豪斯:植物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并且需要阳光 放出1864德国,萨克斯:叶片在光下能产生1940(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水(糖类中的1948·14CCO2追踪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碳元素的行踪,进一步了解到光合三、光合作用的过程:场所: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过程:①水的光解:HO1O ATPADP+Pi+光能ATPATP活跃的化学能)过程:①CO2的固定CO

(光能→C3的还原

C+[HO)等 (ATP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3、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水的分解:H2O→[H]+ ATP的生成:ADP+Pi→光能→ATP CO2的固定:CO2C52C3;C3C3[H]酶ATPATP(CH2O)CO2+ O能2范围内进行,在最适温度时,光合作用速率最快,高于或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水: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缺少时光合速率下降光合作用的应用:1、适当提高光照强度 CO2浓度和温度,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CO2、H2O异养生物:不能将CO2、H2O点O2、CO2或葡萄糖的量表示如下:光合作用产氧量=练习:夏季的一天中CO2吸收和释放变化曲线图(会分析,理解不死记):3~4,CO26bc段:光合作用小于呼吸作用;7关于有机物情况如图2。①积累有机物时间段:ce②制造有机物时间段:bf③消耗有机物时间段:og④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e

第一节细胞的增殖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真核生物体细胞)1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直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为止,一个细胞90%~95%,2、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DNA同时细胞有适度的生长。中期: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中期染色体形态比较稳定,4、前期的纺锤体的形成方式(来源末期子细胞的形板向周围扩散形成细胞壁把亲代细胞膜从细胞的中部向内凹陷,直接缢裂成两个子5、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胞具有和亲代细胞相同数目、相同形态的染色体。这保证了亲代与子代细胞间的遗传性状1、一般是细胞核先延长、中部凹陷,缢成两个细胞核,接着整个细胞从中部缢有DNA的复制,所以叫无丝分裂。2、举例:草履虫、\h蛙的红细胞等。第二节1、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细胞分裂的结果是:细胞数目的增加;细胞分化的结果是:细胞种类的增加3、1胞全能性的概已经分化的细胞在适宜的条件下,仍然能够发育成完整新植株2胞全能性的原因:植物细胞中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部遗传物质(已分化的动物体细胞的细胞核也具有全能性3、细胞全能性实胡萝卜根细胞离体,在适宜条件下培养后长成一棵胡萝卜。三、干细胞(stemcell)种类:多能干细胞:骨髓造血干细胞第三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单细胞生物:细胞衰老或死亡=多细胞生物:细胞衰老或死亡≠衰老;而个体的衰老是组成个体的细胞普遍衰老的过程。31、细胞凋亡的概念: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又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正常的死亡。2、细胞凋亡的细胞凋亡能维持正常组织中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第四节细胞的癌变2、形态结构3、癌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由于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使得癌细胞彼此之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物理致癌因 外因:致癌因 化学致癌因 四.癌症的预防和治疗:(2)放射线疗法:使用Xγ射线集中照射患病部位,杀死癌细胞。放射线疗法不适于病灶范围已经扩大淋巴1实验一、检测生物组织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1、原理:还原糖(如:果糖、葡萄糖、麦芽糖)2、材料:还原糖:苹果或梨、马铃薯,不能用甘蔗;脂肪:花生;蛋白质(1)AB实验二、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1、实验原理:原生质层(细胞膜、液泡膜、两层膜之间细胞质),0.3g/ml在盖玻片—侧滴—滴蔗糖溶液,另—侧用吸水纸吸,重复几次,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小在盖玻片—侧滴—滴清水,另—侧用吸水纸吸,重复低倍镜下观察原生质层位置、细胞大小变化(变大,观察是否质壁分离复原。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失水(质壁分离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三: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1)实验四: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66

62O62

226CO+6HO+22612酵母菌无氧呼吸反应式:CHO酶612

2C2H5OH+2CO2C2H5OH(酒精)实验五: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提取原理:叶绿体中的色素能溶解于有机溶剂(如丙酮、酒精(无水乙醇)等)(3SiO2有助于研磨充分;CaCO3 最快(溶解度最大) (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 最宽(最多叶绿素b(黄绿色 最慢(溶解度最小a。丙酮的用途是提取(溶解)叶绿体中的色素层析液的的用途是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分离色素时,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滤液细线上的色素会溶解到层析液中;5、色素的位置和功能叶绿体中的色素存在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ab红光和蓝紫光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及保护叶绿素免受强光伤害的作用。Mg是构成叶绿素分子必需的元素。必修二遗传与进化》第一章传因子的发1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孟德尔,遗传学之父,遗传学的奠基人。1(现代遗传传学确定为基因2、发现两大遗传规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过程是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说(假设、设计实验,检验假说(假设、归纳综合,得1亲本(P)纯种高茎×纯种矮↓ 子二代(F2):高茎∶矮茎数量比:( 3∶1)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显性遗传因 显性性状(大写字母表示,如隐性遗传因 隐性性状(小写字母表示,如演绎推理F1Dd(高茎)×dd(矮茎配 高茎1 1方法:测交(让杂种一代与隐性F1的基因型。)4、实验检测揭示规律实验验证结果:高茎(30):矮茎(34株)≈1:1结论:F1在产生配子时,遗传因子Dd确实发生了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产生Dd(1)只适用于真核细胞中细胞核中的遗传因子的传递规律,而不适用于原核生物、细胞质的遗传因子的遗传.2⑴⑵AA:Aa=1:⑶⑷AA:Aa:aa=1:2:显:隐=3:⑸Aa:aa=1:显:隐=1:⑹⑴⑵⑶显:隐=1:⑷显:隐=3:六、基因分离定律的应用:1、指导杂交育种:原理:杂合子(Aa)n杂合子(Aa):(1/2)n (注例:小麦抗锈病是由显性基因T(P)TT×tt, ,表现型 ,这种现象称 F2代中抗锈病的小麦的基因型是 的个体自交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因此,为了获得稳定的抗锈病类型,应该怎么做? 答案:(1)Tt;抗锈病(2)抗锈病和不抗锈病;性状分离(3)TTTt;Tt;F2 例2:人类的多指是由显性基因D控制的一种畸形如果双亲的一方是多指其基因型可能为 P×⊗♀♂杂交:基因型不同自交:基因型相同的生物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指植物体中自花传粉和雌雄异花植物的同株受粉)测交:让杂种一代与隐性纯合子杂交。(F1)性状:生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或行为方式等。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F1没有表现出来的性状。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出现不同于亲本性状的现象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DNA有遗传效应的片段)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因。)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DD、Dd、dd。(关系:基因型+环境现型)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显性纯合子(AA隐性纯合子(aa 黄圆×绿 F2:黄圆黄 F2:Y_R_Y_rr 9︰3 ︰3︰1 ︰3 ︰1在F2代中有4种表现型、9种基因型。1、2性状由2遗传因子决定遗3、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1)YyRr(黄圆)×yyrr(绿皱↓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1 :1四、实验验证结果:结论:杂合子F1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发生了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1、正确的选择实验材料。①、豌豆是严格自花传粉的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用于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易分析。②、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3、运用统计学原理逆推类型(子代→亲代)七、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DDRRddRR优缺点:正常但患先天性聋哑的孩子(p,问:

,父亲的基因型 ,母亲的基因型 只患先天性聋哑的 答案:①ddpp ②3/8,1/8,1/8, 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1、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注:同源染色体:形态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四分体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和蛋白质的合成)。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两侧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末期:细胞质2个子细胞。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末期:细胞质24个子细胞。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卵巢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 有无4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同源染色体①形态、大小基本相同;②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精原细胞和卵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因此,它们属于体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增殖,但它们又可以进行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n它的精(卵)2n种精子(卵细胞1211种卵细胞。五、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三看同源染色体行为:确定有丝或减Ⅰ同源染色体分家—减Ⅰ后期答案:减Ⅱ前期减Ⅰ前期减Ⅱ前期减Ⅱ末期有丝后期减Ⅱ后 减Ⅱ后期减Ⅰ后答案:有丝前期减Ⅱ中期减Ⅰ后期减Ⅱ中期减Ⅰ前期减Ⅱ后 有丝中七、性生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在有性生殖中,由于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因此,由合子发育成的后代就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性,这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一、萨顿关于基因定位的假说内容【了解】1、萨顿的假说的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2、萨顿的假说的原因: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3、(一)21).

¾红眼(雌、雄 ¼白眼(只有雄F1全为红眼,则说明,红眼为显性性状,白眼F2传与性别相关联①萨顿假说XYY,XY,XX,Y基因型的书写方式:对常染色体上的基因直接书写,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需要带上染色体,如 红眼:XWXW、XWXw;白眼:XwXw 红眼:XWY;白眼:XwYP:红眼(♀)×白眼 F 红 F × ↓F1雌雄交 F:红眼(♀、♂)白眼 F: 3).根据假说预测测交(回交) F:红眼(♀)×白眼 F F: 红眼(♀、♂)白眼(♂) F:XWXw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遗传定律的实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3节伴性遗一、概念:致病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其遗传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伴性遗传。二、XY型性别决定方式:染色体组成(n对雄性:n-1对常染色体+ 雌性:n-1对常染色体+性比:一般1常见生物:全部哺乳动物、大多雌雄异体的植物,多数昆虫、一些鱼类和两栖类。三、三种伴性遗传的特点:1、X性遗传、实例:、人类红绿色盲:①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XBXb4、伴X性遗传的特点:患者:男性>女性 2、伴X显性遗传、实例:D (2)患者:女性>男性 3、伴Y遗传病、实例:附:常见遗传病类型(X隐:色盲、血友病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第三章基因的本质1DNA主要的遗传物质第一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S型细菌:菌落光滑,菌体有夹膜,有R型细菌:菌落粗糙,菌体无夹膜,无2R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S活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③杀死后的S型细菌注入小鼠体内小鼠不死亡④无毒性的R细菌与加热杀死的S细菌混合后注入小鼠体内,小鼠死亡。3RS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S型活细菌。这(格里菲思S—“转化因子”。二、1944年艾弗里的实验1三、1952年郝尔希和蔡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1、T22吸附→注入核酸合成核酸和蛋白质组装→释放子代噬菌(真核、原核(病毒(真核、原核(病毒DNADNA2DNA结一、DNA的结3、DNA的结构①由两条、反向平行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A=T;G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4、DNA的特性①多样性: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是千变万化(排列种数:4n(n为碱基对DNA分子的碱基排列顺序是特定5、DNA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在双链DNA分子中:①A=T、例:A+G=A+C=T+G=T+C=1/2全部碱基3DNA复1二、DNA的复制5、特点半保留复6、原则:碱基互补配对7、条件DNA分子的两解旋酶、DNA合酶①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②碱基互补配对DNA分子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从而确保了遗传信息的连续性。10、与DNA制有关的计算:一个DNAn次后,DNA2n第n代的DNADNA21/(2n-1)若某DNATana(2n-1);na·2n-1。DNA的关系:(1)遗传效应DNA(2)每个DNA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现线性排列与染色体的关系:(1)基因在染色体上呈遗传信息 (2)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每个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是特定的 4DNA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的特异DNA分子的特异性。第四章基因的表达1节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一、RNA的结构3、结构:一般为单三、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概念:在细胞核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RNA(注:叶绿体、过程(看书条件:模板:DNA的一条链(模板链)原料:4核糖核苷酸概念:游离在细胞质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注:(看书原则:碱基互补配对产物:多肽链基因中碱基数:mRNA分子中碱基数:氨基酸数=①概念:mRNA3131个密码子③密码 (64个 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RNARNA(RNA的自我复制)也可以从RNADNA(即逆转录。通过控制酶例:通过控制蛋白质结构例:第五章因突变及其他变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不可遗传的变异(仅由环境变化引起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的变化引起)1、概念: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等变化。例如: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直接原因:组成血红蛋白的一条肽链上的氨基酸发生改变(谷氨酸→缬氨酸)2、原因:物理因素:X化学因素:亚硝酸盐,碱基类似物等;生物因素:病毒、细菌等。①发生频率低不确③随机基因突变可以发生在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④普遍④优缺点:加速育种进程,大幅度地改良某些性状,但有利变异个体少①是生物变异的根本②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原始1、概念:是指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重新组合2节染色体变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实例:21三体综合征(121号染色体 概念:二倍体生物配子①染色体组数=细胞中任意一种染色体条1:答案:3251=基因型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Aa (3)AAa (5)AAAaBBbb 答案:22334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

AaBb (4)AaaBbb (6)ABCD 有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体。(原理: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实例:优缺点:培育出的植物器官大,产量高,营养丰富方法:花粉(药)离体培养实例:例:在水稻中,高杆(D)对矮杆(d)是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ddrrDDRRddRR,应该怎么做?化学药品等处理生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大幅度地改良某些要较长年限选择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3节人类遗传病一、人类遗传病与先天性疾病区别:遗传病:由遗传物质(可以生来就有,也可以后天发生先天性疾病:生来(不一定是遗传病二、人类遗传病产生的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三、人类遗传病类型1、概念:由一对2、原因:人类遗传病是由于遗传物质显性遗传病伴X显:抗维生素D佝偻病常显:多指、并指、软骨发育不全隐性遗传病伴X隐:色盲、血友病1、概念:由多对1、概念: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病。(包括数目异常和结构异常2常染色体遗传病结构异常:猫叫综合数目异常:21体综合征(先天智力障碍性染色体遗传病:性腺发育不全综合征(XOX染色体)四、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检测和预防。1、遗传咨询(遗传商谈或遗传劝导)原因:近亲之间携带相同隐性致病基因的概率较大。2、遗传病的产前诊断五、实验: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1、可以以小组2、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3、调查时要详细询问,如实5发病率。1.35%0.03%。二者均低于我国社会人群男女红绿\h 第一节杂交育种与诱变育良性状通过交配集中在一起,在经过2、原理:基因重组

×↓ ↓ (杂交育种—图解法3、优点:位于不同个体上的优良性状集中在一个个体4、缺点育种时间长5

留未出现性状分离个体(纯合子

出现性状分离个体(杂合子2、实例:“黑农五号”大豆产青霉素菌优点:①提高变异频率,加速育种进程。 杂交杂交→自交优状,但有利个体不1、概念: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DNA组技术。通俗地说,就是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2、原理3、结果: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获得人类所需要的品种。二、基因工程的工具 2DNADNADNA无损害。作用:DNA连接部位:定义:种类:b、具有多个限制酶切点;123四、基因工程的应用2、基因工程与药物研制如:基因工程生产药品的优点是高效率、高质量、低成本3、基因工程与环境保护:超级细菌五、转基因生物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等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限选择才可获得纯合第七章代生物的进化理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1、主要内容(1、生物都不是神创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衍变而来、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2、进步性:认为生物是进化的。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①自然选择学说的优点(意义能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②自然选择学说的缺点:A.不能科学地解释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本质。2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概念: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2、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型AA的频率为 基因型Aa的频率为 基因型aa的频率为 基因A的频率为 基因a的频率为 答案:30%60%10%60%②某个等位基因的频率=它的纯合子的频率 例:某个群体中,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3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6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10%,则:基因A的频率为 ,基因a的频率为 答案:60%向不断进化。1、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生殖隔离:指不同种群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产生不可育的后代。⑴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地理隔离(长期)→生殖3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四、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2、真核细胞出现后,出现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从而出现了有性生殖,使由于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量大大增加,所以生物进化的速度大大加快。1、生物多样性与生物进化的关系是:生物多样性产生的原因是生物不断进化的结果;而生物多样性的产生又加速了生物的进化。

第一章体的内环境与稳态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二1水。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应视为外部环境。尿液等不属于体液。(体 血细胞外 组织(存在于细胞外,约占 淋淋巴管:是一种有盲端的单向运输管道。是血液循环的补充,回收一部分组织液(约10%)。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同一概念。内环境是相对于外界环境提出,细胞外液是相对于动物和人的细胞内4.血浆﹑毛细血管壁(一层扁平细胞构成),内侧是血浆,外侧是组织液,即其内环境为淋巴细胞的内环境是:淋巴和血浆。12O2CO2、血红蛋白、纤维蛋白原、血浆蛋白是否属于细胞外液的成分?1、渗透压(溶质微粒的数目,溶质微粒越多,即溶液浓度越高,对水的吸引力越大,溶液渗透压越高;反之,溶液渗透压越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以上取决无机盐中Na+、Cl-,0.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吸水或失水,无法保持正常的形态,无法行使正常的功能。组织蛋白增多组织液肾小球肾 血浆蛋白减

肾小球(过滤血浆肾小管(重吸收2pH弱酸和强碱盐pH<7.35~7.45。C3H6O3+NaHCO3→H2CO3+NaC3H5O3└→CO2+CO2(②当pH>7.35~7.45时,例如:吃了碱性物质Na2CO3。Na2CO3+H2CO3→NaHCO3 、pH。337℃左右。四、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2内环境稳态直接相关的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 贝尔纳(法国生理学家):神经调节坎农(美国生理学家):现代观点: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稳态概念: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的调节下,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内环境稳态包括:1.成分2.理化性质pH内环境的稳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外界环境在不断变化,细胞内代谢活动也在不断变化,使得内环境项CRE、每种成分的参考值(即正常值)肌酐与尿素氮:是细胞的代谢废物,主要由肾排出内环境,当肾功能发生障碍时,代谢废物不能排出,甘油三脂和总胆固醇:是衡量血脂水平的指标。无论哪个含量增高,都称为高血脂症。易并发冠心病、⑴、体温的变化(正常情况下37.237.336.937.137.137.437.537.337.1242-414-20(强,物质代谢速度加快,有利于人体战胜疾病。但发热过高或过久会使人体各个系统和器官的功能以及质及维生素缺乏,以及一系列的继发性病变。所以过高过久的发热是对人体不利的。因此遇到高热病人透压是动态变化的,但相对稳定酸碱度是动态变化的,但相对稳定(7.35- 抽搐 儿童:佝偻病 成人:软骨病老人:骨质疏松症 、血糖:过低低血 过高糖尿、尿毒症:尿毒症是由于肾功能衰竭,含氮代谢产物和其他毒性物质不能排出,在体内蓄积,除造成水3000、温度、PH如:感冒发烧(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中暑1、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内环境稳态是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 维持能量供应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 免疫调节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进而对其他组织产生调控脑神经系 脊周围神经系统

脊神经二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 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望梅止渴)第一信号系 直接刺激(人和动物都有第二信号系 间接刺激(人类特有的,语言,文字3反射弧,它包括: 4.产生反射的条件 注:静息电位的物质基础:细胞膜K+K+的通透性增加,K+外流K+外流,是协助扩散(被动运输),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能量注:动作电位的物质基础:细胞膜Na+通道打开,对Na+Na+内流Na+内流,是协助扩散(被动运输),顺浓度梯度运输,不需要能量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一个神经元)这种电信号也叫神经冲CABDCABDBNa+开始大量内流。Na+Na+Na+内流的电位差所构成的两种力量相等时,Na+Na+的平衡电位。Na+K+NaKNa+、K+的 3、突触

轴胞突触前膜:轴突末端突触小体的膜4、突触的结构: 突触间隙:神经元之间的组织液突触后膜树突膜,其上有特异性受体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就是通过突触实现的56、传递方式:7.产生:由内质网、高尔基体产生(分泌结构:递质存在突触小泡中,与突触前膜融合时以胞吐的形式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穿膜层数为0层,(Ach(递质根据功能可以分为:兴奋性递质(Ach等、抑制性递质(甘氨酸。如去向: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蛋白结合,发挥作用后很快会被酶分解,或者重新吸收回突触小泡,①单向传递:兴奋只能从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原因: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②速度变慢:因为要经过递质释放、扩散与作用,所以用时较长,这叫突触延有关电流表指针偏转的分析:a点,b点先兴奋,dcbc=cd),bd点同时兴奋,电流计不发生偏转。①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导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电流计发c奋不能传a,a,d大脑脑 小脑:有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运动的力量,快慢,方向等、中枢神经系 脑干:有调节呼吸、心血管运动等维持生命必要的中脊髓::调节躯体运动的低级中枢(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非条件反射的中枢动等高级中枢脑干:有许多重要的生命活动中枢,如呼吸中枢(3)(1)

H(Hear):听觉性语言中枢(能看、能写、能说、听不懂讲话)W(Write):书写语言中枢(能看、能听、能说、不能写字)V(View):视觉性语言中枢(能听、能写、能说、看不懂文字)学习和记忆(人脑的高级功能。。(1)学习:神经系统不断受到刺激,获得新的行为、习惯和积累经验的过程(2)记忆:将获得的经验进行贮存和再现。。短期记忆: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与海马长期记忆:与新突触的建立2通过激素的调节(体液调节20一、促胰液素(人类发现的第一种激素)的发现HCl①③对照说明:胰腺分泌胰液不受神经调节2、英国科学家斯他林(EHStarling)和贝利斯(WMBayliss)根据沃泰默发现假设:(1)(3)HCl(促胰液素 1、概念:指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激素)对人和动物体的生命活动的调节方式。外分泌腺是一类有导管的腺体,其分泌物通过导管流出,不进入血液。如:消化腺(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皮脂腺、汗腺、乳腺、肝脏等2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T发育,增强T功参与机体的应激反应和体温调节调节血糖①激素的本质是有机分子,有的是蛋白质、有的是氨基酸衍生物(甲状腺激素)、有的是脂质(性③内分泌腺产生激素后,弥散到体液(血液)⑤蛋白质类激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饲喂)(消化成氨基酸就失去调节作用)口服(饲喂)(小分子不会被分解,直接吸收)。激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34病病症甲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胰岛素受体缺乏或受损2、激素调节的实例:实例一:血糖平衡的调节(主要受激素调节、还受神经调节0.8-1.2g/(80-血糖:来源≈去路,血糖平衡维持在0.8~1.2g/L(或80~120mg/dL)(降血糖(升血糖)分泌部位:A细胞作用机理:促进肝糖元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血糖的调节(负反馈反馈调节: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称为反馈调节。例如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正反馈:反馈信息与原输入信息起相同的作用,使输出信息进一步增强的调节。(凝血、分娩)拮抗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反的作用。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协同作用:不同激素对同一生理效应发挥相同的作用,从而达到增强效应的结果。如胰高血糖素与肾上腺素协同升血糖;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协同促进生长发育;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协同产热。612341.60—1.8g/L7-g/L正常情况下,肾小管能将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回血液。只有当血糖含量超过了肾糖阈,超过①一次性吃糖过多②、肾脏病变,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下降③、糖尿病160~180mg/dLB胰岛素分泌不足,血糖浓度过高(超过肾糖阈,从而出现糖尿。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补充以维持生命;1.61.8g/L1ml+0.1ml2min③现象: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尿中有糖②患者饮食:不吃:糖、蜂蜜、巧克力、香蕉、糕点。少吃:马铃薯、藕、芋头等高糖食物及肥肉、油炸例题当身体的温度感受器受到寒冷等刺激时,相应的神经冲动传到下丘脑。下丘脑会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TRH运输到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随血液运输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增加甲状1、微量和高效——激素在血液中含量很低,但却能产生显著的生理效应,这是由于激素的作用被逐级放大的2体液(故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激素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使靶细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作用完后就被灭激素受体分为细胞膜表面受体(蛋白质类激素)和细胞内受体(如性激素、甲状腺激素五、不同激素功能的研究方法:激素生理功能的研究中常用的方法有摘除、移植、注射、饲喂法等,但后两种方法使用中还要注意相关过程a:第3节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关2概念::激素等化学物质(激素以外,还有其他调节因子,如CO、H+、乳酸,和K+,组织胺等)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称为体液调节。2注意:(1)激素调节和其他化学物质的调节;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内容,准确、比较局限(信号直达效应器较广泛(激素通过循环系统运输短暂((但血液中各激素活性可以保持一段时间2例如:甲状腺激素成年人分泌过多:甲亢过少;甲状腺肿大(大脖子病);实例一:人体体温相对恒定的调节2、临床测定:直肠36.7~37.7(37.2)、口腔 (36.8)、腋窝 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释放能量(安静时主要是肝脏产热,运动时主要是骨骼肌产热主要通过汗液的蒸发、皮肤内毛细血管的散热其次还有呼气、排尿、排产热和散热过程保持动态平衡 少散热炎热时减少产热增加散热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感觉中枢:大脑皮层。(3)参与体温调节的主要激素: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使产热量增加。肾上腺素:加快代谢速率,增加产热量。(4)温度感受器:温觉感受器(对炎热敏感)、冷觉感受器(对寒冷敏感(分布于皮肤、黏膜、内脏器官中(5)外界温度接近体温时,温觉感受器和冷觉感受器均不敏感。5、人体在冷热环境中的功能障碍人在寒冷的环境中停留过久,产热不能补偿散热时,体温将降低,导致代谢紊乱。(冻疮:皮肤血管持久性收缩引起)由于环境间温度太高或其他环境原因导致体内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时,体温将升高,导致代谢紊由于疾病(如病菌感染)引起体温调节中枢不能正常调节体温时,人虽然处于炎热的环境中也会觉得寒冷,通过增加产热和减少散热使体温升高,导致代谢紊乱。体温平衡的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细胞代谢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是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 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同时抗利尿激素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份的重吸收增加,尿的排出减少,→细胞外液渗透压趋向恢复正常。抗利尿激素:蛋白质类物质,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由垂体后叶释放。四、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关系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在这种情况下,体液调节可以看作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分泌:在渗透压升高时分泌抗利尿激素,在外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另外还能分泌促性4节免疫调1、概念:人体对病原体(病菌、病毒)免疫系统的组 免疫细 T细胞(在胸腺中成熟B(在骨髓中成熟三、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1

(伤口化脓 (第三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人体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附:.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比较:免疫类别比较项目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建立的,是个体在生命过程中接受抗原异物刺激后获得的二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胞、免疫活性物质,共同构成体液免疫和机体对体内外异物都可以发生免疫反应,(或抗原作用广泛,无选择性,对所有的病原微生只对某一特定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具有联

②①、异物性:一般是进入机体的外来物质,如菌、病毒、花粉、其他动物的细胞等。此外人体自身衰老的、死亡的、癌变的细胞也可以成为抗原。10000人体所有细胞膜上都有一种叫做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的分子标志。是一种特异的糖蛋白分子,免疫细2(1)概念:机体受抗原刺激产生的,并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2)别称:抗毒素外毒素:细菌分泌的有毒代谢产物。如霍乱毒素、百日咳毒素和白喉毒素,通常有特异性和剧毒。外毒素相当于抗原。抗毒素:(菌外毒素)的对应抗体。凝集素(在细菌凝集原的作用下,机体产生使细菌特异性凝集的物质,称为凝集素,细菌表面的凝集化学本质:分泌蛋白(参与合成的主要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5)存在部位: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在组织液及外分泌液(乳汁)中。抗原抗体在内环境中发生特异3、淋巴因子:T作用:能增强有关免疫细胞的免疫效应。干扰素:一种淋巴因子,可抑制病毒在细胞内增殖。5(抗原没有进入细胞)由B巴细胞产生抗体实现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B淋巴细胞增值、分化 ↓↓大多数要经吞噬细胞T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B.B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T巴细胞和细胞因子发挥免疫效应的免疫方式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细胞)↓T淋巴细胞增值、分化 ↓T↓T。B细胞,细胞免疫参与的主要免疫细胞是T细胞。但T③艾滋病病毒(HIV)TT④B细胞的增殖分化需要抗原的刺激和淋巴因子的共同作用。BT

7①相同点 感应阶段:抗原处理、呈递给淋巴细胞并被识 反应阶段:B(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T)细胞、记忆B(T)细胞效应阶段:抗体、效应T细胞、淋巴因子发挥免疫效应T 外毒素:体液免8与特异性免疫相关的几种重要细胞比较:B细T分泌淋巴因子;与使靶细胞识别注意:除了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以外,其他细胞能识别抗原(但吞噬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一)自身免疫病(自身抗原识别范围过大(1)(2)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等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风心病相似,抗体攻击关节组织,引起关节粗糙,关节面液增多,压力升高等症状。患风湿性心脏病:酿脓链球菌→抗体(风湿性心脏病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①、发作迅速、强烈、消退较快③、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过敏反应(免疫功能过高B抗原针对所有人,抗原包括过敏同吸附分布于呼吸道、消化道过敏反应中的抗体与再次入侵的抗原相结合,表现出过免疫作用的中的抗体与特异性抗原(6。12②获得性免疫缺陷病:营养不良、感染、手术等引起艾滋病:AIDS(获得性免疫缺陷症AcquiredImmunodeficiencySyndrome病原体:HIV(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艾滋病病毒不能在昆虫(如蚊子、跳蚤)六、免疫系统的功能:防卫、清除、监视免疫系统的组成(特异性免疫的物质基础)1234器官移植不容易成功的原因:供体与受体会发生排斥反应(是一种细胞免疫)器官移植条件:供体(提供器官者)与受体(接受器官者)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一半以上相同降低免疫排斥反应方法:使用免疫抑制药物(降低免疫能力ABOA型血;有B抗原的是B型血;同时含有A和BAB型血;既不含A也不含B抗原的则是O血液中除含有血型抗原,还有一种相对应的物质——血型抗体。ABBAi(表现型ABABOIAIAIBIBiAABBBA0ABABAB第三章:植物的激素调节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1(含羞草叶片闭合2植物的向性运动可分为向光性、向地性和向触性,向日葵花的向阳是典型的向光性运动。请看田地中朵朵葵花1880小的叶和生长点的功能,在种子萌发时,胚芽鞘首先穿出地面,保护胚芽出土时不受损伤。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③④说明感受光刺激的部位是尖端,不在尖端下部。现象:发生弯曲生长的部位是尖端下部。1:2:(尖端产生的影响在下部分布不均)实验方法现①②在琼脂上,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向光源方向弯曲生长。实验方法现实验方法现 。结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尖端下部(伸长区)4、19281928试验过程:接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5、1931科学家从人尿中提取到了具有生长素效应的吲哚乙酸(IAA)(化学结构式见右图。但是,由于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含极少1946IAA.IAAPAA(苯乙酸)、IBA(吲哚丁酸)②生长素的合成与光无关(即有光无光均能合成)③生长、弯曲的部位在尖端的下部(伸长区)④⑥生长素是植物激素,成分是吲哚乙酸;生长激素是动物激素,成分是蛋白质。(注意区分6于向光一侧,结果表现为茎弯向光源生长。生长素的生理功能:调节细胞的纵向伸长生长。(而不是促进细胞分裂一看有无生长素,没有不长二看能否向下运输,不能不长三看是否均匀向下运输 C、弯向光源生长 E、弯向光源生 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统称为四、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产生、运输和分布【了解】3有人设计了下列实验,试图证明“生长素(IAA)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植物体形态学上端(顶端)向下端(基端)运输,而不能回转过来运输”。下上 注意:失生长素的分布部位::各器官均有,主要分布于生长旺盛的部位(胚芽鞘、芽和根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1)a胚芽鞘直立生长bc(3)验证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②实验现象:A组去掉尖端的胚芽鞘向右弯曲生长,B组中去掉尖端的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①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注:A盒下侧有开口,可以进光)A、BBA中幼苗向下弯曲生长,BA中幼苗水平生长,B第2节生长素的生理作用23、生长素的作用特点: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概括来说:一般情况下,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二、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的实例(2).顶端优势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导致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同时侧芽对生长素顶端优势原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棉花打顶、果树整枝修剪等。解除顶端优势,使侧芽发育,多开花,多结果。感,所以,DC(两重性。而茎不敏B点促进生长的快,而A注意:茎的背地性:生长素对茎在近地侧与远地侧都是促进,所以没有体现出两重性。 曲线1:1、描述曲线:在acce2ae即不同生长素浓度促进的程度是相同的。(例如:bd)。3、a点和e点对应浓度,对该器官的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4121,24曲线3:a在农业生产中,用一定浓度的植物生长素类似物作为除草剂,可以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四、生长素(类似物)(如α-萘乙NAA,2,4-D)扦插时保留嫩芽或幼叶,容易生根(∵嫩芽、幼叶中含有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胚 种子 果无籽蕃茄的培育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刺激未受粉的雌蕊柱头或子房结果:无籽蕃茄注意:①无子果实的形成需要在未授粉(花蕾期去雄,防止受精)有正常的生殖但因没有受粉,不防止落花落果(保蕾保铃):生产上常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喷洒棉株,达到保蕾保铃的作用使得浓度梯度变窄。生长素处理的方法有两种:浸泡法(生长素浓度低适用)和沾蘸法(生长素浓度高适用)(1、材料的选取及修剪:带有芽和幼叶的枝条、形态学上端削成平面,形态学下端削成斜面②、除去成熟叶片③保留3~4个芽或者幼叶配制浓度梯度溶液: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2,4-D溶液(如0.2、0.4、0.6、0.8、1等、将枝条在萘乙酸(NAA)溶液中浸泡24小时、浸泡24小时后,取出枝条晾干4小时。、适宜温度条件下,将枝条放入培养液中水培,每天记录生根数量、预实验结果分析正式实验梯度有pH梯度、温度梯度,浓度梯度等。变量在实验中的处理要采用等量性的原则。如用相同的花盆,选用生长发育大致相同的同种植物材料等。了使实验更准确,扦插枝条最好去除嫩芽、幼叶,防止内源激素对实验的干扰。液以获得更精确的最适浓度范围。3苗虽然没有感染赤霉菌,却出现了恶苗病的症状。1935年,科学家从培养基滤液中分离出致使水稻患恶苗病的物质,称之为赤霉素(GA)1、赤霉素(GA存在部位:普遍存在于植物体内,主要分布于植物生长2、细胞分裂素(CK)主要作用:促进细胞分裂、种子萌发、侧芽生长、果实生长、气孔张开。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的衰 2(ABA4三、植物激素之间的关系生长素维持植物顶端优势(抑制侧芽生长)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生命活动调节从根本上廛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四 1(2.4-D,NAA,乙烯利23施用矮壮素(生长延缓剂)防止棉花徒长、促进结实。5在施用时,还要考虑施用时间,处理部位、施用方式、适宜浓度和施用次数等问题。附:植物激素动物激素产生部无专门的分泌器官作用部随血液流遍全身,但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器③仅起调节生物体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的作用第四章:种群和群落1节种群的特种群: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包括全部雌雄个体)⑴一定的区域内(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内⑵种生物(一个物种⑶全部个体(个体的总和 一 种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种群的数量变化二、种群的(数量)

1.

性别比(2)特点:①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不同物种的种群密度不同;②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同一物种的种群密度也不同。方法一:逐个计数法(适用于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方法二:估算法(取样调查法)①样方法:原理: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适用范围:植物或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蚯蚓、蚜虫、跳蝻、昆虫卵)五点取样法:(适用非长条形样方)等距取样法:(适用长条形样方样方大小:由取样对像决定(乔木:100㎡灌木:16㎡草本植物:1易选双子叶植物,而单子叶植物一般是丛生或蔓延的,从地上部分难以辨别是多株还是一株。d.计数方法:样方内部个体数+相邻两边上及顶角的个体数(“数上不数下,数左不数右”)a.原理:在调查动物种群的活动范围内,捕获一部分个体,做上标记后放回原来的环境,当重捕个体中的比例,可以求出种群的数量。b.适用范围: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如鸟类、哺乳类等)标志重捕法注意事项:ab 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稳定,种群密度稳出生率<死亡率:种群数量减少,种群密度减小⑷、研究意义: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3)类型: 迁入率=迁出率:种群数量稳定,种群密度稳迁入率<迁出率:种群数量减少,种群密度减小4、年龄组成(2).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3)研究意义: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1)雌雄相当型:特点是雌性和雄性个体数目大体相等。这种类型多见于高等动物。(2)类型 雌多于雄:雌多雄少型:特点是雌性个体显著多于雄性个体(3)性别比例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从计划生育政策—控制出生率,使增长率下降。类型随机分布:每个体在种群分布领域中各个点出现的机会相等,并且某一个体的存在不影响其他个体的分布。随机分布比较少见,只有在环境资源分布均匀一致、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集群分布:种群个体的分布很不均匀,常成群、成簇、成块或成斑块地密集分布,各群的大小、群间的距离、群内个体的密度等都不相等,但各群大都是随机分布。其形成原因是:①环③动物的社会行为使其结合成群。集群分布是最广泛存在的一种分布格局。如瓢虫的空112020/2节种群数量的变 方法与步骤:观察现象并提出问题→合理假设,建立模型→修正模型。数学公式法:科学、准确自然界有类似实验室的理想环境(细菌增长)增长的实例存在吗?三、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实例:当一个种群刚迁入一个新的适宜的环境(澳洲野兔、美国环颈雉四、“J”模型假设:理想状态——食物充足,空间不限,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种群的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增长,第二年是第一年的λ倍。建立模型:N0t为时间,Nt表示t年后该种群的数量,λ公式:Nt=N0λt 注意:种群增长特点:连续增长,增长率不变。为(λ-1);λ>1群密度增大λ=1时,保持稳定;λ<1J实例高斯实验:生态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在0.5mL培养液中放入5个大草履虫,然后每隔24h统计一次大草履虫的数量。经过反复实验,得出了如上图所示的结果。PAGEPAGE138/从图中可以看出,大草履虫的数量在第二天和第三天增长较快,第五天以后基本保持在375个左右。像这样,种群经过一定时间的增长后,数量趋于稳定的增长曲线,称为“S”型曲线。在自然界中,不论哪一种生物的种群,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所以,自然界中,多数种群的增长应该呈“S”型增长,采用投药灭鼠的方法,若毒杀约一半的老鼠,而活下来的老鼠数量正相当于其种群指数生长期(K/2)首先,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①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清除生活垃圾,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K/2之前越越好种群增长率:指在单位时间内种群数量增加的量占初始数量的比例,是一个百分比,无单位种群增长速率:指在单位时间内的增长量,有单位。(如个/年)例:某一种群的数量在某一单位时间t(如一年)内,由初数量Nt-1(个)增长到末数量Nt(个),则这一单位时间内种群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的计算分别为?1、种群“J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大肠杆菌每20分钟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若初始大肠杆菌数1个,则1小时后大肠杆菌数量为8,2小时后大肠杆菌数量为64,3小时后大肠杆菌数量为512。增长率:增长速率:2、种群“S大草履虫第1天后的总数约为30个,第2天后的总数约为130个,第3天总为约为340个,第4天总为约为375个。增长率:增长速率:自然因素:、气候、食物、天敌、传染病。所以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中的,在不利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急剧下降甚至消亡人为因素:近些年来,随着人口的增长,科技水平的提高,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种群数量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有时甚至成为决定因素。高于K/2捕捞可以开始捕捞,并且捕捞后使种群数量保持在K/2,捕获量应处于种群密度最大时。通过显微计数法(血球计数板计数)可以测定酵母菌随时间而发生的数量变化;②酵母菌种群数量受养分、空自然界中和空间总是有限的,酵母菌的种“S”型增长,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种群数量还会下降。10mL1、2、330.1mm10mL大量繁殖,种群数量剧增;随着酵母菌种群数量的不断增加,营养物质大量消耗,pH急剧变化、有害代谢废物不附:血球计数板计数原理(了解):(或孢子悬液。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0.1mm2),的微生物总数目。由于此法计得的是活菌体和死菌体的总和,故又称为总菌计数法。一边的平台上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九个大方格,中间的大方格即为计数室,微生物的计数室的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但无论是哪种规格的计数板,每一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数都是相同的16×25=400小方格。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1mm,则每一大方格的面积为1mm2,盖上盖玻片后,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0.1mm3。在计数时,通常数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然后求得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上16或25,就得出一个大方格中的总后再换算1mL下面以一个大方格有25个中方格的计数板为例进行计算:设五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为B,因1mL=1cm3=1000mm3,那么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菌数即0.1mm3中的总菌数为A/5*25*B故1mL菌液中的总菌数=100010A/525B=50000A•B(个)同理,如果是16个中方格的计数板设五个中方格的总菌数A1mL菌液中的总菌100010A/5×16B32000AB(个)3节群落的结1、概念:在同一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得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是由一定的群落的范围和边界、群落演替2、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之为丰富度②丰富度随纬度增加而减少,从热带到两极随纬度增加,物种丰富度逐渐减少;(越近赤道物种丰富度越高)优势种中的最优势者,即盖度最大、生物量也最大、占有最大空间,并在建造群落、改造环境和在物质31、种间关系的类型:(如一片草原上的牛和羊高斯实验1934年生态学家高斯选用了两种形态和习性上很接近的草履虫进行了以下实验:取相等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用一种杆菌为饲料,放在某个容器中培养,这两种草履虫都没有分泌杀死对方的物生态位:是指物种利用群落各种资源的幅度以及该物种与群落中其他物种相互关系的总和。它表示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作用和重要性。当两个物种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发生生态位重叠,在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完全重叠时,竞争优势较大的物种就会把另一物种完全排除掉,这就是生态学上的竞争排除原理。该原理决定了在同一群落中不可能有两个物种生态位是完全相同的。但当两个物种的生态位发生部分重叠时,每个物种都会占有一部分无竞争生=态空间,因此可以实现共存。并且竞争优势的物种最终将会占居那部分重叠的生态空间。数量坐标图:两种生物生存能力不同呈现出如图a“你死我活”的同步性变化;生存能力相当呈现出如图b“此消彼(两生物个体数量变化不同步,先增先减少者为被捕食者;后增后减者为捕食者,生物A为被捕食者,生物B为捕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生于另一种生物(寄主)对寄主有害,对寄生生物有利,呈现出(4)互利共生:两者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