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新疆乌鲁木齐市生物高二上期末统考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B.亲本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C.F1代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16D.白眼残翅雌果蝇能形成bbXrXr类型的次级卵母细胞2.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保留有芽的插条易生根是因为芽能产生生长素B.单侧光照射导致胚芽鞘背光侧合成的生长素较多C.植物的顶端优势现象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D.生长素的作用会因细胞的成熟情况不同而有较大差异3.烟草是以叶片为产品的经济作物。当烟草长出足够叶片时打顶(摘去顶部花蕾)是常规田间管理措施,但打顶后侧芽会萌动生长,消耗营养,需要多次人工抹芽(摘除侧芽)以提高上部叶片的质量,该措施费时费力。可以采取打顶后涂抹生长素的方法替代人工抹芽。科研人员探究打顶后涂抹生长素对烟草上部叶片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打顶后涂抹的生长素进入烟草后,可向下运输B.打顶后的抹芽措施不利于营养物质向上部叶片转运C.打顶涂抹生长素能建立人工顶端优势抑制侧芽萌发D.打顶后涂抹生长素与不涂抹相比,能增强上部叶片净光合速率4.下列质地的衣物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的是()A.毛类衣物 B.棉麻类衣物C.尼龙类衣物 D.化纤类衣物5.下列不属于体液调节的是()A.生长激素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 B.下丘脑调节胰岛B细胞的活动C.二氧化碳使人体呼吸中枢兴奋 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调节尿量6.实验小组在两组同样的培养液中接种等量的细菌甲,分别间隔3h、23h更新培养液,得到如图所示的a、b两条种群增长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培养到23h时,a组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B.培养液更换的速率不同,则环境容纳量不同C.培养到23h前,a组细菌种内竞争比b组激烈D.随培养时间的延长,b组的增长速率逐渐增大7.如图为神经—肌肉接点示意图,①、②、③分别表示突触中相应的结构。已知信息分子M是在该兴奋传递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神经递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小泡中的M以协助扩散的方式由结构①释放进入②B.突触间隙中的M通过②到达③的过程需要消耗ATPC.到达突触后膜的M与③处的相应受体结合后,可引起肌膜产生电位变化D.发挥作用以后的M都会被迅速降解,以免持续发挥作用8.(10分)下图表示甲、乙两种群先后迁入该生态系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在0~t2阶段,甲种群的增长率逐渐下降B.在t3之后,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因乙种群的迁入而下降C.在t4之后,乙种群的种群数量呈周期性波动D.甲、乙种群之间的竞争,是影响甲种群数量波动的外源性因素二、非选择题9.(10分)为研究生长素(IAA)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影响,将去掉尖端的番茄幼苗做如图甲所示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图乙表示生长素浓度对番茄根、芽生长的影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番茄幼苗中,生长素可由____________(填物质)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2)甲图中,幼苗将____________(填“向光弯曲”“直立”或“不”)生长,乙图中B点对应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____________。(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3)油菜素内酯是植物体内的一种重要激素。某兴趣小组探究了油菜素内酯水溶液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如下表(表中①为清水,②~⑥为浓度由低到高的5种油菜素内酯水溶液)。请分析:组别①②③④⑤⑥平均株高(cm)162137514324该实验结果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油菜素内酯对番茄幼苗生长具有两重性,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沉,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倍率和时间的关系,图丙是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丁是有关的食物网。请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_进入生物群落;生态系统能量不循环流动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2)由图乙可知,种群密度在第_____________年时,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种内斗争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___。(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_____________的能力。(4)图丙中A表示_____________。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________。(5)假设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_____________g。11.(14分)鱼类的食物组成是鱼类生态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科研人员对富营养化条件下太湖主要鱼类的食物组成进行取样研究,绘制的部分食物关系如下图(微囊藻属于蓝藻,能产生毒素)。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有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_______________(2)富营养化的湖泊中蓝藻大量繁殖,鱼类喜食的浮游植物如鱼鳞藻、脆杆藻逐渐减少,可能原因是蓝藻竞争_______________等生存资源的能力强,以及蓝藻产生____________抑制了鱼鳞藻、脆杆藻的生长繁殖。(3)鲢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上层,鲚鱼、银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中上层,鲤鱼、鲫鱼主要生活在水体底层,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_____结构,其主要意义是_______________,鲚鱼主要摄食枝角类浮游动物,银鱼主要摄食桡足类浮游动物,这有利于减弱两者之间的_______________强度。(4)太湖银鱼、白鱼、白虾俗称“太湖三白”,由于过度捕捞,1995年后太湖鱼类的优势种由白鱼替换成了鲚鱼,这说明人类的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_______________。这一变化更容易引发藻爆发,是因为鲚鱼数量的增长会增加对_______________的摄食,有利于蓝藻的繁殖。(5)对鲫鱼取样后发现,其消化道中浮游植物的体积平均约占93.99%,以此作出了“维持鲫鱼生命活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浮游植物”的结论。你认为这个结论是否可靠?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12.图甲表示某一森林在遭受大火完全烧毁前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生物量变化(b点为发生火灾的时间)。图乙表示3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农作物与杂草;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种间关系是_____。a~b段,三类植物在群落中会呈现出镶嵌分布,从而形成了群落的_____;b~f段显示火灾后植物群落的演替情况,该演替类型为_____。三类植物在b~f段的增长方式近似于_____形曲线。若当地政府在火灾后清理烧毁树木、整地、栽树并抚育管理成林,这说明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进行。(2)判断图乙A~C3组生物对应于图乙的曲线:A_____,B_____,C_____。(填图乙中序号)(3)造成图乙中②现象是由于_____;若3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______(填写图乙中序号)。a或b的变化曲线代表的是_____(填“种群”或“群落”)水平上的研究。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由题意知,长翅果蝇交配后代出现残翅果蝇,亲本都是杂合子,基因型为Bb,子代中残翅果蝇的概率是bb=1/4,又因为F1代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因此F1代的白眼果蝇的概率是1/2,所以亲代雌果蝇是杂合子,基因型为XRXr,所以亲本中红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白眼长翅果蝇BbXrY。【详解】A、从题目中F1的雄果蝇中约有1/8为白眼残翅(bbXrY),再结合亲本的表现型可知,红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白眼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Y,A正确;B、亲本雌果蝇产生的配子中1/2含Xr,亲本雄果蝇产生的配子中也有1/2含Xr,B正确;C、Fl代出现长翅果蝇(B_)的概率是3/4,出现雄果蝇的概率为1/2,所以出现长翅雄果蝇的概率为3/4×1/2=3/8,C错误;D、白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但是由于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暂时加倍,因可以此形成基因型为bbXrXr的次级卵母细胞,D正确。故选C。2、B【解析】生长素的运输包括极性运输和非极性运输,其中极性运输与光照、重力等因素无关;此外,在胚芽鞘的尖端还有横向运输,这与光照、重力等因素有关。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生长素具有两重性的实例有顶端优势、根的向地性等。生长素类似物的应用:能促进果实的发育;能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能防止落花落果等。【详解】A、芽能产生生长素使保留有芽的插条生根,A正确;B、单侧光可以使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使胚芽鞘背光侧的生长素较多,B错误;C、能够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两重性的实例是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C正确;D、发育着的种子和幼嫩的植物组织能够产生生长素,成熟的植物种子生长素含量较少,D正确。故选B。3、B【解析】1、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体现生长素两重性的典型实例就是顶端优势,顶端优势就是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2、分析图示:打顶后涂抹生长素后烟草上部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大于打顶后不涂抹生长素的处理组。【详解】A、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下端,生长素涂抹处为形态学上端,因此打顶后涂抹的生长素进入烟草后,可向下运输,A正确;B、由题意可知,打顶后的抹芽措施是为了提高上部叶片的质量,因此该措施利于营养物质向上部叶片转运,B错误;C、由题意可知,打顶涂抹生长素能抑制侧芽萌动,相当于建立人工顶端优势抑制侧芽萌发,C正确;D、由题意和图示可知,打顶后涂抹生长素与不涂抹相比,能增强上部叶片净光合速率,D正确。故选B。4、A【解析】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多种酶制剂,如碱性蛋白酶制剂和碱性脂肪酶制剂等。这些酶制剂不仅可以有效地清除衣物上的污渍,而且对人体没有毒害作用,并且这些酶制剂及其分解产物能够被微生物分解,不会污染环境。【详解】加酶洗衣粉中添加了多种酶制剂,如碱性蛋白酶制剂和碱性脂肪酶制剂等。因为加酶洗衣粉中含的蛋白酶较多,蛋白酶可将蛋白质分解,所以蛋白质类纤维织物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毛类衣物富含蛋白质纤维,不能用加酶洗衣粉洗涤;棉麻类衣物、尼龙类衣物、化纤类衣物不含蛋白质纤维,可以用加酶洗衣粉洗涤,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5、B【解析】体液调节是指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CO2、H+等)通过体液传送,对人和对动物的生理活动所进行的调节。【详解】A、生长激素通过体液运输,调节人体的生长发育,属于体液调节,A错误;B、下丘脑调节胰岛B细胞的活动属于神经调节,B正确;C、CO2含量升高,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呼吸中枢,导致呼吸加深加快,属于体液调节,C错误;D、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通过体液运输,调节尿量,属于体液调节,D错误。故选B。6、B【解析】1、种群增长曲线:①“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②“S”型曲线:受限制的指数增长函数,描述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的真实生物数量增长情况,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2、分析题图:在23h之前,a组细菌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b组细菌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详解】A、由分析可知,a组细菌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没有K值,A错误;B、更换培养基为细菌提供了新的营养物质并除去了代谢废物,因此培养基更换频率的不同,则环境资源量不同,B正确;C、根据分析可知,在23h前,a组细菌甲的生长曲线呈现J型增长,说明a组培养基中资源和空间充足,不存在种内竞争,而b组细菌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存在种内竞争,故b组细菌种内竞争比a组激烈,C错误;D、由图可知,随培养时间的延长,b组的增长速率先增大后减小,D错误。故选B。7、C【解析】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神经递质发挥完作用后就会被降解或者回收。2、据图可知,①、②、③分别表示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详解】A、突触小泡中的M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由突触前膜释放,A错误;B、突触间隙中的神经递质通过物理扩散的方式到达突触后膜,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C、神经递质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可使肌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引起肌膜产生电位变化,C正确;D、神经递质发挥作用以后,会被迅速降解或被回收,D错误。故选C。8、D【解析】图中甲种群单独时表现出S型增长,乙种群迁入后两个种群的关系为捕食,其中乙是捕食者,甲是被捕食者,据此答题。【详解】A、在0~t2阶段,甲种群表现出S型增长,而S型曲线的增长率是逐渐下降的,A正确;B、在t3之后,乙种群迁入后两个种群的关系为捕食,其中乙是捕食者,甲是被捕食者,甲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因乙种群的迁入而下降,B正确;C、在t4之后,甲、乙种群的种群数量都呈周期性波动,C正确;D、由分析可知,甲、乙种群之间是捕食关系,D错误。故选D。二、非选择题9、(1)色氨酸(2)①.直立②.促进(3)①.不能②.与①组相比,其余各组的平均株高都大于对照组【解析】分析题图甲,幼苗没有尖端,不能感受单侧光,IAA不能发生横向运输,只能极性运输。琼脂块中的IAA运输到下面促进细胞伸长生长,因此幼苗将直立生长。分析题图乙,A点对根的促进作用较大,对芽的促进作用很小;B点对根芽的促进作用相似;C点对根有抑制作用,对芽没有作用。【小问1详解】生长素是色氨酸的衍生物,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小问2详解】甲图中,幼苗没有尖端,不能感光,琼脂块中的生长素可向下运输,促进幼苗的生长,幼苗将直立生长,乙图中B点对应浓度对应两曲线的交点,该交点位于横轴上方,对根、芽的生长均表现为促进效应。【小问3详解】分析表格数据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油菜素内酯水溶液的浓度,因变量为番茄幼苗的生长情况。第①组使用清水处理,为对照组。分析结果可知,与①组相比,其余各组的平均株高都大于对照组,只能看出油菜素内酯对番茄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不能体现两重性。【点睛】本题考查生长素、其他植物激素,考查对生长素的合成、运输、作用及其作用特点的理解。明确植物的向光性机理及其作用两重性的含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①.生产者的光合作用②.散失的热能不能被生物再利用(合理给分)③.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答全给分)④.40⑤.逐渐增强⑥.阳光等环境资源⑦.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⑧.3%⑨.875【解析】1.图甲表示草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部分物质流,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①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②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越多。
图乙表示某种群迁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内,种群增长倍率(λ)和时间的关系,种群密度在前十年,λ一直保持在大约2.5左右,10年后λ逐年下降,在第40年时,λ=1,种群增长速率为0,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
图丙表示能量流动示意图,由图可知,某营养级的摄入能=其同化能+其粪便能,所以A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B表示次级消费者的同化量,相邻两个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两个营养级的同化量之比。
关于能量流动的相关计算,有如下规律:①若某营养级的能量值计算涉及多条食物链时,按照食物供给比例,可以先分别单独考虑,然后求和。②能量的最值计算:计算能量的问题时,如遇到“至少需要”“最多利用”等字眼,所选用的传递效率为20%,在食物网中应选最短食物链计算;如遇到“最大消耗”“最少利用”等字眼,所选用的传递效率为10%,在食物网中则应选最长的食物链计算。【详解】(1)由图甲分析,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和能量主要是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生物群落。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不能循环流动的原因是生物代谢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体再度利用。物质可以反复利用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经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无机物可被生物群落重新利用。(2)由图乙可知,种群密度在第40年前,λ>1,即当年该种群的个体数量大于一年前该种群个体数量,说明该种群数量有所增加,第40年时,λ=1,种群增长速率为0,达到种群的环境容纳量(K值);当种群密度在第10~30年时期内,λ>1,种群数量逐渐增加,所以种内斗争逐渐增强。(3)若此草原向森林群落演替,在这一演替过程中,群落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更明显,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4)据图丙分析,某营养级的摄入能=其同化能+其粪便能,所以A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初级消费者到次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44×107-1.9×106)÷(1.05×109-3.0×108)×100%=3%。(5)图丁中,鹰从各条食物链中获得的能量是均等的,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15g,计算至少需要消耗植物的能量传递效率应该按20%,所以至少需要消耗植物的量为15×1/3÷20%÷20%+15×1/3÷20%÷20%+15×1/3÷20%÷20%÷20%=875g。【点睛】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识图和图形转换能力。11、(1)①.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②.食物链和食物网(2)①.阳光②.毒素(3)①.垂直②.可充分利用空间、食物等环境资源③.(种间)竞争(4)①.速度和方向②.(枝角类)浮游动物(5)可靠。食物中少量的浮游动物及水生植物所含的能量不足以维持解鱼的各项生命活动。(不可靠。未分析鲫鱼对不同来源食物消化利用能力的强弱)【解析】1、生态系统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两部分。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2、群落的垂直结构指群落在垂直方面的配置状态,其最显著的特征是成层现象,即在垂直方向分成许多层次的现象。影响植被分层的主要因素是阳光,影响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栖息空间和食物。【小问1详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小问2详解】富营养化的湖泊中蓝藻和鱼鳞藻、脆杆藻等植物都属于生产者,他们之间是竞争关系,蓝藻在竞争阳光等生存资源时能力更强,且蓝藻能产生毒素,因此蓝藻能大量繁殖,鱼鳞藻、脆杆藻等生长繁殖受到抑制。【小问3详解】鲢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上层,鲚鱼、银鱼主要生活在水体中上层,鲤鱼、鲫鱼主要生活在水体底层,出现了分层现象,这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分层现象的垂直结构可充分利用空间、食物等环境资源。鲚鱼、银鱼等都以浮游动物为食,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但鲚鱼主要摄食枝角类浮游动物,银鱼主要摄食桡足类浮游动物,这有利于减弱两者之间的竞争关系。【小问4详解】人类的活动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使演替朝向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鲚鱼主要摄食枝角类浮游动物,浮游动物是以浮游植物(蓝藻等)为食,鲚鱼数量的增长会增加对(枝角类)浮游动物,有利于蓝藻的繁殖。【小问5详解】据图可知,鲫鱼的食物来源有水生植物、浮游植物和浮游动物等,食物中少量的浮游动物及水生植物所含的能量不足以维持解鱼的各项生命活动,因此维持鲫鱼生命活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浮游植物,这个结论是可靠的;该结论未分析鲫鱼对不同来源食物消化利用能力的强弱,因此无法得出维持鲫鱼生命活动的能量几乎全部来源于浮游植物,这个结论是不可靠的。【点睛】本题结合图示过程考查生态系统结构、群落结构和演替、种间关系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12、(1)①.竞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项目采购管理课件
- 劳务合同电子版
- 现代技术服务费合同4
- 绿城2024年度物业市场拓展合同
- 2024年度租赁合同标的物业的转让及过户规定2篇
- 2024版教育培训联合经营合同
- 2024年度设备维修合同标的及维修服务具体流程2篇
- 2024年度二手房买卖按揭合同范例2篇
- 基于二零二四年标准的房屋买卖中介合同
- 物理化学 第8章 各类反应的动力学
- 2023年云浮罗定市医疗卫生单位招聘卫生技术人员考试真题
- 2024年文化版:含有文物保修责任的文化遗址租赁合同
- 第26课《赤壁》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 高校教师职称答辩演讲稿
- 员工心理健康安全培训
- 2024-2030年中国CT机行业深度调查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新闻记者培训教材2024
- 2024年贵州省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 ASTM-D3359-(附著力测试标准)-中文版
- 国开2024年秋《机械制图》形考作业1-4答案
- QBT 2460-1999 聚碳酸酯(PC)饮用水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