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西藏拉萨市10校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经典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不属于种群数量特征的是()A.年龄组成 B.均匀分布 C.种群密度 D.性别比例2.人体对病原菌具有一定防御功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免疫系统由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3.为研究甲、乙两种藻的竞争关系,在相同条件下对二者进行混合培养和单独培养,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混合培养时,种间竞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主要原因B.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C.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D.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4.将生长状况相同的完整胚芽鞘均分成①②③三组,处理方式如图所示。三组均在适宜条件下水平放置,—段时间后观察弯曲情况。实验结果为①③组背地弯曲生长,②组水平生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实验能证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尖端B.②组云母片阻止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C.①③组胚芽鞘背地弯曲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D.①组属于对照组,②③组均属于实验组5.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A.可被蛋白酶所降解 B.在血清中的浓度会持续升高C.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D.可裂解乙肝病毒入侵的靶细胞6.预测我国总人口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主要的依据是()A.人口密度 B.性别比例 C.年龄结构 D.迁入和迁出7.当我们处在紧张的情况下,会心跳加快,呼吸急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B.副交感神经受到刺激后分泌的物质与心肌细胞质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会使心率减慢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都既有传入神经也有传出神经8.(10分)下列关于人和动物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正常细胞癌变后,在体外培养可无限增殖B.由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可逆的C.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D.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系用的“语言”和“文字”二、非选择题9.(10分)在自然界中,洪水、灌溉不均匀等极易使植株根系供氧不足,造成“低氧胁迫”。不同植物品种对低氧胁迫的耐受能力不同。研究人员采用无土栽培的方法,研究了低氧胁迫对两个黄瓜品种(A、B)根系细胞呼吸的影响,测得第6天时根系中丙酮酸和乙醇含量,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正常通气品种A正常通气品种B低氧品种A低氧品种B丙酮酸(umol/g)0.180.190.210.34乙醇(umol/g)2.452.496.004.00(1)黄瓜细胞产生丙酮酸的场所是__________,丙酮酸转变为乙醇的过程__________(能/不能)生成ATP。(2)由表中信息可知,正常通气情况下,黄瓜根系细胞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实验结果表明,低氧胁迫条件下催化丙酮酸转变为乙醇的酶活性更高的最可能是品种__________。(4)长期处于低氧胁迫条件下,植物吸收无机盐的能力下降,根系可能变黑、腐烂的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加拉帕戈斯群岛由许多互不相连、彼此独立的小岛组成。达尔文在该群岛发现了多种地雀,这些地雀的祖先属于同一物种,从南美洲大陆迁来后分布在不同岛屿上。请回答下列问题:(1)每一种地雀都有其特定的觅食场所,这些场所分布在不同的小岛上。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各小岛上不同的环境因素作用的结果。各个小岛上不同的环境因素使种群基因频率_________。这些环境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________的作用。(2)各个小岛之间的广阔海域,使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之间存在着_______,阻断了各种群间的__________。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分别累积各自的有利变异,造成基因库差异巨大,最终形成了地雀新种。由此可见_________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3)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多种不同的地雀体现了生物的_________多样性。(4)根据生态学家斯坦利的“收割理论”,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其原因是_________。11.(14分)下图A是果蝇体细胞模式图,图B是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两对染色体,请据图回答问题:(1)果蝇体细胞中有________个染色体组。(2)图B中①上的基因异常,表明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3)假设图B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了DdA的配子,其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4)若图B的①上D基因与②上的d基因发生了部分交叉互换,则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若图B的①与③发生了部分染色体的互换,则这种变异属于_______________。12.2019年底C0VID-19病毒引发的新冠肺炎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该病的典型症状是发热、干咳、肌肉酸痛、腹泻等。正常人感染该病原体引起的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下图为体温上升期病人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为调节体温处于恒定状态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请回答下列问题。(1)据图分析,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同时又有___________的功能。垂体分泌的激素b随体液运往全身,但唯有甲状腺响应,原因是___________。(2)新冠肺炎患者因发烧体温上升,人体会感觉发冷,其产生冷觉中枢位于___________。长时间发烧,病人会感觉口渴,引起机体产生渴觉的感受器位于___________。(3)当新冠肺炎患者处于体温下降期,机体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来增加散热。(4)新冠肺炎病毒又出现了变异新毒株—奥密克戎,防控新冠肺炎不能松懈,大家应积极接种疫苗加强针。当外界抗原侵入机体后,机体启动特异性免疫,一方面由___________产生特异性抗体进行体液免疫;另一方面也进行细胞免疫,当___________与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接触后,导致其裂解死亡。(5)由上述过程可以看出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网络。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本题考查了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把握相应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详解】年龄结构、种群密度、性别比例都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均匀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故选B。【点睛】种群的特征:(1)数量特征(核心问题):①种群密度: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②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因素;③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一般根据年龄结构)(2)空间特征:指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2、B【解析】1、人体的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是由皮肤和黏膜构成的,他们不仅能够阻挡病原体侵入人体,而且它们的分泌物(如乳酸、脂肪酸、胃酸和酶等)还有杀菌的作用。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溶菌酶和吞噬细胞。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2、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2)免疫细胞:①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T细胞(迁移到胸腺中成熟)、B细胞(在骨髓中成熟);②吞噬细胞等。(3)免疫分子:各种抗体和淋巴因子等。特异性免疫中发挥免疫作用的主要是淋巴细胞,由骨髓中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而来。【详解】A、唾液属于皮肤分泌物,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体属于第一道防线,A正确;B、免疫系统由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B错误;C、吞噬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对多种病原体具有吞噬作用,既参与第二道防线也参与第三道防线,C正确;D、口腔黏膜对病原体有一定的屏障作用属于第一道防线,D正确。故选B。3、A【解析】从图中看出,单独培养时甲和乙种群都呈S型增长;在混合培养后,乙藻数量降低直至0,甲藻数量增加,说明甲和乙之间是竞争关系。【详解】A、混合培养时,因乙藻在12天数量接近于0,故营养物质减少、种内斗争等是导致甲藻种群数量在10~12天增长缓慢的主要原因,A错误;B、呈“S”型曲线的种群,种群数量在K/2时,增长速率最大,故单独培养条件下,甲藻数量K/2约为1.0×106个时种群增长最快,B正确;C、分析题图可知,单独培养时乙藻的数量先增多,后趋于稳定,故单独培养时乙藻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正确;D、混合培养时,甲依然呈“S”型曲线增长,但乙的数量逐渐减少,最后消失,可见混合培养对乙藻的影响较大,D正确。故选A。4、B【解析】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特点、运输方向等知识点,解题要点是对生长素相关实验的理解和分析。【详解】A、根据②③两组云母片插入位置不同,②组水平生长,说明没有发生生长素的横向运输,③组背地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发生横向运输所致,因此该实验能够证明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发生在胚芽鞘尖端,A正确;B、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的上端运输到形态学的下端,②组能水平生长说明云母片没有阻止生长素的极性运输,B错误;C、生长素的两重性是指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的现象,而①③组胚芽鞘均能生长,没有体现生长素的两重性,C正确;D、根据实验遵循的对照原则,①组没有任何处理属于对照组,②③组均属于实验组,D正确;故选B。[点睛]生长素作用的易错点:1.探究胚芽鞘生长的实验中,长不长看有无生长素,弯不弯看生长素分布是否均匀;2.生长素两重性分析的误区:抑制生长不等于不生长;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可体现两重性,生长较慢处的生长素浓度<生长较快处的生长素浓度则不能体现两重性,只能表明低浓度促进生长。5、A【解析】接种乙肝疫苗后,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详解】A、抗体的本质是蛋白质,可以被蛋白酶水解,A正确;B、抗体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在血清中的浓度不会持续升高,B错误;C、抗体只能与特定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C错误;D、抗体能够使抗原失去增殖能力并形成沉淀,被吞噬细胞吞噬,在特异性免疫中,抗体不会直接裂解抗原,D错误。故选A。6、C【解析】种群基本特征:1、种群的密度;2、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3、种群的年龄组成;4、种群的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年龄组成可以预测种群的发展趋势。【详解】预测我国总人口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趋势主要取决于种群年龄结构。故选C。7、D【解析】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脑分为大脑、小脑和脑干;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自主神经。自主神经系统包括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调节人体内脏功能的神经装置,所以也叫内脏神经系统,因为其功能不完全受人类的意识支配,所以又叫自主神经系统,也可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详解】A、人在紧急状态时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但胃肠蠕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活动减弱,A正确;B、支配心脏的副交感神经即迷走神经。当迷走神经兴奋时,其节后神经末稍释放乙酰胆碱,这类递质可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型胆碱能受体结合,导致心率减慢,B正确;C、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的作用通常是相反的,C正确;D、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是支配内脏、血管和腺体的传出神经,D错误。故选D。8、B【解析】癌细胞的主要特征之一是在适宜条件下能无限增殖,A项正确;造血干细胞分化成红细胞的过程是不可逆的,B项错误;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内水分减少,代谢速度减慢,C项正确;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具有特异性,是细胞间相互识别和联系用的“语言”和“文字”,D项正确。二、非选择题9、①.细胞质基质②.不能③.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④.A⑤.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影响主动运输过程⑥.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对根细胞产生毒害作用【解析】1、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氧气的参与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把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的过程;2、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释放少量能量;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释放大量能量;3、无氧呼吸是指在无氧条件下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细胞把糖类等有机物不彻底氧化分解,同时释放少量能量的过程;4、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H]反应生成酒精和CO2或乳酸,第二阶段不合成ATP。【详解】(1)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和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在细胞质基质中,发生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释放少量能量,故黄瓜细胞产生丙酮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H]反应生成酒精和CO2,第二阶段不合成ATP;(2)由表中信息可知,在正常通气的情况下,品种A和品种B都含有一定量的乙醇,则在此条件下,黄瓜根系细胞的呼吸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3)低氧胁迫条件下,若催化丙酮酸转变为乙醇的酶活性更高,则无氧呼吸的产物越多;在低氧胁迫条件下,品种A的乙醇浓度高于品种B;(4)长期处于低氧胁迫条件下,根部细胞进行主要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植物吸收无机盐的过程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且无氧呼吸的产物乙醇,对细胞会产生毒害作用,导致根系可能变黑、腐烂。【点睛】对有氧呼吸的过程的分析,对无氧呼吸的过程的分析,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的掌握,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0、(1).朝不同方向改变(2).(自然)选择(3).地理隔离(4).基因交流(5).隔离(6).物种(7).捕食者通过捕食数量多的物种,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有绝对优势,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解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生物进化的因素包括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非随机交配、遗传漂变等;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详解】(1)不同的小岛上的地理环境不同,食物来源不同,对分布在不同小岛上的鸟的突变进行了不同的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改变,从而使每一种地雀喙的大小、形状、尺寸等性状存在差异;该因素在地雀的进化过程中起到了自然选择的作用。(2)由于各小岛彼此独立,生活在这些小岛上的原始地雀由于地理障碍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即存在地理隔离;在长期的进化历程中,各个小岛上的地雀发生的变异和面临的自然选择不同,使各自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逐渐积累后,从而彼此之间逐渐形成生殖隔离,最终形成了新物种,即(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3)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不同地雀属于不同的物种,体现了生物的物种多样性。(4)捕食者通过捕食数量多的物种,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有绝对优势,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故食性广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点睛】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结合题图信息分析作答。11、(1).2(2).基因突变(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或者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①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分离(4).基因重组(5).染色体结构变异【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A中含2条XX染色体,所以该果蝇为雌性个体。图B表示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自由组合。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分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详解】(1)由于果蝇体细胞中Ⅱ、Ⅲ、Ⅳ、X染色体都是两条,说明体细胞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其中一个染色体组可以表示为Ⅱ、Ⅲ、Ⅳ、X。(2)图B中①上的基因是复制关系,应该相同,现发生异常,变为等位基因,又②上的基因正常,说明该个体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发生了基因突变。(3)假设图B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了DdA的配子,如果d来自②,则可能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①和②没有分离;如果d来自①,则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①上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分离。(4)图B的①与②是同源染色体,所以①上D基因与②上的d基因发生了部分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图B的①与③为非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部分染色体的互换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点睛】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异常减数分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1)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诺丁汉大学附中2025届物理高二下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福建省漳浦达志中学2025年物理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宣传委员培训课件教学
- 冥想与时间管理课件视频
- 2025年山东省临邑县第一中学物理高二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医院收费处思想工作总结
- 2025届北京市海淀清华附中物理高一下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版文化产业园区场地租赁合作协议
- 2025年按揭贷款个人住房贷款提前还款合同样本
- 2025版茶叶产品销售渠道拓展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下肢训练器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成人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25版)解读
- DB44-T 2604-2025 城镇污水处理能源消耗限额
-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 酒店行业市场营销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世界防治结核病日知识竞赛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乐蜗家纺行业竞品调研分析
- 2025-2030中国铁路牵引电动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手机游戏棋牌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社区文化品牌塑造与居民认同的动态构建-全面剖析
- (高清版)DB510100∕T 082-2012 成都市商务写字楼等级划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