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题(一)一、名词解释(15分)病害循环病原物的寄生性病害的三角关系侵染过程侵染性病害二、问答题(45分)1.何谓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二者在防治策略上有何不同?(7分)
2.柯赫法则包含哪些内容?如何用它诊断新病害?(8分)
3.什么是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10分)
4.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10分)
5.真菌的营养体有哪些类型?(10分)三、是非题(10分)1.病部形成霉状物是真菌病害特有的。
2.吸器是真菌菌丝产生的一种短小分枝,在功能上特化为专门从寄主细胞内吸取养分的菌丝变态结构。
3.分生孢子器为一种无性子实体。
4.喷菌现象为细菌病害所特有的特点。
5.细菌病害主要通过自然孔口、伤口和直接侵入等方式侵入植物体内。
6.疮痂和穿孔是细菌病害常见的病征。
7.为南方菜豆花叶病毒,自然状态下由蚜虫传播。
8.蚜虫传播的病毒大多数是属于非持久性的。
9.真菌的菌组织有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两种。
10.以小麦条锈病为材料进行抗性调查时,判断抗感反应型的标准主要看有无过敏性坏死反应。四、填空题(共20分)
1.病原物的侵染过程通常分为
、
、
和
。
2.植物病原真菌分为
亚门、
亚门、
亚门、
亚门和
亚门。
3.按照寄主抗病的机制不同,可将抗病性分为和,按照抗病因素的性质,抗病性可分为和。
4.
植物病害根据病原的性质分为
和
。
5.
植物流行性病害根据流行所需时间分为
、
。
6.
植物病害的症状分为病状和病征两类,其中病状主要有
,病征主要有
。
7.
植物病毒的非介体传播方式有
。
8.
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主要有
。
9.
真菌的无性孢子类型有
。五、选择题(10分)1.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主要为()。
a.b.–c.d.2.由()传播的病毒最可能是非持久性的。
a.叶蝉b.蚜虫c.粉蚧d.飞虱3.植物病原物的致病因素主要是()。
a.酶b.毒素c.病原物的代谢物d.生长调节物质4.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其呼吸和光合表现一般为()。
a.呼吸减弱,光合增强b.呼吸增强,光合减弱c.二者均增强d.二者均减弱5.多循环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形式为()。
a.抛物线b.双曲线c.直线d.S型曲线6.()的病征为锈状物。
a.白粉病b.黑粉病c.锈病d.霜霉病7.在自然界的主要传播媒介为()。
a.线虫b.蚜虫c.粉蚧d.飞虱8.小麦白粉菌属于()。
a.活体寄生物b.半活体寄生物c.死养生物d.非专性寄生物9.实验室做临时玻片常用的浮载剂主要有蒸馏水和()。
a.酒精b.乳酸c.通草d.乳酚油10.一个病害的病征为点状物,若要观察病原物结构应选择制片镜检。
a.撕片法b.徒手切片法c.粘片法d.挑片法
答案一、名词解释病害循环:一种病害从寄主前一生长季节发病到后一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病原物的寄生性:是病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
病害的三角关系:即病害三角,是指需要病原物,寄主和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发病的观点。
侵染过程:病原物与寄主接触、侵入到寄主发病的过程。
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因素侵染所形成的病害。二、问答题
1、单循环病害: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没有再侵染的或再侵染作用很小的病害。多循环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中,病原物能连续繁殖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的病害。防治策略:前者着重在于防治初侵染,后者重点在于防治再侵染。
2、(1)在病植株上常伴随有一种微生物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3)将纯培养物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康植株上能引起同样的病害症状。(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得到其纯培养物,性状与原来(2)的记录相同。
3、各种病原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蔓延的寄生部位是不同的。有的病原物的分布局限在侵入点附近,形成局部的或点发性的感染,也称作局部侵染;有的则从侵入点向各个部位蔓延,甚至引起全株性的感染,也称作系统侵染。植物病害以局部性感染的较多,如各种叶斑病类。绝大部分的黑穗病、枯萎病、病毒、类病毒、类菌原体病害都引起全株性的感染。全株性病害的潜育期一般较长。
4、病害循环:一种病害从寄主前一生长季节发病到后一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病害侵染循环主要牵涉到(1)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2)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3)病原物的传染途径。这三个方面是制定病害防治的主要依据,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根据病害循环的特征拟制的。例如,由于苹果黑星病最初侵染源是在落叶上产生的子囊孢子,所以就着重研究子囊孢子成熟和发生条件,根据这些条件预测果园里子囊孢子大量发生的时间,而后确定使用药剂的时期。同时,在防治上除使用药剂保护苹果不受侵染外,还着重清除落叶或着用药直接处理落叶,消灭其中的病菌或抑制其中的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发育。在生长季节,还要控制分生孢子的再侵染。(可以分别从病害循环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所以说病害循环是制定病害防治的重要依据。
5、共五类:(1)丝状体,大多数真菌的营养体;(2)原质团;(3)单细胞;(4)假菌丝;(5)两型菌丝体。三、×、√、√、√、×、×、×、√、×、√四、填空题1、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2、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
3、主动抗病性、被动抗病性。物理抗病性和化学抗病性。
4、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
5、单年流行病害,积年流行病害。
6、坏死,变色,腐烂,畸形,萎焉。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脓状物,锈状物等。
7、机械传播,无性繁殖材料和嫁接传播,种子和花粉传播。
8、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土壤、病株残体、肥料。
9、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五、abcbdcbadb试题(二)一、名词解释(5×4=20分)病害的三角关系与四面体关系初次侵染与再侵染病征与病状非侵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二、问答题(共50分)1、植物病原真菌分为哪几个亚门?各亚门的主要特征如何?
2、真菌生活史的含义?植物病原真菌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在植物病害发生中所起的主要作用?
3、何谓病程?各阶段有何特点?
4、简述有害生物综合治理的内涵,谈谈各种防治措施的特点。
5、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三、选择题(10分)1、植物病原物的致病因素主要是。
a.酶b.毒素c.病原物的代谢物d.生长调节物质2、闭囊壳是的有性子实体。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其呼吸和光合表现一般为。
a.根肿病b.白粉病c.病毒病d.白锈病3、一种完全锈菌一生中可形成五种形态不同的孢子,除性孢子外,也是单核孢子。
a.担孢子b.冬孢子c.锈孢子d.夏孢子4、为变色型症状。
a.疮痂b.红化c.茎腐d.青枯5、病征为霉状物。
a.柑桔青霉病b.萝卜病毒病c.玉米干腐病d.小麦条锈病6、油菜菌核秆腐病的病征为。
a.粉状物b.颗粒状物c.霉状物d.线状物7、菌丝的变态结构。
a.假菌丝b.两型菌丝c.单细胞菌体d.假根8、的病征为锈状物。
a.锈病b.黑粉病c.白粉病d.霜霉病9半知菌的生活史型主要为。
a.单倍体型b.无性型c.二倍体型d.单倍体—双核型10、子囊菌的无性孢子为。
a.游动孢子b.分生孢子c.孢囊孢子d.接合孢子四、填空题(共20分)1.真菌准性生殖的过程通常为
、
和
。
2.植物病原真菌分为五个亚门,即
。
3.按照寄主抗病的机制不同,可将抗病性分为
和
,按照抗病因素的性质,抗病性可分为
和
。
4.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大体可分为五种,即
。
5.植物流行性病害根据流行所需时间分为
和
。
6.植物病害的症状分为病状和病征两类,其中病状主要有
,病征主要有
。
7.植物病毒的传播介体主要有
。
8.病原物的传播方式主要有
。
9.真菌的无性孢子类型有
。
10.根结线虫的雌虫为
型,雄虫为
型。
答案一、名词解释
1、病害的三角关系:即病害三角,是指需要病原物,寄主和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发病的观点。四面体关系,即在病害三角的关系上加入了人为的因素,强调了人的活动对植物病害的重要性。
2、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的一个生长季节中最初引起的侵染称为初次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物发病以后,有的可以产生孢子或其它繁殖体,传播后引起再次侵染,称为再侵染。许多植物病害在一个生长季中可能发生若干次再次侵染。
3、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外部症状又分为病症和病状。其中病状是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外部所表现的状态。病征是病部出现的病原物的个体或群体。
4、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因素侵染所形成的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
二、简答题
1、(1)鞭毛菌亚门:营养体多为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具鞭毛的游动孢子,有性繁殖形成休眠孢子囊或卵孢子。如十字花科植物霜霉病。(2)接合菌门:营养体为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形成孢子囊,产生不能动的孢囊孢子,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如甘薯软腐病。(3)子囊菌亚门:营养体为有隔菌丝体,少数为单细胞;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大多数子囊菌的子囊产生在子囊果内,少数是裸生的。如各种植物白粉病。(4)担子菌亚门:营养体为有隔菌丝体,且多数为双核菌丝体;一般没有无性繁殖,有性生殖除锈菌外,通常不形成特殊分化的性器官,而由双核菌丝体的细胞直接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如各种植物锈病。(5)半知菌亚门:营养体大多数为发达的有隔菌丝体,少数为单细胞(酵母类)。无性繁殖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有性阶段尚未发现或不常见或在病害循环中不重要。如玉米大斑病。
2、真菌的生活史(1)是指真菌孢了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例如,真菌的无性孢子萌发产生的菌丝体通常在营养生长后期进行有性生殖产生有性孢子,有性孢子萌发产生的菌丝体经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后进行无性繁殖,又产生了无性孢子,这就是真菌的一个完整生活史过程。因此,典型的真菌生活史包括无性繁殖和有性生殖两个阶段。真菌经过一定时期的营养生长就进行无性繁殖产生无性孢子,这是它的无性阶段。在适宜的条件下,真菌无性繁殖阶段在它的生活史中往往可以独立地多次重复循环,而且完成一次无性循环所需的时间较短,产生的无性孢子数量大,对植物病害的传播、蔓延作用很大。在营养生长后期、寄主植物休闲期或缺乏养分、温度不适宜的情况下,真菌转入有性生殖产生有性孢子,这就是它的有性阶段,在整个生活史中往往只出现一次。植物病原真菌的有性孢子多半是在侵染后期或经过休眠后才产生的,有助于病菌渡过不良环境成为翌年病害的初侵染源。
3、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就是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植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显示病害症状的过程,也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病原物的侵染通常分为接触期、侵入、潜育和发病四个时期。在病原物侵入前与寄主植物存在相互关系并直接影响病原物侵入的时期称为接触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开始建立寄生关系称为侵入期;从寄生关系的建立到症状的开始出现称为潜育期;症状出现以后的时期则称为发病期。
4、植物病害的综合治理就是从农业生产的全局和农业生态系的总体观点出发,应用各项措施预防和控制病害的发生、发展,使病害造成的损失低于经济允许水平,并力求防治费用少,经济效益大,作物生产符合高产、优质、高效的要求。同时要把防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有害副作用减少到最低限度。主要防治措施有: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抗病育种、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各种防治措施的特点:简略介绍。
5、病害循环:一种病害从寄主前一生长季节发病到后一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它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的传播以及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
围绕三个基本环节,阐述每一个环节与植物病害防治的关系,即说明病害循环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
三、cbababdabb
四、1、形成异核体,形成杂合二倍体,有丝分裂交换与单倍体化。
2、鞭毛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接合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
3、主动抗病性、被动抗病性。物理抗病性和化学抗病性。
4、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
5、单年流行性病害,积年流行性病害。
6、坏死,变色,腐烂,畸形,萎焉。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脓状物,锈状物等。
7、昆虫、螨类、线虫、真菌、菟丝子等。
8、气流传播、雨水和流水传播、生物介体传播、土壤和肥料传播、人为因素传播。
9、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
10、梨型,线型试题(三)一、名词解释(5×4=20分)植物病害子实体子实层病原物的寄生性病征与病征垂直抗性与水平抗性二、问答题(共50分)1.植物病害根据病原的性质可分为哪两类?它们的特点如何?2.简述植物病毒病害的诊断要点。植物病毒有哪些主要的鉴定方法?3.柯赫法则包含哪些内容?如何用它诊断新病害?(10分)4.何谓症状?有哪些类型?症状在植物病害诊断中的地位如何?(15分)5.为什么说病害循环是植物病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10分)三、选择题(10分)1、植物病原物中属于病原菌的是。a.真菌b.病毒c.线虫d.寄生性植物2、是三分体病毒。a.b.c.d.3、是病毒。b.c.d.4、多循环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形式为()。a.抛物线b.双曲线c.直线d.S型曲线5、为坏死型症状。a.玉米大斑病b.柑桔青霉病c.烟草花叶病d.西瓜枯萎病6、病征为锈状物。a.稻瘟病b.萝卜白锈病c.玉米干腐病d.小麦条锈病7、柑桔青霉病的病征为。a.粉状物b.颗粒状物c.霉状物d.线状物8、菌丝的变态结构。a.假菌丝b.两型菌丝c.单细胞菌体d.附着枝9、按照寄生物对寄主的依赖程度,菟丝子为。a.半寄生b.专性寄生c.全寄生d.非专性寄生10、是产生分生孢子的子实体。a.闭囊壳b.孢子囊c.孢子梗束d.子囊盘四、填空题(共20分)1.稀释限点是
。2.植物病原线虫的生活史包括
、
和
3.病原物侵入植物的途径有
、
和
。4.植物抗病性根据是否针对个别生理小种可分为
和
。5.植物流行性病害根据流行所需时间分为
、
。6.植物病害的病征是指
。7.植物病毒的非介体传播方式有
。8.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主要有
。9.真菌子囊果的类型主要有
。10.农业防治的措施主要有
。
答案一、名词解释1.植物病害:植物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其干扰强度超过了能够忍耐的程度,使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的影响,在生理上和外观上表现出异常,这种偏离了正常状态的植物就是发生了病害。一般而言,植物病害要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2.子实体与子实层:子实体是真菌的产孢机构,真菌的孢子产生在具一定分化的产孢机构上,无论是无性繁殖或有性生殖、结构简单的或复杂的,通称作子实体。子实层是子囊菌的子囊或担子菌的担子整齐地排列形成层状的结构。
3.病原物的寄生性:是病原物从寄主体内夺取养分和水分等生活物质以维持生存和繁殖的特性。
4.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外部症状又分为病症和病状。其中病状是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外部所表现的状态。病征是病部出现的病原物的个体或群体。
5.垂直抗性与水平抗性:垂直抗性是寄主和病原物之间有特异的相互作用,即抗性是小种专化的,抗性是不稳定的和不持久的。而水平抗性是寄主和病原物之间没有特异的相互作用,即抗性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抗性是稳定的和持久的。二、简答题1.植物病害根据病原的性质可分为哪两类?它们的特点如何?
植物病害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有病原生物因素侵染造成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因为病原生物能够在植株间传染,因而又称传染性病害;另一类是没有病原生物参与,只是由于植物自身的原因或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恶化所引起的病害,这类病害在植株间不会传染,因此称为非侵染性病害或非传染性病害。
植物的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它和侵染性病害的区别在于没有病原生物的侵染,在植物不同的个体间不能互相传染,所以又称为非传染性病害或生理病害。
2.简述植物病毒病害的诊断要点。植物病毒有哪些主要的鉴定方法?
病毒病害的症状以花叶、矮缩、坏死为多见。无病征。撕取表皮镜检时有时可见有内含体。在电镜下可见到病毒粒体和内含体。采取病株叶片用汁液摩擦接种或用蚜虫传毒接种可引起发病;用病汁液摩擦接种在指示植物或鉴别寄主上可见到特殊症状出现。用血清学诊断核术可快速作出正确的诊断。必要时作进一步的鉴定试验。
鉴定植物病毒过去大多采用病毒间生物学特性的差异,如所致症状类型、传播方式、寄主范围等;现在则增加了病毒核酸、蛋白分于生物学、生物化学等方面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有生物学实验、血清学检测和电于显微镜观察等。1)生物学实验2)电子显微镜技术3)血清学技术4)核酸杂交及技术。
3.柯赫法则包含哪些内容?如何用它诊断新病害?
(1)在病植株上常伴随有一种微生物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3)将纯培养物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康植株上能引起同样的病害症状。(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得到其纯培养物,性状与原来(2)的记录相同。柯赫式法则同样也适用于对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只是以某种怀疑因素来代替病原物的作用,例如当判断是缺乏某种元素引起病害时,可以施补某种元素来缓解或消除其症状,即可确认是某种元素的作用。
4.何谓症状?有哪些类型?症状在植物病害诊断中的地位如何?
症状是指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或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外部症状又分为病症和病状。其中病状是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外部所表现的状态,有坏死,变色,腐烂,畸形,萎焉。病征:病部出现的病原物的个体或群体所形成,表现为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脓状物,锈状物等。
症状是诊断植物病害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每一种病害都有它特有的症状表现。它是人们识别病害、描述病害和命名病害的主要依据,因此在病害诊断中十分有用。
(1)多数情况下,一种植物在特定条件下发生一种病害以后就出现一种症状,如斑点、腐烂等。
(2)有不少病害的症状并非固定不变或只有一种症状,可以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抗性的品种上或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类型的症状。
(3)有的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不同类型的症状,这种称为综合症。
(4)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时在一株植物上发生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这种称为并发症。当两种病害在同一株植物上发生时,可能只出现一种症状或很轻的症状的拮抗现象,也有可能出现互相促进加重症状的协生现象。隐症现象也是症状变化的一种类型。
5.为什么说病害循环是植物病理学研究的中心问题?
病害循环是一种病害从寄主前一生长季节发病到后一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有人称作侵染循环。它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的传播以及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
这三个方面是制定病害防治的主要依据,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是根据病害循环的特征拟制的。例如,由于苹果黑星病最初侵染源是在落叶上产生的子囊孢子,所以就着重研究子囊孢子成熟和发生条件,根据这些条件预测果园里子囊孢子大量发生的时间,而后确定使用药剂的时期。同时,在防治上除使用药剂保护苹果不受侵染外,还着重清除落叶或用药直接处理落叶,消灭其中的病菌或抑制其中的子囊和子囊孢子的发育。在生长季节,还要控制分生孢子的再侵染。(可以分别从病害循环的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所以说病害循环是制定病害防治的重要依据。三、选择题a、b、d、d、a、d、c、d、c、c四、填空题1.保持病毒侵染力的最高稀释度,用10-1,10-2,10-3……表示,它反映了病毒的体外稳定性和侵染能力,也象征着病毒浓度的高低。
2.卵,幼虫和成虫。
3.直接穿透侵入,自然孔口侵入和伤口侵入。
4.小种专化抗病性和非小种专化抗病性。
5.单年流行病害和积年流行病害。
6是指在病部出现的病原物的个体或群体,如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脓状物,锈状物等。
7.机械传播,无性繁殖材料和嫁接传播,种子和花粉传播。
8.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土壤、病株残体、粪肥。
9.闭囊壳,子囊壳,子囊盘和子囊座。
10.使用无病繁殖材料,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保持田园卫生,加强栽培管理。试题(四)一、名词解释(5×4=20分)侵染性病害多分体现象致病性准性生殖诱发抗病性二、问答题(共50分)1.何谓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二者在防治策略上有何不同?(15分)2.柯赫法则包含哪些内容?如何用它诊断新病害?(10分)3.何谓症状?有哪些类型?症状在植物病害诊断中的地位如何?(15分)4.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10分)三、选择题(10分)1、植物病原物的致病因素主要是
。a.酶b.毒素c.病原物的代谢物d.生长调节物质2、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其呼吸和光合表现一般为
。
a.呼吸减弱,光合增强b.呼吸增强,光合减弱c.二者均增强d.二者均减弱3、
的病征为锈状物。a.白粉病b.黑粉病c.锈病d.霜霉病4、多循环病害的季节流行曲线形式为
。a.抛物线b.双曲线c.直线d.S型曲线5、
为坏死型症状。a.疮痂b.红化c.茎腐d.青枯6、
病征为点状物。a.稻瘟病b.萝卜白锈病c.玉米干腐病d.小麦条锈病7、柑桔青霉病的病征为
。a.粉状物b.颗粒状物c.霉状物d.线状物8、
菌丝的变态结构。
a.假菌丝b.两型菌丝c.单细胞菌体d.吸器9、脓胶点是
的病征。
a.水稻白叶枯病b.苹果花叶病c.玉米弯孢菌叶斑病d.霜霉病10、子囊菌的无性孢子为
。
a.游动孢子b.分生孢子c.孢囊孢子d.接合孢子四、填空题(共20分)1.病原物的侵染过程通常分为
、
、
和
。2.植物病原真菌的菌组织有
和
两种。3.植物细菌病害的症状特点
。4.植物病害根据病原的性质分为
和
。5.镜检真菌病害的病原物时,临时玻片制作的步骤为
。6.植物病害的症状分为病状和病征两类,其中病状主要有
,病征主要有
。7.植物病毒的非介体传播方式有
。8.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主要有
。9.真菌的有性孢子类型有
。10.植物病害的基本特征是
。
答案一、名词解释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因素侵染造成的病害。因为病原生物能够在植株间传染,因而又称传染性病害。
多分体现象:为植物病毒所特有的,并仅存在于病毒中,是指病毒的基因组分布在不同的核酸链上,分别包装在不同的病毒粒体里。
致病性:是指病原物所具有的破坏寄主并引起病变的能力。
准性生殖:是指异核体真菌菌丝细胞中两个遗传物质不同的细胞核可以结合成杂合二倍体的细胞核,这种二倍体细胞核在有丝分裂的过程中可以发生染色体的交换和单倍体化,最后形成遗传物质重组的单倍体的过程。
诱发抗病性:是指植物经过各种生物预先接种后或受到化学因子、物理因子处理后所产生的抗病性,也称为获得抗病性。二、简答题1.防治植物病害的措施有哪些?各有何特点?(10分)
植物与其病原物在环境因素的作用下相互适应和相互斗争导致了病害的发生和发展。植物病害防治就是通过人为干预,改变植物、病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减少病原物数量,削弱其致病性,保持与提高植物的抗病性,优化生态环境,以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从而减少植物因病害流行而蒙受的损害。
防治病害的途径很多,按照其作用原理,通常分为回避、杜绝、铲除、保护、抵抗和治疗。每个防治途径又发展出许多防治方法和防治技术,分属于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抗病性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不同领域。
植物检疫又称为法规防治,其目的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物的人为传播。植物检疫的基本属性是其强制性和预防性。
农业防治又称环境管理或栽培防治,其目的是在全面分析寄主植物、病原物和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农业调控措施,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植物抗病性,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农业防治措施大都是农田管理的基本措施,可与常规栽培管理结合进行,不需要特殊设施。但是,农业防治方法往往有地域局限性,单独使用有时收效较慢,效果较低。
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植物病害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人类利用抗病品种控制了大范围流行的毁灭性病害。我国小麦的主要病害秆锈病、条锈病、腥黑穗病和秆黑粉病,玉米的主要病害大斑病、小斑病和丝黑穗病以及马铃薯晚疫病等,都是主要依靠大面积应用抗病品种而得到全面控制的。稻瘟病、稻白叶枯病、小麦白粉病、赤霉病以及多种经济作物的重要病害也通过品种防治有效地遏制了流行。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有益生物防治植物病害的各种措施。迄今所利用的主要是有益微生物,有益微生物亦称拮抗微生物或生防菌。生物防治措施通过调节植物的微生物环境来减少病原物接种体数量,降低病原物致病性和抑制病害的发生。有些有益微生物已被制成多种类型的生防制剂,并大量生产和应用。生物防治主要用于防治土传病害.也用于防治叶部病害和收获后病害。由于生物防治效果不够稳定,适用范围校狭窄,生防菌地理适应性校低,生防制剂的生产、运输、贮存又要求较严格的条件,其防治效益低于化学防治,现在还主要用作辅助防治措施。
物理防治主要利用热力、冷冻、干燥、电磁波、超声被、核辐射、激光等手段抑制、钝化或杀死病原物,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各种物理防治方法多用于处理种子、苗木、其它植物繁殖材料和土壤。核辐射则用于处理食品和贮藏期农产品,处理食品时需符合法定的安全卫生标准。
化学防治法是使用农药防治植物病害的方法。农药具有高效、速效、使用方便、经济效益高等优点,但使用不当可对植物产生药害,引起人畜中毒,杀伤有益微生物,导致病原物产生抗药性。农药的高残留还可造成环境污染。当前化学防治是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关键措施。在面临病害大发生的紧急对刻,甚至是唯一有效的措施。
2.柯赫法则包含哪些内容?如何用它诊断一种新病害?(10分)
(1)在病植株上常伴随有一种微生物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3)将纯培养物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康植株上能引起同样的病害症状。(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得到其纯培养物,性状与原来(2)的记录相同。柯赫式法则同样也适用于对非侵染性病害的诊断,只是以某种怀疑因素来代替病原物的作用,例如当判断是缺乏某种元素引起病害时,可以施补某种元素来缓解或消除其症状,即可确认是某种元素的作用。
3.何谓症状?有哪些类型?症状在植物病害诊断中的地位如何?(15分)
症状是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和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外部症状又分为病症和病状。其中病状是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外部所表现的状态。病征:病部出现的病原物的个体或群体所形成。
4.植物病原真菌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真菌病害的诊断要点?(15分)
(1)鞭毛菌亚门:营养体多为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具鞭毛的游动孢子,有性繁殖形成休眠孢子囊或卵孢子。如十字花科植物霜霉病。
(2)接合菌门:营养体为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形成孢子囊,产生不能动的孢囊孢子,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如甘薯软腐病。
(3)子囊菌亚门:营养体为有隔菌丝体,少数为单细胞;无性繁殖发生分生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大多数子囊菌的子囊产生在子囊果内,少数是裸生的。如各种植物白粉病。
(4)担子菌亚门:营养体为有隔菌丝体,且多数为双核菌丝体;一般没有无性繁殖,有性生殖除锈菌外,通常不形成特殊分化的性器官,而由双核菌丝体的细胞直接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如各种植物锈病。
(5)半知菌亚门:营养体为分枝繁茂的有隔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有性阶段尚未发现或不常见或在病害循环中不重要。如玉米大斑病。
真菌病害大多数真菌病害在病部产生病征,或稍加保湿培养即可长出于实体来。但要区分这些子实体是真正病原真菌的子实体,还是次生或腐生真菌的子实体,因为在病斑部,尤其是老病斑或坏死部分常有腐生真菌和细菌污染,并充满表面。较为可靠的方法是从新鲜病斑的边缘作镜检或分离,选择合适的培养基是必要的,一些特殊性诊断技术也可以选用。按柯赫氏法则进行鉴定,尤其是接种后看是否发生同样病害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可靠的一项。三、选择题c、b、d、d、a、c、c、d、a、b。四、填空题1.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
2.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
3.初期有水渍状或油渍状边缘,半透明。病斑上有菌脓外溢,斑点、腐烂、萎蔫、畸形。
4.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5.在擦干净的载玻片上滴半滴或一滴浮载剂(水,乳酚油或棉兰乳酚油),然后用挑针或镊子把要观察的对象放入浮载剂中,盖上盖玻片观察。
6.坏死,变色,腐烂,畸形,萎焉。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脓状物,锈状物等。
7.机械传播,无性繁殖材料和嫁接传播,种子和花粉传播。
8.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土壤、病株残体、肥料。
9.休眠孢子(囊),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和担孢子。
10.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的影响,有一定的发病过程,并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试题(五)一、名词解释(5×3=15分)真菌的营养体病原生物内含体营养体亲和性垂直抗病性二、选择填空(2×10=20分)1.植物病毒的核酸类型主要为()。
A.B.C.D.
2.蠕传病毒属的传播介体为()。
A.叶蝉B.飞虱C.蚜虫D线虫
3.烟草花叶病毒常简称()
A.B.C.
4.()病害通过喷菌现象可进行简易鉴别。
A.真菌B.病毒C.线虫D.细菌
5.下列()属于真菌的营养体。
A.菌核B.假根C.双核菌丝D.菌索
6.有些真菌在完成其生活史的过程中需要在两种亲缘关系相距较远的寄主,这种现象称为()。
A.专化型B.专性寄生C.单主寄生D.转主寄生
7.下列担子菌中属于裸果型的是()。
A.锈菌B.木耳C.黑粉菌D.香菇
8.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常具有潜伏侵染特性,这类病原物最可能是()。
A.弱性寄生物B.专性寄生物C.腐生物D.活体寄生物
9.病原物侵入寄主后产生对寄主有害的代谢产物而致病,一种瘤肿症状可能是由于病原物分泌()所致。
A.酶B.生长调节物质C.植保素D.毒素
10.发病部位出现的霉状物是()。
A.线虫B.病毒C.真菌D.细菌三、问答题(5×13=65分)1.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按照原理有哪些?每一类列举2~3种具体的办法。
2.何谓完全锈菌和不完全锈菌?完全锈菌一生中形成哪些类型的孢子?哪些为双核孢子?
3.植物侵染性病害发生和流行的基本因素各有什么不同?
4.举例说明什么是局部侵染和系统侵染?
5.什么是病程?各阶段有何特点?答案一、名词解释1.真菌的营养体:指真菌营养生长阶段用来吸收营养所形成的结构。
2.病原生物:引起植物发生病害的有害生物。
3.内含体:指植物感染病毒后,有些产物会与病毒的核酸、寄主的蛋白等物质聚集起来,形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复合体。可以分为细胞核内含体和细胞质内含体两类。
4.营养体亲和性:又称为体细胞亲和性和菌丝体亲和性,指真菌不同菌株间菌丝融合并生存的能力。它反映同一个真菌的种内不同菌株间的亲缘关系。
5.垂直抗病性:当一个品种只抵抗一种病原物的某些小种而不抵抗其它小种,这种抗病性称作垂直抗病性。二、选择题a、d、a、d、c、d、b、a、b、c三、简答题1、(1)回避:选用无病繁殖材料、采用防病栽培技术;
(2)杜绝:植物检疫、排除传病昆虫介体、种子和无性繁殖材料的除害处理。
(3)铲除:生物防治、拔除病株、土壤消毒;
(4)保护:保护性药剂防治、防治传病介体;
(5)抵抗:选育和利用具有小种专化抗病性的品种、利用化学免疫和栽培(生理)免疫;
(6)治疗:化学治疗、热力治疗。
2、未发现或没有冬孢子的锈菌,一般称做“不完全锈菌”;生活史中产生所有5种孢子的锈菌则称做“完全锈菌”。
完全锈菌一生中形成的孢子类型有: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担孢子。其中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为双核孢子。
3、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条件:要有感病植株,病原物和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流行的基本条件:(1)大量的强致病力的病原物(2)大面积集中栽培的感病寄主植物。(3)有利于病原物发生和繁殖的环境条件。
4、各种病原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蔓延的寄生部位是不同的。有的病原物的分布局限在侵入点附近,形成局部的或点发性的感染,也称作局部侵染;有的则从侵入点向各个部位蔓延,甚至引起全株性的感染,也称作系统侵染。植物病害以局部性感染的较多,如各种叶斑病类。绝大部分的黑穗病、枯萎病、病毒、类病毒、类菌原体病害都引起全株性的感染。全株性病害的潜育期一般较长。
5、病原物的病程就是侵染过程,即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植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显示病害症状的过程,也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病原物的侵染通常分为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四个时期。从病原物侵入前与寄主植物存在相互关系并直接影响病原物侵入的时期称为接触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开始建立寄生关系称为侵入期;从寄生关系的建立到症状的开始出现称为潜育期;症状出现以后的时期则称为发病期。试题(六)一、名词解释(5×4=20分)病状与病征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专化型和生理小种病害的三角关系和四角关系活体寄生物与死体寄生物二、问答题(6×10=60分)1.植物病原真菌分为哪几个亚门?举例说明它们的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以及对应的产孢机构。
2.真菌生活史的含义?植物病原真菌的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在植物病害发生中所起的主要作用?
3.试述植物病原原核生物病害的诊断步骤?
4.症状在植物病害诊断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5.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分哪几个时期?
6.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三、选择题选择题(10×2=20分)1.
为坏死型症状。
a.疮痂b.红化c.茎腐d.青枯
2.
的病征为点状物。
a.稻瘟病b.萝卜白锈病c.玉米干腐病d.小麦条锈病
3.柑桔青霉病的病征为
。
a.粉状物b.颗粒状物c.霉状物d.线状物
4.
为菌丝的变态结构。
a.假菌丝b.两型菌丝c.单细胞菌体d.吸器
5.病症为锈状物的是
。
a.锈菌b.黑粉菌c.白粉菌d.霜霉菌
6.接合菌的无性孢子为
。
a.游动孢子b.分生孢子c.孢囊孢子d.接合孢子
7.引起霜霜霉病的病原菌应归属于
。
a.壶菌纲b.根肿菌纲c.卵菌纲d.丝壶菌纲
8.真菌的非无性孢子
。
a.分生孢子b.接合孢子c.厚垣孢子d.孢囊孢子
9.病毒的核酸类型不是为
。
a.b.c.d.
10.下列病原物哪个具有孢子多型性的特点?()
a.b.c.d.答案一、名词解释1.病状与病征:病状是植物受病原物侵染后外部所表现的状态。病征是病部出现的病原物的个体或群体。
2.侵染性病害与非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因素侵染所形成的病害称为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
3.生理小种与专化型:病原物种内形态相似,但对不同种寄主植物的致病性不同的类群称为专化型。专化型内形态相似,但对作物不同品种即鉴别寄主的致病性不同的类群称为生理小种。
4.病害的三角关系和四角关系:病害的三角关系指需要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三者互相配合才能引起侵染性病害的关系;病害的四角关系则指需要病原生物、寄主植物、一定的环境条件和人四者互相配合才能引起侵染性病害的关系;
5.活体寄生物与死体寄生物:活体寄生物指只能活体寄生的寄生物,其生活方式是从活的寄主中获得养分,并不立即杀伤寄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死体寄生物指寄生物的生活方式是先杀伤寄主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然后从中吸取养分。二、简答题1、植物病原真菌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五个亚门。
(1)鞭毛菌亚门:营养体多为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具鞭毛的游动孢子,有性繁殖形成休眠孢子囊或卵孢。如十字花科植物霜霉病。
(2)接合菌门:营养体为无隔菌丝体,无性繁殖形成孢子囊,产生不能动的孢囊孢子,有性生殖产生接合孢子。如甘薯软腐病。
(3)子囊菌亚门:营养体为有隔菌丝体,少数为单细胞;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大多数子囊菌的子囊产生在子囊果内,少数是裸生的。如各种植物白粉病。
(4)担子菌亚门:营养体为有隔菌丝体,且多数为双核菌丝体;一般没有无性繁殖,有性生殖除锈菌外,通常不形成特殊分化的性器官,而由双核菌丝体的细胞直接产生担子和担孢子。如各种植物锈病。
(5)半知菌亚门:营养体为分枝繁茂的有隔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有性阶段尚未发现或不常见或在病害循环中不重要。如玉米大斑病。
2、真菌的生活史是指真菌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整个生活过程。
在适宜的条件下,真菌无性繁殖阶段在它的生活史中往往可以独立地多次重复循环,而且完成一次无性循环所需的时间较短,产生的无性孢子数量大,对植物病害的传播、蔓延作用很大。真菌的有性阶段在整个生活史中往往只出现一次。有性孢子多半是在侵染后期或经过休眠后才产生的,有助于病菌渡过不良环境成为翌年病害的初侵染源。
3、(1)症状识别;(2)显微镜检查;(3)分离培养与侵染性实验。
4、症状是指植物受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因素的侵扰后,内部的生理活动或外观的生长发育所显示的某种异常状态。
症状是诊断植物病害的重要依据,但不是唯一的依据。每一种病害都有它特有的症状表现。它是人们识别病害、描述病害和命名病害的主要依据,因此在病害诊断中十分有用。
(1)多数情况下,一种植物在特定条件下发生一种病害以后就出现一种症状,如斑点、腐烂等。
(2)有不少病害的症状并非固定不变或只有一种症状,可以在不同阶段或不同抗性的品种上或者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出现不同类型的症状。
(3)有的病害在一种植物上可以同时或先后表现两种不同类型的症状,这种称为综合症。
(4)当两种或多种病害同时在一株植物上发生时,可以出现多种不同类型的症状,这种称为并发症。当两种病害在同一株植物上发生时,可能只出现一种症状或很轻的症状的拮抗现象,也有可能出现互相促进加重症状的协生现象。隐症现象也是症状变化的一种类型。
5、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就是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植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显示病害症状的过程,也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病原物的侵染通常分为接触期、侵入、潜育和发病四个时期。在病原物侵入前与寄主植物存在相互关系并直接影响病原物侵入的时期称为接触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开始建立寄生关系称为侵入期;从寄生关系的建立到症状的开始出现称为潜育期;症状出现以后的时期则称为发病期。
6.病害循环:指侵染性病害从一个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它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的传播以及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
围绕三个基本环节,阐述每一个环节与植物病害防治的关系,即说明病害循环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三、选择题
1、a2、c3、c4、d5、a6、c7、c8、b9、d10、c试题(七)一、名词解释(6×3=18分)
潜伏侵染毒素生物防治隐症现象被动抗病性二、问答题(共52分)
1、怎样利用交叉保护反应防治病毒病?(10分)
2、什么是病程?各阶段有何特点?(10分)
3、简述植物病害的三角关系与四角关系的含义。(10分)
4、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12分)
5、活体营养寄生物和死体营养寄生物有何区别?(10分)三、选择题(10分)
1、植物病原物的致病因素主要是()。
a.酶b.毒素c.病原物的代谢物d.生长调节物质
2、()是某些病毒病害的特征。
a.内含体b.侵填体c.乳突d.附着枝
3、()病害通过喷菌现象可进行简易鉴别。
a.真菌b.病毒c.线虫d.细菌
4、()在发病部位可见黑色鼠粪状菌核。
a.稻瘟病b.水稻白叶枯病c.玉米干腐病d.油菜秆腐病
5、水稻纹枯病的病征为()。
a.粉状物b.颗粒状物c.霉状物d.线状物
6、()是菌丝的变态结构。
a.假菌丝b.两型菌丝c.单细胞菌体d.吸器
7、腹菌纲真菌的担子果为()。
a.被果型b.裸果型c.半被果型d.无担子果型
8、活体寄生物一般能够直接侵入寄主体内,但()是从微伤口侵入的。
a.b.寄生性植物c.d.锈菌
9、白粉菌的有性孢子为()。
a.卵孢子b.分生孢子c.担孢子d.子囊孢子
10、小麦条锈病发病部位形成的虚线状的鲜黄色孢子堆是病菌的()。
a.冬孢子b.性孢子c.夏孢子d.锈孢子四、填空题(共20分)
1.病原物的侵入方式分为
。
2.植物病原真菌的五个亚门分别是
。
3.子囊菌分纲的依据是
。
4.植物病害根据病原的性质分为
和
。
5.初侵染源主要有
。
6.植物线虫病害的症状特点为
。
7.植物病毒的鉴定方法主要有
。
8.农业防治的主要措施有
。
9.真菌的有性子实体有
。答案一、名词解释1:是对有害生物进行科学管理的体系。从农业生态系统总体出发,根据有害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素的作用,因地制宜地协调应用必要的措施,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经济受害水平之下,以获得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2.潜伏侵染:病原物在侵入寄主后暂时呈潜伏状态,不立即表现症状,要在适宜的条件下或特定的发育阶段才显现症状。
3.毒素:是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在非常低的浓度范围内干扰植物正常生理功能,对植物有毒害的非酶类化合物。
4.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有益微生物对病原物的各种不利作用,来减少病原物的数量和削弱其致病性。有益微生物还能诱导或增强植物抗病性,通过改变植物与病原物的相互关系,抑制病害发生。
5.隐症现象:一种病害的症状出现后,由于环境条件的改变,或者使用农药治疗以后,原有症状逐渐减退直至消失的暂时现象。
6被动抗病性:是植物与病原物接触前即已具有的性状所决定的抗病性。二、简答题1、在植物病毒学的研究中,人们早已发现病毒近缘株系间有“交叉保护作用”。当植物寄主接种弱毒株系后,再第二次接种同一种病毒的强毒株系,则寄主抵抗强毒株系,症状减轻,病毒复制受到抑制。利用植物诱发抗病性来控制病害是一个很有希望的研究方向。人们试图利用病毒的弱毒株系或病原菌弱毒菌系来诱发植物抗病性用来防治病害。这类研究多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进行的,还缺乏有关诱发抗病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防病增产效果以及应用技术的田间研究。另外,也没有证据表明诱发抗病性能够遗传传递,因而短时间内还难以在生产中应用诱发抗病性。
2、病原物的病程就是侵染过程,即病原物与寄主植物可侵染部位接触,并侵入寄主植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扩展,然后发生致病作用,显示病害症状的过程,也是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病原物的侵染通常分为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和发病期四个时期。从病原物侵入前与寄主植物存在相互关系并直接影响病原物侵入的时期称为接触期;从病原物侵入寄主植物到开始建立寄生关系称为侵入期;从寄生关系的建立到症状的开始出现称为潜育期;症状出现以后的时期则称为发病期。
3、各种病原物在植物体内繁殖和蔓延的寄生部位是不同的。病原物的分布局限在侵入点附近,形成局部的或点发性的感染,也称作局部侵染;有的则从侵入点向各个部位蔓延,甚至引起全株性的感染,也称作系统侵染。植物病害以局部性感染的较多,如各种叶斑病类。绝大部分的黑穗病、枯萎病、病毒、类病毒、类菌原体病害都引起全株性的感染。全株性病害的潜育期一般较长。
4、病害三角:病原生物、寄主植物和一定的环境条件相互配合才能引起侵染性病害的关系。病害四角是在病害三角的基础上加上人为因素。
5、病原物从寄主植物获得营养物质,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不同的方式。第一种方式是死体营养型(),病原物先杀死寄主的细胞和组织,然后从死亡的细胞中吸收养分。属于这一类的病原物都是非专性寄生的,有时称作死体营养寄生物。它们产生酶或毒素的能力很强,所以对植物的直接破坏性很大。它们虽然可以寄生在植物上,但是获得营养物质的方式还是腐生的。第二种方式是活体营养型(),病原物和活的细胞建立密切的营养关系,有时称作活体营养寄生物。它们从细胞组织中吸收营养物质而并不很快引起细胞的死亡,通常菌丝在寄主细胞间发育和蔓延,仅以吸器深入寄主的活细胞内吸收营养。属于这一类的病原物有锈菌、白粉菌、霜霉菌等专性寄生物等。三、12345678910四、填空题1、主动侵入、被动侵入。
2、鞭毛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接合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
3、是否形成子囊果及子实层、子囊果的类型和子囊的特征等。
4、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
5、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土壤,病株残体,肥料。
6、有虫瘿或根结、胞囊、茎(芽、叶)坏死、植株矮化黄化、缺肥状
7、生物学实验、电子显微镜技术、血清学技术等。
8、使用无病繁殖材料、建立合理的种植制度、保持田园卫生、加强栽培管理。
9、子囊果、担子果。试题(八)一、名词解释(6×3=18分)病害严重度转主寄生植物病害过敏性坏死反应生理小种体外存活期二、问答题(共52分)1、植物病原真菌分为哪几个亚门?各亚门的主要特征如何?每类真菌举一个病害并简述其特点。(15分)
2、简述各类侵染性病害的诊断要点。其中真菌病害的诊断中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15分)
3、简述柯赫氏法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举例说明一个新病害的诊断程序。(10分)
4、何谓病害循环?为什么说它是制订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12分)三、选择题(10分)1、烟草花叶病毒常简称()。
a.b.c.d.
2、()病害可通过喷菌现象可进行简易鉴别。
a.真菌b.病毒c.线虫d.细菌
3、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常具有潜伏侵染特性,这类病原物最可能是()。
a.专性寄生物b.弱性寄生物c.腐生物d.活体寄生物
4、()为坏死型症状。
a.疮痂b.红化c.茎腐d.青枯
5、()的病征为锈状物。
a.锈病b.黑粉病c.白粉病d.霜霉病
6、活体寄生物一般能够直接侵入寄主体内,但()是从微伤口侵入的。
a线虫b.真菌c.病毒d.细菌?
7、()病征为点状物。
a.稻瘟病b.萝卜白锈病c.玉米干腐病d.小麦条锈病
8、柑桔青霉病的病征为()。
a.粉状物b.霉状物c.颗粒状物d.线状物
9、()菌丝的变态结构。
a.假菌丝b.两型菌丝c.单细胞菌体d.吸器
10、接合菌的无性孢子为()。
a.游动孢子b.分生孢子c.孢囊孢子d.接合孢
四、填空题(共20分)
1.植物病害的症状分为病状和病征两类,其中病状主要有
,
。病征主要有
。
2.植物病害的防治措施主要有
。
3.按照寄主抗病的机制不同,可将抗病性分为
和
,
按照抗病因素的性质,抗病性可分为
和
。
4.植物病害根据病原的性质分为
和
。
5.植物流行性病害根据流行所需时间分为
和
。
6.植物病毒的非介体传播方式有
。
7.小麦条锈菌的孢子有
。
8.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主要有
。
9.真菌的无性孢子类型有
。
10.半知菌的丝孢纲分为四个目,即
。答案一、名词解释1.病害严重度:表示植株或器官患病的轻重程度(例如病斑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严重度用分级法表示,亦即将发病的严重程度由轻到重划分出几个级别,分别用各级的代表值或百分率表示。
2.转主寄生:真菌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寄生生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称为转主寄生。
3.植物病害:指由于受到病原生物或不良环境条件的持续干扰,植物正常的生理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在生理上或外观上表现出异常的状态。
4.过敏性坏死反应:是植物对非亲和性病原物侵染表现高度敏感的现象,此时受侵细胞及其邻近细胞迅速坏死,病原物受到遏制或被杀死,或被封锁在枯死组织中。
5.生理小种:指一种寄生物种内对寄主植物不同品种具有不同致病力的专化类型。
6.体外存活期:在室温(20-22℃)下,病毒抽提液保持侵染力的最长时间。二、问答题
1、植物病原真菌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五个亚门,它们的主要特征如下:
(1)鞭毛菌亚门:营养体是单细胞或没有隔膜的菌丝体,无性繁殖产生游动孢子,有性生殖产生卵孢子或休眠孢子囊。如十字花科植物霜霉病。
(2)接合菌门:营养体是菌丝体,典型的没有隔膜,无性繁殖产生孢囊孢子,有性生殖形成接合孢子。如甘薯软腐病。
(3)子囊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膜的菌丝体,极少数是单细胞,无性繁殖产生分生孢子,有性生殖形成子囊孢子。如各种植物白粉病。
(4)担子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膜的菌丝体,总体上不产生任何类型的无性孢子,有性生殖形成孢子。如各种植物锈病。
(5)半知菌亚门:营养体大多数为发达的有隔菌丝体,少数为单细胞(酵母类)。无性繁殖产生各种类型的分生孢子;有性阶段尚未发现或不常见或在病害循环中不重要。如玉米大斑病。
2、诊断要点:
(1)真菌病害:大多数真菌病害在病部产生病征,或稍加保湿培养即可长出子实体来。
(2)细菌病害:大多数细菌病害,初期有水渍状或油渍状边缘,半透明。病斑上有菌脓外溢,斑点、腐烂、萎蔫、肿瘤大多数是细菌病害的特征,部分真菌也引起萎蔫与肿瘤。切片镜检有无喷菌现象是最简便易行又最可靠的诊断技术。
(3)病毒病害:以花叶、矮缩、坏死为多见。无病征。
(4)线虫病害:其病状有虫瘿或根结、胞囊、茎(芽、叶)坏死、植株矮化黄化、缺肥状。
(5)寄生植物引起的病害:在病植物体上或根际可以看到其寄生物。
(6)菌原体病害:植株矮缩、丛枝或扁枝,小叶与黄化,少数出现花变叶或花变绿。
真菌病害的诊断中要特别注意以下问题:长出的子实体是真正病原真菌的子实体,还是次生或腐生真菌的子实体。
3、(1)在病植株上常伴随有一种微生物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3)将纯培养物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康植株上能引起同样的病害症状。(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得到其纯培养物,性状与原来(2)的记录相同。
诊断的程序是:(1)症状的识别与描述;(2)调查询问病史与有关档案;(3)采样检查(镜检与剖检等);(4)分离—接种—再分离。
4、病害循环:指侵染性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生,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度发生的过程。它包括三个基本环节:病原物的越冬越夏、病原物的传播以及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
围绕三个基本环节,阐述每一个环节与植物病害防治的关系,即说明病害循环是制定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三、123.b45678910四、填空题
1、变色、坏死、萎蔫、腐烂、畸形;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脓状物,锈状物等。
2、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植物抗病品种的利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
3、主动抗病性、被动抗病性。物理抗病性、化学抗病性。
4、侵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
5、单年流行病害,积年流行病害。
6、机械传播、无性繁殖材料和嫁接传播、种子和花粉传播;
7、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担孢子。
8、田间病株,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土壤,病株残体,肥料。
9、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和厚垣孢子
10、无孢目、丝孢目、束梗孢目、瘤座孢目试题(九)一、名词解释(6×3=18分)
非侵染性病害菌核农业防治病害的三角关系病害的流行喷菌现象二、问答题(共52分)
1.如何用柯赫法则诊断一个新病害?(8分)
2.锈菌和黑粉菌有哪些主要特点?它们所致的病害特点分别如何?(10分)
3.比较病原真菌和细菌在侵染和传播方面的特点。(10分)
4.试述病原物的致病机制。(12分)
5.何谓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二者在防治策略上有何不同?(12分)三、选择题(10分)
1、丛枝症最可能是因为病原物分泌的
所致。
a.酶b.毒素c.病原物的代谢物d.生长调节物质
2、下列
是降低病害流行速度的措施。
a.铲除转主寄主b.种子消毒处理c.田园清洁卫生d.防治传病介体
3、由于植株形态、发育特性等使寄主在时间或空间上逃避了与病原物的接触,从而不生病或生病较少,称作
。
a.诱导抗病性b.避病c.耐病d.抗侵入
4、一种病原生物种内对寄主植物不同品种具有不同致病力的专化类型称为
。
a.生理小种b.小种专化抗性c.专化型d.生物型
5、
病征为锈状物。
a.稻瘟病b.萝卜白锈病c.玉米干腐病d.小麦条锈病
6、活体寄生物一般能够直接侵入寄主体内,但
是从微伤口侵入的。
a.线虫b.真菌c.病毒d.细菌?
7、根肿病菌属于
。
a.鞭毛菌b.接合菌c.白粉菌d.卵菌
8、白粉病发病部位形成的小黑点为
。
a.子囊壳b.分生孢子器c.分生孢子盘d.闭囊壳
9、有些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常具有潜伏侵染特性,这类病原物最可能是
。
a.专性寄生物b.弱性寄生物c.腐生物d.活体寄生物
10、半知菌大多数属于
。
a.鞭毛菌b.子囊菌c.接合菌d.担子菌四、填空题(共20分)1.病害循环包括
、
和
三个基本环节。
2.植物病原真菌分为
亚门、
亚门、
亚门、
亚门和
亚门。
3.按照寄主抗病的机制不同,可将抗病性分为
和
,按照抗病因素的性质,抗病性可分为
和
。
4.植物病害防治措施按照作用原理分为
。
5.植物流行性病害根据流行所需时间分为
和
。
6.真菌病害的病征主要有
。
7.植物病毒的非介体传播方式有
。
8.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主要有
。
9.真菌产子囊孢子的子实体有
。
10.植物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包括
。答案一、名词解释非侵染性病害:是由于植物自身的生理缺陷或遗传性疾病,或由于在生长环境中有不适宜的物理、化学等因素直接或间接引起的一类病害。
菌核:由真菌菌丝或菌丝与寄主组织共同构成的一种较为坚硬的结构,大多数为黑褐色,其内部是疏丝组织,外层是拟薄壁组织,特别是表层细胞的细胞壁很厚。菌核内贮存较多的养分,对高温、低温和干燥的抵抗能力都很强。
农业防治:又称环境管理或栽培防治,其目的是在全面分析寄主植物、病原物和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关系的基础上,运用各种农业调控措施,压低病原物数量,提高植物抗病性,创造有利于植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
病害的三角关系:即病害三角,是指需要病原物,寄主和环境条件三者配合才能引起发病的观点。
病害的流行:植物群体发病的现象。在植物病理学发展过程中,曾经把病害在较短时间内突然大面积严重发生从而造成重大损失的过程称为病害的流行,而在定量流行学中则把植物群体的病害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中的增长都泛称为流行。
喷菌现象:由细菌侵染所致病害的病部,无论是维管束系统受害的,还是薄壁组织受害的,都可以在徒手切片中看到有大量细菌从病部喷出,这种现象称为喷菌现象。这是细菌病害所特有的,是区分细菌病害或真菌、病毒病害的最简便的手段之一。二、问答题
1、(1)在病植株上常伴随有一种微生物存在。(2)该微生物可在离体的或人工培养基上分离纯化而得到纯培养。(3)将纯培养物接种到相同品种的健康植株上能引起同样的病害症状。(4)从接种发病的植物上再分离得到其纯培养物,性状与原来(2)的记录相同。先分离纯化病原物,然后接种到相同的健康植物上,若引起同样的症状,再新的发病部位能再分离到同种分离物,即认为该分离物为病原物。
2、锈菌目的真菌一般称为锈菌,主要为害植物茎、叶,大多引起局部侵染,在病斑表面往往形成称作锈状物的病征,所引起的病害一般称为锈病,常引起农作物的严重损失。特征是:冬孢子萌发产生的先菌丝内产生横隔特化为担子;担子4个细胞,每个细胞上产生1个小梗,小梗上着生单胞、无色的担孢子;担孢子释放时可以强力弹射。通常认为锈菌是专性寄生菌,但有些可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
黑粉菌目真菌一般称作黑粉菌,特征是形成成堆黑色粉状的冬孢子(厚垣孢子)。黑粉菌为害植物,有的是系统侵染,有的是局部侵染。系统侵染的黑粉菌,典型的明显症状大多表现在病株的穗上,引起黑穗病。黑粉菌和锈菌的主要区别是:黑粉菌的冬孢子是从双核菌丝体的中间细胞形成的,担孢子直接着生在先菌丝(没有小梗)的侧面或顶部,成熟后也不能弹出。此外,黑粉菌不是专性寄生的,大多为兼性寄生,寄生性较强。
3.病原物的侵入途径包括直接穿透侵入、自然孔口侵入和伤口侵入三种,细菌一般从自然孔口和伤口侵入,真菌大多从自然孔口或伤口侵入,有的可以直接穿透侵入。关于真菌直接侵入机制过去一直认为是附着胞和侵染丝的机械压力,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侵染丝的穿过角质层应该是机械的和化学的(酶的软化)两方面的作用。真菌性病害病状一般表现为坏死,畸形和萎蔫,病征表现为霉状物,粉状物,点状物,锈状物等;细菌性病害病状为坏死,萎蔫,腐烂,畸形,病征为脓状物,切片镜检有喷菌现象。各种病原物的传播方式和方法是不同的,真菌主要是以孢子随着气流和雨水传播,细菌多半是由雨水和昆虫传播。
4、植物病原物的致病机制:健康植物的细胞和组织进行着正常有序的代谢活动、病原侵入后,寄主植物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就遭到破坏。病原生物对寄主的影响,除了夺取寄主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外,还对植物施加机械压力以及产生对寄主的正常生理活动有害的代谢产物,如酶、毒素和生长调节物质等,诱发一系列病变,产生病害特有的症状。除病毒和类病毒外,其它各类病原物都能产生酶、毒素和生长调节物质。其致病机制如下:1)、攫取寄主的生活物质。各种病原物都具有寄生性,能够从寄主上获得必要的生活物质。寄主体内或体表的寄生物越多,消耗的养分也越多,从而造成寄主植物的营养不良、黄化、矮化,甚至枯死等症状。2)、机械压力。病原真菌、高等寄生植物和线虫可以通过对植物表面施加机械压力而侵入。真菌菌丝(芽管)和高等寄生植物的胚根首先接触并附着在植物表面,继而其前端膨大,形成附着胞,由附着胞产生纤细的侵入钉,对植物表皮施加巨大的机械压力,并分泌相应的酶类,软化并穿透角质层和细胞壁而侵入。一些病原真菌在植物表皮下薄壁组织中形成子实体时,亦施加相当大的机械压力,致使表皮层突起和破裂,子实体外露。3)、酶。病原物产生的与致病性有关的酶很多,主要有角质酶、细胞壁降解酶、蛋白酶、淀粉酶、脂酶等。许多病原真菌可以直接穿透植物表皮而侵入。真菌能产生一系列降解表皮角质层和细胞壁的酶,直接侵入过程就是部分地或全部地通过这种化学穿透方式而实现的。4)、毒素。毒素是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在非常低的浓度范围内干扰植物正常生理功能,是一类对植物有毒害的非酶类化合物。毒素是一种非常高效的致病物质,它能在很低浓度下诱发植物产生病状。毒素是重要的致病因素。5)、生长调节物质。植物的生长调节物质亦称植物激素,各种生长调节物质是植物体细胞分裂、生长、分化、休眠和衰老所必需的。许多病原菌能合成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相同或类似的物质,严重扰乱寄主植物正常的生理过程,诱导产生徒长、矮化、畸形、赘生、落叶、顶芽抑制和根尖钝化等多种形态病变。
5.单循环病害是指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而没有再侵染或者虽有再侵染,但作用很小的病害。此类病害多为种传的全株性或系统性病害,其自然传播距离较近,传播效能较小。病原物可产生抗逆性强的休眠体越冬,越冬率较高,较稳定。单循环病害每年的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初始菌量。寄主的感病期较短,在病原物侵入阶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碳排放权交易与许可合同
- 2024年股东保密协议:保护商业秘密共创双赢
- 2024年道路灯光设备安装协议
- 2025年度离婚协议书争议解决机制设计合同3篇
- 2024建筑工程整洁施工管理合同一
- 2024餐馆废弃物处理合作协议
- 2024年跨国健康产业投资与服务合同
- 2024软件公司关于信息系统集成与运维的合同
- 2025年度城乡公司农村电商服务平台开发与运营合同3篇
- 2024年矿区环境保护与修复协议
- 高中化学名师工作室三年发展规划
- 同济大学信纸
- 高处作业安全培训课件-
- 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科学四年级创新作业测试卷【附答案】
- 硫磺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职中英语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过盈配合压装力计算
- 先天性肌性斜颈的康复
- GB/T 37518-2019代理报关服务规范
- GB/T 34370.1-2017游乐设施无损检测第1部分:总则
- GB/T 15924-1995锡矿石化学分析方法碘量法测定锡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