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历史《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历史《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历史《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历史《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0年代初的公交车(烧炭型),人货混装,一路行驶,烟雾腾腾,尘土飞扬。大街上的公共汽车,车顶上背个大气包,烧的煤气。素称地大物博的中国,在1956年以前,长期被外国人宣布为贫油国,占世界人口1/4的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大庆油田大港油田华北油田胜利油田

1965年石油产量达到1131.5万吨,国内石油产品的消费全部实现自给。——李四光

(1889-1971)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石迹耿千秋——李四光先生的科学贡献1918年,李四光在他的硕士论文中写道:“今天,我们要求新兴一代‘黄帝’子孙,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也许并非为时过晚。一方面,要为纯科学的发展而尽力;另一方面,要用得来的知识,直接或间接地去解决有关工业的问题。”探究一:李四光先生是怎样实践他的诺言的?他解决了有关工业的哪些重大问题?理论研究实际运用《地质力学概论》(60年代)研究领域石迹耿千秋——李四光先生的科学贡献地质力学新理论“地质力学”创立经过:萌芽时期正式提出载入史册系统总结《地球表面形象变迁的主因》--(1926)《地质力学的基础和方法》(1945)《新华夏海的起源》的报告(1948)它的一条腿站在地质学方面,另一条腿站在力学方面。反映地壳运动的一切现象是地质力学考察和研究的对象。地质力学的代表作和里程碑实际运用研究领域一、石迹耿千秋——李四光先生的科学贡献石油勘探地质力学

一战期间,为寻找石油,美国美孚石油公司在中国西北打了7口井,花了几百万美元,因收获不大走掉了。

1922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断言:“中国东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不大;西南部找到石油的可能性更是遥远;西北部不会成为一个重要的油田;东北地区不会有大量的石油。”“中国贫油论”这个新华夏系的内陆沉降带,我们有证据认为是白垩纪内陆盆地的发展……可能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沉积物。

——李四光(《中国地质学》,1939)1959年9月26日,黑龙江省肇州县大同镇的松基3井进行第一次开井放喷。在钻井队员和石油工业部领导的注视下,咕嘟的工业油流从阀门中源源不断呼啸而出,一喷几十米远,象征着松辽盆地第一口具有工业价值油流油井的诞生。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10周年大庆和松基3井喜获工业油流,1959年10月8日,赶到油井现场的时任黑龙江省委第一书记欧阳钦提议,把大同镇改名为大庆区。此后,石油部也将这个新发现的油田命名为大庆油田。从此,中国将“贫油”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

地质之光李四光被誉为是中国的打破了一个“洋神话”摘掉了“中国贫油论”的帽子

实际运用研究领域一、石迹耿千秋——李四光先生的科学贡献石油勘探1、地质力学摘掉贫油帽子提供能源保障“向科学进军”的热潮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1958年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建成标志我国开始跨入原子能时代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我国由此跨入核国家行列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世界首次1965年大庆、胜利、大港油田石油实现全部自给1966年第一颗导弹发射成功我国有了用于实战的导弹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距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不到三年的时间,而同样技术发展速度,美国用了七年,苏联用了四年。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重量超过苏美等国的第一颗卫星1973年灿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1967年10月时任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在国家科委地震办公室研究地下水观测的会议上指出,“应向滦县、迁安地区(属唐山地区)做些工作。如果这些地区活动的话,那就很难排除大地震的发生。”

实际运用研究领域一、石迹耿千秋——李四光先生的科学贡献石油勘探铀矿资源地震预测1、地质力学3、古生物学2、冰川学摘掉贫油帽子提供能源保障发展核能事业地质灾害测防(发现中国第四纪冰川)又打破一个“洋神话”

第四纪冰川是地球史上最近一次大冰川期(距今约200万年),大部地区多次发生的冰川活动的总称。冰川的发生是极地或高山地区沿地面运动的巨大冰体,一般冰川为舌状。由降落在雪线以上的大量积雪,在重力和巨大压力下形成。冰川的分布是研究地质构造的重要依据,它的出现对全球气候和生物发展的影响很大,特别是第四纪冰川,直接作用于人类的生存环境,研究和确认第四纪冰川既有特殊的理论意义也有普遍的现时意义。

早在20年代,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李四光到过太行山麓、大同盆地,上庐山、黄山,先后发现了第四纪冰川的遗迹。1933年,他在中国地质学会第十次年会上,满怀信心地宣布:“长江流域在第四纪确有冰川遗迹存在……”李四光的新发现,震惊了世界。

德国冰川权威李希霍分断言:“中国南方太暖,而北方太干,第四纪中国无冰川发生。”“冰舌”---西藏堆龙德庆(摄于1000米高空的飞机上)第四纪冰川遗迹科学家考察第四纪冰川现代冰川---海螺沟冰川(川西贡嘎山周围)

中国第四纪冰川的确立,是我国第四纪地层学和气候学研究上的一个里程碑,它对寻找地下水资源、砂金矿床、选定工程建设场址,都有重要指导作用。实际运用研究领域一、石迹耿千秋——李四光先生的科学贡献(创立虫筳科化石鉴定标准)石油勘探铀矿资源地震预测摘掉贫油帽子提供能源保障发展核能事业地质灾害测防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1、地质力学2、冰川学3、古生物学

虫筳

,这种古生物仅麦粒般大小,出现于古生代石炭纪,绝灭于二叠纪末,是一种生活在古代海洋的单细胞动物,又称为原生动物。专家称,稀罕的蜓科化石是地球历史所珍藏下来的宝贵遗物之一。对于当地普查找矿,研究地质构造以及研究古生物本身具有一定的意义。《行路难》李白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中国的第一首小提琴曲袁隆平

袁隆平喜欢李四光创作的小提琴曲《行路难》。他以这种方式告诉世人:“探索科学的道路是艰难的,但不管怎么难,科学工作者都要义无反顾走下去……”实际运用研究领域归纳李四光先生的科学贡献(创立(虫筳)科化石鉴定标准)地质力学古生物学冰川学石油勘探铀矿资源地震预测摘掉贫油帽子提供能源保障发展核能事业地质灾害测防为成昆铁路选线、攀枝花钢厂选址寻找开发煤炭资源李四光生平简介1889年出生于湖北黄冈1904年(15岁)破格选送日本留学,学习造船专业1905年(16岁)加入同盟会1910年毕业回国,通过考试被赐“工科进士”1913年入英国伯明翰大学学习采矿,后改学地质1920年回国,北大地质系执教30、40年代多次赴欧美讲学、考察等交流,

并再次赴英深造1950年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地质部部长1971年卒于北京,享年82岁

探究二:李四光先生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请根据所学的历史知识,分析李四光先生的一生经历了哪几次政权更迭?18891971晚清衰落民国动荡新中国成立19491912投考新式学堂派往日本留学成为同盟会员担任实业部长辞官留学英国受聘北大执教拒绝出任高官应邀赴英讲学冲破阻挠回国任地质部部长打破贫油国论二、崎岖五岭路——李四光先生的人生轨迹南京临时政府北洋军阀统治南京国民政府19131927探究三:李四光先生的求学经历有哪些转变?探究三:李四光先生的求学经历有哪些转变?新式学堂留学日本留学英国童年故事从李仲揆到李四光表四被光探究三:李四光先生的求学经历有哪些转变?新式学堂留学日本留学英国造船采矿地质李四光先生选择专业的理由是什么?探究三:李四光先生的求学经历有哪些转变?新式学堂留学日本留学英国造船采矿地质李四光先生选择专业的理由是什么?

“要造船,就得有钢铁;要钢铁,就得靠采矿。我已经学了一年采矿,但我现在认为,光会采矿是不行的。中国虽然地大物博,但是科学落后。如果我们自己不能找矿,将来就是给洋人当矿工。”探究三:李四光先生的求学经历有哪些转变?新式学堂留学日本留学英国造船采矿地质李四光先生选择专业的理由是什么?赴英讲学1910年回国,后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部长。1920年回国,任北京大学地质系教授。1950年回国,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李四光先生选择回国的原因是什么?努力向学蔚为国用——孙中山实业救国科学救国建设祖国反映李四光怎样的精神品质?李四光先生的一生18891971崎岖五岭路石迹耿千秋1971年4月29日,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颁奖词

中国既要找到油,又要找到铀——在新中国地质事业的群星中,最为明亮的一颗就是我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奠基人李四光。李四光以科学家、地质学家而享誉全球,而作为孙中山先生领导的中国同盟会的创始会员之一,他是现代进步爱国知识分子的典范。

李四光是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是卓越的科学家、杰出的教育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温家宝(《在纪念李四光110周年诞辰大会上讲话》,1999)李四光是我国科技界的一面旗帜——周恩来动动手了解下列人物,制作共和国科技名片“决不能放走钱学森,无论在哪里,他都抵得上五个师。”美国国防部官员

评价钱学森一个在精神上可以无障碍行走的人,肉体的残疾,永远不能成为她的羁绊。张海迪“他把那些枯燥的数学理论讲述得精彩动人。”“用生命谢幕的人民数学家。”

华罗庚的学生“国家要放一个‘大炮仗’,想请你参加,你看怎么样?”他的身影从众多好友的视野里隐去......

邓稼先“把我运回兰考,埋在沙堆上,活着我没有治好沙丘,死了也要看着你们把沙丘治好!”

焦裕禄“此时不搏更待何时!”

震撼世界的一次突破,带来了“国球”的长盛不衰。

容国团动动手共和国科技名片华罗庚: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为社会创造了巨大物质财富和经济效益钱学森:“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邓稼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作出重大贡献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王选:致力于文字、图形、图像的计算机处理研究,被誉为当代“毕昇”***:************1.杨帆同学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下列哪位是他的先辈和同行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