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哈姆莱特》看巴赫金的狂欢化思想
不同时代的科学家对哈姆利特有不同的评论。伏尔泰从古典主义兴趣出发,指责《哈姆莱特》这个剧本粗俗野蛮,荒唐不堪,充满着时代的错误,尤其是小丑在舞台上埋葬奥菲利娅的戏令人触目惊心。他在《塞米拉米斯》序里进一步指出《哈姆莱特》的粗俗:第二幕,哈姆莱特疯了;第三幕,他的情人也疯了;王子杀死了他恋人的父亲,就像是杀死一只耗子;尤其是第五幕,两个小丑在舞台上为自杀的女主角掘墓,说着一些与他们身份相吻合的脏话,手里还拿着死人的骨头;哈姆莱特王子用同样令人厌恶的疯话和插科打诨来回答。有趣的是,伏尔泰对《哈姆莱特》的这些评价恰恰反映了该剧作为狂欢化文学的基本文本特征,为我们从狂欢化的角度解读该剧提供了一个参照。事实上,巴赫金在其专著《拉伯雷和他的世界》中曾提及莎士比亚戏剧的狂欢化因素,但只是一笔带过,没有进一步展开评论(275页)。巴赫金的“狂欢化”(carnivalization)是指通过将崇高与卑俗的事物混杂而讥讽嘲笑并彻底颠覆传统的社会等级和传统的价值观。在这个意义上,《哈姆莱特》展现给读者的是一个上下颠倒的狂欢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相对立的两极走到了一起,如“诞生-死亡、少年-老年、上-下、正面-背面、夸赞-斥骂、肯定-否定、悲剧性-喜剧性”。看似相反的两种因素相互依存,如果孤立地强调其中一种因素就会导致康德的两律悖反式。更为重要的是,在狂欢节的世界里,人的一切等级界限(包括政治的、血统的、道德的)都消失了,国王成了弑君篡位者,王后成了淫妇,王子变成了疯癫之人,一切清规戒律和霸权统统被打倒,上层阶级与下层阶级的限界被消解。正是在这种戏谑与吵闹、神圣与粗俗、崇高与卑下的可笑混合中,《哈姆莱特》实现了狂欢精神消解、颠覆官方文化及正统意识形态的功能,从而表现了莎士比亚“彻底的非教条主义”以及追求自由、平等、民主、解放的意识。在这一过程中,小丑形象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巴赫金认为:“小丑、傻瓜和骗子是现代欧洲小说诞生的摇篮,并将自己带有饰物的尖顶帽留在了他的襁褓中。”然而,在传统的《哈姆莱特》批评中,小丑甲、乙的形象因其地位卑微,人物渺小,非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评价,反而常常遭到鄙夷和贬损。事实上正是带了傻瓜面具的小丑发出了来自社会边缘的声音,使当时社会的黑暗被揭露,上层特权阶级受到挑战、降格与脱冕。他们的语言与高级、正式、规范的官方中心语言相对立,其目的在于用不理解来歪曲、颠倒官方中心语言并为此辩护。他们有权发言,有权讽刺性摹拟,有权不理解生活,有权嘲笑一切。正如华莱士·马丁所说:“如果复杂人物参与了日常事件,或者假如这些事件被一个远离我们的意识(小丑、狂人、天真汉、来自另一文化的访问者)所看到,日常事件就会变得有趣。”《哈姆莱特》中的小丑甲和小丑乙正是用他们特殊的视角观察世界,利用他们的特权说出了普通人物不能说或说不出的话。首先,小丑为《哈姆莱特》创造出一个语言的游戏场。其中不仅充满了诙谐的双关语、滑稽的文字讹误、毫无意义的重复,而且融合了高雅与粗俗、官方与民间的话语。这种文字游戏在墓地场景中被推到了极致:两个掘墓者小丑甲和小丑乙采用了清晰可辨风格迥异的语言形式,如诗歌、双关语、谜语、讽刺摹仿性的辩论等等。本场戏一开始就出现两小丑在教堂墓地为投河自杀身亡的奥菲利娅掘坟。根据当时教会的规定,自杀者不能按照基督徒的仪式在教堂的墓地中下葬,然而奥菲利娅的葬礼却是个例外。这也就成为两个掘墓者相互辩论的话题。在辩论中他们列举了一系列看似有理有据但却自相矛盾的理由并讽刺嘲笑法律所规定的自杀身亡和被动遇险两种行为的区别:“要是这个人跑到这个水里,把他自己淹死了,那么,不管他自己愿不愿意,总是他自己跑下去的;……可是要是那水来到他的身上把他淹死了,那就不是他自己把自己淹死了;所以,对于他自己的死无罪的人,并没有缩短他自己的生命。”在这种狂欢化的语境中,他们一针见血地指出真正的不同在于死的是一位贵家女子。“有财有势的人,就是要投河上吊,比起他们同教的基督徒来也可以格外通融,世上的事情真是太不公平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掘墓人意识到是财产与特权决定了葬礼的形式,从而向法律、教会制度以及社会等级制度提出了质疑与挑战。两个小丑的话语既没有遵循标准的社会习俗也没有被限制于自身的等级范围,而是打破了社会阶层对语言的限制与规定。同时此段小丑的辩论语言又是对法律及验尸官报告的风格戏拟,充分展现了挖苦讥笑、玩世不恭的狂欢特色。墓地场景中另外一个明显的语言现象是关于谜语的游戏。小丑甲与小丑乙打赌猜一个谜语:“谁造出东西来比泥水匠、船匠或是木匠更坚固”。谜底是“掘坟的人”,“因为他造的房子是可以一直住到世界末日的”。事实上,这个似非而是的谜语模糊并消弭了生与死、创世纪与世界末日、尤其是上层阶级与下层阶级之间的界线。谜语在形式上采用了一问一答的对话结构,一方提出问题,一方解决问题,而在此过程中便产生了知识与权力的互动与置换。巴赫金指出,谜语作为一种流行的民间体裁在早期文学中曾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这些谜对于当时的艺术的意识形态思维是极为典型的。恶劣的和可怕的事物、严肃的和重要的事物变成了欢快轻松的音调,从次音调变成了主音调。一切都被赋予了轻盈、欢快的结局。世界和未来的奥秘并不是阴森可怕的,而是轻松欢乐的。”(233页)这种“欢乐”精神对官方意识形态和等级制度产生一种颠覆作用,体现了狂欢式的世界感受,即交替变更、除旧布新的精神。此外,哈姆莱特与小丑甲之间的对话中充满了双关语和似非而是的辩论。哈姆莱特:……大哥,这是谁的坟?小丑甲:我的,先生——……哈姆莱特:我看也是你的,因为你在里头胡闹。小丑甲:您在外头也不老实,先生,所以这坟不是您的;至于说我,我倒没有在里头胡闹,可是这坟的确是我的。哈姆莱特:你在里头,又说是你的,这就是“在里头胡闹”。因为挖坟是为死人,不是为会蹦会跳的活人,所以说你胡闹。小丑甲:这套胡闹的话果然会蹦会跳,……哈姆莱特:你是在给什么人挖坟?是个男人吗?小丑甲:不是男人,先生。哈姆莱特:那么,是个女人?小丑甲:也不是个女人。哈姆莱特: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那么谁葬在这里面?小丑甲:先生,她本来是一个女人,可是上帝让她的灵魂得到安息,她已经死了。这段充满文字游戏的对话加深了该部作品的狂欢色彩。“胡闹”这个词在原文中是个双关语“lie”,一个意义是躺在墓里,暗示已死;另一个意义指说谎,即胡闹。费里斯·高凡(PhyllisGorfain)指出:“双关语将语言变成一个摹拟和变革的游戏场,从而阻碍了意义的直接运动。”小丑甲的语言游戏否定了对词语单一的传统的解释,强调语言的多义性、开放性和可变性。这些语言不受社会准则的限制,它所反映的是一个与官方严肃话语相反的充满幽默的无限自由世界。可见《哈姆莱特》中语言强调其自由性、开放性、生成性和欢乐的气息,“与一切完成性和稳定性,一切狭隘的严肃性、与思想和世界观领域里的一切现成性和确定性都是相敌对的。”(3页)更为重要的是,游戏的、似是而非的语言模糊并消除了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职业、不同阶级之间的区别,使它们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从而进一步挑战并推翻特权阶级。掘墓者身处象征下层的坟墓中,与站在象征上层的坟墓外面的王子平等地对话,甚至毫无约束、大胆放肆地与王子辩论。以致于哈姆莱特感到自己的特权地位受下层力量的挑战,于是他对霍拉旭说:“……我觉得这三年来,人人都越变越精明,庄稼汉的脚趾头已经挨近朝廷贵人的脚后跟,可以磨破那上面的冻疮了”。小丑甲和小丑乙利用丑角的权利及其特有的非官方语言亵渎高雅与权贵。在他们眼里,尊贵与崇高并不存在,再高贵的人死后尸体都要腐烂,变成骷髅。小丑甲边掘坟边唱歌,随手掷起国王的弄人郁利克的骷髅,并大胆地咒骂其为“婊子养的疯小子”、“遭瘟的疯小子”。这里,象征死亡的坟墓就是巴赫金所说的“阴曹地府”。“阴曹地府是对现实世界的倒置,这一倒置是通过换装和角色转换来实现的,现实生活中的国王、富人以及强者在阴曹地府里则变成了奴隶、穷人和弱者,而现实生活中的奴隶、穷人和弱者则成了阴曹地府中的国王、富人和强者……”小丑甲正是利用其特殊的身份及其所代表的下层的民众性,以大无畏的狂欢精神实现了对现实的倒置。国王的弄臣被贬得一文不值甚至遭到咒骂,社会规范的尊卑位置反转颠倒,等级制度和绝对权威在小丑们所挖掘的坟墓中被彻底瓦解。由此可见,在狂欢化的语境中,双关语、谜语、咒骂、插科打诨转变成一种经过整理的语言攻击形式,具有非官方的、亵渎的和降格的特点。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语言通过违反社会公认的意义表达的语言形式,打破传统教条主义,矛头直接指向官方文化,使得官方权威“降格”,从而显示了其所具有的巨大离心力和颠覆性。墓地这场戏中小丑人物的作用还在于他以其与生俱来的滑稽可笑减弱了阴森恐怖的气氛。《哈姆莱特》是关于谋杀与复仇的故事,人物死亡的情节反复出现,尤其在墓地场景中充满了自杀、尸体、骷髅、坟墓、葬礼的意象。正是由于小丑的出现使这样一个恐怖的地狱变成了巴赫金所说的“欢狂式的地狱”(carnivalhell),亦为“欢乐的地狱(joyfulhell)”:一方面它阴暗恐怖的,另一方面它又具有明亮欢乐的特点。事实上,对于官方权威和传统价值的质疑并不是通过理性的而是通过感性的甚至笑谑的方式进行的。小丑的歌唱、谜语、打赌、文字游戏都给作品增加了欢乐的色彩,使之成为一部讽刺摹拟高雅文化和语言、揶揄权威和典律的闹剧。这正符合狂欢节诙谐、庆贺的氛围,体现出来的是典型的民间笑文化。在莎士比亚的时代,戏剧已成为普通百姓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故不论是莎士比亚的喜剧、悲剧还是历史剧都蕴藏着深厚的民间笑文化。《哈姆莱特》中的国王克劳迪厄斯等权贵在舞台上暴露其丑恶卑鄙的一面,在小丑和观众们的笑声中,神圣与卑俗相倒置,咒骂与赞美相混杂。小丑甲、乙的讽刺嘲弄、插科打诨为这部巨著增添了诙谐幽默的民间笑文化。狂欢的笑谑不仅消除了对事物对世界的恐惧与尊崇,产生了亲昵化的效果,而且毫不留情地揭露了上层社会的虚伪和罪恶,消解了官方的严肃、权威和禁忌。小丑甲、乙作为序幕人物,引出哈姆莱特、国王、王后等重要人登场,展开故事。更为重要的是,正是受小丑们所渲染的戏谑的欢狂气氛所感染,哈姆莱特克服了对死亡的恐惧,表现出狂欢的疯癫。他注意到小丑甲把贵人的枯骨当作木块一般抛着玩,在他看来,这个骷髅的主人也许是个偷天换日的政客,也许是个溜须拍马的朝臣,或是个玩弄刀笔、颠倒黑白的律师。作为知识青年的哈姆莱特对丹麦黑暗的社会心存反感,在他心中积蓄着一种反叛颠覆国王克劳迪厄斯所代表的君权与父权的力量。他在墓边发出感慨:“谁知道亚历山大的高贵的尸体,不就是塞在酒桶口上的泥土?”身处那个时代的丹麦王子能意识到这点,是难能可贵的。在狂欢的气氛中,哈姆莱特甚至跳到了墓中,这并不是简单的“疯癫”之举。事实上,哈姆莱特完成了一个“向下运动”的过程,即从上层(墓外)被降格、脱冕到下层(墓内)。在属于平民百姓的下层,他就获得了小丑所拥有的特权,可以插科打诨、装疯卖傻、满口胡言。值得注意的是,哈姆莱特是当国王、王后等人上场时才跳下墓中。可见,疯癫是哈姆莱特的狂欢式的反抗策略,他给自己戴上小丑、傻瓜、疯子的面具的同时也利用这些人物的特权说出常人说不出的话来。对于狂欢化文学来说,疯癫是一个很典型的母题,“因为他可以使人用另外的眼光,用没有被‘正常的’、即众所公认的观念和评价所遮蔽的眼光来看世界……疯癫是对官方智慧、对官方‘真理’片面严肃性的欢快的讽刺性模拟。这是节庆的疯癫”。而哈姆莱特的“节庆的疯癫”离不开小丑人物所营造的节庆、狂欢的、讽刺性的气氛。如果脱离狂欢的语境,孤立地看待哈姆莱特的疯癫,就容易导致伏尔泰式的批评指责。小丑身处象征边缘社会的坟墓中,借助他们的眼光看皇宫贵族、上层社会,产生一种“新奇”、“陌生化”的效果,不仅加强了作品的狂欢色彩,也反映作者平等、自由的狂欢精神。例如小丑甲说,种地的,开沟的和掘坟的才是“家世最悠久的人”,因为“他们都继承了亚当的行业”。这里包含了莎士比亚没有说出的社会内容。莎士比亚来自于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他的作品也深深地根植于民间文化。他借小丑的特权,站在劳动人民的立场上对抗皇公贵族、特权阶级。小丑人物的塑造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科技改变生活女性健康保养新体验
- NCGC00537446-生命科学试剂-MCE
- MLS000389544-生命科学试剂-MCE
- 电力系统持续运营的风险管理与预警系统设计
- 借款合同范本q
- 生产设备维护的成本控制与管理
- 科技与美食文化的碰撞打造未来餐饮连锁
- 科技前沿的伦理挑战与未来发展
- 树林竞价合同范本
- 科技展会中的个人品牌推广策略
- 合成纤维第五章干法纺丝
- GBZ/T(卫生) 277-2016职业病危害评价通则
- GB/T 5267.3-2008紧固件热浸镀锌层
- GB/T 3498-2008润滑脂宽温度范围滴点测定法
- GB/T 31586.2-2015防护涂料体系对钢结构的防腐蚀保护涂层附着力/内聚力(破坏强度)的评定和验收准则第2部分:划格试验和划叉试验
- GB/T 15175-2012固体激光器主要参数测量方法
- 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和横道图
- HP工作站BIOS详解参考模板
- 员工培训、考试、积分记录表
- 微专题:地理时空“尺度观”思想课件
- 大学普通物理-习题答案(程守洙-江之勇主编-第六版)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