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礼嘉中学生物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B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增加D.影响B到C段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有食物、空间、天敌等2.下列关于孟德尔得出遗传规律的过程,说法错误的是()A.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B.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演绎指进行测交实验C.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D.孟德尔提出生物的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控制的3.20世纪80年代,美国科学家切赫和奥特曼发现一类RNA分子也具有生物催化功能,可水解特定的RNA序列,并将它命名为ribozyme,其中文译名“核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核酶含C、H、O、N、P五种大量元素,基本单位是核糖核酸B.核酶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其分子中一定不存在氢键C.核酶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低温下其活性会减弱D.核酶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使RNA分子相邻碱基之间的氢键更容易断裂4.下列关于“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现象的分析,错误的是()A.这一现象是由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B.生长素和脱落酸都参与了植物“瓜熟蒂落”的过程C.喷洒高浓度2,4-D溶液能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D.该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受到植物基因组的调控5.某生物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了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4个锥形瓶分别置于相同且适宜环境条件中进行培养,均获得“S"形增长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血细胞计数板可准确计数锥形瓶中酵母菌数量B.酵母菌的数量达到K值以后可能会下降C.锥形瓶Ⅱ和Ⅲ中酵母菌种群的K值相同D.锥形瓶Ⅳ最先达到K值,I最后达到K值6.下列有关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沙丘、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冰川泥、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初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无竞争现象,次生演替形成的群落内竞争明显C.次生演替比初生演替所用的时间短,原因是次生演替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D.初生演替很容易发展到乔木阶段,次生演替很难发展到乔木阶段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结构是指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还可以是原核生物C.消费者只能是动物或微生物,分解者只能是微生物D.微生物可能是生产者,也可能是分解者,不可能是消费者8.(10分)东北某林区,山底是落叶阔叶林,中部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我国植被分布规律从东到西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导致这种分布现象的主导因子分别是()A.阳光、水分 B.水分、水分 C.土壤、阳光 D.温度、水分二、非选择题9.(10分)探究植物激素对根生长的影响,科研人员以菊花为实验材料进行以下实验:对菊花幼苗施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10天后对主根长度和侧根数目分别进行计数,结果如表。测定项目生长素浓度()050100150200主根长度(相对值)10.90.70.50.3侧根数目(个)46863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生长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__________(极性/非极性)运输。(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生长素浓度为时,__________(促进/抑制)生长侧根,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生长素浓度会__________(促进/抑制)主根伸长。(3)某同学由于操作疏忽,未对某浓度生长素溶液做标记,用该生长素溶液作用于菊花幼苗后侧根的数目是6,为确定该生长素的实际浓度,最简便的方法是将生长素溶液__________(处理)后作用于插条,若__________,则生长素浓度为;反之则生长素浓度为。下图是生长素作用与其浓度关系图a课本上说:“一般地说,低浓度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抑制植物生长。”看图理解这句话,回答下列问题:(4)曲线__________段可促进植物生长,则该范围的生长素浓度为__________(高、低)浓度。曲线__________段可抑制植物生长,则该范围的生长素浓度为__________浓度。(5)向光生长的幼苗,其背光面浓度__________(大、小)于向光面。10.(14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推动了医药学、免疫学和生态学的发展,依据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的相关知识和原理回答下列问题:(1)科学家将生长激素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通过___________技术,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中,获得转基因动物。转基因动物进入泌乳期后,可以通过分泌的乳汁来生产所需要的药品,因而称为____________。(2)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中,将经抗原免疫的____________与骨瘤细胞进行融合,再用特定的__________培养基进行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后,还需进行____________培养和抗体检测,经过多次筛选,就能获得能分泌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只能产生一种单一抗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11.(14分)生活在干旱地区的一些植物具有特殊的CO2固定方式。这类植物晚上气孔打开吸收CO2,吸收的CO2通过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白天气孔关闭,液泡中储存的苹果酸脱羧释放的CO2可用于光合作用,其部分代谢途径如图1;某实验小组研究温度对水绵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叶绿体中,光合色素分布在______上,图1中在酶催化下参与CO2固定的化学物质是______。(2)气孔白天关闭、晚上打开是该类植物适应______环境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既能防止白天______过强导致水分散失过多,又能使光合作用正常进行。光反应阶段发生的能量变化在是光能转换成______储存在______。(3)图2所示的7组实验温度中,水绵细胞在光照条件下积累有机物速率最大时的温度是______。依图2______(填“可以”或“不可以”)判断水绵细胞呼吸的最适温度。(4)图2中水绵细胞在15℃条件下,如果每天光照10小时,一昼夜(24小时)水绵积累的有机物的量______。(用CO2量表示)12.绿萝是较好的室内装饰植物之一,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究影响绿萝生根的因素,他们以某一正常生长的绿萝枝条(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材料分别用植物生长调节剂a,营养素b及二者的混合液处理枝条进行了A、B、C三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A组B组C组无叶枝条3330有叶枝条29331(1)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的自变量为____________,处理枝条的方法有____________(写出两种)等。(3)A组中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的生根数量差别很大,而C组中无叶枝条和有叶枝条的生根数基本一致,最可能的原因推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绿萝的幼叶和伸长茎中都不含细胞分裂素,而有较多的生长素和赤霉素,则对此现象合理的解释是:幼叶和伸长茎的生长主要是通过____________来实现的,而不是通过____________实现的。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B【解析】据图分析,曲线X表示J型曲线,曲线Y表示S型曲线。“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为K值。【详解】A、K值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条件,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A正确;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是种群数量还在增加,所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B错误;C、B点到C点变化过程中,种群密度变大,故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变大,C正确;D、曲线Y为“S”型增长曲线,种群数量的增长受到空间、天敌等因素的限制,故影响B到C段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有食物、空间、天敌等,D正确。故选B。2、B【解析】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用了假说—演绎法,其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①提出问题(在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两组豌豆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问题);②做出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中的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的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③演绎推理(如果这个假说是正确的,这样F1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配子,这样测交后代应该会产生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④实验验证(测交实验验证,结果确实产生了两种数量相等的类型);⑤得出结论(就是分离定律)。【详解】A、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特点是孟德尔杂交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A正确;B、孟德尔的研究方法是“假说—演绎法”,测交实验是实验验证,B错误;C、统计学方法的使用有助于孟德尔总结数据规律,C正确;D、孟德尔提出生物性状是由成对的遗传因子控制的,D正确。故选B。3、C【解析】1、酶的特点:在一定条件下,能使生物体内复杂的化学反应迅速地进行,而反应前后酶的性质和质量并不发生变化。2、酶的特性: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高许多。②专一性:每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的化学反应。③酶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在最适宜的温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温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会明显降低,原因是过酸、过碱和高温,都能使酶分子结构遭到破坏而失去活性。3、酶的本质:通常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主要在适宜条件下才有活性。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可以发挥作用。【详解】A、核酶是RNA分子,故核酶的组成元素为C、H、O、N、P,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A错误;B、核酶的化学本质为RNA,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有的单链RNA分子部分区域因折叠存在氢键,如tRNA,核酶分子中可能也存在氢键,B错误;C、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在细胞内产生,但既可以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也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一般都有空间结构,而空间结构易受温度等外界因素影响,再结合题干信息“核酶是一类单链RNA分子”,可知核酶的活性可能受温度的影响,C正确;D、酶起催化作用的机理是降低活化能,核酶降解特定的RNA序列时,破坏的是相邻核糖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D错误。故选C。4、C【解析】1、在植物个体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协调、共同调节,植物激素的合成受基因的控制,也对基因的程序性表达具有调节作用。2、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详解】A、题干诗句体现的是植物开花、结果的过程,植物的生长活动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A正确;B、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脱落酸促进果实脱落,B正确;C、2,4-D为生长素类似物,高浓度时具有抑制作用,导致落花落果,C错误;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在根本上是基因组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D正确。故选C。5、B【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培养液的体积不同,起始酵母菌数不同,因此4个锥形瓶内的种群到达K值的时间不同。Ⅳ号锥形瓶内的环境阻力最大,因为锥形瓶内培养液体体积最少,起始酵母菌数最多,因此最先达到K值;由于有毒物质积累,锥形瓶Ⅳ内的种群数量也最先开始下降。【详解】A、用血细胞计数板采用抽样检测法,可估算锥形瓶中酵母菌数量,A错误;B、酵母菌的数量达到K值以后,;由于有毒物质积累,种群数量可能会下降,B正确;C、锥形瓶Ⅲ中培养液多于锥形瓶Ⅱ中的培养液,表明锥形瓶Ⅲ中的K值大于Ⅱ中,C错误;D、锥形瓶Ⅳ最先达到K值,Ⅲ最后达到K值,D错误。故选B。6、C【解析】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是指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详解】A、沙丘、冰川泥和火山岩上进行的演替是初生演替,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A错误;B、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内都存在竞争现象,B错误;C、通常情况下,初生演替所需时间较长,次生演替所需时间较短,原因就是发生次生演替时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C正确;D、只要环境气候条件允许,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都能发展到乔木阶段,D错误。故选C。7、B【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其中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详解】A、生态系统结构由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及营养结构组成,A错误;B、生产者主要是指绿色植物,还可以是原核生物,如蓝藻和硝化细菌等,B正确;C、消费者可能是植物﹑动物或微生物﹐分解者可能是微生物,也可能是动物,C错误;D、微生物可能是生产者、分解者,也可能是消费者,D错误。故选B。8、D【解析】海拔高度、水域深度等因素属于环境因素,它们的作用是通过温度、光照、气压等生态因素间接地影响生物的生长和分布,使群落类型出现差异。【详解】东北某林区,山底是落叶阔叶林,中部是红松林,山顶是冷杉林,山底和山顶海拔不同,温度不同,因而群落类型有差异;我国植被分布规律从东到西依次为森林、草原、荒漠,森林覆盖率逐渐减少,是由于西部缺水,因此西部主要是荒漠,导致这种分布的现象主要是水分的影响。故选D。二、非选择题9、①.非极性②.促进③.抑制④.适当稀释⑤.生根数目大于6⑥.AC⑦.低⑧.CD⑨.高⑩.大【解析】1、生长素的合成、运输(1)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2)合成原料:色氨酸。(3)生长素的运输:极性运输:从形态学上端到形态学的下端运输,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非极性运输:在某些成熟组织中通过输导组织进行运输,该种运输与有机物的运输没有区别;横向运输:受单侧光、重力或向心力等的影响而产生的运输方式,最终会导致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2、生长素作用的特点: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详解】(1)生长素是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调节作用的一类化合物,它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成的。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韧皮部进行非极性运输。(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生长素浓度为150×10-6mol/L时,侧根数目高于生长素浓度为0时,因此该浓度促进侧根生长;而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生长素浓度(50-150×10-6mol/L)下,主根的长度均低于生长素浓度为0时,即这些浓度对主根而言表现为抑制,故促进侧根数量增加的生长素浓度会抑制主根伸长。(3)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依据表中数据,若要确定题中生长素溶液的实际浓度,最简便的方法是将该生长素溶液适当稀释后作用于插条,若插条生根数目大于6,则生长素浓度为150×10-6mol/L;若插条生根数目小于6,则生长素浓度为50×10-6mol/L。(4)生长素的作用具有双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图中AC段可促进植物生长,则该范围的生长素浓度为低浓度。CD段可抑制植物生长,则该范围的生长素浓度为高浓度。(5)向光生长的幼苗,受到了单侧光的照射,其向光侧生长素向背光侧进行横向运输,导致其背光面生长素的浓度比向光面高。【点睛】本题考查了生长素作用两重性有关的实验探究,要求考生识记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合成以及运输方向等,并结合表格数据确定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分析时以浓度为0的空白对照组相比,难度适中。10、(1)①.显微注射②.乳腺/乳房生物反应器(2)①.B淋巴细胞②.选择性③.克隆化④.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解析】1、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2、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小问1详解】将目的基因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中,获得转基因动物,再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或核移植)技术获得大量的转基因克隆动物。转基因动物进入泌乳期后,可以通过分泌的乳汁来生产所需要的药品,因而称为乳腺/乳房生物反应器。【小问2详解】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中,将经抗原免疫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再用特定的选择性培养基进行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后,还需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经过多次筛选,就能获得能分泌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只能产生一种单一抗体的原因是: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点睛】本题考查动物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的相关知识;识记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掌握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1、(1)①.类囊体(薄)膜②.PEP、C5(2)①.(炎热)干旱②.蒸腾作用③.活跃的化学能④.ATP和NADPH(3)①.25℃②.不可以(4)11mg【解析】据图1分析:图示植物吸收的CO2生成苹果酸储存在液泡中,夜晚能吸收CO2,却不能合成糖类,故其白天进行光反应及暗反应合成有机物,夜晚只进行二氧化碳固定。分析图2:图中光照下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可以表示净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表示呼吸速率,总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加上呼吸速率。【小问1详解】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图1中外界的CO2被PEP固定生成OAA,线粒体产生的CO2被C5固定生成PEA。【小问2详解】由于环境干旱,植物吸收的水分较少,为了维持机体的平衡适应这一环境,气孔白天关闭能防止因温度较高蒸腾作用较强导致植物体水分散失过多,晚上气孔打开吸收二氧化碳储存固定,以保证光合作用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在光反应阶段中,能量由光能转换成的活跃的化学能,储存在ATP和NADPH中。【小问3详解】图2中温度为25℃时,水绵细胞的净光合速率最大,积累有机物速率最多。由于缺少高于35℃的实验组,因此不可以确定水绵细胞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小问4详解】根据图2,假设每天光照10小时,保持白天(光照时)温度为15℃,根据柱形图可知,白天的净光合速率为2.5mg/h,因此白天有机物积累量=2.5×10=25mg;晚上温度为15℃条件下,柱形图中夜间的呼吸速率为1.5mg/h,因此夜间有机物消耗量=1×14=14mg,因此该植物叶肉细胞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25-14=11mg。【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并且判断图中数字表示的生理过程以及字母表示的物质;同时准确分析2图,明确光照下吸收CO2的量为净吸收量,并且根据柱形图中的相关值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