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方出现橡皮土(弹簧土)_第1页
填方出现橡皮土(弹簧土)_第2页
填方出现橡皮土(弹簧土)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填方出现橡皮土(弹簧土)1.现象填土受夯打(碾压)后,基土发生颤动,受夯击(碾压)处下陷,四周鼓起,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人踩上去有一种颤动感觉。在人工填土地基内,成片出现这种橡皮土,将使地基的承载力降低,变形加大,地基长时间不能得到稳定。2.原因分析在含水量很大的黏土或粉质黏土、淤泥质土、腐殖土等原状土地基土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进行回填时,由于原状土被扰动,颗粒之间的毛细孔遭到破坏,水分不易渗透和散发。当施工时气温较高,对其进行夯击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更加阻止了水分的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这种土埋藏越深,水分散发越慢,长时间内不易消失。路基施工中压实度不能满足质量标准要求,甚至局部出现“弹簧”现象,具体原因是:(1)压实遍数不合理(过度碾压,土的颗粒间空隙减小,水膜增厚,抗剪力减小引起“弹簧”现象)。(2)压路机质量偏小,压实重量不足。(3)填土松铺厚度过大。(4)碾压不均匀,局部有漏压现象。(5)含水率大于最佳含水率,特别是超过最佳含水率两个百分点,造成“弹簧”现象。(6)没有对上一层表面浮土或松软层进行处治。(下卧层软弱,含水量过大,在上层土碾压过程中,下层产生的“弹簧”现象反应到上层引起“弹簧”现象;或者下层水分通过毛细作用,渗入上层路堤,增加了上层土的含水量,引起“弹簧”现象)(7)土场土质种类多,出现异类土壤混填,尤其是透水性差的土壤包裹透水性好的土壤,形成了水囊,造成“弹簧”现象。(8)填土颗粒过大(>10cm),颗粒之间空隙过大,或采用不符合要求的填料(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填土内部含水率大,又未经散发。)***当土的含水率增加到超过液限时,土就由可塑状态转为流动状态,土粒之间几乎没有联结力。***塑性指数越高,说明含水率越大,达到了流动状态,即土不能保持可塑状态,这时易发生流动。3.预防措施(1)夯(压)实填土时,应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土的最优含水量可通过击实试验确定,也可采用wp+2作为土的施工控制含水量(wp为土的塑限)。直观检验,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宜。(2)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黏土、粉质黏土、淤泥质土、腐殖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3)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走;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0.5m以下。(4)暂停一段时间回填,使橡皮土水量逐渐降低。4.治理方法(1)用干土、生石灰粉、粉煤灰、矿渣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橡皮土中,吸收土中水分,降低土的含水量。(2)将橡皮土翻松、晾晒、风干至含水率适宜,拌合均匀后再碾压夯(压)实,或挖除换填含水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