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专题二第一节一轮备课_第1页
必修三专题二第一节一轮备课_第2页
必修三专题二第一节一轮备课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专题二第一节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一、纸的发明1、书写材料的演变:秦汉时期:以竹木简牍和丝织品作为主要书写材料;西汉早期:发明了书写用纸,帛、竹、木、纸在西汉时是并行使用的书写材料;(1982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发现一张西汉初年的纸地图,这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纸)东汉时期:汉和帝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改进——“蔡侯纸”。(掌握时间、原料、作用)2、外传:(了解)4世纪传到朝鲜、越南、日本;8世纪传到中亚,12世纪传到欧洲、非洲。3、影响:①地位: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②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使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二、指南针和方向测定技术1、发明演变:发明:战国——司南(《韩非子》中提到);发展:北宋:①军事学著作《武经总要》中,提到指南鱼;②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记载用磁石摩擦钢针制作指南针的技术。南宋:《事林广记》中介绍民间流行指南装置——木刻指南鱼和指南龟。清朝:使用罗盘。(以上要注意名称演变的顺序)2、传播: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南宋)由海路传入阿拉伯,然后再传入欧洲。3、指南针技术的应用和意义:(1)对于军事实践和经济生活有着重要作用。(2)尤其对于航海事业的发展意义特别重大:中国:①北宋《萍州可谈》和南宋《梦梁录》都有中国海船使用指南针进行航行的记载。②为明代航海家郑和运航东非等地提供了条件。世界:③指南针传入欧洲,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必要条件。为哥伦布发现美洲的航行和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提供了技术保证。三、火药的发明和使用1、实践经验来源:①炼丹制药;②冶金实践2、发明过程:①商周:冶金广泛使用木炭。②春秋战国:熟知制作火药的原料硫磺、硝石③汉代:《神农本草经》中,对木炭、硫磺、硝石三种物质性能认识,为火药发明创造条件。=4\*GB3④东晋:葛洪的《抱朴子·仙药》中已提到“火药”。3、火药的应用(侧重记忆各朝代的火药武器)⑴唐末至宋初:唐末开始用于战争,已经开始使用火药箭,随后出现火炮。⑵北宋时:火药武器有火箭、火球、火蒺藜。⑶明朝时:创造了早期的自动爆炸的地雷、水雷和定时炸弹,在当时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4、传播:14世纪初(元朝)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5.影响:⑴改变人类作战的方式: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⑵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火药传入欧洲,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成为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重要武器。四、印刷术的进步1、印刷术的进步:⑴雕版印刷术:唐朝(868年)《金刚经》是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雕版印刷品。⑵活字印刷术:①发明:11C中期北宋平民毕升创造了泥活字印刷技术,实现了印刷史上的一大革命。作用:节省雕版的费用,提高印刷效率,以经济、方便的形式推进了文化的传播。②改进:元代:王祯成功创制木活字,又发明了转轮排字盘;明代:中期铜活字在无锡、苏州、南京等地得到较多应用。清代:《今古图书集成》是用铜活字印刷的最大一部书。2、印刷术外传:13世纪中期(南宋),活字印刷术传到朝鲜,以后又从西域传到欧洲(由波斯传到欧洲)。3、对欧洲影响:⑴推动文教发展:14世纪末出现木版雕印刷品。1450年前后德国出现金属活字印刷书籍。比中国晚了400多年。⑵推动社会进步:为欧洲走出黑暗的中世纪准备了条件。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的出现,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对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产生朝代(或时期)隋唐时期北宋承载文字的材料木板泥块单字使用的频率一字一次一字多次使用现代环保观点的现实意义消耗大量木材,因为其是一字只能一处使用用泥土作为原料,且一字可以反复使用五、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特点影响注重社会人文问题的探求(儒家学派)不重视对自然的探求和技术的总结讲究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重视完善人和自然的关系(道家学派)利于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导致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忽视抽象科学的倾向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①从历史程度来看:长期走在世界前列(16世纪前)②从科学思想来看:见上表六、中国科技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四大发明对中国的影响对世界的影响造纸术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思想的解放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推动了欧洲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印刷术有利于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欧洲社会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火药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火药使用火药的国家火药传入欧洲,对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起到一定作用,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指南针有利于航海事业的发展使西欧人开辟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资产阶级开拓世界市场、进行殖民扩张提供重要条件中国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三大发明传入欧洲,对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起了促进作用。七、中国古代科技成就世界领先的原因。①社会环境:国家统一、政权巩固、社会安定、疆域辽阔为文化繁荣发达创造了必要的前提;②社会经济:经济繁荣是文化繁荣的物质前提;③民族、对外关系:民族交往,对外交往频繁,促进了文化的繁荣发达;④政府政策:统治阶级的重视,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对外政策;⑤文化发展的继承性⑥广大人民的辛勤创造:中国古代科学家的探索精神八、明清时期中国科技落后,西方科技领先的原因(1)中国科技文化落后于西方的原因①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②政治上(根因):腐朽的封建剥削制度和重农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