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区域地理地球_第1页
人教版区域地理地球_第2页
人教版区域地理地球_第3页
人教版区域地理地球_第4页
人教版区域地理地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第1讲地球【考点点击】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经线和纬线的特点,经纬度的划分,半球的划分,经纬网的特点和作用3.时区的划分、日界线、国际标准时间、北京时间和区时的应用【目标解读】1.能利用有关数据,说明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并说明经纬度的划分2.掌握经纬网的特点,并能够利用经纬网进行区域定位、方向辨别、估算距离等3.理解时区的划分,学会利用经度差或时区差比较时间的早晚,能够确定地球的日期分界线【知识梳理】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读地球的大小示意图,完成填空]1.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2.大小平均半径______千米赤道周长约____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63714万3.地球仪上的要素:(1)地轴:地球_____运动的旋转轴。(2)极点:_____与地球表面相交的点,指向_______附近的一点是北极点,与北极点相反的一点为南极点。(3)赤道:地球表面到_____距离相等的大圆。自转地轴北极星两极【基础考图】【填图绘图】1.在上图中填绘下列内容:(1)描绘出:地球自转方向、极半径、赤道半径,并观察极半径和赤道半径数值差别。(2)填出:地轴、南北极、赤道。二、经纬线和经纬度[读经纬线和经纬度示意图,完成填空]1.经纬线:形状长度指示方向经线相交于两极的_____形长度都_____,约为2万千米南北

纬线相互平行的___形由_____向两极逐渐缩短东西

半圆相等圆赤道2.经纬度:经度纬度划分起点________________具体划分向东西各划分______向南北划分_____分布规律东经(E)度数向东增大,西经(W)度数向西增大北纬(N)度数向北增大,南纬(S)度数向南增大半球划分______和_______组成的经线圈划分东西半球_____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其他时区划分低中高纬度划分;五带划分本初子午线赤道180°90°20°W160°E赤道【基础考图】【填图绘图】2.在上图中填绘下列内容:(1)描绘出:本初子午线和赤道,并观察这两条线上的经纬度数值变化。(2)标出:北纬、南纬、东经、西经、北半球、南半球。三、经纬网在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经纬网。可由此确定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_______坐标。经纬度四、时区与日界线[读时区划分示意图,完成填空]1.时差产生的原因: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偏东地点要比偏西地点先看到日出,时刻较早。2.地方时:因_____不同而出现的不同时刻。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地方时相同。经度每隔___度,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153.时区的划分:(1)经度每隔_____划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为___个时区。(2)以___________为中央经线,向东向西各7.5°划分为中时区(零时区),然后以其边界分别向东向西划分东时区与西时区。(3)东十二区与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十二区,______经线为其中央经线。15°24本初子午线180°4.区时:每个时区都以本时区_________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5.北京时间:我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的_______的区时(_______的地方时),统称北京时间。6.日界线:原则上以______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中央经线东八区120°E180°【基础考图】【填图绘图】3.在上图中填绘下列内容:(1)描绘出:本初子午线、日界线,并观察东西时区的划分特点。(2)标出:地球自转方向、中时区、东西十二区。核心考点一经纬网的应用经纬网是由经纬线相互交织形成的,对于地球表面上任何地点都能依据其确定地理位置,同时可以确定方向、距离、范围、比例尺等地理特征。1.定“位置”:一个地点地理位置的表述是指经过该点的经线和纬线的度数,如北京的地理位置为(40°N,116°E)。且依据经纬网的特点,知道任一地点的经纬度坐标,都可推出存在对称关系的另一点的经纬度坐标,具体表现为:(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图中A点(40°N,20°W)与B点(40°S,20°W)关于赤道对称。(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同。如图中A点(40°N,20°W)与C点(40°N,160°E)关于地轴对称。(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纬度相反,数值相等。如图中A点(40°N,20°W)与D点(40°S,160°E)关于地心对称。2.定“方向”: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1)方格状或圆弧状经纬网。①确定南北方向。同在北半球的两点,纬度数值大的在北面(如图甲中A在B的北方);同在南半球的两点,纬度数值大的在南面。分别在南、北纬的两点,北纬在北,南纬在南(如图乙中C在D的北方)。②确定东西方向。同在东经度两点,数值大的在东面;同在西经度两点,数值大的在西面。分别在东经和西经的两点,则有以下两种情况:③定位:A在B的西北方,C在D的东北方。(2)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①看极点定南北:如上图C比B更靠近南极点,所以C在B的正南方。②看自转定东西:如上图地球顺时针自转,B位于A向东自转方向(东西方向以劣弧计算)上,因此B在A的正东方。③综合定位:如上图C在A的东南方。3.定“距离”:(1)根据纬度差计算经线长度:同一经线上的两地,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约111千米,如图中的AB。(2)根据经度差计算纬线长度:同一纬线上,经度差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cosφ千米(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图中的AC。4.定“范围”:(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面积:甲=乙)(2)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范围越小。(面积:丙>乙>丁)(3)范围大的地区选用较小的比例尺,范围小的地区选用较大的比例尺。(比例尺:丁>乙>丙)5.定“最短航线”:球面最短距离是一段弧,该弧线的确定可依据下面两个步骤进行。(1)确定“大圆”:“大圆”即球面两点所在的过球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如图1所示。①在地球上,三种情况下“大圆”是确定的。如图2所示。②非赤道的纬线上两点,所在“大圆”具有以下特征:a.北半球——大圆向北极方向倾斜;b.南半球——大圆向南极方向倾斜。(2)确定“劣弧”:大圆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具体应该是哪一段弧线,则由“劣弧”来决定,所谓“劣弧”,即两点间的弧度小于180°。如图3中的两段劣弧。【典例1】(2015·南昌模拟)读下列四幅经纬网图,完成(1)、(2)题。(1)以上四幅经纬网图的图幅面积相等,其中实际面积最大的是()A.①区域 B.②区域C.③区域 D.④区域(2)四幅经纬网图中,分别绘有两条粗短线,两条粗短线实际距离相等的图是()A.①和② B.③和④C.①和③ D.②和④【思维导引】结合图示及题干信息进行分析如下:【答案试做】(1)A,(2)A。【知识拓展】局部经纬网图中经纬度的确定(1)侧视图:一般情况下,向北度数增大的是北纬,减小的是南纬;向东度数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如下图,图中数值分别是北纬和西经。(2)俯视图:首先根据海陆分布、极点等信息确定是北半球还是南半球俯视图;然后根据地球自西向东运动的特征,确定经度是东经还是西经。核心考点二时差的计算与日期划分1.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1)地方时的计算。①计算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1度4分钟,东加西减。②计算步骤:一定时,二定向,三定差,四定值。一定时:即确定出用以计算的参照时间。该参照时间可以从题目的相关材料中获取,另外也可利用光照图的特殊经线进行判断,如6时经线、18时经线、0时经线、12时经线。二定向: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相对东、西方向。如上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东加”;若求F点的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西减”。三定差:即确定所求点与已知时间点的经度差,以确定时差。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线相差45°,时差为3小时。四定值:即根据前面所确定的条件计算出所求时间,如E点地方时为12:00+45°/15°=15:00,F点地方时为24:00-45°/15°=21:00。(2)区时的计算。①求某点所在时区:该点经度除以15°,所得商“四舍五入”保留的整数即为该地所在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东西经确定。②求时区差:若两地同为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减;若两地分别属于东、西时区,则时区数相加。③求区时: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若所求地与已知地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所求地在已知地东面,则用“+”;所求地在已知地西面,则用“-”(即“东加西减”);若所求地与已知地分别在东、西时区,则知东时区求西时区用“-”,知西时区求东时区用“+”。若求出的时间>24小时,则时间减24,日期加1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时间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2.日期分界:在地球上,日期变更的界线一般情况下有两条(如下图所示):(1)自然界线(不断变化):即0时所在的经线,自西向东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加一天;自东向西过0时所在经线,日期要减一天(如上图所示)。(2)人为界线(固定不变):即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如上图所示)。从下图可直观地看出某一时刻地球表面分属于不同日期所跨的经度范围。【典例2】(2014·天津文综)结合图文材料,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小时后途经a地(165°W,67°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1)结合图文信息判断,与该客机飞行过程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客机的飞行路线比H路线长B.客机航向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同C.飞经a点时,乘客能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D.飞经a点时,客机受到向北的地转偏向力(2)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A.1/4 B.1/3 C.1/2 D.3/4【思维导引】第(1)题,具体思路如下:第(2)题,具体思路如下:【答案试做】(1)C,(2)D。【变式训练】(2013·广东文综)北京时间2012年12月21日19:18,北半球迎来冬至。此刻,日期为2012年12月22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解析】选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