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本诗正确的读法,在反复诵读中熟悉诗文,了解诗中所叙写的内容。2.联系诗人身世处境,揣摩诗歌语言,结合诗意去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点进行朗读训练,品味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三、教学难点结合诗歌创作背景,品味诗人蕴含在诗中的思想感情。四、教学方法:朗读、创设情境、合作探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屏显。)诗史数千言,秋天一鹄先生骨;草堂三五里,春水群鸥野老心。师:大家读一读。能看出对联中所写诗人是谁吗?大家的思维很敏锐。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是在写杜甫呢?谁来说说?生:从“野老”可以看出,因为杜甫自称“少陵野老”。(预设)师:有诗句“少陵野老吞声哭”为证。大家还有别的发现吗?生:从“诗史”可看出,因为杜甫的作品被称为“诗史”。师:可以肯定地说,在浩若烟海的中国古代诗歌中,只有杜甫的作品才配称为“诗史”!你能把你所了解的“诗史”知识给大家普及一下吗?关于“诗史”的知识,大家可以课后进一步了解。安史之乱期间杜甫写了很多反映民间疾苦的作品,因此他的诗作被冠以“诗史”的称号。我们学过的《石壕吏》就是这类作品的代表。再看这副对联,还有什么密码没解吗?师:大家再读一遍对联,看能不能有所发现。生:还有“草堂”师:对,还有“草堂”。“草堂”是杜甫流寓成都期间的居所。后人为缅怀他,重新修葺后称之为“杜甫草堂”。同学们这种勤积累、善联想的学习习惯很值得表扬。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杜甫,学习他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二)读诗情1、听读诗歌请大家听配乐朗读,边听边标注你拿不准的字音。2、自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懂字意。过渡:好大家停下来,老师请问大家本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怎样的?(悲伤,忧愁)不错,同学还要注意这是一首古乐府歌行体诗歌,因此和律诗有所不同,歌行体诗歌音节、格律比较自由,富裕变化,所以本诗的停顿相对比较自由。七言处可采用二二三节奏,也可采用四三节奏,大家喜欢哪种节奏?好,我们就按大家的想法来读。齐读本诗,初步感知所述内容。3、齐读诗歌过渡:在我们没有深入走进诗歌内容的情况下,同学们已经读的非常棒了,只有当我真正理解了诗人,触碰到了他的灵魂,我们才能吟咏出感人的诗篇。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杜甫的生活,窥探诗人的内心。(三)描诗境1、文有文言,诗有诗眼,本诗的诗眼什么?(破),诗中是如何体现的?(扣住具体词语分析)明确:哦,因为秋风之大,所以茅屋为其所迫,诗人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怒号、卷、飞、洒、挂来具体描绘破的场景。大家读了这节诗之后,脑海中有没有出现一种画面?有,清人陶虞开在《说杜》中称杜甫笔法高妙,能“以诗作画”,你能把诗歌第一节给我们呈现的画面描述出来吗?谁来试一试?2、茅屋为秋风所破之后直接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呢?(学生:房子漏雨)还有什么?(群童抱茅)请同学来赏析以下诗歌的第二节,你认为哪一句或者哪个词语最能打动你,为什么?明确;群童并非仅仅因为顽劣而来偷茅草,而是认为他们也是穷人家的孩子,深知茅草的用处之多!老无力:当时诗人49岁,不算是非常老,而是生活的贫困加上战争的折磨导致。诗人未老先衰。自叹息:(1)自己命运的悲苦(2)周围下层人民的悲苦(3)战乱给整个社会带来的痛苦群童抱茅3、秋风破屋之后最害怕什么?(下雨)那么漫长的雨夜诗人又该如何渡过?请大家继续来赏析诗歌第三节,依然跟大家来分享你喜欢的部分。明确:(1)环境描写暗含了作者痛苦的心境。(2)“铁”字的妙处(3)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背景资料链接)丧乱:安史之乱。长达八年之久,杜甫在诗中曾经这样描述安史之乱期间的社会,“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尸骸堆积如山,流的血把一草一木都变腥,把河流平原都染红了。当时的社会是“满地白骨,遍地哀嚎”的现实。而杜甫一家也相当凄惨悲凉,一次杜甫从外地回家探望妻儿时“入门闻嚎啕,幼子饥已卒”省略号。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生活中重重的不幸——秋风破屋,茅草被盗,大雨连绵,屋漏床湿,长夜难彻——诗人的表现是怎样的呢?他仅仅是哀叹自己的不幸、发泄自己的不满吗?我们一起朗读诗的最后一节。同学们,诗人在最后一节提出了什么愿望啊?祈求广厦,庇护寒士。这是一种怎样的文人情怀?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四)品情怀伟大的诗人,总是把自己的命运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与之同呼吸,共命运。著名文学批评家别林斯基说过:“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他们是社会、时代、人类的器官和代表。”杜甫在这首诗里不是单纯地写自身之苦,而是通过个人,的不幸来反映时代的不幸。在这狂风暴雨无情袭击的秋夜,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跃然纸上,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其实,具有这种伟大思想的又何止杜甫一人呢?从“哀民生之多艰”的屈原,到杜甫之后“愿天下无饥寒”的白居易,从“先忧后乐”的范仲淹,到“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陆游,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到“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从“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中国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一直秉承了这样一个优良传统。他们以天下人为念,执著追求着最高尚最完美的理想,正是这种思想,这种传统,使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