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贵州省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中生物高二上期末经典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某研究小组探究了两种生长素类调节剂(甲和乙)对某种植物插条生根的影响,结果如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在质量浓度为300mg·L-1时,甲、乙对该插条生根率的影响均表现为抑制作用B.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调节剂的种类和质量浓度C.在质量浓度为200mg·L-1时,生产上宜选择甲对该插条进行处理D.不同质量浓度的乙对该插条生根率的影响可能相同2.如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B.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里一直呈“J”型增长C.由于存在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有限等,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最减少D.第4年和第6年时,种群数量相等3.下列关于机体稳态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婴幼儿时期缺碘造成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会引发呆小症B.人在寒冷环境下出现战栗现象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结果C.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促进全部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D.人在35℃以上的炎热环境下,出汗是一种有效的散热机制4.“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诗中体现了下列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的①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②生产者③消费者④分解者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5.研究人员发现口腔中味觉受体蛋白与味物质结合后结构发生变化,这一结构变化反映给味觉细胞并传递至大脑相应部位即可产生味觉。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味觉的产生是一种反射活动B.口腔细胞中的特有基因决定了味觉受体蛋白的合成C.味觉产生过程中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过程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递质—受体复合物后进入细胞内引起膜电位的变化6.如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磷脂分子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C.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D.图中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7.在生物实验中经常涉及酒精,下列相关实验中关于酒精的描述,错误的是()A.在微生物实验室培养中,常用酒精对操作者双手消毒B.鉴定脂肪实验中,使用酒精是为了改变细胞膜的透性C.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酒精溶解色素D.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中,用橙色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的生成8.(10分)沙漠中的动物经常会因长时间找不到水源而饥渴,此时机体内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列举了几种植物的育种方式,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甲育种方式称为__________。(2)通过丁种方式可以获得脱毒苗,培养过程中c常常取用茎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3)乙方式通常用射线处理植物的愈伤组织能获得较好效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丙方式将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受体植物细胞,最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在通过丙方式获得转基因植株的过程中,核心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5)甲、丙两种育种方式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10.(14分)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碳循环示意图,甲~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不考虑未利用的能量)。据图分析回答:(1)图1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_____(填序号),能量进入群落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2)图2中B表示_____。(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鼠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______________调节,这也体现出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11.(14分)各种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生产中有广泛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里的“气”指的是_,主要作用是_,芦苇在生长期用适宜浓度的_处理,可使芦苇的纤维长度增加50%,获得更多的造纸原料。(2)吲哚丁酸(IBA)是一种外源生长素类似物,激动素(KT)是一种外源细胞分裂素类似物,研究人员研究了这两种激素对棉花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图中植物根的形态学上端是________(填“A”或“B”),生长素在A、B之间的运输过程中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消耗ATP。②自然状态下________现象叫根的顶端优势,这种现象的出现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________。③根据实验结果分析,IBA和KT这两种外源激素能够消除根顶端优势的是________,若该实验改为处理幼苗的芽,实验得到了不同的变化曲线,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④将IBA和KT用于棉花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中的IBA与KT用量比值________(填“高”“适中”或“低”)时容易促进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12.科研小组以动物为实验材料,研究甲、乙两种疫苗同时接种对乙抗体生成量的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接种疫苗后,疫苗作为_____引起免疫反应,当相应的病原体侵入时,动物不容易患病,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前需对实验动物进行甲、乙抗体的检测,其目的是排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同时接种甲、乙疫苗,乙抗体生成量明显减少。资料显示,甲、乙疫苗结构相似,推测甲疫苗会与乙疫苗__________位于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最终影响乙抗体的生成。(4)免疫系统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免疫自稳。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A【解析】分析题图:在一定范围内,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升高,甲、乙两种生长素类调节剂对植物插条生根率都有促进作用,超过一定浓度后,对生根率有抑制作用。【详解】A、根据题图可知,在浓度为300mg/L时,甲对该插条生根率影响表现为抑制作用,而乙仍为促进作用,A错误;B、根据题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类似物的种类和浓度,B正确;C、在浓度为200mg/L时,甲对该插条的生根率高于乙,所以生产上最好选择甲对该插条进行处理,C正确;D、在浓度为200mg/L的两侧,乙对该插条生根率的影响相同时存在不同的浓度,D正确。故选A。2、A【解析】A、环境容纳量(K值)是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在第5年时种群增长率最大,处于K/2处,种群数量为200只,则K值为400只,A正确;B、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的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其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B错误;C、导致第5年到第9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虽然种群的增长率下降,但种群增长率大于0,说明种群的数量在增加,C错误;D、第4年和第6年时,种群增长速率相等,但是种群数量不相等,D错误。故选A。3、B【解析】人体体温调节:(1)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2)机理:产热与散热处于动态平衡;(3)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4)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激素能促进代谢活动;促进生长发育(包括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在婴幼儿时期若是缺碘,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生长发育受阻,大脑发育不完善,会患呆小症,A正确;B、人在寒冷的环境下会出现战栗,这是机体通过神经调节的结果,B错误;C、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胰岛素的靶细胞是几乎全身组织细胞,C正确;D、人在35℃以上的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出汗是一种有效的散热机制,D正确。故选B。4、C【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详解】“春江水暖”体现水和温度,即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竹”和“桃花”等体现生产者,“鸭”和“河豚”体现消费者,没有体现出分解者。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5、C【解析】反射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详解】A、反射活动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味觉在大脑皮层产生,不属于反射活动,A错误;B、口腔细胞没有特有基因,是口腔细胞中的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合成味觉受体蛋白,B错误;C、味觉产生过程通过神经调节传递到大脑皮层,有“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化过程,C正确;D、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形成递质—受体复合物引起膜电位的变化,随后神经递质与受体分开,并迅速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以免持续发挥作用,D错误。故选C。6、A【解析】分析图解:题图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乙细胞是信号分子a的靶细胞,其细胞膜上的b是信号分子a的受体。【详解】A、细胞乙上b有识别功能,可能是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不是膜上的磷脂分子,A错误;B、图中甲表示分泌细胞,该细胞分泌产生a物质通过体液的运输作用于乙细胞,因此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B正确;C、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甲细胞产生分泌某种物质a经体液运输到细胞乙,与细胞乙上b结合,将信息传到细胞乙,a表示某种信号分子,乙细胞表示信息分子作用的对象靶细胞,C正确;D、图中看出,在乙细胞上存在与a物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甲细胞产生的a物质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乙细胞,与细胞乙上b结合,将信息传到细胞乙,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D正确。故选A。7、B【解析】“酒精”在不同实验中的作用:(1)体积分数95%的酒精:与质量分数15%的HCI溶液按1:1的体积比混合作解离液,用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2)体积分数50%的酒精:检测生物组织中(如花生子叶切片)脂肪实验中,用于洗去苏丹Ⅲ染色剂染色后切片上的浮色。(3)无水乙醇:叶绿体中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中用作色素提取剂。(4)质量分数70%的酒精:常用作实验材料或消毒剂。【详解】A、在微生物接种时需用于70%的酒精消毒双手,A正确;B、在脂肪鉴定实验中需要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B错误;C、在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用无水酒精溶解色素,C正确;D、在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的实验中,用橙色重铬酸钾溶液鉴定酒精的生成,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此类题目较简单,学生需要对所学实验的药品,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熟练掌握,难度不大。8、B【解析】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详解】A、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A错误;B、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尿量减少,B正确;C、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合成和分泌抗利尿激素,C错误;D、抗利尿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D错误。故选B。二、非选择题9、①.植物体细胞杂交②.茎尖不带病毒③.愈伤组织细胞处于不断地分裂状态,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影响而产生突变④.农杆菌转化法。⑤.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⑥.克服不同物种间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解析】分析题图:图示列举了几种植物的育种方式,其中甲和丁(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表示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育种,乙表示诱变育种,丙表示采用基因工程技术育种。【详解】(1)甲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所以甲育种方式称为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2)图中丁过程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的脱分化与再分化,植物组织培养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由于茎尖等分生组织所含病毒极少,甚至不含病毒,因此采用该部位的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获得脱毒苗。(3)愈伤组织细胞处于不断地分裂状态,易受到培养条件和外界压力的影响而产生突变,因此乙方式通常用射线处理植物的愈伤组织能获得较好效果。(4)丙方式将外源目的基因导入受体植物细胞,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在通过丙基因工程方式获得转基因植株的过程中,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5)甲表示植物体细胞杂交育种、丙表示基因工程育种,这两种育种方式与传统杂交育种相比,其优点是能克服不同物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点睛】本题考查育种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诱变育种的过程和方法,理解基因工程育种的优点和意义,把握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原理及其应用,掌握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过程及应用和意义。10、(1).②③④(2).①(3).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4).(负)反馈(5).种间关系【解析】图1中甲是无机环境大气中二氧化碳库、乙是生产者、丙代表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①为光合作用,②③为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④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⑤为生产者被分解者分解利用的部分。图2中A表示鼠同化的能量,B表示鼠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储存在体内的能量),C表示鼠粪便中的能量。【详解】(1)图1中,碳元素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是②③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④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能量进入群落的主要途径是①光合作用。(2)同化量减去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则图2中B表示鼠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3)狼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捕食,鼠同样也能够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狼和鼠的种间数量保持相对稳定的调节机制属于负反馈调节,说明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点睛】本题结合图示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1、(1).乙烯(2).催熟(3).赤霉素(4).A(5).需要(6).主根优先生长、侧根生长受抑制(7).两重性(8).IBA(9).芽和根对这两种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10).高【解析】不同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1)生长素:合成部位: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主要生理功能:生长素的作用表现为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2)赤霉素:合成部位: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部分。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的伸长;解除种子、块茎的休眠并促进萌发的作用;(3)细胞分裂素:合成部位:正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幼嫩根尖。主要生理功能:促进细胞分裂;诱导芽的分化;防止植物衰老;(4)脱落酸:合成部位:根冠、萎焉的叶片等。主要生理功能:抑制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促进植物进入休眠;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脱落;(5)乙烯:合成部位:植物体的各个部位都能产生。主要生理功能:促进果实成熟;促进器官的脱落;促进多开雌花。【详解】(1)“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这种“气”是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的成熟。芦苇在生长期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可使芦苇纤维长度增加50%,获得更多造纸原料。(2)①由图分析可知,图中植物根的形态学上端是A,生长素在A、B之间的运输过程也叫极性运输,该运输方式属于主动运输,因此需要消耗ATP。②自然状态下主根优先生长,侧根生长被抑制现象叫根的顶端优势,这种现象的出现体现了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③根据实验结果分析,随着IBA浓度升高,主根变短;而随着KT浓度的升高,主根反而变长,因此这两种外源激素能够消除根顶端优势的是IBA,若该实验改为处理幼苗的芽,实验得到了不同的变化曲线,可能的原因是根与芽对这两种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④将IBA和KT用于棉花植物组织培养,由于IBA是生长素类似物,KT是细胞分裂素类似物,因此MS培养基中的IBA与KT用量比值高时容易促进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点睛】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各植物激素的作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图形分析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1)①.抗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动托盘车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双频超声波清洗机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企业工人用工合同范本
- 2025年政府采购服务代理合同
- 会展活动合作协议补充协议
- 美发工位租赁合同范本
- 领养收养协议书范本
- 年温泉度假村旅行社合作合同范本
- 物业零星维修服务协议书范本
- 委托代建管理合同范本
- 2025寒假开学第一课 课件【1】
- 2024-2024年高考全国卷英语语法填空
- (更新版)HCIA安全H12-711笔试考试题库导出版-下(判断、填空、简答题)
- 华科版五年级全册信息技术教案(共24课时)
- 优秀教材推荐意见(真实的专家意见)
- Of studies原文译文及赏析
- 安全阀基本知识讲义
- QTD01钢质焊接气瓶检验工艺指导书
- 辛弃疾生平简介(课堂PPT)
-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下册全册英语单词默写直接打印
- 《炉中煤》课件.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