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_第1页
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_第2页
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_第3页
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_第4页
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0.2版本/修改次数C/00.2质量手册的管理页次1/21目的《质量手册》聚集了中心的各项制度、规定和对影响检测质量的多种因素进行有效控制的方法,是开展检测工作、确保检测质量的重要根据。《质量手册》是指导中心各项工作的法律文献,手册的管理重要是对其进行控制,保持其现行有效,并明确管理者和持有者的责任,从而确保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应性和有效性。2合用范畴2.1本《质量手册》作为检测中心内部质量管理的根据性文献,是检测中心全体人员必须恪守的活动准则。2.2本《质量手册》作为检测中心外部质量确保的承诺性文献,以保持客户对本检测中心工作质量的信心。2.3本《质量手册》合用于本检测中的全部活动。3手册的管理3.1手册的控制3.1.1《质量手册》分受控版本和非受控版本,受控版本封面应盖有“受控”印章标记,综合办公室按质量负责人同意的范畴进行发放,发放时应做好统计。3.1.2《质量手册》的非受控版本,封面应盖有“非受控”印章标记,经检测中心主任同意,可发送来访的客户,发放时应做好统计。3.1.3《质量手册》在检测中心范畴内使用,未经检测中心主任同意不得私自对外交流、外借和外送,确需外借的应经检测中心主任同意,并办理有关手续。3.1.4《质量手册》持有资格,受控的《质量手册》只有管理人员和内部质量审核人员才干持有,当发现不符合持有人资格时,要收回其持有的手册,并作注销登记。3.2手册的更改3.2.1《质量手册》的更改方式为普通的内容更改和换版。3.2.2《质量手册》出现下列状况时,可进行更改:手册中条款不适应现实工作;实际执行中发现手册有不完善之处;现行手册中的条款与有关原则和法律、法规有矛盾;内审中认为条款需要调节。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0.2版本/修改次数C/00.2质量手册的管理页次2/23.3.3《质量手册》出现下列状况时,可进行换版:a)检测中心组织构造、经营环境等发生重大变化。b)管理体系要素发生重大变化。c)《质量手册》已多次较大修改或内容有重大更改时。d)体系文献所根据的准则发生改版时。3.4手册的使用与保管3.4.1需要使用手册的人员应能方便地查阅手册的有效版本。3.4.2手册修订或改版后,按新的版本执行。3.4.3手册持有者要熟悉、理解手册内容并在实际工作当中遵照执行;3.4.4手册要妥善保管,使之不受损坏和丢失,手册如有遗失或严重损坏,须经检测中心主任同意,及时办理补发或更换手续。3.5手册宣贯质量负责人负责制订《质量手册》宣贯计划,及时宣贯并做好统计,必要时进行考试并将试卷存档。4支持性文献《文献控制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1版本/修改次数C/01前言页次1/11介绍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由原xxxx食品有限公司实验室、xxxx食品有限公司实验室合并而成。xxxxx食品有限公司实验室成立于1992年,重要从事xxxx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出口冷冻蔬菜、水产品的微生物和理化检查;原xxxxx食品有限公司实验室成立于1996年,重要从事xxxxx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出口冷冻蔬菜、调理食品及原辅料的微生物、理化等服务。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成立于,重要从事集团公司的理化、微生物和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的检测及对外检测服务。2检测项目:微生物:普通细菌数、大肠杆菌、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嗜热芽孢杆菌等;理化:水分、有效氯、酸价、食盐、脂肪、亚硫酸盐、亚硝酸盐、PH值等;药残:六六六、滴滴涕、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山梨酸、苯甲酸、糖精钠、有机磷、菊酯、磺胺、恶喹酸、螺旋霉素、氯霉素、盐酸克伦特罗、特丁基对苯二酚、狄氏剂等。3有关状况设立:10月28日地点:xxxxxxxx出资者:xxxx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xxxx中心主任:xxxx中心面积:总面积约615平方米,微生物检测区170平方米,理化检测区100平方米,药残检测区310平方米。办公室35平方米。人员:现有人员31人,本科13人,大专8人,中专5人,部分人员通过烟台出入境检查检疫局培训。资产:配有多台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仪、酶标仪等检测设备,总资产1000多万元。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2版本/修改次数C/12引用原则页次1/11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规定》2ISO/IEC17000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3CNAL/AR01承认程序规则4CNAL/AR07能力验证规则5CNAL/AR10量值溯源政策6CNAL/AR11测量不拟定度政策7CNAL/AC05实验室承认准则在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的应用阐明8CNAL/AC06实验室承认准则在化学检测实验室应用阐明9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10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规定》11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善指南》12GB/T1.1-《原则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原则的构造和编写规则》13VIM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3版本/修改次数C/03术语与定义页次1/1本中心管理体系文献优先采用ISO/IEC17000(合格评定-词汇和通用原则)和VIM(国际通用计量学基本术语)中给出的有关定义和术语。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4.1版本/修改次数C/04.1组织页次1/21目的规定本检测中心的组织构造,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互有关系,确保检测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2范畴合用于本检测中心机构设立、职能分派和核心岗位人员的任命及授权。3规定3.1组织机构本检测中心从属于xxxx有限公司,“组织机构图”见附录。3.2法律地位描述及证明文献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是xxxx有限公司下属机构,检测中心主任由xxxx有限公司正式任命,全权负责检测中心日常管理和业务工作;xxxx有限公司承认并支持检测中心制订的规章制度,公司的领导及有关部门、有利益冲突的部门不干预检测中心正常的检测工作,确保检测中心的运行的独立性和检测工作的公证性;公司为检测中心承当法律责任。详见《xxxx有限公司声明》3.3人员状况检测中心员工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且职责明确,责任到岗,并确保其含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以推行其职责,详见《管理原则》、《核心岗位人员一览表》。3.4职责和权限见《管理原则》3.5有关规定3.5.1保护客户机密建立保护客户的机密信息和全部权的程序,其中涉及保护电子存储和传输成果。3.5.2确保公证性由检测中心主任发表声明,确保避免卷入任何有损公正性、诚实性或可能减少检测能力的活动。3.5.3管理体系职能分派详见《质量管理体系职能分派表》。3.5.4质量监督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4.1版本/修改次数C/04.1组织页次2/2由熟悉检测办法、程序,对检测成果能够做出对的评价的人员作为质量监督员,对检测人员,特别是在培员工的检测工作进行充足、有效的监督。3.5.5核心管理人员及其代理人3.5.5.1本检测中心主任即最高管理者负责提供建立和实施本管理体系以及持续改善其有效性承诺的证据;将满足客户规定和法定规定的重要性传达成各部门和人员;建立内部的沟通机制,并就与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事宜进行沟通。3.5.5.2本检测中心常规检测室和药残检测室各设1名技术负责人,全方面负责检测中心技术运作并确保运作质量所需的资源;3.5.5.3检测中心设1名质量负责人,负责确保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实施和遵照,并直接与检测中心主任接触,确保其职责和权力的实施;3.5.5.4检测中心对核心管理人员,如技术负责人和质量负责人指定代理人,以确保该岗位职责的持续有效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行。详见《核心管理人员代理表》。4支持性文献《保护客户机密程序》《现场检测工作控制程序》《计算机系统管理程序》《管理原则》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4.2版本/修改次数C/04.2管理体系页次1/21目的对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和持续有效运行提出总体规定以及对质量管理体系文献的总的规定。2范畴合用于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及体系文献的建立、实施与控制。3质量方针和目的3.1质量方针实事求是、及时精确、质量至上、优质服务3.2质量目的3.2.1建立科学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作;3.2.2确保各项检查工作的质量,维护实验室的公正性和权威性;3.2.3检测报告一次性合格率98%;3.2.4合同兑现率达成100%;3.2.5客户投诉解决率100%。4管理体系文献的建立检测中心质量负责人负责建立以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规定》为根据,以本检测中心工作范畴、能力及发展方向为基础的管理体系。4.1中心管理体系文献由下列四部分构成:质量手册、程序文献、三级文献和统计表格;4.2管理体系文献各层次之间的关系以下图所示:4.2.1质量手册是指导性文献,明确了检测中心的质量方针和目的,并阐明了所引用的程序及其互有关系,拟定了这些过程的有效动作和监控所需的准则和办法,规定了持续改善的根据原则,是中心的法规性、大纲性文献。4.2.2程序文献是办法性文献,对实现质量方针和目的,实施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活动的办法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4.2版本/修改次数C/04.2管理体系页次2/2和途径,是质量手册的扩展和支持性文献。4.2.3三级文献:操作性文献,满足程序文献实施过程中具体操作的需要拟定了各项具体操作的手段和办法。确保检测报告形成过程达成规定规定。它们涉及:岗位职责、操作规程、管理制度、技术原则和安全卫生规定等。4.2.4统计表格是特殊的文献,用于证明所获得成果和完毕的活动的客观证据的文献。其作用是提供验证的文字材料。4.2.5管理体系文献中上层文献是下层文献的指导性文献,下层文献是上层文献的支持性文献。5管理体系的运行5.1明确中心主任、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各部门质量管理体系职能,见附录《质量管理体系职能分派表》。5.2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检测中心全体人员理解、获取并实施管理体系。5.3管理、技术负责人负责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规定,组织执行管理体系。5.4管理体系文献须按《文献控制程序》进行控制,确保体系文献的现时有效。6支持性文献《文献控制程序》《统计控制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4.3版本/修改次数C/04.3文献控制页次1/11目的对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献进行有效控制,并确保检测中心全部部门和人员能够及时获取和使用受控文献的有效版本。2范畴合用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献控制。3规定3.1文献控制规定3.1.1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文献的编写和审核,检测中心主任负责管理体系文献的同意公布实施;3.1.2有方法避免使用无效和作废的文献,对需要保存的作废文献予以合适标记;确保检测中心全部重要场合均能得到对应文献的有效版本;3.1.3公布的质量管理体系文献须有唯一性标记,涉及检测中心名称、公布日期、修订标记、公布机构等内容;3.1.4由质量负责人定时对文献进行审核,确保文献的持续合用性和符合性。3.2文献的变更3.2.1文献的变更由原审查负责人进行审查和同意。如另有指定,被指定人员要获得进行审查和同意所根据的有关背景资料;3.2.2文献更改内容应在修订页或文献中标明;为便于管理,本中心文献不允许手写修改;3.2.3保存在计算机中的文献的更改和控制应执行《计算机系统管理程序》。3.3统计控制规定检测中心对统计的标记、贮存、检索、防护、保存期限和处置等作出规定,保存必要的统计为检测成果符合规定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提供客观证据。3.4文献控制办法文献的具体控制办法涉及:文献的分类及保管,文献的标记及编号,文献的编写、同意和颁布,文献的受控、更改、领用、借阅、存档、作废和销毁,外来文献的控制等,从而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文献的现行有效。4支持性文献《文献控制程序》《计算机系统管理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4.4版本/修改次数C/04.4规定、投标书和合同的评审页次1/11目的为充足明确地理解客户的检测规定,确保检测中心含有满足客户规定的检测能力和资源。2范畴合用于客户提出的检查规定、投标书和合同的评审。3规定3.1对客户的规定进行识别并予以统计;3.2对检测规定进行评审;3.2.1评审应在合同订立之迈进行;3.2.2对合同进行分类:例行的、常规的检测项目或新的、复杂的、非常规的检测项目;3.2.3对例行的、常规的检测项目由技术负责人进行评审;3.2.4对新的、复杂的、非常规的检测项目,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评审,需要时由中心主任审批。评审内容涉及:a)检测中心检测范畴和现有工作量;b)检测中心的检测能力和资源;c)对应的检测原则或办法;d)与否需要分包;e)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3.3合同的偏离及更改3.3.1任何有关的规定、投标书和合同内容的更改,必须通过原审批人或主任的同意。3.3.2若工作中出现对合同的偏离,应由技术负责人及时告知客户,并讨论达成一致。3.3.3若工作开始后需更改合同,应按本章3.2条重新进行评审,并由技术负责人告知全部受影响的人员。3.4对需要分包的合同,必须由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对分包方的资源能力进行评审。3.5综合办公室对客户的规定、投标书和合同及其评审统计归档保存。4支持性文献《文献控制程序》《规定、投标书和合同评审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4.5版本/修改次数C/04.5测试的分包页次1/11目的对分包实验室的管理及对分包工作进行有效控制,以确保分包实验室含有符合规定的工作能力。2范畴合用于本检测中心对分包检测工作的管理。3规定3.1分包规定:3.1.1技术负责人负责需分包检测项目的提出,推荐含有能力的分包方,并组织对分包实验室的评审。3.1.2中心主任对分包工作的同意。3.1.3分包工作前应书面告知客户,并征得客户同意。3.1.4分包工作实施过程中,必须对分包方的工作进行监控,发现不符合规定时,应立刻中断分包方承当的工作。3.2分包的责任3.2.1分包合同中必须注明检测中心与分包方的责任;3.2.2检测中心就分包方的工作对客户负责,但客户指定的分包方除外;3.2.3综合办公室负责保存分包方的有关资料及证明统计。4支持性文献《检测分包程序》《统计控制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4.6版本/修改次数C/04.6采购服务和供应页次1/11目的对选择、购置、验收和存储对检测质量有影响的服务和供应品,如仪器设备的校准检定、原则试样的加工,仪器设备、化学试剂、消耗材料的采购等过程进行控制,确保本检测中心的检测质量。2范畴合用于本检测中心仪器设备、药品试剂、生物制品以及其它易耗品的采购与供应。3规定3.1由各部门提出申请计划,对采购的影响检测成果的供应品须对其技术规定进行描述,采购计划要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同意。3.2各部门组织有关人员对重要服务和供应品的供应商进行评审。3.3采购的供应品等,由有关使用人员进行验收,经证明符合检测原则或规定规定后方可投入使用。3.4财务部负责对所购供应品建立资产台帐。3.5各部门负责保存合格供应商评价统计,并建立合格供应商名录。4支持性文献《采购服务和供应程序》《文献控制程序》《统计控制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4.7版本/修改次数C/04.7对客户的服务页次1/11目的为维护客户的正当权益,与客户亲密协作,确保客户对本检测中心质量确保工作的信心。2范畴合用于本检测中心对客户的服务。3规定3.1在确保其它客户机密的前提下,允许客户进入检测中心的有关区域直接观察为其进行的检测;允许客户验证检测样品的准备、包装和发货;3.2保持与客户技术方面的良好沟通,检测过程中的任何延误和重要偏离均书面告知客户;3.3建立客户意见调查制度,检测人员或其它有关人员主动征求客户反馈意见,无论这些意见是正面的或负面的,并报质量负责人进行统计和分析,依此改善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检测工作和对客户的服务质量。详见《客户服务程序》4支持性文献《统计控制程序》《客户服务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4.8版本/修改次数C/04.8投诉页次1/11目的为满足客户规定,及时对投诉进行解决,并根据反馈的意见,改善本检测中心的工作质量。2范畴合用于本检测中心对于来自客户和其它方面的投诉的受理、调查和解决。3规定3.1投诉的解决3.1.1综合办公室负责收集和整顿有关的客户投诉,并及时向质量负责人进行报告;3.1.2质量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展开调查工作;3.1.3无论投诉与否成立,都须在不超出一周的时间内给客户以明确回复;3.2投诉的统计保存全部投诉的统计,以及检测中心针对投诉所开展的调查和纠正方法的统计。解决投诉时执行《投诉程序》的有关规定。4支持性文献《投诉程序》《统计控制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4.9版本/修改次数C/04.9不合格工作的控制页次1/11目的对不合格工作进行有效控制,尽量减少不合格工作对客户造成的损失和影响。2范畴合用于本检测中心质量、技术或其它活动中出现的不合格工作的控制。3规定3.1.对不合格工作进行管理的责任和权力予以拟定;3.2规定不合格工作发生时所采用的方法;3.3对不合格工作的严重性进行评价;3.4采用纠正方法,并对不合格工作的可接受性作出决定;3.5如有必要,告知客户并取消工作,收回检测报告;3.6当评价表明不合格工作可能再度发生,或对中心管理体系或技术运作的有效性产生怀疑时,立刻实施纠正方法。4支持性文献《不合格工作控制程序》《防止纠正方法控制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4.10版本/修改次数C/04.10改善页次1/11目的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善,确保体系运行的有效性。2范畴合用于本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善的一切活动。3规定3.1通过实施质量方针、质量目的来持续改善管理体系的有效性;3.2通过应用审核成果来持续改善管理体系的有效性;3.3通过进行数据分析来持续改善管理体系的有效性;3.4通过纠正方法和防止方法来持续改善管理体系的有效性;3.5通过管理评审来持续改善管理体系的有效性。4支持性文献《内审程序》《管理评审程序》《纠正防止方法控制程序》《数据控制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4.11版本/修改次数C/04.11纠正方法页次1/11目的分析已产生不合格工作的因素或在质量管理体系、技术操作中出现偏离的因素,消除并避免这些问题的再次发生。2范畴合用于对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它不盼望状况发生的因素所采用的方法。3规定3.1纠正方法从调查问题根本因素开始;3.2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和风险大小,由部门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拟定将要采用的纠正活动,并选择和实施最能消除问题和避免问题再次发生的方法;3.3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对纠正方法进行跟踪验证,以确保纠正活动的有效性;3.4对不符合或偏离的检测工作造成对中心管理体系产生怀疑时,质量负责人组织有资格的内审员,在纠正方法之后采用附加审核方法,对有关活动区域进行管理体系内部审核;3.5纠正方法的实施、监控和附加审核统计由综合办公室负责保管。详见《纠正防止方法控制程序》。4支持性文献《纠正防止方法控制程序》《不合格工作控制程序》《内部审核程序》《管理评审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4.12版本/修改次数C/04.12防止方法页次1/11目的拟定必要的改善机会和潜在的不合格因素,减少出现这类不合格的可能性,并运用改善机会改善质量管理体系。2范畴合用于检测中心对于潜在的不合格因素采用的防止方法。3规定3.1各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分析可能存在的潜在不合格因素,拟定与否需要采用防止方法;3.2拟定和实施所需改善的方法,涉及技术工作方面的和管理体系方面的;3.3质量负责人负责监控防止方法的执行状况,确保其有效性。3.4综合办公室负责纠正方法的实施、监控和附加审核统计的保管;详见《纠正防止方法控制程序》。4支持性文献《纠正防止方法控制程序》《不合格工作控制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4.13版本/修改次数C/04.13统计的控制页次1/11目的为使统计真实、有效、规范的反映技术工作过程和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2范畴合用于本检测中心全部质量统计和技术统计的管理和控制。3规定3.1统计的维护和控制3.1.13.1.23.2统计的安全保护和保密3.2.13.2.3.2.3.2.3.2.5统计应制订保存期限;3.2.63.3统计的填写3.3.13.3.23.3.34支持性文献《文献控制程序》《统计控制程序》《保护客户机密程序》《计算机系统管理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4.14版本/修改次数C/04.14内部审核页次1/11目的验证本中心质量活动和质量管理体系的运作持续符合ISO/IEC17025:的规定,确保检测中心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的保持、实施和改善。2范畴合用于本检测中心管理体系各要素和各部门涉及的质量和技术活动的审核。3规定3.1内部审核规定3.1.13.1.23.1.33.2控制方法3.2.13.2.23.2.33.3综合办公室负责内部审核有关文献统计的保管。4支持性文献《内部审核程序》《纠正防止方法控制程序》《统计控制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4.15版本/修改次数C/04.15管理评审页次1/21目的确保本检测中心质量方针、目的和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足性和有效性,以满足ISO/IEC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规定》的规定及客户的规定和盼望。2范畴合用于本检测中心管理评审的全过程。3规定3.1管理评审规定3.1.13.1.2a)政策和程序的合用性;b)管理和监督人员的报告;c)近期内部审核的成果;d)纠正和防止方法;e)由外部机构进行的评审;f)实验室间比对或能力验证的成果;g)工作量和工作类型的变化;h)客户的反馈;i)投诉;j)改善的建议;k)其它有关因素,如质量控制活动、资源以及员工培训。3.1.33.2控制程序3.2.13.2.2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4.15版本/修改次数C/04.15管理评审页次2/2量管理体系文献做出修订;3.2.34支持性文献《管理评审程序》《内部审核程序》《文献控制程序》《统计控制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5.1版本/修改次数C/05.1技术规定总则页次1/11检测对的性和可靠性的影响因素人员设施和环境条件检测办法及办法确实认设备测量的溯源性取样检测样品的处置2本检测中心对影响因素的考虑本中心在制订检测办法和程序、培训和考核人员、选择和校准全部设备时均考虑了上述影响因素。如:对特殊人员,如检测报告同意人、对报告所含意见和解释负责的人员、特殊仪器设备操作人员的资格进行确认;对检测过程中影响检测质量的多种因素,均制订切实可行的控制方法,以确保检测工作的质量;检测办法优先采用国际、国家和行业原则,并根据需要制订检测实施细则;进口仪器设备确保其检测的先进性;全部检测仪器设备均按规定进行校准、检定和溯源管理;有关取样技术和样品制备的阐明;对离开中心固定设施的现场检测进行了规定。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5.2版本/修改次数C/05.2人员页次1/11目的本检测中心配备了与检测工作相适应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含有一定的资格。同时本中心重视人员的培训,知识的更新和素质的提高,以此作为不停改善工作质量的确保条件之一。2范畴合用于检测中心全部人员的培训、考核、授权和监督管理等活动的控制。3规定3.1人员规定3.1.13.1.23.1.33.1.43.2人员培训3.2.1综合办公室负责组织各部门制订年度培训考核计划,经中心主任同意后实施。培训结束后,由技术负责人与质量负责人组织考核,培训、考核统计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归档保管。3.2.2培训师负责对培训活动的有效性进行评价。3.3人员监督质量负责人负责对检测中心雇佣人员、合同人员、使用中的在培人员和核心岗位人员实施监督,确保其能力和工作符合管理体系规定。3.4人员管理综合办公室负责建立保存中心人员档案,涉及学历证明、工作经历、教育培训、专业资格、能力及授权等方面的统计。4支持性文献《统计控制程序》《人员培训考核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章节号5.3质量手册版本/修改次数C/05.3设施与环境条件页次1/11目的对本检测中心的设施与环境条件进行有效控制,确保其设施与环境条件符合测试工作的规定。2范畴合用于本检测中心检测工作所涉及的设施与环境条件的控制。3规定3.1根据检测规定对各检测室配备对应的设施,确保其环境条件不会对检测成果产生不良影响;3.2有关的规范、办法和程序有规定,或对检测成果有影响时,须对环境条件进行必要的监测、控制和统计;3.3环境条件不符合规定时立刻停止检测,采用纠正方法;3.4不相容活动的相邻区域进行有效隔离,避免交叉污染;3.5对进入检测区域加以控制,制订有关规定;3.6确保检测中心良好的内务,详见《内务管理程序》。4支持性文献《设施和环境控制程序》《内务管理程序》《废弃物解决程序》《防止纠正方法控制程序》《现场测试控制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5.4版本/修改次数C/05.4测试办法及办法确认页次1/21目的确保检测中心在其检查范畴内采用合适的办法进行全部测试工作,涉及取样、测试、数据解决的办法,当有规定时,还应涉及测试数据的统计技术,确保测试办法和办法确认过程得到有效控制。2范畴合用于本检测中心原则办法、非原则办法、实验室自制办法的选择、确认和使用。3规定.1.1本检测中心优先使用国际、区域或国家、行业原则、,并确保使用的原则为最新有效版本。3.1.2选择检测办法须征得客户的意见。3.2非原则办法非原则办法涉及由出名技术组织或有关科学书籍和期刊公布的、或由设备制造商指定的办法、客户提供的非原则检测办法、检测中心内部制订的办法、超出其预定范畴使用的原则办法及通过扩充和更改的原则办法。3.3检测中心制订的办法在没有适宜的原则能够使用的状况下,检测中心自行制订检测办法。检测办法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含有足够资源的有资格的人员制订并确保全部有关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检测中心主任同意,并通过确认后开始使用。3.4办法确实认3.4.1技术负责人组织有关检测人员对非原则办法进行确认,以证明该办法合用于预期用途。并统计确认的成果、确认程序及与否适合于预期用途的声明。3.4.2检测中心采用下列四种办法进行办法确实认:a)使用原则物质进行校准;b)与其它办法所得的成果进行比较;c)实验室间比对;d)对影响成果的因素作系统性评审。e)在办法理论原理的科学理解和实际经验基础上对成果进行不拟定度评价。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5.4版本/修改次数C/05.4测试办法及办法确认页次2/23.4.3确认涉及对规定的具体阐明、办法特性量的测定、运用该办法能满足规定的核算及有关确认的有效性的声明;3.4.4对检测办法作任何改动,均需得到技术负责人同意,并对改动造成的影响予以统计,合适时重新进行确认;3.4.5检测办法确认时所得到的检测值的范畴和精确度适应客户的需求。3.5测量不拟定度的评定测量不拟定度的评定由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技术小组,选用有代表性的检测办法,根据检测办法,在办法操作知识和测量范畴的基础上,对测量不拟定度做出切合实际的评定。3.6数据控制3.6.1由各部门负责人对检测数据的计算和传送进行检查,并做审核签字;3.6.2当运用计算机或自动设备对检测数据进行采集、解决、统计、报告、存储或检索时,执行《计算机系统管理程序》;3.6.3维护保持计算机和自动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数据传输和数据解决的完整性和保密性。4支持性文献《检测办法和办法确认程序》《防止纠正方法控制程序》《数据控制程序》《计算机系统管理程序》《测量不拟定度评定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5.5版本/修改次数C/05.5设备页次1/21目的确保本检测中心用于测试的仪器设备处在受控状态,并满足测试工作的规定。2范畴合用于中心全部测试用仪器设备的管理和控制3规定3.1重要仪器设备检测中心检测过程使用的检测仪器设备须满足检测规定。3.2检测仪器设备的校准3.2.13.2.2仪器设备在投入工作前必须进行校准,以证明其能够满足实验室的规范规定和对应的原则规范,并编制仪器设备操作使用规程。3.3检测仪器设备的授权操作仪器设备须由通过授权确认的人员操作,非授权人员不得越权操作设备。设备操作权限由中心技术负责人根据人员专业及能力及对应资格进行授权。大型或复杂仪器设备应由专人持资格证书上岗操作。3.4检测仪器设备的标记用于检测并对成果有影响的仪器设备均编号予以唯一性标记。标记最少须注明设备名称、编号及校准状态,并加贴合格证。不能用的做报废解决。3.5检测仪器设备的统计本检测中心保存对检测含有重要影响的全部仪器设备的统计。该统计重要涉及:a)设备及其软件的名称;b)制造商名称、型号规格、设备编号、购进日期、保存地点或保管人等标记;c)仪器设备核查统计及使用状态统计(含自检设备);d)制造商的仪器设备使用阐明书;e)检定校准统计,涉及有效的校准报告或证书,设备的调节、验收准则及计划下次校准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5.5版本/修改次数C/05.5设备页次2/2日期;f)仪器设备的使用统计,包含设备使用人、使用日期及使用前后设备状况;g)仪器设备的损坏、故障、改装及修理的统计。3.6仪器设备的安全处置、运输、寄存、使用、维护和保护3.6.1建立检测仪器设备的安全处置、运输、寄存、使用、维护和保护程序,以确保其功效正常并避免污染或性能退化;检测仪器设备如脱离中心的直接控制,须确保该设备返回后,在再使用前对其功效和校准状态进行核查并能显示满意的成果。3.6.2若设备曾通过载或处置不当、给出可疑成果,或已发生故障、显示出缺点、超出规定程度,均应立刻停用并加停用标记。3.6.3经证明确已丧失使用功效,无法继续使用的仪器设备,报部门负责人审核,中心主任同意后报废。3.7校准产生修正因子时的备份更新当校准产生了一组修正因子时,检测中心确保其全部有关备份得到对的的更新。3.8期间核查检测仪器设备校准状态的可信度须通过期间核查来维持。4支持性文献《设备管理程序》《测量溯源程序》《不合格工作控制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5.6版本/修改次数C/05.6测量的溯源性页次1/11目的确保对测试或取样成果有重要影响的设备、量器(具)、以及原则物质处在量值可溯源状态,确保量值的可溯源性。2范畴合用于检测中心全部用于测试的设备,涉及辅助设备的校准及原则物质的使用和管理。3规定3.1综合办公室负责编制《年度计量器具检定计划》,由中心主任审批。3.2检定分内检和外检,外检由办公室负责实施,内检由技术负责人负责实施。3.3全部在用的需要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玻璃器皿必须通过检定校准,其量值含有溯源性,未经检定校准的仪器设备、玻璃器皿不得用于检测。计量器具强检计量器具计量器具强检计量器具非强检计量器具计量器具莱阳市计量所烟台市计量所山东省计量测试所国家计量研究院国家测量基准自检3.5玻璃器具量值溯源状况见下表:玻璃器皿玻璃器皿按JJG196《惯用玻璃量器检定规程》进行内检山东省计量测试研究所国家测量基准3.6原则物质的使用3.6.1检测中心使用有证并能溯源到国家基准的原则物质,并检查原则物质的有效性。3.6.2检测中心按原则物质的特性合理储存、运输和使用原则物质,保护其完整性。4支持性文献《测量溯源程序》《设备管理程序》《测试成果质量控制程序》《药品试剂和原则物质控制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5.7版本/修改次数C/05.7取样页次1/11目的规定了取样的规定,确保样品的代表性,确保检测成果的精确性。2范畴合用于检测中心抽样作业的控制。3规定3.1取样管理在需要进行抽取样品时,检测人员应严格按照《样品管理程序》和检测技术原则进行抽样,确保样品含有充足的代表性。3.2取样偏离程序时的规定当客户对检测中心规定的取样程序有偏离、添加或删节的规定时,检测中心统计这些规定和有关的取样资料,并在检测报告中注明。3.3抽样统计抽样过程中对取样程序、取样人的识别、环境条件等做现场统计。4支持性文献《样品管理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5.8版本/修改次数C/05.8测试样品的处置页次1/11目的确保接受的样品满足测试规定,确保样品在实验室期间内标记清晰,可追溯,确保样品在储存、制备和处置过程中不变质,不遗失或损坏。2范畴合用于样品的运输、接受、处置、储存、保管及弃置的控制。3规定3.1样品的运输、接受、制备、养护、保护、存储、保存和清理过程严格执行《样品管理程序》,确保检测样品的完整性、有效性和代表性。3.2样品的标记确保该样品的唯一性,涉及样品的名称、编号、送检日期、受检状态等内容;确保标记在样品或其统计文献中不会造成混淆。3.3检测人员接受样品时,认真检查其状态及完整性,并统计其异常状况或对原则规定的偏离;3.4检测人员对样品与否适合于检测如有疑问,或当样品不符合所提供的描述时,尽快与客户联系,并统计其内容。3.5对需要在规定环境条件下保存的样品,环境予以维持、监控和统计;4支持性文献《样品管理程序》《废弃物解决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章节号5.9质量手册版本/修改次数C/05.9测试成果的质量确保页次1/11目的通过有目的的对检测中心测试活动的成果实施质量控制,来验证和评审测试活动的有效性和测试成果的精确性,以确保检测中心测试成果的质量。2范畴合用于对检测中心测试活动和成果进行的质量控制活动。3规定3.1检测中心对检测工作的全部过程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3.2检测中心视状况选用下列四种或其组合的质量控制办法:在日常分析检测过程中使用原则物质进行成果核查;参加实验室间的比对和能力验证;运用相似办法和不同办法重复检测;对存留样品再次进行检测验证;由同一检测员或两个以上检测员对同同样品进行重复检测。3.3采用统计技术对检测成果的质量进行分析控制,并对质量控制的效果进行评审。3.4当发现质量控制数据超出预定的判据时,应采用有计划的的方法来纠正出现的问题,并避免报告错误的成果。3.5对质量控制成果数据应予以统计。4支持性文献《检测成果质量控制程序》《统计控制程序》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5.10版本/修改次数C/05.10成果报告页次1/21目的确保检测中心客观、精确、清晰、完整地出具检查报告,确保检查报告所包含的信息符合客户、测试办法规定和阐明测试成果所必需的规定。2范畴合用于本检测中心出具的全部检查报告。3规定3.1检测报告本检测中心检测报告包含下列信息:a)标题;b)检测中心名称和地址;c)检测报告编号及页号标记;d)客户名称;e)到样日期或抽样日期;f)检测日期、报告同意日期;g)检测办法根据原则;h)检测样品阐明,涉及样品的数量、状态、标记等描述;i)检测成果;需要时,符合规定与否的声明;j)检测报告同意人的姓名、签字;k)涉及取样时,所引用的取样计划或程序;l)有关阐明,如送样检测仅对来样负责、部分复制检测报告无效等。3.2在对xxxx有限公司下属公司出具检测报告时,可予以合适简化。3.3评价和阐明3.3.1检测报告中评价和阐明的根据须文献化,并在检测报告中清晰标注出来;3.3.2评价和阐明重要涉及下列内容:a)成果符合规定与否的声明的阐明;b)检测合同中规定内容的推行;3.4从分包方获得的检测成果xxxx有限公司检测中心质量手册章节号5.10版本/修改次数C/05.10成果报告页次2/23.4.13.4.2分包方的检测成果以书面方式报告3.5检测成果的传送3.5.1检测成果普通以书面形式进行传送。3.5.3如客户规定或急需理解检测成果时,可选择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传送;3.5.2用电话、传真或其它电子、电磁方式传送检测成果时,须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保密性。3.6报告的管理检测报告由授权签字人同意签发,并由检测人员负责登记。3.7检测报告的修改3.7.1对已公布的检测报告进行实质性修改,须以追加文献或调换报告的形式;3.7.2追加文献涉及“对检测报告的补充,编号××”等内容;3.7.3调换报告须将原报告收回,重新注以唯一性标记并注明原报告编号。4支持性文献《检测报告控制程序》《文献控制程序》《统计控制程序》《保护客户机密程序》附表1质量管理体系职能分派表部门要素条款领导层职能层执行层主任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综合办公室财务部常规检测室药残检测室4管理要求4.1组织●△△●△△△4.2管理体系●△△△△△△4.3文献控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