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己所不欲,勿施于己刘宗周基于恕道的公的哲学
刘宗周(1578-1642)是明代的重要理学家和政治家。他是宋代朱子和明代王阳明之后的“宋明理学宫”。自清代以来,关于刘宗周学术的研究不绝如缕,研究者们主要关注其理学之义理、政治思想之建树,但是,对于这二者之间具体的逻辑关联,已有研究并没有给出专门论述。(1)在政治思想方面,刘宗周及其东林同志,提出过君臣分权的政治主张,(2)这一主张,是明代儒家政治哲学崇尚天下之“公”的风向(3),“公”的观念本从属于理学“仁”的系统(4),发端和奠基于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工夫,但是,在对于儒家“公”观念的研究中,还未深入挖掘其恕道基础(5),而从这个角度来研究刘宗周的理学-政治思想,更付阙如,尤其是刘宗周的恕道思想在儒家恕道体系中别具一格,他的提法“己所不欲,勿施于己”,有别于传统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然而相关研究尚属空白。职是之故,有必要呈现刘宗周基于“己所不欲,勿施于己”的“公”的观念特色,并讨论“公”哲学的本体论与工夫论理路。一、“为己之学”的“己私”内涵刘宗周用“己所不欲,勿施于己”来诠释儒家恕道:问恕。曰:“恕己。己所不欲,勿施于己。”曰:“恕己焉已乎?”曰:“恕己则尽乎人矣。周子曰:‘公于己者公于人,未有不公于己而公于人者也。’”曰:“请问其方?”曰:“不欲勿欲,不为勿为。近取诸身,一饮一食,子臣弟友,如斯而已。”“然则古之为方也强而难,子之言方也顺而易乎?”曰:“以易使之,以难竟之,斯可矣。”(6)从表述上看,“己所不欲,勿施于己”与孔子以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语法结构是一样的。从人己关系上看,都是从己到人。从理学道德哲学的范畴来看,都属于“仁”。但“己”、“人”的一字之差,已经显示了刘宗周恕道的独特之处:表述上,刘氏恕道重心落在“恕己”而非“恕人”。人己关系上,刘氏恕道强调的是“恕己则尽乎人”,而不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推己及人,“恕己则尽乎人”落在“己”本身的行为(影响到他人的利益、行为),而不是推及他人的行为。理学“仁”的范畴中,虽然二者都从属于“万物一体之仁”,但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恕道,是推己及人之仁;而“己所不欲,勿施于己”的恕道,则有“为己之学”的“克己复礼”、“克除己私”之仁的意味。因此,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传统恕道相比,刘宗周的恕道,特重对治“仁”、或者说“公”的反面———“己私”,所以他点明宗旨“公于己者公于人”,相应的实践方法就是“不欲勿欲,不为勿为”的克除己私的工夫。可见在刘宗周的思路里,通往天下之公的道路,正是个人对治自身“己私”。在儒家哲学“公”观念的谱系里,这符合明末的思潮风向,即一方面肯定社会性欲望的民生人欲之“私”,另一方面,否定以个人的私利损害社会性欲望、即要求遏制利己主义。(7)刘宗周的思路,是明末“公”观念要求遏制利己主义的一种表达,当然,从理学脉络而言,这种表达,还体现了明中后期理学严格的道德主义的倾向(8)。但是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刘宗周恕道中,“公”与对治己私之间的关系,并不是不经论证的道德教条,而是根基于“万物一体”的本体。之所以通往“公”的道路即是对治己私,就好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里面蕴含着刘宗周对一己与万物、“一”与“万”之间关系的独特思考。他从本体论的角度这样概括恕道:有万物而后有万形,有万形而后有万化,有万化而后有万心。以一心纳万心,退藏于密,是名金锁錀;以一恕推万恕,偏置人腹,是名玉錀匙。持匙启锁,强恕而行,但见邦家无怨,终身可行,止此一心,是名大统会。(9)这段话中,万物一体的本体就在主体的心中,所谓“退藏于密”,这就是“公”的锁(“金锁錀”)。而“己所不欲,勿施于己”的恕道就由主体身体力行,是开锁的钥匙(“玉錀匙”)。心既是本体所在地,又是主宰身体行为、从而复归本体、达到“公”的主宰者,所以心是“大统会”。二、从意根起处、本为本心是“大统会”,在这个本体论图式中,心具有双重角色:既是一己之心,又是容纳万物之所,如是,则“一”与“万”是相即的。若从牟宗三先生的解读,这种“退藏于密”的本体论图式未免显得夹缠不清(10),宗周本人亦言“一统于万”“旨奥难明”(11)、不是那么容易被理解的;显然,在这一本体论中,心、万物是同一的,宗周对此同一性本体的表述是“心统于一,一统于万”,这种同一性的理由何在?刘宗周主要根据《大学》的纲领以及《太极图说》的宇宙论给出诠释。问万物皆备之义。曰:“万物皆统于我矣,万形统于身矣,万化统于心矣,万心统于一矣。”问:“一何统乎?”曰:“统于万。一统于万,一故无一。万统于一,万故无万。无一之一是谓一本,无万之万是谓万殊,致一者体仁之功,汇万者强恕之说。二乎?一乎?安乎?勉乎?”(12)刘宗周说“一统于万,一故无一”,“无一之一是谓一本”,一统于万看来是所谓“一本”。何谓“本”?又有说明:《大学》之教,只要人知本。天下国家之本在身,身之本在心,心之本在意。(13)这里的本,是“起处”、本源地的意思。刘宗周认为,意根上用工是工夫切实的路子,这正是《大学》的特点:《中庸》之慎独,与《大学》之慎独不同。《中庸》从不睹不闻说来,《大学》从意根上说来。(14)意根正是可以下手、可以从经验当中用功的地方,显然不同于“不睹不闻”,而侧重于工夫践履实地。工夫践履实地正是在于从意根下手,之所以能够下手,就在于“意”不是悬空的本体,而是实实在在的“起处”、是本源地。因此,对于刘宗周而言,侧重于工夫实践的《大学》,其教人知本,了解心之本在意,正是让人明白工夫要从这个起处、本源地入手。那么,“无一之一是谓一本”,本是本源地的意思,“一本”又是什么意思呢?须得来了解“一本”的“一”字。一本的“一”字,概括的是万物、身、心之间的关系,我们就从刘宗周对于这三者关系的讨论来了解。刘宗周说万物、身、心之间的关系,是以他所认肯的工夫最纯熟的著述《太极图说》为义理资源的,他特别对《太极图说》的万物、身、心之间的关系做了如下解说:《太极图说》言:太极生阴阳,阴阳生五行,五行生成万物,物种灵有人,人立极有圣,圣合德天地。似一事事有层节,岂知此理一齐俱到?在天为阴阳,在地为刚柔,在人为仁义。人与物亦复同得此理,蠢不为偏,灵不为全,圣不加丰,凡不加啬。直是浑然一致,万碎万圆,不烦比拟,不假作何,方见此理之妙。(15)这段话的关键是“此理一齐俱到”,如果简单从字面来理解“人与物亦复同得此理”,应当是讲人与物的同一性,但是,这种同一性,在刘宗周的视野中,不会是现象同一于抽象的理本体的关系,而是人、万物这样的实际存在都是“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生生不息的运动,生生不息、间不容发,就是万物、人身、心的同一性。刘宗周是这样表述这种生生不息的同一性的:凡事皆有始终,由一言一动、一呼一吸推之,乃知天地有大始终。然始无所始,当其始,有终之用;终无所终,当其终,有始之用。终终始始,相禅无穷,间不容发,总一呼一吸之间。(16)刘宗周用呼吸、始终的互相产生、没有间断来描摹生生不息的天地大始终。天地生生不息的同一性作为本体,必须能够涵摄互相转化、相生相伴、连接一贯,因此,决定了本体不能是实体。实体,因有其固定的性质限定,就不能表征事物之间生生不息的性质转化。所以,他使用“虚”来指称本体、诠释《太极图说》中的太极:或曰:“虚生气。”夫虚即气也,何生之有?吾溯之未始有气之先,亦无往而非气也。当其屈也,自无而之有,有而未始有;及其伸也,自有而之无,无而未始无也。非有非无之间,而即有即无,是谓太虚,又表而尊之曰太极。(17)生生不息,就是有与无的不断相互产生、相互转化,从转化产生的结果来看,是有或者无,从该结果产生的原因来看,无的原因却是非无(有),有的原因却是非有(无),所以说“非有非无之间,而即有即无”。太虚或者太极的这种涵摄一切生生变化的属性,刘宗周有时又具体形象地称为“虚体”:惟天太虚,万物皆受铸于太虚,故皆有虚体。非虚则无以行气,非虚则无以藏神,非虚则无以通精。即一草一木皆然,而人心为甚。人心,浑然一天体也。(18)虚体是万物皆有的受之于太虚的,是太极在具体事物上的体现,刘宗周有个著名的表述“万物统体一太极,物物各具一太极。”(19)万物生生不息就在于能够运动(行气)、能够互为转化和因果(藏神)、从而连接一贯(通精)。他认为,这在人心上表现得特别显著。虚体于人心为甚,就在于家国天下、身、心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由心来主动认识和完成。心的这种主动的转化运动,从体现人本性的角度叫做“仁”,从运动自身的角度叫做“觉”:心一也,合性而言,则曰仁;离性而言,则曰觉。觉即仁之亲切痛痒处,然不可以觉为仁,正谓不可以心为性也。又总而言之,则曰心;析而言之,则曰天下、国、家、身、心、意、知、物。惟心精之合意知物,粗之合家国天下与身,而后成其为觉。为觉,为其仁也。(20)刘宗周具体解释这种转化为“体用一源、显微无间”:身者,天下国家之统体,而心又其体也。意则心之所以为心也,知则意之所以为意也,物则知之所以为知也,体而体者也。物无体,又即以天下国家身意知以为体,是之谓体用一源、显微无间。(21)可见天下国家与身心是互为体用的,刘宗周又把这种关系表述为全量、全体、以及全量全体之间的互相涵摄:合心意知物,乃见此心之全体。更合身与家国天下,乃见此心之全量。(22)心中有意,意中有知,知中有物,物有身与家国天下,是心之无尽藏处。(23)如果用刘宗周的虚体来概括,全量全体指的应该是行气运动的具体存在,其互相涵摄就是藏神,从而通精———“心意知物是一路”。根据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归纳出,刘宗周的万物、身、心之间的同一性是生生不息、互相转化同一性,这也就是一本的“一”之涵义。“本”所言是产生的本源地,“一”所言是彼此转化的同一性,合而言之,即:都是从彼此转化中源起的。这也就是一统于万的涵义:“一”的同义词是“太虚”,太虚没有自性,所以“一故无一”,太虚是万物相互转化、生生不息的指称,不是实体性的存在,只能用来表征万物,所以它的内涵,只能落在“万”上,即所谓的“一统于万”。职是之故,“己所不欲,勿施于己”所意味的“一心纳万心”、“一恕推万恕”的恕道,在“心统于一,一统于万”的一与万可以彼此转化的本体论图式下,能够得以成立。首先,“万心”指的就是普遍公共的体现,蕺山前面已经讲过,“万形统于身”,身的主宰是心,而身又是家国天下的统体,那么家国天下,从根本的主宰方面而言,就是“万心”,就是公众意愿、实践行为及其行为结果的汇集。进而,“心统于一”,人心有共同的意识与行为活动的规律,大家的意识及其活动的规律都要在“起处”、也就是包藏在心中的“意根”上来把握,这对于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所以可以通过个体的“一心纳万心”,都是“退藏于密”。最后,“一统于万”,由于每个人都有一样的“意根”活动规律,因此,刘宗周提出可以“一恕推万恕”,从自己的心出发,在与他人相处的公众关系当中,把握住自身正当的欲望、意愿、和行为方式,从而导向了自身正确、也即公众受益的行为结果,这是由“一”向“万”的现实转化。在这个过程当中,体现了太极本体“一故无一”的本性,本体就是现实具体的个人工夫,天下关怀的实现也就是个人行为的圆满。三、时之气—“公”的“改过”工夫正是对群体的自觉归依,贯通个人之工夫与天下关怀之实现为一体,所以才能在具体的工夫做法中,把“己所不欲”的、实际上也就是人人皆不欲的,“勿施于己”、避免成为自己的意欲和行为,这就使得普遍公共得以落实。“己所不欲,勿施于己”的“勿施于己”就是“近取诸身”,在自己的意欲、行为的各个领域,如一饮一食的日常生活,如子臣弟友的道德以及政治领域,都扫清不应该有的意欲和行为,即“不欲勿欲,不为勿为”,用宗周在《人谱》中的概念来说,就是“改过”的工夫。在刘宗周的工夫视野中,本体的活动体现在人类生活中,就是喜怒哀乐这些经验元素的相互转化、生生不息:《中庸》言喜怒哀乐,专以四德言,非以七情言也。喜,仁之德也;怒,义之德也;乐,礼之德也;哀,智之德也。而其所谓中,即信之德也。??一心耳,而气机流行之际,自其盎然而起也谓之喜,于所性为仁,于心为恻隐之心,于天道则元者善之长也,而于时为春。自其油然而畅也谓之乐,于所性为礼,于心为辞让之心,于天道则亨者嘉之会也,而于时为夏。自其肃然而敛也谓之怒,于所性为义,于心为羞恶之心,于天道则利者义之和也,而于时为秋。自其寂然而止也谓之哀,于所性为智,于心为是非之心,于天道则贞者事之干也,而于时为冬。乃四时之气所以循环而不穷者,独赖有中气存乎其间,而发之即谓之太和元气,是以谓之中,谓之和,于所性为信,于心为真实无妄之心,于天道为干元亨利贞,而于时为四季。自喜怒哀乐之存诸中而言,谓之中,不必其未发之前别有气象也。即天道之元亨利贞,运于于穆者是也。自喜怒哀乐之发于外而言,谓之和,不必其已发之时又有气象也。即天道之元亨利贞,呈于化育者是也。(24)喜怒哀乐,是经验世界的气机流行在人身上的体现,它对应于天地的春夏秋冬,又是人性的仁义礼智,为人类公众领域的自然而应然的伦理-政治原则。另一方面,被外物外感牵引,偏离了喜怒哀乐的自然循环,气机的运行就出现了“余气”,这是“过”的根源:故寂然不动之中,四气实相为循环;而感而遂通之际,四气又迭以时出。即喜怒哀乐之中,各有喜怒哀乐焉。……又有逐感而见者,如喜也而溢为好,乐也而溢为乐,怒也而积为忿懥,一哀也而分为恐、为惧、为忧、为患。非乐而淫,即哀而伤。且阳德衰而阴惨用事,喜与乐之分数减,而忿懥恐惧忧患之分数居其偏胜,则去天愈远,心非其心矣。(25)因为有感于外物,而流连、执着于喜怒哀乐之某一端,使之流溢,变为“乐而淫,哀而伤”。这些都是“惨刻不情”的、人的情感所不愿意、不喜欢的,显然是“己所不欲”,所谓“去天愈远,心非其心”,这并非自己的本然状态。这种意欲行为,因为偏离了心的本然的气机流行,又叫做“余气”:心意知物是一路,不知此外何以又容一念字?今心为念,盖心之余气也。余气也者,动气也,动而远乎天,故念起念灭,为厥心病。(26)刘宗周有时又把“余气”叫做“浮气”,以之为“妄根”,是万恶根源:人心一气而已,而枢纽至微,才入麤一二,则枢纽之地霍然散矣。散则浮,有浮气,因有浮质;有浮质,因有浮性;有浮性,因有浮想。为此四浮,合成妄根;为此一妄,种成万恶。(27)而“己所不欲,勿施于己”,正是警惕、避免偏离人心本然的意欲行为,从而回归到人心的本然,这种不欲勿施之道,是知止的智慧,亦存在于人们之间的相互感应中:天下之道,感应而已矣。随感而应,随感而忘者,圣人也。随感而应,随感而止者,贤人也。随感而应,随感而流者,常人也。(28)家国天下的公众领域,正是个体与外界的关系领域,所有个体对于外界的感觉意欲及其反应行为(感应),就是公众领域的实际活动轨迹。圣人和贤人,能够在与外界的感应关系中,做到顺应人心的喜怒哀乐(仁义礼智),避免偏离人心的公共的规律,所谓“随感而忘”、“随感而止”。而普通人,却不懂得主动归依公共的规律,而常常流连于、执着于对自己有利的感应关系,这种“随感而流”,在宗周看来,正是“机械变诈”的自私自利的“安排心”:本心湛然,无思无为,为天下主。过此一步,便为安排心。有安排,因以有依着;有依着,因以有方所;有方所,因以有去往;有去往,因以有转换,则机械变诈,无所不至矣。(29)对于公众的共同意欲、行为构成的领域而言,凸显的是必须维持同一处境下的生存与合作,具体到每个个体,就是保证有利于公众生存与发展的意欲和行为。什么样的意欲和行为才是正当的?这样的问题,只能放到与外界、他人的关系中才能找到答案。在具体实践当中,符合人心公共规律的个体行为、尤其深入到行为的心理情感的根源,是不可能一条条规范化的,否则就是刘宗周批评的“卑之沦于功利”;也不可以把这个任务交给看上去一劳永逸的形而上体悟,即刘宗周批评的“高之陷于虚无”。实践提供的可行性道路,就是去实践,在日常生活、道德以及政治的领域,发现“过”,也就是喜怒哀乐及其行为的过分之处,这些都是源于自私自利的贪婪、痴迷、甚至不知醒悟,将带来忿懥恐惧忧患等不愉快的感受,这是“己所不欲”的。正因为“己所不欲”,所以才自然“不施于己”,从而端正好个人的意欲行为。“己所不欲,勿施于己”的恕道,试图实现的就是立足个人与公众领域的客观联结、从而切切实实的端正个人的工夫:即个体的幸福、人性的完满,不是单独满足自身就可以了,从群体合作的角度而言,它必须依托群体的幸福、公益,才能实现自我、长久维持个人利益。否则的话,自私自利的意欲、行为所可能导致“乐极生悲”的后果:故乐者,喜之余气;哀者,怒之余气。《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专指其盛者言。盛者,有余之气也。如春之气盛于夏,秋之气盛于冬也。惟自乐而怒,是相克之数,然人乐极必生悲,故王右军云:“欣畅之下,感慨系之。”(3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农村土地流转价格协商及合同签订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农机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股东间人力资源共享合作协议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现代农业农机推广与应用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老旧小区改造项目物业用房移交合同3篇
- 2025农村房屋买卖及配套设施保险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猪肉产品研发与市场推广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项目三方合作协议书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全新和公司签订的全新智慧城市规划设计劳动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养生兼职讲师服务协议3篇
-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计划书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肇庆鼎湖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学业水平调研测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 2024年人力资源年度工作总结参考(2篇)
- DB52T 1776.1-2023 耕地质量等别评价 第1部分:评价规范
- 社工个人工作述职报告
- 《人力资源管理》大学期末测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加盟店铺转手合同
- 小红书食用农产品承诺书示例
- CQI-23模塑系统评估审核表-中英文
-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