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1页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2页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3页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近年来,世界各国高度重视青少年身心健康。我国教育研究领域也将其作为一个热点来研究探讨,研究的内容不只是独立研究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而且涉及到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多种可能因素(父母教养方式、自尊、自我效能等)及其相互关系。张文新、林崇德,采用自尊调查表与父母教育方式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认为,青少年的自尊与其父母教育方式之间有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或负相关关系,同时也说明父母教育方式对青少年的自尊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北京大学的钱铭怡、肖广兰,采用SCL-90、SES、SEI、EMBU4种量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自我效能、自尊与父母养育方式之间有着广泛的相关关系。深圳中学的王秋英,选取SCL-90和EMBU问卷对406名深圳市高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认为父母所受的教育程度是影响养育子女方式的重要因素,还认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其家庭养育方式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鉴于上述研究均未涉及大学生群体,因此本研究的设想之一就是将此类研究深入到大学生群体中以补充国内研究之不足。另外,在国内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中,尚未见到有“自信”因素的介入。在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临床实践中,也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多数表现自信不足。因此本研究的设想之二是选取自信这一个心理因素,来考察父母教养方式在大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大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与其心理健康之间的相关关系,同时也揭示SCL-90、PEI、SES、SEI以及EMBU在大学群体中是否存在性别与出生次序的差异。对象、材料和方法1.对象来自庆阳师专师范专业二年级的大学生195人参加测查,回收的EMBU、PEI、SES、SEI、SCL-90,均为有效的答卷173份(男114人,女59人),93.50%的大学生来自农村家庭,平均年龄19.81±0.67岁,均为非独生子女。2.材料(1)EMBU,系瑞典心理学家C.Perris等人于1980年编制,1993年由岳冬梅等人修订出中文版EMBU,该量表测查前经适当修正间隔半月各分量表重测信度为0.52~0.78,具体测查是由被试者凭借记忆印象对父母的教养方式分别进行(1~4分)的4点评分。该量表含父亲分量表6个,母亲分量表5个,均采用独立计分。(2)PEI,由Shrauger编制,量表含54个项目,采用(1~4分)4点评分,总分为最后统计结果,分值越高表明自信越强。该量表经适当修正后间隔半月其重测信度为0.56。(3)SES,最初是由Rosenberg编制的,采用(1~4分)4点评分,测查后的统计处理以总分为准,总分值越大,自尊水平越高,此量表经修正后间隔半月其重测信度为0.62。(4)SEI,是由Coopersmith编制的,经修正后间隔半月其重测信度为0.51。统计评定以总分为准,分值越大表示自我效能感和自我效能信念越强。(5)SCL-90,是被广泛用于测查心理健康状况的一种工具量表,共90个项目,包含10个因子,因子10不纳入本次统计分析。自我评定采用(1~5分)5点评分,每一项目的自评分值越高说明在该项目上被试的相应症状越严重。3.方法将上述5种测查量表及问卷的答卷纸按每人一份印制装订成册,一次发给被试者,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集体施测,每种量表评定结束后,休息约5~10分钟后继续进行下一项测查。为避免被试者由于顾虑而影响答卷的客观性,答卷署名与否自便。全部调查问卷的统计工作由SPSSforWindows(V10.0)软件包完成。结果1.各量表测查后的统计结果(1)男女大学生在CSL-90的F3、F6、F7、F9四因子上分别存在0.01、0.05水平的显著差异;不同出生次序的大学生在SCL-90各因子上并无差异(表略)。(2)通过对EMBU问卷中父母基本情况辅助调查表的统计,发现大学生的父母总体受教育程度以小学、高中、初中升次排列,职业以干部、教师、工人、农民升次排列。统计结果表明: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与FS1(r=0.197)、FS3(r=0.201)在0.05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与FS5(r=-0.222)在0.01水平上存在显著的负相关;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则与MS1(r=0.0192)在0.05水平上呈显著正相关,而与MS3(r=-0.217)、MS4(r=-0.189)分别在0.01、0.05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父母的职业与其教养方式之间也未发现有显著相关。这一结果与王秋英在中学生中的研究相一致。大学生在父母教养方式的FS1、FS5、MS1因子上性别差异达到0.05、0.05、0.01水平;在大学生的出生次序方面,只有FS3因子在头生子与末生子之间达到0.05水平的差异之外。(3)大学生在自信、自尊、自我效能方面不存在性别差异;大学生的头生子与末生子之间在自信与自尊上的差异分别达到了0.01、0.005的水平,间生子与末生子之间在自尊、自我效能上的差异都达到了0.05的水平。2.相关研究的统计结果(1)SCL-90与EMBU各因子之间的相关(见表1);(2)PEI、SES、SE1与SCL-90各因子之间的相关(见表2);(3)PEI、SES、SEI与EMBU各因子之间的相关(见表3)。讨论1.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表1显示,EMBU中的FS1、MS1、MS3、MS4与SCL-90各因子间的相关多数不显著,其余各因子间均存在显著或极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与钱铭怡、肖广兰的研究结果相去甚远,而与王秋英在中学生中的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提示,EMBU与SCL-90的相关研究结果带有一定的地域性,因为本次的研究被试者绝大多数来自贫困山区的农村,也可能是师范专业大学生的独有特点,究竟原因何在,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总之,父母尤其是父亲消极的教养方式,容易使大学生形成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等不健康的心理品质。这可能与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农村家庭传统文化模式所定势的“父亲——一家之长”的绝对领导权威有关。总之,大学生早年所接受的不良父母教养方式,是导致其日后心理不健康的主要原因。同时也说明大学生在心理素质形成的过程中主要烙下了父亲教养方式的印记。2.大学生自信、自尊、自我效能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表2显示,除自尊与敌对(F6)相关不显著外,SCL-90各项因子与大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之间存在着显著或非常显著的负相关,这一结论与钱铭怡等人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是个体自我认知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个体的家庭经历,社会经历(自我认识与评价、他人对自我的认识和评价、社会、集体对自我天赋能力的展现、劳动产品的认可等等)所逐渐塑造起来的,反过来又会比较稳定地影响个体对不断接收的各种社会刺激的心理行为反应模式,这种影响最为直观地表现在个体全部的心理素质结构中。表2的相关分析表明,大学生较高水平的自信、自尊、以及自我效能感将有助于个体调控自己的行为和心境,减少面对挫折时的躯体化倾向、神经症性及精神病性反应等。同样,如果个体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佳,也不利于其良好的自信、自尊以及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总之,我们可以预测自信、自尊、自我效能可能是制约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在高校实施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就是着力培养和提升大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水平。3.大学生自信、自尊、自我效能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表3显示,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大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之间存在着极其显著的正相关(P<0.001)。父亲的过分惩罚、严厉和母亲的过分干涉保护等不良教养方式则与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效能、自信呈显著的负相关和正相关关系。这一结果与钱铭怡、张文新等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研究结果提示,父母亲消极的教养方式,如经常以严厉的惩罚、过分的拒绝和否认为管理手段,以过度的干涉和保护、无节制的替代为关爱方式来对待孩子,易使成人后的大学生缺少自信、敏感、自卑以及过分地否定和贬低自己。总之,在家庭中如果父母采取的不良教养方式越多,向子女表达的负性情绪越多,青年大学生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水平也越低。本次研究结果还提示,父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其选择、认识、理解、领悟并内化、实施科学教养方式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一方面要提高父母双方的受教育程度,塑造科学、合理的家教素养;另一方面要切实提高当代大学生自身的自信、自尊、自我效能水平。结论1.男、女大学生在人际敏感、敌对、恐怖以及精神病性因子上存在非常显著的性别差异;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出生次序方面未表现出显著差异。2.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只在父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父亲的拒绝、否认方面存在显著或十分显著的男、女差异;大学生的父亲在对头生子和末生子实施的过分干涉方面存在差异。3.大学生在自信、自尊、自我效能方面不存在男、女性别差异;大学生在自信、自尊方面存在着头生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