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课件-第10章 驱虫药_第1页
《中药学》课件-第10章 驱虫药_第2页
《中药学》课件-第10章 驱虫药_第3页
《中药学》课件-第10章 驱虫药_第4页
《中药学》课件-第10章 驱虫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章驱虫药

1.通过本章节概述部分的学习:

掌握驱虫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证、配伍方法和使用注意。2.通过本章具体药物的学习:

掌握使君子、槟榔的性能、功效、应用、特殊用量和使用注意。熟悉苦楝皮的功用

学习要求【概述】1.定义

凡以驱除或杀灭人体内寄生虫,治疗虫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驱虫药。2.性能特点性味归经:多苦,或有毒。入脾、胃、大肠经。3.功用对人体内的寄生虫,特别是肠道寄生虫虫体有杀灭或麻痹作用,促使其排出体外。4.适应范围蛔虫——脐周不适或阵痛,伴食欲不振、恶呕等。蛲虫——肛门奇痒,夜间更甚。绦虫——便下白色虫体节片,粪检可见绦虫卵。钩虫——消化系统功能紊乱和贫血症状。姜片虫——腹痛腹泻,食欲怪癖而有食生菱(líng)角、生荸荠等习惯者。蛔虫传播路径:

蛔雌虫生殖能力极强,每天可产虫卵20万个---受精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当的温度下经过3~4周变成具有感染性的虫卵---人食入感染性的虫卵后---蚴虫在人小肠内钻入肠壁粘膜血管,沿血管到达肺脏,通过支气管到达咽喉部再咽下到达胃至小肠,并最后发育成成虫。传播方式:1.小儿喜在地上爬玩,虫卵沾在手指和身上,特别是指甲缝内,很容易被带进口中。2.有时尘土飞扬,虫卵随之腾起,吸入鼻腔或落在饭菜食具上,也能造成感染。3.苍蝇携带虫卵也是蛔虫病的传染途径之一。4.如果生吃瓜果,饭前便后不洗手,喜吃生拌凉菜和泡菜,喝不洁生水,小儿玩具不洁、吮指、喜欢含东西等,都可感染蛔虫。症状:常见症状:发烧、咳嗽、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食欲不振、恶心与呕吐、脐周疼痛、皮肤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咳痰、咯血、畏寒、乏力。因虫体的寄生部位和发育阶段不同而异。抵达肺脏引起咳嗽、哮喘、痰中带血丝等症状,重者可有胸痛、呼吸困难和发绀。蛔虫有钻孔的习性,肠道寄生环境改变时可离开肠道进入其他带孔的脏器,引起异位蛔虫症,常见以下几种:①胆道蛔虫症②胰管蛔虫症,多并发于胆道蛔虫症,临床征象似急性胰腺炎。③阑尾蛔虫症。绦虫感染途径:人进食不太熟的含有绦虫幼虫“囊尾蚴”的牛肉或猪肉----在人的肠道里发育为成虫(来自牛肉的称为牛带绦虫,来自猪肉的称为猪带绦虫。牛带绦虫较长可达4~12米,猪带绦虫较短也长达2~4米。),虫体是由一片片节片连接而成的,每条成虫节片可达1000~2000个,每个节片可含10万个左右的虫卵,虫卵的节片则随粪便不断排出体外----猪、牛吞食了节片被感染----在它们的体内发育成幼虫,进入血液中,随血循环到肌肉组织,变成“囊尾蚴”幼虫----人在吃了未煮的被感染猪牛肉后,囊尾蚴即感染人体,在肠道内发育为成虫。

所以猪、牛是绦虫的中间宿主,也就是说绦虫的幼年是在猪、牛身上生活的。人体是它的最终宿主,幼虫侵入人体,最后在人体内发育成熟。症状:一般可有消瘦、腹痛、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偶然有虫体过多引起肠梗阻或肠绞痛者。其中猪带绦虫的幼虫“囊尾蚴”在十二指肠内孵化钻入肠壁进入血循环,到脑内形成脑囊虫病,病人表现头痛,惊厥,昏精神文明等类似脑炎等类似脑炎、脑膜炎及癫痫等表现,使诊断较为困难。亦可发生在肌肉、眼、肺、肾等处形成各器官组织的囊虫病。钩虫

传播途径:传染源是钩虫病患者和感染者,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适当温、湿度的土壤中孵化。约1周左右经杆状蚴发育成具有感染力的丝状蚴----丝状蚴接触人体即钻入皮肤,随血液流经右心到肺,穿透肺泡毛细血管后循支气管、气管而达咽喉部,然后被吞入胃,构成钩蚴移行症----钩蚴主要在空肠,少数在十二指肠及回肠中上段内发育为成虫。自丝状蚴侵入皮肤至成虫在肠内产卵约需50天,成虫的寿命可达5-7年,但大部分于1-2年内被排出体外。农村较城市受染机会多,与随地大便习惯及人粪施肥以致污染地面有关。农民赤足下地,幼虫易钻入皮肤而致病,故农村中感染率较高。钩虫卵在低于5-10℃时易死亡,而25-30℃和湿润土壤最适于虫卵孵化和幼虫生长。虫卵随粪便在泥土中发育成蚴,当小儿赤足或裸体坐于具有感染性幼虫的泥地或水田中,吃进污染丝状蚴的菜蔬及食物也是感染方式之一。菜园、果园、茶园、桑园、红苕地、包谷地等旱地作物,因栽种季节和施肥方法,最宜钩虫发育。煤矿内温度、湿度也有利于钩虫发育。症状:1.足趾间,足底、手背及指间最为常见钩蚴皮炎(粪毒、粪疙瘩、肥水疙瘩、肥水疮)。2.钩蚴肺炎:钩蚴移行过肺,可致肺部点状出血及炎症反应。一般在感染后3~5天内出现咳嗽、咳痰、血丝痰、发热或气喘症状。3.消化系统症状:病初食欲亢进,但乏力、易倦,有“懒黄病”之称。4.贫血及循环系统症状:苍白、乏力、易倦、汗少、毛发枯黄,劳动时易感心慌、气急、头晕、眼花。5.神经系统症状:轻度患者有头昏、乏力、注意力分散表现;中度以上者,喜食生米、生蚕豆,更甚者喜食泥土、沙石、碎纸、木炭及破布,称为“异嗜癖”蛲虫传播途径:

黏附在患者和无症状带虫者肛周和会阴皮肤上的虫卵,在温度、湿度适宜,氧气充足的条件下,约经6小时发育为感染期卵----感染期虫卵可散落在衣裤、被褥、玩具、食物上,经口或经吸入等方式使其他人感染和自身再感染。儿童常常通过肛--手--口方式(即患儿用手搔抓时,感染期蛲虫卵污染手指,再经嘴将虫卵吃到肚子里),或因食物、环境被虫卵污染而发生再感染,使蛲虫病迁延不愈。(接触传染、血源性传染、胎盘传染)

症状:肛门瘙痒(手常抓挠肛门)、烦躁不安、夜间磨牙、夜惊等表现时,或成人自身感觉有肛门瘙痒或虫爬感时或发现大便中或肛周有白色的线头样小虫。

姜片虫感染途径:

姜片虫的感染途径主要是经口感染,人与动物因生食菱类等水生植物和用牙啃皮而感染。虫卵被排出患者体外----被淡水螺吃掉,但不会死,因为它喜欢淡水螺----虫卵在螺体内经过几个阶段的发育,发育为尾蚴,这个阶段不会影响人类和动物----尾蚴浮游到水生植物上后发育为囊蚴,这时候人吃了附有囊蚴的水生植物(水红菱、大菱、四角菱、荸荠、茭白等)就会感染!感染方式:农村推广青饲料喂猪是猪感染姜片吸虫的重要原因。生饮被囊蚴污染的饮用水也有感染的危险。猪姜片虫病中有40%左右的猪是通过引用含有囊蚴的生水引起的。易感人群:人对姜片虫无天然抵抗力,普遍易感。4.配伍应用1)兼有食积者,~消食药;2)兼有便秘者,~泻下药;3)兼有脾胃虚弱者,~补益脾胃药;4)兼体虚者,~补虚药,以攻补兼施,或先补后攻。5.使用注意1)应空腹时服用,使药物充分作用于虫体而保证疗效;2)发热或腹痛较剧时,症状缓解后,再用驱虫药;3)控制剂量,防止中毒或损伤正气,孕妇、老弱者慎用。驱虫药使君子(A)苦楝皮(B)槟榔(A)南瓜子(C)鹤草芽(C)雷丸(C)由药名文化认识使君子北宋年间,潘洲一带有个叫郭使君的朗中,精通医道,深得乡邻尊敬。一天,他上山采药被一种结在藤状植物上的果实所吸引。果实形如山栀,又似诃子,去壳尝之,其味甘谈,气芳香,于是摘下一些带回家来想研究它的药性。几天后,郭使君见这些果实未干透,怕久放发霉,就放到锅中炙炒。不一会儿,浓郁的香气弥散开来,诱得年幼的孙子嚷着要吃。使君无奈,就拣出炒熟的三枚给孙儿吃。没想次日早晨,孙子解大便时竟排出了几条蛔虫。此后,郭郎中在行医时,遇到疳积、虫积的患儿,就酌量用这种果实去医治,每获良效。人们问起这果子的名字,朗中一时想不出,最后应允了大家的叫法,取名“使君子”。

A使君子一、药用来源二、处方用名三、性能特点四、临床应用五、用量用法六、使用注意【药用来源】本品为使君子科植物使君子的成熟种子。使君子使君子退出使君子、使君肉、使君子仁【处方用名】【性能特点】甘,温。入脾、胃经。特点:1、驱蛔要药2、既驱蛔,又健脾3、服食方便【功用】1.杀虫---用于虫积腹痛。1)尤宜于小儿蛔虫病,炒熟单独服食;病情较重的,~苦楝根皮、槟榔等。2)蛲虫病,~百部、槟榔、大黄等。2.消积----用于小儿疳积。~党参、白朮等(肥儿丸)。使君子杀虫消积本品善驱蛔虫,尤宜于小儿。9~12g,捣碎,煎服。取仁炒熟嚼食,6~9g。儿童每岁1~1.5粒,1日总量不超过20粒。空腹服用,1次/d,连用3d。退出使君子【用量用法】【使用注意】本品不宜大量服食,否则可能引起呃逆、眩晕等反应;也有认为不可与茶汁同服的,据称也可引起呃逆。如服使君子引起呃逆,可饮服开水、米汤或嚼食甘草,以及用丁香泡汤濒饮,或以使君子壳水煎频饮,有解除呃逆作用。使君子B苦楝皮一、药用来源二、处方用名三、性能特点四、临床应用五、用量用法六、使用注意【药用来源】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或楝的树皮及根皮。苦楝皮苦楝皮退出苦楝皮苦楝根皮【处方用名】

苦、寒。有毒。入肝、脾、胃经。苦楝皮退出【性能特点】苦楝皮杀虫疗癣功用退出----1.用于虫积腹痛。----2.用于头癣、疥癣,湿疮。1)成人蛔虫病。~槟榔、荑等同用;2)绦虫病,~百部等。3)钩虫病,~石榴皮等。可单用研末,以醋或猪油调敷患处煎服,3-6g。退出苦楝皮【用量用法】【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宜过量或持续久服。有效成分难溶于水,需文火久煎。苦楝皮由诗词文化认识槟榔:

宋.苏轼:

两颊红潮生妩媚,原来侬是醉槟榔由民间习俗了解嚼槟榔:“嚼槟榔”是一种在我国台湾、海南、广西等槟榔原产地都有的习俗,地方的广泛食用,使嚼槟榔早已成为当地的一种文化。汉代时期,嚼槟榔是黎、壮等族妇女嗜好。嚼食时,用放有少量灰浆的“扶留叶”包裹,放入口中慢慢嚼咽,直至口中生津、口唇变红。槟榔是世界卫生组织所列的一级致癌物。吃槟榔对健康不利,应戒除长期吃槟榔。有嚼食槟榔习惯的人如出现口腔内溃疡口腔黏膜有白斑,应及时到医院检查。A槟榔一、药用来源二、处方用名三、性能特点四、临床应用五、用量用法六、使用注意七、相似药物比较【药用来源】棕榈科植物槟榔的干燥成熟种子。槟榔A槟榔槟榔退出槟榔大槟榔大腹子海南子

【处方用名】

苦、辛,温。归胃、大肠经。

槟榔【性能特点】槟榔杀虫消积行气功效利水截疟1.用于多种肠寄生虫疾病。2.用于食积气滞、脘腹胀痛、泻痢后重。1)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木香、青皮、大黄(木香槟榔丸)2)湿热泻痢+芍药(芍药汤)3.用于脚气肿痛、水肿4.用于疟疾~常山、草果。本品为广谱驱虫药,尤善治绦虫~南瓜子3~10g,煎服。驱杀绦虫、姜片虫,剂量可至30~60g。炒用力缓,鲜者优于陈旧者。退出槟榔【用量用法】【使用注意】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忌用;孕妇慎用。槟榔使君子

甘温

槟榔

苦辛温小儿疳积:面色萎黄形瘦腹大驱蛔要药小儿每岁1~1.5粒1日不超过20粒空腹服大量可致呃逆、眩晕等与茶服致呃逆腹泻故忌茶绦虫最佳可单用2、行气:食积气滞泻痢后重

食积:木香槟榔丸

泻痢:芍药汤3、利水:水肿,脚气肿痛4、截疟:疟疾截疟七宝饮生用力佳炒用力缓鲜者优1.杀虫消积:肠道寄生虫,蛔虫病、蛲虫病C鹤草芽一、药用来源二、处方用名三、性能特点四、临床应用五、用量用法六、使用注意【药用来源】蔷薇科植物龙芽草(既仙鹤草)的冬芽。鹤草芽鹤草芽退出鹤草芽鹤草根芽【处方用名】

苦、涩,凉。归肝、小肠、大肠经。

鹤草芽退出【性能特点】【功用】1.---------用于绦虫病,单用。

鹤草芽杀虫

杀虫研粉吞服,每日30~45g,小儿0.7~0.8g/kg,每日1次,早起空腹顿服。退出鹤草芽【用量用法】【使用注意】不宜入煎剂,因有效成分几乎不溶于水,遇热易被破坏。服药后偶见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出汗等反应。鹤草芽【药用来源】白蘑科真菌雷丸的菌核。雷丸C雷丸雷丸C雷丸雷丸性味:微苦,寒。有小毒归经:归胃、大肠经雷丸功效主治:杀虫

用于绦虫病、钩虫病、蛔虫病。以驱杀绦虫为佳,单用研末吞服,每次20g,日服3次,多数病例虫体在第2-3日全部或分段排下。驱杀钩虫、蛔虫、常与槟榔、牵牛子、苦楝皮等配伍,如追虫丸。治疗蛲虫病,可与大黄、牵牛子共用。

本品亦可用治脑囊虫病,常与半夏、茯苓等同用。雷丸用法用量:入丸散,15-21g。1次5-7g,饭后温开水调服,1日3次,连服3天使用注意:不宜入煎刘。因本品含蛋白酶,加热60℃左右即易于破坏而失效。有虫积而脾胃虚寒者慎服南瓜子南瓜子南瓜子性味:甘,平归经:归胃、大肠经南瓜子功效主治:杀虫

甘平不伤正气,主要用于驱杀绦虫。用治绦虫病,每与槟榔同用,可增强疗效。如验方驱绦方,即用本品研粉,冷开水调服60-120克,两小时后,服槟榔60-120克的水煎剂,再过半小时,服玄明粉15克,促使泻下,以利虫体排出。

此外,南瓜子亦可用治血吸虫病,但须较大剂量,长期服用。南瓜子用法用量:研粉,60-120g。冷开水调服

南瓜子

甘平

鹤草芽

苦涩凉

亦治血吸虫研末冷开水调服

栓剂治阴道滴虫研末吞服不宜入煎有效成分不溶于水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