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复习资料2(头足纲)_第1页
古生物复习资料2(头足纲)_第2页
古生物复习资料2(头足纲)_第3页
古生物复习资料2(头足纲)_第4页
古生物复习资料2(头足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频片咽头体腔前肠外部构造)壳形脑神鯉洁一上频片咽头体腔前肠外部构造)壳形脑神鯉洁一/々

肌紳泾站一/脏神经结'rfr?头足纲一般特征及分类1、头足纲是软体动物门中最高级发育最完善的一纲,包括鹦鹉螺、杆石、菊石、箭石和现代章鱼、乌贼等,全为海生的肉食性动物,善于在水底爬行或水中游泳。2、头在前方而显著,头部中央有口,两侧具发达的眼。触腕的一部分环列于口的周围,用以捕食,另一部分则在靠近头部的腹侧构成排水漏斗。一般认为触腕起源于足,因而名为头足类。3、头足类身体两侧对称,并具比较发达的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和感觉器官。鳃有四个或两个,前者具外壳,后者的壳体则被外套膜包裹而形成内壳或无壳。根据壳的位置,头足纲可分为外壳亚纲和内壳亚纲。4、外壳亚纲为多房室壳,一般几厘米-十余厘米,大的可达几十米。壳体直-旋转。5、早寒武世出现,0、D3、C2-P、T、J-K为其繁盛期,牛中生代被称为菊石的时代。头足纲现只存一属一种(鹦鹉螺)。加二忆/丿边、外套膜>>>:)>>>:)>>>>>腹弯>外壳类壳形多种多样,为多房室壳体,其形状主要有直形、弓形、环形和旋卷形,少数为其他形状。>旋卷壳一大多数为平旋,即围绕一根假想轴旋转,而且在同一平面上排列。少数为其他方式旋转,如松旋形、螺旋形等。>平旋壳每旋转一周称为一旋环,最后旋成的环为外旋环,外旋环以内的所有旋环为内旋环。平旋据旋卷程度,可以划分为四种:>外卷一外旋环与内旋环接触或仅包围其一小部分称外卷。内卷一外旋环完全包围内旋环或仅露出极少部分的为内卷。半外卷一外旋环包围内旋环的侧面不超过一半。半内卷一外旋环包围内旋环的侧面超过一半。壳的定向1、前后(1)胎壳所在部位为后方,开口部位为前方(2)通常生长线向后弯曲;(3)在直壳或弯壳中,壳的尖端为后方,壳的口部为前方;(4)旋壳的中央为后,开口为前。

2、背腹>腹弯所在的一方为腹方,相对的一方为背方;体管靠近的一边为腹方,相对的一方为背方。(1)直壳-体管偏向腹方,生长线在腹方向后弯曲。(2)旋壳-旋环外侧为腹方,内侧为背方。(三)壳饰1、横向一在壳的生长过程中形成平行壳口边缘的纹、横肋。>2、纵向一与壳体旋卷方向平行的纹、线、肋叫纵旋纹、纵旋线、纵肋。>3、网状一有时横向与纵向线相交成网状纹饰。>4、不少类别还具有壳剌和瘤状突起。四)外部构造1、脐一平旋壳体的两侧中央下凹部分称为脐,脐内四周壳面叫脐壁,脐壁与外旋环壳侧面转折处为脐棱或称脐缘。2、脐线(脐接线)一内、外两旋环之交线称脐接线。3、腹弯一腹部排水管在壳口造成的凹缺。4、腹鞘-腹部伸出的突出物(少见)。5、侧突-壳口侧缘的舌状突起(少见)。6、口盖-钙质或角质,壳口的封闭物。有单口盖、双口盖、合口盖等。三内部构造1、胎壳一壳体最初形成的原始壳。有圆形、椭圆形、滴珠状等。2、住室一壳体分为许多房室,最前壳口的房室最大,为软体居住之所,叫住室。3、气室一除住室之外的其余各室充以气体和液体叫气室。>闭锥一所有气室总称闭锥。住室国气室隔壁孔“.隔壁殡—冒体管缝合纷頁住室国气室隔壁孔“.隔壁殡—冒体管缝合纷頁Ijirl4、隔壁>壳壁内横向的板称为隔壁,隔壁把壳体分为许多房室。(1)隔壁孔一头足类软体后端有一条肉质索状管(体管索),自住室穿过各气室达到胎壳,因此每一个隔壁上都有一孔。(2)隔壁颈一沿隔壁颈的周围延伸出的颈状小管。(3)连接环一隔壁颈之间或内侧常有环状小管相连。5、体管>头足类的壳中有一条贯穿住室到胎壳的钙质通道,包围着软体的肉质体管索,他由隔壁颈和连接环组成。>体管一般位于中部或偏腹部,少数偏向背部。(1)体管的大小:①大-占体腔的2/3-1/4②中等-占体腔的1/4-1/10・③小-占体腔V1/10(2)体管的形态:直管状或串珠状(3)隔壁颈的类型・①无颈式一无隔壁颈或甚短,无连接环・②直短颈式一隔壁颈直而短,连接环直③亚直短颈式一隔壁颈直而短,仅尖端弯曲,连接环微外凸。④弯短颈式一隔壁颈短而弯,连接环外凸。⑤全颈式一隔壁颈达全气室。6、次生堆积>体管生成后堆积的钙质残余物。(1)体管内堆积-钙质残余物堆积在体管内,形成若干微小构造。有横隔板(闭板)、内锥、环节珠、星节珠、斜叠层等。(2)体管外堆积-钙质残余物堆积在体管外,形成壁前壁后环颈沉积。7、缝合线>隔壁边缘与壳壁内缘的交线,他需要将表皮剥去后才能看到。隔壁不褶皱,则缝合线平直;隔壁褶皱,则缝合线弯曲。(1)外缝合线一一缝合线的可见部分,自腹部到两侧旋环的接合线为止。内缝合线一一缝合线的不可见部分,自背部到两侧旋环的接合线为止。(2)缝合线的基本要素>鞍-缝合线向前弯曲的部分。>叶-缝合线向后弯曲的部分。(3)缝合线的类型>①鹦鹉螺式一平直>②无棱菊石式一鞍叶数目少,形态完整,较简单,只具有一个宽的总侧叶。A③棱菊石式一鞍叶数目多,完整,叶常呈尖棱状。A④齿菊石式(菊面石式)一鞍叶数目多,鞍部完整,叶部呈锯齿状。>⑤菊石式一鞍叶数目多,鞍叶均呈锯齿状。

四分类1、鹦鹉螺超目-■-(1)壳形变化大,,但以直壳为主。-(2)体管发育,较大,从中央到边缘都有。可以具有不同的次生堆积,隔壁颈后伸(3)缝合线简单,只有鹦鹉螺式。(4)未见口盖,壳面光滑或具简单装饰。(5)寒武纪到现代,早古生代繁盛,奥陶纪被称为鹦鹉螺的时代。古生代末衰退,现代只存一属一种。2、菊石超目(1)以平旋壳为主(外卷-内卷)。(2)体管小,位于腹部(只有海神石目在背部),无次生沉积。隔壁颈一般向后伸,但也可向前伸,形成隔壁领。(3)缝合线复杂,共有4种:无棱菊石式、棱菊石式、齿菊石式、菊石式。(4)有些类型可以具有口盖,壳面装饰复杂。(5)泥盆纪-白垩纪,中生代为繁盛期,中生代被称为菊石的时代。白垩纪末期绝灭。三叶虫纲(Trilobita)特点1、三叶虫是节肢动物门中已绝灭的一个纲,仅在古生代的海洋中生活。2、身体扁平,背部被以坚固的甲壳,成份以碳酸钙和磷酸钙为主。腹侧为柔软的腹膜和附肢。3、背甲被两条背沟纵分为一个轴叶和两个肋叶,因而得名。自前而后又横分为头部、胸部和尾部。通常长3-10cm,最小不及5mm,最大可达70cm。4、背甲分为若干节,头部和尾部的节与节之间彼此愈合成为一块板,因此常常保存完整。胸节常常分散保存。5、个体通常长3〜10厘米,小者不及6毫米,大者可达30厘米。6、浅海底栖为主,也有浮游和游泳类型7、寒武纪至二叠纪,寒武纪是三叶虫的时代,二叠纪末期绝灭。背甲构造(一)头甲>是分类和属、种划分的主要依据,多呈半椭圆形,中间有隆起的头鞍和颈环,其余称颊部。颊部中央常具眼和眼叶,在多数三叶虫中通过眼的内侧与眼叶之间有一对狭缝切穿颊面,将头部分为头盖和活动颊。>主要构造有:头鞍、面线、眼、头盖

头甲颊部•眼叶后边繼头鞍眼面线I—外边侏、前边Sk边嫌沟、I—内边蜂〜一活动頼一7头甲颊部•眼叶后边繼头鞍眼面线I—外边侏、前边Sk边嫌沟、I—内边蜂〜一活动頼一7因定報限区1、头鞍>是头部中间隆起部分,两侧为背沟所限,其形状有两侧平行的,有向前收缩的,有>头鞍沟一头鞍有时光滑,有时具成对的沟,为头部分节的痕迹,称头鞍沟或鞍沟,鞍沟把头鞍分成若干鞍叶。鞍沟一般小于5对。A颈环一头鞍之后为颈环,其间以颈沟为界。颈环上可具瘤和颈刺。2、面线>通过眼的内侧与眼叶之间有一对切穿头甲的狭缝,称为面线。面线有四种类型:(1)后颊类面线-面线后支切于头甲后边缘。(2)前颊类面线-面线后支切于头甲侧边缘。(3)角颊类面线-面线后支切于头甲的颊角。(4)边缘面线-面线切于头甲的腹边缘,背视看不到,也称无面线类。3、头盖>面线之间部分统称头盖,是固定颊和头鞍的统称>固定颊-面线和头鞍之间的区域称固定颊。>活动颊-面线外部的颊面,常脱落保存。4、眼>三叶虫的视觉器官。有复合眼和聚合眼,长在活动颊上。>眼叶-在面线内侧头盖外缘有一对半圆形隆起部分称为眼叶,对眼起支持作用。长在固定颊上。>眼脊-眼叶前端有一条凸起的脊线与头鞍相连。5、前边缘-是头鞍之前背壳的总称,被边缘沟分为外边缘和内边缘,其发育程度与头鞍向前延伸的程度成相互消长的关系6、颊角、颊刺-头甲的后缘与侧缘之间的夹角,它可向后伸长成颊刺(二)胸甲构造1、由若干形状相似,相互连衔接并可活动的胸节组成,胸节数目最少2节,最多40节2、每一胸节上都有一对背沟,把胸节分为中央的轴节和两侧的肋节3、间肋沟、肋沟:各肋节之间的为间肋沟,每个肋节上的沟为肋沟。肋沟深而宽,间肋沟窄而细。4、肋节末端钝圆,或延长而成的刺为肋刺。

>5、衔接构造轴叶各轴节之间以半环和关节沟相互衔接,只有身体卷曲时才能见到关节半环-每个轴节均向前伸出一个突出面。•关节沟-关节半环与轴节之间的分沟•关节面-肋节末端的前方有一斜面,称关节面三)尾甲>多呈半圆形或近三角形>由若干体节愈合而成,少则1节,多达30节>中央为尾轴,两侧为肋部>肋沟较间肋沟深而宽卜抽叶一气尾甲类型肋沟>边缘宽窄不一,有时具有各种尾刺(侧刺、末刺)卜抽叶一气尾甲类型肋沟>尾甲类型一据尾甲与头甲的比例:卞列1>(1)小尾型-尾极小'>(2)异尾型-尾V头甲>(3)等尾型-头、尾等大>(4)大尾型-尾>头三.三叶虫的地史分布>分布时限:寒武纪至二叠纪>最繁盛期:寒武纪,占统治地位>退居次要:奥陶纪,不占统治地位>急剧衰退:志留纪至二叠纪,只留少数类别>绝灭:二叠纪末腕足动物门Brachiopoda一概述>1、腕足动物全为海生底栖,单体群居。多数具有固着的肉茎。幼虫约有数天至两周的浮游期,其后即产生硬壳,以肉茎附着于海底营固着生活。也有以次生胶结物或壳刺固着于海底和自由躺卧类型。>2、具体腔,不分节而两侧对称。体腔分为前后两个部分,前面的一个较大,称为腕腔或外套腔。后面的一个较小,称为内脏腔。>3、体外被着两瓣大小不等的壳,为钙质或几丁磷灰质。大壳叫腹瓣,小壳叫背瓣。

这两个壳不对称,但单壳对称。4、大小一般3-8cm,最大可达40cm。5、现代生活的腕足类约有70多属,260余种。腕足动物在古生代曾相当繁盛,自寒武纪至第四纪均有化石记录,已描述的属已达2400多,种数超过30000。腕足类化石在确定地质时代上有重要意义。外部构造(一)壳的外形及定向1、定向>壳体定向壳体是由大小不等的两瓣壳组成,壳后端多有小孔,称茎孔,肉茎由此孔穿出。(1)背腹:有肉茎的壳较大,称为腹壳,和它相对较小的壳称为背壳,一般腹壳较大。(2)前后:背壳较小有茎孔(或三角孔)的一边为后方,最早分泌的硬体部分或鸟喙状部分称壳喙,喙旁的边缘为后缘。与喙相对的一边即壳体增长的一方为前方,其边缘称前缘。(3)两侧:壳的两侧边称为侧缘,它与前后方、背腹方垂直。2、度量(1)长-腕足动物壳体长度是从后到前缘中间的距离。(2)宽-它的宽度是直交于长度线的,两侧缘间的最大距离。O(3)厚-厚度是直交于长度线和宽度线的,腹壳O3、外形>观察腕足类壳体的外形可分正视、侧视和前视。(1)正视:常见的有圆形,长卵形,三角形,五角形,方形,横椭圆形等。(2)侧视:因壳体两瓣凸凹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种形态:双凸型-两壳凸度近于相等时称为双凸型>背凸型-背壳凸度远大于腹壳的称为背凸型平凸型-背壳近平而腹壳凸的称平凸型>凹凸型-背壳凹而腹壳凸称为凹凸型>双曲型-幼年时为凹凸型,成年时变为凸凹型>凸凹型-背壳凸而腹壳凹(3)前视(3)前视>在壳的>直缘型>单槽型-前缘接合线下凹>单褶型-前缘接合线上凸>中槽-前部中央有一凹槽>中褶-前部中央有一凸起(二)外部构造1、壳面装饰>除一部分腕足动物壳面光滑无饰外,大多具同心状或放射状壳饰。(1)同心装饰-根据壳饰粗细,同心饰可分为同心纹、同心线、同心层和成波状起伏的同心褶。(2)放射装饰-有放射纹、放射线和放射褶。(3)网格状装饰-有时同心饰与放射饰交会成网格状。(4)剌、瘤等-有些腕足动物也可有剌、瘤等壳饰。(5)光滑壳2、喙附近的有关构造(1)喙-早期形成的幼壳,成年时成为壳的尖端,似鸟嘴。(2)茎孔-位于喙下方的一个圆孔,只在腹瓣上具有,供肉茎伸出固着之用。(3)铰合线-壳体后部的接合缘是两壳铰合处称为铰合线或铰缘。一般不分离,描述为长短直弯等。(4)主端-铰合线两端与侧缘的交界处。主端有圆、方、锐角、展翼状等。(5)基面-喙与铰合线之间呈三角形的平滑面。通常腹基面发育,背基面较小或不发育。(6)壳肩-由壳喙向两侧伸展到主端的壳面。(7)三角孔-腹喙下的基面中央有一个三角形孔,为肉茎伸出之处。少数情况下背壳也有,称为背三角孔。>三角板-以一块板全部或部分覆盖着三角孔。>三角双板-由两块相互对称的板覆盖着三角孔。A茎孔与三角孔之间的关系有3种a三角孔b三角孔+茎孔c茎孔壳内构造(一)铰合构造:1、腹瓣:(1)铰牙(齿)-腹瓣内部三角孔的前侧角各有一个(一对)显著的突起(2)牙(齿)板-铰牙下常有向腹方壳底伸展的支板,以支持铰牙(3)三角腔-由牙板在喙下分隔成的三角形空腔(4)匙形台-牙板相向弯曲并联合在一起(5)中板-匙形台为一块板所支持2、背瓣(1)铰窝(齿槽)-与铰牙相对应的两个凹陷(2)铰板-支持铰窝的两块板,与牙板相似。A(3)腕基-生长于铰板上的中部。是悬挂和附着纤毛腕的构造,有各种形状:突起、棒状、环状、螺旋状等。A(4)主突起-喙下的一个小突起,它附着开肌,供开壳之用。A主基-以上4种构造的合称。

二)腕骨构造>是悬挂纤毛腕的构造>(1)腕突起-腕基在铰板上呈一个小的突起>(2)腕棒-腕基呈棒状向前延伸。>(3)腕环-两个腕棒在前方相互连接形成环带状>(4)腕螺-两个腕棒各自作螺旋状延伸。常见有3种类型:>石燕贝型-腕螺指向主端>无窗贝型-腕螺指向两侧>无洞贝型-腕螺指向背部三)肌痕及其它>肌痕-肌肉系统在壳上的印痕,腕足的肌肉可使两壳作相对运动。>膜脉痕-是外套膜褶皱遗留下来的类血管状组织印痕,分布在壳的内表面。整个壳内都形成有规则的网状印痕。>生殖腺痕-是生殖腺残留下的印痕,多数表现为密集的小点状凹槽,分布在肌肉印痕周围的壳后部。但也可以是细枝状延伸分布到壳中部或前方膜脉之间。1、具铰纲肌痕>(1)开肌痕-一端连在主突起上,另一端分成两个位于腹壳中部,形成两个开肌痕。>副开肌痕-两个,连接主突起和腹壳后部。>(2)闭肌痕-腹壳中部有一对闭肌痕,达到背壳后一分为二,成为两对闭肌痕。>(3)调整肌痕-用以调整两壳与肉茎的位置,共有两对:>腹调整肌痕-一端附在肉茎上,另一端附在腹壳闭壳肌的两侧。>背调整肌痕-一端附在肉茎上,另一端附在背壳闭壳肌的后方。2、无铰纲肌痕>(>(1)开肌痕-有一条,>(2)闭肌痕-有一对,>(3)侧动肌-有一对,>(4)后旋肌-有一对,>(5)前旋肌-有两对,腕足动物与双壳纲的比较腕足动物>单瓣壳:两侧对称>两瓣壳:大小不等>壳定向:分背腹>对称面:垂直两壳结合面>固着构造:肉茎孔>齿和窝:分别在不同壳上笔石纲位于中部。位于中后部。在腹瓣上分成三股。背瓣上位于中前部,腹瓣上位于中部背瓣上位于中后部,腹瓣上位于中部双壳动物两侧不对称大小相等分左右位于两壳结合面足丝凹缺在同一壳上间列.笔石纲(Graptolithina)—般特征1、笔石是已经绝灭的海生群体动物,其化石被压扁,保存在岩石上。好像用铅笔写上的象形文字2、群体具有外骨骼,以出芽方式繁殖,其成分为几丁质(C15H26O10N2)。15261023、个体很小,通常只有几毫米。以胞管作为栖居所4、有两种生活方式,一种营漂浮生活,一种营固着生活

•5、中寒武世出现,早石炭世绝灭,其中奥陶纪和志留纪为繁盛期。是很好的标准化石和指相化石三笔石的骨骼构造(一)胎管笔石体首先分泌出的第一个原始壳,他的构造比较特殊,每个笔石群体只有一个胎管。它呈圆锥状,可以分为基胎管和亚胎管两个部分。正笔石目和树形笔石目的胎管有所不同。1、正笔石目胎管(1)基胎管-胎管的尖端部分,表面常具螺旋状纹饰。(2)亚胎管-胎管的口端部分,表面常具平行于口缘的生长线。(3)胎管刺-由亚胎管一侧的管壁上生出的一条长的直刺,其方向与胎管的延长方向一致。(4)口刺-由亚胎管另一侧的口缘形成的短刺,其方向与胎管延长方向垂直。(5)丝状体-是胎管的尖端上伸出的一根长而纤细的线管,主要起附着作用。它可挂在其他物体上,也可变成中轴,用来支持胎管。(6)芽孔-位于亚胎管侧面上的一个小孔,是笔石进行出芽繁殖的第一个小孔,它只长出第一个胞管。2、树形笔石目胎管(1)基胎管-圆筒形,方向朝下。•(2)亚胎管-圆筒形,方向朝上。(3)芽孔-位于基胎管上,是第一个胞管的生长处。(4)底盘-胎管固着的底座。(二)胞管胞管是虫体的管状住室,第一个胞管由胎管生出,其余的均由胞管逐渐生出。树形笔石目胞管每次可生出三种类型的胞管,称之为三联式生长方式。正笔石目胞管只有正胞管,但胞管的形态多种多样1、树形笔石目胞管每次可生出三种类型的胞管,称之为三联式生长方式。(1)正胞管-个体较大,可能是雌性笔石虫的住室(2)副胞管-个体较小,可能是雄性笔石虫的住室(3)茎胞管-不开口,无笔石虫居住,在末端长出下一代的三种胞管。2、正笔石目胞管只有正胞管,但胞管的形态多种多样1)直管式-胞管直(均分笔石式)2)内弯式-向内作不同程度的弯曲a.轻微内折,弯曲成波状(纤笔石式)b.强烈内折,弯曲成方形(栅笔石式)单笔石式卷塔石式半耙笔石式歼塔石式■笔石式叉笔石式瘤单笔石式卷塔石式半耙笔石式歼塔石式■笔石式叉笔石式瘤笔石式中国笔石戎3)外弯式向外作不同程度弯曲a轻微外展,胞管呈三角形(半耙笔b外弯呈沟状(单笔石式)c外弯强烈,卷曲成球(卷笔石式)正笔石:只有正胞管,但形态多样,有直管状、褶曲状、内弯状、外弯状、分离状

d外展呈直线型,胞管孤立状(耙笔石式)(4)具褶式胞管强烈弯曲,在背侧或腹侧形成褶皱状a背褶式:背侧形成褶曲,腹侧则形成内折(瘤笔石式)b同时形成背褶和腹褶(中国笔石式)笔石枝由许多胞管排成一长条,主要指正笔石目1、定向:指笔石枝和胞管的方向•(1)背腹-胞管口所在的一侧为腹侧,相反的一侧为背侧。•(2)始末端-靠近胎管的一端为始端,远离胎管的一端为末端。•(3)共通沟-背部胞管的始端互相连通的部分,它起着茎胞的作用笔石枝的生长方向•(1)笔石枝的生长方向•(1)下垂式•(2)下斜式•(3)平伸式•(4)下屈式•(5)上斜式•(6)上屈式•(7)楼厶一^攀合式3、胞管的排列方式(1)单列式-枝上(2)双列式-枝上(3)三列式-枝上(4)四列式-枝上(四)笔石体笔石体笔石体-笔石枝加胎管组成的群体,所有的胞管均由一个胎管出芽繁殖而来可由一枝到多枝组成。笔石体笔石簇-有时多个笔石体聚在一个浮胞上,形成一个漂浮的综合体。笔石的分类特征(一)树形笔石目1、笔石体呈树枝状或丛状2、具有三种胞管,第一个胞管生自基胎管3、笔石枝很多,不固定,枝间有横向连接构造-横耙4、胎管上常有根状构造,笔石体固着生活5、中寒武世至早石炭世,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较多,不太繁盛(二)正笔石目1、笔石枝数少,有下垂式到上攀式等形态2、只有正胞管,芽孔在亚胞管上,胞管形态多种多样3、笔石体分枝少,枝数固定,胞管排列有单列、双列、四列等4、笔石体漂浮生活,悬在浮泡上或悬在其他漂浮物体上5、奥陶纪至早泥盆世,奥陶纪和志留纪是繁盛期古植物学(Paleobotany)叠层石生物成因的沉积建造层状、深-浅色(有机与无机)层相间(春天生长富有机质-色深暗,夏天无机质多-色浅亮)由蓝绿藻和绿藻与沉积物组成互层有地层意义,也有指相意义高等植物的形态和结构一.根根主要机能是吸收水份和溶于水中的无机盐,支持固着植物体。根的形态可因环境不同而异,如旱生植物根系能扎入深层土壤或膨大贮水。根部化石最常见于煤层的底板层中。根的种类1直根系-主根明显的称为直根系•2须根系-无明显主根的称为须根系3板状根-潮湿地区植物根系较浅,常水平延伸或自茎基部起就逐渐扩大成为板状根加强支持4不定根(气生根)-有的具有悬垂空中的不定根(气生根),起呼吸或吸收作用•5块状根-如土豆二茎•茎具有顶端向上生长、分枝和形成大量叶的能力,行使输送水份、无机盐、有机养料和支持树冠的功能。1、茎的形态和生活类型茎的外形以圆柱形为主,绝大多数植物的茎是直立茎。(1)按茎的生活状态分类直立茎—绝大多数的茎再地表直立•匐匍茎—湿热地区还常发育横卧地面的匐匍茎攀援茎—用触须附着他物缠绕茎—用茎缠绕她物地下茎—有些植物除地上茎外,还有埋在土中的地下茎(2)按茎的质地分类木本植物—质地坚硬,茎可次生加粗乔木—高大并有显著主干的称为乔木,寿命长•灌木—无或主干不明显的称为灌木藤本—攀援的木本植物草本植物—茎一般不能次生增粗,不管一年生或多年生,其地面部分于生长季节之末死亡。2、茎的分枝茎的分枝方式有一定的规律性,它反映了植物的进化过程。(1)等二歧式分枝•(2)不等二歧式分枝•(3)二歧合轴式分枝•(4)单轴式分枝

5)合轴式分枝•叶是高等植物重要的营养器官。•叶数量多,表面有角质层保护,被掩埋后保存的机会最多・叶的形状和叶脉的多样性最能反映各植物的特征。1、叶的组成和叶序:(1)叶的组成:叶片-叶的片状部分,一般垂直阳光伸展叶柄-枝状,叶片与枝条的连接部分。没有叶柄的称为无柄叶・叶鞘-有的叶基部相连形成包围茎节上的叶鞘•单叶-叶柄上只有一枚叶片的称单叶复叶-叶柄上有多片小叶者称为复叶羽状复叶-奇数羽状复叶、偶数羽状复叶、一次羽状复叶、二次羽状复叶、三次羽状复叶掌状复叶-叶片分裂成掌状2)叶序叶在枝上排列的方式称为叶序,有互生、对生、轮生、螺旋生等,其排列的规律是使相邻叶之间互不遮盖,使叶以较大面积接受阳光。2、叶的形状:包括叶的整体轮廓、叶的顶端、基部及叶边缘。叶的轮廓通常以叶的长、宽之比及最宽处的部位为标准而划分为基本的几何形态,并结合常见物体形象而命名。(1)叶的整体形态a.以长宽比例为标准:5:1—线形、剑形4(3):1—披针形、长椭圆形、倒披针形2(1.5):1—卵圆形、阔椭圆形、倒卵形1:1—阔卵形、圆形倒、阔卵形・b.以物体形象为标准:方形、菱形、舌形、心形、肾形、镰刀形、扇形、匙形、楔形(2)叶的边缘全缘-边缘光滑无缺锯齿、重锯齿、波状-缺刻<1/4浅裂-缺刻=1/4・深裂-缺刻>1/4・全裂-缺刻深达叶柄急尖、渐尖、钝圆、叶ft凹缺、短尖头、截形急尖、渐尖、钝圆、叶ft凹缺、短尖头、截形截形截形叶的基叶脉一是分布在叶片中的维管束叶迹一叶脉留在茎、枝上的痕迹叶的基•脉序一叶脉在叶片中排列的方式称为脉序,其形式多样化,且比叶形有较大的稳定性,是鉴定植物化石的重要特征。脉序有下列基本类型:单脉一叶片中只有一条脉,从基部伸达顶端扇状脉一叶脉几次二歧式分叉,呈扇状展布叶面。如银杏放射脉一叶脉自基部就多次二歧式分叉,较直地呈放射状伸出平行脉一叶脉只在基部分叉,甚至叶面彼此平行弧形脉一叶脉自基部伸出后,平行叶缘至叶顶端汇合掌状脉一叶内有几条等粗的脉(主脉)自基部一点射出羽状脉-有一条中脉,它向两侧分出羽状排列的侧脉。侧脉分叉或不分叉邻脉-在羽状脉中,有的侧脉不是出自中脉,而是出自羽轴网状脉-又称为闭锁脉序,指叶脉分叉并连成网状简单网脉-侧脉分叉并结成网,也称单网脉复杂网脉-侧脉连成网后,网眼内又有细脉组成次一级小网盲脉-网眼内不连成网的细脉1.原蕨植物门1原蕨植物也称裸蕨植物,它是最早而原始的陆生维管植物。・2本门共同的特征是植物体一般矮小(十几厘米至2m),分化不明显。3茎二歧式分枝,无叶,无真正的根,为拟根状或假根。4孢子囊常位于枝的顶端,或侧生穗状。5原蕨植物始现于晚志留世,繁盛于早、中泥盆世,晚泥盆世就全部绝灭。原蕨植物的出现是植物界进化史上重要的转折点,它们完成了从水域扩展到陆地的飞跃。陆地环境的多样性,又是促使它们迅速分化发展的外因。原蕨植物是无叶的,其他维管植物都有叶的分化,它们的发生与原蕨植物的进化有关。一种是由原蕨植物门二歧分枝的顶端枝系逐渐扁化,并合而形成大型叶(顶枝起源叶);另一种叶由茎表面突破物延伸发展而成小型叶(延伸起源叶)。因此原蕨植物门在植物界演化及系统发育上有重要意义。2•石松植物门(Lycophyta)1石松植物的茎二歧式分枝。2单叶,小而密布于枝,呈螺旋状排列,单脉。叶脱落后形成叶座。3孢子囊单个着生于孢子叶的叶腋或叶的上表面近基部处4石松植物门始现于早泥盆世,晚泥盆世开始繁盛,极盛于石炭纪,是当时造煤的物质基础,二叠纪后期开始衰退,除中生代早期尚残少量木本类型外,中生代至现代都为草本。现在仅存草本的少数属642642•例如晚古生代最发育的鳞木,其叶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