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汤用彤哈佛时期哲学手稿
唐永仁先生(1919-1922)在英国学习时,他的未出版英语工具的手稿(现有三卷五卷、十六年版,现藏于北京大学中国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反映了他在当时学习和掌握先哲学知识和方法方面的辛勤工作。其篇章论证缜密,精义纷呈。从中可以得窥,与陈寅恪、吴宓并誉“哈佛三杰”的他,以非凡天赋和勤奋所取得的丰厚成果,不愧称留学生之楷模,成为那个时代先进中国人为旧邦新命而求索真理的一个缩影。汤用彤在哈佛大学师从白璧德、兰曼、佩瑞诸泰斗,其所受科学训练奠定了他治学的基础和方向。这五册厚重的文集满载着他从哈佛学到的学术精神和方法,都被带回并扎根于国内学术界,通过他教学南北的传授,丰富并深化了当时的文化研究,具有思想启蒙和为现代中国学术奠基的历史作用。这批中美学术交流史上重要文献的整理发掘,为我们提供了早期西哲东渐的珍贵史料。汤用彤哈佛时期哲学手稿篇目依次提要述评如下(括号内汉文皆笔者翻译)所列。一其他功利主义观点本册手稿首页原题:“Y.T.TangPhilosophy4a.”,一百多页,现存三篇课外论文,成绩皆为“A”。其间多有哈佛教授的中肯评价和悉心修改(包括文章架构、字辞等)。汤用彤回国教学也用同样认真负责的态度批改学生们的作业。第一篇:“Utility”astheMoralCriterion:ACriticalStudyoftheEnglishUtilitarianismfromHumetoG.S.Mill(作为道德标准的功利:从休谟到密尔的英国功利主义批判研究)Contents(目录)I.Introduction(导言)II.PleasureVsPleasure(两种快乐)1.FrancisHutcheson(弗兰西斯·哈奇森)2.DavidHume(大卫·休谟)3.JeremyBantham(杰里米·边沁)4.JohnStuartMill(约翰·期图尔特·密尔)III.PleasureofIndividualVsHappinessofSociety(个人快乐和社会幸福)1.DavidHume(大卫·休谟)2.AdamSmith(亚当·斯密)3.JeremyBentham(杰里米·边沁)4.JohnStuartMill(约翰·斯图尔特·密尔)IV.UtilitarianismVsReligion-Problemof“Sanction”(功利主义与“约束力”之宗教问题)1.DavidHume(大卫·休谟)2.AbrahamTucker(亚伯拉罕·塔科)3.JeremyBentham(杰里米·边沁)4.JohnStuartMill(约翰·斯图尔特·密尔)V.Conclusion(结论)该文认为,英国伦理学自卡德沃斯(Cudworth)、霍布斯(ThomasHobbes)以后,论争的两个焦点是道德起源和评判标准。汤用彤指出,功利主义未能从社会学和心理学上说明道德观念之起源;他着重采用心理学方法做出自己的分析评判,强调内在情感对伦理道德的基础作用(这种价值取向当与其所受儒家熏陶有关)。他系统考察了哈奇森、休谟、斯密、塔科、边沁、密尔等人的功利主义思想及其关于道德评判标准问题解答的困境。文章围绕困扰功利论者的三个重要问题展开:(1)“快乐”是我们行为选择的充分评判标准,此与截然不同的其他快乐相关联吗?也就是说,解决不同快乐之冲突的功利性手段是什么?(2)“快乐”是解决个体和社会之利益冲突的充分评判标准吗?(3)“快乐”作为道德标准,能否有充分的“强制性”力量策使我们合乎道德地行动?这种“约束力”问题,亦即,“快乐”作为一种新的权威能很好替代上帝之旧权威吗?经过客观公正的独立思考,汤用彤总结道,以上三种问题功利主义尽管未能圆满解决,但功利主义理论并不会因此而瓦解。每种学说各有其优势与不足。功利主义的原则虽然切实,但并非全部真理。对它不必通盘否定,亦不必顶礼膜拜。他在文末进而指出功利主义发展到密尔产生分化,并将继续探究此后斯宾塞(HerbertSpencer)、贝恩(AlexanderBain)、西季威克(HenrySigwick)等人对功利主义的推进。这些研究成果在其归国后的《19世纪哲学》等授课讲义中时有体现。英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功利主义。严复曾译亚当·斯密《原富》、密尔《群己权界论》促进了当时国人思想的启蒙。汤用彤对功利主义及接下来对实用主义的批判性研究,反映出他对国家富强之路的文化探索。第二篇:Schopenhauer’sPhilosophyofGenius(叔本华的天才哲学)I.Introduction(导言)II.TheProblem(问题)III.PlatonicIdeas-theObjectofGenius(柏拉图的理念——天才的目标)IV.Perception-thePrimaryInstrumentofGenius(知觉——天才的首要工具)V.Imagination-theSecondaryInstrumentofGenius(想象——天才的次要工具)VI.Art-theWorthofGenius(艺术——天才的价值)VII.Will-theBackgroundofGenius(意志——天才的背景)VIII.Virtue-GeniusandSaint(德行——天才和圣人)IX.PhysiologicalBasisofGenius(天才的生理学基础)X.TotalViewofGenius(天才综论)XI.Criticism(批评)该文作于1921年1月21日,哈佛教授于其上有“awellwrittenpaper”(一篇好文章)的评语。这篇论文之佳妙,不仅在于详尽分析了叔本华天才哲学的理论来源,准确理解、阐述了叔本华天才哲学的内涵及其特征,更在于以敏锐的眼光和哲人的洞察,一针见血地指出叔本华天才哲学内在的、深刻的矛盾。此文部分结论性的简短提要1923年3月于《文哲学报》第3期以中文发表为《叔本华之天才主义》,而通过未刊手稿全文更可知其详细的论证过程。文中认为,当时学界有过分强调叔本华思想中柏拉图和东方因素的倾向。此时他已发现宗教性的奥义书、佛教与浪漫主义的叔本华哲学之间的根本差异。随后他接着研究这一问题写成专文“OrientalElementsinSchopenhauer”(叔本华思想中的东方因素),1921年12月发表在《华人学生月刊》(TheChineseStudentMonthly,Vol.17,No.2,Dec.1921),与本文分析叔本华思想中的西方因素正相呼应。第三篇:KantianandFichteanIdeasofUniversalHistory(康德和费希特的普遍历史观念)I.Introduction(导言)II.MethodsofTreatment(处理方法)III.PhilosophicalGroundwork(哲学基础)IV.“TheHiddenPlan”and“TheDivineIdea”——SpeciesandIndividual(“隐密计划”和“神圣理念”——种属与个体)V.FunctionofEvil(恶的功能)VI.FunctionofIndividual(个人的功能)VII.FunctionofState——CosmopolitanismandSocialism(国家的功能——世界主义和社会主义)VIII.StepstowardsEternalPeace(走向永久和平)IX.EvolutionandKantianCosmology(进化与康德之宇宙哲学)X.Conclusion(总结)汤用彤把康德与费希特有关普遍历史观的论述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间有明显相似之处。但该文并不过于强调其相似性,而是主要辨明他们在个人性情、哲学基础、处理方法和具体内容等方面的重要差异。他认为,我们不能断定费希特就是袭用了康德的普遍历史观念,因为完善和进步的学说笼罩着当时的思想界。费希特哲学关键在“自我”(Ego)原则的设定,他的奋斗精神和宗教热情,通过“大我”(greatEgo)之假设,使其体系较以往哲学更具统一性。因而在普遍历史观上,热诚的费希特哲学比冷静的康德哲学更详尽系统,也更为主观独断。文中列专章探讨世界大同主义与社会主义问题;立论以为,康德关于国家功能的理论“依然徘徊在18世纪的世界主义阶段,而在费希特这里,我们发现有德国社会主义的早期踪迹”。文章表现出汤用彤极为关注文化历史总体发展趋势。在他看来,康德进化观的一些元素可视为后来达尔文学说难得的参考,并几近预示出斯宾塞主义的宇宙进化理论。他看重康德所论“宇宙的发展在人类历史进步中延续,并在个体道德之完美中完成”(thecosmicdevelopmentiscontinuedinthehistoricalprogressofhumanity,andcompletedinthemoralperfectionoftheIndividual)。虽然汤用彤平生契赏人格作用之伟大,但文中对“恶”在历史发展的动力功用,亦足加辨析。他结合“一战”后的社会现实,探讨走向永久和平之路的历史经验,清醒而深刻地指出当时“人皆向往一种世界联合体。但是国家联盟获得成效的可能性仍同康德时代一样小。这种局面无疑会令康德出乎意料”。于此,哈佛教授写有一段话加以评论。汤用彤遂在下面《当前哲学趋势》一文中对相关问题,进一步展开论述。二英国黑格尔主义的复兴,是向巴克莱唯心论的回归此册原为活页本,已有残缺。现存两篇长文,共158页。第一篇:Post-KantianIdealism(后康德之唯心论)I.ThePost-KantianIdealismhasitsDistinctCharacteristics(后康德唯心论有其鲜明特征)II.KanthasTwoProblems(康德有二个问题)III.Fichte(费希特)IV.Schleiermacher(施莱尔马赫)V.Schelling(谢林)VI.Hegel(黑格尔)VIII.Schopenhauer(叔本华)IX.TheLeft-wingHegelians(左翼黑格尔派)该文详论康德对前人(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洛克、巴克莱、休谟)的批判继承及其后费希特、谢林、施莱尔马赫、黑格尔、叔本华、青年黑格尔派(施特劳斯、施蒂那等)、新黑格尔主义(布拉德雷、罗伊斯)等唯心体系演进之轨迹,兼论他们的宗教观,并与费尔巴哈的唯物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加以比较。文中认为,德国唯心论之父康德有两个问题:科学或外部世界的知识如何可能?宗教、伦理与科学一致的合法性是什么?康德后的唯心论有其鲜明特征,相当不同于实体论的柏拉图哲学、神秘主义的普罗提诺、独断的莱布尼茨和主观的巴克莱;它可分为两个时期。康德后的唯心主义哲学主要是改造了康德的“物自体”学说,而对后康德哲学进行批判研究有助于把握“当前”哲学发展的方向。文章考察了黑格尔主义的演变,以为“英国黑格尔主义的复兴,不仅是复兴黑格尔,也是向巴克莱唯心论的回归”。在20世纪20年代几乎很少有人知道黑格尔,正如贺麟所说,当时“只知有康不知有黑”。汤用彤1922年归国(较张颐早一年)后的授课讲义《唯心论》、《西方近代哲学史》(该讲义第11章题目即为“Post-KantianIdealism”)对康德、黑格尔学说多有述介。第二篇:PresentPhilosophicalTendencies(当前哲学的趋势)I.Preliminary(前言)1.Thewar(大战)2.Philosophicaltendencyissortofintellectualpattern(哲学趋势是理智模式的分类)3.FundamentalIssues(基本议题)4.ThefourContemporaryTendencies(当代四种哲学趋向)II.Naturalism(自然主义)1.TheDescriptivemethodinmodernscience(现代科学的描述方法)2.Theadvancetowardsnominalism(趋向唯名论)3.NegationofMoralandreligioustraditions(对道德和宗教传统的否定)4.Thenewviewofman(对人类的新看法)(1)Importanceofhumanonhappiness(人类幸福之重要性)(3)Dependenceofmanonnature(人对自然之依赖)(3)Dependenceofmanonman(人对人之依赖)(4)Progressthro’science(通过科学之进步)(5)Ideasofevolution(进化诸观念)(6)Critiqueofnaturalism(自然主义的批评)①Theoryofknowledge(知识理论)②Metaphysicalattack(形而上学的攻击)III.Idealism(唯心论)1.BerkeleyanbasisofIdealism(唯心论的巴克莱主义的基础)(1)Argumentsfromawarenessorpresentationtomind(来自意识或心灵表象的证论)(2)Argumentfromego-centricpredicament(来自自我中心困境的证论)(3)Argumentsfromphysiologicalrelativism(来自生理相对主义的证论)2.KantianbasisofIdealism(唯心论的康德哲学基础)3.Cardinalprinciple(首要原则)4.Critiqueoftheabove(对上述之批判)5.EthicsofIdealism(唯心论的伦理学)6.Idealisticphilosophyofstate(唯心主义的国家哲学)7.Idealisticphilosophyofreligion(唯心主义的宗教哲学)IV.PragmatismandActivism(实用主义与行动主义)1.Anti-intellectualism(反理智主义)(1)Thequestionoftheconstitutionofthemind(心灵构成问题)(2)ThequestionoftheDeterminismofconduct(行为决定论问题)(3)Questionofknowledge(知识问题)(4)Questionofreality(实在问题)2.Thepragmatistorinstrumentalisttheoryofknowledge(实用主义或工具主义的知识理论)3.PragmatistIdealismVsRealism(实用主义的唯心论与实在论)4.Bergsoniantheoryofknowledge(柏格森主义的知识理论)5.Problemoffreedom(自由问题)6.Activism,Meliorismandpluralism(行动主义、社会向善论和多元论)(1)Actionasmeansandend(作为手段和目的之行为)(2)Individualism(个体主义)(3)Movementandprogress(运动与进步)(4)Pluralismandtheism(多元论与一神论)V.Realism(实在论)1.Theoryofknowledge(知识理论)(1)Independenceoffacts(事实之独立性)(2)Logicalfacts(逻辑事实)(3)Immanenceoftheobject(客体之固有性)(4)Disinterestednessofknowledge(知识之无利害性)(5)Externalityofrelation(关系的外在性)2.Theoryofvalue(价值理论)(1)Valueandinterest(价值与利害)(2)Independenceofvaluefacts(价值事实的独立性)(3)Individualisticorquantitativebasisofpreference(优选的个体主义的或定量的基础)该文为长篇研究报告,残存76页。文中对“thegreatwar”(一战)引发的危机加以哲学反思,并对当时哲学各流派进行分析评论、回顾和前瞻。他重点探讨了当时四种哲学趋向:后康德唯心论、19世纪自然主义、实用主义和新实在论;认为:“哲学趋势虽不能精确地加以规定,但它是包含各种各样偏离因素的连续性统一体。构成思想的知识是必需的,因为它们不同的排列组合形成了发展趋向。”“反理智主义是我们时代的一个特征,但其说如此相异以致不可能成为一种趋势。”柏格森是反理智主义者,在某种意义上他攻击理智的逻辑程序(logicalprocessoftheintellectual),但他并不反对理性的程序(rationalprocess)。汤用彤大量采用比较研究方法,注重对宗教、心理学、科学哲学、伦理学、社会学进行跨学科研究来探讨哲学发展的走向。他在哈佛的导师佩瑞教授对此课题深有研究,因而该文对佩瑞的相关著述评引颇丰,这在其后的讲义中也常有体现,可见所受乃师之影响。该文重视作为创造活动的自由,表现出他作为文化守成主义者的自由主义关怀。后来研究认为,自由的本质是一种创造力,保障这种创造力是一切现代社会的根本特征。文末附录与此文相关参考文献目录37种(最近者刊于1919年8月28日),并特意注明“用星号表示属于同情之阐述,余者为批评”。据其中5种罗素著述,可知该文残缺部分也涉及当时刚兴起的分析哲学。而从汤用彤哈佛时期两本合订的《逻辑学专辑》中可以看出他所受的严密逻辑思维训练、文理兼通的素养及对数理逻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科护士实习生带教计划
- 第一学期学校校本培训工作计划
- 酒店会计工作计划范文
- 英语学困生转化的工作计划
- 大班下学期月工作计划
- 2024年师资科工作计划
- 酒店2024年保安部工作计划024酒店工作计划
- 高二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 初中语文学期工作计划范文初中语文范文
- 聊城大学《重彩画技法》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完整版)虚拟演播室操作手册
- 咬合桩施工工艺
- TK6920TK6920数控落地镗床(使用说明书)
- 破产管理人报酬计算器
- 大学计算机基础(第四版)课件
- 幼儿教职工伙食账目表
- HPV的解读与疫苗ppt课件
- 乔治·莫兰迪ppt课件
- 自我探索技能PPT课件
- 隧道窑总体设计与焙烧工艺_一_
- 礼尚往来——如何给客户送礼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