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六讲 学前儿童美育_第1页
第四章 第六讲 学前儿童美育_第2页
第四章 第六讲 学前儿童美育_第3页
第四章 第六讲 学前儿童美育_第4页
第四章 第六讲 学前儿童美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讲学前儿童美育一、美和美育

二、意义和任务三、实施方式一、美和美育关于“美”的思考美,到底是什么?美,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美感,因什么而产生?人,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美感?动物,也会像人类一样寻求美感吗?九寨风光大兴安岭珠穆朗玛香山红叶欧洲古堡东方明珠关于美的几种观点美的本质就是“美的理式”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存在一个美的绝对理念客观事物中的美是对“美的理式”的表达柏拉图、黑格尔等为代表美的本质是客观事物的属性美是由客观事物本身的诸多属性决定的脱离美的事物的绝对理念是不存在的亚里士多德、达芬奇等为代表关于美的几种形态自然美动物、植物、微生物各种非生命物质生命物质与非生命物质构成的自然景观社会美打有人类思想印记的景观:建筑、服饰等人的社会性(内在品质)呈现出的美感艺术美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电影——一种综合的艺术关于美的几点结论美在本质上是一种体验,即美感美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具有价值倾向性,又因人类的某些共同特点而体现出一定的客观性事物(审美对象)要激起人的美感,需要具备一定的形式:色彩、线条、比例等所谓的事物的美,形式虽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内容,即能触动人的某种情感关于美育柏拉图,用体育锻炼身体、用音乐陶冶心灵。德国诗人,席勒,《美育书简》1793,首次提出“美育”一词。孔子,“兴于诗、立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