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儿科诊法概要_第1页
第五节 儿科诊法概要_第2页
第五节 儿科诊法概要_第3页
第五节 儿科诊法概要_第4页
第五节 儿科诊法概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儿科诊法概要

第一章儿科学基础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不可偏废。由于小儿有其生理病理特点,历代儿科医家都十分重视望诊。

一、望诊总体望诊:望神色、望形态;分部望诊:审苗窍、辨斑疹、察二便、看指纹。1.望神色:观察小儿的精神状态和面部气色。“神”:广义指人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指人的精神。正常:精神振作、二目有神、表情活泼、面色润泽、呼吸调匀、反应敏捷。是气血调和、神气充沛的表现。

异常:精神萎顿、二目无神、表情呆滞、面色不泽、呼吸不匀、反应迟顿,则是有病的表现,且病情较重。小儿尤重面部望诊,常见的方法有五色主病和五部配五脏。(1)五色主病:

白色:多为寒证、虚证。

红色:多为热证(虚、实)。

黄色:多为脾虚证或有湿浊,可见于疳证、积滞、虫证

青色:多为寒证、疼痛、瘀证、惊痫。黑色:多为寒证、疼痛、惊痫、停饮。(2)五部配五脏:根据面部不同部位出现的各种色泽变化来推断脏腑病变。最早见于《小儿药证直诀》:“左腮为肝,右腮为肺,额上为心,鼻为脾,颏为肾。”《证治准绳·幼科》对这些部分的色泽变化,用五行学说作解释。

2.望形态(1)望形体:包括头囟、躯体、四肢、肌肤、毛发、指甲等,由上到下检查

正常:头囟正常、筋骨劲强、肌肤丰润、毛发黑泽、指甲光润。表示胎禀充足,发育正常,营养良好。

异常:①头囟:头方发少、囟门迟闭――佝偻病;头囟宽大、颅缝开解、目珠下垂――脑积水。②肌肤:皮肤萎黄、肌肉消瘦、松弛――脾胃虚弱;皮肤干燥、囟门及眼窝凹陷、啼哭无泪――泄泻脱水。③毛发:毛发枯黄、稀疏易脱――气血不足。④指甲:指甲菲薄、苍白质脆――营血亏虚;指甲色紫――气血瘀滞;杵状指――先心病。

(2)望动态:包括身体各部分的动静姿态变化。喜俯卧者——乳食内积;喜蜷卧者——多为腹痛;仰卧少动,二目无神——多为久病、重病;翻滚不安、捧腹苦闹——急性腹痛;颈项强直、四肢拘急——惊厥抽风或脑病;端坐呼吸、哮鸣——哮喘;咳嗽气急、鼻翼煽动、胸胁凹陷——肺炎。

3.审苗窍:口、舌、目、鼻、耳、前后二阴。(1)舌象正常:舌体润泽、大小适中、伸缩自如;舌质淡红、苔薄白(新生儿舌红无苔、乳婴儿乳白苔)。

异常情况举例:

舌体:胖嫩有齿痕--脾肾阳虚或水饮痰湿内停;舌体肿大,色泽青紫--可见瘀滞、中毒;舌体胖有裂纹--多为气血两虚;舌体强硬--多为热盛伤津;急性热病中出现舌体短缩,舌干绛--热病伤津,经脉失养而挛缩。

木舌:舌体肿大,板硬麻木,转动不灵,甚则肿塞满口--心脾热炽,火热循经上行所。

重舌:舌下红肿突起,形如小舌--主心脾火炽。

连舌:舌体不能伸出唇外,转动伸缩不,言语不清--为舌系带过短所致。弄舌:舌出唇外,来回拌动,掉转不灵--多见于大病之后心气不足或智能低下。吐舌:舌吐唇外,缓缓

舌质:淡白--气血亏虚;绛红有刺--温邪入营;紫暗--血瘀;舌起粗大红刺--杨梅舌,多见于猩红热(丹痧)。

舌苔:白--寒;黄--热;剥苔--阴伤津亏;腻—痰湿、食积;霉酱苔(舌苔厚腻垢浊不化)伴便秘腹胀--宿食内滞;地图舌(花剥苔)--多为胃之气阴不足。诊察时应注意染苔。(2)目包括黑睛(瞳仁、角膜)、白睛(结膜、巩膜)、眼睑等。

正常:黑睛等大同园,神采奕奕。

异常:瞳孔缩小、散大、大小不等--见于中毒或颅内压增高;巩膜黄染--黄疸;结膜红丝满布--结膜炎;眼睑浮肿--水肿。(3)口:包括唇(颜色、润燥、外形)、牙齿、牙龈、颊粘膜、咽、扁桃体。

正常:唇色淡红润泽、口腔粘膜光滑。

异常情况举例:

①唇:色淡--气血不足;青紫--气滞血瘀;樱红--暴泻伤阴;干燥--津亏。

②牙齿、牙龈:牙龈红肿--胃火;牙齿逾期不出--肾气不足;婴儿牙龈白斑--板牙。

口腔:咽红肿、扁桃体肿大--风热或热毒;扁桃体有脓性分泌物--乳蛾(化扁);咽部有灰白假膜,不易拭去--白喉;口舌粘膜溃烂--口疮;满口白屑--鹅口疮;腮腺口红肿--腮腺炎。

(4)鼻

正常情况:外观润泽,外形无异常,鼻腔无异常分泌物。

异常情况举例:鼻流清涕--风寒感冒;鼻流黄涕--风热感冒;长时间流浊涕--肺经伏热(鼻窦炎);鼻衄(出血)--气不摄血或血热妄行,或鼻粘膜毛细血管脆性增高。(5)耳

正常情况:耳壳丰厚,颜色润泽。

异常情况举例:耳内疼痛流脓水--肝胆火旺(中耳炎);以耳垂为中心漫肿--腮腺炎;耳背络脉隐现,耳尖发凉,兼壮热多泪--麻疹先兆。

(6)二阴:阴囊中或女孩腹股沟有肿物,用力时加大,平卧时缩小或消失--疝气;阴囊阴茎水肿--肾病;女孩前阴红赤--下焦湿热;婴儿肛门周围潮湿红痛--尿布皮炎;大便带鲜血--肛裂。4.辨斑疹斑:形态大小不一,不高于皮面,压之不褪色;

疹:形小如粟米,高于皮面,压之褪色。

①麻疹:皮疹细小如麻粒,色红,高热3~4天后出现;②风疹:皮疹细小,呈浅红色,分布均匀;

③奶麻:皮疹细小呈玫瑰色,热退疹出;

④丹痧:点状皮疹,疹间无正常皮肤,猩红色,伴扁桃体溃烂。

⑤水痘:疱疹,红色丘疹上有细小水泡,易破;⑥丘疹样荨麻疹:红色丘疹,上有较大水泡,不易破;

⑦脓疱疮:疱疹内有脓液或黄水。斑疹:色红较艳,摸之不碍手,压之不退色--热毒炽盛,病在营血;斑疹欲出不出,隐隐不显,或斑色紫暗,面色苍白--气血不摄。

风团:荨麻疹,多因风邪客肌,血分有热所致。

白痱:细小而表面隆起的含浆液白色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