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植物生长素课件_第1页
【高中生物】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植物生长素课件_第2页
【高中生物】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植物生长素课件_第3页
【高中生物】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植物生长素课件_第4页
【高中生物】2023-2024学年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一 植物生长素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节植物生长素课标内容要求核心素养对接概述科学家经过不断地探索,发现了植物生长素,并揭示了它在调节植物生长时表现出不同特点: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1.通过生长素生理作用特点的曲线分析,培养运用模型分析问题的科学思维能力。2.通过分析“生长素发现的实验”“与生长素相关的实验设计”等,掌握实验设计的方法,训练思维逻辑的严密性。3.通过分析顶端优势与植物生长素的运输和作用特点的关系,关注生物学原理在农业生产和园艺中的应用。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01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达尔文的实验(1)发现问题:植物的向光性,即在_______的照射下,植物朝向_____方向生长的现象。单侧光光源(2)实验处理及现象(3)结论:胚芽鞘的尖端受单侧光刺激后,向下面的伸长区传递了某种“影响”,造成伸长区_____________________,因而使胚芽鞘出现向光性弯曲。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2.鲍森·詹森的实验(1)过程及现象实验1:切去胚芽鞘尖端+单侧光―→_____________。实验2:胚芽鞘尖端和下面部分之间插入琼脂片+单侧光―→_____________。(2)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_____琼脂片传递给下部。不生长不弯曲弯向光源生长透过3.拜尔的实验(1)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___________。(2)鲍森·詹森的实验和拜尔的实验初步证明尖端产生的影响可能是一种_________,这种_________在胚芽鞘尖端以下部位的分布不均匀造成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分布不均匀化学物质化学物质

微思考若已经确定胚芽鞘尖端可以产生生长素,将胚芽鞘的向光性实验和拜尔的实验作比较,你能对胚芽鞘的向光性提出哪些可能的解释?提示:(1)单侧光使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较多。(2)单侧光使向光侧的生长素被分解。4.温特的实验A

B(1)实验组——A处理:把接触过燕麦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现象:胚芽鞘会_______________。朝对侧弯曲生长(2)对照组——B处理:把未接触过胚芽鞘尖端的琼脂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一侧。现象:胚芽鞘_________________。既不生长也不弯曲(3)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温特把其命名为_______。生长素5.1934年,科学家首先从人尿中分离出与生长素作用相同的化学物质——_________。1946年,科学家从高等植物中分离出生长素。6.植物向光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7.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_________运送到_________,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___________。吲哚乙酸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产生部位作用部位微量有机物芽、幼嫩的叶色氨酸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输导组织生长旺盛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1.作用方式:给细胞_________,起着_____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2.作用效果(1)细胞水平:促进细胞_________、诱导细胞分化等。(2)器官水平:影响器官的___________,如促进_____________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等。(3)作用本质:生长素首先与细胞内某种蛋白质——___________特异性结合,引发细胞内发生一系列信号转导过程,进而诱导_______________,从而产生效应。传达信息调节伸长生长生长、发育侧根和不定根生长素受体特定基因的表达(4)作用特点①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因_____、植物细胞的成熟情况和_____的种类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②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_____,衰老细胞则比较迟钝。③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为___________。浓度器官敏感根>芽>茎3.顶端优势的概念及原因(1)概念:_____优先生长,_____生长受抑制的现象。(2)原因顶芽侧芽(3)解除方法:_________。去除顶芽微思考1.生长素是不是定向运输到作用部位?如何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提示:不是;靶细胞上有相应的受体可以接受生长素传递的信息。2.顶端优势中反映出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什么?依据是什么?提示:主动运输;生长素在侧芽位置积累,说明生长素可以从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达尔文通过实验推测胚芽鞘尖端在单侧光照下能产生某种“影响”传递到尖端下方,温特通过实验证明了这种影响是一种化学物质。 (

)2.幼芽、幼叶和种子都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 (

)3.植物茎尖的细胞可利用色氨酸合成生长素。 (

)4.同一植株的根和芽生长所需要的最适生长素浓度相同。 (

)5.当植物顶芽比侧芽生长快时会产生顶端优势,其主要原因是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浓度过高,其生长受抑制。 (

)6.生长素在根部的极性运输方向为由“根尖端”运往“根近茎端”。

(

)提示:1.√2.×生长素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少,而不是大量。3.√4.×同一植株的根和芽生长所需要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不同,根对生长素浓度要更敏感些。5.√

6.√关键能力·重难探究达成02核心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核心点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核心点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实验一:为研究在单侧光影响下生长素运输方向的变化,研究人员做了如下实验。核心点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合作探究]实验二:研究人员做了进一步实验,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胚芽鞘尖端切下来,用不能透过生长素的薄玻璃片分割,放在琼脂切块上,实验处理及收集到的生长素(IAA)的含量如图所示。1.实验一中云母片起什么作用?装置a、b中云母片放置位置不同,目的是什么?提示:阻断生长素的横向运输;装置a、b中云母片放置位置不同的目的是探究生长素的横向运输是发生在胚芽鞘尖端还是尖端下部。2.分析实验一的结果发现:装置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装置b和c中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提示:在单侧光的影响下,生长素在胚芽鞘尖端发生了横向运输。3.实验二中A组的作用是什么?提示:对照。4.实验二的结果说明了什么?提示:光照没有影响生长素的总量,但单侧光照射促使生长素向背光侧转移。1.生长素相关实验的图解分析[深化归纳]类别图解条件相关结果遮盖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光生长暗箱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光(小孔)生长类别图解条件相关结果插入类①向右侧弯曲生长②直立生长③向光生长④向光生长类别图解条件相关结果移植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左侧弯曲生长③④中IAA的含量a=b+c,b>c旋转类①向中央弯曲生长②直立生长③向开孔处弯曲生长2.植物向光性的原因分析教材开发1.(教材第91页“文字信息”思考)从对照实验设计的单一变量原则角度分析,鲍森·詹森实验有什么不足之处?又该如何改进?提示:不足之处为该实验不能排除使胚芽鞘弯曲的刺激不是由琼脂片产生的。改进方案为增设一组将胚芽鞘尖端切掉,将琼脂片放在切口上,用单侧光照射,观察胚芽鞘生长状况的实验。2.拜尔实验为什么要在黑暗中进行?温特实验是否也需要在黑暗中进行?提示:排除光照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需要。3.生长素通过促进细胞伸长而不是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胚芽鞘生长,你能否通过胚芽鞘实验证明这一点?提示:可以对向光弯曲生长的胚芽鞘沿光线方向做纵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向光侧和背光侧的细胞数目和细胞长短。[对点练习]1.(2022·山东菏泽一中高二期中)下列有关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鲍森·詹森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于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尖端以下部位分布不均匀B.达尔文证明了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并且传递到尖端下部C.拜尔通过设计实验证明了尖端产生了某种“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D.温特证明了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D

[鲍森·詹森通过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A错误;达尔文认为胚芽鞘出现向光弯曲是因为胚芽鞘的尖端向下传递了某种“影响”,并没有说明传递的是生长素,B错误;拜尔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C错误;温特的实验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确实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引起的,并将其命名为生长素,但没有确定其化学本质,D正确。故选D。]2.(2022·福建莆田第七中学高二期中)如图是关于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过程图,请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实验排序②③⑤①④,就是科学家发现植物生长素的科研实验顺序B.⑤所表示的实验,验证的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④所表示的实验,单一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D.实验①②③都能验证单侧光照射能够引起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刺激(物质)发生横向移动D

[题图表示生长素发现过程的实验,分析图示可知,①是拜尔的实验,②③是达尔文的实验,④是温特的实验,⑤是鲍森·詹森的实验,科学家发现植物的生长素的科研实验顺序是②③⑤①④,A正确;序号⑤所表示的实验,验证的结论是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B正确;实验设计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序号④所表示的实验,单一变量是琼脂块是否与胚芽鞘尖端接触过,C正确;实验①的自变量是胚芽鞘尖端的位置,不是具有单侧光照,因此不能验证植物向光性的原因,D错误。故选D。]方法技巧判断植物“长不长、弯不弯”的简单方法——“两看法”注:(1)判断生长素的有无:一看有没有产生部位,二看有没有人为施加。(2)尖端下部伸长区相当于生长素作用的“靶细胞”部位。某同学欲通过实验得出“生长素的极性运输只能从植物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过来运输”的结论,设计了如下实验。核心点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合作探究]1.若仅设计A组,能证明生长素能从___________运输到___________,但不能证明生长素不能倒过来运输。2.若B组形态学上端在上,把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下面,可以吗?说明理由。提示:不可以。不能排除重力作用。3.A组与B组的对照类型为_________。4.研究表明,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于侧芽,但顶芽产生的生长素仍向侧芽运输,由此推断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_________。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相互对照主动运输1.极性运输(1)概念:生长素由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运输。(2)特点: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形态学下端,不能倒转。[深化归纳](3)影响因素: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不受单侧光、重力等影响。(4)实验验证aa、b两组相互对比,共同证明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b2.非极性运输(1)概念:植物体内物质的运输不受形态学上、下端的影响。(2)实例: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1.用图中数字符号表示出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方向。尝试总结其运输有何规律。提示:(1)①→②

(2)④→③

(3)⑥→⑤规律:由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2.分析判断下列图中生长素横向运输的方向,并思考影响横向运输的因素有哪些。(1)

(2)

(3)提示:(1)①→②

(2)③→④

⑤→⑥

(3)⑦→⑧影响横向运输的因素有单侧光、重力、离心力等。[对点练习]3.(2022·山东济北中学高三模拟)生长素极性运输的化学渗透偶联学说的基本观点是生长素以弱酸的形式经输入载体协同运输(能量由跨膜质子电位提供)进入细胞,在细胞质中生长素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并大量积累。离子形式的生长素通过分布于细胞基部的输出载体顺浓度梯度输出细胞,正是由于输出载体在细胞中的极性分布决定了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体内的生长素多为IAA,合成它的原料是色氨酸B.若要研究输出载体在生长素极性运输中的作用,可利用其抑制剂设计实验C.生长素的输入、输出载体都能转运生长素,空间结构相同D.生长素的极性输出载体大多分布在幼嫩组织细胞中C

[生长素是一类多种激素,IAA是人类最早发现的一种生长素,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也多为IAA,其合成原料是色氨酸,A正确;若要研究输出载体在生长素极性运输中的作用,输出载体即为实验自变量,可利用其抑制剂控制输出载体设计实验,B正确;生长素的输入、输出载体虽然都能转运生长素,但是运输的方向不同,其空间结构也不相同,C错误;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集中在植物幼嫩部位,其输出载体大多也分布在幼嫩组织细胞中,D正确。故选C。]4.(2022·湖南郴州高二期末)为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取豌豆幼苗茎切段进行对照实验,实验组设计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朝上,对照组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端朝下B.对照组羊毛脂中不含CFMC.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作为测试指标D.若受体中IA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A

[探究生长调节物质CFM对IAA的极性运输是否有抑制作用,羊毛脂中是否含有生长调节物质CFM为自变量,豌豆幼苗茎切段形态学上、下端属于无关变量,各组应该相同,即都是形态学上端朝上,A错误;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有无生长调节物质CFM,对照组羊毛脂中不含CFM,B正确;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IAA作为测试指标,C正确;若受体中IAA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则说明CFM对极性运输有抑制作用,D正确。]下图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度。核心点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合作探究1]1.根据图中的曲线分析三种器官对生长素敏感度的高低。提示:根>芽>茎。2.当生长素的浓度为10-6mol·L-1时,对根、芽、茎生长的作用效应依次是什么?提示:抑制、既不促进也不抑制、促进。下图为植物幼苗横放一段时间后的生长情况。[合作探究2]结合图示解释植物的根为何具有向地性。此特点是否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特点?植物茎的背地生长是否体现了生长素作用的特点?提示:根对生长素较为敏感,D处浓度过高,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而C处的浓度较低,促进根的生长,充分体现了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特点,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茎对生长素相对不敏感,B处生长素浓度大于A处生长素浓度,所以B侧促进作用大于A侧,没有体现生长素生理作用的特点(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如图为某植株示意图,a、b、c分别代表不同的侧芽。[合作探究3]1.比较a、b、c处生长素浓度的大小。提示:a>b>c。2.结合图示解释植物呈现“塔形”的原因。提示: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抑制其生长。a、b、c三处侧芽生长速度:a生长最慢,c生长最快,故植物呈现“塔形”。1.生长素的作用方式不催化细胞代谢,不为细胞提供能量,而是给细胞传达信息,起着调节细胞生命活动的作用。2.作用特点的影响因素(1)浓度: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甚至会杀死植物。[深化归纳](2)器官: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为根>芽>茎。(3)成熟程度:一般来说,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敏感,衰老细胞则比较迟钝。3.(1)图1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不同,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①四个关键点含义:A点为较低浓度促进生长;B点促进作用最强;C点既不促进,也不抑制;D点为较高浓度抑制生长。②曲线段含义:a.AB段表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增强;b.BC段(不包括C点)表示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减弱;c.CD段(不包括C点)表示超过一定的浓度范围,随生长素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增强。(2)图2表示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芽>茎。(3)图3表示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敏感性强。4.顶端优势(1)概念: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2)原因①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A→B(用图中字母表示),A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②B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对点练习]5.(2021·全国甲卷)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生理功能。下列与生长素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生长的“顶端优势”现象可以通过去除顶芽而解除B.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以运到侧芽附近从而抑制侧芽生长C.生长素可以调节植物体内某些基因的表达从而影响植物生长D.在促进根、茎两种器官生长时,茎是对生长素更敏感的器官D

[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是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较高,侧芽的发育受到抑制,可以通过摘除顶芽的方式解除植株顶端优势,A、B正确;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生长素能引起生物性状的改变,是通过调控某些基因的表达来影响植物生长的,C正确;根、茎两种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有明显差异,其中根对生长素更敏感,D错误。故选D。]6.(2022·湖北襄阳高二期末)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正在太空失重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下图1所示;下图2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情况。请判断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若仅暗室中的植物匀速旋转,一段时间后,图1所示植物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B.在地球上进行图1实验,若植物茎向下弯曲生长,说明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更大C.在地球上进行图1实验,同时去掉光源,一段时间后,若植物根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为m,则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q的范围是2m<q<cD.单侧光会刺激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并造成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B

[图1所示植物在失重的状态下,重力对生长素的分布没有影响,若仅暗室中的植物匀速旋转,向光侧和背光侧生长素浓度相同,A错误;在地球上进行图1实验,重力和单侧光对生长素的分布均有影响,若植物茎向下弯曲生长,说明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即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更大,B正确;在地球上进行图1实验,同时去掉光源,由于重力的影响,根近地侧生长素的浓度大于远地侧,根近地侧的生长受到抑制,根远地侧的生长受到促进,故若远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则根近地侧的生长素浓度q的范围是q>c,C错误;胚芽鞘尖端产生生长素与单侧光无关,单侧光会引起生长素的横向运输,造成生长素的分布不均匀,D错误。故选B。]知识拓展生长素的作用及作用特点(1)生长素促进生长的原理为促进细胞的纵向伸长,从而使体积变大,而不是促进细胞数目的增多。如下图中背光侧之所以长得快,就是因为其背光侧细胞比向光侧“更伸长”。

(2)若生长慢的部位的生长素浓度高于生长快的部位的生长素浓度,则可体现作用特点,如根的向地性、顶端优势等。(3)与“0”浓度(蒸馏水处理组)比较,生长慢于“0”浓度则表现为抑制作用,从而体现出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否则不能体现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就如图的坐标曲线模型而言,若作用曲线为负值(横轴以下,图中C点以下),则可体现生长素的作用特点。应用创新·问题情境探究03甲图表示的是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乙图表示的是同一器官在不同生长素浓度下的作用。通过对甲坐标图的分析,利用演绎推理等科学思维分析三种器官对生长素敏感程度的高低,通过对乙图的分析,理解不同生长素浓度促进效果可能相同,找出相应的生长素浓度范围,形成模型与建模的思维方式;通过对“高浓度”“低浓度”界限的分析形成批判性思维方式。1.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这里的“高浓度”和“低浓度”的界限指的是甲图中哪几个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科学思维)提示:对根、芽和茎而言,“高浓度”和“低浓度”的界限分别是A′、B′和C′对应的生长素浓度。2.甲图中A→A′的含义是不是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对根的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科学思维)提示:不是,A→A′的含义是随着生长素浓度的增大,对根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3.根据乙图回答下列问题。(科学思维)(1)若曲线表示植物的幼苗,其出现向光性且测得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为m时,其背光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多少?提示:大于m小于M。(2)若曲线表示植物的茎,在植物水平放置,表现出茎的背地性且测得其茎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M时,茎的远地侧生长素浓度范围是多少?提示:大于0小于m。1.植物的向光性是由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单侧光照射后,胚芽鞘背光一侧的生长素含量多于向光一侧,因而引起两侧的生长不均匀,从而造成向光弯曲。2.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叫作植物激素。3.生长素主要的合成部位是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这些部位,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4.在胚芽鞘、芽、幼叶和幼根中,生长素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也就是只能单方向运输,称为极性运输。极性运输是一种主动运输。5.在植物体内,生长素在细胞水平上起着促进细胞伸长生长、诱导细胞分化等作用;在器官水平上则影响器官的生长、发育,如促进侧根和不定根发生,影响花、叶和果实发育等。6.一般情况下,生长素在浓度较低时促进生长,在浓度过高时则会抑制生长。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041.如图是某兴趣小组研究植物向光性的一组实验,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幼苗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B.幼苗合成生长素的部位在尖端C.只有在光照下幼苗才能合成生长素D.生长素对幼苗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A

[由题图可知,图中锡箔的位置分别在尖端和尖端下面的一段,锡箔在尖端的幼苗直立生长,锡箔在尖端下方的幼苗弯曲生长,因此幼苗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A符合题意;该实验不能看出幼苗合成生长素的部位,B不符合题意;本题未涉及无光情况下生长素的合成情况,故不能说明只有在光照下幼苗才能合成生长素,C不符合题意;该实验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未体现其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D不符合题意。]2.(2022·湖南长沙明德中学高三开学考试)下图是在黑暗条件下对植物生长物质进行研究的一组实验,其中去尖端的幼苗经处理不含内源生长物质。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组实验若在有光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没有显著差异B.琼脂块上放足够多的尖端,去尖端的幼苗有可能向左弯曲C.该组实验还不能说明幼苗的尖端产生了促进生长的物质D.该组实验能作为解释植物向光生长的一个证据B

[有光条件下进行,影响生长素在尖端的横向运输,但不影响生长素在琼脂块中的运输,所以有无光照对本实验的结果基本没有影响,A正确;由于去尖端的幼苗经处理不含内源生长物质,所以没有放置琼脂块的一侧不生长,而生长素促进生长和抑制生长是在自然生长的基础上的表现,抑制生长也不可能使原有长度变短,所以就算琼脂块上放足够多的尖端,去尖端幼苗也不可能向左弯曲,B错误;该组实验还不能说明幼苗的尖端产生了促进生长的物质,因为不能排除琼脂块的作用,需要设置放置不接触尖端的等体积的琼脂块组进行对照,C正确;植物弯曲生长是因为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因此该组实验能作为解释植物向光生长内因的一个证据,D正确。故选B。]3.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B.成熟组织中,生长素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D.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C

[生长素是由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成的,A正确;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可以通过输导组织进行非极性运输,B正确;幼嫩的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C错误;成熟茎韧皮部的筛管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D正确。]4.(2022·山东青岛期中)已知燕麦幼苗尖端能够产生生长素并向下运输,科研人员将燕麦幼苗尖端放在琼脂块上并给予单侧光照,处理过程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后将A、B琼脂块分别置于切去尖端的幼苗甲和乙的一侧,结果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生长素在燕麦幼苗尖端发生了被动运输B.琼脂块A和B中的生长素均能促进生长C.琼脂块A中的生长素含量高于琼脂块BD.若该实验在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不变B

[生长素在燕麦幼苗尖端发生了从向光侧到背光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