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考案14第十三单元能力过关检测课件_第1页
新教材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考案14第十三单元能力过关检测课件_第2页
新教材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考案14第十三单元能力过关检测课件_第3页
新教材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考案14第十三单元能力过关检测课件_第4页
新教材2023年高考历史总复习考案14第十三单元能力过关检测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案十四第十三单元能力过关检测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2023·安徽池州)1946年9月下旬,美国杜鲁门总统命令克利福德等人起草了一份绝密报告,报告强调“当今美国所面临的最严重的问题,是美国与苏联的关系问题”,提出美国政府必须首先采取措施,“制止苏联进一步的扩张”。这一报告(

)A.标志着杜鲁门主义已出台B.表明美苏争霸形成C.说明苏联威胁了美国安全D.加速了冷战的到来D[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1946年9月,美国总统安排人起草的报告中强调了美苏关系是美国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要抵制苏联的进一步扩展,这和随后不久的冷战的内容相符合,突出了这是为冷战做准备的,D项正确;1947年3月12日,时任美国总统杜鲁门在致国会的关于援助希腊和土耳其的咨文中,提出以“遏制共产主义”作为国家政治意识形态和对外政策的指导思想,后这一指导思想被称为杜鲁门主义,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20世纪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排除B项;C项是材料的表面信息,是美国进行冷战的借口,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2.(2023·四川甘孜)1948年,美国开始援助西欧,总额为131.5亿美元,赠款占90%,各受援国与美国签订了双边协定,内容包括逐步取消关税壁垒、保障美国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力等。其实质是(

)A.加强经济合作B.控制西欧国家C.复兴西欧经济D.稳定世界秩序B[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二战后美国援助西欧,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以复兴西欧,其实质是利用并控制西欧,B项正确;A项不是材料现象的实质,排除;C项是材料现象,不是实质,排除;美国实行马歇尔计划的根本目的是利用并控制西欧,进而遏制苏联,而非稳定世界秩序,排除D项。3.(2023·河南模拟)1982年,日本首相中曾根说:“日本必须朝着受世界信赖的国际国家的方向前进,在国际事务中不仅要增加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要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在国际政治、经济领域中做出符合国情、国力的贡献。”这一言论反映出(

)A.世界经济新格局形成B.日本欲取代苏联的地位C.日本谋求大国的地位D.布雷顿森林体系趋于瓦解C[解析]

根据“在国际事务中不仅要增加作为经济大国的分量,而且要增加作为政治大国的分量”可知体现的是日本对政治经济大国地位的谋求,C项正确;世界经济新格局正在形成之中,排除A项;当时苏联仍然是重要一极,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于20世纪七十年代,排除D项。4.(2023·陕西期末)1949年5月5日,比利时、法国、爱尔兰、意大利、荷兰、挪威、瑞典、英国等10国在伦敦签订《欧洲委员会规章》。主要动议有:审议各成员国共同关心的有关政治、人权、经济、社会等问题,并通过各成员国政府签订协议和公约,谋求在这些领域里采取统一行动。欧洲委员会的建立(

)A.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开始B.冲击着两极对峙的世界格局C.顺应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D.使欧洲国家摆脱了美国控制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5月,英法等欧洲10国组成欧洲委员会,相约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采取统一行动,顺应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C项正确;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开始的是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并非欧洲委员会的建立,排除A项;1949年两极格局还未形成,排除B项;欧洲委员会的建立,未能使欧洲国家摆脱美国控制,排除D项。5.(2023·甘肃酒泉)1947年8月英国政府通过了《运输法》,将铁路、公路、内河和航空运输业,包括车站、码头、机场、港口、内河船只通过的运河、铁路附属旅馆和大汽车站收归国有。1949年11月又通过了钢铁国有化法令,将70多家钢铁厂收归国有。这反映出(

)A.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民主共和政体进一步完善C.经济运转更加合理高效D.贸易规则走上法制化轨道A[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反映了二战后,英国政府采取了大规模的国有化举措,结合所学可知,这说明政府加强了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预,A项正确;英国是君主立宪政体,而非民主共和制,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经济运转的合理高效,排除C项;材料主要涉及国有化立法,没有涉及商品贸易立法,排除D项。6.(2021·河北沧州)1979年,撒切尔夫人担任首相后采取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一是私有化,将许多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二是严格控制货币发行量,抑制通货膨胀;三是削减各种福利开支,减少政府补贴;四是打击工会力量,限制罢工。据此可知,撒切尔夫人所要解决的问题是(

)A.物价持续下滑,失业人口剧增B.工人生活困难,社会动荡不安C.经济发展缓慢,通货膨胀严重D.经济增长过快,政府开支巨大C[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材料中撒切尔夫人的改革措施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滞胀”,即经济发展缓慢,通货膨胀严重,C项正确;材料“抑制通货膨胀”,解决的是物价持续上涨,排除A项;工人生活困难,社会动荡不安材料未涉及,排除B项;材料中撒切尔夫人的改革措施是为了应对经济危机带来的“滞胀”,即经济发展缓慢,排除D项。7.1970—1980年代,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再是煤炭开采量和钢铁产量,而是强调国民的个人创造性,获取新知识和信息的能力。这反映了(

)A.科技革命的影响力 B.传统产业的日益衰落C.环境保护意识增强 D.世界经济中心的转移[解析]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70—1980年代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而“国民的个人创造性,获取新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指的是科技革命的影响力,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科技革命的影响力,B、C、D三项与题意内容不符,排除。A8.(2023·河北张家口)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民权运动;与此同时,美国学生发起了声势浩大的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20世纪90年代,美国女权运动的发展迎来第三次高潮。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美国(

)A.阶级矛盾呈现加剧的趋势B.种族歧视已被消除C.经济危机与政治危机交织D.社会运动不断发生D[解析]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美国学生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美国女权运动反映了美国的社会运动不断发生的状况,D项正确;美国学生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的运动、美国女权运动不属于阶级矛盾、种族歧视,排除A、B两项;材料无法体现美国的经济危机,排除C项。9.(2023·广东期末)20世纪70年代,苏联为了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不仅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且继续坚持把科技发展的重心倾斜到军事和国防建设领域,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这反映了当时(

)A.美国在冷战中凸显优势B.两极格局之下战争威胁经济发展C.突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D.冷战环境影响苏联经济体制改革D[解析]

根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苏联为了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不仅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而且继续坚持把科技发展的重心倾斜到军事和国防建设领域,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的苏联虽然在进行改革,但是为了和美国进行冷战和争霸,苏联将“科技发展的重心倾斜到军事和国防建设领域”,从而使得改革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反映了冷战环境影响苏联经济体制改革,D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比较冷战中的美苏谁占优势,而且20世纪70年代,美国受“滞胀”的影响,和苏联冷战并不占优势,排除A项;美苏之间并没有直接发生战争,排除B项;根据材料“国民经济更加畸形发展”可知,苏联并没有突破传统经济发展模式,排除C项。10.(2023·江苏泰州)从1987年开始,苏联政府制定的计划与指标不能如期完成。原定1986—1990年用于消费和积累的国民收入年均增长3.5%~4.0%,而1986—1988年仅增长2.8%,低于改革前的速度。据此推断,戈尔巴乔夫改革(

)A.很大程度背离了苏联当时国情B.造成苏联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C.强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D.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A[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苏联实际增长率低于政府制定的计划与指标,甚至低于改革前的速度,反映了戈尔巴乔夫改革很大程度背离了苏联当时国情,没有促进苏联经济的发展,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工农业比例,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了苏联当时国情,未体现“强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排除C项;苏联实际增长率低于政府制定的计划与指标,甚至低于改革前的速度,不能说明“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排除D项。11.(2023·山东烟台)“二战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照搬苏联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要求。有些国家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成效不大,经济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危机严重,最终导致东欧剧变。”上述材料说明(

)A.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在全世界遭到失败B.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优越C.改革对于解决东欧国家的社会危机没有任何作用D.东欧国家照搬苏联模式是东欧剧变的主要原因D[解析]

依据材料的内容可知,东欧国家照搬苏联模式,发展本国经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逐渐僵化,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最终导致东欧剧变,D项符合题意;东欧剧变是苏联模式的失败,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遇的重大挫折,而不是在全世界的失败,A项说法错误;资本主义制度比社会主义制度优越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改革对于解决东欧国家的社会危机没有任何作用”这种说法太绝对,C项不符合题意。12.(2023·福建福州)1960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非洲,他不无感慨地说:“变革之风已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我们大家都必须承认这个事实,并且在制定国家政策时把它考虑进去。”据此可知(

)A.世界殖民体系彻底地崩溃B.非洲地区民族民主运动高涨C.英国国际地位恢复与提升D.世界格局呈现出多极化趋势B[解析]

根据材料地点“非洲”及关键信息“变革之风己经吹遍这个大陆,不管我们喜不喜欢”和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对20世纪60年代非洲地区民族解放运动高涨的描述,B项正确;A选项“彻底崩溃”是在九十年代,排除;C项英国国际地位恢复与提升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项的世界格局呈现多极化趋势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13.(2023·江苏南京)许多新兴国家发现,原殖民体系的强制性统治正在被市场的强制所取代,它们在高度商业化的世界市场中痛苦挣扎,因为主要工业国家似乎掌控着一切。对它们而言,寻找专家、资本、市场以及工业化所需要的政策,是一项巨大的挑战。这反映出二战结束后(

)A.世界殖民体系已开始瓦解B.老牌殖民帝国走向了衰落C.殖民地民族独立意识觉醒D.新兴国家发展瓶颈限制大D[解析]

根据材料“许多新兴国家发现,原殖民体系的强制性统治正在被市场的强制所取代,它们在高度商业化的世界市场中痛苦挣扎,因为主要工业国家似乎掌控着一切”可知,由于旧的政治经济秩序尚未建立以及缺少专家、资本、市场以及工业化所需要的政策,新兴国家发展瓶颈限制大,D项正确;材料反映出二战结束后新兴国家发展瓶颈限制大,“世界殖民体系已开始瓦解”“老牌殖民帝国走向了衰落”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B两项;材料未涉及殖民地民族独立意识的觉醒,排除C项。14.(2023·河南期末)有学者认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进一步利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机遇加快发展,联合图强成为战略抉择,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这表明多极化的发展(

)A.是世界多样性的必然要求B.避免了世界大战的发生C.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D.推动了和平力量的增长D[解析]

根据材料“一个或少数几个大国主宰世界,任意摆布别国命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等可知世界多极化的趋势出现打击了霸权主义,也推动了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D项正确;世界多样性不是材料所要体现的主旨,排除A项;结合所学,世界大战结束后多极化的世界格局才有所发展,与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分析多极化的发展原因是经济全球化,排除C项。15.(2023·浙江期中)2015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通过《巴黎协定》,协定重申了“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建立了尊重主权和国情、国家自主决定贡献力度的全球行动模式,采取非侵入、非对抗模式的评价机制,是一份让所有缔约国达成共识且都能参与的协定。这表明(

)A.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共同问题B.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建立C.缔约国享有同等权利与义务D.发达国家大国责任的凸显A[解析]

根据材料中“建立了尊重主权和国情、国家自主决定贡献力度的全球行动模式”体现的是在治理全球气候问题上,各国应该精诚团结,共同应对,贡献本国的力量,A项正确;当今尚未建立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排除B项;缔约国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是不平等的,排除C项;材料与凸显大国责任无关,排除D项。故选A。16.(2023·辽宁期末)2023年10月,《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在中国昆明举行;同年10月,“缩小限制全球变暖的财政和技术差距”成为第76届联合国大会辩论的焦点问题之一;2023年11月,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6)在英国格拉斯哥举行。这些会议的召开表明(

)A.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即将建立B.各国在环境保护问题上存在根本性分歧C.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D.解决全球性问题亟须改革全球治理体系D[解析]

阅读材料可知,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问题的国际会议频繁召开,这从侧面表明由于历史传统和利益分歧等问题,传统的全球治理体系在当今的全球性问题面前显得难以应对,亟须改革,D项正确;国际会议的频繁召开,体现了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难以应对新局面,并未体现出新秩序即将建立,排除A项;全球性问题是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各国只存在具体利益上的分歧,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排除B项;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C项。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美国外交政策演变时间及外交政策内容摘录1823年门罗主义欧洲列强不得干涉美洲事务,同时,美国也不干涉欧洲事务;今后欧洲任何大国不得把美洲大陆业已独立自由的国家当作将来殖民的对象,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1918年威尔逊主义一个新的时代展现在我们面前,在这个时代,情况似乎是,我们必须领导世界。——岳西宽《美国“孤立主义”外交政策及其演变》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结合美国不同时期的外交政策加以说明。(12分)(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成文,条理清晰)时间及外交政策内容摘录1947年杜鲁门主义在世界历史的现阶段,几乎每一个民族都必须在两种生活方式之中选择其一。这种选择大都不是自由的选择。一种生活方式是基于多数人的意志……第二种生活方式基于强加予多数人头上的少数人意志。美国的使命之一是在所有地方保卫自由和民主,广泛支持“自由战士”对抗苏联支持的侵略。[答案]

美国独立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国家实力增强。19世纪初,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兴起,英美加紧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美国此时出台门罗主义,排斥欧洲国家对美洲的殖民。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后来居上;一战胜利,美国国际地位提高,欧洲优势地位动摇,助长了美国走出美洲称霸世界的野心,威尔逊主义出台,企图建立美国主导下的国际新秩序。二战后欧洲受到严重削弱,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军事政治经济强国,为了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此时推出杜鲁门主义,遏制苏联,公开转向全球扩张,称霸世界。综上,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12分)[解析]

根据材料“美国外交政策演变”可以选取关键信息论证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根据材料“1823年门罗主义”并结合所学得出美国独立战争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国家实力增强,19世纪初,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兴起,英美加紧对拉丁美洲的经济侵略和政治渗透,美国此时出台门罗主义,排斥欧洲国家对美洲的殖民。根据材料“1918年威尔逊主义”并结合所学得出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后来居上,一战胜利,美国国际地位提高,欧洲优势地位动摇,助长了美国走出美洲称霸世界的野心,威尔逊主义出台,企图建立美国主导下的国际新秩序。根据材料“1947年杜鲁门主义”并结合所学得出二战后欧洲受到严重削弱,国际地位一落千丈,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军事政治经济强国,为了建立美国主导的国际新秩序,此时推出杜鲁门主义,遏制苏联,公开转向全球扩张,称霸世界。最后得出结论:外交政策是一个国家实力的体现。18.(1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国有工业与国民经济概况(生产总值单位:10亿英镑)年份194819511961197119771978国有工业生产总值0.81.22.44.914.516.5国民生产总值10.312.624.249.4129.0148.1国有工业生产总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7.89.59.99.911.211.1——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材料二英国政府在实行国有化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结果造成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的局面。而政府长期推行福利制度,不断增加福利开支,虽然使得英国居民的物质生活有所改善,但也在财政、经济、社会各方面给英国带来了一系列消极影响。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实现政府特定的社会目标,英国政府在对国有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财政补贴等支持的同时,要求国有企业承担非营利性社会责任,这造成国有企业挤占大量资金,加速了英国的通货膨胀。有时,政府甚至还直接介入企业的劳资谈判,使一般的经济问题演变为政治风波。——摘编自刘晓平《战后英国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战略评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末英国国有工业发展的特点。(6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末英国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举措,并谈谈你对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国家干预经济发展模式的认识。(10分)[答案]

(1)特点: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增大;总产值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强。(答出两点即可)(6分)(2)主要举措:扩大国有化企业范围;推行福利国家制度;对国有企业提供金融财政支持。认识: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是资本主义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根本上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的统治;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虽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仍然存在。(10分)[解析]

(1)“特点”,根据材料一表格中数据信息可知,20世纪40年代末至70年代末英国国有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不断增大;总产值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增强。(2)“举措”,根据材料一表格数据可知,国有企业范围在扩大;依据材料二信息“政府长期推行福利制度,不断增加福利开支……英国政府在对国有企业提供低息贷款、财政补贴等支持”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推行福利国家制度;对国有企业提供金融财政支持。“认识”,依据材料二信息“英国政府在实行国有化的过程中,不断加强政府对国有企业的干预,结果造成政企不分,效率低下的局面”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国家干预经济模式具有明显弊端,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仍然存在;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的实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等角度补充。19.(12分)在现代化的历程中,农业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是工业化、城市化的基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赫鲁晓夫上台时苏联的农业问题十分尖锐。赫鲁晓夫执政后首先改革农业计划制度。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为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在1953年的九月全会上,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摘编自陆南泉等《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材料二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领导层看来,70年代农业成就不能满足本国需要,其失误在于计划不周和管理不力,在于农民缺乏努力工作和发挥积极性的动力。邓小平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市场力量在农村地区的作用也进一步扩大。从一开始,就多数农产品而言,新兴的市场便已存在,并被允许获得更大的发展……1985年,经过连续三次创纪录的丰收……——摘编自【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赫鲁晓夫执政后是如何进行农业改革的。(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农业改革的举措呈现的特征。(4分)(3)上述农业改革,有成功也有失败,给我们留下了哪些启示?(4分)[答案]

(1)措施: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种植玉米。(4分)(2)特征:改革旧体制(改变组织方式);发挥市场的作用。(4分)(3)启示:改革要适合国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4分)[解析]

(1)根据材料一“赫鲁晓夫指出绝不需要中央给集体农庄布置播种面积,规定牲畜的头数”,可归纳出其措施为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根据材料一“赫鲁晓夫还在农产品采购制度方面进行了调整”,可归纳出其措施为调整农产品采购制度;根据材料一“赫鲁晓夫提出要种植玉米”,可归纳出其措施为种植玉米。(2)根据材料二“邓小平及其同僚依赖改变组织方式来提高农业生产率”,可归纳出其特征为改变组织方式;根据材料二“新兴的市场……被允许获得更大的发展”,可归纳出其特征为发挥市场的作用。(3)结合材料从这些改革能够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之中来寻找启示。如改革要适合国情;遵循经济发展规律;要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等。20.(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当前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严酷现实是:受益者永远是那些持有特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