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集一(读书学习与临证)_第1页
中医文集一(读书学习与临证)_第2页
中医文集一(读书学习与临证)_第3页
中医文集一(读书学习与临证)_第4页
中医文集一(读书学习与临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文集一〔读书学习与临证〕医灯续传〔杏林薪传姊妹篇〕-------古道瘦马中医实践与补遗文集男1956年10月生大学文化祖籍,飘零豫陕,定居。16岁起随祖父习医,18岁始单独行医,中途亦官亦医,晚年定心阪依中医。一贯奉行:读万卷医书,治万计病人。崇尚大道至简,效法仲景;鄙视装神弄鬼,故弄玄虚。一生无可炫耀之光环,亦无可挟之技,仅治过数十以万计病者,借古文卖油翁一言自我评价,“无他,但手熟尔〞。曾写过几篇豆腐块文章,出过临床心悟文集一部"杏林薪传"。由于"杏林薪传"一书,写的比拟仓促,很多话没有说透,且有言未犹尽之遗憾,故再补写续集以弥之,风格依旧,实话实说,希望大家喜欢。此书已完成大局部,估计明年能出版。目录1、如何学中医2、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3、应当这样学习中医4、读书与临证-------痿证诊疗妙论5、杂谈医话-------从"伤寒论"27条谈学习中医的方法6、杂谈医话---------怎样学习"伤寒论"?7、摘录:再看历代医家如何亵渎"伤寒论"8、杂谈医话-------9.谈临床快速辨证施治的方法9、杂谈医话--------14.漫谈中药亲自尝试10、杂谈医话:高效方组成的思路11、名医谈临证感悟----方证对应是一个永恒课题12、读书与临床------------辩证论治“入手〞三条路13、临床技艺-----妊娠诊断14、临床技艺-----肺气肿简易诊法15、读书与临证————"药述":徐长卿16、有感而发:我所喜欢读的几本书17、读书与临证------从血府逐瘀汤谈起18、从一顽固性的失眠症治验谈经方的方症对应!19、名医谈临证感悟--------经典之用更在于熏20、名医谈临证感悟--------辨脉论治痤疮的体会21、读书与临证-------话说名医治发热22、名医谈临证感悟----比证活用立方之道23、名医谈临证感悟----益母草是妇科良药24、名医谈临证感悟----外感咳嗽通用方25、名医谈临证感悟----风寒风热之鉴别26、名医谈临证感悟--------方药量效心悟27、读书与临证————"徐小圃经历谈"手抄本选存28、读书与临证————"徐小圃经历谈"手抄本选存〔二〕29、读书与临证--------徐仲才应用小青龙汤的经历l30、名医谈临证感悟--------桑叶止夜汗31、名医谈临证感悟--------书有未曾经我读32、名医谈临证感悟--------牵牛之妙用33、读书与临证————偏方一则34、读书与临证---------治痿独取阳明的启示35、读书与临证:荐名医用三物黄芩汤36、黑糊糊好贴大家赏读"伤寒杂病论"随想摘录37、重读"竹头木屑集"有感(一〕38、重读"竹头木屑集"有感(二〕39、重读"竹头木屑集"有感(三〕l40、读书与临证————"徐小圃经历谈"手抄本选存〔三〕41、医案学习-----------一味牡蛎治亡阴腹泻42、读书与临证————重读"中医科新论"有感如何学中医:问:想知道你开场是怎么学习中医的有人带着还是自学现在我自己学中医没有带着不知道从那里下手哎茫然啊你说我现在进点中药自己慢慢琢磨着用还是.....现在就看你的帖子还有郝万山教师讲的伤寒论你看我还应该学习那里的知识在以便我可以尽早学好中医啊我现在是在农村开诊所就我自己教师给点意见吧答:给你一个建议吧。先用单方看病,再过渡到用成方看病,临床经历多了,再在专攻一下中医理论。顺便说一下,我是自学,根本没有跟过教师,其中跟师大约三个月。也就是抄一下方。主要是自己读书临证多思。我现在每年还要看病一万多人,纯中医。古语,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是真言。杂谈医话------中医快捷成才的思路每一个学中医的青年学子,都希望自己早日成才,象老中医一样顾客盈门,施展才技,解人疾苦,受人尊敬。但又苦于自己年轻,经历匮乏,而自叹: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慢慢熬吧。则有没有缩短这个过程的可能和方法呢?我认为完全是做得到的。只要方法思路正确一定能提前到达理想的此岸——名中医。下面就谈一谈我的认识。中医从古到今一直分为两大派,一为医经派;一为医方派。医经派奉"黄帝经"为圭臬,走的是辨证施治的路子;医方派遵奉的是"伤寒杂病论"(或也可称为神农扁鹊方),走的是汤方辨治的路子。二者孰长孰短,客观的说,只要学好都能到达著名中医的水平,即中上工的水平。但是从客观实际来看,医方派之路更适合青年中医快速成才和生存。从人类认识事物的过程来看,都是先从具体的事物开场的。先认识香蕉、苹果、西瓜,才进而认识水果的概念;如果没有香蕉、苹果的具体形象,你怎样告诉他水果的涵义,他都很难理解。学中医与此同理,中医理论学的再好,没有具体的方药病案根底,也还是不会看病。过去的老中医,尤其是农村的,没有很系统很全面的理论知识,学个三二年就会看病,就是先掌握了具体的教师传授的方药;相反的是我们中医大学毕业的本科生博士生学了五六年,饱读经书,满腹经纶却不会看病,是什么问题呢?我看就是认识论出问题了。学习过程颠倒了。如果我们的学生先不要学高深的理论,而是先跟教师学方药,学具体看病,一招一式积累个二年,增长些具体形象的知识,再学习难经一类,恐怕就不一样了。这就叫先易后难,先具体后抽象。汤方辨证就是具体的形象的。我只要先记住,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用桂枝汤就行了;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就够了,就可以先看简单的病,实际上经历多了一样能看复杂病。不必先要去弄懂什么营卫不和、少阳太阳之类的理论。说明一点,不是不要弄明白理论,而是说暂时先不要去纠缠这些东西,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临床经历的增多,再看书研究,自然而然就会懂了,也会运用了。专方专药相对好掌握,也容易见效,从而可以大增强学习运用中医的信心。实际过去的医学大家都走的这个路。先录一段中医药大学著名中医孟景春教授自叙学医的历程片断以证我言。我祖籍在家港市,自曾祖父至父辈,素以耕作传家,年届十八岁那年,经人介绍至舍镇〔即现家港市zhengfu所在地〕汤礼门先生处学医。汤先生乃沪上名医丁甘仁先生的弟子,故也可称是丁派了。由于汤师也是一方名医,诊务比拟忙,当时做医生的规矩,都是上午门诊,下午出诊。由于这样,所以对学生的教学方法是:首先交给学生几本必读的医著:唐容川编著中西汇通医书5种,即"伤寒论""本草问答""医经精义""血证论""金匮",将此5种书作为根本读物。由于忙于诊务,无时间对学生讲解,只是交代学生说明这是学好中医的必读之书,由学生自学。在门诊时随着先生看病抄方,下午出诊时,只带高年资的学生跟随。其余学生都进展自学。学习书籍除以上5种外,还有由丁甘仁先生所编著的"中药辑要"、由汪昂编著的"汤头歌诀",均要求我们背诵。学习的方法根本如此。在一月中抽一两次时间,把学生集中起来,讲讲学习的重点和重要性,抽*一医书〔当然均在5种书〕中的片段讲一讲。然后要求学生写一点学习心得体会。再有便是做一些实际操作的技术。都是属于中医外科方面,如熬膏药〔创口外贴〕,摊膏药,研中药,做纸拈〔称为药线〕,相当于现在西医用消毒纱布,还有包药,又如先生行外科手术时,学习消毒和切开时如何用刀、如何排脓等等。所有学习的方法根本如此。到了最后一年也是最关键的一年,完毕后,即将自己开业,走上社会,如果一点技术都没有,则将无所作为了,所以也非常担忧。但是,教师还是关心学生的前途,为了自己的声誉,也总是希望从他门下学习的弟子,不能无声无息。于是给每个学生赠送几件开业的“资本〞,令学生抄录丁甘仁的医案,抄录丁甘仁的“一百十三方〞,其中有、外、妇、幼各科常见病的辨证处方,并有加减方法等。还有外科〔包括皮肤,五官科〕各种病的外治方药。也是先生日常应用的配方,不过在未学习前,只见到方的名称而未知其具体的药物和配制方法。到了学习完毕时,就作为为师送给每个弟子的礼物。并反复交代:初出茅庐,对待每个病员,不管疾病的轻重,必须慎重细微,切不可推诿,可先按丁甘仁先生的“一百三十方〞挑选一较适宜的处方,嘱服1-2剂后复诊。处理完后,接着应再从丁甘仁的医案中,找到相应的病种,在医案中从病症、舌苔脉象和病机分析等,弄清楚病因病机和立法处方,做到心中了然。再次复诊便能有的放矢开针对病情的处方,如三诊时获效,这一经历便能牢记于脑海之中。这一方法,确实稳妥而效。从以上叙文可以看到孟老中医学习的过程首先是方药,并不是什么难经阴阳五行虚理论,净玩实的。方药实际上也就是汤方辨证,易学易懂易用。第二个方面的理由是:青年中医,初出茅庐,走上社会,首先面临的是生存,要养家糊口,安身立命。如果不能很快翻开局面,争得顾客,获得收入,那怎么能行呢"要想翻开局面,迅速知名,专病专方,汤方辩证为一捷径,舍此无二。君不见社会上常有一医恃一方吃一片,凭一招吃遍天之现象嘛!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孜孜于理论研究,搞辨证施治,我可以不客气的说,一没有临床经历你辨不了,即使你辨出来*证,又面临一大堆方子的选择,因为没有实践经历你也选不了。一个肾阳虚,就可有金匮肾气丸、济生肾气丸、阳和汤、四逆汤等汤方,没有经历怎么选!辨不好,治不了病,没有收入,吃什么喝什么?汤方辨证就没有这个弊病,一病一方,死模式。好学,好掌握,又容易见效。只要你治好几个病,病人就会蜂涌而至。病人是最实际的。他不管你年龄大小,资历深浅,专家教授,只要能治好病他就认你。不管白猫黑猫,捉住老鼠就是好猫。这就是真理。先走汤方辨证之路是青年中医成才生存的最正确选择。则辨证施治的路子可不可以走,答曰:当然可以。只要经济条件富裕,慢慢积累个十来年临床经历,再用点心,也不是不可以的。但我想没有哪个青年中医愿意慢慢熬,等到白头皓首才知名。实际上叫我看,先走汤方辨证之路不吃亏,既能早知名早得利早有经历,到后来也能走到辨证施治这个路上。各位青年中医不妨试试,这是我个人的体会,写出来供大家参考。应当这样学习中医(1)1.喜欢中医学愿意以中医师为职业各行各业以及各种业余爱好的学习,都应当以“兴趣〞为前提,这是学有所成的关键,作为一门学问也是如此。当然“兴趣〞可以培养,但入门以后仍没有兴趣,则只有改行才有光芒的前途,而且越早越好。、鲁迅、郭沫假设诸革命先行如果坚持学医,历史都要改写好几篇。学习中医尤苦〔包括不得门径之“苦恼〞〕,而且要耐得起寂寞〔这是现代人最难忍受的〕,前途好似又不乐观(不时地被称为“伪科学〞),没有兴趣支撑怎么行!很多前辈总是强调“天分〞与“刻苦〞,这是统论学习的先后天要素,但必须对学习容感兴趣才能有所心得。古代读书人对医学感兴趣者居多,常以“不为良相,即为良医〞明志,由仕途而改业医的也不乏成功者,那是济世救人的职业有限。现代则大不然,社会开明,诸业代兴,行行出状元,有广泛的择业余地,所以学中医先要考虑一下,对中医感兴趣吗?这可是一辈子的事.!正因为中医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与现代人的知识构造有一定的距离。有人对它感兴趣是由于中医学的神秘感,是古文献记载的一些现代科学不能解释的问题打动了他。也有人以西医理论俯视中医药学,认为它不科学,因而提不起兴趣。两个极端都不对。兴趣来源于神秘感,开场可能动力十足,学习的着眼点总是定位于玄奥的东西,由于难于深入,事倍功半,再加上古书上的记载绝非“信史〞,真伪混杂,其结果可能以茫然逐渐取代了兴趣,学习中医也就不能持之以恒了。认为中医是伪科学者不值一驳,在现代西医以高科技手段:高速开展的今天,中医药仍能自立于医林,效劳于社会,就说明它存在的合理性,连存在都不成认的人还奢谈什么真伪科学。作为炎黄子,如果自诩为“现代人〞,而鄙视传统的中医药学,那就显得太浅薄了,需知今天你“现代人〞生命的存在,也许是不知哪一代经过中医药的救治才延续下来的。历史告诉我们,西医用在中国人身上至多不过四、五辈人而已。对中医感兴趣其实就是认同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学习中医能掌握治病救人的技能,有所作为,如此而已。即使再进一步对中医的教学或科学研究有兴趣,也是建立在这一根底之上。(子孝------学用中医体会录〕2.阐述中医学理论的思维方式(1)阴阳学说:指导中医学的根底理论是朴实的,古人云:“不知易者,不可以为太医〞,多有附和者,我觉得今人不可因这句话把自己带到玄学中去。实际上对"易经"确实有学养的人很少,而历代名医却是层出不穷。"易经"以阴爻、阳爻的不同组合演示了阴阳的变易规律,虽然反映的是事物阴阳盛衰的辩证关系,但初意是为占卜而编撰;中医学应用阴阳学、说解释自然界、人体以及两者之间存在的各种状态的物质属性及其变化规律。因此我认为只要认识到阴阳学说的普遍性,掌握阴阳属性及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应消长、相互转化的关系,能用以解释人体与外界的各种现象即可,没有兴趣不必钻研"易绎"。(2)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对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曾具有很重要的影响。用取类比象的方法,按木、火、土、金、水五种属性及其相互关系,论述各种事物的在、外在的复杂变化。五行学说维系了中医学理论的延续性,它是建立在客观认识的根底上,那就是一切事物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着的,而这种运动变化的动力不但受外界的影响,也来自事物的部。在学习中我们也要认识到用较为粗糙的概念化的物质属性来演绎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变化规律确实并非完美,在用五行学说解释一些问题时,要注意不被它的*些过于牵强、机械的模式所局限。中医有些过于玄奥,带有神秘色彩的东西往往来自五行理论的推导,不可全信,如疾病的传变与生死预后准确到日、时等等。(3)精气神学说:中医的精气神学说融合了先“精气说〞和“形神论〞,是讨论生命的起源、运动变化的规律、人体形质与精神的关系的学说。“精〞与“气〞是古人研究物质和生命的起源及变化所使用的哲学概念,肇端于“老庄学派〞。认为不断运动着的、无形的、具有一定功能状态的“气〞是构成大自然最根本的物质。精与气是物质存在的两种方式。无形之“气〞可聚为有形之“精〞;精又为气之渊源。两者互相转换构成生命活动的物质根底。“神〞和“形〞是存在于一体相互对应的一对概念。而“形〞是由“精〞和“气〞维系着的,这样两个学说就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即精是构成人体的根本物质,气聚而生精;气由精所化生,人体的生命活动由气行使;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依附于“精〞与“气〞,又对“精〞与“气〞有着重要的控制、调节作用。精气神学说反映了中医已成体系的唯物主义生命观。用以上三种学说的思维方法对中医学的天人统一观、整体观、恒动观,强调宏观、动态分析法,以及中医学的各根底理论的理解也就不困难了。我觉得作为临床医生,以上的理论和思维方式能够掌握、建立、应用也就够了,不必深入钻研,就如同我们掌握统计学方法,不必去探索其原理一样。原因是我们没有则多的时间和精力。古代认识世界的哲学观念很多,也很深奥,钻进去又是一辈子的事!3.关于中医四大经典我们学习中医药学最根底的理论均来自于中医的经典著作,这是中医药学术核心容的渊薮,并已成系统。后世只能在此根底上有所补充、有所建树,使其不断开展,趋于完善。脱离中医经典著作核心理论的学术创新,即使颇有临床实用价值,可以称为任何医学,但不可以称为中医药学。根据中医教育与学术开展的需要,目前中医四大经典根本定位,即"黄帝经"、"伤寒论"、"金匱要略"、"温病条辨"。其实过去四大经典的选择是有不同见解的,如对"难经"〔强调医学理论经典〕、"神农本草经"〔中药著作的源头,也确实代本草著作均以该书为根底扩编〕都曾考虑到过。但我认为目前的定位是合理的:学习"黄帝经"重在中医学的思想方法、根本理论及防治疾病的原则、方法;"伤寒论"、"金匮要略"强化辨证论治,列举疾病的变化过程及相应的理、法、方、药运用;"温病条辨"列举温热病在辨证论治指导下,细化方、药应用的方法。可以说"伤寒论"、"金匮要略"是在"黄帝经"的根底上,"温病条辨"旱在"黄帝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根底上对中医药学的有所补充、有所建树,使其开展的。所以我认为学习中医药学,四大经典是入门之学,非常重要。但四大经典是不是字字珠玑,必须兼收并蓄呢?当然不是。后三部经典产生的本身就说明了这一问题,它们是对"黄帝经"局部重要容的提炼,是合理的发挥。现代规定四部经典,就期望以后有第五部、第六部中医典籍的出现"在我心目中全国中医二版教材就是第五部经典,我们可以想象倘假设没有这部经典,现代人能系统学习中医吗?〕。四部经典特别是"黄帝经",其思想方法和根本理论,防治原则容比拟多,由于问世的年代古远,不可能全部适用于现代,需要继承,也需要扬弃。其实现在的中医院校讲义特别是二版教材以来屡次的修订就是继承与扬弃的过程,其中"中医学根底"容更是对四部经典做了适应现代知识环境的系统化分解。毕其一生钻研*部典籍并有所创造,对中医学发扬有所奉献的学者是值得尊重的,但这是极少数学者的功课,而且不是每个中医学者都能胜任的,而且从中医药学的总体开展来看也不必要。我认为目前中医界需要大批中医临床家,故学习中医对四大经典应当“学而时习之〞,但又不能停留在四大经典。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目前的中医教育确实存在这一倾向,不是吗,大学是必修课理所当然,可硕士,甚至博士研究生仍然还设为根底课,我就觉得不太妥当了。我们是希望所培养的对象绝大多数成为中医临床家,这也关系到将来中医自身的生命力。对于学生掌握历代医家对四部经典研究的成果是非常重要的,他们需要在有限的时间汲取更多的中医药学营养,以备将来的临床需要,过多的精力投入在根底理论渊源的探索中,必定会影响预期的培养目标。不错我们熟知的很多疗效卓著的中医临床家都熟读四大经典,并以此为荣,但他们大多除各有师承外,更重要的是对历代医书广泛涉猎,而并不局限于四大经典,所谓“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视野开阔了,临床思路自然也就开阔了。4.古代医学文献的“纵〞与“横〞中医与西医的理论是基于两个不同的思维方法,成为两个不同的学术体系。因此模仿西医的学习方法肯定是事倍功半。举例来说,西医临床专家具有两个特点,即其西医理论根底扎实;占据本学科的研究前沿。中医临床专家也具有两个特点,即其中医理论根底扎实;全面地了解中医临床各科的进展。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西医治疗手段的进步与疗效的提高,必须以根底实验所探索到的新知为前提。而中医学术的开展最重要的是临床信息的积累与提炼,深入的研究需要临床信息的提示,故中医师自身的古代医学文献与临床实践的积累非常重要。中医古籍汗牛充栋,而人的时间与精力有限,对于与临床相关的方书,我觉得用“广泛涉猎〞四个字作为学习方法是可行的。所谓“涉猎〞是不主死抱一本书,而是摘录其有特色的理论与方药为我所用即可。虽曰广泛,学者胸中应存两条主线,可概括为“纵〞和“横〞。所谓“纵〞,即是顺着中医药学开展的历史沿革浏览,目的是掌握中医药学的开展规律和历史上主要的学术建树〔学派〕。可以把中医教材的"中国医学史"和"各家学说"作为读书目录来用,为什么总是强调教材,须知中医大专院校教材是集中全国名中医、老专家的集体智慧编纂而成,是为我们后学者构筑的登山捷径,不知利用实在是辜负了老一辈〔算来起码有三代〕医家的良苦用心。中医学开展的每一步都与当时的疾病分布、演变规律与社会环境、科技进步有关。今天的这些相关因素已大不一样,甚至二版教材与今天相比,区区50年景,我们可以看到的变化有多大!但是中医理论核心有凝练的特点,万变不离其宗,中医的学术建树只有在原根底上的充实,不会有根本的改变。因此古医籍中拿来可用的东西太多了,浩瀚的医书中埋没的、被人们无视东西肯定也不少,有些认识可能在*朝*代是不重要的,甚至成为弊端,但在另一时代可能又有比拟重要的临床意义,这是由当时的自然、社会环境以及疾病谱所决定的。因此需要我们去寻觅、发现以充实自己。这就是我认为“广泛涉猎〞,又不要死抱一本书的道理。所谓“横〞,即是注意中医临床各科的立法、方药的规律。从阅读古代名医所著方书c类书,中可以发现,绝大局部方书条分缕析,临床各科均收载。方书的编纂是供后生学习所用,从中可以体味到古代中医不强调分科。历史上的分科为便于教学,悬壶分科为突出医师所长罢了。这并不是中医学容不丰富,也不是中医不重视临床各科的学科特点,而是中医学术特点使然。中医的根底理论适用于各科,治疗原则与禁忌适用于各科,具体的治疗手段也适用于各科,区别在于取舍、侧重而已。所不同的是年龄、性别、局部器官的特点以及特殊病种的变化规律,但在中医的根底理论,尤其是藏象、经络学说1思中均有相应的治法渊源。因此临床各科的学习也都基于"黄帝1I路经"与仲景书。主涉猎各科治法、方药是为学科间的相互启示、补充作用,更有利于本学科诊疗水平的提高。值得强调的是并不是大方脉〔科〕以外的学科简单,其临床的积累与学科特殊情况的把握均是不可小觑的,故界限显然,是不可相取代的。这里讲的是学习中医临床技能,充实自身的方法。现代很多疾病都有多系统、多器官损害的特点,仅坚守本学科的学业畴,不重视该病的来龙去脉,是不能恰如其分地提出合理的治疗措施的。中医药作为一个伟大的宝库是名实相符的,不仅容丰富而且所涉及的围非常广泛。中医学不同于其他医学,中医药文献大多与各历史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科技严密相连。国外曾称"本草纲目"为百科全书,我们称"备急千金要方"为临床百科全书,何止如此,北宋唐慎微"证类本草"的治学方法就很耐人寻味,不仅收集了"神农本草经"以降所有本草容,还从历代经史百家、佛书道藏中汲取了不少关于方药的记载。同一时代的科学家括所著的"梦溪笔谈"与其"良方"容即密不可分。从中医理论的每一次升华,都可以看出成为*一学派代表人物的不是孤立的人,而是社会环境造就,社会开展需要推出的精英人物。他们的学术建树为我们学习、研究中医学修建了坚实的阶梯,但也要充分地认识到*家学说问世的背景。这些历史现象提示,如果我们作为现代人仅是保守地以汉、唐、宋、元、明、清*学派自诩,实际是无视了客观现实。5.跟师临诊古谚:一个秀才半个医。有两层意思,其一,古代读书人由于知识构造的关系比现代人学习中医要顺利的多,由于遵奉“百行孝为先〞,上至帝王下至百姓,读书人大多阅读医药书;其二,为什么读医书的人只是“半个医〞,是因为即使其佼佼者,仅能编纂方书、本草〔该类书也不少见〕,查验处方〔知禁忌〕,但不能悬壶行医。读医药书再多,没有临床技能的积累,就不能学以致用。跟师临诊对于临床技能的积累非常重要。拿中医院校毕业的学子来说,实习以前所学是根底的东西、原则的东西、规律的东西,即使是临床课书本上讲的也是辨证论治、理、法、方、药的示,教师有再多的临床体会也必须按照讲义去讲,唯恐误导学生,这是做教师的规矩。跟师临诊学习〔包括在校学习的见习、实习时机,你就会发现在临床上教师有很多授课时没有提到的东西〕就是补充课堂上不能得到的容。跟师临诊学习中要注意临床医师〔教师〕诊断治疗疾病的这些习惯有时也有共性,常常表现为:一、虽曰四诊合参,望、闻、问、切各有侧重;一、即使治疗同一种病每处方都有差异,而且药味、剂量不同于讲义中的任何方剂;一、习惯用药及*些治法的利用到达痴迷的程度。对于以上三点,很多学生不以为然,认为教师学无根底。这种认识也许是对的,但对于有些教师来讲正是其掌握临床真谛,运用自如的一种超脱的表现。如何区别两者?在三点之上必须有一个最重要的前提,那就是临床疗效好!这是区分教师学识真伪的试金石。解释如下:其一,倘假设按讲义所学的诊断程序看病,一个上午可能超不过十个患者,这还不算西医诊断过程所需的时间"现在要求双重诊断〕。在诊断中经历丰富的临床医师善于舍去对于该患者不必要的程式,可以节省很多时间。往往通过望诊、闻诊和患者的主诉"或既往病历,对于下一步如何诊察已经心中有数,其问诊对每一种病都有不同的线索和容,要而不繁〔书载“十问〞等仅是全面概括问诊容,为学习用〕;其切诊有明确的目的性,有所选择,但诊脉是不可省略的。以上望,闻、问、切四诊其实是可以同时进展的,也就用不了多少时间。其中问诊最有技巧,诊脉最难掌握,都是需要用心体会的。有的医生对*一诊法偏爱,大多源于师承,往往与众不同,可以获得更多的诊断依据〔叶香岩舌、齿、斑、疹、白痦之辨,就是典型的例子〕这是在跟师临诊学习中尤当重视的。但四诊不能偏废,最终还是四诊合参。我对神化脉诊,只凭脉象诊断疾病是抱疑心态度的,因为它不符合中医诊法原则。其二,处方多变,且药味、剂量不同于讲义中的任何方剂。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依据中医治疗原则,对处方进展过调整,尤其是辨证论治、治未病、三因〔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均不可无视;二是经典方剂的灵活运用;这里我们重点谈谈后者。方剂学是很重要的一门功课,因为方剂是我们治疗疾病的工具,理论、原则、方法均循规蹈矩,最后落实在治疗上的就是方剂的运用。学习方剂,尤其是经典方剂,主要是掌握它的“法〞针对疾病的配伍方法。清·雷丰"时病论·成方须损益论"谓:“古人成方,犹刻文也,临证犹临场也,……,必须师其大意,移步换形,庶几中式。〞刻文即参加科举考试前必须学习的前人科考成功的文,不能根据文的大意而取舍发挥,仅知背诵,临场必败。学方亦如是。比方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就是养血、疏肝、健脾之法:养血,养肝之体;疏肝,强肝之用;健脾,治未病,防其传变。围绕肝病考虑的非常周到,但在应用该方时,养血并非局限归、芍;疏肝并非只认柴、薄;健脾并非固守苓、术。根据该患者的各种特点,可以选择对该病情更有针对性的药物。组方的结果、“法〞未变,但面目或可全非,你能说教师不懂逍遥散吗?不仅懂而且运用灵活,因为他掌握了“法〞。能做到这一点,说明其中药学功底很深,到达了应用每一味中药都有明确目的性的境界,既与辨证论治相吻合,又兼顾了患者深以为苦的病症,其治疗效果肯定比原方、原剂量要好。由于处方与原方用药变化较大,其组方思路不经教师点拨,是很难体会到的。其三,从学校出来以后,诊治、方药的一般规律已根本掌握。跟师临诊时吸取教师用药经历非常重要,夸地说,这是临床医生之所以能有所擅长、能称之为名医、疗效有异于常医的“安身立命〞之所在。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用药习惯,而且都能发挥较好的疗效,是教师多年积累经历。这种积累有两条途径,一是来自师承;二是自己读书心得,又经多年临床验而来。一句话都是基于临床实践,在书本上是很难学到的。、甚至有些经历用药用传统医、药理论衡量似乎没有多少道理,但就是有效,尤其可贵。因为中医药理论永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所谓“完善〞是催促我们不懈努力的目标,传统医、药理论不能解释的东西是我们应当重视的很好的科研课题,但科学的提醒谈何容易,我们还是先继承下来好了。有的教师偏爱*个系列方剂,如小柴胡汤、桂枝汤、麻杏石甘汤、四物汤、二汤等。由于加减讲究,可以应对很多疾病,并有很好的疗效。这也是充实自己应当留心的学习容。如果你的教师具备其一、其二、其三,则恭喜你,有你可学的了,即使脾气有些乖僻,也要尊重他,跟定他。我知道、现在学生对教师是很挑剔的,但脾气再怪,有朱丹溪的教师罗知悌怪吗,曾拜过十几位教师并已经知名的朱丹溪能不避风雨三立于门前三昼夜尚坚决地拜罗为师,这种心态不值得我们学习吗?顺便提一句尊师问题,如果对自己的教师不放在眼里,则换位考虑,你肯把自己多年苦学得来的经历体会倾心教给他吗?你又不欠他什么6。个人的临床积累前面已经说到临床积累的两个来源:书本、教师。我们还要注意的是为引人注目而夸效果的问题。古书记载也好,听课或临床经历介绍的文章也好,有时可能会存在这个问题。应当正确对待,我举两个很典型的例子:翻阅古方书曾经看到一条可以形容为振聋发聩的经历方,*方乌发,验证之法:找一只白鸡,如有些少黑毛也要拔掉,以该方喂之,第二天就是一只黑鸡!又一则“秃鸡散〞增强性欲,谓*人用后,其妻不胜其烦,偷弃于庭,被公鸡啄食,其后果是众母鸡顶上之毛全秃!像这样的文字如同当今的*些广告一样没人相信,但其方组成又颇合医药之理,并有特点。我们可以拋弃“黑鸡〞、“秃鸡〞之论,而笑纳其方其药,不必计较著者用心良苦的夸。书本、教师是临床积累的主要来源,最重要,但不是局限于此为止了。草泽医生的独门药、境外的民族医学用药所长,有条件接触的话,都应当兼收并蓄,当然难度更大。对待所得只不过是关注特殊的药用而已,不必过多纠缠其理。因为动物、植物、矿物是一样的〔当然要注意产地〕,作为药用完全可以吸收到中医理论指导下的临床应用中来。现在中医的开展不可谓不困难,我感觉却还存在不合时宜的自大情结,也就是说对中医以外的民族医学尚嫌重视不够。我们中医的先贤并不是如此,例如我们熟知的“金针拨障术〞至近现代已臻完善,但它的雏形来源于隋唐时期翻译过来的印度医学,当时随佛经传人的"龙树菩萨眼论"〔龙树菩萨即庙宇中供奉的眼光菩萨〕代表着眼科最高水平;"世医得效方"骨科水平很高,有些治法为世界首创,是元代危亦林吸收了蒙古医学的骨科精华;"串雅"记载了走方郎中〔游医〕的理论与经历方药,为后世中医所用,是清代学敏不耻下问请教游医编纂而成。其实在古代方书、医话中或明或暗有不少的记载。古代中医的生命力强,与不断吸取来自各方面的营养也不无关系。因此我们在临床积累中视野要放得宽一点是必要的。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学习到的方药很多,关键是个人的消化,消化就是有取有舍,去伪存真,不管任何来源的一方、一药均应该经过自己的临床验证,不可人云亦云又传授给下一代。确实有效的东西,理论讲不通可以存疑待考,但临床可以应用,纳入自己的珍贵经历。学习中医“熏〞二字很重要在学习中学者当领悟、体会中医学之“意味〞,对现代人学中医是最有意义的。根据观察凡有成就的现代中医师大多经过多年的熏,包括中医文献、学习和医疗环境、医疗实践、家传、师承等熏,否则难于领悟、体会中医学之“意味〞。也许有人认为此说故弄玄虚,其实不然。这是古今文化背景、知识构造的差异所造成的。我们在学习时经常会遇到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容,比方说“气化〞是中医理论中常用而又关键的重要概念,开场接触时很难用文字表达清楚,只能举例形容,久之就会心领神会,在自己头脑中形成了具象的概念,并且很自如地用“气化〞理论与别人交流。此时你知我知,没有人再为“气化〞的文字表达当回事了。中医学像这一类概念不胜枚举,如气分、血分、在经、在脏、君火、相火、阴火、郁火等等不一而足。医无一定之治,然不可无一定之学。刚刚踏人中医门径,可谓一步一个障碍,难于理解的生疏概念铺天盖地而来,是硬着头皮学,大局部不要说登堂人室,几步之后就却步,向后转出门而去,很有一些人后来成为视中医为腐朽,反对中医的生力军。不要小看入门前的知识构造,它是入门后学习顺利与否的原因之一。20世纪60年代中医学院教育探索,曾在课程安排上将先中后西与先西后中的班级做一比拟,发现先西后中的学生承受中医更难些。在学习上打一个不确切的比喻,学西方医相当于小学生学算术,有它的定律、定理约束;学中医相当于小学生学作文,有它的语法、文章构造约束。算术每学一点就可以应用一点;作文必须积累了一定的根底才能写文章。〔子孝-------学用中医体会录〕曾有中医学生问教师,怎样才能使中医理论融会贯穿于胸中,教师答复:多读书,勤思索。并老实地说:我五十多岁时才觉“豁然开朗〞。短短数语将学习方法概括出来了。因此前贤有缺乏二十岁即悬壶业医者,其传记也称“声名鹊起〞,实在是赞誉附会之词而已,其学术建树必在中年以后。从他们自号“老人〞、“翁〞、“山人〞、“野老〞等可知。而现代人学习中医更是需要长期揣摩,在领悟、体会中医学之思维方法上下工夫,“医者意也〞。读书与临证-------痿证诊疗妙论痿证诊疗妙论按:关于痿证的治疗古人前贤论述的很多,我尤为欣赏的是"诊余集"中余听鸿的论述,并笃信其说,按其原则治疗无不收效。故特此推荐此文,飨于中医学子。治痿诸法,"证治准绳"各书言语甚为纷繁。以余思之,用法当简,惟干、湿二字足矣。如花卉菜蔬,过湿则痿,过燥则痿,人之痿而不振,亦惟干、燥二字尽矣。看痿之干湿,在肉之削与不削,肌肤之枯润,一目了然。如肉肿而润,筋脉弛纵,痿而无力,其病在湿,当以利湿祛风燥湿。其肉削肌枯,筋脉拘缩,痿而无力,其病在干,当养血润燥舒筋。余治痿症甚多,今忆两条,未尝不可为规则也。治翁府船伙钱姓,至骤然两足痿软无力,不能站立。就诊于余。诊其脉带涩兼数,按之数更甚,口中臭气不堪,小便短赤,茎中涩痛。问其宿妓否?答日:住宿两宵。可曾受湿否?日:因醉后在船篷上露卧半夜,即两足痿软,不能起立。余见其两足微肿,扪之微热。余日:此乃酒湿之热蒸,露湿之寒外袭,化热难出。又房事两宵,气脉皆虚,湿毒流注于经络。即进以萆獭⒅碥摺⒊嘬摺⒃笮骸⑥踩省⒛就ā⒒瓢亍⑴Oァ⑼淋蜍摺⒌てぁ⒉萆摇⑸Fさ龋三剂,两足渐能起立。后以北沙参、麦冬、石斛、薏仁、甘草、茯芩。萆獭⑴Oァ⒅浮⒒瓢亍⑸Fぁ⑸VΦ龋俜四五剂,步履如常。此治湿热流注之痿也。琴川小东门王姓年约十七八素有滑泄遗精,两足痿软,背驼腰屈,两手扶杖而行,皮枯肉削。彼云:我有湿气,已服三妙汤数十剂,罔效。余日:瘦人以湿为宝,有湿则肥,无湿则瘦。观其两腿大肉日削,诊脉两尺细软。"难经"日:下损于上,一损损于肾,骨痿不能起于床。精缺乏者,补之以味。损其肾者益其精。如再进苦燥利湿,阴分愈利愈虚,两足不能起矣。进以六味地黄汤,加虎骨、龟版、鹿筋、苁蓉,大剂填下滋阴。服十余剂,两足稍健。再将前方加线鱼胶、鹿角霜等,服十余剂,另服虎潜丸,每日五钱,两足肌肉渐充,步履安稳。问:楼主,能否推荐一下,那一百味药、一百个方剂、一百个医案,!答:正在写,未完,用药传奇,医方真谛等就是其中一局部。杂谈医话-------从"伤寒论"27条谈学习中医的方法"伤寒论"是每一个中医的必读宝典。可以说但凡有成就的有经历的中医无有不精通"伤寒论"的。俗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说一部"伤寒"得中医。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一样;学好"伤寒论",走遍天下都不难。这是说,"伤寒论"不仅传给了我们具体的方药,而且更重要的是教给了我们辨证施治的科学思维。我想具体从学习"伤寒论"27条说起。原文: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中医研究院1973年本"伤寒论语译"解释:太阳病,发热怕冷,发热时间多,怕冷时间少的,应当用桂枝二越婢一汤治疗。如果脉象微弱,这是表示阳气衰微,就不可以再用汗法治疗了。本条表达太阳病表未解而里有热的症候和治法。注“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这是古文自注的笔法,应当在“宜桂枝二越婢一汤〞后面。“无阳〞指虽有表症而无阳脉。这是阳衰,与亡阳不同。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去皮芍药麻黄甘草各十八铢,炙;大枣四枚,擘生一两三铢,切石膏二十四铢,碎,绵裹上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本云当裁为越婢汤桂枝汤,合之饮一升,今合为一方,桂枝汤二分,越婢汤一分。注“越婢汤〞:"金匮要略"方:麻黃六两石膏半斤生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擘本方由桂枝汤及越婢汤合成。其中桂枝汤取四分之一,越婢汤取八分之一。除桂麻以外,尚有石膏。从药物的主治来分析,则本条除有发热恶寒、热多寒少的表症外,还应当有烦渴的里热现象。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二越婢一汤三方,都是治疗桂枝症经日不愈,邪郁不解的方剂,都有微汗的作用,但桂枝二越婢一汤除表邪未解外,里热也较盛,这是表里两解的方法。上述的解释对么?我认为值得商榷。翻遍【伤寒论】也找不着用桂枝汤治里热较盛的。27条我认为仲景说的很明白,这是太阳病,和阳明病无关,并不存在热。表热就是表热,太阳病三个字在那明摆着么,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明明指的就是在表。无阳说明表虚津液少,这里的阳并不是阳虚阳衰的概念,而是和46条的阳气重一个概念,是聚集于体表的津液,这是著名伤寒专家胡希恕的观点,我认为正确的。表的津液缺乏,是表虚,是无阳,是桂枝汤的病机。不过桂枝汤是突出的汗出,这里突出的是发热,热多么。综合起来就是一个:表虚发热证。这个如果是用对举法来分析会看得更明白。我们来再看38条大青龙汤证:原文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假设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大青龙汤方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內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溫粉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假设复服,汗多亡阳,遂虛,恶风,烦躁不得眠也。对照两方来看,一为桂枝汤合越婢汤,一为麻黄汤合越婢汤。桂枝汤为表虚而设,麻黄汤为表实而设。这是不争的共识。越婢汤为清热剂也甚明。如果我们客观的来看,就会发现27条为表虚发热而设;38条为表实发热而设,表虚量小,表实量大,比照起来其意甚明。根本不用作其它解释,什么太阳兼阳明,表里双热,我认为都是错的。仲景在撰写"伤寒论"里,开篇就表达中风和伤寒证,其目的就是教我们用对举法掌握各证各方,论中这样的写法比比皆是,这里就不例举了。所以,学习"伤寒论"一定要用执柯伐柯的方法,一定要用仲景指给我们的对举方法,这样才能到达“寻余所集,思过半矣〞。杂谈医话---------怎样学习"伤寒论"?怎样学习"伤寒论"?谈起学习"伤寒论",可以说各路伤寒大家都各有各的方法,都值得参考。但是有一种方法却谈的不多不深不透,这就是我自己戏称为的: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方法。即用仲景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仲景的"伤寒论",而不是用我们现代人的立场、观点、方法去研究或臆想。要想真正吃透"伤寒论",最好方法就是把"伤寒论",复原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从原著中的条文方子里进展逻辑推理和排列,从而得出正确结论。如从类方的比拟、方后药物的加减来体会用药之法,药物含义。我们先来看从麻黄汤、麻杏石甘汤、麻杏苡甘汤的比拟中能发现些什么?首先三方的共同症均有发热,共同之药都有麻、杏、甘,仅有一味药不同。显然可以看出桂枝为恶寒身痛而设,薏苡仁为风湿身疼而设,石膏为汗出兼喘而设;桂技降逆、薏仁止疼、石膏清热。通过这样的类比,我们就可明确的知道桂枝、薏仁、石膏的药物作用,不用再作其它的分析和药书资料的论证,简捷而正确,直得仲景心法。如果我们不是这样去做,而是采取寒热补泻、四气五味学说去分析解释理解,就会谬之千里,离仲景之原意远也。现在流行的辨证论治是隋唐以后的产物,而仲景之方用药重病重症,唯不重后世的所谓辨证分型。仲景用药的原则是有是症用是药,咳则五味、干、细辛;腹痛白芍、寒痛附子;急则大黄、缓则甘草,书中比比皆是。再如论中可以看到仲景温补可与寒凉配的例子,人参配柴胡、黄芩、黄连、知母、石膏;温热配寒凉,干、附子配大黄、黄连、黄芩;麻黄、桂枝配石膏、知母;柴胡、黄芩配桂枝、干。后人注解,尽管用辛开苦降、反佐诸说释之,终嫌牵强附会,象乌梅丸、麻黄升麻汤一类大方,更是寒热补泻一起上。这种情况在"千金要方""外台秘要"中更是比比皆是。如"金匮要略"中“产后下利虚极〞的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注家均谓阿胶为产后血虚而没,岂知阿胶本为治利之药。"千金"治利方十之七八不离阿胶,且方中往往合用涩如赤石脂、龙骨、石榴皮,温如干、附子、蜀椒,寒如芩连、白头翁、皮,下如大黄,补如阿胶、归芍、人参。今人观之,必如堕五里云雾中。其实用药重症重病,不重分型功用,是汉方的特点,也是时代的背景。这一点今人学伤寒不可不知,千万不能用后人的思想去揣测古人的思路,否则就会在学习"伤寒论"的路上,南辕北辙,越学越离仲景越远。问:那不是和西医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差不多了。答:此证是含病机的证,也可以叫作证侯群,不是西医的单个症。如柴胡证,桂枝证。都不是一个单个症。论:大有“拨开云雾见青天〞感觉。学习"伤寒论"不要和研究"伤寒论"混谈在一起。任何妄想对"伤寒论"进展概括总结都显得多余。对"伤寒论"理法方药的运用,则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各有各的精彩。楼主分享学习"伤寒论"的经历。答:【学习"伤寒论"不要和研究"伤寒论"混谈在一起。】说得好。摘录:再看历代医家如何亵渎"伤寒论"中医武将--东军记写在"东军易演伤寒论"重要文摘user.qzone.qq./465269586/infocenter之后本人年少时自学中医。因当时条件所限。只研读了"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传统名著以及针灸,脉学方面的原文。假设干年后,又阅读"素问""灵枢"。多揣摩十二辟卦太极图,先天六十四卦圆形图,方形图。悟出大易动态之规律。皆合"素问。运气九篇"也解决了余多年行医中所遇诸多医道中的瓶颈问题。回忆曾经研读过的仲景原文。发现仲景先师推演医道之法颇有来历。正是带着这个兴趣余继而去阅读了有关"伤寒论"的集注以及现行教材。拟求共鸣。然而映入我眼帘的却是五运隐晦,六经不明。敢问六经之所以然,五运之所以然,医圣仲景所定期数之所以然乎?众医只字不提矣。却一概引来“八纲辨证〞,“脏腑辨证〞,或诸多概念“浑水摸鱼〞者,每每皆是,目不应暇。犹感枉然也。由此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我的研究从单向研读揣摩也多注意与学界文献对照研究。实犹甚孤独!原来,1800年来所谓后世注家实不思仲景思源,皆在盲人摸象之中望文生义,与仲景论伤寒立法之旨风马牛不相及也。余不禁发问“六经何来〞?"伤寒论"真的就是历代医家所注解的那样,六经辨证就是仲景所遗之六经主证。传病、变病与八纲辨证浑搅一起、继而以对照六经主证来个“见证辨证,对症下药〞吗?难道真的就像我们的一些所谓仲景学术大家,盖世“经方〞〔尽管他们无法界定何谓经方何谓“不经方〞〕大师以及那种仿佛不参加点“组织〞“细胞〞“骨骼〞“功能〞“亢进〞“不亢进〞“脱水〞“不脱水〞等所谓现代西医词汇就无法认得这个“辩证施治〞的祖先么?难道仅仅只是依靠八纲辨证,继而进展八纲脏腑辨证才能窥通仲景思维的幽径吗?论中所有一些比方“伤寒几日几日〞难道仅仅依靠一个伤寒病传大致日期或者干脆“有是症,则用是药〞就可以草草“了结〞仲景心事吗?不是的。不是的。事实上,中医的最大悲哀就是这1800年来的"伤寒论"注家因为无知与荒唐强解,而不得不有意无意地去回避仲景医道核心思想法。他们尽管“三阴三阳〞也念念有词,实际上这些所谓“经方大师〞、“伤寒大家〞因为根本不懂六经成因,皆可谓根本不懂六经辨证。不懂何谓六经辨证当然也就根本更谈不上懂得“经方〞何谓“不经方〞。将八纲辨证作为首要去篡解六经辨证继而纳入"伤寒论"的解读者似乎已成“主流〞,而实际上这本身就是对"伤寒论"根本常识的无知所为和对仲景智慧的完全低估与亵渎。他们除了逢仲景说“反下〞就说是误下;除了见仲景说“反发汗〞就说是误发汗以外。他们还有另外一个“本领〞,哪就是“见“下利〞就说病情严重了〞;见到“得伤寒病传日期远了,就说病情加深加重了〞有时候还美其名曰“寒病热化〞。而这个“本领〞只能说明1800年来的这种“伤寒鹦鹉学术界〞又被他们增添了另一种幽默“搞笑〞而已。实际他们根本就不懂仲景所谓“下利〞“自下利〞的原意何在。因为仲景那个时期没有显微镜,也没有“CT〞;更没有收款规模堪比银行的西医机构。只有远古流传下来的一种关于宇宙的力学规律的思维工具,这种思维至今让现代人看来也是不可思议的。以至于有人至今说它是古代封建迷信。然而,古代的圣人却只用两句话来概括它的存在意义。那就是“道之所属,工之所疑〞。则"伤寒论"中的医道是什么呢?那就是仲景所用的哪种推演方法与推演过程与这种推演过程中所必须出现的定数。由此知定,方可进而知变。我这里暂且不说"伤寒论"是一部临床经历积累手册,尽管仲师曾说他们家在汉。**纪年,宗族因伤寒死了一百四十余口儿,差点死绝了。但因这也是无法去做讲究的事;同时,我这里暂且也不说"伤寒论"的所谓“原序〞仲师骂“观今之所医,不念思求经旨,以演其所知〞;尽管这几句足可以仿佛由此断定仲景是善“推演〞的。但因所谓“原序〞皆可随时会被擅讲究者说成是后续的赝品。故此干脆不赘。我只用"素问"中两次论述运动中的宇宙定位法就可以证明宇宙界的物理现象有些事可以推演可得的。而"伤寒论"作者恰恰利用了这一点。杂谈医话-------9.谈临床快速辨证施治的方法一日诊治暇余有学生问曰:教师看病又快又准,我们都跟不上思考,处方已经出来,这里有什么秘诀和窍门?答曰:哪里有什么诀窍。不过是一巧法罢了。你们在学校学的辨证施治方法是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六经辨证、三焦辨证、卫气营血辨证等,这些辨证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分步骤,走过程,一步步得出结论,故需要时间。如用脏腑辨证诊治一病,要讲究理法方药,面对一大堆病症首先要用理论分析归纳,找出病因病位病势病机,理出治则,选出适宜方子,再确定有效之药。这个过程哪一个程序都不能少。这个方法行不行?正确的答复是可以的,这也是一般大夫和流行的方法,我早年用得也是这种方法,无可非议。但这个方法是不是最正确的呢?恐怕不能这样说。打个比喻,我们要上,是走路去呢"还是乘火车坐飞机呢?从到达目的角度来说都是正确的,走路去也无可非议。但是要讲究速度,显然飞机是最正确选择。看病也一样,有快有慢,这除了与经历多少有关外,还有一个方法问题。我曾见过一老医,日诊百十人,三五分钟就一个病人处理完了。而我早年看病,因循四诊八纲,脏腑辨证,一个病人至少在十五分钟左右。日诊三四十人下来头昏脑胀,看到最后几个病人简直都有些草率,这是实话。难道说我的智商与老医有天壤之别?非也!对此种现象我曾想过好长一段时间不得其解。后在读书中,读到一本书,这就是胡希恕老中医的"经方",书中讲到辨方证时说:“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抓住方证进展施治又快又准,并详举了大量的病例,至此才恍然大悟。临床上只要见到“呕而发热〞现象就可以直接出方小柴胡汤,见到“发热而渴〞就可立即想到白虎加人参汤,根本就不需要按部就班的走过程,详分析。这真是一个快捷的方法。也许有人问,你这个方法不可靠不科学,容易以偏概全,误诊误治。对于这一点我早年也曾想到过。但是胡老的了话消除了我的念头,后来的实践也证明了胡老的话是正确的。辨方证也就是现在我们说的汤方辨证。“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是说方证中就包含了六经、八纲脏腑辨证,它是辨证的具体实施。换句话也就是方证中包含了理法方药的涵。这确实是一个妙法。直接反响,省去过程,一步到位,快速处方。现在再回头看老医日诊百十人并不是什么太难的事,他就是掌握了这个方法,见证发药(严格说起来此证是指汤方的指征或曰症侯群)。“发热汗出、恶风脉缓桂枝汤主之〞;“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等等,这个方法确实快,而且收效高。这个方法说起来简单,又好又快,但是要掌握好快速的辨证施治方法-----汤方辨证,还是需要有一定的根底和条件。什么根底和条件呢?这就是:第一,熟悉汤方的指征也就是条文。必须是滚瓜溜熟。如小柴胡汤,最起码要记住: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呕而发热……小柴胡汤主之等等。麻黄汤,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等等。记住了这些条文,临床上碰到了这些病症,直接就联系到了汤方。看到往来寒热,小柴胡汤就冒上来了,不加思索,随口而出。所以熟悉条文是关键,在这方面偷懒不得。说到这里我要说明的是汤方辨证不是专指经方,时方一样。如舌红苔薄,眼涩口干,两胁胀痛,我首先想到就是一贯煎;气虚乏力,纳差腹胀,直接对应的就是补中益气汤等等。不一一列举了。第二,要背熟方子,包括剂量,其根本药味和比例不能差。如小青龙汤,我是这样记忆的:桂麻芍草辛三,夏味半升要记牢。八味地黄丸:八四三一(地黄八两枣皮山药四两茯苓泽泻丹皮三两肉桂附子一两)既要记住药味,又要记住药量,这也要下死功夫。方法灵活自便,可以用歌诀,也可以用俚语,还可以用分析分类法去记。总之一句话,一定要记住记牢,这样临床上才能快捷。第三,要学会抓主症。要从病人众多的病症中迅速找到主证,即方子的指征。这个主证,即可以是简单的,如口苦咽干目眩,少阳证小柴胡汤。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小青龙汤主之。也可能是稍复杂的症侯群。这里就不举例了,下面转录一篇文章专讲怎么抓主证,希望大家好好学习。渡舟…临床抓主症问题一、理论认识(一)什么是主症及抓主症的方法主症就是疾病的主要脉症,是疾病之根本的病理变化的外在表现。每一种病都有它特异性的主症,可以是一个病症,也可能由假设干个病症组成。抓主症方法即依据疾病的主要脉症而确定诊断并处以方药的辨证施治方法。如临床常见的寒热错杂性心下痞证,其本质病理是中焦寒热错杂、脾胃升降失常。这样的病变必然引起心下痞、呕而下利等病症,这“心下痞、呕而下利〞便是主症;临床上假设见到这样的现象,医生便立刻可以确诊上述病变的存在,并处以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泻心汤,这一过程便是“抓主症〞。由此可见,主症是诊断标准,也是投方指征。教师所谓“主症是辨证的关键,反映了疾病的根本病变,是最可靠的临床依据〞,说的正是这层意义:抓主症方法有两个最主要的特点:其一,抓主症一般不需要作直接的病机(包括病因、病位、病势、病性)辨析,病机辨析潜在于主症辨析;其二,主症多与首选方剂联系在一起,抓主症具有“汤方辨证〞的特点。(二)抓主症的意义教师对抓主症方法非常重视,评价极高。他曾屡次撰文从经方应用的角度阐述这个问题。他认为“抓主症〞是辨证的“最高水平〞,意义很大。归纳起来,抓主症的意义主要在于这样三个方面:(1)实用性强历代医家虽然总结提出了不少辨证施治方法,但比拟起来,其中要数抓主症方法最为实用,最为常用,使用最为广泛。这是因为它使用起来更加具体、更加简捷、更少教条、更多灵活。(2)治病求本抓主症方法能使中医治病求本的原则得到很好的实现。从外表上看,抓主症很有可能被理解为是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浅薄的治标方法。其实抓主症不仅不是治标,而正是治本。我们知道,疾病的“本〞就是疾病之本质的、根本的病变。中医对疾病之本质病理的认识主要是通过投方施治、依据疗效进展推理而间接获得。如真武汤治之得愈者是阳虚水饮证,四逆散治之得愈者是阳气郁结证,这便是中医认识疾病本质的最主要的、同时也是决定性的方法。历代医生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通过这样的方法,逐渐认识到了众多病证的本质病理以及反映其本质病理的脉症,也就是主症。如我们所熟知的小柴胡汤证的“柴胡七症〞、麻黄汤证的“麻黄八症〞以及热实结胸的“结胸三症〞等等,便都是古代医生探索并总结出来的。抓住这样的主症,实施针对性的治疗,这就是治本。(3)疗效理想。如上所述,抓主症表达了治病求本的原则,而且一般说来,主症又总是与最正确的方药联系在一起,所以抓住了主症就同时选择到了对证的方药,因而也就可以取得理想的疗效。必须说明的是,抓主症方法是辨证施治与专病专方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这当然也是理想疗效的保证。二、临床运用〔一〕根底熟记各种病证的主症是运用抓主症方法的根底,是根本功。教师说,要善于抓主症就要多读书,多记书。书本中记载着临床医家的珍贵经历,记载着他们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发现的各种病证的主症。如果医生的记忆中没有储存足够的主症,则要抓主症就只能是一句空话。他指出,"伤寒论"、"金匮要略"、"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以及金元四大家和温病学家叶、薛、吴、王的著作具有很高的价值,其中的重点容应该反复学习并牢记于心。他对这些书中所载的各种疾病的主症烂熟于心,故在临床上能运用自如。(二)程序教师的抓主症可以总结为“以主诉为线索,有目的地和选择性地诊察,随时分析、检合〞这样一个程序。将这一句话分解开来,也就是说围绕着患者的主诉,通过四诊方法有目的地、选择性地收集有辨证意义的临床资料,并且随时与自己记忆中的主症系统进展对照比拟、分析检验,以判断二者是否吻合。在这种诊察和检合过程中,他的思维十分灵活,充分考虑各种病证的可能性,而决不是拘泥、刻板的。一旦收集到的脉症已经符合*个病症的主症,就当即立断,迅速处治。这里举一个典型案例来说明教师的抓主症方法。患者*,女,40岁,1991年12月18日初诊。患者主诉上腹部痞满不舒。这是一个常见病症在很多病证皆可出现。教师首先考虑的是半夏泻心汤证一类的寒热错杂痞,故进一步询问呕恶、肠鸣、下利等症。当这些病症呈阴性时,教师,转又询问冲气、胸闷、心悸、头晕诸症,以判断是否属于水气上冲病证。患者答复头目眩晕,胸闷胁胀,但并无心悸、气冲感觉。从现有的病症看来,少阳胆气不舒之柴胡证的可能性很大,故教师又追问口苦这一少阳病的特异性病症,并联想到太阳表气不开的合并病变,进一步询问项背强痛、四肢疼痛或麻木二大病症。诊察结果说明这些病症都是阳性的。于是教师抓住心下痞结、口苦头眩、胸闷胁胀而肢麻的主症,确定*所患为太少两病的柴胡桂枝汤证,处以柴胡桂枝汤,七剂。一周后患者来述,服药一剂而通体轻快,七剂服尽而诸症大减。这一案例清楚地反映出教师抓主症的完整程序。教师指出,在运用抓主症方法时,必须注意下面几点:(1)不必悉具一般说来,书本上所记述的主症是典型的,而疾病的实际临床表现往往是变化的,在多数情况下都不象书本上记述的那样完备。这就要求医生能够以少知多,以点见面,仅仅依据少数的主要脉症即可作出诊断。教师反复强调,"伤寒论"“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原则,也是抓主症方法的一条重要原则。临床抓主症时,不可强求全部病症的出现。否则就会作茧自缚,必致寸步难行。如他治一女性患者,口苦经年,此外并无它症。教师认为这是胆火上炎的反映,是少阳小柴胡汤证的主症,于是便抓住这个主症,投以小柴胡汤原方,服药三周而其病告愈。又如他治一患儿,身面浮肿而浮脉。教师抓住这两个主要病症,确定其病为水气外溢肌肤,遂用越婢汤加味发汗散水,一剂肿减,再剂肿消。(2)删繁就简如果一位患者的病症很多,表里上下、纷繁复杂,这时医生就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要用“特写镜头〞,抓住其中的几个主要病症,依据这几个病症投方施治,教师说这叫做“于干军万马中取上将之首〞。(3)区分疑似病症的主症大多是具有特异性的,但也有两两相似者,需要细心辨析。假设辨之不明,轻易地依照外表上的“吻合〞而“抓主症〞,必然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如一姓老妪,四肢逆冷,心下悸,小便不利,身体振振然动摇。我辨为阳虚水泛的真武汤证,投真武汤,初服疗效尚可,续服不唯不效,反增烦躁。教师指出,真武汤证阳气虚衰,水饮泛滥,必见舌苔水滑,神疲乏力;今患者性情急躁,舌红脉弦,当为阳郁之证。遂改投四逆散疏气解郁,诸证大减。教师要求我们在抓主症时要细心,要多考虑几种可能性,就是叫我们防止因主症相似误诊。【杏林真传】------傅延龄杂谈医话--------14.漫谈中药亲自尝试漫谈中药亲自尝试我觉得一个好中医除了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需要有亲自实践和尝试中药的勇敢精神。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得亲自尝一尝。一些中药的药性、用量要想掌握的透彻和准确,非要亲自尝一尝不可,前贤名医大多都有此经历。故而用药治病心狠手辣,立起沉疴。反观一些中医却缺乏此种经历和精神,不敢越雷池一步,终致一生平平庸庸,无有真知灼见,技艺一般。记得有一次我和同行的老大姐在医院诊余闲聊时,我问到她,您自已尝试过中药吗!答曰:没有。我说,现在我答复你上午提出的问题了。怎么回事呢?缘于上午,我看到该大夫诊于一中年妇女已屡次,主症失眠,疗效不佳,观看了方子是酸枣仁汤,药证相符,只是酸枣仁用量偏小,故插言,量可加大。问曰:加多少?我说把现在的10克加个0即效。听我一言,该医露出一脸惊讶,问道:行么?我说放胆用,出了问题我负责。用后该妇女当晚就能入睡,作了一好梦。这是后话。打发走该病人,这位同行问我,这么大的用量你怎么则有把握,我说我亲自尝过,也用过多年,从未出过事。就这样下午诊余闲聊时,我就问到她尝过中药么?她说从未尝过,用药一直遵循教科书和教师教的量。我听后甚为惊讶和感慨。此医是中医药大学(前身为中医学院)研究生毕业,年长我两岁,按现在的流行说法已奔六了,现是副主任中医师职称,曾经在东南亚新加坡行过医。这么长的行医时间和这么高的学历竟然没有尝试一味中药,怎么能不使我感到惊叹。难怪医疗技术平平。随后我告之她,我之所以有些中药敢于超常规剂量使用,在于我曾尝试过百余种中药,知道*药的有效量和中毒量,知道了这些,临床上用药就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疗效显著。日常工作中,我发现有不少类似上述同行的中医,尤其是一些大专院校毕业的青年学子,为此,我想写一写亲试中药的体会文章,告诉大家亲试中药不可怕,只要掌握好方法和程序,既胆大又心细就不会出问题,反而能得到第一手资科,迅速提高自己的医疗水平。这个方法绝比照拿小白鼠试验得出结果可靠的多。先谈谈我尝试甘遂的体验吧。甘遂为大戟科多年生肉质草本植物甘遂的根。"本经"记载: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癥坚积聚,利水谷道。"药性本草"记载:能泻十二种水疾,去痰水。"本草衍义"记载:此药专于行水,攻决为用。现代医药记录:本品峻下有毒。对于甘遂的认识,我在早年学习"伤寒论"时就知道,著名的十枣汤、大陷胸汤都是要用甘遂的,而且时有听闻*老中医擅用甘遂治大病。一直想试用一下,但是苦于有毒和峻下,不敢用于病人。但对此药又耿耿于怀,割舍不下。终于有一天鼓足勇气自己试了一试。对于试药我一直坚持按程序,少量逐加的原则进展,以保证平安和准确掌握有效量与中毒量。对于甘逐我也不例外。先从0.5克制起,按要求上午空腹,第一次服一粒(由于甘遂不溶于水,只能打粉装胶囊,每粒0.5克。)一小时后无动静。又加服一粒,一小时后,腹微痛,肠鸣,战斗开场了,急奔卫生间,一泻干里,而后五分钟一次,先泻粪,后拉水,持续一个多小时,至无物可出,但还是要拉,以至肛门红肿火辣。至此,我知道甘遂的利害了。开场鸣金收兵。连忙口嚼一片硝苯地平片,5分钟停顿泻泄,完毕试验。此次试药的认识是:甘遂确实是一味强力泻下利水之药,用之不当易于脱水,虚人要慎用。其次用药要先从0.5g给起,不效依次递加,不可莽撞开场就大量。再次要准备好止泻之药,常法喝一碗凉水,我是用一片心痛定更为方便快捷。有了这次试药的体验,我从此开场在病人身上频繁使用,广泛用于胸积水、肝腹水,淋巴结核等很多疑难杂症,取得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再补充一点对该药的运用,要注意病人体质,身体好的可以连续用药,身体弱的要用一次停二天再用,以免出事故。我自习医以来曾亲自尝试过各种中药百余种,类似附子、乌头、半夏、斑茅、马钱子等等,获得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和无师传授的真谛。为此,我希望有志于中医的学子不妨也少量尝一尝中药,以便尽快直接获得真知。跟贴人德温:感分享王教师的用药经历。您的珍贵经历很有帮助和启发。提到甘遂,我曾自己配用过控涎丸,原因是我的左腋窝长了一个比蚕豆还大的疙瘩,一碰就疼,后来在一本中医杂志上看到控涎丸对良性,恶性肿瘤都有很好的效果,我就配了几丸,各药等份蜜丸,一丸4。5克。早晨空腹用白水服了一丸。反响和您讲的一样。第二天就不太疼了,4,5天疙瘩就没了。并且对乳腺增生的效果也很好。所以我感觉控涎丸这个方也是个不错的方子。这是我用这个方的一点经过。答:用的不错,很好。子龙丸我也常用,效果很好。问:请教王先生,尝药对身体的影响〔亲身的直接感觉〕。还有一般药材做汤剂和打粉服用的差异,不知有没有这方面的尝试和经历。答:没有什么影响。汤剂和粉剂是有差异的,有时很大,要注意。杂谈医话:高效方组成的思路高效方组成的思路中医治病离不了方子,尽管方子成千上万,但病情是复杂的,虽说我们掌握了一些方子,然而还是不能够到达和满足临床上的需要。这是经常遇到的问题。怎么办?自古华山一条路,只有自己组方子了,但是怎么组?是自己闭门造车,苦思瞑想,还是临时拉郎配,按成效找几味药放在一起。这两种方法可以说效果肯定不好。则有没有一种即省事又疗效高的方法呢"世上无难事,只要肯动脑,方法就在手中。先看两则医话再说。已故名医何绍奇"读书析疑与临证得失"中的一段:近20年来,又涌现出一批新型的辛凉解表方,与前述金代、明代的辛凉方相近。如羌活板蓝根汤〔羌活、板蓝根〕,羌活黄芩汤〔羌活、黄芩〕,羌蒡蒲薄汤〔羌活、牛蒡子、蒲公英、薄荷〕等。这些方,无论解表、清热,两方面作用都很强,也不拘于伤寒、温病,剂量也不再是“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如羌活一般用9-15克,板蓝根用15-30克。笔者治外感初起,证见恶寒、身痛,高热不退,口渴、咽痛,无汗或汗出不畅者,尝取败毒散之荆芥、防风,竹叶石膏汤之竹叶、石膏,小柴胡汤之柴胡、黄芩,银翘散之金银花、连翘,差不多1-2剂即可退热,屡经运用,故敢为读者告。自谓此方虽杂凑而成,但亦得金元之余绪,名之为“辛凉解表方〞,亦无不可。盖辛者,辛以解表;凉者,凉以泄热也。已故名医焦树德"运用三合汤、四合汤治疗胃脘痛"一文中的一段:在40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我常常使用“三合汤〞与“四合汤〞治疗久痛不愈,或用它药不效的胃痛顽症,每收良效。三合汤组成:高良6~10克,制香附6—10克,百合30克,乌药9~12克,丹参30克,檀香6克〔后下〕,砂仁3克。本方主治长期难愈的胃脘痛,或曾服用其他治胃痛药无效者,舌苔白或薄白,脉象弦,或沉细弦,或细滑略弦,脘喜暖,痛处喜按,但又不能重按,大便或干或溏、虚实寒热病症夹杂并见者,包括各种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粘膜脱垂,胃神经官能症,胃癌等所致的胃痛。本方是以良附丸、百合汤、丹参饮3个药方组合而成,故名“三合汤〞。其中良附丸由高良、香附组成。主治肝郁气滞、胃部寒凝所致的胃脘疼痛;百合汤由百合、乌药组成。主治诸气愤郁所的胃脘痛;丹参饮为丹参、檀香、砂仁3药组成。是治疗心胸、胃脘疼痛的有效良方。四合汤组成:即在上述三合汤中,再加失笑散〔蒲黄6~10克,五灵脂9~12克〕,4个药方合用,故名四合汤。本方主治同三合汤,但又兼有胃脘刺痛,痛处固定,唇舌色暗或有瘀斑,或夜间痛重,脉象沉而带涩,证属中焦瘀血阻滞者。“三合汤〞与“四合汤〞为焦老祖传秘方。焦老云:“痛在心口窝,三合共四合〞。三合汤由良附丸、百合汤、丹参饮3首方剂组,故名“三合汤〞,善治虚实夹杂、气滞血瘀寒凝所致之胃痛日久不愈者。因其人患病日久,“久病必虚〞,“久病多瘀〞,又且“虚〞,“瘀〞皆能致郁,因而临证每见胃痛日久之人,多为气血同病,虚实相兼,故焦老以三合汤治之,切中肯綮,每多效验。四合汤是于三合汤中复加失笑散以增活血化瘀之效,以治血瘀胃痛者,则更为贴切。看完这两则医话,聪明的青年学子,一定会明白我的意思了,响鼓不用重槌敲嘛。上述的两个方子是我临床上常用的,而且疗效都很高。通过上述两则医话,我们看到名医在组方时都是很聪明的,这就是把前人有效的方子集中起来,打歼灭战,组成新方,并把它变为自己的有效验方或秘方。对此我们无可指责,关键的是要学习这种方法,这种思路。这个方法是即简单又实用。对于临床经历不多的青年中医来说应该更为实用和易学。临床上,我在感觉一个方子不能贴合病机时,需要组成新方时,经常用到这个方法,效果这是蛮灵的。比方我治疗丹毒的有效方子就是龙胆泻肝汤加五味消毒饮,治疗崩漏的验方就是,傅青主治老年血崩方,加名医志远,治崩漏的地榆白头翁生贯众方,再加名医凤翔的治崩漏的大量益母草方。几方合在一起组成我自己的秘方。实际上这方法并不新鲜,我们的医圣仲景就常用,君不见柴胡桂枝汤么,大青龙汤么(实为越婢汤合麻黄汤)?上述两则医话我不是隨意选的,有的同志可能看出来了,其中包括了二个方面的意思。组新方时,一个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效方组在一起,不作加减;一个是把几个方子中的主药提出来组在一块,如名中医何绍奇辛凉解表治外感的新方,集中火力,发挥作用。第三方面没有说,就是把一个名方中的主药加大药量也是常见的方法,诸位也不可无视之。下面说一个我用这个方法治病的例子。2005年的10月间,在康正诊所治一市教育局退休干部*,男,约65岁,找到我要求给治疗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无力,滴沥不尽。根据当时的辨证:肾阳缺乏兼有气虚无力。出方:生黄芪120g生甘草30g熟地45g山萸肉30g怀山药30g茯苓12g泽泻12g丹皮10g肉桂10g附子10g三付水煎服。明眼人一看就知为八味肾气丸合王清任"医林改错"的黄芪甘草汤。金匮肾气丸温补肾阳,仲景书列五条:一治“脚气上入少腹不仁〞;治“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一治“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一治“男子消渴,小便反多,饮一斗小便一斗〞;一治“妇人转胞,胞系了戾不得溺〞。纵观五条,原治少腹膀胱之疾居多,实为治前列腺增生之良方也。应选之。再看黄芪甘草汤原文:治老年人溺尿玉茎痛如刀割,不管年月深久,立效。黄芪四两(生)甘草八钱水煎服。病重一日两付。该方显然为气虚无力尿闭而设,应选之。两方合用颇合病机。本想这个方子应该迅速起效果,谁知三日后,该患者复诊说,有点效,但不明显。我认为是服药时间短,原方又续服十剂。又过了十来天,该患者再诊,说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变化不大,但总体比没服药时强。我这人一生总喜欢对一些病追求速效,以取得病人信任,尤其是在坐堂行医时。所以,病人说变化不大,我思之良久,考虑需再加大力量,集中火力,争取速效,于是又添加一效方入。即通关丸。〔通关丸,又名滋肾丸、滋肾通关丸,出自"兰室秘藏",治“不渴而小便闭,热在下焦血分也〞。由“黄柏〔去皮、酒洗、焙〕、知母〔酒洗、焙干〕各一两,肉桂五分〞组成。“为细末,熟水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白汤下,顿两足令药易下行故也。如小便利,前阴中如刀刺痛,当有恶物下为验〞。后世医家多用本方治疗癃闭而口渴者,亦有用以治疗肾虚蒸热、脚膝无力、阳痿阴汗、冲脉上冲而喘者,大都围绕“肾〞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