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杉实小卷蛾的发生与防治_第1页
黄杉实小卷蛾的发生与防治_第2页
黄杉实小卷蛾的发生与防治_第3页
黄杉实小卷蛾的发生与防治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黄杉实小卷蛾的发生与防治

黄杉,又名短花旗松,俗称“泡罗汉”、“红杉”、“洛汉松”和“红杉”。它是一种多年生树木,属于北美黄杉。它是中国特有的稀有树种。分布在云南中部和东北部、湖南西部、四川东部、贵州、广西等地。黄杉喜气候炎热潮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生长在海拔500280m的山区。适合生长在海拔500280m的山地。根据文献,黄杉主要分布在云南中部的松明、安宁、易门、武定、禄居、东川、惠泽、玄威、寻甸等地。黄杉具有种子易萌发、适应性强的栽培特点,其树形秀丽,材质优良,生长迅速,自然更新快,是一种优良的绿化造林树种.黄杉实小卷蛾(RetiniapsedotsugaicolaLiuetWu)于1993年11月在禄劝县云龙乡的黄杉林内首次被发现,2001年被定为新种.据调查,黄杉实小卷蛾对黄杉球果的危害十分严重,受害果率达60.3%~100.0%,危及黄杉种子的产量及质量,严重制约了黄杉的采种育苗和天然更新.1材料和方法1.1区域和种子损失率的研究从林间采摘当年生球果带回实验室,一部分解剖,统计球果受害率;另一部分饲养,待成虫羽化后鉴定,确定其自然分布区.1.2形态特征在养虫室分个体和群体系统饲养,观察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在林间套笼饲养,每隔2~3d定期观察记载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并进行不定期调查,采集各虫期样品,作为室内系统饲养观察的补充.1.3黄杉实小卷蛛的饲养与观察定期从林间采回当年生球果解剖,收集其越冬蛹饲养,成虫羽化后记录成虫始现期和终止期.将当日羽化的成虫取出成对饲养,结合林间取样观察,记录卵的始现时间和终止时间,以及初孵幼虫始现的时间.结合室内饲养,定期从林间采集当年生球果解剖观察,记录老熟幼虫化蛹的时间和蛹的历期.据各虫态发育的起止时期,确定黄杉实小卷蛾的年生活史.1.4成虫孵化历期和放养时间观察蛹的变化情况,统计其羽化率、死亡率和滞育率;将当日羽化的成虫取出单独培养,观察其寿命及活动习性,统计其平均寿命;室内观察成虫起止历期的同时,详细记录成虫羽化的时间和日羽化量,得出成虫的羽化盛期;将鉴别后的雌雄成虫成对培养或用新鲜幼果枝饲养,观察成虫交尾和产卵习性,成虫产卵后对卵进行单独培养,统计其孵化历期;幼虫孵化后用新鲜幼果枝饲养,结合林间取样,观察幼虫危害球果的习性.收集所有成虫,统计其雌雄比.2结果与分析2.1黄杉实小卷蛛的分布与危害结果黄杉实小卷蛾1993年11月在禄劝县云龙乡黄杉林内首次被发现,其后在安宁县县街乡发现有分布.禄劝黄杉受害较严重.两地调查结果表明:黄杉实小卷蛾对球果的危害率分别为60.3%~100.0%,78.6%~100.0%(表1),严重发生地禄劝云龙乡的虫口密度(蛹)平均1.6头/果,见表2.黄杉实小卷蛾在球果内经历幼虫和蛹两个虫态,以老熟幼虫在球果鳞片内侧基部结茧化蛹,翌年春天成虫羽化后从鳞片间飞出,在针叶或苞鳞上产卵,以初孵幼虫从球果基部或端部侵入幼果,在球果中蛀食种鳞或种子,有的直接蛀食果轴或果柄,导致幼果发育不良或死亡.2.2前翅翅纹的形态成虫体灰褐色.体长7.4~7.6mm,前翅长9.9~10.0mm.触角丝状,长达前翅前缘的近一半.复眼棕褐色,椭圆形.下唇须发达,其上密布灰褐色鳞片.前翅有黑褐色及银灰色斑纹,基斑黑褐色,近翅基部1/3处有4条银灰色纹;中带较宽,呈银灰色,有时延至臀角处,占前翅翅面的近一半,内有灰黑色小点分布,中间一块较大,有时延至外缘形成黑纹;端纹灰褐色,间有银灰色小点分布;缘毛灰褐色.后翅暗灰色,无斑纹,缘毛比前翅长.雄虫腹末圆柱形,雌虫腹末稍膨大,呈圆锥状.卵椭圆形,稍扁,表面粗糙有纹饰,长1.3~1.8mm,宽0.8~1.0mm;初产时呈乳白色,卵壳半透明.幼虫初孵幼虫浅黄色,体长3.8~3.9mm;老熟幼虫黄褐色,体长11.1~11.3mm,腹足趾钩为全环单行单序.蛹纺锤形,初期呈浅黄色,体长5.3~9.5mm,腹部2~7节各有两列排列比较整齐的刺状突起,上列较粗,排列疏松,下列较细,排列紧凑,臀棘12根.茧肾形,长8.9~12.9mm.2.3红树莓原螯虾幼卵卵卵群结丝黄杉实小卷蛾在云南省禄劝县1年发生1代,由于部分越冬蛹有滞育现象,少数两年一代.越冬蛹于次年4月初开始羽化,5月下旬羽化结束,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雌成虫4月中旬开始交尾产卵,至6月上旬产卵结束.4月下旬幼虫开始孵化,6月上旬孵化结束.老熟幼虫于7月上旬开始在当年生球果内结茧化蛹,8月上旬化蛹结束,7月中下旬为化蛹盛期.以蛹在受害球果内越冬,见表3.2.4生命的习性2.4.1卵期及湿度对卵石及环境湿度的影响孵化前卵由乳白色变为黄褐色,临孵化时卵壳变得透明,可明显看到卵内呈弯月形的小幼虫.对364粒卵的观察结果为孵化率58.5%.湿度对卵的孵化期和孵化率影响较大,一般湿度偏低,则卵期延长,孵化率降低.卵孵化率(y)与湿度(x)的直线回归方程为:Y=15.0572+0.5821xr=0.7609结果显示卵的孵化与环境湿度呈正相关.2.4.2幼果作骨胞幼虫是危害黄杉球果的主要虫态.据观察,幼虫食性单一,仅以幼果为食,初孵幼虫从针叶或鳞片上爬至幼果基部,在果轴附近蛀孔,或在幼果端部蛀孔,也有直接在苞鳞与两种鳞之间吐丝结网,然后沿苞鳞与两种鳞交汇处蛀孔,蛀食种鳞及种子,导致种子发育不良,严重时幼嫩球果死亡.随着幼虫龄期的增长,其食量也增大,幼嫩种鳞的中下部和种子被大量取食.在侵入孔外面通常留有白色的树脂和黄褐色的虫粪.2.4.3成虫及环境保护在1年的大部分时间里,都能在当年生球果中发现蛹,羽化前蛹由浅褐色变为褐色.少数越冬蛹有滞育现象,滞育率4.5%左右,饲养和林间采样调查表明:蛹期死亡率较高,达45.6%.2.4.4成虫产卵和寿命成虫昼伏夜出.刚羽化时翅竖起呈屋脊状,10min后收拢,爬行20min后即静止下来,羽化时间不定,雌虫比雄虫晚2~3d羽化.雌虫羽化后3~4d交尾,交尾多集中在晚间7∶00~11∶00进行,交尾时间可长达3h.交尾时,雌雄成虫腹部末端对接,通常排列呈一直线.交尾后1~2d产卵,产卵后1~2d死亡.卵单产,主要产于针叶背面,也有直接产于幼果苞鳞背面或种鳞表面.每雌产卵量10~40粒,平均24粒.雄成虫平均寿命6.4d,通常雌成虫寿命比雄成虫长1~2d.在清水饲养条件下,寿命平均可达10.9d,糖水饲养则可延长到14.0d.(表4).雌雄性比为1.5∶1.7.3加强林木经营,防止害虫黄杉实小卷蛾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球果中,难以发现和防治.据此特点,提出以下几条防治建议:(1)应扩大和建立母树林和种子园,以利于种子的生产和害虫的管理.(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