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尼山新考》商榷_第1页
《洛尼山新考》商榷_第2页
《洛尼山新考》商榷_第3页
《洛尼山新考》商榷_第4页
《洛尼山新考》商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洛尼山新考》商榷

在彝族经典《洪水泛滥》、《洪水与早米》和《西南彝族杂志》中,有普通意义木(彝族共同的祖先),为了避免洪水,在云南、四川、贵州和广东等省的彝族古籍中都提到了这座山。那么洛尼山究竟在哪里?有的说是云南东川洛衣山,有的说在会泽的乐业山,有的说在乌蒙山,有的说在巧家,有的说在禄劝的洛尼山,有的说在易门县境内,还有的说在四川。张纯德先生在《洛尼山新考》一文中认为笃慕避洪水的洛尼山应是禄劝县云龙乡境的洛尼白山(汉语又称幸邱山,火期山)。笔者经过十余年的考察和研究,认为洛尼山即乐业山,在会泽县境内。一、会泽县后至东川区会泽古称堂琅,是彝族六祖分支的发源地,也是汉代中央皇朝开发西南夷的重要地区之一。位于云南省东北部,地处乌蒙山主峰地段,境内山峦叠嶂,地势起伏较大,南高北低,地跨东经103°03′~103°55′、北纬25°48′~27°04′之间。县境最高海拔的大海乡牯牛寨顶峰为4017.3米,最低海拔的娜姑镇小江与金沙江汇合处为695米,县城驻地海拔2148米。乐业镇位于会泽城东北部,最高海拔2523米、最低海拔1840米。全县为典型立体气候,有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气候特征,局部地区有“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显著特点,与四川省会理县隔金沙江相望,牛栏江环绕县境东北,小江沿西部而下,以礼河纵贯县境南北,河水由南向北经县城驻地金钟坝子西部流过,人工渠——义通河引以礼河水由坝子南部自西穿城而过,又由东流返还于以礼河。213国道公路经会泽境内至省府昆明。会泽县东与宣威和贵州的威宁相邻,北与鲁甸接壤,西与巧家、四川的会东、东川相望、南与寻甸、沾益毗邻,是滇东北地区海拔最高的地方。会泽开发较早,西汉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夜郎王从唐蒙之约归附汉朝,汉置堂狼(狼字又写作螂、琅)县,属益州犍为郡(范围包括今会泽、东川、巧家在内),迄今已有2130多年的历史。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置越嶲郡,堂狼县改称三绛县。东汉仍属益州所置犍为属国都尉。东汉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又复为堂狼县,三国蜀汉建兴中,分犍为郡地,立朱提郡,堂狼县属之。西晋建兴二年(公元314年)归南中李雄成国。东晋永和元年(公元345年)南中复属晋。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公元420年)置宁州,堂狼县属之。唐武德4年(公元621年)堂狼县改名为唐兴县,隶恭州。又《明一统志》说:“古东川甸,乌蛮仲牟由(笃慕)之裔骂弹(指金沙江两岸)得之,改曰那折那夷(即黑水),属南诏,蒙世隆置东川郡,后乌蛮閟畔强盛,自号閟畔部,元初置万户附,至元中改为閟畔军民官,后改为东川府,隶乌撒乌蒙等处宣慰司。”明洪武时仍为东川府隶云南布政司。明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置东川土府,隶云南布政司,治所初在会泽县境内乌龙募及水城,后移至今会泽县城。十六年(公元1383年),将东川府划归四川政使司管辖。清顺治16年(公元1659年)东川土府内附。康熙三十八年(公元1699年)土官禄氏(彝族)献土,清政府设东川府,仍隶属四川。雍正4年(公元1726年),东川府由四川改隶云南。次年,置会泽县,治所设于巧家营。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又移治所于东川府城(今会泽县城钟屏幕镇)。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为方便金沙江水运额定京铜,把四川宁南披沙21寨划归东川府会泽县,称庆城县。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裁东川府改名东川县。民国八年又复名会泽县,属迤东道。民国17年废道。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会泽县改隶云南省第二区(曲靖)行政督察员公署,后又改属昭通南区管辖。1949年4月,会泽解放。同年12月成立会泽县临时人民政府。1953年,从会泽县划出新村汤丹、因民、布卡、集义、乌龙等区、乡,设立云南省属东川区;1958年10月,撤会泽并入东川市;1964年12月15日恢复会泽县建制,改隶今曲靖市管辖至今。二、堂乙方与古夜郎国的关系根据彝族文献《夷僰榷濮》、《赊穴豆豆穴榷濮·叙祖白》、《指路经》记载,在彝族最早的历史上,曾发生过一次因避洪水而进行氏族分支后往不同方向迁徙的历史事件,这就是彝族史上有名的“六祖分支”。这一历史事件,有着繁衍新生的意义。刘尧汉先生指出:“六祖分支”的具体地点即会泽历史上的古堂琅。彝文《指路经》说:“祖母住靡莫,父往堂琅地,孙往夜郎国,撑天地建国家,多同管理诸小国。”《史记·西南夷列传》载:“滇王者,其众数万人,其旁东北有劳浸、靡莫,皆同姓相扶。”《东川府志》说:“靡莫、东川(会泽)别种。”可以说,夜郎国主体民族是彝族的先民,不管是其祖母及父亲,最先居住地就是堂琅,“六祖分支”后,一个支系留在夜郎,建立国家,由多同国王管理若干小国,形成了古代一种联盟政体。由此可以说,古堂琅与夜郎王国,不论从民族的血缘上,管辖的地域上,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西汉建元六年,汉武帝征服了夜郎,在夜郎王多同请求置吏的情况下,将其辖区划入汉朝新置的犍为郡。《汉书·地理志》载:“犍为郡,领县十二”,其中所管辖的十二县就包括了古堂琅县。故应劭说:“犍为郡,古夜郎国”。可见,会泽在两千多年前实属古夜郎国之领地。1982年在昭通市旧货摊发现的铜质彝族文字直译“堂琅山统辖手印”,意译为“堂琅地方长官印”,该印印面阳刻仰文,属西汉遗物。此印章的发现,证实了彝族人民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在会泽、昭通地区繁衍生息。据《西南彝志》等文献记载:彝族的始祖希慕遮第三十一代孙笃慕(汉族文献中又称“仲牟由”)洪水泛滥居洛尼山,后与天女(即北方之女)结婚,生下六子,是为六祖。六祖成年后,阿普笃慕主持祭祀,由六祖分别率领6个部落支系向不同的地区发展,称“六祖分支”,笃慕也被滇、川、黔、桂四省区的彝族称为祖先。“六祖分支”的时代,《爨文丛刻》记载于公元前五世纪与汉文记载的会泽历史沿革基本吻合,“六祖分支”就在洛尼山。那么,洛尼山又在哪里呢?学术界不同的意见是在今滇东北的乌蒙山区,东川、会泽、巧家或易门;还有的认为在禄劝。究竟在哪里,尚无定论。《永昌郡传》载:“朱提郡有堂琅山,山多毒草,盛夏之月,飞鸟过之不能得去。”《华阳国志·南中志》一书又说:堂琅山“出银、铅、白铜,有堂琅附子。”据民族学家方国瑜先生考证:“……堂琅山在今会泽、巧家之地,在今会泽以西,巧家之南,沿金沙江东岸,其地多属巧家县原为会泽,分地设冶也。”《西南彝志选·天地进化论》注释说:“洛尼山,在今云南会泽境内。”清康熙《大定府志》“有祝明(即笃慕)者,居堂琅山中,以伐木通道为业。久之,木拔道通,渐成聚落,号其地为罗邑,又号其山为罗邑山;夷人谓邑为业,谓山为罗业白。”故称为乐业白、罗业白,都是彝语,即洛尼山(乐业山)也。三、罗平县少数民族民俗迁徙的情况彝文典籍《指路经》是指引亡魂沿着祖先迁徙的路线回归到祖先发源地,因此,只要把各地的《指路经》进行对比、考证,就可知道各支系彝族祖先的发源地。《指路经》开丧场段对指路目的说得十分清楚,“追根来溯源,样样说得清。……书上这样说,你去找先祖,回归先祖地,先妣在那里。”《阿哲毕摩经选译》记述阿哲人的亡魂归祖路线为:从本村起点、罗裴斋崖子(有崖画、汉名“金子洞坡”)、莫阳伯(建水磨阳山)、陆宿德(建水曲江)、乃咪德勒(华宁登山楼)、尼兰(通海)、候蛮莫(抚仙湖边)、峨山、晋宁、谷俄莱维(昆明北部)、拉尼审节(寻甸、会泽一带)、莫齐于尼(牛栏江)、罗西塌氐(鲁甸坝)、咪力于尺(昭通)等地。流传于罗平、宣威、峨山、武定、禄劝、双柏六县的彝文《指路经》,清楚地表明两千多年前彝族先祖笃慕的六个儿子——彝族通称的“六祖”(即武、乍、糯、恒、布、默)各分支的发祥地,都是指向现今云南昭通、东川、会泽之间的洛尼山一地。由此,其分支后便开始向不同方向迁徙,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了一代又一代,形成了现今的分布格局。《彝族历史文献选编》(第一集)记载:笃慕的两个大儿子——“武”和“乍”是向云南南部和西部地区迁居的;三、四子——“糯”和“恒”两个支系是向西北大小凉山地区迁居;五、六子——“布”与“默”两个支系是向滇东北昭通地区和贵州、广西一带迁居。现存罗平、宣威、峨山、武定、禄劝、双柏六个县的彝文《指路经》手抄本内容,即反映了其中部分支系的迁徙过程。罗平本记录的彝族先民迁徙路线有两条:一条是从洛尼山出发,经过审自(金沙江一带)、元谋、德哈罗(楚雄),然后行抵罗平定居;另一条也是从洛尼山出发,经过默自格(东川)、谷尺(昆明)、罗西山(乌蒙山一带)、日些(通海)、转阿着底(曲靖、路南一带)、阿泸地(泸西)等地最后定居罗平。由此得知,罗平县彝族是其先民中两个不同支系从发祥地洛尼山出发,经过不同的两条迁徙路线到罗平县定居的。宣威本记述的彝族先民迁徙路线是:从洛尼山出发,经过马鲁液次(元谋)、梯妥打母、中不热舍(禄丰)、奴那木古(安宁)、麻鲁白外(昆明)、麻鲁液尺(嵩明附近)、木紫且更(嵩明)、机努朱木(东川、会泽之间)、阿翁胡述、木紫木嘎(东川)、赫铁禾述、鲁白尼、自则朵罗(宣威)、亚卜尼、出皮那胡索(盘县),最后又转回宣威定居。峨山本记录的迁徙路线是:从洛尼山出发,经熟朱山(昆明)、怀额山(昆明西山)、波余山、泻搓山、耶笨山、好奔山、阿望山(石屏)、泻牢尼白山、茂奔山、谢茸山,最后在峨山的好谢山定居。武定本记载的彝族先民迁徙路线是:从莫节更(昭通地区鲁甸县境)出发,经莫姑通合(巧家县境)恒吐山、撒洪山(禄劝县境)、俄罗涛念、洛尼山、期罗本、扫钟鲁、吉木索(武定县境内),最后定居下来。禄劝本记载的迁徙路线是:从基纳伍阔(在今何地不详,待考)出发,经更吐洪增,更柱洪松、更柱山,朝昂次施、麻奴、尾夺旦木、色期、奠级涛低、莫作罗诗道(均为武定、禄劝一带彝族先民迁徙路线中间站)、莫节期(昭通地区鲁甸县境)、莫姑道合(巧家县磨姑)、诺吐山(巧家县境),涛布涛甸(寻甸县淌甸)渡口(掌鸠河渡口)、洛尼山(禄劝县团街乡)和期村、法机、罗奔山(禄劝县云龙乡)、阔莫山(禄劝县那拥菁菁口)、那拥(禄劝县茂山乡境那拥村),最后定居下来。双柏本记载的彝族先民迁徙路线是:从谷窝城(昆明)、谈书山、玩耍山(峨山)、六里山、鲁魁山(新平县境内)、马头山(易门县境内)、绿汁山、吹风山、石碑山、莫科山(均在双柏县境内),最终定居双柏县。笔者于上世纪80年代,曾先后两次到滇南地区实地调查,有机会在景谷县先后参加了两位彝族老人的葬礼活动,耳闻目睹两位毕摩为死者灵魂指路时吟诵的《指路经》。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民乐区桃子树乡董家源村罗万发(毕摩)为亡者所指路线是:过了民乐山,经过景东,然后到达南涧,再过蒙化(即今巍山)到达祖先的故土大理三月街的“太和城”。凤山区南板乡的郭朝云(毕摩)为死者灵魂指引的又是另一条路线;过了卢家山(在今景谷县凤山区)就到景谷县城,再经普洱到思茅,再折转回墨江,经元江、玉溪,终点是昆阳一带。前者的终点是大理,说明居民区彝族是从大理迁徙来的,迁徙的时间还不太久远。经我查访,他们都说自己是“蒙化人”、“倮罗”,是唐南诏时期,被派来守边防而定居下来的,这和汉文古籍的记载吻合。《南诏德化碑》记载:“建都镇塞,银生于墨啃之乡”。银生即今景东县,“墨嘴”即今傣族,实指景东以南的广大傣族地区,南诏国统一了傣族地区,派遣人到边陲去防守,这是情理中的事。景谷的毕摩指引的迁徙路线:一条是大理的太和城,另一条终点在昆阳一带,这和《西南彝志》书中“六祖分支”时记载“武”和“乍”向云南南部和西部地区迁徙的路线是吻合的。以上6条迁徙路线所涉及的地理范围和景谷迁徙路线说明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彝族的先民就活动在今云南的昆明、楚雄、大理、玉溪、红河、曲靖、昭通等七个州、市所辖地区,从而进一步证实了《西南彝志》卷五记载阿普笃慕六祖分支的内容:“武支系先祖慕雅切,乍支系先祖慕雅考;糯支系先祖慕雅热,恒支系先祖慕雅卧;布支系无祖慕克克,默支系先祖慕齐齐。笃慕的六个儿子有天样高的威荣,子孙多如树干分枝,像启根海、密默江的水到处漫溢,六祖各家支到处繁衍就这样住下了。武、乍二支是长房,分布于楚吐以南(现今滇东北滇西一带);糯、恒二支是次房,向洛博(今四川雷波)以北开辟;布、默二支是么房,发展于实液(今滇、桂、黔交界地区)中部地带。”这些记载再与有关汉文史籍记述相互印证,无疑为我们深入研究彝族族源及其各分支谱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指路经》就是专门用于“指路仪式”的特殊的彝文古籍。它的内容主要是指引“死者不灭的灵魂”如何回归到远古先民的旧居地,与远古祖宗和其他亲人们团聚。《指路经》书中所记载和描绘的山川、河流、地理名称等等,都是历史真实的客观存在。如前所举,每一本《指路经》实际是一个支系对其迁徙中的某一条具体路程的真实写照,从而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完整迁徙的山河图。以上6本《指路经》7条迁徙路线中,除双柏一条的起点是谷窝(昆明)外,其余六条的起点都是会泽(古堂琅)洛尼山(乐业山)。《阿哲毕摩经选译》的路线也指到寻甸、会泽,事实证明会泽洛尼山(乐业山)就是当时彝族先祖笃慕的发源地。《西南彝志》卷五记载说:泛起了洪水,笃慕“骑着他的马,赶着他的羊群,到洛尼山(乐业山)的高峰住下了。”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楚雄彝族文化研究所翻译编印的《指路经》记述:“亡者地上葬,生者地上食。生者享祭性,殆皆赴阴曹。毕摩来指路,生者把路指。吾如此示汝,天明于今晨。你不去不行。亡者系好人,路途示汝知。你死随祖去,祖先牵你行。……来到莫柯伯(今双柏县境内),看见潞兹江(今绿汁江)。江水滔滔流,稻熟金灿灿,一年三熟黄。你别留恋呵,去寻祖先去,他们等着你。……站在莫柯山,看见潞魁伯(今新平、峨山两县交界处)。站在潞魁山,看见拍跌洛。……翻过潞魁山,来到潞涅伯(今峨山县)。潞涅山上站,看见众村落。……过了潞涅山,来到肆嘿伯(今峨山县)。抬眸看一下,看见莫鄂山(今易门县城)莫鄂山上站,看见易鄂跌(今易门县城)。……过了莫鄂山,来到热啯山(今峨山县境),热啯山上站,看见峨山城(今峨山县城)。翻过热啯山,来到潞勒山(今玉溪市境),潞勒山上站,看见涅迪城(今玉溪市区),……翻过潞勒山,来到边鄂山(今昆明西山),边鄂山上站,看见咽挝城(今昆明市区),……此是故土乡,祖先曾居此。不要留恋了,去寻祖先去。”从口碑到文字记载的《指路经》,滇南一带的彝族的迁徙路线如此明朗,各支的终点都在滇池附近。所以彝文古籍《夷僰榷濮》认定:“谷窝人类母,来自得芝家,谷窝的人类,个个是金身。金身人那时,兽与人同居。生下人六祖,大家来做斋,请来各方客,协商做斋祭。人祖来自水,我祖水中生。人类的祖妣,金身人的母。人类的源头,一代传一代。”1“谷窝”是彝语音译,即昆明。以上材料充分说明彝族先民早在在2000多年前就已定居滇池地区了。笔者认为滇南彝族口碑及文献《指路经》中把亡者灵魂送到滇池地区,从这个迁徙路线追溯历史,说明“六祖分支”从罗业山迁至昆明后再迁徙到滇南一带地区的。四、石屋与石屋是会泽彝族传统居民的预传家据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译丛第17辑《赊穴豆豆穴榷濮·叙祖白》记载:“高高洛尼山,岩穴天然屋,石屋宽又牢,洪水淹不着。笃慕好阿普,骑上他的马,赶着他的羊,来到洛尼山,笃慕好阿普,坐在洛尼山,放眼四方望,四方水茫茫。蚌儿半空游,鱼群食松毛,水獭食松球,此皆六神为。”(见《赊穴豆豆穴榷濮·叙祖白》第19页。)据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译丛第4辑《夷僰榷濮》记载:“北方雪山上,阿卜笃慕住,何人居何处,仙人来按就。高高山头上,土石垒住屋,山下周围处,洪水如猛虎。”1“垒起土石屋,建给笃慕住,住进新屋后,笃莫对众说:当君不艰难,只怕遭灾星,钱财容易聚,唯恐遗漏失。”1“君住沟上头,谷子长得旺,百住热地方,草深牛羊壮。”1据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译丛第11辑《洪水泛滥》书中记载:“仙女六姊妹,回答一句说:既然来世间,做妻也愿意,在那石房子,结成一家人。”(《洪水泛滥》第11辑,第36页。)《会泽县志》记载:“清朝雍正九年(公元1731年)会泽城筑建了完整的石城。会泽古石城东西长717.3米,南北宽470米,周长2374.3米,总面积约0.34平方公里,共设炮台8座,垛口1200个,城门楼4座。会泽石城矗立了225年,于1956年扩修街道拆除”。又载:“大海梁子,乌蒙山脉的主峰之一,由南向北绵亘40余里,面积约360平方公里,逶迤磅礴,盘施于大海、金钟、待补等地,西与东川市相连,傍峙小江,南高北低呈阶梯状下降,最高峰‘大海梁子’,海拔4017.3米。”“《乾隆·东川府志》云:‘垂冈绝崖,危峰矗立,常有云气覆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