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慢性传输型便秘手术治疗体会_第1页
浅论慢性传输型便秘手术治疗体会_第2页
浅论慢性传输型便秘手术治疗体会_第3页
浅论慢性传输型便秘手术治疗体会_第4页
浅论慢性传输型便秘手术治疗体会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论慢性传输型便秘手术治疗体会

【关键词】慢性传输型便秘手术治疗体会

1994至2006年,采用手术治疗慢性结肠传输型便秘患者36例,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男12例,女24例,年龄31~69岁,病程2~13年,排便间隔时间最短7d,最长23d,所有病例均存在慢性顽固性便秘,依靠腹泻药物排便,经6个月以上系统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术前均行纤维结肠镜,钡剂灌肠,排便造影,除外结肠器质性病变和出口梗阻性便秘。

手术方法

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左腹旁正中切口,游离回盲部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结肠,保留回盲部远端5~10cm肠管,行盲直肠端端吻合。

2结果

36例患者手术,手术后复发1例,1例因心血管病变,暂行结肠双腔造瘘术;9个月后行二次手术,盲直肠吻合术而治愈。

3讨论

便秘是常见的慢性消化道症状,一般指排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困难,排便困难合并一些特殊的征候群。如:直肠坠胀感,排便不完全或依靠手法帮助排便,7d内排便次数少于2~3次者。这里指的便秘是指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功能性便秘,功能性便秘分为慢性传输型便秘和出口梗阻型便秘及混合型。

便秘治疗原则是无论任何类型的便秘,即使是出口梗阻型便秘也应首先采用非手术的方法。只有经系统治疗无效,才能根据便秘的原因,选用不同的术式手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多表现为无原因的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或肛门下坠及轻度腹胀,排便时间延长,每次数十分钟至2~3h不等,排便次数减少,数天或数十天排便1次。患者多有腹部隐痛,恶心、呕吐,有些患者甚至完全没有主观便意,几乎所有患者依赖泻药或其他助泻的方法排便。

顽固性结肠慢性传输型便秘,是结肠功能性疾病,而非器质性病变,因而手术治疗应十分慎重;且手术后约10%的患者仍有便秘,短期内有腹泻、小肠梗阻等[1],相当多的结肠慢性传输型便秘的患者,同时合并有胃和小肠传输缓慢的情况,需进一步行相关的胃和小肠的动力性检查,确定其传输情况,再行手术治疗。全消化道慢性传输型便秘手术效果不佳,故慢传输型便秘的手术应具备如下条件,方可实施手术治疗:经排便造影,纤维结肠镜、钡灌肠检查等除外器质性病变。经2~3次以上结肠传输试验确诊。经排便造影、钡灌肠、肛门直肠压力测定,排除出口梗阻型便秘和肠易激综合征便秘。钡灌肠、结肠扩张、结肠袋型消失,或是呈节段性消失,肠蠕动功能极其缓慢或消失,结肠无张力。胃及小肠蠕动功能基本正常。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经保守治疗6个月以上,或更长时间,疗效不明显,患者痛苦大,可考虑手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很多,1908年Arbuthnot首先提出行全结肠切除,回肠与直肠吻合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2],但由于手术切除了回盲瓣,术后短期内出现腹泻,甚至有一部分患者出现难以控制的顽固性腹泻,患者同样十分痛苦;保留结肠的盲直肠端侧吻合术,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结肠部分切除术,手术操作简单,恢复快,但远期效果并不理想,复发率较高。结肠次全切除,盲直肠吻合术,术式较理想,该术式保留了回盲瓣,术后生理功能恢复较好,术后腹泻发生率明显降低。严格掌握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手术治疗适应症,合理选择术式,结果表明,结肠次全切除,盲直肠吻合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刘宝华.便秘的诊断与治疗[M].北京:军事医学院出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