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外交解读_第1页
全方位外交解读_第2页
全方位外交解读_第3页
全方位外交解读_第4页
全方位外交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方位外交解读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经济社会的巨大飞跃,中国外交取得了长足进步,外交策略日益成熟,外交行动扎实有效,在维护地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上,表现积极主动,成效显著,全方位外交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赞赏。中国的全方位外交包括以下八个方面:1.全面推进与主要大国关系。2.巩固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3.保持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4.积极参与多边外交。5.在热点和全球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6.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安全。7.依法全力保护我国海外公民和法人合法权益。8.积极宣传我国内政外交方针政策。总而言之,中国的外交不是单向的、非此即彼式的,而是双向、多向的,一句话,对中国而言、对世界而言是全方位的。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同发达国家加强对话,增进互信,深化合作,增强交流,合理处理存在的分歧,推动双边关系向稳定健康方向发展。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深化传统友谊,扩大务实合作,在国际事务中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正当要求和共同利益,共同反对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继续积极参与多边事务,承担相应国际义务,发挥建设性作用,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一、外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外交与内政互为表里。“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内政是外交的基础和保证”。“弱国无外交”等已成为民众的常识。在中国迅速发展、国内国际都在预言中国崛起的今天,中国外交中的许多问题都不可避免地与内政挂钩,外交与内政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研究现状分析,中国的国际关系学界谈中国崛起,多是从权力政治,或是从国际制度、观念建构等层面分析,很少有人从内政角度谈。外交是内政的延伸,国内政策的实施和相应的成果必然会对外交产生影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国外对中国模式的研究也就如影随形,中国的国际影响与日俱增。就今天推行的和谐世界理论讲,中国当前要落实和谐世界战略,一要把该战略具体化,针对世界局势,提出一整套的切实可行的政策措施;二是要在国内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及时解决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保障社会主义建设和谐、健康地推进。二、中国外交的基本准则和外交成就中国倡导和平,反对战争,提倡和平解决双边纠纷和矛盾。中国的外交的基本宗旨体现为:中国提倡平等互利、包容开放、互信协作、民主和睦,希望同世界各国友好团结。中国无意当头,希望利用和平发展环境建设和发展自己,同时努力以自身发展为世界繁荣与和平贡献力量。中国外交的一贯原则和方式:遵循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在国际关系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精神。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30多年来,中国秉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以和平、发展为出发点,调节国际冲突,取得令人瞩目的外交的成就。1.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2001年底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20世纪90年代以来,积极参与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各项互动,发挥中国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和推动力。2.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在国际舞台上,中国坚定不移地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国际活动,排除维和部队,调节冲突和矛盾,保持地区的和平与稳定,做出了自己的努力,赢得世界各国的赞誉。成立于2001年的上海合作组织,本着合作、不结盟原则,在维护中亚和亚洲的和平和稳定发挥积极作用。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始终是立足于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基础,而不是单方的援助。总之,全方位外交在与世界各国和各国际组织的交往中发挥积极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不断上升。

、中国外交面临的挑战三、中国外交面临的挑战但是因为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和中国外交中存在的不足,中国外交面临多种挑战。1.主权纠纷多,安全形势复杂多样。中国所在的西太平洋海岸是全球主权纠纷最为复杂的地区,不同国家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相互交叉的主权纠纷,这是中国外交不可回避的一大难题。2.伴随中国崛起而来的,不仅仅是诸如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国际地位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等目标的实现,也涉及中国培养国际意识、参与全球治理、为世界提供更多战略支援和外向形象的塑造。因此,对面向未来的中国外交而言,如何有效塑造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如何有理、有利、有节地向一些国家与地区适时、适量地投放外援,如何力所能及地参与全球治理、为现存国际机制提供惠及世界的公共产品,对中国而言都是重大的课题与挑战。3.当代全球体系大体可以被视为一个三维世界,即经济界、政治界与社会界。可以肯定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在经济界中如鱼得水,在政治界的作为可圈可点,尤其在改善国家间关系、推进大国间战略对话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在社会界,我们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中国外交不太关注这个“社会的世界”,一方面是不了解,另一方面是不重视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复杂性与影响力,更不熟悉某些国家中出现的所谓“新社会运动”。可以说,面对这个复杂、多样、变化中的社会世界,中国外交尽管做过努力,但还没有做好必要的沟通、相应的理论与政策准备。5.中国的身份具有特殊性:中国既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因此不能忘记第三世界的众多兄弟。中国永不称霸,也绝不背信弃义,将坚持对现有国际秩序中不合理不公正成分的批评与抵制;中国是一个核大国,也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对国际和平与发展及人类进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中国人应当在全球和地区重大事务上拥有自己的位置和相应话语权;中国是当今国际社会中最有活力的市场和全球经济发动机之一,在全球化时代,对外部资源和稳定性的需求不断增长,理应在维护世界经贸大局和建设地球方面做出自己的努力。6.冷战思维的挑战和压力:中国的强劲经济增长及崛起,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生机活力,同时引发了中国的双边与多边关系的新矛盾、新问题。[1]在不少国家中,有些右翼保守分子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总是在寻找“敌人”或“对手”,快速发展的社会主义中国就成为他们攻击的目标。他们是“中国威胁论”的炮制者和鼓吹者。然而,如果以冷战思维对待冷战思维,就会变更我们抓住战略机遇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变为与别国拼军事,搞军备竞赛,从而影响经济建设。面对一波又一波的“中国威胁论”,中国政府一直坚持和平发展的时代观、改革开放的发展观,以新思维对待冷战思维,展示中国“以和平为本”国际形象。 四、中国外交格局和中国领导人的行动中国外交的基本格局一直是:周边是首要,大国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周边外交在中国外交布局中处于首要位置。[2]这个外交战略图和中国当前所处的发展态势是密切相关的。当前中国处于与周边国家的矛盾多发期,美国重返亚太的敏感期,以及自身和平崛起的瓶颈期,稳定、和谐周边国家的关系对中国至关重要。在全球化深化发展的时代,中国发展和中国外交整个进入了一个“深水区”,如何推进中国外交,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体现中国外交的创造力,考验中国领导人的能力和智慧。因此中国外交在已经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基础上,积极应对国际格局发展和演变,显得更加务实和灵活。全方位外交,意味着中国将以更加平等互利的态度,对待世界上任何一个友好国家。新的历史时期,全方位的意义一方面是继续强化中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参与性,在联合国、G20等平台上继续发挥作用,不仅共同面对欧债危机等现实性的国际关系挑战,同时扮演更多更积极的角色。另一方面,中国也能够与周边国家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建立起更密切的联系,在发展问题上提升话语权。总体来看,中国外交正在实现转型,根据国际局势的变化,将进一步从“被动应对”向“争取主动”演变,中国对国际体系的参与由融入向塑造转变,即角色从“接受者”“应对者”向“建设者”“塑造者”转变。[3]总之,和平、发展、合作是当前中国外交的高度概括。它反映了我国新秩序观、新发展观、新文明观的基本原则,回应了国际社会当前最主要的关切一一加强国际交流合作,促进各国发展,实现共同繁荣。而合作涵盖了我国外交各方面的实践:与周边国家关系、与发展中国家关系、大国关系和多边外交。具体而言,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和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需要通过合作体现;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友谊,需要通过合作加强;与主要大国的各种伙伴关系,需要通过合作扩大利益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而多边外交的最终目的,就是推进国际合作和共同提高。“要树立互利、互信、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以对话增强互信,以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