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试题及答案及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精讲讲义小抄_第1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试题及答案及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精讲讲义小抄_第2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试题及答案及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精讲讲义小抄_第3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试题及答案及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精讲讲义小抄_第4页
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试题及答案及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精讲讲义小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声明:本资料由大家论坛经济师考试专区/forum-186-1.html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自更多经济师考试信息,考试真题,模拟题:/forum-186-1.html大家论坛,全免费公益性经济师论坛,等待您的光临!PAGE3声明:本资料由大家论坛经济师考试专区/forum-186-1.html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自更多经济师考试信息,考试真题,模拟题:/forum-186-1.html大家论坛,全免费公益性经济师论坛,等待您的光临!PAGE3更多精品在大家! 大家学习网PAGE1中级经济师《工商管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6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1.某家电企业为拓展经营领域,决定进军医药行业。从战略层次角度分析,该企业的此项战略属于()。A.企业总体战略B.企业业务战略C.企业部门战略D.企业职能战略2.当企业面临经营困境时常常选择紧缩战略,紧缩战略的主要类型包括转向战略、清算战略和()。A.无变化战略B.暂停战略C.维持战略D.放弃战略3.在各种战略控制方法中,具有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双重功能的方法是()。A.预算控制方法B.审计控制方法C.现场控制方法D.统计控制方法4.企业对非常规的、无法预估结果发生概率的业务活动进行经营决策时,通常采用的决策方法是()。A.确定型决策方法B.不确定型决策方法C.风险型决策方法D.离散型决策方法5.企业进行科学经营决策的前提是()。A.确定决策目标B.调查分析决策条件C.确定决策标准D.评估决策备选方案6.企业领导系统的核心是()。A.信息系统B.决策系统C.执行系统D.监控系统7.代理人可能利用其信息优势与职务便利损害企业利益、谋取私利。企业所面临的这种风险属于()。A.法律风险B.技术风险C.政治风险D.道德风险8.国有独资公司不设股东会,行使股东会职权的机构是()。A.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B.董事会C.监事会D.职工代表大会9.根据我国公司法,董事会的表决实行()的原则。A.一人一票B.一股一票C.累计投票D.资本多数决10.在现代企业中,董事会是股东大会决议的()。A.权力机构B.决策机构C.执行机构D.监督机构11.在现代公司组织结构中,董事会与经理的关系是()。A.以经理对董事会分权为基础的制衡关系B.以董事会对经理实施控制为基础的合作关系C.分工协作关系D.合作与竞争关系12.根据我国公司法,在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组成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A.五分之一B.四分之一C.三分之一D.二分之一13.根据商品流通环节的不同,可以将市场调研分为()。A.消费者市场调研和产业市场调研B.批发市场调研和零售市场调研C.全面调研和非全面调研D.国内市场调研和国际市场调研14.当调研者对研究对象缺乏了解时,为了界定调研问题的性质以及更好地了解问题的环境,一般要进行()。A.探索性调研B.预测性调研C.描述性调研D.因果关系调研15.用某企业的销售额与该企业最大的三个竞争者的销售额总和的百分比来表示的指标是()。A.市场覆盖率B.全部市场占有率C.可达市场占有率D.相对市场占有率16调查者通过与被调查者面对面交谈以获取市场信息的调查方法是()。A.电话调查B.人员访问C.观察法D.网上访问17.在进行抽样调查时,由于被调查人员对主题缺乏了解而形成的误差属于()。A.抽样误差B.抽样框误差C.应答误差D.无应答误差18.根据一定研究目的而规定的所要调查对象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称为()。A.总体B.总体单位C.样本D.样本单位19.用样本均值估计总体均值,在总体方差已知的情况下,应使用()。A.Z检验B.t检验C.F检验D.R检验20.下列反映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中,()是所有数据与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A.极差B.平均差C.标准差D.方差21.下列企业计划中,属于生产作业计划的是()。A.企业的1周生产计划B.企业年度生产运营计划C.企业的3年发展计划D.企业的10年发展计划22.作为生产企业的一种期量标准,节拍适用于()生产类型的企业。A.单件B.小批量C.成批轮番D.大批量流水线23.某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生产效率降低,查明原因是工序问题,随后进行工序优化,从而保证生产目标的实现。该企业的这些活动属于()。A.生产计划制定B.生产控制C.生产调度D.生产能力核算24.下列生产控制方式中,具有实时控制特点的是()。A.事后控制方式B.事前控制方式C.事中控制方式D.全员控制方式25.生产进度控制的目标是()。A.降低能耗B.缩短生产周期C.准时生产D.提高产品质量26.在物料需求计划(MRP)系统中,主生产计划是指()。A.在制品净生产计划B.生产调度计划C.产品出产计划D.车间生产作业计划27.丰田生产方式的最基本的理念是()。A.以人为本B.从需求出发,杜绝浪费C.更短的生产周期D.零缺陷28.根据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关于物流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流是一个物品的虚拟流动过程B.物流在流通过程中不创造价值C.物流满足客户需求,但不满足社会性需求D.物流的本质是服务29.下列物流活动的功能要素中,具有连接运输、存储、装卸、包装各环节功能的要素是()。A.配送B.流通加工C.搬运D.物流信息30.关于准时制采购的说法,正确的是()。A.准时制采购可增加原材料与外购件的库存B.准时制采购的极限目标是原材料和外购件的库存为零C.准时制采购提高了所采购的原材料与外购件的价格’D.准时制采购提高了产品的销量31.准时制生产方式总目标下的配套目标是()。A.降低库存、增加换产时间与生产提前期、消除浪费B.提高库存、减少换产时间与生产提前期、消除浪费C.提高库存、增加换产时间与生产提前期、消除浪费D.降低库存、减少换产时间与生产提前期、消除浪费32.在准时制生产方式定义的浪费类型中,等待的浪费是指()。A.由于工序相互分离,发生搬运和临时堆放而造成的浪费B.附加值不高的工序造成的浪费C.不合格产品本身的浪费D.在设备自动加工或工作量不足时的设备闲置浪费33.关于生产同步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装配线与机力[135几乎平行进行B.生产同步化是为了实现适时适量生产C.工序间设仓库,前一工序为后一工序提供原料储备D.生产计划只下达给总装配线34.在企业物流的诸环节中,既是生产物流系统的终点,也是销售物流系统起点的是()。A.产品包装B.成品储存C.产品发送D.原料采购35。分销需求计划输出的两个计划是()。A.订货进货计划和生产计划B.订货进货计划和库存计划C.送货计划和订货进货计划D.生产计划和送货计划36。作为一种废弃物流的物流方式,关于垃圾焚烧的说法,错误的是()。A.科学的垃圾焚烧可防止污染B.垃圾焚烧适用于有机物含量高的垃圾C.垃圾焚烧适用于所有可燃垃圾D.垃圾焚烧可防止病菌、虫害滋生37.下列废弃物中,适合进行净化处理的是()。A.对地下水无害的固体垃圾B.固体生活垃圾C.化工厂排出的含重金属元素的废水D.废纸38.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上出现了若干种具有代表性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下图表示的是()的技术创新过程模型。A.需求拉动B.技术推动C.一体化创新D.系统集成与网络相结合39.相对于需求拉动型创新模式,技术推动型创新模式的特征是()。A.创新周期更长B.易于商品化C.很快产生效益D.创新难度低40.企业联盟有若干种组织运行模式,垂直供应链型企业宜采用的组织运行模式是()。A.星形模式B.链形模式C.平行模式D.联邦模式41.对研究开发工作进行科学管理的通行做法是实行()。A.绩效管理B.投资管理C.核算管理D.项目管理42.目前技术转移中最受关注和最为重要的方式是()。A.产、学、研联盟B.创办新企业C.技术许可证转让D.技术援助43.买者技术交易程序的首要步骤是()。A.根据市场需求和经营机构的客观情况来确定经营目标B.进入卖方成果库,查找本企业要求的技术C.弄清本企业资源优势、现有设备和销售渠道,明确所需技术D.寻求法律援助,找律师事务所44.下列知识产权具体形式中,保护费用最高的是()。A.商标B.专利C.商业秘密D.技术措施45.当事人之间就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或者新材料的研究开发所订立的合同是()。A.技术开发合同B.技术服务合同C.技术转让合同D.技术许可合同46.按照规划的性质,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可以分为()。A.总体规划和具体规划B,短期规划、中期规划和长期规划C.企业规划和部门规划D.招聘规划和培训规划47.某企业通过统计分析发现,本企业的销售额与所需销售人员数成正相关关系,并根据过去10年的统计资料建立了一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Y=a+bX,X代表销售额(单位:万元),Y代表销售人员数(单位:人),回归系数a=15,b=0.04。同时该企业预计2011年销售额将达到1000万元,则该企业2011年需要销售人员()人。A.15B.40C.55D.6848.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应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招聘形式,用尽可能低的招聘成本招聘到高素质的员工。这体现了员工招聘的()原则。A.信息公开B.公正平等C.双向选择D.效率优先49.在心理测验的方法中,投射法是用于()的方法。A.智力测验B.人格测验C.成就测验D.能力测验50.企业给员工发放的奖金属于()。A.基本薪酬B.补偿薪酬C.激励薪酬D.间接薪酬51.李某是某公司的销售员,今年完成销售额1000万元,公司按规定给其发放10万元奖金,该笔奖金属于()。A.特殊津贴B.绩效奖金C.节约奖金D.利润分享计划52.在关于员工流动的理论模型中,称为“参与者决定”模型的是()。A.库克曲线B.普莱斯模型C.莫布雷中介链模型D.马奇和西蒙模型53.某企业受金融危机的影响,经营状况不佳,因此决定让5名员工:提前退休。这属于()。A.员工自然流出B.员工非自愿流出C.员工自愿流出D.员工内部流动54.财务杠杆系数是指()的变动率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比值。A.产销量B.营业额C.普通股每股税后利润D.销售毛利55.综合资本成本率的高低由个别资本成本率和()决定。A.所得税率B.筹资总量C.筹资费用D.资本结构56.某公司准备购置一条新的生产线。新生产线使公司年利润总额增加400万元,每年折旧增力[120万元,假定所得税率为25%,则该生产线项目的年净营业现金流量为()万元。A.300B.320C.380D.42057.公司在对互斥的投资方案选择决策中,当使用不同的决策指标所选的方案不一致时,在无资本限量的情况下,应以()指标为选择依据。A.投资回收期B.获利指数C.内部报酬率D。净现值58.某房地产企业使用自有资金并购另一家房地产企业,这种并购属于()。A.横向并购B.纵向并购C.混合并购D.杠杆并购59.A公司以其持有的对B公司20%的股权,与C公司的10万平方米房地产进行交易,此项交易为()。A.以资抵债B.资产置换C.股权置换D.以股抵债60.股票市值与企业净资产值的比率称为()。A.市盈率B.权益乘数C.市净率D.权益比率二、多项选择题(共2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2个或2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个错项。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61.企业进行内部战略环境分析的方法有()。A.量本利分析法B.价值链分析法C.核心竞争力分析法D.SWOT分析法E.五种竞争力分析法62。关于经营决策的说法,正确的有()。A.经营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B.经营决策要有多个备选方案供选择C.经营决策均是有关企业未来发展的全局性、整体性的重大决策D.决策者是企业经营决策的主体E.经营决策必须在有关活动尚未进行、环境条件并未受到影响的情况下进行63.股份有限公司内部监控系统主要包括()。A.监事会B.财会部门C.外部审计部门D.司法机关E.政府管理部门64.现代公司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人员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主要表现在()。A.股东掌握着最终的控制权B.董事会必须对股东负责C.监事会必须向董事会负责D.经营人员的管理权限由董事会授予E.经营人员受聘于股东大会65.根据我国公司法,股东基于股东资格而对公司享有的权利有()。A.股份的无条件转让、退出权B.董事、监事的选举权、被选举权C.经理人员的聘任权D.公司股利的分配权E.股东会的出席权、表决权66.根据我国公司法,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会成员产生的形式包括()。A.股东大会选举B.职工代表大会选举C.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委派D.独立董事聘任E.现任公司领导委派67.在企业进行市场调研时,通过互联网进行网上访问的缺点主要表现为()。A.获得信息的准确性程度难以判断B.信息反馈不及时C.覆盖面窄,只能对本地区人员进行调查D.样本对象具有局限性E.费用高昂68.在市场调研过程中,非概率抽样方式包括()。A.偶遇抽样B.滚雪球抽样C.主观抽样D.多阶段抽样E.等距抽样69.在市场调研中,研究对象的总体必须具备()等特性。A.大量性B.典型性C.同质性D.异质性E.变异性70.为保证生产计划目标的实现,按照生产计划的要求,生产控制过程包括的步骤有()。A.设计生产能力B.工艺流程的优化C.测量比较D.控制决策E.实施执行71.物料需求计划(MRP)的主要输入信息包括()。A.在制品净生产计划B.库存处理信息C.物料清单D.主生产计划E.车间的生产作业计划72.影响生产物流的主要因素有()。A.顾客对产品的认可程度B.生产的类型C.市场占有率D.生产的规模E.企业的专业化与协作水平73.与分销需求计划(DRP)相比,DRPII增加的内容有()oA.车辆管理B.仓储管理C.物流能力计划D.安全生产管理E.成本核算系统74.一体化技术创新过程模型将创新看作是同时涉及市场营销、研究开发、原型开发、制造等因素的并行过程。这一过程模型的特点主要包括()。A.重视信息系统的作用B.加强供应商与企业内部的横向合作C.实行全球战略,联合供应商及用户D.适用于复杂产品系统E.投资的侧重点是核心业务和核心技术75.关于技术转移与技术扩散的说法,正确的有()。A.技术扩散强调技术在一国范围内的流动B.技术转移是一个纯技术的概念C.技术转移是一种知识的传播与扩散D.技术扩散是一个纯技术的概念E.技术转移所适用的技术往往是新技术76.创办新企业是技术转移的一种重要方式,其优点主要有()。A.容易形成规模经济B.风险小,容易获得风险投资C.技术成果转化速度快D.容易获得成功E.技术拥有单位可能获取更大利益77.关于内部招聘和外部招聘优缺点的说法,正确的有()。A.内部招聘可以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B.内部招聘容易导致“近亲繁殖”C.内部招聘可以减少招聘的宣传费和差旅费用D.外部招聘能为企业带来新的思想和理念E.外部招聘容易导致内部部门之间或员工之间的矛盾78.员工的非经济性薪酬包括()。A.工作本身B.二厂作环境C.企业文化D.班车服务E.带薪休假79.在进行投资项目的营业现金流量估算时,现金流出量包括()。A.付现成本B.所得税C.折lBD.非付现成本E.营业收入80.如果控股股东以其对子公司的股权抵偿对子公司的债务,则会使子公司()。A.其他应收款增加B.股东权益增加C.资产负债率提高D.负债减少E.总股本减少三.案例分析题(共20题,每题2分。由单选和多选组成。错选,本题不得分;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0.5分)(一)某知名啤酒生产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不断研发啤酒新品种,开发适合不同顾客群体的啤酒,走差异化战略道路。2010年该企业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一款专门针对年轻人口味的啤酒。生产该品种啤酒年固定成本为60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2.5元,产品售价为4元/瓶。该企业采用盈亏平衡点法进行产量决策。同时,在战略实施的进程中,管理人员及时比较、分析实际绩效与目标的差距,并据此采取恰当的控制行动。81.该企业实施的战略适用于()。A.具有很强研发能力的企业B.市场营销能力较弱的企业C.产品或服务具有领先声望的企业D.具有很强市场营销能力的企业82.该企业进行的战略控制属于()。A.事后控制B.回避控制C.事先控制D.实时控制83.该企业生产该品种啤酒的盈亏平衡点产量为()万瓶。A.90B.150C.240D.40084.该企业所进行的产量决策属于()。A.确定型决策B.不确定型决策C.风险型决策D.离散型决策85.如果该品种啤酒的产量增加到500万瓶,固定成本增加到650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不变,则盈亏平衡时的产品售价为()元/瓶。A.1.2B.1.3C.3.8D.5.3(二)某企业大批量生产某种单一产品,该企业为了编制下年度的年度、季度计划,正进行生产能力核算工作。该企业全年制度工作日为250天,两班制,每班有效工作时间7.5小时。已知:某车工车间共有车床20台,该车间单件产品时间定额为1小时;某钳工车间生产面积145平方米,每件产品占用生产面积5平方米,该车间单件产品时间定额为1.5小时。86.该企业所核算生产能力的类型是()。A.计划生产能力B.查定生产能力C.设计生产能力D.混合生产能力87.影响该企业生产能力的因素是()。A.固定资产的折旧率B.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C.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D.固定资产的数量88.该车工车间的年生产能力是()件。A.60000B.70000C.72500D.7500089.该钳工车间的年生产能力是()件。A.60000B.62500C.65000D.7250090.该企业应采用()类指标为编制生产计划的主要内容。A.产品价格B.产品质量C.产品产量D.产品产值(三)2010年某企业进行人力资源需求与供给预测。该企业现有业务员100人,业务主管10人,销售经理4人,销售总监1人,该企业人员变动矩阵如下表。通过统计研究发现,销售额每增加1000万元,需增加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共40名,新增人员中,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和客服人员的比例是1:5:2。该企业预计2011年销售额比2010年销售额增加1000万元。91.该企业可采用的人力资源内部供给预测的方法是()。A。因素比较法B.人员核查法C.管理人员接续计划法D.量本利法92.影响该企业外部人力资源供给的因素是()。A.企业人员调动率B.行业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C.本地区的人力资源供给率D.企业人才流失率93.根据转换比率分析法计算,该企业2011年需要增加管理人员()人。A.5B.10C.20D.2594.根据马尔可夫模型法计算,该企业2011年业务主管的内部供给量为()人。A.10B.17C.20D.7095.该企业计划2011年从现有业务员中选出3人担任业务主管,这种招聘方法是()。A.晋升B.职位轮换C.外部招聘D.职位转换(四)某上市公司己上市5年,至2009年12月31日,公司的总资产已达15亿元,公司的负债合计为9亿元。公司正考虑上一条新的生产线,总投资5亿元,计划全部通过外部融资来解决。经测算,2009年无风险报酬率为4.5%,市场平均报酬率为12.5%,该公司股票的风险系数为1.1,公司债务的资本成本率为6%。公司维持现有资本结构不变,初步决定总融资额中2亿元使用债务融资方式,3亿元使用公开增发新股的方式。96.该公司进行筹资决策时,应权衡的因素是()。A.资本成本B.管理费用C.财务风险D.每股利润无差别点97.根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该公司的股权资本成本率为()。A.9.9%B.13.0%C.13.3%D.15.9%98.假设该公司股权资本成本率为16%,则该公司的综合资本成本率为()。A.9.90%B.10.38%C.11.8%D.12.0%99.如果5亿元的外部融资全部使用公开增发新股的融资方式,则该公司()。A.每股收益会被摊薄B.大股东控股权会被稀释C.资产负债率会提高D.综合资本成本率会提高100.如果该公司所得税率提高,则该公司()的资本成本率会降低。A.贷款B.债券C.增发新股D.留存收益1.A2.D3.A4.B5.A6.B7.D8.A9.A10.C11.B12.C13.B14.A15.D16.B17.C18.A19.A20.D21.A22.D23.B24.C25.C26.C27.B28.D29.D30.B31.D32.D33.C34.A35.C36.C37.C38.B39.A40.A41.D42.C43.C44.B45.A46.A47.C48.D49.B50.C51.B52.D53.B54.C55.D56.B57.D58.A59.B60.C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二、多项选择题61.BCD62.ABD63.AB64.ABD65.BDE66.BC67.AD68.ABC69.ACE70.CDE71.BCD72.BDE73.ABCE74.BCE75.ACD76.CDE77.ABCD78.ABC79.AB80.CE三、案例分析题81.ACD82.D83.D84.A85.C86.A87.BCD88.D89.D90.BCD91.BC92.BC93.A94.B95.A96.AC97.C98.D99.ABD100.AB

20**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精讲讲义一、精讲班内容简介精讲班是最基础的一个班次,其内容包括:1、教材各章的详细讲解,重要考点辅之以典型的例题分析,使学员对教材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系统的把握。2、每章均配有课堂练习,帮助学员强化各章所学知识。3、2套模拟试题,帮助学员检测精讲班的学习效果。二、20**年教材的变化情况1、删掉《经济基础知识》(中级)考试大纲2、删掉《经济基础知识》(中级)各章课后练习题3、新增一套《经济基础知识》(中级)模拟试卷4、结构和内容进行了调整20**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教材依然分为六大部分,即:经济学基础、财政、货币与金融、统计、会计及法律,但无论从内容还是从结构上均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从内容上看,变化很大的是:“财政”和“法律”;变化较大的是:“经济学”和“会计”变化较小的是:“货币与金融”“统计”从结构上看:新教材共三十五章,经济学基础9章、财政6章、货币与金融5章、统计6章、会计4章、法律5章。20**年教材与20**年教材的具体结构对照如下:20**年教材20**年教材经济学基础第1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变化较小)第1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第2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无变化)第2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第3章生产和成本理论(变化较小)第3章生产和成本理论第4章市场结构理论(变化较大,新增“完全垄断企业定价的一个简单法则以及第四节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中生产者的行为”)第4章市场结构理论第5章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变化较小)第5章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第6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变化较大)第6章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第7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为新增内容)第7章宏观经济运行分析第8章价格总水平和就业、失业(原教材第7章第二、三节)第8章宏观经济调控目标和手段第9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变化较小)第9章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财政第10章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变化很大)第10章公共财政职能第11章财政支出(变化很大)第11章财政支出概述第12章财政收入(变化很大)第12章财政收入概述第13章政府预算(变化很大)第13章政府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第14章财政管理体制(变化较大)第14章财政政策第15章财政政策(变化较大)货币与金融第16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无变化)第15章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第17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变化较小,新增“今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第16章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第18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无变化)第17章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第19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变化较小,新增“20**年巴塞尔协议Ⅲ)第18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第20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变化较小)第19章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统计第21章统计与统计数据(内容变化较小,只是结构进行了调整,将原教材的部分内容放入第22章)第20章统计与统计数据第22章统计调查(原教材第20章的内容,新增一些内容)第23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变化较小)第21章统计数据的整理与显示第24章数据特征的测度(无变化)第22章数据特征的测度第25章时间序列(无变化)第23章时间序列第26章统计指数(无变化)第24章统计指数第25章国民经济主要统计指数会计第27章会计概论(原教材26章的部分内容,删掉“财会及管会的差别”,新增“会计核算具体内容”,部分内容进行了拓展。)第26章会计概论第28章会计循环(包括原教材26章部分内容及第27章财务会计报告的内容,新增“账务处理程序”)第27章财务会计报告第29章财务报表分析(无变化)第28章财务报表分析第30章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新增内容)法律第31章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新增内容)第32章物权法律制度(变化很大)第29章物权法律制度第33章合同法律制度(变化很大)第30章合同法律制度第34章公司法律制度(变化较大)第31章公司法律制度第35章其他法律制度(工业产权法律制度、劳动合同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第32章其他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反垄断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责任)三、中级经济基础考试特点(一)考试题型、题量题型单选多选合计题量70题35题105小题分值70分70分140分及格分数线84分(二)、考试形式的特点自20**年开始中级经济基础考试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变化是:一套题目编排出多套题号顺序及备选项顺序不同的试卷。(三)考试内容特点1、紧扣大纲、全面考核中级经济基础知识教材包括六大部分,这六部分分值比例相差不大,试题分布较平均。2008年及20**年这六部分分值分布如下:单选题多选题合计分值分值比例经济学15题7题29分20.8%财政11题6题23分16.4%货币与金融11题6题23分16.4%统计11题5题21分15%会计11题5题21分15%法律11题6题23分16.4%合计70题35题140分100%2、难度适中,渐趋灵活,历年真题的相关考点较多。教材各部分分值历年真题及课后题的考点及相关考点新考点单选多选合计单选多选合计经济学29分10题10分5题10分20分5题5分2题4分9分财政23分3题3分2题4分7分8题8分4题8分16分货币金融23分5题5分2题4分9分6题6分4题8分14分统计21分1题1分4题8分9分10题10分1题2分12分会计21分8题8分3题6分14分3题3分2题4分7分法律23分6题6分5题10分16分5题5分1题2分7分合计140分33题33分21题42分75分37题37分14题28分65分由于20**年教材进行了较大调整,尤其是财政及法律这两部分,故在2011年试卷中新考点所占分值会更多。四、学习方法(一)、制定学习计划,按部就班学习1、基础复习阶段基础复习阶段是最耗时、最痛苦的阶段。一定要坚持下来,每一章复习步骤:通读教材--听基础班课程看讲义做练习滚动复习2、强化提高阶段基本过程是听冲刺班课程看题做题3、最后冲刺阶段(1)、10月下旬,做一些模拟题,检测自己总的把握情况并练习答题的准确性和速度。(2)、11月前4天,看书,查漏补缺。(二)、努力的使自己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三)、保持良好的心态、持之以恒(四)、学会记忆1、集中注意力方法之一:设定“训练目标”方法之二:善于排除干扰外界干扰内心干扰方法之三:劳逸结合方法之四:空间清静方法之五:不在难点上停留2、找出关键点,归纳总结,理解记忆3、经常回忆:学习时,不断进行尝试回忆,可使记忆有错误得到纠正,遗漏得到弥补,使学习内容难点记得更牢。闲暇时经常回忆过去识记的对象,也能避免遗忘。4、多种手段结合,灵活运用分类记忆、图表记忆、缩短记忆及编提纲、作笔记、卡片等记忆方法,均能增强记忆力。例如:中级经济基础第三章成本函数和成本曲线1.总成本、总固定成本和总可变成本曲线TC(总成本)CTVC(总可变成本)TFC(总固定成本)Q【20**年单选】关于短期总成本曲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总成本曲线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B.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固定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C.总成本曲线不随产量的变动而变动D.总成本曲线从纵轴一个截点即产量为零时总成本等于可变成本的那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下降答案:B5、视听结合:可以同时利用语言功能和视、听觉器官的功能,来强化记忆,提高记忆效率。比如,自己不愿意看书时,就听听课。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本部分近四年考情:年度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合计分值题量分值题量分值20071515714292008151571429200915157142920**151571429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本章考情分析:年份单选题多选题合计2007年2题2分1题2分4分2008年2题2分2题4分6分2009年2题2分2题4分6分20**年3题3分2题4分7分本章教材结构:需求的含义市场需求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市场供给供给的含义和影响因素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均衡价格: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需求价格弹性弹性需求交叉弹性需求收入弹性供给价格弹性2011年本章教材变化情况:新增“需求函数、需求数量变动、需求变动、供给数量变动、供给变动”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市场需求考核内容:需求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的含义和内容。(一)需求的含义1、需求: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需求构成要素:购买欲望、支付能力)2、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二)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具体影响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产品价格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替代品的价格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力。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互补品的价格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预期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要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会推迟购买。其他因素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例题1:09年单选】某月内,甲商品的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同时上升,引起的甲商品的需求变动量分别为50单位和80单位,则在这类商品价格变动的共同作用下,该月甲商品的需求量变动情况是()。A.增加30单位B.减少30单位C.增加130单位D.减少130单位【答案】:B【解析】:替代品价格上升,导致甲商品需求量增加50个单位,互补品价格上升导致本商品需求量减少80个单位,二者共同影响是甲商品需求量减少30个单位。本题实质考核替代品、互补品对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例题2:20**年多选题】影响需求变动的主要因素有()。A.消费者偏好B.互补品价格C.消费者的收入D.生产成本E.预期答案:ABCE(三)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类别含义需求函数假定价格之外的其他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函数表明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需求规律即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需求曲线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例题3:单选】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A需求量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B需求曲线的位移C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D供给曲线的位移答案:B第二节市场供给考核内容:市场供给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的含义和内容。(一)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1、供给: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2、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3、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1)产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2)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3)生产技术。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4)预期。(5)相关产品的价格。(6)其他因素。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二)、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类别含义供给函数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种商品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供给规律即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供给曲线供给和价格关系的曲线(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横轴表示供给量(Q),纵轴表示价格(P),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例题4:多选】以下属于影响供给变动的因素有()A消费者偏好B生产成本C产品价格D消费者的个人收入E生产者的预期【答案】BCE第三节均衡价格考核内容: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的含义,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最低保护价格的含义和运行机制。(一)、均衡价格的形成和变动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在实际生活中,供求十分活跃,经常发生变化,所以任何市场上供求平衡都是偶然的、暂时的、相对的。(二)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含义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目的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影响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消费、限制生产,导致供给减少、需求增加,结果是市场短缺。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后果出现严重排队现象。当政府监管不利时,会出现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如果管理不当,会出现走后门现象;如果没有政府收购,就会出现变相降价或黑市交易措施行政措施和分配措施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例题5--07年、08年单选】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A.平衡措施B.引导措施C.紧急措施D.干预措施【答案】D【例题6--09年多选】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实施最高限价可能产生的结果或问题有()。A.供给短缺B.生产者变相涨价C.黑市交易D.生产者变相降价E.过度生产【答案】ABC【解析】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当实施最高限价,出现短缺现象时,就会出现严重的排队现象。当政府监管不力时,就会出现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还会导致变相涨价等现象。【例题7--20**年多选】在一般情况下,政府对农产品实施保护价格可能产生的结果有()。A.供给短缺B.生产者变相涨价C.市场过剩D.生产增长E.生产者收入下降答案:CD解析: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第四节弹性考核内容:各种弹性的含义、公式和类型,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需求价格弹性在企业价格决策中的应用。(一)、需求价格弹性1.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的变动与价格的变动符号相反,因此Ed为负数,为简便起见,我们通常把负号略去,取其绝对值。【例题8】某国为了鼓励本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于1973年采取措施限制石油进口,估计这些措施将使可得到的石油数量减少20%,如果石油的需求价格弹性在0.8—1.4之间,则从1973年起该国石油价格预期会上涨()。解:∵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动百分率/价格变动百分率∴价格变动%=需求量变动%/需求的价格弹性当价格弹性为0.8时,价格变动%=20%/0.8=25%当价格弹性为1.4时,价格变动%=20%/1.4=14.3%所以,预其1973年该国石油价格上涨幅度在14.3—25%之间。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点弹性和弧弹性类型含义适用点弹性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无穷小的相对变化对价格的一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化的比。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弧弹性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弧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相对变化量对价格的相对变动量的比值。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3.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1,表示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即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2)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1,表示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即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3)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d=1,称为需求单一弹性,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变动率。4.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具体影响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则需求价格弹性大。通常的规律是,商品限制越狭窄,则越有弹性。商品的重要性生活基本必需品,需求弹性小;非必需的高档商品,需求弹性大。商品用途的多少一般来说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就越大。时间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时间越长,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5.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1)如果Ed<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2)如果Ed>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3)如果Ed=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例题9:07年单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则当该产品价格提高时,()。A.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减少B.不会影响生产者的销售收入C.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增加D.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答案】C.【例题10:多选】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有()A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B商品的重要性C商品用途的多少D资金有机构成不同E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答案:ABC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第四节弹性(二)、需求交叉弹性1.需求交叉弹性的定义和公式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Eij=2.需求交叉弹性的类型(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3)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ij=0,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例题11:20**年单选】如果两种商品x和y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2.3,那么可以判断出()。A.x和y是替代品B.x和y是互补品C.x和y是高档品D.x和y是低价品答案:B解析:08年单选题的改编【例题12:单选】若两种商品为替代品,则需求交叉弹性系数()A.大于零B.小于零C.等于0D.无法判断答案:A解析:一般来说替代品需求和被替代商品价格是同方向变化的,所以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大于0(三)需求收入弹性1、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和公式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之比,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2、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表明收入弹性低,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的多。就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1)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称为“必需品”。(2)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物品,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例题13:20**年单选】假设消费者的收入增加了20%,此时消费者对某商品的需求增加了10%,则该商品属于()。A.高档品B.奢侈品C.必需品D.低档品答案:C解析:需求收入弹性系数=10%/20%=1/2<1,该商品属于必需品。三、供给价格弹性1.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和公式供给价格弹性是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即:供给价格弹性系数=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和供给量是呈同方向变化的,因此Es为正值。2.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1)Es>1,供给富有弹性(2)Es<1,供给缺乏弹性(3)Es=1,供给单位弹性(4)Es=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5)Es=∞,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3.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1)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短期内,供给弹性一般较小;相反,在较长的时间内,供给弹性一般比较大。(2)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对于农产品来说,短期内供给弹性几乎为0,价格对供给的影响往往需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3)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投入品替代性大,相似程度高,则供给弹性大。【例题14:09年多选改编】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有()。A.替代品数量和相近程度B.商品重要性C.商品用途多寡D.投入品替代性大小E.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答案】DE【例题15:单选】关于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B短期内供给弹性一般较小,在较长的时期内,供给弹性一般比较大C对农产品来说,短期内供给弹性几乎为零D用于生产某商品的投入品难以加入或脱离某种特殊行业,则供给富有弹性答案:D解析:用于生产某商品的投入品难以加入或脱离某种特殊行业,则供给缺乏弹性本章重要考点总结:1、影响需求及供给的基本因素2、需求曲线及供给曲线3、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4、各种弹性系数的计算、类型及影响因素第二章消费者行为理论本章考情分析:年份单选题多选题合计2009年2题2分1题2分4分20**年1题1分2题4分5分本章教材结构:2011年本章教材变化情况:无变化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无差异曲线考核内容:效用的含义和分类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设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基本特征商品边际替代率及其递减规律。本节具体内容:(一)效用理论1.经济人假设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总是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最大的经济利益。这个假设不仅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前提,也是整个经济学的基础。2.效用的定义效用是指商品或服务满足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能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效用是人们的心理感觉,是主观评价,没有客观标准。3.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1)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可以用基数,就是用1、2、3、4……这些绝对数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2)序数效用论认为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用第一、第二、……这些表示次序的相对数值来衡量效用。(3)二者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例题1:单选】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主要区别是()A边际效用是否递减B效用是否可加总C效用函数是否线性D效用是否客观答案:B解析:基数效用论效用可以加总,所以可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4.边际效用理论基于基数效用论(1)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总和。假设某一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总效用为TU,则总效用函数是:TU=一般来说,总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2)边际效用: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MU=【注】①从数学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②“边际效用递减的规律”。即在一定时间内,随着消费某种商品数量的不断增加,消费者从中得到的总效用是在增加的,但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当商品消费量达到一定程度后,总效用达到最大时,边际效用为0;如果继续增加消费,总效用不但不会增加,反而会逐渐减少,此时边际效用变为负数。(二)无差异曲线基于序数效用论1、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含义完备性如果只有A和B两种组合,消费者总是可以作出,也只能作出下面三种判断中的一种:①对A的偏好大于B;②对B的偏好大于A;③对两者偏好无差异注:完备性保证消费者总可以把自己的偏好准确的表达出来。可传递性假定有A、B、C三种组合,如果消费者对A的偏好大于B,对B的偏好又大于C,那么对A的偏好必定大于对C的偏好。注:可传递性可以保证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消费者总是偏好于多而不是少如果两组商品的区别只是在于其中一种商品数量的不同,那么消费者总是偏好较多的那个组合。也就是多多益善。【例题2:多选】序数效用论对消费者的偏好假设有()A完备性B可传递性C偏好于多而不是少D平均性E无差异性答案:ABC2.无差异曲线(1)无差异曲线的涵义无差异曲线是一条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的所有组合的曲线,在这条曲线上的所有各点的两种商品组合带给消费者的满足程度是完全相同的,消费者对这条曲线上各个点的偏好程度是无差异的。如图1-7图1-7某消费者的一条无差异曲线在同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以绘制出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每一条都代表不同水平的偏好。由一组描绘某个消费者偏好关系的无差异曲线构成的图形称为无差异曲线图。(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①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根据“多比少好”的假定,消费者对数量多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大于对数量少的两种商品组合的偏好,而无差异曲线离原点越远,代表的商品数量越多,消费者得到的满足程度水平越高。②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A、B均位于I2,AB偏好相同;BC均位于I1,BC偏好形同,根据偏好的可传递性,B与C的偏好相同,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B比C具有更多的X2,B必定比C更受偏好。因此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③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注1】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斜率为负,这是由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的。【注2】商品边际替代率是指在效用水平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商品时必须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表示放弃第二种商品个单位,获得第一种商品个单位。加符号是为了使边际替代率成为正数。【注3】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指的是当我们沿曲线下移时,无差异曲线斜率增加,其绝对值越来越小,也意味着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沿曲线递减。图1-10商品边际替代率【注4】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表明的经济含义是指随一种商品消费量的逐渐增加,消费者为了获得这种商品的额外消费而愿意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会越来越少,即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是递减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递减的,即凸向原点。【例题3:09单选】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这是根据偏好的()假定来判定的。A.完备性B.可传递性C.多比少好D.可加总性答案:B【例题4:20**单选】如果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则意味着当消费者拥有更多的商品x时,愿意放弃()单位商品x而获得1单位的商品y。A.B.1C.1D.2答案:D解析:本题较难,考核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替代率就是无差异曲线上该点的切线斜率的绝对值。边际替代率MRS=-=-,即表示放弃第二种商品个单位,获得第一种商品个单位。无差异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斜率=-,则边际替代率为1/2,即表明放弃1个单位Y商品获得2个单位的X商品,或者是放弃2个单位的X商品,获得1个单位的Y商品。【例题5:20**多选】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无差异曲线的主要特征有()。A.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B.在收入增长时向右移动C.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方倾斜,凸向原点D.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E.无差异曲线的形状和价格变动关系密切答案:ACD第二节预算约束考核内容:(1)消费者预算约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2)预算线的形状和变动特性具体内容:一、预算约束的含义、预算线的形状1、预算约束的含义在既定价格下,消费者对各种商品和服务的支付能力的限制表现为一种预算约束。2、预算约束的公式假如消费者可以支配的收入金额是m,两种商品消费数量为X1、X2,两种商品价格为P1、P2,则此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公式为:2、预算约束线形状A点坐标(0,m/P2)B点坐标(m/P1,0)图中AB两点连接起来的直线为预算约束线,表示在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的价格给定的条件下,消费者的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的两种商品的各种组合。在预算约束线内的点,表示在两种商品上的花费并未用尽全部收入。(收入有剩余)在预算约束线外的点,表示支付能力达不到的购买选择。(买不起)包括预算线本身及预算线内的点,是消费者预算可行集,是消费者决策时可以选择的区间。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斜率的大小表明在不改总支出数量的前提下,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的比率。【例题6:20**多选】在给定的预算线坐标图上,决定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有()。A.商品的相对价格B.消费者收入C.消费者偏好D.价格弹性E.商品边际替代率答案:AB二、预算线的变动特性【总结】影响预算线变动的因素是消费者可支配的收入m、两种商品的价格P1、P2(一)、收入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在相对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使预算线向左平移。解析:相对价格不变,收入增加,m/P2,m/P1增加,预算线向右平移,收入减少,预算线向左平移。(二)、相对价格变动对预算线的影响1、如果只是其中一种商品X1的价格上升,预算线中另一种商品X2的截距固定不变,而商品X1截距缩小,表明随该商品价格上升,可购买的该种商品的数量减少。表现为预算线在纵轴上的端点不变,而横轴上的端点发生旋转。如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内旋转。2、两种商品的价格同比例同方向变化,会使预算线平移,同比例上升使预算线向左移,同比例下降,预算线向右移。(价格同比变动,预算线斜率不变)3、两种商品的价格,以及收入都同比例同方向变化,预算线不动。(端点不变)第三节消费者均衡和需求曲线考核内容:(1)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和条件;(2)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3)价格变动的两种效应具体内容:一、消费者均衡1、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上。图2-8消费者均衡2、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其经济含义是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消费者应该选择商品的最优组合,使得两种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比。(解析:切点C既位于预算线上又位于无差异曲线上,所以在此点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恰好等于预算线的斜率,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是商品价格比,无差异线斜率绝对值是商品边际替代率,所以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例题7:09年单选题】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A.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之比B.商品边际替代率大于商品价格之比C.商品边际替代率小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D.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答案:A二、需求曲线的推导及决定因素(一)、消费者均衡的前提条件(1)偏好不变(2)收入不变(3)价格不变(二)、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推导过程假定X2商品价格不变,收入不变,X1商品价格变化,分析价格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从而说明X1商品需求曲线的形成。图2-9需求曲线的推导MNP连接起来得到的就是“价格-消费曲线”,表示消费者收入不变,与一种商品价格变化相联系的两种商品的效用最大化组合(也就是理性的消费者随着X1商品价格的变化,会沿着这条曲线调整X1、X2这两种商品的购买数量,使得这两种商品的购买数量始终保持在最佳水平,这样才能实现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需求曲线是通过价格—消费曲线推导出来。消费者在需求曲线上消费可以实现效用最大化。(三)、商品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决定需求曲线的深层因素)1、收入效应:是指在名义收入不变时,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导致消费者实际收入发生变化,进而导致消费者所购买的该商品数量的变化(至于商品数量如何变化,主要取决于该商品的性质,即是属于正常品,还是属于劣等品)。①对于正常品,收入效应与价格也成反方向变动。即该商品的价格降低,消费者实际收入提高,消费者会提高其购买量。②对于低档物品,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即该商品的价格降低,消费者实际收入提高,消费者会降低其购买量。2、替代效应:替代效应是指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因为该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的相对价格变化所导致的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例如:A商品价格升高,B商品价格不变,会使得A商品价格与B商品价格的比率()提高,即相对价格变化,相对于A商品来说,B商品变得较为便宜,相对于B商品而言,A商品变得较昂贵,理性消费者就会倾向于购买更多的B商品来替代A商品)。即:某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会导致两种商品之间的最佳替换率变化,这种变化会使消费者去调整两种商品的消费比例,消费者会增加消费现在变得相对便宜的商品,减少消费那些现在变得相对较贵的商品。替代效应与价格的变动方向总是反方向的。①某种商品价格下降,相对其他商品而言,该商品变得较便宜,消费者会增加该商品的购买量,使得需求量上升。②某种商品价格上升,相对其他商品而言,该商品变得较昂贵宜,消费者会减少该商品的购买量,使得需求量量下降。3、总效应=收入效应+替代效应(1)正常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也成反方向变动,所以总效应必定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即:某商品价格下降,替代效用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增加,收入效应也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增加,最终两种效应共同导致该商品的需求增加。正常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2)劣等品替代效应与价格反方向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变动,但大多数情况下,收入效应的作用小于替代效应的作用,收入效应部分抵销了替代效应,所以总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变动。相应的需求曲线也是向右下方倾斜。(3)从需求曲线来看,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正常商品需求曲线更平缓,对价格变化的反应更大。(分析:需求曲线某点斜率=,由于正常商品对价格变化的反应大,例如价格下降6个单位,需求增加10个单位,此时斜率=-0.6,而低档商品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相对较小,如价格下降6个单位,由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影响,需求增加3个单位,斜率=-2,斜率的绝对值大于正常商品斜率的绝对值,所以低档商品的需求曲线更陡峭,正常商品需求曲线更平缓。)【例题8:08、07年多选】使需求和价格呈反方向变化的是()共同作用的结果。A.替代效应B.互补效应C.收入效应D.蛛网效应E.乘数效应答案:AC【例题9:09年多选】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价格的变化具有()效应。A.收入B.替代C.递减D.规模经济E.导向答案:AB解析:考点与07、08年考点相同。【例题10:单选】当劣等品价格下降,其他情况不变时()

A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加强导致该产品的需求量增加B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相互削弱导致该产品的需求量减少C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产品的需求量,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该产品需求量D替代效应倾向于减少该产品的需求量,收入效应倾向于增加该产品需求量答案:C解析:对于低档物品或劣等品,替代效应与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收入效应与价格成同方向的变动。即当低档物品或劣等品的价格下降时,替代效应倾向于增加该产品的需求量,收入效应倾向于减少该产品需求量。中级经济基础精讲第3章生产和成本理论本章考情分析:年份单选题多选题合计2007年1题1分1题2分3分2008年1题1分1题2分3分2009年1题1分1题2分3分20**年2题2分2分本章教材基本结构2011年教材变化情况:删除“生产者的组织形式”本章内容讲解:第一节生产者的组织形式和企业理论考核内容:(1)生产者的的基本假定(2)科斯的企业理论的主要内容具体内容:一、生产者生产者即企业或厂商。在生产者行为的分析中,一般假设生产者或企业的目标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基本假定是“经济人假设”在生产和企业理论中的具体化。二、企业形成的理论1、企业本质美国经济学家科斯在1937年发表《企业的本质》一书,他认为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企业的本质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产生了。2、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交易成本的节约是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即企业是市场交易费用节约的产物。3、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例题1:单选】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是()A交易成本的节约B外部性C市场失灵D企业内部可以构造权力制衡机制答案:A第二节生产函数和生产曲线考核内容:(1)生产函数的含义及主要形式(2)一种要素的生产函数的各种曲线的基本形状和特征具体内容:一、生产及相关概念有关概念具体内容生产将投入转变成产出的过程产出生产者向社会提供有形的物质产出和无形服务产出,是企业获得销售收入的基础投入包括企业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一般划分为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四种类型。一般分为可变投入与不变投入,从较长时期来看,企业的各项投入都是可以改变的。【注】当各种投入要素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长期行为;当某种或几种要素不可变时,一般是研究企业的短期行为二、生产函数1、含义:生产函数表示一定时期内,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生产函数是生产要素投入量和产品产出量之间的关系。【注1】前提:技术不变的情况下【注2】生产函数是最大产量与投入要素之间的函数关系。【注3】所有企业都有生产函数。2、函数表达式假定生产中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为X1,X2……Xn,Q为所能生产的最大的产量,则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Q=f(X1,X2……Xn)三、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及其曲线研究企业短期行为(一)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表示资本量固定不变。L表示劳动量资本量固定不变时,总产量的变化只取决于劳动量L。随着劳动量的变化,会引起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动。(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1、总产量(TP);生产出来的用实物单位衡量的产出总量。2、平均产量(AP):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单位数。3、边际产量(MP):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由于新增一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数量或产出。如投入劳动的数量为0,总产量为0,投入劳动的数量为1,总产量为2000,边际产量=(2000-0)/(1-0)=2000平均产量=2000/1=2000.投入劳动的数量为2,总产量为3000,边际产量=(3000-2000)/(2-1)=1000平均产量=3000/2=1500(三)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1、边际产量曲线的图形及边际产量递减规律边际产量图形(1)劳动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劳动投入达到一定程度L1,MP最大(2)L1后边际产量递减,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到L3,MP=0.如果再增加劳动投入,边际产量为负值。(3)边际产量递减规律也称为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量递增,超过这一点,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例题2:单选】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基本含义是()A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这一点之前,边际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