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早期文化遗存的分区与分期上_第1页
华南早期文化遗存的分区与分期上_第2页
华南早期文化遗存的分区与分期上_第3页
华南早期文化遗存的分区与分期上_第4页
华南早期文化遗存的分区与分期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南早期文化遗存的分区与分期上

1935年,裴文忠教授在广西的新期待层研究中发现了武明叶桥、波勋、腾翔和桂林北门附近的洞穴遗址。在洞穴内的灰土堆积中,出土有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穿孔砾石,伴出动物皆为现生种,骨骼石化程度很浅,这“显然应该属于一个相当年轻的时代”,当把它定为“中石器时代(?)”遗存。这是华南地区最早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迄今五十多年来,我们已在华南地区发现了几十处、上百个地点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大量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夹砂粗陶器共存。这种文化遗存广泛分布于整个华南地区(包括江西、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省区),年代延续很久,从距今大约一万年到六、七千年前。根据大量资料的发现和积累,有必要对这一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进行分区和分期的研究。这方面的工作,早在1959年张光直教授把华南的“西南森林地区”——包括四川盆地、云贵高原、广西丘陵地、东京湾沿岸、海南岛和越南的史前文化分成四期,即中石器时代、亚新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和铜器时代,其中第一、二期属于我们这里讨论的范围。1960年,贾兰坡先生将广东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英德青塘洞穴、南海西樵山和东兴贝丘。1976年,彭适凡同志对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作如下排列:万年仙人洞下层、潮安石尾山贝丘、英德青塘洞穴、南海西樵山和东兴贝丘。1982年,周国兴和易光远同志以柳州白莲洞遗址文化堆积为标准作了分期,即白莲洞I期文化、白莲洞Ⅱ期文化、白莲洞Ⅲ期文化。1984年,何乃汉同志将广西贝丘堆积分为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早期、新石器时代中期或早期偏晚阶段。1985年,邱立诚同志将华南洞穴遗址分为阳春独石仔下层、阳春独石仔上层、万年仙人洞下层、桂林甑皮岩等。莫稚同志则把阳春独石仔中下层归入旧石器时代晚期后一阶段。以上这些分期研究,在对象和材料方面都只限于江西、广东、广西三省区,而排斥了地理位置和文化面貌上皆与它们密不可分的福建、台湾两省。同时,以前的分期,往往又由于当时材料所限,而仅研究了其中几个遗址,或局限于某一类型、某一地区的遗存。在研究方法上,没有在分区(划分文化类型)的基础上进行分期。此外,有的把具有明确地层叠压关系和时代早晚的文化遗存简单地归为一期;有的碳十四测定的年代与相对年代序列相矛盾。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分期问题,迄今尚未得到很好的解决。带着这个课题,笔者于1985年5月至1986年1月,专程前往广西、江西、广东、福建等地进行了两次田野考古调查,并在四省区博物馆领导的支持下,观察了以前调查和发掘所得的标本。在此基础上,笔者产生了一些想法,承蒙北京大学严文明先生和厦门大学吴绵吉先生的指导,草成此文,求教于学界。一区域文化类型在两次调查的基础上,按文化类型的不同,将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分为沿海和内陆两区,下面分别叙述。(一)日聚乳酸和日加工主要动物骨髓沿海区包括福建、台湾、广东东部与南部、广西东南部。这一地区直接濒临海洋,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第—个层次。其地理特点是:滨海沿岸有着狭长的海岸平原,流入海洋的大小河流又在各自的下游地区形成三角洲,呈现出扇状的冲积平原;海边岛屿星罗棋布,数量很多,海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特别是浅滩水域有河流注入,在咸淡水交汇处繁殖了大量带硬壳的水生软体动物。与此相应,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都属于海滨贝丘遗址类型,香港还有沙丘遗址类型。它们分布于河流下游的两岸、海岸近旁的矮小山丘、台地或沙滩上,面积不大,文化堆积较薄,层次不明显,文化遗物不甚丰富,伴出有大量的海生软体动物硬壳,其种类主要是牡蛎、蛏、蛤(文蛤和魁蛤)、蚬等,陆生哺乳类动物骨骼也有发现,但数量和种类都很少。南海西樵山和台东八仙洞不属于贝丘,但是,前者是远古人类的一处石器制造场,后者是附近居民的一个临时栖所,它们主人真正的居住地无疑也是贝丘遗址。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打制石器在各遗址皆占绝对优势,长滨八仙洞甚至不见磨制石器。打制石器比较厚重粗大,一般以扁椭圆形砾石为原料,用石锤在砾石边缘或端部直接打击而成,较多采用交互打击法从两面打击成刃,少数采用单面加工,有的具有第二步加工修理,但多简单粗糙,保留砾石面现象普遍。器类以“蠔蛎啄”数量最多,它是此地区文化特征最典型的器物之一。从东兴贝丘、潮安贝丘以及香港等地出土的实物看来,依其形制和加工方法可以分为五式:Ⅰ式,由砾石尖端一侧边缘两面加工,另一侧边缘一面加工制成;Ⅱ式,由砾石尖端一侧边缘两面加工,另一侧边缘不加工;Ⅲ式,由砾石尖端两侧边缘两面加工;Ⅳ式,在砾石尖端四周加工成锥形尖,两侧边缘均不加工,以上四式的末端均不加工;V式,平面呈菱形,由砾石两端的一侧边缘向两面加工,另一侧边缘向一面加工,加工痕迹遍及整个边缘。此外,还有手斧状石器、砍砸器、尖状器以及用于切割或刮削的三角形石器、既可用于敲砸又可作石砧使用的“两用石器”、两侧边缘(腰部)打出凹缺的石网坠、石球等。台东八仙洞出土有少量以较小的石英石片制作的刮削器和尖状器。西樵山火石迳等地点则以燧石石片细石器为特征,也多采用两面加工法打制,有第二步加工修理痕迹,常以间接法和压制法进行加工。磨制石器较少,制作较粗糙,器身大都保留打琢痕迹,也出现少数通体磨光石器,数量一般不超过磨制石器总数的十分之一。器类以斧、锛为主,还有凿、镞、磨盘、磨棒、杵、砺石等。东兴贝丘出现双肩器。台湾“大坌坑文化”和海丰沙坑及香港地区,发现一种“树皮布打棒”,体呈长方柱形或圆柱形,一面磨平而且有沟槽。不见穿孔石器。骨器在潮安贝丘很发达,它以牛、猪、鹿骨为原料,鱼骨仅作骨针,均经磨制而成。其中尤以扁平形双面凸刃、边刃皆磨光的骨斧最为突出,有长身、短身和有肩(单肩或双肩)三式。还有一种适合于挖掘或割切的扁平长条形两端刃器。其它还有锥、针、刀、镞、簪和穿孔骨饰等。蚌器发现不多,在东兴贝丘发现一些穿孔的蚌壳网坠及个别蚌铲、蚌环等。2.保纹、带纹的常见艺术价值除在香港深湾上层发现少量泥质陶以外,全部为夹砂粗陶。质地粗糙,疏松易碎,含大量粗砂粒或贝壳碎末等和料。手制而成,烧制火候很低。器壁较厚,一般厚约0.5厘米,但台湾“大坌坑文化”遗址出土的陶器口沿可厚达1厘米以上。大多为灰胎,表面红褐色、棕黄色或黑色。除素面陶外,纹饰有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常见的粗、细绳纹,最富特色的是贝印纹(或称贝齿纹、螺蛳划纹、梳纹)、指甲纹、刻划纹、篦点纹和赭红彩陶,还有篮纹。贝印纹是用各种蚌壳或贝壳的边缘,在陶器表面压印的波浪纹、点线纹、直线纹等纹饰,见于金门富国墩、闽侯溪头、平潭南厝场、潮安陈桥村、海丰沙坑北、台南八甲村等遗址。指甲纹是由指甲印出的弧形纹排列而成,见于福建沿海地区诸遗址。刻划纹常为双道,它是以两根小棍同时划出波形、斜线或交叉的平行短线纹,见于闽侯溪头、金门富国墩、平潭南厝场、潮安陈桥村、海丰沙坑北、台湾“大坌坑文化”诸遗址。篦点纹是用尖头工具在器表戳刺印成的点状纹饰,见于闽侯溪头、平潭南厝场、海丰沙坑北等遗址。彩陶是由红彩绘成条带纹,饰于口边外表、肩颈部和腹部,有的上面再饰贝印纹或刻划纹,见于潮安陈桥村、海丰沙坑北、东兴贝丘、台湾“大坌坑文化”诸遗址,其中陈桥村和沙坑北有的陶片在器里也饰红彩。器类主要是罐、钵、釜等,其形制多是直口、微侈口或微敛口,一般为圜底。“大坌坑文化”还发现有饰镂孔的矮圈足。大多数陶器口沿上缘薄,至颈部逐渐加厚,有的甚至形成一周隆起的圆脊,是这类器物的显著特征。(二)河岸型贝丘和洞穴遗址内陆区包括江西、广东北部和西部、广西大部地区,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第二个层次。其地理特点是:石灰岩地形发育良好,岩溶洞穴很多,江河溪流纵横交错,淡水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高山森林密布,山麓和山间平原上则分布有灌木丛林和林间草地,陆生动、植物生长繁盛。这一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址,都属于河岸型贝丘和洞穴遗址类型。河岸型贝丘分布于河流两岸的一、二级台地上,尤以大小河流交汇处和河流拐弯处更为密集。文化层中堆积有大量陆生和淡水产软体动物硬壳,种类有田螺、丽蚌、乌蛳、河蚌、环稜螺等。洞穴遗址常分布于石灰岩山的山麓,洞口一般向南或东南,附近不远处有水源。洞内堆积呈黄灰或灰褐色,含有大量淡水产软体动物硬壳,因此,很久以来被称为“含介壳的文化堆积”,种类与河岸型贝丘所出相同。这两类遗址都伴出有许多陆生动物骨骼。文化堆积面积不大,但堆积厚,且常可划分层次,有的遗物较丰富。1.器、表三磨制所成的器类石器有打制和磨制两种,在数量上一般前者多于后者,但是,从早到晚随着时间的推移,磨制石器逐渐增加,而打制石器逐渐减少,到最晚阶段时,磨制的数量超过打制石器。打制石器以砾石为原料,一般都采用单面单向直接打击法制作,较晚才出现有少量两面交互打击和第二步加工的现象。石器多单边刃,器身常保留较多砾石面。最常见的器类是砍砸器和刮削器,其次有尖状器、盘状器、石锤、砧、网坠、杵等。砍砸器有单面刃、双边刃和端刃三式。磨制石器都先打琢成型后,再磨制刃部而成,器身留有许多打击痕迹,显得粗糙简单,较晚时期才出现少量通体磨光的器物。器类主要是锛和斧,还有凿、磨盘、磨棒、杵、切割器、刀、梭形器、坠形器、砺石等。石斧有长方形、梯形、三角形、有肩斧四式。有肩石斧目前仅见于南宁个别的贝丘遗址。穿孔石器是内陆区典型器物,在万年仙人洞、封开黄岩洞、阳春独石仔、桂林甑皮岩、柳州白莲洞、大龙潭鲤鱼嘴、武鸣苞桥A洞、腾翔C洞,来宾黄冕鹿寨等遗址都有发现。一般选用扁平圆形或椭圆形砾石,在其中央打琢或再修磨成孔。骨、角、蚌器较多,均为磨制而成,以骨针、骨锥为常见,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是带倒刺的骨鱼镖、骨(角)凿、穿孔蚌器等,南宁地区贝丘出土的大量以三角帆蚌壳磨制的三角形穿孔蚌刀或勺形蚌匕,也具有一定特色。此外,还有铲、矛、锛、镞、网坠、鱼钩、笄、环、饰品等;还有作别牙器、甲器,多为刀类器物。2.里外器纹、罐顶纹、带纹的装饰物夹砂陶含大量砂粒和蚌末等和料,烧制火候较低,质地粗疏,捏之即碎。均为手制,器壁较厚,一般1-2厘米。以红褐陶为主,还有灰、红、褐、黑、黄褐色等,陶色大多不纯,许多陶片胎和里外表面颜色不一,一件器物同时有数种陶色。有素面陶和表里磨光的,有的施加陶衣。纹饰以粗绳纹和细绳纹最多,其次有篮纹、划纹、线纹等。不见沿海区常见的贝印纹、指甲纹。万年仙人洞出土的不少陶片,里外器表皆饰绳纹,有的口沿外壁戳刺一、两行圆窝纹,并在内壁或外壁涂朱。上层还出现有方格纹、网结纹。南宁贝丘遗址的陶器颈部也有穿孔现象,一般是二至四孔,其中西津遗址也发现内外器表皆饰绳纹的陶片。桂林甑皮岩出土有席纹陶片。可见,大量流行绳纹,并有里外器表饰绳纹,陶器颈部穿孔以及几何形印纹陶的出现,是这一地区陶器的装饰特色。形制特点是直口或敞口,直腹或鼓腹,一般为圜底,在甑皮岩遗址发现三足器。器类以罐为主,其次有釜、钵、瓮等,在大龙潭鯉鱼嘴遗址出土有陶支脚。各遗址上层的泥质陶,质地较细腻而硬,烧制火候较高。制法也是手制,器壁较薄。陶器有素面和表里磨光,有的施陶衣。纹饰以细绳纹为主,也见粗绳纹、篮纹、划纹、方格纹等。器形有罐、釜、豆等。(三)沿海区和陆海区综上所述,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可以分为沿海区和内陆区两个类型。它们不仅在地域分布上各有一定的范围,文化堆积层有一定的差异,遗址类型和伴出动物方面各具特色,而且在文化面貌和经济生活上也显示出某些不同的特点。如打制石器,在沿海区多系两面交互打击而成,少数采用单面打击法,而内陆区正好相反,多数系单面打击而成,少数采用两面交互打击法;“蠔蛎啄”、两用型石器、“树皮布打棒”是沿海区特有的器物,而穿孔石器、骨鱼鳔、穿孔蚌器、骨(角)凿则是内陆区典型工具;内陆区动物骨骼制品较发达,而沿海区则较少。陶器在沿海区基本上只有夹砂粗陶一种,纹饰以贝印纹、指甲纹、刻划纹、篦点纹等为特点;内陆区除夹砂陶外,晚期则出现泥质陶,纹饰以粗、细绳纹最为流行,而不见贝印纹、指甲纹,又以器内外皆饰绳纹、颈部穿孔和几何形印纹的萌芽为其特色。经济生活在沿海区主要是海水捕捞业;内陆区则以淡水渔业和陆上采集、狩猎业并重。另一方面,内陆区和沿海区在文化面貌上又有许多共同的特征。如石器皆以砾石为原料;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共存;打制石器一般都为石核石器,石片石器较少,器身上保留较多天然砾石面,器类皆有不少砍砸器和刮削器;磨制石器多是先打琢成型后再磨制刃部而成,通体磨光者少见,主要器类皆为斧、锛。陶器皆以夹砂粗陶为其特色,粗、细绳纹在两区都很常见,涂朱和施陶衣也是共同的装饰手法;制法皆为手制,器形主要是直口或敞口,圜底;器类皆以罐、釜最多。经济生活都以渔猎采集式的攫取性经济为主,原始农业和畜养业的生产性经济虽已发生但还不发达。由此可见,沿海区和内陆区的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之间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由以上各方面的比较来看,两者之间的共性非常明显,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它们可能分别代表了我国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两个不同的地区性文化类型。当然,这里的分区是根据现有资料作出的,由于资料的限制,目前只能粗略地划分为两区,从考古学角度看,两区的地理范围仍嫌太大。随着今后工作的深入,资料不断的增加,或许本文所划分的两区之内可再细分为几区。二时间和期限(一)文化艺术特征和绝对年代的探讨根据人类物质文化发展的普遍规律,并结合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具体情况,对其相对年代的分析有如下标准:(1)地层,按文化堆积层叠压和打破关系,下文化层年代早于上文化层年代,这是决定相对年代的最根本原则,也是建立时代序列和分期的最科学的标尺。(2)伴生动物,伴生有绝灭种动物的文化早于伴生现生种动物的文化。(3)打制石器,数量多的早于数量少的;打制技术落后者早于进步者;器形不甚规正,工艺简单,器类较少,有较少农具者早于器形规正精致,工艺复杂,器类较多,有较多农具者。(4)磨制石器,数量多的晚于数量少的,通体磨光者晚于仅磨制刃部者,器形规正精致,器类较多,有较多农具者晚于器形不规正,器类简单,只有较少农具者。(5)穿孔石器,双面打琢成孔者早于磨制成孔者。(6)陶器,无陶器者早于有陶器者,陶器少者早于陶器多者;夹砂陶器早于泥质陶器,制陶技术原始、粗糙者早于制作精致、工艺先进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一般说陶器是断代的标准器物,但是,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各遗址出土的陶器都很破碎,可以复原者寥寥无几。由残碎陶片上观察到的现象表明,当时陶器的特征比较一致,变化不大,缺乏明显的时代性标志。所以,我们只能从陶器的有无、多少和质料的不同以及制作技术等方面进行一般的分析和比较。绝对年代方面,华南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迄今已发表碳十四测定年代的数据四十个,陶器细粒热释光法测定数据十二个,骨化石铀子系法测年数据二个。碳十四测年数据应按下列情况区别处理:(1)石灰岩分布区采集的木炭、兽骨样品,测定年代属于可靠范围。(2)石灰岩分布区采集的贝壳、螺壳、蚌壳样品及钙华板,测定年代必须扣除其平均偏老年数(1500年左右)。(3)仅有单个数据者,一般不以为据。(4)从表土层或扰乱层采集的样品数据可剔除。陶器细粒热释光法和铀子系法测年数据遵循第(3)、(4)条原则。(二)文化的从来结合文化内涵的分析和自然科学测年的数据,我们可以把华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两个地区性文化类型,分别划分为前后两期和前中后三期,在前期文化之前还有一个过渡期,作为连接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的纽带和不可缺少的环节。根据现有资料,除阳春独石仔、万年仙人洞、桂林甑皮岩和柳州白莲洞等遗址有地层关系外,其余遗址的早晚均为与之比较推定的。文中的分期只是表示在相对年代上有着早晚关系的几个阶段,而不一定具有文化系统上的连续发展关系。实际上,各期之间仍存在缺环,即使在同一期中不同遗存的文化面貌有时也会有差异。如沿海区后期的大坌坑文化就与东兴、潮安贝丘遗存差别较大。现将华南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分期排出下面的简表。1.沿海区的洞穴形制及文化特征独石仔下层文化期(旧石器时代晚期之末或中石器时代),以广东阳春独石仔遗址下层为代表,包括沿海区的台东八仙洞乾元洞,内陆区的广东英德吊珠岩、狮头岩黄岩门1、4号洞、始兴澄陂村北、封开罗髻岩、广西柳州白莲洞Ⅰ期、思多岩、来宾盖头洞、柳江陈家岩、崇左矮洞、桂林东岩洞、灵山马鞍山洞穴等遗址,绝对年代在距今10000多年以前。这期文化在沿海区与内陆区的特点比较一致,遗址类型单纯,全部为洞穴堆积,文化层多为黄褐色螺蛳壳堆积。遗物仅见打制简单的砾石石器和石片石器,都是单面单向直接打击而成的,保留大部分砾石面,主要是砍砸器和刮削器。白莲洞I期遗存中则出现不少具有细石器特点的燧石石片制品。内陆区的典型器物穿孔石器开始出现,一般都是在一面打琢成孔,孔壁粗糙,孔径大小不一。不见磨制石器和陶器。伴生动物群中包含有少数更新世绝灭种类,如犀、貘等。当时人类仍从事着渔猎采集的经济生活,很大程度上依赖大自然的产物来维持生活。2.民族品质鉴定的文化“双创”(1)海雷洞文化期(前期),以台湾台东八仙洞中的海雷洞遗存为代表,包括台北芝山岩、中部玉山、台东大马武窟和广东南海西樵山细石器地点等,绝对年代大约为距今10000——7500年。除南海西樵山细石器地点外,全部遗址皆出土与内陆区同时代打制石器或与本区后期磨制石器特征相似的砾石打制石器,也见少量骨、角器,不见磨制石器和陶器。海雷洞出土石器一百多件,绝大部分属于“较粗材料制作的石器”,特点是以灰色系统、质地较粗的砾石为原料,单面打制而成,器形一般较大,加工量较小;也有少数属于“较细材料制作的石器”,特点是以白色或其它鲜艳颜色系统、质地细密的砾石为原料,出现双面打制石器,器形较小,加工较细。器类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刀形器以及大量石片石器等。还发现骨角器五件,有长条尖器、一端带关节尖器和用骨头刮削或磨光的骨针。芝山岩采集的一件打制石器,是依海雷洞砍砸器传统制作的一种典型砾石砍砸器。玉山发现的石器有斧、镞、枪头等,皆为打制而成,器形与本地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中的同类器酷似。大马武窟打制石器质地粗糙,一面常保留砾石面,器类属于斧、刀之类,其形制明显具有新石器时代磨制石器的特点。(2)大坌坑文化期(后期),以台湾大坌坑文化诸遗址为代表,包括台东八仙洞中潮音洞、金门富国墩、平潭南厝场、闽侯溪头底部、潮安贝丘、海丰沙坑北、香港深湾文化诸遗址、东兴贝丘等,绝对年代在距今7500——6000年。台湾大坌坑文化典型遗址有台北大坌坑、高雄凤鼻头、台南八甲村、宜兰新城、台中牛骂头、澎湖良文港、台南网寮等。石器分打制和磨制两种,前者有较小石斧、在砾石两端或腰部打出凹缺的网坠;后者有小型石斧、石锛、板岩或砂岩制作的中心带孔的长三角形石镞、一面有数条磨制平行直沟槽的长方形“树皮布打棒”。陶器皆为手制,夹砂陶,烧制火候为400-500℃,质地松软。呈暗红或深褐色,陶胎常为灰色。大多数器腹饰绳纹,纹痕粗而较深。口部多饰划纹,通常以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平行线构成间断或连续的波浪形、直线形、交叉形纹饰。台南八甲村有施贝印纹的陶器。器形较简单,以罐、钵为主。罐一般为中、小口,宽肩,晚期出现折肩、鼓腹者,底多为圜底,也有平底和带矮圜足者。口沿常显得厚重,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种口部较低,颈厚唇薄外侈,口内唇面常施划纹;另一种口部断面呈三角形,颈唇间有一道突脊,突脊之上施刻划纹,其下饰绳纹。3.仙人洞历史遗址(1)独石仔上层文化期(前期),以阳春独石仔上层遗存为代表,包括封开黄岩洞、曲江矮石洞、始兴新村北第二层、武鸣苞桥A洞、芭勋B洞、腾翔C洞、桂林D洞、柳州白莲洞Ⅱ期、来宾龙洞岩、扶绥三官岩等遗址,绝对年代大约在距今10000——9000年。此期文化遗址皆属洞穴遗址类型。文化遗物中,打制石器占绝大多数,出现少量磨制石器和穿孔石器,有的还有骨角器,不见陶器。石器以砾石为原料,石核石器多,石片石器少。打制石器直接在砾石一端或一边单面打击成刃,交互打击和第二步加工修理现象罕见,器身保留大部分砾石面。器形不甚规正,器类以砍砸器最多,其次有刮削器、尖状器、锤、砧等,还有大量带打击痕迹的石核和石片,有的石片上有使用痕迹。磨制石器皆先打制成型后再粗略磨出刃部,器类有切割器、锛、斧、磨盘、磨棒等。穿孔石器一般系采用椭圆形扁平砾石,在其中央两面先行琢打而后磨制成孔。骨、角器刃部皆经磨制,器类仅有针、锥、凿等。伴生动物均为现生种类。当时人类的经济生活仍是渔猎采集式的攫取性经济,穿孔石器、锛、斧、磨盘和磨棒的存在,标志着原始农业可能已经萌芽,但尚未发现饲养家畜的痕迹。(2)仙人洞下层文化期(中期),这一期文化可以万年仙人洞下层遗存为代表,包括英德青塘朱屋岩、狮头岩的黄岩门2号洞、始兴玲珑岩、始兴新村北第3层、桂林甑皮岩下层、柳州白莲洞Ⅲ期、大龙潭鲤鱼嘴下层、柳州境内柳江沿岸台地、南宁地区贝丘、来宾芭拉洞、武鸣瓦洞、桂平上塔、大塘城、贵县遗址、灵山滑岩洞等遗址。绝对年代大约为距今9000——7600年。此期文化遗址类型较多,除仍有洞穴遗址外,还有河岸型贝丘和台地遗址。文化遗物中,打制石器数量较多,磨制石器已占相当比例,有的遗址出土不少骨、角器和蚌器,出现夹砂陶器。打制石器以砾石为原料,多为单面直接打击而成,第二步加工修整和交互打击者逐渐增加,器身保留或多或少的砾石面。器形趋于规正,器类较多,有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盘状器、锤、坠、砧、网坠、杵等。磨制石器都是打琢后加磨刃部,也见少数通体磨光者,器类有斧、锛、凿、磨盘、磨棒、杵、穿孔石器、镞、梭形器、坠形器、砺石等。这时的穿孔石器,在两面中央先打琢成浅窝,再对穿成孔,孔壁加磨修整,孔径规正,大小一致。骨、角、蚌器一般皆经磨制,器形趋于复杂。骨器有针、锥、铲、鱼镖、矛、刀、匕、鱼钩、笄、环等;角器多为凿类;蚌器则多为穿孔的饰品或网坠,也见有蚌刀。陶器均为夹砂粗陶,含大小不一的砂粒或蚌末等羼和料,质地粗疏。烧制火候很低,陶胎较厚。颜色不纯,多为红褐、灰色,一件器物上陶色不一,变化很大。除素面陶外,纹饰以粗、细绳纹为主,还有篮纹、划纹、线纹等。器形简单,一般为直口或微侈口,直腹或鼓腹,圜底。陶器以圜底罐类器为主,有的遗址也见平底器和釜、钵等。当时人们的经济生活仍以从事渔猎采集活动为主,劳动工具和生产技术比以前有了进步,有的地区出现较明显的原始农业痕迹,动物畜养开始出现。(3)仙人洞上层文化期(后期),以万年仙人洞上层遗存为代表,包括英德青塘仙佛岩、狮头岩黄岩门3号洞、桂林甑皮岩上层、柳州大龙潭鲤鱼嘴上层等遗址。绝对年代为距今7600年左右,最晚不迟于7000年以前。此期文化遗址类型有洞穴、河岸型贝丘和台地等数种。文化遗物中,石器以磨制为主,打制石器仍占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