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变迁1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变迁112解读新标准中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比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变化历程1232解读新标准中外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比中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变化22012年2月29日,国家环境保护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通知”。
本标准首次发布于1982年,1996年第一次修订,2000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修改单废止。
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类、标准分级、污染物项目、平均时间及浓度限值、监测方法、32012年2月29日,国家环境保护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实施《3第三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课件4第三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课件5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共分三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功能区的划分是根据不同功能对环境质量的不同要求,实现对不同保护对象进行分区保护而制定的。一类区以保护自然生态及公众福利为主要对象,二、三类区以保护人体健康为主要对象。
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的分类:共分三类。一类区为自6第三节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课件78889修订新标准的必要性9修订新标准的必要性910修订新标准的必要性10修订新标准的必要性1011修订新标准的必要性11修订新标准的必要性11121212131313141414151515161616171717三、配套推出AQI指数,与新标准同步实施18
2012年2月29日,环境保护部发布《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与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同步实施。AQI指数将代替API指数用于环境空气质量指数日报、实时报和预报工作。三、配套推出AQI指数,与新标准同步实施1818三、配套推出AQI指数,与新标准同步实施19发布内容与形式三、配套推出AQI指数,与新标准同步实施19发布内容与形式19三、配套推出AQI指数,与新标准同步实施20统计时间三、配套推出AQI指数,与新标准同步实施20统计时间2021四、分期实施新标准我国不同地区的空气污染特征、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管理要求差异较大,新增指标监测需要开展仪器设备安装、数据质量控制、专业人员培训等一系列准备工作。为确保各地有仪器、有人员、有资金,做到测得出、测得准,决定在全国分期实施新标准。21四、分期实施新标准我国不同地区的空气污染211.Q:为什么新增加三项污染物监测(CO、O3和PM2.5)
A:近年来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这三项多来自汽车尾气污染。据了解,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自从1982年出台以来,此次是第三次修订。此次规定要监测的污染物项目一共有六项: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PM10和PM2.5。新标准最大的改变就是将一氧化碳、臭氧、PM2.5纳入监测。这三项正是近年来汽车保有量持续上升后,给城市空气带来严重影响的汽车尾气的产物。222.Q:新标准中,提出了一个空气质量指数的概念,这与现行环保局网站上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有何不同?
A:空气污染指数(简称API),空气质量指数(简称AQI),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AQI比API多了三项纳入计算的污染项目,即刚刚纳入标准的三项。第二,发布频率也由每天一次提高到每小时一次。此外,调整了指数分级分类表述方式,与对应级别空气状况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描述更匹配。AQI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对应于空气质量的六个级别,相比于API的五个等级更为详细精确。FAQ(FrequentlyAskedQuestions)——常见问题解答1.Q:为什么新增加三项污染物监测(CO、O3和PM2.52223232324链接——AQI的计算与评价方法AQI计算与评价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对照各项污染物的分级浓度限值,以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臭氧(O3)、一氧化碳(CO)等各项污染物的实测浓度值(其中PM2.5、PM10为24小时平均浓度)分别计算得出空气质量分指数(IndividualAirQualityIndex,简称IAQI);第二步是从各项污染物的IAQI中选择最大值确定为AQI,当AQI大于50时将IAQI最大的污染物确定为首要污染物;第三步是对照AQI分级标准,确定空气质量级别、类别及表示颜色、健康影响与建议采取的措施。简言之,AQI就是各项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中的最大值,当AQI大于50时IAQI值最大的的污染物即为首要污染物。24链接——AQI的计算与评价方法AQI计算与评价的过程大致2425链接——AQI的计算与评价方法表1空气质量分指数及对应的污染物项目浓度限值25链接——AQI的计算与评价方法表1空气质量分指数及对2526链接——AQI的计算与评价方法第一步:计算各污染物的空气质量分指数IAQI26链接——AQI的计算与评价方法第一步:计算各污染物的空气2627链接——AQI的计算与评价方法第二步:选出最大的IAQI作为空气质量指数(AQI),并确定首要污染物
AQI大于50时,IAQI最大的污染物为首要污染物。若IAQI最大的污染物为两项或两项以上时,并列为首要污染物。IAQI大于100的污染物为超标污染物。第三步:对照AQI分级标准,确定空气质量级别27链接——AQI的计算与评价方法第二步:选出最大的IAQI27链接——AQI的计算与评价方法链接——AQI的计算与评价方法2829链接——AQI的计算与评价方法
根据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查出2013.11.23日0:00的各污染物实时监测数据如下表。以上兰站点为例,计算实时AQI。SO2的IAQI=(相邻高指数-相邻低指数)/(相邻高值-相邻高值)×(监测值-相邻低值)+相邻低指数
=(150-100)/(475-150)×(174-150)+100=104NO2的IAQI=(100-50)/(80-40)×(57-40)+50=72CO的IAQI=(100-50)/(4-2)×(3.7-2)+50=93O3-1h的IAQI=(50-0)/(160-0)×(5-0)+0=2O3-8h的IAQI=(50-0)/(100-0)×(7-0)+0=4PM10的IAQI=(100-50)/(150-50)×(140-50)+50=95PM2.5的IAQI=(150-100)/(115-75)×(78-75)+100=104经过对比,IAQI最大的为SO2和PM2.5,均为104。所以实时AQI为104,实时首要污染物为SO2和PM2.5。对照AQI分级标准,确定空气质量为三级、属轻度污染。例子29链接——AQI的计算与评价方法根据全国城293.
Q:为何有些项目必测,有些只是选测?
A:六大污染物项目不具地域性,而选测基于地方生态环境特点来定。
最新公布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关于六大污染物项目的浓度限值标准是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其他污染物项目(包括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物)等四项则是由国务院环保部门或省级政府根据实际情况来实施。这是因为六大污染物项目不具地域性,是目前全国通用的标准。而在选测项目上,则是基于每个地方的生态环境特点来定。304.Q:为什么新标准中考核不同污染物平均浓度的时间间隔不一样?
A:新标准中规定了评价不同污染物平均浓度的时间间隔有年平均浓度限值、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8小时平均浓度和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这主要是与不同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有关。一氧化碳(CO)和臭氧(O3)污染有短期急性健康效应,故规定了1小时、8小时和24小时限值。颗粒物PM2.5和PM10对身体健康的影响要有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显现,因此规定了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针对长期暴露的健康效应制订了年平均浓度限值,而无1小时限值规定。世界各国也是这样规定的。
3.Q:为何有些项目必测,有些只是选测?
A:六大3031链接——新标准制定的工作程序31链接——新标准制定的工作程序3132链接——新标准产生过程纪实(1)32链接——新标准产生过程纪实(1)3233链接——新标准产生过程纪实(2)33链接——新标准产生过程纪实(2)3334链接——新标准产生过程纪实(3)34链接——新标准产生过程纪实(3)3435链接——新标准产生过程纪实(4)35链接——新标准产生过程纪实(4)3536链接——新标准产生过程纪实(5)36链接——新标准产生过程纪实(5)3637链接——新标准产生过程纪实(6)37链接——新标准产生过程纪实(6)3738链接——新标准产生过程纪实(7)38链接——新标准产生过程纪实(7)3839链接——新标准产生过程纪实(8)39链接——新标准产生过程纪实(8)3940
新标准的制定在2011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2010年年底,环保部发布了新《标准》的公示内容,其中虽新增了臭氧指标,也收紧了其他指标的限值,但仅将PM2.5列入参考值。在进行第一次公示之后,这个最初版本的《标准》在2011年8月23日举行的环保部常务会议上获得通过。
2011年11月16日,环保部又对该《标准》进行了第二次公示,其中将PM2.5纳入了常规空气质量评价。在此半个月前,北京市等省份发生了严重的雾霾天,引发社会各界对PM2.5的热议。环保部在二次公示截止日2011年12月5日之前,收到了各界发来的反馈意见共达1500余条,普遍赞成将PM2.5纳入标准。最后,环保部协同编制部门组织了30多名大气环境科学领域院士、知名专家对草案进行了反复研讨,使标准草案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并最终在新一轮的常务会议上通过了新《标准》。Ps:新标准发布背后的趣事40新标准的制定在2011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4041总悬浮颗粒物飘尘(参考)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光化学氧化剂1979年环保法(试行)1982年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3095-82)1987年大气法1989年环保法1988年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物最高允许浓度(GB
9137)1996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00年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单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铅氟化物二氧化氮苯并[a]芘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维持不变取消氮氧化物;放宽二氧化氮和臭氧二级限值与国际接轨,适当增加项目一类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特定工业区。一类区: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游览区、名胜古迹和疗养地等。二类区:城市规划中确定的居民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名胜古迹和广大农村等。三类区:大气污染程度比较重的城镇和工业区以及城市交通枢纽、干线等。1、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功能区制定;2、逐渐缩小三类区,扩大二类区;3、局地污染物,由地方制定标准。补充GB3095-82;根据作物敏感类型制定限值二氧化硫、氟化物2010年本次修订取消三类区,维持一类区,扩大二类区
增加PM2.5和臭氧(8小时)收紧PM10和NO2限值,加严数据有效性41总悬浮颗粒物1979年环保法(试行)1982年大气环境质41421996年标准
①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三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它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
②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一类区执行一级标准二类区执行二级标准三类区执行三级标准③各标准下各污染物浓度限值见下表。421996年标准①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三类:42431996年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浓度单位一级标准二级标准三级标准二氧化硫
SO2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0.02
0.05
0.150.06
0.15
0.500.10
0.25
0.70毫克/立方米
(标准状态)总悬浮颗粒物
TSP年平均
日平均0.08
0.120.20
0.300.30
0.50
可吸入颗粒物
PM10
年平均
日平均0.04
0.050.10
0.150.15
0.25
氮氧化物
NOx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0.05
0.10
0.150.05
0.10
0.150.10
0.15
0.30
二氧化氮
NO2
年平均
日平均
1小时平均0.04
0.08
0.120.04
0.08
0.120.08
0.12
0.24
一氧化碳
CO日平均
1小时平均4.00
10.004.00
10.006.00
20.00
臭氧
O3
1小时平均0.120.160.20
铅
Pb季平均
年平均
1.50
1.00
微克/立方米
(标准状态)苯并[a]芘
B[a]P日平均
0.01
431996年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浓度单位43442000年修改单一、取消氮氧化物(NOx)指标。
二、二氧化氮(NO2)的二级标准的年平均浓度限值由0.04mg/m3改为0.08mg//m3;日平均浓度限值由0.08mg//m3改为0.12mg//m3;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0.12mg//m3改为0.24mg//m3。三、臭氧(O3)的一级标准的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0.12mg//m3改为0.16mg//m3;二级标准的小时平均浓度限值由0.16mg//m3改为0.20mg//m3。442000年修改单一、取消氮氧化物(NOx)指标。44452012年标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二类: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二类区为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工业区和农村地区。一类区适用一级浓度限值,二类区适用二级浓度限值。一、二类环境空气功能区质量要求见表1和表2,各项污染物分析方法见表3.452012年标准环境空气功能区分为二类:45462012年标准注:本标准自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基本项目(表1)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其他项目(表2)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省级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实施方式。462012年标准注:本标准自2016年46472012年标准472012年标准4748污染物项目单位μg/m3平均时间1996年标准(含修改单)2012年标准一级二级三级一级二级总悬浮颗粒物年平均802003008020024小时平均120300500120300可吸入颗粒物(PM10)年平均40100150407024小时平均5015025050150细颗粒物(PM2.5)年平均
153524小时平均
3575臭氧1小时平均1201602001602008小时平均
100160二氧化硫年平均2060100206024小时平均50150250501501小时平均150500700150500二氧化氮年平均404080404024小时平均808012080801小时平均1201202402002002012年标准与1996年标准对比(部分项目)(标红部分代表有改动的部分)48污染物项目单位μg/m3平均时间1996年标准(4849不断修订标准、实施新标准的意义
①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是新时期加强大气环境治理的客观需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经济发达地区氮氧化物(NOx)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量显著增长,臭氧(O3)和细颗粒物(PM2.5)污染加剧,在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SP)污染还未全面解决的情况下,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PM2.5和O3污染加重,灰霾现象频繁发生,能见度降低,迫切需要实施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加污染物监测项目,加严部分污染物限值,以客观反映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推动大气污染防治。
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发布,在我国环境保护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标志着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开始从污染物排放控制管理阶段向环境质量管理阶段转变。49不断修订标准、实施新标准的意义①实施《环境4950不断修订标准、实施新标准的意义
②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完善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的重要内容。健全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建立科学合理的环境评价指标,使评价结果与人民群众切身感受相一致,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是探索环保新道路的重要任务。
③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是满足公众需求和提高政府公信力的必然要求。与新标准同步实施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技术规定(试行)》增加了环境质量评价的污染物因子,可以更好地表征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状况,反映当前复合型大气污染形势;调整了指数分级分类表述方式,完善了空气质量指数发布方式,有利于提高环境空气质量评价工作的科学水平,更好地为公众提供健康指引,努力消除公众主观感观与监测评价结果不完全一致的现象。50不断修订标准、实施新标准的意义②实施《环境5051不断修订标准、实施新标准的意义51不断修订标准、实施新标准的意义5152链接——我国现行大气环保标准体系52链接——我国现行大气环保标准体系5253链接——我国现行大气环保标准体系53链接——我国现行大气环保标准体系5354链接——我国现行大气环保标准体系54链接——我国现行大气环保标准体系5455WHO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历程55WHO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历程5556分类
PM10
年均值
PM1024小时均值
PM2.5
年均值
PM2.5
24小时均值
Ⅰ阶段目标值
701503575Ⅱ阶段目标值
501002550Ⅲ阶段目标值
30751537.5指导值
20501025中国新国标(二级标准)701503575WHO发布的全球空气质量标准(2005年)颗粒物限值
(单位:微克/立方米即μg/m3)
WHO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历程(中国与世卫组织对比)56分类PM10PM10PM2.5PM2.5Ⅰ阶段5657美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历程57美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历程5758标准制定时间
一级标准/二级标准
考核指标
考核时间
浓度限值
1971一级标准
TSP24小时
260μg/m3年均
75μg/m3二级标准
TSP24小时
150μg/m31987一级标准和
二级标准
PM10
24小时
150μg/m3年均
50μg/m31997一级标准和
二级标准
PM2.5
24-小时
65μg/m3年均
15μg/m3PM10
24小时
150μg/m3年均
50μg/m32006(现行标准)
一级标准和
二级标准
PM2.5
24小时
35μg/m3年均
15μg/m3PM10
24-小时
150μg/m3中国2012新国标二级标准
PM2.5
24小时
75μg/m3年均
35μg/m3PM10
24-小时
150μg/m3美国空气质量标准中颗粒物浓度限值演变历程
美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历程(中美对比)58标准制定时间一级标准/考核指标考核时间浓度限值5859欧盟空气质量标准中颗粒物浓度限值演变历程
欧盟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订历程59欧盟空气质量标准中颗粒物浓度限值演变历程欧盟环境空气质5960标准制定时间
考核指标
考核时间
限值
1999年首次颁布空气质量标准指令(99/30/EC)
PM10
(限值)
24小时
均值
50ug/m3PM10
(限值)
年均值
40ug/m32008年颁布欧盟空气质量标准指令(2008/50/EC)(现行标准)
PM10
(限值)
24小时均值
50ug/m3PM10
(限值)
年均值
40ug/m3PM2.5
(限值)
年均值
25ug/m3PM2.5
(限值)
年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