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核医学显像的技术准备和质量控制_第1页
浅析核医学显像的技术准备和质量控制_第2页
浅析核医学显像的技术准备和质量控制_第3页
浅析核医学显像的技术准备和质量控制_第4页
浅析核医学显像的技术准备和质量控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核医学显像的技术准备和质量控制

【关键词】核医学显像技术准备质量控制

核医学显像是显示器官及病变组织的解剖结构和代谢、功能相结合的显像[1]。与其他影像学方法不同,它要经历放射性药物的制备、引入体内、影像采集、图像处理、阅片、书写报告等多个环节才能获得供临床诊断或鉴别诊断的完整资料。前面几个环节几乎均由核医学科的技师完成,笔者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对核医学显像技术工作的体会。

1放射性药物的制备

核医学显像质量的优劣与放射性核素及其标记化合物的制备质量关系极为密切。在取用新鲜的99mTcO2-淋洗液的前提下,严格按照药盒的说明书进行操作是十分重要的。

99mTc标记脑灌注显像剂

首先以1ml%生理盐水稀释氯化亚锡,抽吸备用,再抽取一定量99mTcO2-淋洗液,双针同时注入双半胱乙脂瓶中,充分混匀进行反应,放置20min后才给予受检者注射常能得到满意的药物标记率,获得良好的大、小脑皮质清晰影像。而不注意标记中的细节,先将氯化亚锡注入ECD瓶中,再向ECD瓶中注入99mTcO2-淋洗液,则造成药物标记率低,导致脑影像模糊,血液本底放射性高,甚至显像失败。

其他99mTc标记物

99mTc标记脑多巴胺转运蛋白要求在混匀标记液时绝对不能让液体碰到橡皮盖,否则会大大影响药物标记率。即使对一些常规标记化合物,如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二乙三胺五醋酸、99mTc亚甲基二膦酸、99mTc二乙基乙酰苯胺二醋酸等也要严格掌握99mTcO2-淋洗液的放射性活度、标记体积、煮沸时间、反应时间和混匀方式。在标记化合物化学量一定的基础上,放射性原液量过大,容易导致游离锝过多;放射性比活度低,造成需要“弹丸”注射的放射性药物体积过大;煮沸或混匀时间不够,势必影响放射性核素与标记化合物的牢固结合。只有严把药物标记这第一关,才能谈到后续环节的质量控制,得到满意的图像。

2放射性药物的引入

放射性核素显像有赖于将放射性药物引入体内,主要途径有口服、注射和吸入等。有别于X线摄片或CT等所用的影像增强剂,放射性药物的活度、体积、给药方式、有否泄露、体外污染等方面直接关系到显像的质量,甚至成败,故其特殊性是显而易见的。

口服途径

口服131I进行甲状腺功能测定或甲状腺及甲状腺癌转移灶的显像,前者要求给药剂量绝对准确,否则甲状腺功能测定值会产生严重偏差;后者则要严防放射性污染,避免造成影像分析时的困难。

根据不同的检查目的和显像要求,引入药物的最常用方法是静脉注射。

普通静脉注射

要求将满足显像所需放射性活度的药物全部注入静脉内,严格避免药液外渗。否则将出现注射部位的异常放射性浓聚,影响整幅影像的质量。笔者认为,对于年老体弱或放、化疗患者,仔细选择注药静脉是关键,要避开脆弱迂曲静脉,进针有回血也要轻推,避免血管破损;退针按压时间要长,让药液经血液循环充分稀释,以免从针孔处外泻致局部异常放射性浓聚。对婴幼儿做脑显像时不宜在头皮静脉处注射药物,避免可能的污染对影像分析的干扰。

“弹丸”式静脉注射

在核医学显像中,当需要观察器官或组织的血流灌注相时,要在静脉穿刺后,快速将尽可能体积小的显像剂推入静脉,此乃“弹丸”式静脉注射。常用的有止血带法和三通法。止血带法是在肘部注射部位上方2cm~3cm处扎紧止血带,要求注射侧上肢衣袖应宽松无阻碍,以保证血液回流心脏顺畅。选择贵要静脉穿刺,确认无误后松开止血带,快速推入显像剂,必要时举高注射侧前臂。用三通法注射时是应用一个三通装置,将显像剂预先推注于三通前端连结的导管中,然后用10ml~20ml生理盐水加压推注,冲击导管中的显像剂,以“弹丸”形式注入。三通法注射的“弹丸”质量较止血带法高,但较繁琐。检验“弹丸”注射是否成功,可在“弹丸”通过的大静脉上勾画感兴趣区(ROI),生成时间放射性曲线,若曲线为陡峭的单峰,半高宽(FWHM)≤s,表明“弹丸”质量良好,若曲线斜率小呈小波浪状或虽为单峰但峰很宽,则表明“弹丸”质量不好或显像剂部分泄露在血管外组织,缓慢地向血中弥散,已不适合进行功能参数的分析。如:肾动态显像就可通过腹主动脉血流曲线评估“弹丸”的质量。如果医生在处理数据时发现与临床明显不符,技师要即刻对患者的注射部位进行局部显像,若有片状的放射性浓聚,且计数大于总计数的5%时,提示显像剂外漏明显,需嘱患者大量饮水排出残留显像剂,隔日重新检查。

3数据采集

虽然放射性核素显像的采集程序已常规设定,但采集中仍有许多特殊情况需技师及时发现、果断处理。否则采集的图像不符合要求,会给医师阅片带来困难,甚至要重新显像,造成药物的浪费和患者的麻烦。

全身骨显像

全身骨显像是核医学检查最多的项目,注射药物后要嘱咐患者多饮水,促进排出血池和软组织内的放射性,增加骨/软组织的放射性计数比,对长期放、化疗的患者尤其重要。检查前排空膀胱,以免对盆腔病灶的遮挡。对于带导尿管检查的患者要妥善放置好尿袋,避免其内的放射性对影像的干扰。以保证采集总计数1000K来确定显像速度,切不可盲目追求速度而忽视影像的质量。针对有疼痛和被动体位的患者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位的固定。全身显像中发现部位难以确定的可疑病灶,要加做局部骨显像,如:腋侧肋骨病灶加做侧位局部骨显像,颅底病变者要采取局部断层显像。有些情况还需患者采取不同体位,如:判断病灶在肩胛骨还是肋骨时,要采用双肩抬高胸椎后位、胸骨与胸椎的病变采用不同角度斜位等,通过多种方法显示病灶的部位、数目、大小和形态。

脑显像

脑显像耗时较长,尤其99mTcTRODAT1脑显像几乎需要1h时间,这时头颅的固定显得更为重要。要用特殊装置、绑带固定头颅不动,否则显像极易失败。对于烦躁易动的婴幼儿,在不影响影像分析的前提下可适当选用镇静剂。

心血池显像和心肌灌注显像

在进行门控心血池显像和门控心肌灌注显像时,常规预置心动周期的均值±5%~15%[2]。但遇到心率紊乱的患者常由于计算机剔除的不合格心动周期过多而致每帧图像采集时间过长,患者难以耐受。这时可将预置均值增加到20%~25%,以求缩短采集时间。当然,对于严重的心率紊乱患者,即使做调整也不能完成预置的有效心动周期数,则要放弃此项检查。在做心肌灌注显像时,常规探头每间隔6°采集一帧图像,每帧约要20s。但遇到患者注射药物时间过长,放射性由于衰变不能满足影像重建需要时,则要相应延长每帧显像时间5s~10s,以满足每帧最低计数要求。

甲状腺显像

在进行甲状腺、异位甲状腺、颈部包块或寻找甲状腺癌转移灶显像时,要协助医生准确对阳性病灶进行定位。对后者分辨有困难时要加做断层显像。

总之,核医学显像较为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