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社会心理视角下的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
在此期间,中国社会矛盾加剧,集体事件继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形式和形式越来越激烈。这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威胁,对社会秩序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看,任何群体性事件都会经历从酝酿蓄能、诱导发生,到发展激化,最后平息控制的过程,其中涉及不同的心理活动。因此,以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作为研究的纵坐标,从社会心理角度分析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深刻原因、不同阶段的心理特点、发生发展机制,有利于提出系统的预防、预警及应对策略,将有助于政府提升执政能力、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保障经济和社会顺利、健康发展,保护人民利益。一、地方政府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力度不足群体性事件发生需要一定的诱导因素和外在环境条件。社会问题和矛盾造成社会心理压力的不断积累是群体性事件形成的基础。如果地方政府不能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问题,疏导公众的社会压力,一旦有“导火索”,群体性事件便会突然爆发。具体来说,社会公众的心理压力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社会心理严重失衡改革开放后经济快速发展,而社会管理相对滞后,致使不同阶层利益分配与贫富差距越来越明显。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比为3.23∶1,成为世界上差距最大的国家之一。而收入分配差距指标基尼系数则高达0.5,超过0.35—0.4的国际警戒线,造成了社会安定隐患。市场运行机制不健全、不平等竞争等加剧两极分化,人们通过比较产生出一种自身利益被其他群体剥夺、地位低于他人的挫折感,并产生仇富仇官心理。另外,公权异化、贪污腐败、社会管理不民主等因素也造成大范围的社会心理严重失衡现象。这些深层矛盾隐含着毁灭性因素,若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排解疏导,会产生压迫性反应,一遇风吹草动,不满情绪就极易爆发而产生反社会行为。2.不信任的心理表现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长期以来我国忽视了政治信任的建设,某些地方政府长期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部分干部素质低、群众观念淡薄,处理问题时偏向权力和财富,对民生问题漠不关心,使群众产生不满心理。有的干部不做思想工作,摆架子、耍威风,采用简单粗暴的行政命令手段,动不动就出警,从而激化矛盾和冲突,甚至使民众愤怒的矛头直指公安民警。部分官员从行政工作到个人言行,到处充斥着“假大空”,造成公众的失望和不满。部分官员的官僚主义、腐败行为使公众产生“官员腐败”的思维定式,致使群众对领导干部产生怀疑、猜忌甚至是敌视,对政府工作不支持。政府失去威望和公信力,意味着社会沟通渠道不畅、凝聚力下降、示范效应减损,群众的社会依存感和安全感下降,认为有事只能靠自己,因此极易采取极端的解决问题方式。不信任的心理具有传染性和弥散性,受到传染的人就会跟着采取行动,从而形成群体性事件。政治不信任已经成为群体性事件频发和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原因。3.行政性手段—厌诉心理。司法不公平、不公正,信访长期无结果,致使人感到无处说理,心理压抑。中国人不愿意对簿公堂,有厌诉的传统心理,他们喜欢用自己的方式来处理他们之间的纠纷和冲突,即“私了”,他们宁可选择一种行政性手段来解决纷争,也不愿意选择法律的途径去解决。这种厌诉的心理驱使他们对问题的解决,总是完全地寄希望于作为“父母官”的党政部门,并且努力打造声势,召唤有地位的大领导出面解决问题。可以说,这是我国群体性事件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4.城市改造拆迁中存在一些违法犯罪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导火索”往往是分配不公、群众利益被侵害、合理诉求得不到满足。有资料显示:在土地征用中,一些地方政府占有土地利益分配的20%—30%,开发商占40%—50%,而农民作为土地使用权的主体,仅占5%—10%。在城市改造拆迁中,有些拆迁补偿不合理、不到位却强制拆迁,有些拆迁补偿款甚至被行政部门挪用或被干部贪污。国有企业转制中低价评估国有资产或挪用、侵吞国有资产,企业职工的社会保障得不到落实。一些官员政绩观出了偏差,一味追求GDP增长和财税收入,不惜以牺牲资源、环境、群众利益为代价,忘记发展为了人民的宗旨。事实证明:行政违法和行政不当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的深层诱因。据国家信访局统计,80%的群众上访问题都是可以在基层得到解决的。但一些干部不积极解决群众利益问题,又不准越级上访,隐瞒下情、掩盖矛盾、堵塞言路,处置纠纷中作风粗暴、方法简单、随意出警、非法截访,从而激化矛盾。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不畅,无法找到协商机制和利益维护机制。5.示范效应:自我完善新媒体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自由度、透明度不断提高,有关部门对社会事件的解决措施、结果等经由媒体的广泛传播,起到了示范效应。一部分有类似问题的人认为只有把事情闹大,媒体才会关注,政府才会重视,事情才能得到解决,于是模仿尝试,互相“取经”,引起连锁反应,导致恶性循环,使得本可以通过正常渠道解决的问题,也要采取过激行为来谋求解决。这就要求我们的政府与领导对各地区群体性事件成因及群众舆论动态高度重视,及时解决本地区的类似矛盾问题。二、对话是一种交流和互动研究事件,是多个交流的患者,是多个在诱导发生阶段,许多人为某一感兴趣的问题而聚集到一起,发生直接接触和互动,寻求对事件的了解和对策。由于有共同关心点,人们互相刺激和暗示,容易达成思想与情感的一致。1.个体存在与群体融合的心理需要从众是指个人的观念和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从众是引发群体性事件的动力之一。个体存在与群体融合的心理需要,对偏离群体被孤立或被看作异端有着本能的恐惧。在人群密集的场合,个体会服从多数,容易偏听偏信,极易受暗示和蛊惑,产生感情冲动和狂躁情绪。而情绪感染又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起连锁反应,甚至使旁观者也激动疯狂、不由自主,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与激化。2.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对立和对立社会认知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动机、意向等做推测性判断的过程,是其行为的导引。个体社会认知存在较为明晰的群组或阶层意识,不同的社会群体往往加入不同阵营,构成矛盾对立面。群体与个体往往都会做出利己主义的归因,更可能将本群体成员行为归因于客观环境,而将其他人的行为归因于其所属群体的内在特质,即用刻板印象去推测某人或某事。如,瓮安事件中,民众在没有直接证据的情况下,将小女孩的死亡归因于官员子弟迫害和公安机关包庇。群体归因偏差误导民众行为,激化群际矛盾。3.社会生活存在不稳定因素群体性事件的大多数参与者与当事人之间无直接利益冲突,很多人都存在着借机发泄心理。对社会结构或状态不满,对官员贪污腐败、不良作风、不当行政等不满,都会引发被剥夺的负性群际情绪。当自己的正当利益曾经或正在受损,上访、投诉等合理表达利益诉求途径被阻塞时,任何一个小的事件都会成为群众向政府发泄不满的“导火索”。4.公关私用传播手段的过度传播引发社会矛盾传言是在社会大众中相互传播的未经证实的小道消息,分为流言与谣言。前者在很大程度上属无意识传播;后者则是有意识的捏造,一般怀有恶意,为的是造谣惑众。事件对传播者越重要,传言就越容易被传播;可靠、权威信息越短缺、越封闭,传言就越容易被传播。传言经过筛选、修饰、强化,可加工成有声有色的故事,加上互联网和手机等工具的加速传播、放大和扭曲效应,信息在人与人之间被层层扭曲,直至面目全非。传言对社会群体行为的影响,不仅激起全体成员的情绪反应,增强群体行为的烈度,而且使事态扩大、事件性质改变,进而走向极端。当前社会利益冲突加剧,大众传媒对群众关心的社会信息传递不及时,传言便乘虚而入,并形成一种不良情绪互相感染的社会心理环境,人们互相传播敌视和仇恨等有害偏见,激化事件的发展。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底层民意不能有效传达,政府与当事人不能有效沟通,个别别有用心的人编造、散布谣言,政府缺乏社会政治信息收集、传递和权威信息发布的机制所造成的。三、激、相互模仿、激、相互模仿在事件发展激化阶段,情绪感染引起人们之间相互刺激、相互模仿,激烈气氛迅速传遍整个人群,躁动程度急剧增加;匿名效应使情况更加复杂,冲突更加激烈,甚至产生侵犯国家、群众和公民利益的破坏行为。1.情绪不稳定因素情绪感染会使人的心智降低,自觉的个性消失了,毫不怀疑地被动接收和模仿群体中其他人的行为、姿态和动作,以及思维方式和情感取向,形成了一种集体心理,进而产生无理性行为。开始时可能只有十几人为共同利益或同一问题聚集,视野局限,难以接受外界信息和冷静分析,通过经常和直接的互动形成最初的情绪。生理唤起水平提高使情绪高涨,为事件发生奠定基础。弱势群体心理敏感,聚集后宣泄不满的人较多。某些特殊鼓动和言语刺激诱发群体正义激情,反过来再激发始作俑者的愤怒情绪。这种情绪的传递交流及无意识的屈从产生循环反应,在不同人之间反复加强。群众围观和认可助长集体认同感,群体内外紧张骚动的情绪刺激和传染使激情状态达到白热化,导致人们的理智分析和控制能力减弱,容易接受某些人传达的蔑视政府等信息暗示,在目标一致的扭曲认知下,引发骚乱行为。2.“去个性化”:一种行为群体性事件中,个体淹没于群体,判断力降低,跟随群体状态。群体越大、气氛越强,越易引发侵犯行为。“去个性化”指个人自身同一性意识下降,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降低的现象。“去个性化”降低自我对社会评价的关注,内疚、羞愧、恐惧和承诺等行为控制力量都被削弱,使人的侵犯行为增加。“去个性化”有两个根本特征,即匿名和责任分散。匿名使人的自我知觉和焦虑减弱了,单独行动的恐惧心理会转移或消失,彼此互不认识,自我约束放松,责任感下降,产生了法不责众的心理,从而诱发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张玉琨,刘海峰:《转型期诱发群体事件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经营管理者》2009年第19期)。3.事件中期的“观众效应”进入群体后,人往往有一种表现欲望,从众人的追随、关注、鼓励中得到强烈的心理满足。他人在场产生“观众效应”,给人以社会刺激,激发其竞争及归属动机,提高其活动效率。在事件中期,“观众效应”特别容易发生作用,尤其是有自我表现心理的人,有机会就跳出来,组织策划,冲锋在前。激情状态下,人们具有强烈的冲动性和爆发性,理解力、自制力降低,“意识狭窄”,并以破坏性方式发泄情绪和欲望(杨志杰:《群体性事件的心理原因及预防处置对策探析》,《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第1期)。4.破坏活动的参这类人大多是得到消息后参加进来的,以图浑水摸鱼,谋不义之财,往往是破坏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他们为了趁火打劫可能煽动、鼓噪以扩大事态,制造混乱,达到自己的目的。由于带有自己的私利,与参与主体不同心同德,发现无利可图便会退出。四、心理危机干预事件被平息后,参与者存在灾后应激、迷茫观望、反思总结等心理,政府处理的态度、结果会影响事件参与者及其他民众以后对群体性事件的态度及行为。人们在经历战争、地震、空难或骚乱等极端压力后,会产生“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灾难征候群”等症状,存在不安定情绪、弱势群体认同、相对剥夺感、信任缺失感及社会无助感等心理反应,需要实施心理危机干预。事件因政府强力干预得到平息,但参与者的对立情绪并没有完全消除,事态仍不稳定。民众迷茫、观望,希望了解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装修合同范本版
- 个人仓库租赁协议样本
- 小学食堂食品供应合同
- 2024年冷链车运输合同
- 校企合作框架协议书范例
- 2024售楼处物业服务合同(物业)
- 2024英文股份合同范本英文股份合同
- 2024个人装修房屋合同范本
- 2024《铝合金门窗合同》
- 机动车辆交易协议文本
- 优秀团员竞选主题班会课件
- 用户运营专员工作职责与任职要求(7篇)
- 杜甫生平介绍最终版课件
- 专题七马克思主义剩余的价值理论课件
- 超星尔雅学习通《改革开放史(王向明)》章节测试答案
- 手术患者输血反应的应急预案流程图
- 三级数学下册 面积1 沪教
- 圆面积公式的推导优秀课件
- 科学实验:磁悬浮课件
- 六病区护理创新 改良冰敷袋课件
- 海康威视-视频监控原理培训教材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