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历史进程_第1页
中日两国历史进程_第2页
中日两国历史进程_第3页
中日两国历史进程_第4页
中日两国历史进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日两国历史进程

本文仅以隋唐以来的中日僧侣交流为基础,介绍了这两个国家促进文化交流的历史遗迹。其实他们的贡献,还远不止此。诸如二王书法和唐绘的输入,引起日本书道画派的创新,建筑工艺和生活服用风俗习惯的移植,处处都留下伟大的成绩,这里就不再赘述了。此外,《成实论》于隋朝由高丽僧慧灌传入日本,逐渐形成宗派;《俱舍论》也由道昭、智通、智达入唐,受学玄奘,并传至日本而形成一宗。这两宗未曾开创寺院独立弘传,只是“成实”附在“三论宗”内,“俱舍”附在“法相宗”内,传诵请习而已。这就是日本奈良时代由隋唐传入而弘扬的六大宗派。公元794年(桓武十四年),日本国都由奈良北迁于仿唐京长安兴建的平安新城。为了促进全国宗教文化的新兴运动,日本仍派遣僧俗入唐留学,于是更有天台、真言两宗的开创。当时佛教界最突出的人物,要推比叡山天台宗开宗大师最澄和高野山真言宗开宗大师空海。这两位大师都于唐贞元二十年(804),相偕泛海入唐。最澄偕弟子义真,乘遣唐使第二舶于当年九月到达明州转赴台州。从天台山道邃和佛龙寺行满学习天台教仪,并从道邃受菩萨戒。翌年(805)三月,转赴越州龙兴寺,从泰岳岩寺顺晓学习密教,并受秘密灌顶。同年五月,携同在唐所得的经论疏记二百三十余部回国。在比叡山开创天台一宗,兼传密教和大乘戒法。著有《唐决集》、《守卫国界章》等书二百八十余部,谥称“传教大师”。与最澄同时入唐的空海,乘遣唐使节第一舶,于当年九月到达福州,旋入长安,奉敕居西明寺。承青龙寺惠果阿阇黎授以金胎两部真言密藏,并以阿阇黎位灌顶。空海于唐元和元年(806)八月,携同在唐所得经轨章疏二百十六部及诸图具等返国,于高野山创建根本道场,树立真言一宗的规模。著有《秘密曼荼罗教付法传》、《辩显密二教论》等书一百五十余部,谥称“弘法大师”。天台、真言两宗,在日本平安时代(782~1191)非常发达。这和“入唐八家”师弟们的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其中圆仁,在唐时曾将他求法巡礼的见闻经历,写成《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四卷,内容丰富,文笔生动,被誉为与玄奘《大唐西域记》、与马可·波罗《东方见闻录》齐名的“东方三大旅行记”之一,是研究我国唐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以及中日关系、各种僧俗人物、时令风俗等的第一手珍贵史料,日本学者称为“东洋学界至宝”,决非偶然。圆珍是最澄弟子义真的门下,于唐大中七年(853)随唐人商舶,经福、温、台、越诸州,历访瑜珈密教;又在龙兴寺和大兴善寺受金胎等曼荼罗及新译经法。访国清寺后,携同所得经卷四百四十一部及诸宝物道具,于大中十二年(858)乘商舶返国弘化。常晓与圆行于开成三年(838),同乘遣唐使舶抵扬州。常晓入栖灵寺,从文璨阿阇黎受金刚灌顶和太元密法。翌年携所得经籍文物,于八月间仍乘使舶归国,传弘密教。慧运亦于开成三年(838),乘唐人商舶抵温州,旋赴长安,礼青龙寺义真,入灌顶坛受诸密印。大中元年(847)归国,兴建安祥寺,形成真言宗安祥寺流一派。宗睿则于咸通三年(863)乘商舶入唐。初谒玄庆阿阇黎于汴州,受金刚部法;复至长安从青龙寺法全学胎藏法,重受灌顶;并朝天台、五台诸山。咸通七年(866),携同所得经书一百三十四部及诸文物,由明州乘商舶返国,传衍密教。以上所述“入唐八家”,他们都从中国求得大量的经书文物,并各编写一部《请来目录》,这对日本的佛教发展,都起了推进作用。而天台、真言二宗,尤其是这一时期最占优势的两个宗派,即日本佛教史上所称的“平安二宗”。这一时期,无独有偶,中日佛教关系史上,值得一提的还有二事:一为中国普陀山的观音道场,是因日本高僧惠萼而开创。惠萼曾于会昌元年(841)、四年(844)两次来中国求学。大中十二年(858),携同他在朝拜五台山时请到观音圣像一尊,由明州航海准备回国,船到普陀山不能前进,便下船奉像在山结庐供养,遂开创普陀山的观音道场,成为中国四大名山道场之一。其二是,这时日本佛教界已经搜罗到并保存了大量中国佛典,而中国反因“会昌法难”(845)和五代的战乱而经像不全。公元960年,吴越王钱弘俶曾遣使备金向日本和高丽求写天台教籍,使台宗的章疏复归中土,有利于中国天台宗的复兴。二、《汉字》类文学批评日本最古的汉诗文集,有《怀风藻》、《凌云集》。《文华秀丽集》、《经国集》都成书于唐中叶,深受六朝到唐初骈丽文体的影响。汉诗在近江奈良朝模仿选体。到平安朝初期,渐学唐代近体诗。空海作《文镜秘府论》六卷,详论诗文修辞法。八病说本于沈约而更加推阐,精研平仄及对偶,与作律诗者以法则。《半江暇笔》写道:“唐人诗论,久无专书,其散见于载籍,亦仅如晨星;独我大同中,释空海游学于唐,获崔融《新唐诗格》、王昌龄《诗格》、元兢《髓脑》、皎然《诗议》等书而归,后著作《文镜秘府论》六卷,唐人巵言,尽在其中。”此书系抄撮唐人诗格、诗式之精华,原作多已沦亡,空海此书遂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要籍,影响于日本汉文学作风者至巨。这书实是研究汉魏到隋唐这一历史时期的修辞指南。况且此书所引用资料,足以参证古本之真,纠正传本之实者,亦复所在多有。如北卷《帝德录》之引“别风淮雨”,异乎《帝王世纪》之作“列风淫雨”;又,利用此书,不仅可以搜辑唐人逸诗,还可以搜辑唐人佚书和先唐的佚诗佚文。如北卷所收之《帝德录》,当即《日本见在书目》总集家著录的《帝德录》二卷,今赖此书得以流传。西卷《文笔十病得失》引《文笔式》云:“制作之道,唯笔与文。文者,诗、赋、铭、颂、箴、赞、吊、诔等是也。笔者,诏、策、移、檄、章、奏、书、启等是也。即而言之:韵者为文,非韵者为笔。其言明晰简要,足以解清人阮元、阮福父子以来论文笔之分者之感。至于先唐佚诗之见于本书者,每为严可均辑《全后汉文》所不载。杨守敬《日本访书志》卷十三《文镜秘府论》下云:至其所引六朝诗文,如顾长康《山崩》诗,王彪之《登冶城楼》诗,谢朓《为鄱阳王让表》,魏定州刺史甄思伯《难沈约四声论》,沈约《答甄公论》,常景《四声赞》……其所引唐人诗尤多秘篇,不可胜举。”从此声律词章之学,蔚成一时风气。《经国集》载有嵯峨帝《杂言渔歌》,乃仿张志和《渔父词》,为日本填词的嚆矢。小说则张文成作的《游仙窟》,天平时代已传入,影响颇大。最古的和歌《万叶集》,仿效我国《诗经》的形式;五七言调系仿我国五七言诗;长歌则仿乐府古诗。题材内容或仿刘伶《酒德颂》,或仿李白《月下独酌》,或仿李峤咏物诗,都饶有浓厚的中国诗味。《白香山诗文集》在日本大为流行。由于畅达浅易,富有佛教意味,和歌中有不少系由白诗改编之作。日本最有名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桐卷》,就是由《长恨歌》得到意匠的。此外和文小说,如《竹取物语》充满中国神仙谈,《伊势物语》则仿唐孟棨的《本事诗》,清少纳言的《枕草纸》,有些是模仿李义山的《杂纂》。以上这些汉文学的输入与模拟,都同吉备真备两次游唐先后十七年的全面介绍与空海和尚《文镜秘府》的论述分不开的。三、《开元大藏经》日本密藏大量汉籍,输入日本,琳琅满目,蔚为大观。除归功历次遣唐使外,应以留学生、学问僧的百计搜求、采访、缮写之功为多。从630~894前后二百多年中,遣唐使和学成归国的留学生携回的中国图籍,据藤原佐世奉敕撰写的《日本见在书目录》仿《隋书经籍志》分类法,所载为《易》、《书》、《诗》、《礼》、《乐》、《春秋》以及《别集》、《总集》诸家书,共计四十家15,516卷。具体分析,尚可归纳出下面几点:1.在奈良朝遣唐学生回国携带文物中,首推吉备真备带回《唐礼》、《太衍历经》、《乐书要录》等。其中《唐礼》对于日本朝廷仪礼的改革起了示范作用。而带回《太衍历经》和《太衍历立成》等,对于日本的历法改革起了决定作用。《太衍历》是唐开元十六年(728)由僧一行创制的最新历,日本之所以在天平宝字七年(768)八月废除仪凤历而采用此历,正是真备带回此种历书的结果。输入乐书、乐器,对于日本奈良朝唐乐盛行也大有影响。2.玄昉带回经论五千卷,可能就是《开元大藏经》的全部,当他在734年回国前四年,即开元十八年(730),唐西崇福寺僧智昇在《开元释教录》卷第十九中就说:“合大小乘经律论及圣贤传见入藏者,总一千七十六部,合五千四十八卷”。《开元大藏经》包括唐代新译的许多密教经典,这给日本大兴密教造成了机缘。3.中国高僧渡海带来的法物,也不可忽视。例如道璿于736年带来《华严经疏》、佛彻带来很多密部。鉴真于756年带来《大方广佛华严经》、南本《涅槃经》、《四分律》、《天台止观》、《法门玄义文句》、《小止观》、《六妙门》、怀素律师《戒本疏》、玄奘法师《西域记》、终南山宣律师《关中创开戒坛图》等经籍珍本,对于日本华严、律、天台、真言等宗的兴盛,也都有密切关系。4.至于平安朝“入唐八家”请来经论章疏传记及法门道具,尤为繁富。他们都著有《请来目录》,总计:最澄230部,460卷。空海216部,461卷。常晓31部,63卷。圆行69部,123卷。圆仁扬州求得128部,198卷;五台山求得34部,37卷;长安求得423部,559卷。慧运180卷。圆珍441部,1000卷。宗睿134部,143卷。分析上述带回的经疏法物,以天台与密宗教典为多;而天台智者和荆溪的“止观”学说,与不空三藏历玄宗晚年,肃宗、代宗时才译完的密藏大部分经典,都传到了日本。这对日本天台和真言两宗的蔚然兴起,起了主导作用;而在这些密藏中所包含的很多仪轨道具,无疑对日本平安朝佛教艺术也产生了极大影响。空海带回梵汉两种文字的《陀罗尼》、《真言仪轨赞》等书,以及圆仁、圆珍等在扬州和长安求得梵文经典不下万余卷。他们且先后学习悉昙(梵字),使悉昙学在日本兴盛起来,这对日本的文字改革与音韵学的创立,尤具深远影响。由于梵汉经典的输入、传播,而连带引起印刷术在日本的发达。据说神护景云四年(730)奉敕刊印的《无姤净光陀罗尼》,是日本现存最古的印刷品,作为刊印年代确凿的古代印刷品,盖世无双。其实,一九六六年在南朝鲜庆州佛国寺释迦塔内发现一卷《无姤净光陀罗尼经》木刻,与日本所发现的为同一类型。一般论者都认为,这种印刷术也是从唐朝输入的。现存最古的唐代印刷品遗物,当推1908年在敦煌发掘、现藏大英博物馆的《金刚般若波罗密经》,系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刊印。虽然晚于日本和南朝鲜发现的《无垢净光陀罗尼》九十八年,但它是比《无垢净光陀罗尼》长十几倍的经典,卷首刻有释迦在祗园精舍说法的图画,字体秀丽,印刷鲜明。这种水平,不经过相当年月积累经验,决印不出来。则中国印刷术创于唐初,中叶以后相当盛行的论断,可以成立,而八家适于此时留学唐朝,其随员僧园载且于唐咸通六年(865)在长安西明寺抄写并搜集种种典籍,其中已有《唐韵》五卷,《玉篇》三十卷,则奈良朝遣唐学生、学问僧带回的典籍中亦必含有印书,更无可疑。由于推古朝摄政圣德太子大力弘扬佛教,渴求隋唐高度发展的文化,所谓“万事悉欲仿效之心,与日俱增”①是也。公元608年开始选派留学生和学问僧,他们在中国留学时间有的长达二三十年之久。遣唐使的不断活动,不单是为求佛法,而是为了广泛地输入大陆文化。随着来隋、唐留学的僧侣次第返日,以及中国高僧赴日弘法,逐渐在日本奈良时代形成了各个宗派:1.三论宗慧灌(高丽)——智藏——道慈,史称“三论一宗从唐土传入有三代传”。而道慈入唐十八年,广学多闻,兼传真言律学。开元六年(618)返国,模仿长安西明寺,在奈良建造大安寺,为日本古代最宏伟的寺院。2.法相宗日僧道昭于唐高宗永徽四年(653)与道严等随国使入唐,受教于玄奘。回国住元兴寺为日本法相宗初传。显庆三年(658),智通、智达相继入唐,谒玄奘、窥基师弟,随入玉华宫。业成返国为日本法相宗第二传。又新罗僧智凤、智鸾、智雄相偕入唐,受学于濮阳智周,归后弘化为第三传。智凤的再传弟子玄昉入唐,仍就智周学习慈恩宗义,归住奈良兴福寺,为第四传。3.华严宗唐东都大福先寺道璿,应日本学僧荣睿、普照的邀请,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偕同渡日,弘扬此宗兼传戒律,为日本华严宗第一传。同时唐贤首法藏的弟子——新罗审详,住大安寺,于740年应请在金钟道场开讲《华严经》,为日本华严宗初祖。4.律宗开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