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格心理学复习要点名词解释10个共40分 简答题6或8个共48分论述题1个12分一、名词解释1、 无意识p54弗洛伊德认为意识由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不同水平的部分组成。其中无意识是指人格结构的深沉部分,弗洛伊德把它定义为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这部分的主要成分是原始的冲动和各种本能、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人类早期经验以及个人遗忘了的童年时期的经验和创伤性经验、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感情等。无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大、最有力的部分。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意识不到它的存在,但它对我们的一切行为都产生影响。2、 自我防御机制p60严重的焦虑往往会导致人格的分裂和精神病,为了减轻或消除人格内部冲突,降低或避免焦虑,以保持人格的完整和统一,自我创造了许多保护性的机制,弗洛伊德称之为自我防御机制。主要的防御机制有压抑、投射、反向作用、合理化、替代和升华等。弗洛伊德几乎所有的自我防御机制都有两个共同点:一、它们是无意识的,即说人总是不知不觉地、无意思地采用它们。二、它们往往否定、歪曲或虚构实际情况,具有与现实相脱离的特点。3、 性敏感区和性感区p63即身体上的各种动欲区,刺激这些性敏感区,可以带来性快感,获得性欲的满足。对婴儿而言,性的最敏感区不必是性器官,其他区域如口腔、肛门等也可以成为婴儿获得性快感的主要区域,弗位,人的性心理发展也即人格的发展有五个不同的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和生殖期。洛伊德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性欲最敏感的区域或处于显著地位的主要动欲期会发生转移,不同年龄阶段的婴幼儿都有其不同的主要动欲期。根据动欲期在身体上的不同定(ppt性感区:在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身体的相应部位成为力必多兴奋和投注的中心。每一个性感区都与一个冲突联系在一起,只有解决这个冲突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4、 集体潜意识p151由荣格提出的一个最具原创性的思想理论。荣格认为,作为整体的人格,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个不同的层次构成。集体潜意识相当于一个储存库,它所储存的是个体祖先是(包括人类祖先和动物祖先)在漫长的生物演化过程中世代积累的经验,这些经验以原始意象的形式保持下来。这些意象使得人类具有了对某些事件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或潜在的可能性,是人类能与自己的祖先同样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作出反应。5、 生活风格p82阿德勒认为,每个人追求优越的目标是不同的,个体所处的环境条件也千差万别,从而导致每个人试图获得优越的方法也迥然不同。阿德勒把惹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称为“生活风格”。这是一种标志着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自我在社会生活中寻求表现的独特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正确的和健康的生活风格,一种是错误的和病态的生活风格。生活风格的形成与其早期的社会环境影响和个人经验密切相关。6、 机能自主平p116原发性动机也许丧失殆尽,达到目的的手段本身却成了目的。曾一度也许是迫于无奈的而表现的行为方式已经变成了机能自主性的。概言之,机能自主性是指一个成人现在进行某一活动的并不是他原来要求行动的那些原因。换言之,过去的动机与现在的动机并没有机能性的联系,过去的已经过去,一个人今天是动机是机能自主的。当动机变成统我的一部分时,动机就为本身而自行其是,而再也不是为着外界的鼓励或奖赏。7、 强化与强化原理p192强化在斯金纳的行为学习理论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是其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如果某一结果性的刺激使这一操作行为发生的概率增加,那么这一刺激就是这一操作行为的强化物。利用强化物诱使某一操作行为的概率增加的过程就叫做强化。强化物在相应的操作反应行为之后出现一次,我们就说这与操作反应行为得到了一次强化。强化是针对行为反应而言的,而不是针对机体而言的;强化物并不一定是令人愉快的刺激。由于强化能够特定行为反应的强度,斯金纳认为,形成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关键就在于强化。强化决定了人机体行为方式的形成、转化和消退的过程,也决定了行为学习的进程和效果。只要合理地控制强化,就能达到控制行为,塑造行为的目的。建立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则:一、任何反应若有强化刺激随后出现。都会具有重复出现的倾向。二、强化刺激可以是增强操作反应的概率的任何刺激物。8、 自我效能p212自我效能感是一个与自我强化相关的概念。所谓自我效能感,即指个体相信自己能成功地做出某种行为的主观体验。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行为取向和情绪。如果一个人对某种行为或某任务的自我效能较高,则会情绪饱满、充满自行地去执行这种行为、完成这种任务,相反,则会回避这种行为和任务。9、 约拿情结(马斯洛)p256马斯洛认为,当特殊的人,如圣洁的人,天才和美人等出现的时,一般人会感到不自在、嫉妒或者自卑,这样人们就有可能诋毁他们的优秀品质,甚至对他们进行人身迫害。因此,天才常陷于一种内心冲突;一方面他像每个正常的人一样愿意表达自我,发挥自己全部的潜能;另一方面,他又发现自己要学会像圣经中的约拿一样掩饰自己,贬低自己,来避免他人的攻击。这种内心深处的矛盾冲突就是约拿情结。10、 现象场p258罗杰斯认为:每个人都有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中,这个主观世界仅他们自己知晓,并决定这人的行为。即人们以一定的独特的方式感知世界,个体能对感知过、经验过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这些知觉和意义的整体便构成了个人的现象场,其中包括意识和无意识感知。11、 自我概念(罗杰斯)p258在个体现象场中有一部分是关于自我感知和认识,这就是自我概念。自我概念在罗杰斯人格学说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罗杰斯看来,自我概念代表着对自我感知的一种组织化和一致性的模式,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心理现象的全部经验。自我是一套有组织的、为自己所意识的、与自己有关的知觉整体。自我概念不等于自我意识,而是自我知觉(或意识)与自我评价的统一体。它的内容主要包括:一、个体对自己的知觉及其与之相关的评价。二、个体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知觉与评价。三、个体对环境各方面的知觉及其自己与环境关系的评价。12、 构念p287构念是凯利人格理论的核心,是对个体的行为之所以如此的解释。一个构念就是一种思想、观点和看法,人们用它来解释个人自己的经验。一个构念就像一种微型的科学理论,人们利用这个理论来预测现实。假如由构念产生的预测与经验判断相符,那么这个构念就是有用的;假如由构念所作的预测与经验不符,这个构念就需要修改和抛弃。构念一般都用言语来表达。人们把构念用于环境和各种事件之中,亦即将事件以自己的主观经验来进行测试。13、 自我实现p252自我实现是马斯洛的一个重要理论,它包含自我实现的本质、类型,自我实现的特征、自我实现的途径等方面的内容。马斯洛的自我实现有两层含义;一是作为一种人格的自我实现,二是作为一种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实现。人格是指一个人长期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因此作为一种人格的自我实现,只有少数人才能做到,这种人可以称为自我实现的人。但作为一种基本需要或动力的自我实现,是人潜能的实现,是人的高级需要,包括认知、审美和创造的需要,任何人都可以体验到。自我实现的过程意味着发展真实的自我,发展现有的或潜在的能力。自我实现并不是一种终结状态,它是实现潜能的过程,没有时间或质量的限制。它意味着充分地、生动地、全神贯注地、没有自我意识地体验,形成一体化的、和谐的人格,使自己成为一个整体。成为你自己就是自我实现的实质含义。14、 认知方式p279又称为认知风格,是个体对外部世界的某种认知活动的特征或方式。认知方式研究兴起于二十世纪40年代末知觉领域中的“新观点”运动。认知方式研究把知觉的个别差异,作为探讨更广泛的人格机能模式的出发点。主要的几种不同的认知方式有:认知的灵活一不灵活、拉平一提高、慎思一冲动、强自动化一弱自动化等。15、 自我图式p303(自我图式是从过去的经验中得到的,是对自我的认知发现,它组织和指导与自我有关信息的加工。个体的自我图式是由其行为中最重要的方面组成的,因为生活中并非每一部分都同等重要,因而并非每一件事都会成为自我图式的一部分。)?皿:自我图式是指影响个体关于自己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认知结构。“从过去的经验中得到,对自我的认知发现。它组织和指导与自我有关信息的加工。”自我图式包含了个体行为中最为重要的方面。自我图式在处理有关个人信息的过程中形成。作用:自我图式中的特征有利于我们理解个体行为的差异。自我图式使我们能够迅速的处理,组织关于自己的信息。自我图式提供了一个组织和储存有关自己信息的框架。16、 能量投注(见ppt)能量的投注和反投注人的每一种行为都可以用能量的投注和反投注来描述。投注:能量或力必多倾注于某种对象而使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自我投注:把能力投注于自己,如自恋幻想投注:把力必多倾注于幻想,如做百日梦对象投注:倾注于人、物、团体反投注:自我或超我对能量或力必多倾注的抑制。本我只有能量的投注,而自我和超我有能量的投注和反投注。如下图所示:17、 神经性焦虑p59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三种焦虑:现实焦虑、神经质焦虑和道德焦虑。其中神经性焦虑是指由于担心失去对本我控制而产生的潜在危险所引发的,这种焦虑不是对本我自身的恐惧,而是害怕它不分青红皂白的冲动带来受惩罚的结果。(担心本我的冲动会战胜自我时所引起的恐惧感。)18、 情结(荣格)p150个体潜意识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情结”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所谓“情结”,就是一组一组的心理内容(包括观念的和情感的)聚集在一起、缠绕在一起,形成的一簇难以解开的心理丛或心理结。荣格认为,情结有许多种,凡是一个人沉湎于某种东西而无法自拔时,其背后就有情结存在,。情结使他的心灵被某种东西强烈地占据了,他的思想与情感、他的言语与行为往往被情结所左右,使他难以感知与思考其他的事情,而他本人却没有意识到。情结可能同时具有消极或积极作用。19、 社会性格(弗洛姆)p101弗洛姆把人的性格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个体性格,用以区分人与人之间个体的心理差异;另一部分就是社会性格,它是一个社会中绝大多数成员所具有的基本性人格结构。社会性格具有以下的基本特性:一、它是群体心理,在不同场合指不同群体,有时指一定的民族或阶级的心理;二、它是一个群体在共同的处境下,在共同的生活方式和基本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三、它是激发一个群体的行为的共同内趋力。社会性格是经济、政治、文化诸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经济因素在这种相互作用过程中占有优势。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性格,意识形态又根植于社会性格中,反过来对经济基础起作用,推动其向前发展。二、简答题1、在心理学领域,关于人格的的定义有哪几种类型p3、罗列式定义。通常采用诸如“人格是……的总和”的形式,有时采用“集合V“组合”和聚合等词汇,其形式都是一样的,都是列举出属于人格的东西。二、 整合或完形的定义。这种定义强调个人属性的组织性和整体性。三、 层次性定义。这种定义是把人格的属性或特征按一定的层次结构排列起来,使人格特征层次分明,并具有内在的相互联系和统一性。四、 适应性定义。这种定义来自深受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思想影响的生物学家与心理学家,他们倾向于把人格看成是生物进化论过程中对环境适应的一种现象。五、 区别性定义。这种定义特别强调个人人格的独特性,人与人之间在人格上的差异性或区别性。2、 弗洛伊德的发展阶段(性心理)p63弗洛伊德把人格的发展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性蕾期、潜伏期和生殖期。口腔期:弗洛伊德把从出生到满周岁这段时期称为口腔期。这个阶段婴儿力比多发泄的主要动欲期是口腔。口腔期又分为前口腔期和后口腔期。自我的形成是口腔期最重要的成就。肛门期:这一阶段大约从出生后第二年起到三岁末。肛门期也分为前肛门期和后肛门期。肛门的排泄活动成为力比多发泄的主要途径。肛门期的经验对人格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性蕾期:大约从三岁到六岁。在这个阶段,儿童的性感区转移到了生殖器官,通过抚摸、显露生殖器获得里比多的满足。开始有了性别之分,产生有关自己父母的情绪冲突。认同机制随之形成。潜伏期:一直持续到十二岁左右。在这个阶段,儿童解决了恋父、恋母情结后,里比多暂时潜。性兴趣被探索自然、知识学习、文艺体育获得等取代。生殖期:进入青春期后。由于性器官的成熟,性冲动再次萌发,他们开始对异性发生兴趣,,喜欢参加有两性组成的集体活动。从“自恋”转变程“异性恋”。前四个阶段为“前生殖期”,该阶段为“生殖期”。从这个时期起,人类个体就开始摆脱对父母的依赖,成为社会中一个独立队成员。3、 弗洛伊德对本我、自我、超我之间关系的看法p57弗洛伊德提出了人格结构的本我、自我、超我三部人格说。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隐蔽、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无意识的深层。其内容一方面来自本能,另一方面来自被自我所压抑的内容(早年的创伤)。代表人的自然性或动物性的一面,没有逻辑,没有道德,善恶等,服从于快乐原则。-凡本我的内容一定是无意识的,但反之未必-本我中所具备的精神能量称为libido。自我是在本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格组织中的管理和执行机构,保持心理活动的完整性、协调关系。贯穿于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潜意识部分对本我的压制与防御,前意识部分涉及到对以往经验的利用,意识部分处于支配地位,同现实接触,接受现实的影响和超我的监督。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从自我中分离出来并发展起来的,是人格结构中最为道德的部分,心理的高级的和超越个体的部分,遵循道德原则。来自于父母和儿童身边重要他人、社会典范的影响,体现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目的是通过自我压抑本我的冲动和欲望,功能是观察和监督自我,并对自我实施奖励和惩罚4、 理解一个人生活风格有哪些途径(阿德勒)p84阿德勒概括了理解生活风格的三种途径:出生顺序:阿德勒认为,即使是生在同一个家庭中的儿童,由于出生顺序不同,他在家庭中的地位亦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生活风格。早起记忆:阿德勒认为,既然“生活风格是在一个人追求优越的奋斗过程中建立起来的”,那么,通过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可以发现过去的记忆和现在的生活之间的关系。潜意识梦境的分析:阿德勒认为意识和潜意识共同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潜意识梦境也是个体生活风格的表现。通过梦的分析,也能发现人的生活的风格,揭示个体心灵深处为之奋斗的优越目标。5、人格特质的特点(奥尔波特)p114特质不是有名无实的。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特质具有动力性。特质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一种特质对另一些特质仅是相对独立的。特质与道德或社会判断不同义。特质既可以是某个个体所具有的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的。任何特质都是独特性与普遍性的统一。行动甚至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6、艾森克人格结构理论(层次性)p159艾森克强调人格由三个类型或基本维度组成,即由内倾一外倾、神经质和精神质组成。通常用P、E、N三个字母来代表三个维度。典型的外倾表现为外向、开朗、冲动和不可抑制,有许多社会联系和经常参加集体活动,有许多朋友,需要与人交谈,不喜欢独自看书和学习。典型的内向表现为保守,交际不广,但有挚友,好静,做事瞻前顾后,行为不易受冲动的影响,不喜欢剌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和工作,极少发脾气,做事有计划,情绪倾向于悲观。他对情绪性、自强度、焦虑(包括驱力)等进行研究后发现它们都是统一的。他把这一维度称为神经质(neuroticism)。神经质与精神疾病并无必然的关系。他指出情绪性不稳定的人喜怒无常,容易激动;情绪性稳定的人反应缓慢而且轻微,并且很容易恢复平静。情绪性与植物神经系统特别是交感神经系统的机能相联系。精神质(Psychoticism)。它代表一种倔强固执、粗暴强横和铁石心肠的特点,并非暗指精神病。精神质也可以用维度来表示,从正常范围过渡到极度不正常的一端。它在所有的人身上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得高分者表现为孤独、不关心他人、心肠冷酷、缺乏情感和移情作用、对旁人有敌意、攻击性强等特点。低分者表现为温柔、善感等特点。如果个体的精神质表现出明显程度,则易导致行为异常。他认为精神质与神经质维度一起可以表示各种神经症和各种精神病。人格结构层次的假说艾森克还对大量的人的特质资料采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独特的人格结构层次理论。他把人格结构分为类型、特质、习惯反应和特殊(具体)反应四个水平。最底层特殊反应水平,是个体对一次实验性试验的反应或在日常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最基本的“个别反应”(如最简单的一举一动),属误差因素,其上为习惯反应水平,例如重复实验或生活情境重新出现,一个人就会以相似的方式反应,属特殊因素。特质水平,是由一个人的习惯反应所构成的个人的人格特质,属群因素。最上层的类型水平,是基于人格特质的相互关系而显示的类型(例如,由社会性、冲动性、活动性、活泼性、兴奋性等人格特质构成的外倾类型,由持续性、僵硬性、主观性、羞耻性、易感性等人格特质构成的内倾类型)属一般因素。7、 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班杜拉)p211注意过程:选择和吸取何种信息。个体身边每时每刻都会发生很多行为,这些都可以作为他们学习的榜样行为,但实际上没有谁会把所有的行为都学来。别人的行为要成为模仿的对象,首先必须引起个体的注意。保持过程:心象表征系统、言语表征系统。如果人们不能记住示范行为,观察对于行为学习是没有意义的。因此,观察学习的第二个阶段是将注意到的示范行为保持在自己的记忆中。动作复现过程:表征转化为动作的再现。在需要表现出模仿学习的行为时,要能将脑海中的动作表象再现到实际的生活情境中来。强化和动机过程:模仿学习的动机会影响对榜样行为的注意和选择。强化和动机在观察学习行为的表现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8、 心理分化理论的主要观点(维特金)p282为了说明认知方式上的差异并指导进一步的研究,维特金提出了心理分化的理论。该理论的基本假设是分化,这是有机体系统发展的一个主要形态特征。分化较小的系统处于比较同质的状态,而分化较大的系统处于比较异质的状态。分化大的系统表现出较大的自我与非我的分裂,即作为有机体属性、情感和需要核心的自我与外界之间出现一定的界限;而分化较小的系统在自我与他人之间表现出较大的连接性。分化较大的系统也在心理机能上表现出较大的分裂,即认知、情感和意志等各机能活动是比较特殊化的和各行其是的。分化在各机能领域中表现为自相一致性,即如果有机体在某一机能领域中表现出较小的分化,那么在另一领域中也会表现出较小的分化。维特金最早的分化理论模式由两个层次的概念组成。分化理论的提出大大推进了认知方式的研究。心里分化首先表现为自我与非我的分化即作为个人意识、情感和需要核心的自我与外界环境及他人分离开来,你是你,我是我,赞哦我有了一定的自主性,其行为活动较少收环境和他人的支配,较多由自我来指引。心理机能的分裂是分化的第二个主要标志。神经生理分化是分化的第三个主要标志。9、 人格的基本特征p5—6人格的整体性一一元素: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能力、气质、性格、情感、意志、认知、需要、动机、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但在真实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人格的稳定性一一变化:表现为两个方面: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格的跨情境的一致性(狗改不了吃屎)人格的独特性一一共性: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和行为是不相同的,由于人格结构组合的多样性,使每个人的人格都具有自己的特点。(一母生九子,九子九条心)人格的社会性一一生物性: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人格是社会的人所特有的。社会化(socialization):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获得自我的过程10、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p238根据交互作用的理论,情境与人格以三种交互作用方式决定个体的行为。第一、某种情境对具有某种人格特质的人产生了影响,却不会对没有这种特质的人产生影响。第二、同样的情境使某种特质的人产生某种行为,却使另外特质的人产生了别的行为。第三、情境在对人的压力上有弱情境与强情境之分。在现实生活中,人格与情境的交互作用远远超出了这三种情况。个体并不是环境影响的被动接受者而是具有很强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不仅表现在个体对环境的选择性上,也表现在个体对环境的改造上。个体在环境的交互作用中,总是力求达到一种平衡和适应。研究者发现存在一种叫做“唤起的交互作用”,这是指个体的心理或行为表现会引起周围人对他产生相应的反应,这些周围人的反应又反过来影响其人格的发展。一个人主动地选择或建构自己所适应的环境,而这种环境反过来又进一步塑造其人格,这种称为“超前的交互作用”。今天,大多数心理学家都同意人格和情境共同决定行为的观点。11、 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存在的理由p56第一、人在催眠状态下,往往能回想起早已遗忘了的儿童期经验。在催眠师的指示下,被催眠者做了各种事情,醒后却全然不知催眠时所做的一切。这种催眠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支持看无意识的假说。第二、做梦是无意识存在的一个有力证据。弗洛伊德认为梦是无意识表现自己的主要途径之一。通过对梦的解析,就可以知道一个人的无意识欲望和动机。第三、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错误如失言、笔误、遗忘与丢失等表面上是偶然的没有任何有意识的动机,但弗洛伊德认为这些所谓的偶然失误却不是偶然的,它们正暴露了一个人无意的真是欲望与动机。第四、灵感、直觉等创造性活动中的心理现象说明在意识之外还存在着一个未知的领域,即无意识领域。第五、精神分析发现许多身心疾病以无意识的内心冲突为基础。第六、依据无意识假设而建立起来的精神分析技术对治疗精神病患者的有效性,间接说明无意识的真实性。12、 荣格的中年危机理论p155荣格把人生划分为童年时期、青年时期、中年时期和老年时期四个阶段。其中中年时期是指从30或40岁到退休这个年龄阶段,这是荣格最关注的时期。他发现,许多中年人虽然在事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社会上获得了令人羡慕的地位,有了美满的家庭,但他们往往感到人生仿佛失去了意义,心灵变得空虚而苦闷。荣格认为,这是在人生的外部目标获得之后所出现的一种心灵真空,他称之为中年期的心理危机。要使中年人振作起来,就必须寻找一种新的价值来填补这个真空,扩展人的精神视野和文化视野。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通过沉思和冥想,把心理能量转向过去所忽略的主观世界,由外部适应转向内部适应。用荣格的话来说:“对于那些已到中年,不再需要培养自觉意志的人来说,为了懂得个体生命和个人生活的意义,就需要体验自己的内心存在。”13、 人格理论的基本假设p121为了发现人格中最基本的结构,卡特尔采用了一种复杂的统计技术一一因素分析。因素分析的基本要点是相关的概念。假如两种事物有一定的联系,如身高和体重,如果当身高增加时,体重也会增加,那么两者是相关的。两种变量一起变化的趋势越大,它们之间的相关也就越大,其关系在统计上以相关系数来表示。相关系数最大为+1.00,最小为一1.00.正相关表明两种变量的变化方向相同,负相关表明两种变量的变化方向相反,零相关表明两者的变动毫无相互关系。根据测验之间的相关可以提出这样的假设:一、两个测验所测得的若为相同的东西,则必须有较高的相关;二、两个测验相关程度表明所测的两种内容的类似程度。14、 卡特尔因素分析材料的来源p122因素分析的条件是需要大量有关个人人格的数据。卡特尔认为可以用于因素分析的数据材料有三种类型:生活记录材料(L-data):来源于人们实际生活中对个人行为的记录。其关键作用在于,由于被试没有直接提供信息,因此较少欺骗和吹捧的成份。问卷材料(Q-data):来源于人格的问卷调查。易收集,常使用。但报告中有关个人自己的能力和倾向会影响到这类材料的精确性。客观测试材料(OT-data):是诸多方式中最有价值的一种,主要考察被试进行行为测验时的反应。卡特尔认为这类材料比较客观,因为被试往往并不知道测试的真正目的。15、 罗特的行为预测理论p293罗特试图把临床心理、学习理论和实验研究三个方面的研究结合起来,创建一个可以帮助我们预测和理解一个人在某种社会环境中会做出何种行为的学说。行为预测理论关注的是一个有着自己行为经验的人在面临一种特殊的社会情境时,将会如何进行行为选择。之所以会有选择,不仅仅是因为人们通过学习和经验已经积累了大量可供选择的行为方式,还因为人们建立了一套在面临特定社会情境时确定吗哪一行为是最合适的行为选择机制。不同于许多心理学家强调强化对于行为发生起着决定性的影响,罗特认为,尽管某种行为可能带来丰厚的报酬,这中高强度的强化却并不必然导致个体实际做出这种行为。一种行为被选择的可能性,取决与行为者认为它所能够带来的回报(强化)的多少,以及他认为他实施该行为能带来该回报的可能性(即有多大的成功率)。他用一个行为预测公式来处理与单一强化相联系的特殊行为的预测。在一些复杂的情境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与某种需要相联系的多种相关行为的预测。预测一系列行为是否出现,罗特认为,可以相应的由这些行为所导致的若干强化的共同效价和对这些行为的总预期来决定。16、 米歇尔的个体的认知变量p300米歇尔反对特质论,重视人格的认知因素研究。米歇尔从凯利的理论和罗特的理论中借鉴了很多观点,提出了一种新的人格理论构想。米歇尔提出了五种稳定的“认知变量”,用以解释和预测个体的行为。一、 能力个体的认知和行为的建构能力代表了其潜力。二、译码和分类策略 反映了人们在注意、解释和分辨事件时存在的差异。三、 预期从经验中我们能够预见某一特定的反应会导致某一确定的结果,米歇尔称之为行为一结果预期四、 主观价值个体对刺激价值的主观估计。即使有相似的预期,但由于对主观刺激价值的估计不同,人们的反应也不相同,米歇尔称之为个体变量一一主观价值。五、 自我调节系统与计划米歇尔认为,个体通过自我表扬和自我强化,通过认知来激发自己的行为。米歇尔认为上述五种稳定的认知变量,构成了复杂的认知一情感系统。论述一、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途径p41人格心理学要成为一门科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所建立的人类机能的原理和理论的可重复性。传统上对人格的研究有临床研究、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三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它们各有特色,各有优缺点。1、 临床研究,亦称为个案研究,这种方法着重从个体化和特殊性方面去研究人格,以独特的个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谈话、观察、作品分析等方法广泛地收集材料,以便于对个体的人格进行全面的和准确的定性描述,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源于19世纪以沙可为代表的法国临床精神病学对病人的诊断和研究方法,后俩为弗洛伊德及其追随者加以继承和发展,后为莫里、罗杰斯和凯利等人进一步发扬光大。优点:这种方法提供了一个机会,使我们可以了解的到一个活生生的个体的心理与行为活动,获得大量有关的信息资料。由此可以诱发我们的直觉,洞察其人格的本质特点,提出有关前因后果的种种假设和定性的分析。缺点:以特殊的个体(通常是有某种心理或精神问题的人)为研究对象,强于质的分析判断,弱于量的分析比较,且难以直接引出普遍性的结论,而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缺乏科学的严谨性;研究者的观察中掺杂着自己的主观猜想和推论,缺乏客观性;研究中提出的理论和假设难以通过操作性的研究来检验,其研究和观察难以被别人重复。2、 相关研究,指用统计测量来建立个体间业已存在差异的测量集之间相关程度。高尔顿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开创性地研究了人类个体的差异及其与遗传的关系。他的研究被皮尔森以及后来的卡特尔、埃克森等人所继承和发展。优点:一、可以通过同时测试或调查成批被试,在短时间内获得研究变量的大量数据,比临床研究和实验研究更容易操作且更省时间。二、无须严格控制与操纵变量,使得其结果比实验研究更可能符合研究对象的自然形态与实际的情况,减少研究的人为因素,提高其生态效度。三、可以研究一些实际上或伦理法律上无法控制与操纵的变量,如性别、年龄、家庭出生等。四、现实中存在着许多不同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没有必要通过实验法来确定它们之间谁是因、谁是果。而且,一旦我们确定两个变量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我们也没有必要做进一步的实验研究来确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缺点:在效度上,有潜在的不真实性。3、 实验研究,指控制无关变量,系统地操纵自变量,观测因变量以探寻人类心理机能的普遍规律。实验研究传统源于冯特、艾宾浩斯与巴甫洛夫。后来的华生、斯金纳以及当今的认知心理学家都强调运用实验研究方法来探讨人格心理问题。优点:不依赖自我报告材料,而力求客观性,对变量的控制严密,能够操纵变量,作出精确的定量分析和因果性的结论,因而这种研究往往被看作是理想的科学研究。缺点:由于实验情境本身的限制,使得研究结果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认为性,因而其结论难以直接推广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要求对变量进行严密控制,一次只能对某个或某几个少数变量进行研究,这不仅不能把握众多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过程的人格因素,而且会对许多主观的、复杂而又重要的东西视而不见;作为实验对象的人具有高度的主观性、能动性与独特性,因而实际上试验方法难以彻底排除实验对象的主观认识和态度对实验过程的污染。综上所诉,人格研究的三种途径各有其优势与限制,我们不知道究竟用哪一种更好,实际上,三种途径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共同的科学目标,即发现事实,建立理论、揭示变量中规律性的关系。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两种意识,本我、自我、超我三者的关系)p54—57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是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早期弗洛伊德主张无意识为核心的“两部人格”人格结构观或人格的层次模型,在后期,他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人格结构说。弗洛伊德认为意识(人格)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这三个水平不同的部分组成。其中,意识是人格最表层部分,能随意想到、清楚知觉到的主观经验它具有逻辑性、时空规定性、现实性前意识是加以注意便能觉察到的心理内容。它具有督察的作用,其主要作用是检查。前意识与意识一起构成人格中的前意识系统潜(无)意识则是个人不可能觉察的心理现象。它是不曾出在意识中现过的心理活动或者是意识但已被压抑的心理活动。在其主要成分是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是通过种族遗传得到的。在人格中占有优势地位。其特点是:无矛盾性,无时间性,无任何否定、怀疑和不相信,非现实性,能量大。弗洛伊德非常强调无意识在人格中的重要地位,认为无意识的重要性远远超过了意识和前意识。(人格有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次,意识是人格的表层,只占人格的很小部分,它是由可知觉的、能清晰回忆的主观经验构成的。前意识是人格结构中的中间层,它是由那些经过努力回想就能进入意识的主观经验构成的。无意识是人格的深层部分,它是有我们无法回忆的主观经验构成的。意识和前意识可以相互转换,同疏于一个系统;而无意识与前意识属于不同的系统,无意识的东西由于受检查作用的压抑不能进入意识领域。)后期的弗洛伊德对自己的人格结构作了较大的修改。他取消了检查作用的概念,提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新概念,用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部人格取代了较为简单的二部人格说。但在三部人格说中,他仍保留了无意识的概念,这个概念仍是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乃至整个精神分析学说的基石。在三部人格说中,本我概念与二部人格说中的无意识概念接近,但不完全等同。本我是人格中最原始,最隐蔽、最不易把握的部分,无意识的深层。其内容一方面来自本能,另一方面来自被自我所压抑的内容(早年的创伤)。代表人的自然性或动物性的一面,没有逻辑,没有道德,善恶等,服从于快乐原则。自我在本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格组织中的管理和执行机构,保持心理活动的完整性、协调关系。贯穿于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潜意识部分对本我的压制与防御,前意识部分涉及到对以往经验的利用,意识部分处于支配地位,同现实接触,接受现实的影响和超我的监督。遵循现实原则超我是自我中分离出来并发展起来的,是人格结构中最为道德的部分,心理的高级的和超越个体的部分,遵循道德原则。来自于父母和儿童身边重要他人、社会典范的影响,体现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目的是通过自我压抑本我的冲动和欲望,功能是观察和监督自我,并对自我实施奖励和惩罚。人格研究的对立取向p33—35(一)自由意志一决定论自由意志):指个人感到自己能支配自己的一切,自己在遇到问题时不受外在的支配和控制,能随心所欲地自行抉择。弗洛伊德。决定论:认为人的行为均有其原因,任何思想和行为莫不受内外因素的限定,如遗传、环境、早期经验等都是决定以后行为的原因。斯金纳。凯利而这兼有。(二)理性一非理性理性:亦既理智,言行合理。主张人主要是有理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私人教练保姆劳动合同模板
- 旅游景区节目策划助理招聘合同
- 宠物食品生产线施工合同
- 专卖店地板施工合同
- 婴儿用品租赁:诺成合同的优势
- 城市光纤网络施工合同
- S版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 航空服务科技合同管理办法
-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教案
- 农村影视基地建设施工合同
- (完整word版)结婚证(英文翻译模板)
- 糖尿病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解析
- 2024年江苏省铁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部门搭建策划方案
-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课件
- 物流配送中心规划
- 国开电大《道路工程》形考任务1国家开放大学试题答案
- 标书密封条模板大收集
- 教师专业发展路径研究
- 文化中心建筑方案
- 宪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100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