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江流域汉族民居丧葬仪式音声比较研究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是人类关于生命的两个终极追问。科学主义细致地回答了第一个问题,但否定第二问题的存在,因此在现代自然科学中,找不到人类灵魂的一席之地,上述第二个问题也由此列为伪命题。然而,科学主义对人类的影响仅有数百年,在人类漫长的千万年文明中,对于生命消亡后归向的追问,展现于宗教、艺术、哲学等不同领域的探知与思考。自20世纪80年代始,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汉族地域中的传统仪式亦得以恢复,其中的仪式音声也重新走进乡村百姓的生活。在这些传统仪式中,丧葬尤为各类学科关注。其原由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其一,丧葬仪式体现了中国人思想中对孝的理解,而孝延续自先秦诸子思想。其二,1949年前,汉族丧葬仪式呈现较为稳定的传承脉络。在经历社会制度变革及“文革”时期的禁绝后,丧葬仪式具有哪些传承与变迁,这也是学者们颇为感兴趣的论题。其三,汉族丧葬仪式多与儒、释、道等民间信仰相结合,因此对仪式的研究成为各学科关注民间信仰的有力切入点。作为相关音乐研究的民族音乐学专业,我们特别注意到,相对于婚礼追求新式的普遍现象,丧葬仪式因其恪守传统而不同程度上传载了各类传统音乐形式。因此,研究丧葬仪式中的音声,不仅是关注传统音乐传承与变迁的佳径,亦为理解传统音乐之社会—文化内涵的重点。本研究以长江流域的12个汉族聚居地举行的丧葬仪式为比较对象。考虑到本课题为汉族丧葬仪式音声研究,因此,选择流域内以汉族为主的省市地区,具体为:川、鄂、湘、赣、皖、苏、浙、渝、沪,作为丧葬仪式音声比较研究中的地域。自2010年上海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上海音乐学院“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成立“长江流域汉族聚居地丧葬仪式与音声的个案与比较研究”课题组以来,由曹本冶担任课题的主持人,将研究目的确定为展现仪式音声所表述的宇宙观,并为本课题的音声视角奠定了理论基础。由齐琨担任课题的执行人,负责选定个案研究地域与课题组成员,并承担“长江流域汉族聚居地丧葬仪式音声比较研究”的撰写工作。根据已有成果,笔者将个案研究地域设置为补充丧葬仪式音声的未知地域,再加上本课题组成员的已有研究成果,共有11篇个案与部分地域比较研究。人员安排与调查报告题目如表1:本文在上述研究成果基础上,力图对丧仪仪节结构、仪节与音声的关系、音声表述的宇宙观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晚清时期的丧仪结构在对“音声表述的宇宙观”这一命题的思考中,笔者将以“仪节”作为桥接音声与宇宙观的中间点。其缘由为:音声与宇宙观是体现意识且含义抽象的两个概念,因此需要仪节这一相对具象的概念作为承载与连接。由于目前城市的丧仪多简化为开追悼会的形式,因此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现仍在乡村中进行的传统丧仪。传统丧仪又因亡者年龄的差异,分为高龄亡者寿终正寝的“喜丧”和年轻亡者意外身亡的“凶丧”。前者在热闹和喜庆的氛围中进行一系列长时间的祭奠和超度活动;后者则尽快完成仪式并尽少请亲友参加。由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仪式音声,只有在喜丧中音声的形态与内涵才能得以充分的展现,因此本文以长江流域各地的喜丧为研究点。熟悉汉族丧葬仪式的中国人会觉得,各地丧仪虽有部分地域特点,但多大同小异。那么其中究竟哪些仪节是汉族丧仪的基本结构?笔者认为这是丧葬仪式音声研究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在目前所见已发表的众多研究中,一些成果虽冠以某地“丧葬仪式音乐(声)”之名,实为相关丧仪某一或多个仪节的描述与分析,未能见全貌,有以偏概全之嫌。已有学者对汉族丧葬仪式的仪节进行归纳研究。杨树达通过对汉代文献记载的梳理,将汉代的丧葬仪式归纳为以下主要环节:1.沐浴饭含;2.发丧受吊;3.衣衾;4.小敛;5.入棺;6.送葬;7.下葬;8.祭祀。(5)这一归纳广泛地涵盖了汉代的丧葬仪式从亡者初终至送葬归家后祭祀的整体内容。美国人类学学家詹姆斯·沃森(JamesL.Watson)列出的晚清时期中国各地汉族丧葬仪式的9个环节:1.以哭泣和其他忧伤的表情来公开宣布死讯;2.死者遗属穿上白色的衣服、鞋和头巾;3.替尸体作仪式性的沐浴;4.将食物、金钱和物品,自生者的世界传递到死者的世界;5.为死者准备和设立神主牌;6.仪式性地使用金钱和聘用专职人员;7.音乐陪伴尸体及安顿灵魂;8.将尸体密封在一个不透气的棺材中;9.将棺材送离社区。(6)从这一结构可以看出,晚清汉族丧葬仪式延续了自先秦的汉代丧仪的主要环节。其不足之处在于,沃森对丧仪的归纳仅体现了丧葬仪式中的部分内容,例如,在他所列9个环节中缺少下葬和亲友归家后的祭祀等仪节。此外作为人类学家,他总结的丧仪音乐具有片面性,他认为“两类音乐似乎在丧葬仪式的结构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尖锐的吹奏(以唢呐为主)和敲击声(特别是锣鼓乐)。唢呐声和鼓声陪伴着尸体通过仪式中的关键性过渡期,特别明显的是当需要移动尸身的时候”(7)。如此叙述不仅忽略了南方在丧仪中的丝竹乐,也未涉及民间道教、佛教、儒教用于超度的音乐形式。总之,沃森未能建构汉族丧仪的普遍结构。通过对课题组成员11篇论文的梳理和思考,笔者认为相对于杨树达和沃森总结的汉代与晚清的丧仪,当前汉族丧葬保留了其中的基本结构。若用更为精练的文字表述,则“终、殓、殡、葬、归”这五个字足以归纳仪节结构。其中,“终”指人刚刚死亡;“殓”指为亡者沐浴、更衣后移入棺材;“殡”指抬棺材出家门去墓地的路上;“葬”指埋葬亡者;“归”指亡者亲友捧着亡者的牌位从墓地回到家。本文将以“终、殓、殡、葬、归”作为仪式音声分析的基础结构,此结构是用来处理亡者尸体与灵魂的。具体而言,亡者亲友洁净、装殓、送出、埋葬亡者的尸体后,再以牌位引亡者的灵魂重归家庭。不同地域(8)的执仪者在上述五个仪节的基础上,又分别结合道教、佛教、儒教以及民间信仰的内容,构成了信仰内容、音声风格各异而仪节结构又高度统一的汉族丧葬仪式。由此我们可以理解,不同地域的丧仪因基本结构的一致而建构了汉族社会的文化认同;因信仰内容与仪式音声的丰富而构成地方文化的多样性。在对丧葬仪式音声的理解中,笔者运用曹本冶提出的“音声”概念之定义与分类:“仪式的‘音声境域’(ritualsoundscape)内‘听得到’的‘音声’主要包括‘器声’和‘人声’两大类音声。‘器声’包含具有特定仪式含义的‘法器声’和‘物件声’(如炮仗声),以及与民俗活动共享的‘乐器声’。仪式中由‘人声’组成的音声境域,包括各种程度的近似语言、近似音乐、似念似唱或似唱似念、连唱带哭或连哭带唱的音声。”曹老师将仪式“音声境域”内各种音声所组成的系列整体称之为“音声声谱”。(9)在本文的比较分析中,以此“音声声谱”为基础,对12个长江汉族聚居地中的13个丧葬仪式个案进行音声分类描述。我们对丧葬仪式存在一种直观印象:明明是悲痛的事情,却总要请吹鼓乐手、草台班子前来吹拉弹打、唱念做舞助兴一番;明明是一个家庭面对失去亲人的悲事,却总要把街坊四邻、各房亲戚都请来聚餐热闹。在对丧葬仪式这一系列矛盾现象的冥思苦想中,丧仪与音声的关系逐步清晰地展现在笔者面前。综观各地丧葬仪式音乐,从音乐体裁的角度,囊括了民歌、歌舞、说唱、戏曲、器乐五大类;从民间信仰的角度,涉及道教音乐、佛教音乐、儒教音乐、巫教音乐、礼俗音乐等;从声音类型的角度,可分为近音乐的声乐与器乐与远音乐的鞭炮声、器物声等。丧仪音声因丰富多样成为学者们关注的对象,也正因这一特征而成为音声分析中的难点。有鉴于丧葬仪式的特殊性与本研究涉及阐释宇宙观的视角,笔者从情绪的角度,将其分为悲伤的、欢乐的、中性的三类,并以此分析丧仪音声是如何表述生生不息与视死如生的观念。第一类“悲伤的音声”,主要包括哭声、哭唱、哭述、哀乐、慢板曲牌或乐曲等类型。即便是来自不同文化、不同教育背景的人,作为仪式参与者,在此类音声的感性体验中既能感受到其中悲伤的情绪。其中又可以发声者分为亲友为宣泄悲伤情绪而为和演奏、演唱者为营造悲伤氛围而为之两类。第二类“热闹的音声”,主要包括快板曲牌或乐曲、鞭炮,娱乐亲友的戏曲、说唱表演等音声类型。同上,此类音声情绪也是在感性体验中即可感知。其类型亦可从功能的角度分为营造热闹气氛和娱乐亲友两类,或从表演者的角度分为民间信仰执仪者制造的声音,如道士表演的“散花”、“穿花”;以及无信仰执仪者制造的声音,如歌舞乐班或地方戏剧团表演的节目。第三类“中性的音声”,主要包括各类民间信仰的执仪者用于祭奠、祭祀亡魂的诵唱与念白,其中或有乐器或法器伴奏或单独演奏。之所以称之为“中性”,缘自这一类音声都有共同的作用:以信仰的方式安抚、超度亡灵与以声响的方式标志仪节的起止,既不表示悲伤也不表示欢乐。若以音声之“近语言—远语言”、“人声—器声”的划分方式分类,则以上12个地域丧葬仪式音声之“悲伤的音声”主要有两项:1.人声—近语言/近音乐—哭,又具体表现为哭泣、嚎哭、散哭、哭唠叨、哭唱等形式,音声含义为宣泄悲伤之情以及哀思亡者。2.器声—乐器声—专用于丧葬的慢板器乐曲,如吹打乐、鼓吹乐、丝竹乐、锣鼓乐、军乐队等相关曲牌或乐曲,其音声表述含义主要为烘托丧葬仪式的悲伤氛围。“热闹的音声”主要有4项:1.器声—乐器声—快板器乐曲,如吹打乐、鼓吹乐、丝竹乐、锣鼓乐、军乐队等相关曲牌或乐曲,音声含义为烘托丧葬仪式的热闹氛围。2.人声+器声—近音乐+乐器声—地方戏曲、曲艺、流行歌舞等,音声含义为娱乐亲友,营造热闹气氛。3.器声—物件声—鞭炮,音声含义亦为制造热闹场面。4.人声—近语言—吉语,音声含义为祝福子孙、祈祷福佑。“中性的音声”主要有3项:1.人声+器声—近语言+近音乐+乐器声+法器声—各类信仰执仪者的唱念与相关伴奏,音声含义为超度亡魂。2.器声—物件声—鞭炮、砸瓦片/碗/甏、镜子声、钉棺材声,音声含义为震慑孤魂野鬼、标志仪节起至、报丧等内容。3.人声—近语言—言语,音声含义为招魂、报丧、吊唁、慰问、司仪主持语等。二、丧仪的情绪表现受篇幅所限,本文无法将相关12个地域中的丧葬仪式音声比较内容放置于正文中,在此仅按照“悲伤、中性、热闹”三种音声类型,将上述地域的丧葬仪式中7个仪节归纳如表2:下以□代表“悲伤的音声”、以△表示“中性音声”、以☆表示“热闹的音声”,则更能直观地表现出长江流域汉族聚居地丧葬仪式音声所营造的、从悲至喜的情绪色彩转变(见表3)。综观上述“终、殓、殡、葬、归”的过程,在亡者去世的最初一剎那,属于“终”之仪节的第一音声,不是热闹的鞭炮,不是欢快的鼓吹,是亲属爆发的宣泄悲痛之情的哭声。在丧仪结束的“归”之环节中,此时已没有哭声,若还有人失声痛哭,应属失礼的范畴。此时的音声包括众亲友拍着孝子的肩膀夸赞丧事办得体面的言语声、伴随着众亲友在餐桌上觥筹交错的快板乐曲声、孝子向各位前来捧场的亲友敬酒致谢声等等。总之,属于“归”的音声是欢乐、喜庆、圆满的象征。丧仪的情绪是如何从最初“终”的“悲伤”转到结束“归”时的“喜庆”?笔者认为,上述三类音声在丧仪的过程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正是在“悲伤的音声”、“中性的音声”、“热闹的音声”之交织、互动中,丧葬仪式完成从悲到喜的过程,从而体现“喜丧”之“喜”的根本含义。三、仪式中的宇重视音声中国的丧葬仪式为何要以悲开场、以喜结束,以悲喜交加的音声推动丧葬仪式的进行?笔者认为,这需要分析音声力图表述的宇宙观。何为宇宙观?宇宙观是指人们世界的认识,而世界是由时间与空间构成,因此宇宙观又是一种时空观。宇宙观具有地域性,不同地方的人认识世界的方法和观念存在差异,因此宇宙观为局内人所持有。局外人的研究意义不在于证其真伪,而是理解为何局内人持有如此宇宙观。在诸多礼俗仪式场合中,为何音声总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这与音声在仪式中的表述作用息息相关。语言是人类用于表述思想、交流意识的基本手段。在仪式中用于表述的不仅是近语言的声音,还有远语言近音乐的人声,以及物件声、法器声、乐器声等器物声,它们与语言一同参与了仪式的表述。而制造音声的缘由与意义之一在于表述局内人力图在仪式中展现的宇宙观。在汉族丧葬仪式中,音声究竟表述了何种宇宙观?从时间的角度看,在终、敛、殡、葬、归的仪式过程中,音声表述了人们将对亡者逝去的悲痛,一步一步转化为对亡者成为祖先的庆典,以此体现死是生的另一种存在方式,死是生的延续。这是对“生生不息”的另一种解释。从空间的角度看,亡者与亡魂的离与归反映了村民对于内与外的认识。村人生活在“内”——城里、村中、家内,亡者葬于“外”——田野、山中、郊外;活人的世界是社会的,死人的世界是自然的。活人与死人的关系是社会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通过丧葬仪式表现出处理内外关系的方式,表述了人对社会与自然的看法。正是如此,丧葬仪式的意义在于跨越了活人世界之内与死人世界之外,使得内外相连、社会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住宅销售代理合作框架协议
- 2024年员工继续教育协议
- 2024年学生辅导教学协议
- 2024年企业项目承包协议
- 2024年医疗设备OEM加工与技术转让合同
- 2024年二手房交易合同定制要点
- 2024年婚姻解除全协议
- 2024年地铁混凝土站点地面施工合同
- 2024年医药冷藏库租赁协议
- 2024年学生助学贷款合同
- 商会各类岗位职责
- 高中政治部编版教材高考双向细目表
- 四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M3U2 Around my home (Period 3) 上海牛津版试用版(共18张PPT)
- 轮扣式模板支撑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 酒店装饰装修工程验收表
-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 呼吸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出科理论试题及答案
- 调研报告:关于棚户区改造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 技工学校教师工作规范
- 2022年医院关于缩短患者平均住院日的管理规定
- 清新个人工作述职报告PPT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