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外贸易政策一、关税及其影响二、进口配额及其影响三、出口补贴及其福利影响四、倾销与反倾销五、其它非关税壁垒措施六、保护贸易理论对外贸易政策一、关税及其影响一、关税及其影响1、关税的种类(1)按征税对象分进口关税出口关税过境税(2)按征收方法分从价税从量税复合税一、关税及其影响1、关税的种类(1)按征税对象分进口关税出口2、进口关税的经济影响abcdefSdDdQPOS0S1D0D1PtPw(1)关税的消费效应(Consumptioneffect):-(a+b+c+d)(2)关税的生产效应(Productioneffect):+a(3)关税的财政收入效应(Fiscalrevenueeffect):+c(4)关税的收入分配效应(Incomedistributioneffect):
根据斯托尔珀-萨谬尔森定理,关税将增加受保护商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收入。(5)关税对市场竞争的影响:征收进口关税意味着保护本国的厂商垄断或默认国内厂商的垄断,妨碍竞争机制发挥作用可能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2、进口关税的经济影响abcdefSdDdQPOS0S1D0(6)进口关税对一国经济的净影响:-(a+b+c+d)+a+c=-(b+d)关税造成一国社会福利净损失(Deadweightloss),也称为关税的保护成本(Protectioncost),其中b为生产扭曲(Productiondistortion),即征税后国内成本高的生产替代原来来自国外成本低的生产,从而使资源配置效率下降;d为消费扭曲(Consumptiondistortion),即征税后由于价格提高使得消费者需求和消费量下降,从而造成资源闲置的损失。总之,关税有利于进口国的生产者和政府,不利于进口国的消费者,会降低进口国总体的福利水平。abcdefSdDdQPOS0S1D0D1PtPwcSDb+dPQOabcdfSdDdQPOS0S1D0D1PtPwP’we(6)进口关税对一国经济的净影响:-(a+b+c+d)+a上述分析是假定进口国是一个“小国”,是国际市场价格的接受者,面对的外国供给曲线是一条具有完全弹性的水平线。如果进口国是一个“大国”,影响世界市场价格,则关税造成的净福利影响是e-(b+d),上升还是下降不确定。上述分析是假定进口国是一个“小国”,是国际市场价格的(7)考虑两个国家情况下的关税效应考虑出口国的情况,进口国征收进口关税,将刺激国内生产者增加产品的生产,相应地会代替一部分进口。同时征收关税以后,该产品的价格上升,会导致进口国对进口品需求的减少,这种进口规模的缩减意味着出口国的出口商不得不减少产品的出口。如果出口国生产规模保持不变,该国的国内市场上在原有价格水平上的供给就会大于需求,从而迫使厂商降低商品的市场售价。这种价格的降低显然对消费者有利,而对生产者不利。由此可见,征收进口关税有利于进口国的生产者和政府以及出口国的消费者,而不利于进口国的消费者和出口国的生产者。(7)考虑两个国家情况下的关税效应考虑出口国的情况,进口国征3、有效保护率与关税结构关税的有效保护率(EffectiveRateofProtection,ERP)反映某一行业生产或加工中增加的价值(附加值)受保护的程度,通过关税引起的国内生产附加值的变动率来表示。其中Vj和Vj’分别表示征收关税前后j行业国内生产附加值。3、有效保护率与关税结构关税的有效保护率(Effective假定自由贸易条件下,每套服装价格1000元,国内生产需使用进口500元中间投入品,则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国内生产附加值为1000-500=500元。假定对服装征30%进口关税,中间投入品不征税,则征税后国内生产附加值为1000×(1+30%)-500=800元,ERP=(800-500)/500×100%=60%。假定自由贸易条件下,每套服装价格1000元,国内生产需使用进如果对中间投入品征40%进口关税,则征税后国内生产附加值为1000×(1+30%)-500×(1+40%)=600元,ERP=(600-500)/500×100%=20%。如果对中间投入品征30%进口关税,则征税后国内生产附加值为1000×(1+30%)-500×(1+30%)=650元,ERP=(650-500)/500×100%=30%。如果对中间投入品征40%进口关税,则征税后国内生产附加值为1可以看出,如果制成品关税保持不变,随着对中间产品征税上升,制成品的有效保护率下降,甚至出现负保护。关税的有效保护程度与关税结构有关。要提高或降低有效保护程度,就要改变关税结构。在实践中,发达国家关税结构一般具有随生产加工深度的增加提高关税税率的特征,即对初级产品进口实行低关税,而对制成品则实行较高的关税,这种现象称为“关税升级”(TariffEscalation)。在实践中,发达国家关税结构一般具有随生产加工深度的增加提高关Pre-andPost-UruguayRoundCascadingTariffStructureinIndustrialCountries.Pre-andPost-UruguayRoundCa二、进口配额及其影响1、进口配额的种类进口配额(ImportQuota)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对进口金额加以限制。进口配额按分配方法可分为两种:一是全球配额。它规定该国对某种商品在一定时间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它适用于来自任何一国的商品进口。主管机关按本国进口商的申请次序批给一定的允许进口的数量或金额,直至发放完规定的全部限额为止。二是国别配额。它是进口国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进口商品,规定不同的进口限额。进口配额按实施方式和限制程度还可分为绝对配额和关税配额。二、进口配额及其影响1、进口配额的种类进口配额(Import2、进口配额对一国福利的影响总的来说,配额的影响取决于其对进口的限制程度;在一般条件下,由于其所规定的进口量通常要小于自由贸易下的进口量,所以配额实施会引起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上涨,从而导致福利的下降。假设我们讨论的对象是一个小国,因而配额不会影响世界价格。如图所示,2、进口配额对一国福利的影响总的来说,配额的影响取决于其对进在自由贸易下,国内外价格相同,为Pw,国内生产和消费分别为OQ1、OQ2,进口为Q1Q2。现对进口设置一限额,假定限额为Q3Q4,而且Q3Q4<Q1Q2,于是国内价格由原来的Pw上涨为Pq,国内生产增加至OQ3,国内消费减少至OQ4。abcdefSdDdQPOQ1Q3Q2Q4PqPw此时,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为增加部分,而消费者剩余减少了,损失为(a+b+c+d)。与关税不同的是,实施配额不会给政府带来任何财政收入。综合起来,配额的净福利效应=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损失=a-(a+b+c+d)=-(b+c+d),其中b、d分别为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b+d为配额的净损失。至于c,在关税情形下我们知道它表示政府的关税收入,因此可被抵消,现在则称为配额收益(quotarevenue)或配额租金(quotarent),它实际上是一种垄断利润,它的去向视政府分配配额的方式而定。在自由贸易下,国内外价格相同,为Pw,国内生产和消费分别现实中,分配进口配额常常要与进口许可证相结合。分配许可证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竞争性拍卖;二是固定的受惠;三是资源使用申请程序。现实中,分配进口配额常常要与进口许可证相结合。(3)资源使用申请程序法。它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政府根据进口商递交进口配额管制商品申请书的先后顺序分配进口商品配额的方法。这种方法形成了申请人获得所需进口品的自然顺序,即按照先来后到获得所需商品。其缺点是,可能给管理部门留有利用职权“寻租”(rent-seeking)的机会。
(2)固定的受惠制。它是政府根据现有进口某种产品的企业在上一年度在进口该商品总额中的比重,将固定的份额分配给某些企业的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简便,但其问题是(i)政府不再有关税收入或拍卖许可证的收入;(ii)这种方式带有某种垄断性,它意味着,新增的企业难以获得此种商品进口的特权。因此这种分配方式不利于打破垄断,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比较而言,公开拍卖可能是分配进口配额的最好方法。(1)政府可通过拍卖的方法分配许可证。一般情况下,进口商所付购买许可证的成本要加到商品的销售价格上。但这种方法属于市场方法,具有较高的效率。(2)固定的受惠制。它是政府根据现有进口某种产品的企业在上3、配额与关税的比较(1)配额比关税更严厉,在征收关税的情况下,如果一国出口商试图进入课征关税的市场,那么只要在产品价格或质量上有竞争力就有可能渗透进该国的市场;而在采取进口配额措施的情况下,无论出口国生产的产品在价格或质量上有多强的竞争力,由于进口的数量是确定的,出口国都不可能打入进口国市场。(2)关税的征收是通过价格变动影响国内对进口品的需求,而配额的实施则是限制商品的进口量或进口金额,因此配额在实施上和对进口限制的程度方面更直接、更易于控制。(3)关税成为政府收入,而配额租金可能成为政府收入,也可能成为进口商收入。3、配额与关税的比较(1)配额比关税更严厉,在征收关税的情况三、出口补贴及其福利影响1、出口补贴的含义出口补贴(exportsubsidy),是指一国政府为鼓励某种商品的出口,对该商品的出口所给予的直接补助或间接补助。直接补助是政府直接向出口商提供现金补助或津贴。间接补助是政府对选定商品的出口给予财政税收上的优惠。如对出口的商品采取减免国内税收(如宽减公司所得税等)、向出口商提供低息贷款等。出口补贴的目的是为了使本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能以低于实际生产成本的价格出售其产品,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扩大产品的出口。三、出口补贴及其福利影响1、出口补贴的含义出口补贴(2、出口补贴的经济影响abcdefSdDdQPOQ1Q3Q2Q4PsPw在自由贸易下,世界价格为Pw,国内消费和生产分别为OQ1和OQ2,此时出口量为Q1Q2。如果政府给予本国出口生产者每单位产品金额为s的出口补贴,则本国出口生产者现可以以高于市场价格的成本进行生产,如图所示,出口生产者的生产由原来的OQ2扩大到OQ4。在政府的补贴下,厂商愿意增加其产品的出口量至Q3Q4,此时国内的供应量减少到OQ3。这种过度出口造成国内供应的减少,从而国内的市场价格上升为Ps,高于补贴前的价格Pw,由于价格上升,国内消费减少至OQ3。可见,出口补贴扩大了产品的出口,但这种出口是“过度出口”,是靠牺牲本国正常消费增加的出口。2、出口补贴的经济影响abcdefSdDdQPOQ1Q3Q2出口补贴使出口国的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b+c,使消费者剩余减少了a+b,同时政府增加了b+c+d的补贴开支。所以,出口补贴的福利净效果=生产者剩余增加-消费者剩余损失-政府补贴=-(b+d)。既然出口补贴对一国的经济福利是负效应,为什么各国还要采取这种政策呢?实际上,在出口国政府看来,如果短暂的出口补贴损失,或消费者福利损失,能够促成该国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而获得规模经济效应,或者能够促进本国经济的成长等长远利益,那么这种损失也许是值得的。
从进口国的角度看,出口补贴是一种威胁。因为接受补贴的产品都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将产品销到国外市场,从而会挤垮进口国的同类工业,对此各国都采取一些反补贴措施,以反对因出口补贴而带来的“不公平竞争”。出口补贴使出口国的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b+c,使消费者剩余减四、倾销与反倾销1、倾销的含义倾销(dumping)是在不同国家市场间进行的一种价格歧视行为。它是指出口商以低于本国国内价格或成本向国外销售商品的行为。确定倾销的标准是该产品是否以低于本国国内市场价格或成本在国外市场上销售商品。通常判断是否构成倾销的依据主要有:(1)进口国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是否受到低价进口品的冲击,以致其市场份额明显减少;(2)进口国同类企业的利润水平是否明显降低;(3)在低价进口品的冲击下,进口国的同类工业是否难以建立起来。2、倾销的类型及其影响倾销就其性质来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持续性倾销(persistentdumping);另一种是掠夺性倾销(predatorydumping)。四、倾销与反倾销1、倾销的含义倾销(dumping)是在不同(1)持续性倾销:是指这种倾销的存在是无限期的,厂商采取这种行为的目的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形成持续性倾销的条件有三个:(1)市场是不完全竞争的;(2)企业在国内外市场所面临需求弹性不同。其中国外市场的需求弹性比国内市场的需求弹性要大;(3)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是完全分割的,因此不存在销售到国外市场的产品流回本国的可能性。PPMCDFMRFMCQQOO国内市场国外市场DHMRHPFPH左图表示企业在国内市场所面临的需求曲线(DH)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H);,右图表示本国企业在国外市场所面临的需求曲线(DF)和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MRF)。为了分析的方便,我们假定企业的边际生产成本为常数。(1)持续性倾销:是指这种倾销的存在是无限期的,厂商采取这在图中,边际成本曲线与企业国内外市场的边际收益曲线的交点分别决定了其在国内外市场的销售量,再由国内外市场的需求曲线,可确定对应销售量的市场价格,企业在国内外的销售价格分别为PH、PF,由于国外市场的需求曲线更为平坦(需求弹性相对较大),故对应的价格低于国内价格。由于此种倾销行为是为了谋求最大利润,是一种合理的企业行为,所以只要不受约束,它就可持续下去。对于进口国的消费者来说,这种持续性倾销商品的行为意味着消费者可以享受低价商品,从而提高了进口国的实际收入水平。因此,持续性倾销对进口国的消费者有利,而不利于进口国同类产业的发展。在图中,边际成本曲线与企业国内外市场的边际收益曲线的交点分别(2)掠夺性倾销:是指为了排除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出口商暂时以较低的价格向国外市场销售商品,一旦达到目的,获取垄断地位后企业又会重新提高价格,以获取垄断性的超额利润。
掠夺性倾销的有害性表现在企业降低价格的临时性和暂时性,进口国消费者只获得了暂时性的利益,一旦倾销者提高价格,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水平不但不会上升,反而还会下降。
一般来说,不管是哪一种类型的倾销,倾销都不利于进口国的生产者,会给他们带来压力,因此倾销会招致进口国国内生产者的反对。(2)掠夺性倾销:是指为了排除市场上的竞争对手,出口商暂时以3、反倾销与反倾销税虽然倾销对进口国消费者可能有利,但倾销使进口国同类企业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严重的压力,甚至使其难以生存,因而国内生产者会要求政府采取反倾销(anti-dumping)政策措施,以抵消倾销对进口国市场的强烈冲击,保护本国同类产业的发展。反倾销的一般做法是征收反倾销税。所谓反倾销税是指,进口国政府在确定外国出口商销售到本国市场的商品有倾销行为时,对该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反倾销税的征收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1)它可以减少国内对低价进口品的需求。理论上说,其征税额应为两种价格之间的差额,才能达到抵消不正当竞争,或不公平竞争的目的。
(2)反倾销税可使进口品价格提高到进口国国内市场价格的水平,从而保护了国内同类商品的生产者。3、反倾销与反倾销税虽然倾销对进口国消费者可能有利,但倾销使五、其它非关税壁垒措施1、自愿出口限制(VoluntaryExportRestraints,VER)自愿出口限制是指,商品出口国在进口国的要求或压力之下,自愿地限制某些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数量,或出口金额。
自愿出口限制的特征:
1.自愿出口限制并非出自“自愿”,它往往是在进口国的压力下实施的限量出口的措施。
2.表面上看,自愿的出口限制是一种比较温和的非关税壁垒措施,实际上它与配额一样严厉,同样使出口商难以凭借产品的非价格优势渗入进口国的市场。
3.自愿出口限制是进口国比较隐蔽易行的保护措施。五、其它非关税壁垒措施1、自愿出口限制(Voluntary2、歧视性的公共采购歧视性的公共采购是一国政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制度,给予国内供应商优先获得政府采购订单的一种非关税壁垒措施。在各国经济运行中,政府已经成为多种公共物品的购买者。例如,一些国家规定,政府采购要优先购买本国商品,从而形成对外国销售商的歧视。为此国际社会提出一些约束措施,但在具体执行时,尚有许多困难。2、歧视性的公共采购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或国营贸易是指,国有企业或公营企业获得特权直接经营对外贸易,因而形成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在国有企业垄断外贸的情况下,关税及其他保护贸易政策措施的作用十分有限。在此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根据国家计划安排商品的进出口,并通过国营外贸公司具体贯彻执行。在此情况下,即使各种商品的进口关税很低,进口也难以增加。国营外贸的根本弊病是,人为地扭曲了资源的配置,并且垄断产生出过度保护和低效率等后果。3、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3、对外贸易的国家垄断4、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技术标准是进口国为保证各种商品的进口质量符合一般的技术要求而作出的有关规定。然而,一些国家为限制某些商品的进口,常常规定一些外国难以掌握的技术标准或技术要求,以便寻找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的理由。技术标准是一项比较严厉的非关税壁垒措施。这些标准意味着,运到进口国口岸的商品可能因为技术标准不符而被拒之门外。
卫生检疫标准是一国对进口的动植物及其制品、食品、化装品等所实施的必要的卫生检疫,以免传染疾病或病虫害。但是却成了非关税壁垒的一项重要措施。进口国为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常常以不合卫生标准为由,将外国产品拒之国门之外。4、技术标准和卫生检疫标准技术标准是进口国为保证各种商品的进六、保护贸易理论1、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重商主义(代表人物托马斯·孟,ThomasMun)认为金银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要获取更多的金银,除了本国开采金银矿藏外,只有通过对外贸易,用产品出口换取别国的金银,因此对外贸易是增加金银财富的唯一源泉。据此,重商主义提出奖出限入的政策措施,主张政府通过鼓励出口、限制进口来干预对外贸易,以实现多出口、少进口,通过贸易顺差使金银更多地流入本国,增加本国的财富。幼稚产业的观点最早由美国政治家汉密尔顿(AlexanderHamilton)于1791年提出的,但真正引起人们注意的是在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FriedrichList)的论述之后,他在1841年出版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一书中详细阐述了幼稚产业保护的理论。六、保护贸易理论1、重商主义的保护贸易理论重商主义(代表人物2、幼稚产业保护理论李斯特认为,一国实行贸易政策的原则是,其贸易政策必须同本国工业发展的进程相适应。他提出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都要经历5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农工商业时期。不同时期应该采取不同的贸易政策。例如,在农业时期,一国可以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自由输出农产品,自由输入工业品,一方面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培育工业基础。在农工业时期要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对本国有发展潜力的工业,采取贸易保护措施,防止外国的竞争,实现本民族工业的建立与发展。在农工商业时期,当本国的工业已经有了相当的基础以后,可以采取自由贸易政策,并用先进的工业品打入别国市场,以获取最大的贸易利益机会。2、幼稚产业保护理论幼稚产业(infantindustry)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幼稚产业的判定标准:(1)穆勒标准(Mill’stest):当某一产业规模较小、其生产成本高于国际市场价格的时候,如果政府给予一段时间的保护,使该产业能够发展壮大,以充分实现规模经济,降低成本,那么该产业就可以作为幼稚产业来加以扶植。幼稚产业(infantindustry)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2)巴斯塔布尔标准(Bastable’stest):判断一种产业是否属于幼稚产业,不光要看将来是否具有成本优势,还要在将保护成本与该产业未来所能获得的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加以比较之后才能确定。如果未来预期利润的贴现值小于目前的保护成本,那么对该产业进行保护是得不偿失的。可见巴斯塔布尔标准比穆勒标准要求更高,即它要求被保护的幼稚产业在经过一段时期的保护之后,不仅能够自立,而且还必须能够补偿保护期间的损失。(3)坎普标准(Kemp’stest):幼稚产业保护应以实现被保护产业的外部规模经济为前提,即如果某一产业将来在经过保护之后能带来外部经济效应,则暂时性的保护是可以考虑的。坎普认为,在内部规模经济的情形下,即使某一产业符合穆勒和巴斯塔布尔的标准,政府的保护也不见得是必要的。因为企业自身的牟利性决定了该产业会自动地发展下去;而在外部规模经济存在时,私人边际收益与社会边际收益之间可能出现偏离。只要其在保护之后,能够产生显著的外部经济效应,则仍有保护的必要。可见,与强调内部规模经济的前两个标准不同的是,坎普标准更加强调外部规模经济与幼稚产业保护之间的关系。(2)巴斯塔布尔标准(Bastable’stest)3、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凯恩斯认为,国际贸易收支顺差可以从两个方面促进有效需求的增加:一是一国净出口的增加本身就是本国有效需求水平的提高,进而导致国民收入的提高;二是通过贸易收支的顺差,直接影响到国内货币的供应量,从而压低国内利息率,刺激国内的私人贷款,增加私人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因此,凯恩斯提出政府应该关注、进而应该干预对外贸易,采取奖励出口、限制进口的作法。
当然,凯恩斯的保护贸易政策不单纯等同于重商主义。凯恩斯指出:贸易收支的顺差是不可以无限量地增加下去的,因为当贸易收支顺差过大时,国内的货币供应量就会过多,从而使商品价格过高,影响本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国际竞争能力;而且贸易收支过度顺差还会使本国的利息率降低,进而引起资本外流,造成本国投资的减少。所以,凯恩斯认为,政府干预、保持贸易收支的顺差不是一个长期目标,这只是在一国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下才偶尔使用的手段。3、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凯恩斯认为,国际贸易收支顺差可以4、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普雷维什(RaulPrebisch)认为,整个世界经济体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少数工业化国家,处于国际经济体系的中心;另一部分是广大的非工业化发展中国家,处于国际经济体系的外围。中心国家和外围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截然不同。中心国家依靠资本和技术优势占据主导地位,享受着国际分工产生的绝大多数利益;而外围国家由于技术水平落后,生产效率低下,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处于十分被动的地位,主要靠出口初级产品与中心国家发生交往,成为中心国家的经济附庸,几乎享受不到国际分工的利益。因此,发展中国家如果依据传统的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将永远无法改变贫穷落后状况。4、普雷维什的“中心——外围”理论普雷维什(RaulPre外围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但中心国家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很低,收入增加并未带动对初级产品需求的明显增加。外围国家进口工业制成品,而制成品的需求弹性较高,收入的增长会显著增加对制成品的需求。上述特点决定了初级产品的相对价格不断下降,工业制成品相对价格不断上升,外围发展中国家贸易条件恶化。普雷维什主张发展中国家通过实施贸易保护政策,促进国内工业化进程,改善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地位,摆脱受控制、受剥削的处境。在外围发展中国家实行保护贸易政策的同时,中心国家应向外围国家开放市场。外围国家实行贸易保护是为了实现工业化,从而摆脱在世界经济中的不平等地位而采取的措施,它不会妨碍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外围国家向中心国家出口增长后,便会增加从中心国家的进口,特别是机器设备等的进口。因此,中心国家向外围国家开放市场,不仅有利于外围国家增加出口,最终也会促进中心国家向外围国家的出口,是互惠互利的。外围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但中心国家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弹性很5、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8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转而以实证分析方法去研究贸易政策问题。这种分析吸收了公共选择理论的一些思想,能比较好地解释现实中的贸易保护主义现象,这就是所谓的贸易政策或保护的政治经济学(Thepoliticaleconomyoftradepolicyorprotection)。
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是,任何一项经济政策都可能会影响到一国的收入分配格局,因而不同社会阶层或利益集团对此会有不同的反应,受益的一方自然支持这项政策,而受损的一方则会反对这项政策,各种力量交织在一起最终决定政策的制定或选择。5、贸易保护的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80年代起,越来越多的经济根据前述特定要素模型,自由贸易有利于出口部门的特定要素,而不利于进口替代部门的特定要素,劳动者所受的影响则不确定。反之,若对进口商品征收关税或设置其它贸易壁垒,则会提高进口替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降低出口部门特定要素的实际收入,对劳动者实际收入的影响不确定。一国究竟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还是实行贸易保护政策,则要看不同利益集团院外活动(Lobbying)的结果。根据前述特定要素模型,自由贸易有利于出口部门的特定要素假定社会中存在的利益集团有三种:进口替代部门、出口部门和消费者群体。为了使政策制定有利于自己一方,假设各个利益集团通过院外活动方式来游说政府部门政策制定者。院外活动需要一定的成本,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负担这样的成本。一般来说,成本的分担与其可获得的收益成正比。由于外国商品的进口对进口替代部门的冲击比较明显,再加上很多行业的生产者常集聚在一地,所以进口替代部门的院外活动比较容易进行;对出口部门来说,对进口替代部门的保护虽然不利于本部门,但影响效果是间接的,不易判断清楚,所以出口部门对保护政策的反对并不强烈;在三个利益集团中,消费者群体对贸易政策的态度可能最为暧昧。虽然限制进口会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但进口商品只是消费者众多消费品中的一种,所以每个消费者利益受损的程度可能并不显著。再者消费者数量众多,也难以达成共识,采取统一行动。假定社会中存在的利益集团有三种:进口替代部门、出口部门和消费总的来说,政府最终选择贸易保护政策取决于社会中各个集团的力量对比。由以上的讨论可知,进口替代部门对限制进口政策的需求最为强烈,而其他利益集团的反对活动可能并不明显。因此,只要院外活动成功后的利益所得能抵消院外活动成本,进口替代部门就会积极行动,从而可能会使政策制定倾向于贸易保护。在这种情况下,政策的制定可能会偏离国家整体福利最大化这一目标,因为政策制定只是有利某些利益集团,可能并不利于整个国家的福利。同样,在贸易政策措施的具体选择上,其原则也是有利于某些利益集团,而不一定有利于国家福利。总的来说,政府最终选择贸易保护政策取决于社会中各个从实际情况看,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确实能解释许多原来所不能解释的现象。例如,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贸易保护程度相对较高。依据要素禀赋理论,发达国家在劳动密集型行业上处于比较劣势,这些行业面对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生存较为艰难。但由于历史上一些原因,这些行业对政府的政策制定者有较强的影响力,再加上这些行业的劳工组织比较完善,所以这些行业往往能成功地促使政府采取较高的保护。此外,还有一种情形可以合理解释贸易保护主义的存在,即所谓的贸易保护的民族主义。当今世界,尽管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在逐步加强,但是各国还是要力争体现本民族的特点,并以本国生产的产品来展示自己的经济实力。当一国在世界面前没有这种代表性产品,或者这种代表性产品只是代表了本民族经济发展落后的一面时,一种民族自强意识会被唤起,促使人自强自立。同样,当本国市场上充斥着大量的外国产品时,特别是代表先进技术的产品是外国产品时,民族的自强自立之心会突出化。政府或政党常常会夸大或利用这种民族情绪,大力宣扬贸易保护主义对本民族利益的重要性,从而使得贸易保护比自由贸易的决策更容易被国民所接受。从实际情况看,贸易政策政治经济学确实能解释许多原来所不能解释战略性贸易政策一、最佳关税论二、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一、最佳关税论一、最佳关税论在大国情形下,关税可改善本国的贸易条件,这意味着关税有可能改善本国的福利水平,即实施贸易保护可获得超过自由贸易下的利益,这一点正是最佳关税论(Theoptimumtariff)的核心思想。在大国情形下,关税负担是由国内消费者和国外出口商共同承担的,双方承担的程度取决于出口商产品的供给弹性和进口国对该产品的需求弹性。
需求富于弹性是指当产品的市场价格变化时,需求量变化的程度(百分率)超过该产品价格本身的变化程度。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需求弹性决定于三个因素,即消费者对该产品本身的需求弹性;对来自国外出口商产品的依赖程度以及外国出口商产品所面临的替代品的多寡。
1、供求弹性与关税承担一、最佳关税论在大国情形下,关税负担是由国内消费者和供给富于弹性是指当商品价格变化后,供给量变化的程度超过其价格变化的程度。从国际贸易的角度看,某种产品的出口供给弹性,决定于将该产品出口到征税国市场的依赖程度。
总的来说,当一国政府要对某种产品征收进口关税时,国外生产者和国内消费者承担关税与否以及承担关税的程度,决定于被征税厂商商品的供给弹性与需求弹性。供给富于弹性是指当商品价格变化后,供给量变化的程度超过其价格如果出口国对进口国的市场依赖程度较大,征税商品的供给弹性很小,就意味着外国出口商要承担更多的关税;如果出口国对进口国的市场依赖程度较小,那么出口商就不愿意承担任何关税。
如果进口国对该产品的需求有弹性,结果其进口规模会随着关税的上升而下降;如果进口国对该厂商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小,甚至无弹性,结果进口国的消费者可能承担绝大部分进口关税。
最佳关税就是在充分考虑出口供给弹性和进口需求弹性的基础上,确定一适当的关税水平。如果出口国对进口国的市场依赖程度较大,征税商品的供给弹性很小2、最佳关税最佳关税,是指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关税水平。确定最佳关税的条件是进口国由征收关税所引起的额外损失(或边际损失)与额外收益(边际收益)相等。最佳关税不会是禁止性关税。因为在禁止性关税下,进口国不能进口该产品,因而也就无从获利。最佳关税也不能是零关税,零关税不能使进口国获得比自由贸易更多的经济利益。因此,最佳关税是在零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寻找某一最佳点,在这一点,因贸易条件改善而额外获得的收益恰好抵消了因征收关税而产生的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所带来的额外损失。2、最佳关税最佳关税,是指使本国福利达到最大的关税水平。确定AWCBt*tHtO图中横坐标表示关税率,纵坐标表示征收国的福利水平,曲线AB表示关税水平对本国福利的影响。A点对应的关税为零,即OA代表自由贸易状态下的社会福利水平。tH表示禁止性关税,对应于该关税水平,国内经济又回到了封闭状态下,所以当关税水平大于或等于tH时,社会福利水平要低于自由贸易下的福利水平。如图所示,曲线AB在C点的切线斜率为零,即在这一点,进口国的福利达到最高,对应于这一点的关税税率为t*,该税率即为最佳关税。P=50-2QP=10+2QPQPwtQwQtOP=10+2QP=50-2QP=30Q=1050-2Q=10+2Q+tQ=10-1/4tL=½×(30+1/2t-30)×(10-10+1/4t)=1/16t2R=(30-30+1/2t)×(10-1/4t)=5t-1/8t2Max(R-L)t*=40/3Max(R-L)=100/3AWCBt*tHtO图中横坐标表示关税率,纵坐标表示征收国的3、最佳关税的来源与抽取垄断租金上面关于最佳关税的讨论是基于供求弹性而言的,此外,从垄断角度讲,征收最优关税还意味着从出口商那里抽取一部分垄断租金(snatchingrent),即关税带来的利益来源于垄断厂商的一部分垄断利润。
在垄断存在的条件下,垄断出口商为保证利润最大化,将承担一部分关税负担。假定在进口国市场上没有其他生产者生产同类产品,因而出口商是进口国市场某种产品的唯一供应者(或垄断者)。图中进口国国内需求曲线为D(这也是出口商在进口国所面对的需求曲线),边际收益曲线为MR,为了方便起见,假设出口商的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同,且为常数,故平均成本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是一条相同的直线。3、最佳关税的来源与抽取垄断租金上面关于最佳关税的讨论是基于PMR在进口国征收关税前,出口商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决定其在进口国国内市场的销售量和价格,图中边际收益曲线MR与边际成本曲线MCm的交点决定了销售量和价格,分别为Qm、Pm。此时,出口商获得的垄断利润为PmAECm。
征收关税后,出口商的出口成本由Cm升至Ct,现在出口商出于利润最大化的考虑,会重新确定其销售量与价格,由图可知,它将以更高的价格Pt出售低于原来销售量的产品(Qt)。由于边际收益曲线比需求曲线更陡,所以征收关税后,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涨幅度要低于出口商成本的上涨幅度。
MCmCmCtQmQQtPmPtDMCtOABEFGHIPMR在进口国征收关税前,出口商根据利润最大化条件决定其在进由于征税后,国内市场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且消费减少,所以消费者福利遭受损失。如图所示,消费者剩余的减少部分为PtIAPm,但政府财政收入增加了CtGFCm,此时,关税的净福利效应取决于PtIAPm与CtGFCm的比较。因为价格上涨的幅度小于关税,即PtPm<CtCm,所以PtIHPm<CtGFCm。如果进口需求弹性比较高(即需求曲线比较平坦),那么△IAH的面积就会很小,此时,关税就有可能改善进口国的福利。在这种情况下,可确定一最佳关税率使得进口国的福利达到最大。
另一方面,征税后,出口商的利润要减少,如图所示,出口商的利润减少部分=(CtGFCm+AEFH)-PtIHPm,即关税“抽取”了部分垄断利润。
由于征税后,国内市场进口商品价格上升,且消费减少,所以消费者4、关税战最佳关税论虽然指出贸易保护可能使一国获得比自由贸易更多的利益,但这种利益的获得是以他国利益的牺牲为代价的。因为征收最佳关税在改善进口国贸易条件的同时,它的贸易伙伴国的贸易条件自然也就恶化了,所以贸易伙伴国的利益会遭受损失。这种“以邻为壑”的做法自然容易遭到受害一方的报复。如果贸易伙伴国进行报复,反过来对来自原征税国的进口产品也征收最佳关税,就会使得最初征收关税国家的目的落空,最终甚至可能爆发关税战。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一次关税战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提高关税,西班牙、瑞士、意大利、加拿大、澳大利亚、古巴、法国、墨西哥和新西兰加入关税战。这场关税战对30年代的大危机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阻碍了经济恢复。4、关税战最佳关税论虽然指出贸易保护可能使一国获得比自由贸易二、战略性贸易政策
战略性贸易政策(StrategicTradePolicy
)是指20世纪80年代中期出现的、建立在一种特殊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寡头垄断市场结构基础上的贸易政策理论。
它具体是指政府所施加的、能够维持或改变不完全竞争企业的战略行为,使市场竞争朝向有利于本国获取最大利益的方向发展的政策。1、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定义和内容二、战略性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StrategiJamesA.BranderA.MichaelSpencePaulKrugman战略性贸易政策最为强调的政策主张主要有两种:一是出口补贴政策:由布兰德(Brander)和斯潘瑟(Spencer)提出;二是进口保护以促进出口政策:由克鲁格曼(Krugman)提出。JamesA.BranderA.MichaelSp假定飞机生产行业是寡头垄断,有两家相互竞争的企业——波音公司和空中客车公司,它们分属美国和欧盟。2、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核心思想BOEINGVSAIRBUS假定飞机生产行业是寡头垄断,有两家相互竞争的这两家企业生产技术相同,都能生产150座位的客机。它们都希望进入并长期占领第三国的市场。空中客车生产不生产波音公司生产不生产(-5,-5)(100,0)(0,100)(0,0)若一家公司比如波音公司抢先进入市场,会获得丰厚的垄断利润,此时空中客车公司的最优策略是不生产。这两家企业生产技术相同,都能生产150座位的客如果欧盟对空中客车公司生产飞机提供2500万美元的补贴,则会改变企业的战略行为和博弈结果。空中客车生产不生产波音公司生产不生产(-5,20)(100,0)(0,125)(0,0)此时不论波音公司生产还是不生产,空中客车公司都会生产并进入市场,在这种情况下,波音公司会选择退出市场。空中客车获得1.25亿美元的利润。如果欧盟对空中客车公司生产飞机提供2500万美元的补由此可见,当国际市场处于寡头垄断地位时,一国政府实施支持和补贴政策会改变本国企业的竞争地位,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由此可见,当国际市场处于寡头垄断地位时,一国政府实施首先,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实施是以对市场估计比较准确为前提的。如果对市场信息了解不完全,则政府补贴的收效可能不大,甚至会出现亏损。假定波音公司掌握了一项新技术,使其在生产飞机时能多获得1000万美元的利润,而这一点欧盟政府并不了解。3、战略性贸易政策成功实施的前提条件首先,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实施是以对市场估计此时欧盟对空中客车补贴后,该公司进入市场,而波音公司也会进入市场,最终空中客车只获得2000万美元的利润,再考虑政府支出的2500万美元补贴,欧盟的净损失为500万美元。空中客车生产不生产波音公司生产不生产(5,20)(110,0)(0,125)(0,0)此时欧盟对空中客车补贴后,该公司进入市场,而波音公司
其次,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实施是以对手不采取行动为前提的。如果竞争对手也要求其政府采取同样的政策来对付对方,可能导致两败俱伤。其次,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成功实施是以对手不采取
(1)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阐明了寡头垄断条件下政府干预、刺激本国出口的基本动力,为各国政府不断加强对外贸易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4、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意义
(2)战略性贸易政策提出了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相分离的问题,指出政府政策可以创造竞争优势。(1)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阐明了寡头垄断条件下政府干预国际经济一体化国际经济一体化本章结构安排:第一节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第二节关税同盟理论第三节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实践本章结构安排:第一节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第一节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
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所建立起来的经济合作组织。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有五种形式,即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第一节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是指1、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行政上独立的经济体之间通过达成协议,相互取消进口关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而形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自由贸易区的特征包括:
(1)在一体化组织参加者之间相互取消了商品贸易的障碍,成员经济体内的厂商可以将商品自由地输出和输入,从而真正实现了商品的自由贸易。
(2)成员经济体之间没有共同对外关税。各成员经济体之间的自由贸易,并不妨碍各成员经济体针对非自由贸易区成员国(或第三国)采取其他的贸易政策。1、自由贸易区自由贸易区(FreeTradeArea)是自由贸易区的特征包括:
(3)为区分来自非成员国和成员国的产品,以保持各国对外关税的有效性,通常采取“原产地原则”:只有产自成员经济体内的商品才享有自由贸易,或免进口税的待遇。
一般来说,所谓的原产地产品是指,成品价值的50%以上是在自由贸易区内各成员国生产的产品。有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对某些敏感产品的原产地规定更加严格,要求产品价值的60%,甚至75%以上产自成员国时才符合原产地产品的规定。自由贸易区的特征包括:
2、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CustomsUnion)是指在自由贸易区的基础上,所有成员统一对非成员国的进口关税或其他贸易政策措施。关税同盟的特征包括:
(1)与自由贸易区不同,关税同盟的成员国在相互取消进口关税的同时,设立共同对外关税,成员经济体之间的产品流动无须再附加原产地证明。这实际上意味着,关税同盟的成员国将关税的制定权让渡给经济一体化组织。
(2)从经济一体化的角度看,随着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各成员国为保护本国的某些产业,需要采取更加隐蔽的措施,如非关税壁垒。2、关税同盟
关税同盟(CustomsUnion)是指在自3、共同市场共同市场(CommonMarket)是指各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自由贸易、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而且还实现了服务、资本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可以说共同市场是比自由贸易区和关税同盟更高一级的经济一体化形式。3、共同市场共同市场(CommonMarket)是指各成员共同市场的特征
(1)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商品的自由流动,还实现了生产要素和服务的自由流动。服务贸易的自由化意味着,成员国之间在相互提供通讯、咨询、运输、信息、金融和其它服务方面实行自由,没有人为的限制;资本的自由流动意味着,成员国的资本可以在共同体内部自由流出和流入;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意味着,成员国的公民可以在共同体内的任何国家自由寻找工作。(2)为实现上述要素的自由流动,各成员国之间要实施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间接税制度,并且协调各成员国之间同一产品的课税率;协调金融市场管理的法规、以及成员国学历的相互承认等等。
(3)共同市场的建立需要成员国让渡多方面的权利,主要包括进口关税的制定权,非关税壁垒,特别是技术标准的制定权,国内间接税率的调整权,干预资本流动权等等。共同市场的特征
(1)成员国之间不仅实现了商品的自由流动,4、经济联盟经济联盟(EconomicUnion)是指不但成员国之间废除贸易壁垒,统一对外贸易政策,允许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而且在协调的基础上,各成员国采取统一的经济政策。4、经济联盟经济联盟(EconomicUnion)是指不但经济联盟的特点:
(1)成员国之间在形成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协调它们之间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
(2)当汇率政策的协调达到这样的程度,以致建立了成员国共同使用的货币,或统一货币时,这种经济联盟又称为经济货币联盟。
(3)各成员国不仅让渡了建立共同市场所需让渡的权利,更重要的是成员国让渡了使用宏观经济政策干预本国经济运行的权利。特别是,其成员国不仅让渡了干预内部经济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保持内部平衡的权利,也让渡了干预外部经济的汇率政策,维持外部平衡的权利。经济联盟的特点:
(1)成员国之间在形成共同市场的基础上,5、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完全的经济一体化(PerfectlyEconomicIntegration),是指成员国在实现了经济联盟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协调、乃至统一的经济一体化形式。5、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完全的经济一体化(PerfectlyE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1)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就是经济一体化的最终阶段。
(2)就过程而言,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是逐步实现经济及其他方面制度的一体化。
(3)从结果上看,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是类似于一个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包括两种形式:
A.邦联制,其特点是,各成员国的权利大于超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权利。
B.联邦制,其特点是,超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的权利大于各成员国的权利。完全的经济一体化的特征:
(1)完全的经济一体化就是经济一
总的来说,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全的经济一体化是处在不同层次上的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根据它们让渡国家主权程度的不同,一体化组织也从低级向高级排列;但是这里不存在低一级的经济一体化组织向高一级经济一体化组织升级的必然性。它们可以根据成员国的具体情况决定,经过一段时期的发展是停留在原有的形式上,还是向高一级经济一体化组织过渡。关键的问题是各成员国需要权衡自己的利弊得失。总的来说,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6、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条件第一,成员国在地理位置上相互邻近;第二,成员国之间经济的互补;第三,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建立和稳定需要照顾到每个成员国的经济利益;第四,成员国之间的政治制度比较接近。6、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建立的条件第一,成员国在地理位置上相互第二节关税同盟理论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
关税同盟的重要特点是“对内自由、对外保护”。因此,关税同盟在扩大区域内贸易的同时,也减少了区域内成员国与区域外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对关税同盟所产生的贸易影响的理论分析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贸易创造(tradecreation)效应和贸易转移(tradediversion)效应。第二节关税同盟理论一、关税同盟的静态效应1、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贸易创造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所带来的贸易规模的扩大,从而提高了成员国的福利。贸易转移是指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成员国与非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1、贸易创造与贸易转移贸易创造是指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假设世界上有A、B、C三个国家,都生产某一相同产品,但三国的生产成本各不相同。现以A国为讨论对象,在图中,SA表示A国的供给曲线,DA表示A国的需求曲线。假设B、C两国的生产成本是固定的,图中PB、PC两条直线分别表示B、C两国的生产成本,其中C国成本低于B国。在组成关税同盟之前,A国对来自B、C两国的商品征收一相同的关税t。假设A国是一小国,征收关税之后,B、C两国的相同产品若在A国销售,价格分别为PB+t、PC+t(<PA),很显然,B国的产品价格要高于C国,故A国只会从C国进口,而不会从B国进口。此时,A国国内价格为PC+t,国内生产为OQ1,国内消费为OQ2,从C国进口为Q1Q2。bcQQ1Q2Q3Q4DASAPAPBPCPB+tOPPC+tade假设世界上有A、B、C三个国家,都生产某一相同产品,但三国的假设A国与B国组成关税同盟,组成关税同盟后共同对外关税假设仍为t,即组成关税同盟后,A国对来自B国的进口不再征收关税,但对来自C国的进口仍征收关税。如图所示,B国产品在A国的销售价格现为PB,低于PC+t,所以B国取代C国,成为A国的供给者。由于价格的下降,A国生产缩减至OQ3,Q3Q1是A国生产被B国生产所替代的部分,此为生产效应。另一方面,价格的下降引起A国消费的增加,消费由原来的OQ2升至OQ4,消费的净增部分Q2Q4为关税同盟的消费效应。组成关税同盟后,A国的进口由原来的Q1Q2扩大到Q3Q4,新增加的贸易即是贸易创造效应,贸易创造效应=生产效应+消费效应=Q3Q1+Q2Q4。除去贸易创造部分,剩下的Q1Q2部分,原来是从同盟外(C国)进口的,但组成关税同盟后,则改由同盟内其他成员(B国)进口,即贸易方向发生了转移,故贸易转移效应=Q1Q2。bcQQ1Q2Q3Q4DASAPAPBPCPB+tOPPC+tade假设A国与B国组成关税同盟,组成关税同盟后共同对外关税假设仍2、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组成关税同盟后,A国消费者福利改善,而生产者福利则降低。如图所示,消费者剩余增加(a+b+c+d),生产者剩余减少a。另外,原来从C国进口的关税收入c+e现在由于改从同盟国进口而丧失。综合起来,关税同盟对A国的净福利效应=(a+b+c+d)-a-(c+e)=(b+d)-e。其中(b+d)为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b表示因同盟内成本低的生产(B国)替代了国内成本高的生产而导致的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d表示同盟内废除关税后进口价格下降、国内消费扩大而导致的消费者福利的净增加;e则表示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因贸易转移意味着同盟内成本高的生产替代了原来来自同盟外成本低的生产,故e表示这种替代所导致的资源配置扭曲,即贸易转移对A国的福利不利。bcQQ1Q2Q3Q4DASAPAPBPCPB+tOPPC+tade2、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bcQQ1Q2Q3Q4DASAPAPB这样,关税同盟对A国福利的净影响可表示成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减去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加入关税同盟对A国究竟有没有利,取决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是否能抵消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以上考虑的是关税同盟对A国福利的影响。至于对B、C两国的影响,具体情况如下:对B国而言,组成关税同盟后,出口增加,生产扩张,所以对B国有利;对C国来说,在A、B组成关税同盟前,C国是A国的供给者,但现在因贸易转移,其出口减少,所以C国福利必然因其贸易规模缩减而下降。这样,关税同盟对A国福利的净影响可表示成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减根据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判断出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
①A国的供需弹性越大,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明显。在图中,若A国的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越平坦,则b、d的面积就越大;②组成关税同盟前,A国的关税水平越高,则组成同盟后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就越大,而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就越小;
③B、C两国的成本越接近,则贸易转移的福利损失就越小。根据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判断出关税同盟的福利效应受以下几种因二、关税同盟的扩大出口效应
我们在前面分析关税同盟的经济影响时,只是讨论了一国加入关税同盟前后得自进口方面的福利影响。实际上,一国参加关税同盟不仅能够带来一定的商品进口量的增加,还会带来出口的增加,特别是对于一个希望参加关税同盟的国家(特别是小国)而言,它的加入往往更多的是看重其产品的出口市场。总体上看,关税同盟将给参加国带来更大的出口机会,从而带来更多的福利。二、关税同盟的扩大出口效应
我们在前面分析关税同盟的经济影响左图为A国的生产、消费和出口情况,右图为B国的生产、消费和进口情况。假设C国的生产成本固定不变,在组成关税同盟之前,世界价格为Pw,等于C国的生产成本。B国对来自所有国家的进口商品一律征收关税,征税后的价格为Pt,此时A国的出口为fg,B国的进口量为ab,其中一部分来自A国,从A国进口的数量为ac,即ac=fg,而剩下的部分则从C国进口,进口量为cb。OabcdefghiPDASADBSBPwPtPuQQA、B两国组成关税同盟后,由于B国对A国的进口商品免税而对C国的进口仍征收关税,故在B国国内市场上A国商品的价格要低于C国同样商品的价格,于是B国转而只从A国进口。但A、B两国间关税刚一撤除时,B国对进口的需求大于A国的出口供给(对应于Pw),所以A国的出口商品价格要上升,出口扩大。当价格升至Pu时,A、B两国的贸易达到平衡,A国的出口等于B国的进口,即hi=de。左图为A国的生产、消费和出口情况,右图为B国的生产、消费和进
由此可见,加入关税同盟对A国来说,可以达到扩大出口、增加出口收入的目的。这一点对于那些国内市场狭小的国家来说无疑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加入关税同盟,利用区域内市场扩大出口,带动经济发展,对它们来说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国际贸易政策与实践课件三、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关税同盟不仅会给参加国会带来静态影响,还会给它们带来某些动态影响。有时,这种动态效应比其静态效应更为重要,对成员国的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影响。1、关税同盟的动态优势(1)关税同盟的第一个动态效应就是大市场效应(或规模经济效应)。关税同盟建立以后,为成员国之间产品的相互出口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这种市场范围的扩大促进了企业生产的发展,使生产者可以不断扩大生产规模,降低成本,享受到规模经济的利益,并且可进一步增强同盟内的企业对外,特别是对非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能力。因此关税同盟所创造的大市场效应引发了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三、关税同盟的动态效应
关税同盟不仅会给参加国会带来静态影响(2)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之间企业的竞争。在各成员国组成关税同盟以前,许多部门已经形成了国内的垄断,几家企业长期占居国内市场,获取超额垄断利润,因而不利于各国的资源配置和技术进步。组成关税同盟以后,由于各国市场的相互开放,各国企业面临着来自于其他成员国同类企业的竞争。结果各企业为在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必然会纷纷改善生产经营效率,增加研究与开发投入,增强采用新技术的意识,不断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在同盟内营造一种浓烈的竞争气氛,提高经济效率,促进技术进步。(2)关税同盟的建立促进了成员国之间企业的竞争。在各成员国组(3)关税同盟的建立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资。关税同盟的建立意味着对来自非成员产品的排斥,同盟外的国家为了抵消这种不利影响,可能会将生产点转移到关税同盟内的一些国家,在当地直接生产并销售,以便绕过统一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这样客观上便产生了一种伴随生产转移而生的资本流入,吸引了大量的外国直接投资。(3)关税同盟的建立有助于吸引外部投资。关税同盟的建立意味着2、关税同盟的动态劣势(1)关税同盟的建立促成了新的垄断的形成,如果关税同盟的对外排他性很大,那么这种保护所形成的新垄断又会成为技术进步的严重障碍。除非关税同盟不断有新的成员国加入,从而不断有新的刺激,否则由此产生的技术进步缓慢现象就不容忽视。(2)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会拉大成员国不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关税同盟建立以后,资本逐步向投资环境比较好的地区流动,如果没有促进地区平衡发展的政策,一些国家中的落后地区与先进地区的差别将逐步拉大。2、关税同盟的动态劣势第三节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实践
作为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世界多边贸易自由化的重要补充。最早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要追述到1241年成立的普鲁士内部各城邦之间建立的“汉撒同盟”。现代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逐步兴起,并且在经历了20世纪5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的两轮发展,成为现代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国际经济现象的。大体上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可根据其成员国经济发展水平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发达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第三节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实践
作为世界贸易自由化发展的另一、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发达国家的区域一体化组织主要集中在欧洲:
1、二战以后,发达国家之间的第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是西欧的三个小国——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通过达成协议建立起来的经济联盟——荷比卢联盟。三国商定,建立共同对外关税、协调经济政策,比卢两国还将它们的货币确定为等值,可以在对方国家流通。
2、欧洲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是1958年1月1日正式建立的欧洲经济共同体。
①1950年代初,欧洲各国为防止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洲再次成为战争的策源地,由法国倡导,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和荷兰一起响应,决定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以便将各国战略物资的生产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由一个共同的、超国家的经济一体化组织来管理。一、发达国家之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发达国家的区域一体化组②1957年5月8日六个成员国签定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和建立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因这两个条约在意大利首都罗马签定,也称这两个条约为《罗马条约》。
③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欧洲共同体,1981年,希腊成为欧洲共同体的第十个成员国,1986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欧洲共同体。1995年,瑞典、奥地利和芬兰加入欧洲统一大市场(欧洲共同体发展了的形式)。
④2004年5月1日中东欧十国加入欧盟。2007年1月1日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两国正式加入欧盟。阿尔巴尼亚和土耳其两国正在申请加入欧盟。根据欧洲共同体自己的目标,希望欧洲联盟成为一个拥有25—30个成员国的大家庭。它特别强调,欧盟不仅是经济联盟,更是一个政治联盟。②1957年5月8日六个成员国签定了建立欧洲经济共同⑤欧洲共同体不断提高自己的经济一体化的层次,从一个关税同盟逐步过渡到一个经济和货币联盟。
A.从1958年-1968年,经过不到十年的过渡,欧洲共同体实现了设置共同对外关税,建立关税同盟的目标。
B.在经济政策协调方面,建立了共同农业政策,以支持农产品价格,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实现绝大多数农产品的自给有余。
C.1979年,欧洲共同体经过多年酝酿,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从而实现成员国相互保持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建立共同干预基金和储备基金。对外则采取联合浮动汇率制度。从而使其经济一体化的程度向前迈进了一步。
D.1985年欧洲共同体又提出新的动议,决定1992年底以前,将欧洲共同体建成共同市场,实现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的自由流动。经过7年的过渡,这一目标也顺利实现了。⑤欧洲共同体不断提高自己的经济一体化的层次,从一个关税同盟逐E.1991年,作为共同市场的各个成员国首脑又集会于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决定修改原来的《罗马条约》,在修改后的条约中,明确提出,将欧洲共同体向前推进,经过一段时间的过渡,建立欧洲经济和政治联盟。1992年2月7日,成员国签定了一系列的条约。简称为《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该条约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经济和货币联盟条约》,另一个是《政治联盟条约》。《经济和货币联盟条约》的基本目标是,经过三个阶段的过渡,经济上成员国之间要实现财政和货币政策统一,建立统一的欧洲货币“欧元”,建立欧洲联盟的中央银行。《政治联盟条约》的基本目标是建立“更为紧密的国家联盟”。这一条约也在逐步加以贯彻。E.1991年,作为共同市场的各个成员国首脑又集会于荷兰的F.1999年1月1日,欧洲统一货币开始启动,2002年1月1日,欧洲联盟发行“欧元”开始在市场上正式流通,代替各成员国的货币。由于欧洲联盟要求各成员国必须具备一系列的条件,才能成为货币联盟的成员,所以到目前为止,只有15个成员国具备了欧盟要求的条件(欧元区15个成员国为奥地利、比利时、芬兰、法国、德国、希腊、爱尔兰、意大利、卢森堡、荷兰、葡萄牙、西班牙、斯洛文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
。其他成员,如英国、丹麦和瑞典尚在货币联盟以外。G.欧洲联盟27个会员国2007年12月13日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签署《里斯本条约》,重大修改成员国管理各自国家的方式。《里斯本条约》将为欧盟27个成员国设立“欧盟总统”,以及形同外长的有更大权力的外交政策负责人。这显示欧盟在统合运动上已再度跨越重要的一步,欧盟正向联邦国家形式迈进。
F.1999年1月1日,欧洲统一货币开始启动,2002年1月国际贸易政策与实践课件3、在欧洲,除了欧洲联盟之外,也有其他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在欧洲共同体成立后不久(1959年),以英国为首的7个国家为改变自己在欧洲单枪匹马的处境,决定建立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当时的成员国有英国、丹麦、葡萄牙、瑞典、瑞士、挪威、奥地利。此后爱尔兰和冰岛也加入进来。芬兰成为该组织的联系国。(1973年,英国、爱尔兰和丹麦加入了欧洲共同体,自动放弃了其在欧洲自由贸易联盟中的成员国地位。)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目标是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税和非关税的贸易障碍,内部实行自由贸易,对外不建立共同关税。其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即它不约束成员国对非成员国的贸易政策,不搞逐步升级,因而是水平较低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3、在欧洲,除了欧洲联盟之外,也有其他的经济一体化组织二、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早在1960年代,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就已经产生了。
1、1960年,中美洲的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5国签署了建立《中美洲共同市场条约》。
2、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成立于1960年,1980年改名为拉丁美洲一体化协会。
它的成员国有阿根廷、巴西、智利、墨西哥、巴拉圭、秘鲁、乌拉圭、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委内瑞拉和玻利维亚。
3、安第斯集团是1969年5月成立的。其创始国有玻利维亚、哥伦比亚、智利、厄瓜多尔和秘鲁。1973年委内瑞拉加入,1976年智利退出。
4、南方共同市场是近年来酝酿建立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1991年3月26日,当时的阿根廷总统梅内姆、巴西总统科洛尔、乌拉圭总统拉卡列和巴拉圭总统罗德里克签定了《亚松森条约》,决定1994年底建立南方共同市场。
二、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早在1960年代,发展中国5、在亚洲,东南亚国家联盟特别突出。该一体化组织成立于1967年8月8日。当时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意识的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建筑工程施工合同详细描述
- 2024年度战略合作合同(含合作领域)
- 春艾青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度水果品牌授权合同:授权生产和销售的具体条款
- 2024年度金融服务合同:银行为客户提供2024年度综合金融服务
- 2024年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生物医药产品专利应用
- 2024年度航空器材买卖合同
- 幼儿清明课件教学课件
- 毛笔楷体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河南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2024年院感安全注射培训
- 孩子分为四种:认知型、模仿型、逆思型、开放型
- 小班故事《快乐的轮胎》课件
- (2024年)反垄断法及反不正当竞争法课件
- 九年级英语《Unit 13 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教学设计
- 《风电场项目经济评价规范》(NB-T 31085-2016)
- 最简单模具合同
- 工业物联网理论知识试题
- 中学物理校本课程
- 居士念佛团规章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