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教案-2.1_第1页
《城市设计》教案-2.1_第2页
《城市设计》教案-2.1_第3页
《城市设计》教案-2.1_第4页
《城市设计》教案-2.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城市设计的主要理论

和方法第一节城市设计理论综述第二节三种理论研究方法第三节城市意象理论第一节城市设计理论综述20世纪城市设计理论可大体分为以下几类:1.功能主义2.体系主义3.形式主义4.人文主义5.理性主义英国诺丁翰大学的迈斯.卡蒙纳教授对城市设计理论做了进一步细分:城市设计的理论脉络G·库伦第二节三种理论研究方法图底关系理论联系理论场所理论三种理论方法的比较一、图底关系理论1.理论依据2.图底关系及其反转3.图底分析4.《拼贴城市》的研究结论图底关系的理论依据格式塔心理学中视知觉的重要特征——选择性。被选择的事物为知觉对象——“图”被模糊的事物就是这一事物的背景——“底”图底关系及其反转图底关系——建筑部分涂黑,空间部分留白;图底关系反转——空间部分涂黑,建筑部分留白。通过城市环境正反图底关系的分析,能获得城市空间环境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例:北京四合院的图底关系图底分析图底分析的应用图底分析的目的(或作用)图底分析的应用最早始于1748年的诺利地图;例图1978年,柯林•罗与弗莱德•凯特所著的《拼贴城市》中,运用图底分析对古罗马城与现代城市进行了比较分析;罗杰•

特兰西克(美)运用此法对华盛顿、波士顿、哥德堡的城市空间进行了分析;许多城市规划设计方案也采用此法对城市格局和文脉进行研究。意大利罗马的NOLLI图底关系(1748)图底分析的作用通过对城市图底关系的研究,明确城市形态的空间结构和空间等级,确定城市的积极空间和消极空间。

例图:西耶纳坎坡广场的图底关系通过不同时期内城市图底关系的变化,可以分析出城市建设发展的动向。例图在设计中用图底关系来明确空间界定的范围、空间等级、空间的收放效果等,从而创造出积极的空间。例图意大利西耶纳坎坡广场的图底关系图大庆市萨尔图火车站广场及周边地区改造《拼贴城市》的研究结论1.传统城市与现代城市在城市空间特征上的差异:在古代传统城市中,空间与实体同等重要,虚实相生,成为有机的整体。在现代城市中,建筑受到过分重视,实体作为主角,空间只能作为背景,图底关系不可逆转。2.原因在古代传统城市中,城市主导空间形态由水平方向构成,建筑覆盖率大于外部空间覆盖率,易于形成连贯整体的城市外部空间。现代城市中,城市主导空间形态由垂直方向构成,建筑覆盖率很小,很难使城市外部空间具有整体连贯性。3.弥补措施(1)把空间与街区的周边很好地结合起来,人为地设计一些空间的阴角、壁龛、回廊、死巷等外部空间的完形。(2)采取古代传统城镇的空间形态,使空间由建筑形体塑造而成。二、联系理论联系理论——是研究城市形体环境中各构成元素之间存在的“线性”关系的理论。线性关系的种类:交通线:城市道路、步行通道等线形公共空间:带状绿地、水系、河岸等建筑线:一幢或一组建筑的边缘线视线:序列空间、轴线、视廊、景观条件等联系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运动系统和基础设施对驾驭外部空间格局有先决作用。认为应组织一种关联系统或网络,从而为有序的城市空间建立一个结构。对应的分析方法:关联—耦合分析关联—耦合分析的作用明确城市空间秩序,利于理解城市的结构。建立不同层次的标志性建筑,确定城市中主要建筑及公共空间的联系走廊,提高城市效率。通过各种联系走廊,为设计提供一个空间基准,并以此来控制周围与其相关的各构成元素,使其达到秩序化的结构布局。成功的范例朗方:华盛顿中心区中轴线培根:费城中心区城市设计培根对美国费城中心区的分析三、场所理论场所理论目的理论的来源与主要观点理论的影响及后续发展场所理论的目的通过对人的需求、文化、社会、自然等影响城市形体环境的因素的分析,把握城市空间形态的内在因素。将社会的、文化的及感知的因素渗透到对空间的界定与围合中,使内在与外在因素有机结合,从而赋予一般性的“场地”以“场所”的意义。理论的来源与主要观点理论的来源:1950’年代,由“小组10”首先提出。凡·艾克首先提出了“场所”的概念赫兹伯格提出了“住宅共同决定”的主题路易斯·康强调了场所感的重要性主要观点提出“以人为核心”和“人际结合”的思想强调城市设计中恢复和重构地域场所感的重要性。认为城市需要一些固定的东西,作为人们评价城市环境中各种变化的依据。场所理论的后续发展⑴雷昂.克莱尔⑵G.库仑在《城镇景观》中提出的空间序列分析⑶克里斯丁.诺伯休兹的《场所精神》雷昂.克莱尔设计的修道院平面G

.

库仑的空间序列分析四、三种理论方法的比较1.图底关系理论与图底分析法2.联系理论与关联耦合分析法3.场所理论与场所分析法1.图底关系理论与图底分析方法图底关系理论:主要是对空间界定和空间等级的分析,有利于形成积极的城市空间。图底分析法:从理解城市形态入手,通过分析城市建筑体块的空间关系,从二维角度认识城市模式、空间秩序、空间等级等。2.联系理论与关联分析方法联系理论:在城市主要建筑物和主要空间之间建立交通和视觉联系。有利于形成城市的空间秩序、提高城市效率。关联耦合分析法:通过交通、视线方面的关联分析,明确城市空间中主要功能和景观构成元素之间的交通与视线联系,从而确定城市的主次交通和视线、视廊。3.场所理论与场所分析方法场所理论:是从人的需求出发,通过对影响城市环境的内在因素的把握,使城市环境满足人们深层次的需要。场所分析法:通过对影响城市环境的社会、历史文化等因素的分析,找出城市空间的内在特征。三种城市设计理论及其关系本节思考题1.试从城市空间特征方面对“现代城市”和“古代传统城市”进行比较。2.联系理论的目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场所理论的目的、主要观点是什么?4.试对城市设计的三种理论研究方法的特点进行比较。书评1:a.《城市设计》[埃德蒙.N.培根]b.《拼贴城市》[柯林.罗,弗瑞德.科特]c.《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克莱尔·库珀·马库斯,

卡罗琳·弗朗西斯]d.《寻找失落的空间》[罗杰·特兰西克]e.《城市意象》[凯文·林奇]

书评1:a.《城市设计》[埃德蒙.N.培根]b.《拼贴城市》[柯林.罗,弗瑞德.科特]c.《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克莱尔·库珀·马库斯,

卡罗琳·弗朗西斯]d.《寻找失落的空间》[罗杰·特兰西克]e.《城市意象》[凯文·林奇]

书评1:a.《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