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流手法与象征_第1页
意识流手法与象征_第2页
意识流手法与象征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篇一:意识流手法与象征】《追忆似水年华》《追忆似水年华》(1913-1927)是公认的意识流小说的奠基之作全书共七部,十五卷。从1905年开始创作,至作者逝世前全部完成。小说的第一部《在斯万家那边》于1913年问世,最后一部《重现的时光》(1927)则是普鲁斯特逝世后才出版的。小说以叙述者“我”为主体,将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融合一体,既有对社会生活,人情世态的真实描写,又是一份作者自我追求,自我认识的内心经历的记录。除叙事以外,还包含有大量的感想和议论。整部作品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的故事,没有波澜起伏,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它大体以叙述者的生活经历和内心活动为轴心,穿插描写了大量的人物事件犹如一棵枝丫交错的大树,可以说是在一部主要小说上派生着许多独立成篇的其他小说,也可以说是一部交织着好几个主题曲的巨大交响乐。尤利西斯》尤利西斯》(1922)被认为是意识流小说的“巅峰之作”,也是20世纪现代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品之一。小说叙述1904年6月16日广告经纪人布卢姆和他的妻子莫莉、青年艺术家斯蒂芬三人在都柏林的活动情况。这天在文学史上称为“布卢姆日”。小说通过三人一天的经历和各个器官的感受,描绘了都柏林的社会生活全景。小说大量运用细节描写和意识流手法构建了一个交错凌乱的时空,语言上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喧哗与骚动》《喧哗与骚动》(1929),它和《追忆逝水年华》、《尤利西斯》并称为意识流小说的三大杰作。小说采用多角度的叙述手法讲述三兄弟与他们的姐妹凯蒂母女有关的故事,深入人物的潜意识,描写人物内心世界和病态心理。墙上的斑点》墙上的斑点》全文就是围绕主人公在家看到自己的墙上的一个小黑点,引发了她对那个小黑点有关的她能想到的一切思绪。这些思绪杂乱,没有传统小说的故事情节,高潮部分等等。只是主人公的一些想法和意识而已。最后发现那黑点其实是蜗牛。篇二:意识流手法与象征】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以下手法的运用:场景之间的突然切换,意识流,从古典和中世纪神话中借用的故事题材,大量的引喻和奇妙的象征意象。butwecannotneglectthefollowingdevicesinit:suddenswitchesofscene,stream-of-consciousnessdevice,motifsfromclassicalandmedievalmyth,abundantallusionsandmarveloussymbolicimages.【篇三:意识流手法与象征】意识流streamconsciousness一、什么是意识流?意识流文体特征:一、在表现对象方面,意识流文学脱离传统现实主义文学反映现实生活,描写真切可信的典型人物形象的规范,完全面向自我,重在表现人的下意识、潜意识乃至无意识的内心世界。二、意识流文学不按照客观现实时空顺序或事件发展过程结构作品而根据意识活动的逻辑、按照意识的流程安排小说的段落篇幅的先后次序,从而使小说的内容与形式相交融。意识流19世纪由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创始人、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创造的,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1918年梅辛克莱评论英国陶罗赛瑞恰生的小说《旅程》时引入文学界的。意识流这一术语用于描述心理过程时显然是极其有用的,因为作为一个修辞用语它具有双重的比喻意义,就是说,意识这个词和流这个词都具有比喻的意义。小说中的意识流,是指小说叙事过程对于人物持续流动的意识过程的模听起来具体,用起来却像“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和“现实主义”一样变化无穷,甚至含糊不清。内心独白((interiormonologue):直接内心独白:在描写这样的独白时既无作者介入其中,也无假设的听众,它可以将意识直接展示给读者。间接内心独白:间接内心独白则以一位无所不知的作者在其间展示着一些未及于言表的素材,好像它们是直接从人物的意识中流出来的一样;作者则通过评论和描述来为读者阅读独白提供向导。自由联想(freeassociation)在小说中,人物的意识流程往往不具有任何的规律和秩序。其意识一般只能在一个问题或事物上作短暂停留。头脑中的事物常因外部客观事物的突现而被取代。眼前任何一种刺激五官的事物都有可能打断人物的思路,激发新的思绪与浮想,释放出新的印象与感触。蒙太奇”(montage)蒙太奇是电影的基本手法,常指电影镜头的组合、叠加。而意识流小说中的蒙太奇的运用是指作者把不同时间和空间的时间的事件和场景拼凑在一起,从而超越了时空的限制,表现了人的意识跨越时空的跳跃性与无序性。意识流小说中的蒙太奇进一步分为时间蒙太奇和空间蒙太奇两种。返回一。维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英国著名小说家,批评家,也是一位著名的意识流作家和意识流小说的奠基者。代表作《墙上的斑点》(1919)、《达罗卫夫人》(1925)、《到灯塔去》(1927)是伍尔芙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1861〜1949)19世纪末,法国作家埃杜阿杜雅尔丹发表了小说《被砍倒的月桂树》。该作因始终运用“内心独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