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康信息档案_第1页
建立健康信息档案_第2页
建立健康信息档案_第3页
建立健康信息档案_第4页
建立健康信息档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立健康信息档案一、长度的测量1、测量长度的工具是刻度尺,有直尺、卷尺、三角尺、游标卡尺。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1m=10-3km=10dm=100cm=103mm=106μm=109nm3、测量方法(1)“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及分度值的刻度尺。(2)“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3)“放”:刻度尺要与被测物体平行;刻度线紧贴被测物体且不歪斜;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用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清晰的另外的整刻度线开始,将能看清楚的一条刻度线和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读出物体另一端所对应的刻度尺上的数值,将前面的值减去,也能测出物体的长度)。(4)“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视线正对刻度尺刻度线,不要斜视)。(5)“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6)“记”: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如某学生身高158.5cm。注意:如果被测物体的末端边缘和刻度尺的某一条刻线对齐了,也要估读,此时的估读值是零。在书写测量结果的时候,为了说明你的估计值是“零”,在准确值的后面应该写上“0”。4、测量误差由于我们的眼睛对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不可能估计得十分准确,另外还有测量工具本身的原因,使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叫做误差。我们可以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减小由于观察估计不准确造成的误差。【拓展】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种差别叫做误差。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错误产生原因①跟测量工具的精密程度有关;②跟测量人读取的估计值不同有关①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②读取、记录结果时粗心减小或避免不能避免,只能减小。减小方法:①用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测量方法;③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采用正确的方法就可以避免【拓展】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方法要点示例平移法有些物体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我们可以采用平移的方法来测物体的长度。如测小球、圆柱、硬币等物体的直径。生活中测身高也是用同样的方法。累积法把某些难以用常规仪器直接测量的微小量累积起来,将小量变大量的测量方法叫累积法。如测量铁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化曲为直法测量曲线的长度时,可以选取不易拉伸的细线与曲线重合,再将细线拉直,用刻度尺直接测量。如测量弯曲的铁丝的长度。化整为零法把被测物体分成若干等份,使每一份的长度在刻度尺的测量范围之内,测一份长可算出全长如一根很长的细线、一段较长的铁丝等。二、体重的测量测量体重:测量体重的工具是磅秤,使用前指针应该指在零刻度处,还要注意它的量程和分度值。三、温度的测量1、测量体温:温度是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特性制成的;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2、科学上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水沸腾的温度规定为100℃,将0℃至100℃之间等分为100份,每一份就代表1℃。3、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每一种温度计都有它的最大测量范围,被测量物体的温度不能超过它的量程。(2)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3)不能使温度计离开被测物体,要待温度稳定后再读数。(4)读数时,视线应与温度计液柱的液面相平。【拓展】体温计体温计构造特点大的玻璃泡,温度的微小变化就能使水银柱长度显著变化。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弯曲的玻璃管,当体温计离开人体时温度忽然下降,水银快速收缩,水银柱在这里断开,上面的玻璃管内的水银退不回来,所以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测量范围35℃~42℃最小刻度0.1℃测量方法测量前要用手捏紧体温计的上部用力甩几下,使体温计内的水银柱落回到35C以下,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四、心率的测量测量心率:心率指的是心脏或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测量心率需要使用计时工具,如手表或停表。1、小科用示数在刻度线以下的体温计依次给甲、乙、丙三位同学测体温,记录数据分别为:36.8C、36.8C和37.2℃。过后发现全程忘记甩体温计,于是想甩过后全部重测,老师说,你只需再重测一个同学的体温即可。小科应去测谁的体温呢?()A.甲同学B.乙同学C.丙同学D.甲、乙同学中任何一个【答案】B【解析】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则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不能通过这个位置流回液泡,即体温计的示数要么不变,要么升高,而只有升高时读数才是准确的。根据题意可知,在测量甲的体温前,示数在刻度线以下,而测量甲的体温后为36.8℃,即此时示数增大了,那么甲的体温准确。测量乙的体温后,示数保持不变,则乙的体温可能低于36.8℃,也可能等于36.8℃,即乙的不准确。测量两的体温为37.2°C,示数升高了,那么丙的体温准确。比较可知,只需再次测量乙的体温即可。故选B。2、体温计的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有一段管径更细的弯管,可以让体温计离开人体,但读数保持不变,在每次测量前必须将毛细管中的水银甩回到玻璃泡中。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开始已甩过的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三人的体温都是39.5℃,有关三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三个人体温都是39.5℃B.甲的体温一定是39.5℃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5℃D.乙、丙两人的体温都高于39.5℃【答案】B【解析】℃。℃℃故选B。3、下列最接近1厘米的是()A.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 B.一本初中科学课本的厚度C.一个篮球的直径 D.一张课桌的高度【答案】B【解析】A.一枚1元的硬币厚度约是2mm,故A不符合题意;B.一本初中科学课本的厚度约为0.8cm~1cm,故B符合题意;C.一个篮球的直径约为24.6cm,故C不符合题意;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故D不符合题意。4、一位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先后5次测量科学课本的长度,各次测量值分别为25.46厘米、25.45厘米、25.66厘、25.42厘米、25.44厘米,则课本长度的测量值应取()【答案】D【解析】从测量值来看,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厘米,估读到0.01厘米。几次估读的数值有差异是正常的,但分度值及以上数位测量应该是一致的,故判断25.66厘米不准确。物体的长度应该是多次正确测量值的平均值,且数位与测量值一致,物体长度为;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5、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2.6米=2.6米×1000=2600毫米 B.0.78升=0.78×1000毫升=780毫升C.0.7kg=0.7kg×1000g=700g D.52厘米=52×100毫米=5200毫米【答案】B【解析】A.应为2.6米=2.6×1000毫米=2600毫米;故A错误;B.换算过程为0.78升=0.78×1升=0.78×1000毫升=780毫升;故B正确;C.应为0.7kg=0.7×1000g=700g;故C错误;D.应为52厘米=52×10毫米=520毫米;故D错误。6、为了较准确测出金属丝的直径,可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由图可知,金属线圈的总长度是,若一共绕了36匝,计算得金属丝直径是mm(保留一位小数)。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1匝,则测量值将偏(填“大”或“小”);若金属丝没缠绕紧密,匝与匝之间有空隙,则测量值将偏(填“大”或“小”)【答案】45.0mm1.3大大【解析】由图知道,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长度是0.1cm=1mm;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故线圈长度L;线圈匝数n=36,故金属丝直径;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1匝,由知道,则测量值将偏大。若在绕金属丝时,没有密绕而是留有间隙,会使测量的线圈长度偏大,导致测得的直径偏大。7、科学研究、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是观察和实验。(1)小科用水银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如图甲所示),沿(选填“A”、“B”、“C”或“D”)方向观察易于读数,图乙是另一支温度计,此时读数为℃;(2)小科在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如图丙所示),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测量结果为cm。【解析】(1)水银体温计中的水银柱过细,不易观察,透过体温计的楞观察时,体温计的楞相当于放大镜,将水银柱放大,便于观察,所以从B方向观察。观察图乙中温度计发现,温度计刻度由上至下逐渐增大,所以液柱所在位置在0℃以下,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所以示数为22℃。。8、一根水银温度计连水银泡总长10厘米,最大刻度A处离顶部2厘米。将此温度计放入35℃的温水中,液面升到B处,B离顶部6.2厘米,如图所示。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厘米处。此温度计的最大刻度值是,表示人体正常体温刻度值位置距顶部厘米。【答案】42℃5【解析】B处代表35℃,B离顶部6.2厘米,再将此温度计放入40℃的热水中,液面升至离顶部3.2厘米处。可以得到,温度升高5℃时,液柱升高3cm,即1cm代表的温度是;则A处的温度,即最大刻度值为35℃+4.2×=42℃;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7℃,再以B处的35℃为起点,求出37℃处距离顶端的距离=5cm。1、小科出于好奇,将示数为38℃的体温计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体温计的示数降为0℃ B.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8℃C.体温计的示数降到最小值35℃左右 D.因温度低于35℃,无法读数【答案】B【解析】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所以,它的示数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远远低于38℃,因为体温计的示数不能降低,所以还是38℃,故B正确。2、如图所示为寒暑表,40°C与10°C两条刻度线相距AB=10厘米,刻度线C与刻度线B相距BC=5厘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C处应该刻上3℃ B.C处应该刻上5°CC.20°C刻度线距A处3厘米 D.20°C刻度线距B处5厘米【答案】B【解析】AB.因为40℃与10℃两条刻度线相距AB=10厘米,所以两条刻度线相距1cm温度差为3℃。当BC=5厘米时,温度相差5×3℃=15℃;又因为寒暑表越往上示数越大,故A示数为40℃,B示数为10℃,C的示数为10℃15℃=5℃;故A错误,B正确。CD.20℃与10℃相差10℃,相隔;;故CD错误。3、下列测量锥体高度的方法正确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A.图中测量的是椎体的边长,而不是高,故A错误;

B.将椎体立在桌面上,让刻度尺刻度贴近椎体底面边缘,且与桌面垂直,再将一个三角板的直角边与椎体的尖端重合,此时桌面到三角板直角边之间的距离就是椎体的高,故B正确;

C.椎体的底面没有对准刻度值的整刻度,故C错误;

D.此时测量的是椎体的边长,而不是椎体的高,故D错误。故选B。4、我国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新疆吐鲁番盆地,达49.6℃;冬季最低气温出现在黑龙江省漠河,达52.3℃。下表为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判断,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物质水水银酒精乙醚凝固点/℃039117114沸点/℃1003577835A.酒精温度计 B.乙醚温度计C.水温度计 D.水银温度计【答案】A【解析】根据表中各液体的凝固点和沸点可知:水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0℃~100℃;水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9℃~357℃,酒精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117℃~78℃;乙醚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114℃~35℃;因为我国寒冷地区的气温会达到52.3℃,最热地区的气温会达到49.6℃,所以应选用凝固点比52.3℃低、沸点比49.6℃高的酒精温度计。5、如图所示,小明用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长度为()【答案】C【解析】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图中起始端刻度值为1.00cm,末端刻度值为3.15cm,物体长度为3.15cm−1.00cm=2.15cm。6、如图中硬币的直径为cm。选用这一刻度尺对另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2.34cm、12.36cm、12.35cm、12.34cm,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cm。【解析】(1)根据图片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则硬币的直径为:7.50cm5.00cm=2.50cm;

(2)该物体的长度应该为:12.34cm+12.36cm+12.35cm+12.34cm47、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的性质制成的。小科用体温计测量自己的体温,如图甲,此时小科的体温为℃。由于一时疏忽,忘记甩一下就直接测量小军的体温,结果如图乙所示(填“准确”或“不准确”)。【答案】热胀冷缩;37.8;准确【解析】(1)体温计是利用液体热涨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2)根据图甲可知,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则小科的体温为37.8℃。

(3)体温计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细小的弯曲,这导致温度降低时,水银柱体积缩小,但是不能通过这个位置流回液泡,即体温计的示数要么不变,要么升高。根据乙图可知,小军的体温为38.2℃。因为38.2℃>37.8℃,水银柱升高,所以小军的体温是准确的。8、小科为了较准确地测出金属线的直径,他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剪下一段导线后,把这段导线紧密地在一支铅笔上缠绕18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去测量这线圈的长度,如图所示,这个导线圈的长度是cm,这一品牌导线的直径是mm。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1匝,则测量值将偏(填“大”或“小”,下同);若在绕线时匝与匝之间留有间隙,则测量值比真实值要偏。【答案】2.401.3大大【解析】由图可知,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1.60cm对齐,右侧与4.00cm对齐,所以线圈的长度为L;已知金属丝的圈数为n=18,导线的直径;若在数匝数时少数了1匝,线圈的长度不变,由可知测量值会偏大;匝与匝之间有空隙,线圈的长度会偏大,匝数不变,由可知测量值偏大。9、小建学习了长度的测量知识后,对自己及身边物体有了较强的测量兴趣。(1)小建想检验一个人躺着和站立时身高长度是否有差异以及早晚身高变化情况,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 (2)小建采用如图方法,用刻度尺测得圆的直径如图所示,为cm。(3)为了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小建利用桌上的粗细均匀的铅笔,用刻度尺测量得到铅笔直径(内径)为D1,他将厚薄均匀的这张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并固定测得外径D2,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d的表达式是。【答案】(1)A(3)(D2D1)/2n【解析】(1)一般情况下,人的身高不会大于2m,而刻度尺的量程要大于2m,故C、D不合题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