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_第1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_第2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_第3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_第4页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轮复习?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一土地制度的演变历史时期土地制度表现形式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氏族公社所有,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奴隶社会〔商周〕国王、贵族土地所有制井田制〔国王所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封建社会〔战国以来〕以私有制为主体的多种土地所有制国有土地所有制〔均田制、屯田制〕君主自耕农土地私有制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一〕土地私有制下经营方式的变化(租佃关系的日趋普遍化)1.概念:农民租种地主土地,向地主缴纳一定地租,由此,地主与农民形成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2.原因:生产力的开展、土地兼并、人口增加、天灾人祸、小农经济的脆弱性3.演变1〕战国:租佃方式产生;2〕汉代:“或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比拟普遍3〕宋代:成为仅次于自耕农形式的重要经营方式;4〕明清:租佃制普及全国;4.影响:①佃农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相对减弱一不仅有了选择雇主的权利,而且在支配产品方面也获得了一定的发言权,这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农业的开展;②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开展;③促进了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田庄经济:农民没有人身自由〕〔二〕中国古代的赋税制度1开展历程西周--贡赋春秋--按亩收税秦朝--按人丁收税、征发徭役、兵役西汉--编户制度北魏--租调制度隋唐--租庸调制唐后期-“两税法〞北宋中期--方田均税法和募役法明--“一条鞭法〞“辽饷〞清--“地丁银2、开展的趋势:〔1〕征税标准由人丁为主向以田亩为主过渡,最终取消人头税。〔2〕由实物地租逐渐向货币地租开展。〔3〕税种由繁到简。〔4〕征税时间由不定时开展为根本定时。3、推动其开展变化的原因是生产力开展的必然结果;农民的对抗斗争;维护统治,必须调整生产关系4、赋税制度变化的意义影响〔1〕成认土地私有,确立了封建土地所有制。〔2〕调整生产关系,缓解阶级矛盾。〔3〕扩大国家税源,增加政府收入。〔4〕加重了人民负担,成为农民起义的原因之一。〔5〕劳动者有较大的人身自由,有利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开展,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开展。〔三〕土地兼并1、根源:在于封建土地私有制,土地自由买卖2、概况:东汉和唐朝:田庄是最普遍的大土地经营单位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明清:商品经济繁荣,土地私有进一步开展3、影响①使国家丧失赋税收入;②阶级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③地方豪强势力壮大,影响到中央集权的加强;④导致租佃关系的出现并日趋普遍化;⑤农民日益贫困,无力购置手工业品;地主买田置地,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4、政府对策:均田、限田,明代鱼鳞图册。5、认识:土地兼并是中国古代非常普遍的现象,贯穿于封建社会的始终,国家的任何抵抗政策都不可使之逆转,其根本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和土地自由买卖制的存在。在这种制度下,只有土地才是各种形态财富的最后归宿。而封建国家往往是在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权的条件下,去争取延缓土地兼并的形势,因此它只能缓和这种形势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另外重农抑商亦加剧了土地兼并。二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原因〔1〕中原人口的南迁〔劳动力;生产工具;技术等〕〔2〕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统治者采取一系列奖励农耕、开展生产、兴修水利的政策措施〔3〕南方本来蕴含着的开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4〕气候变迁的影响过程:西汉三国两晋南北朝唐朝中期宋朝〔南宋〕趋势:由北向南;由东向西转移。各朝代的经济开展重心:周秦西汉---关中;东汉---河南南阳、洛阳。唐后期:“杨一益二〞;南宋:“苏湖熟,天下足。〞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古代中国经济重心转移:关中——中原——江南(东南—中南)。人口迁徙: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三次南迁:两晋、唐安史之乱、两宋时期.三次南迁的原因〔1〕中原地区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最主要原因〔2〕少数民族内迁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兴起a.两晋之际的“五胡内迁”;b.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鲜卑人南迁;^元朝统一后蒙古族人的内迁南迁;〔3〕北方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三次南迁的影响〔1〕为南方地区补充了大量的劳动力,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力和技术,从而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开展。〔2〕使人口资源的分布趋向合理,有利于江南的开发,推动了经济重心的南移。〔3〕人口南迁,带去了新的风俗习惯,促进了南北文化及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开展4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2〕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农耕经济的巨大动力,〔3〕南方相对安定,统治者重视农耕,〔4〕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5)政治中心南移的带动作用。影响:〔1〕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开发,〔2〕教育文化中心的南移〔3〕促进了民族的融合〔4〕过度的开垦,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启示:〔1〕政治稳定是经济开展的必备条件,〔2〕充分利用外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促进经济的开展〔3〕统治者的重视有利于经济的开展,〔4〕开展经济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自主思考:区域经济的协调开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事关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联系历史上经济重心南移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思考怎样促进当今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开展开展?三、重农抑商1、含义〔主要内容〕:强调要开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开展。2、实行时间:自秦商鞅变法开始,后根本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沿用;甲午战后松动,自清末新政被废除。3、重农抑商的表现:重农:奖励农桑,鼓励垦荒,轻徭薄赋,兴修水利抑商:专卖制度,限制民营商业的范围,垄断经济利益;开展官营手工业,压制私营手工业的开展;对商业活动进行严格管理、限制,明定物价;广设关卡,征收重税;在政治法律上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不同历史时期政府抑商的表现秦:?均工律?,全面性、具体性、严密性。汉:商人不得衣丝乘车;汉武帝通过均输平准、算缗、告^打击富商大贾;市籍〔汉代商人不得为官,唐代商人不得参加科举〕。宋: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改善。〔逐渐不禁止商人子弟参加科举考试;商人假设放弃经商亦可参加科举考试〕明清:实行专卖制度,特别是盐、茶的垄断。开展官营,打压民营手工业;对工商业者征收重税。5、评价:积极作用:古代社会的前期以积极作用为主。经济上:重视农业保护了小农经济,推动农业经济的开展,从而稳固封建国家的经济根底;政治上:加强对农民的控制,有利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维护封建国家的政治稳定。文化上: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开展提供了物质根底和安定的社会环境消极作用:封建社会后期以消极作用为主。阻碍了工商业的开展;强化了自然经济,社会活力受到压制,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开展,延缓了中国的开展进步,违背了历史潮流;经济结构的单一化,农业比重太大;导致自然环境的破坏,如围湖造田,烧山燎荒,破坏草原。启示: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应该注重各种经济成份综和、协调开展。四、海禁和闭关锁国1、含义:〔1〕海禁:主要是对内的防范,限制中国人走出去。指明清王朝禁止中国人出海贸易,即“片板不得下海〞,对外贸易在官方主持下进行(郑和下西洋)。〔2〕闭关锁国:主要是对外的消极防卫措施,限制外国人来华,不让引进来。对外人在华的活动采取了严格限制的措施,严格限制〔不是绝对禁绝〕对外贸易,只准在“公行〞中进行。2、实质:官方垄断,禁止民间。4、原因:直接原因: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倭寇、台湾〕。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客观原因:西方殖民者对东方的殖民扩张。倭寇问题、台湾问题;心理原因:统治者的盲目自大和保守无知。5、影响:1〕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民族自卫作用;〔2〕扼杀了对外贸易推动经济进步的可能性,使得中国以极端保守和封闭的面貌走向近代化的世界。〔3〕使中国在近代大大落后于西方,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资本主义萌芽 一1、产生原因:商品经济的开展2、时间地点: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3、产生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和被雇佣的生产关系的出现。4、开展表现:清代已出现比拟成熟的手工业工场,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部门和地区比明朝增多5、影响:在商品经济兴旺的地区,它冲击并侵蚀着传统的经济形态,代表着社会的进步。6、特点:开展缓慢地区性和不平衡性突出,未发生质变,往往夭折中断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开展的原因:根本原因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束缚具体原因〔1〕生产资金缺乏。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收入吸引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田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2〕国内市场狭小。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和农民的极渡贫困,使得人们无力购置商品,造成国内市场狭小。〔3〕国内市场缺乏。海禁及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阻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4〕自由劳动力缺乏。小农经济下,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5〕国家政策不力。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和工商业的开展〔6〕科学技术落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自然科技不能与生产方式直接挂钩对资本主义萌芽的认识1、是生产力开展的必然结果。2、是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兴事物,代表了中国进步的总趋势3、受到封建制度的严重束缚,开展缓慢4、只出现在少数地区的少数行业,稀疏且微弱---地区性和不平衡性5、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五总结:古代中国经济的根本特征特点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生产模式,实行精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