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概述课件_第1页
农村金融概述课件_第2页
农村金融概述课件_第3页
农村金融概述课件_第4页
农村金融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农村金融概述

第一节农村金融的理论流派第二节农村资金运动与信贷资金供求第三节农村金融体制改革

第二章农村金融概述

1第一节农村金融的理论流派一、农业融资论(农业信贷补贴论)1.产生时间20世纪80年代以前,是农村金融理论界占主导地位的传统学说2.基本观点和政策主张农村面临的是资金不足的问题农业不可能成为以利润为目标的商业银行的融资对象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非营利性的专门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3.可能的弊病过分依赖外部资金、资金回收率低第一节农村金融的理论流派一、农业融资论(农业信贷补贴论)2

二、农村金融市场论(农村金融系统论)1.时间20世纪80年代末,在对农业融资论批判的基础上产生,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2.观点没有必要由外部向农村注入资金低息政策妨碍人们向金融机构存款,抑制了金融发展外部依存度过高是导致贷款回收率降低的重要因素非正规金融的高利率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3.政策主张农村金融机构只是金融中介,储蓄动员是关键之关键;为实现储蓄动员、平衡资金供求,利率必须由市场决定农村金融成功与否,应根据金融机构的成果(资金中介量)与经营的自立性和持续性来判断;没有必要实行专向特定利益集团服务的目标贷款制度;应当同时利用正规金融与非正规金融市场农村金融概述课件4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1.产生20世纪90年代2.观点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不是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完全依靠市场机制就可能无法培育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金融市场有必要采用诸如政府适当介入金融市场以及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5

3.政策建议抑制存贷款利率的增长政策性金融是有效的政府应鼓励并利用贷款人联保小组以及组织贷款人互助合作形式利用担保融资、互助储金会等办法是有效的,以改善信息的非对称性融资与实物买卖(肥料、作物等)相结合的方法是有效的,以确保贷款的回收非正规金融市场一般效率较低,可以依靠通过政府的适当介入来加以改善

6

第二节农村资金运动与信贷资金供求

一、农村资金运动的特点(一)非农产业不发达条件下农村资金运动的特点农业再生产又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交织在一起的过程,由此决定农村资金的运动特点1、资金循环的季节性(1)含义农业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要适应季节性的要求,成批购进,逐步投产,集中售出,资金运动和占用不均衡(2)原因农村(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3)问题造成资金供求的季节性矛盾(4)对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全面发展农村经济

第二节农村资金运动与信贷资金供求

72.资金周转的自给性(1)含义农业资金的周转,有相当部分不通过销售阶段,在经营单位内部周转,形成自给性。(2)成因有的生产资料就是农产品本身主要农产品是基本的生活资料农业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低(3)问题农业内部的积累率不高,农业生产的自我扩大功能不强(4)对策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生产,提高其社会化生产程度

2.资金周转的自给性8

3、资金周转的缓慢性(1)含义指农村资金周转时间长、速度缓慢(2)成因农业生产周期长;流通体制不合理;交通不够发达(3)问题周转缓慢则资金的利用率低,效益差,影响农业生产,给财政、金融等方面带来负担(4)对策需要发展交通运输,进一步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3、资金周转的缓慢性9(二)非农产业发达条件下农村资金运动的新特点1.对资金的依赖性增强2.资金的来源与运用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3.资金运动的空间范围扩大4.资金运动的风险性扩大,盈利性增强5.资金运动的季节性减弱(二)非农产业发达条件下农村资金运动的新特点1.对资金的依赖10二、农村信贷资金的供求(一)农村信贷资金需求的主体与种类1.农村信贷需求的主体普通农户、种植和养殖大户乡镇企业等经济组织。2.农村信贷需求的种类(1)生产性借贷简单生产性扩大再生产农业综合开发、农村扶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2)消费性借贷主要是农户因为盖房、看病、婚丧嫁娶、子女教育而产生的借款需求。农户是生产单位和消费单位的统一体,有多样性的信贷资金需求。二、农村信贷资金的供求(一)农村信贷资金需求的主体与种类11(二)农村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农村信贷资金的需求1、特点(1)需求的规模小(2)需求的效应差(3)需求结构不合理

(4)需求的财政性(二)农村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农村信贷资金的需求122、原因生产水平低,资金利润率低,需求的目的主要是维持生计农民更愿意接受财政的无偿救济3、后果一种极不真实的信贷需求由信贷资金注入的资金,不能全部转化为投资,即使转化也缺乏效益。农村金融概述课件13(三)农村经济较发达条件下农村信贷资金的需求1、需求规模扩大分工分业的发展

乡镇企业的发展

传统农业的现代化

2、需求重点发生变化由种植业向其他行业转移;由集体经济向农户和乡镇企业转移3、需求的真实性增强获得信贷资金的目的一般都是为了发展生产,讲究资金利用的效率。(三)农村经济较发达条件下农村信贷资金的需求14(四)农村信贷资金的供应1.农村信贷资金来源(1)自有资金

中国农业银行的自有资金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自有资金

信用社的自有资金农户的自有资金(2)农村存款

包括农村各金融机构吸收的各种存款(3)其他资金来源

包括从金融系统内部借入资金、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发行金融债券、引进的外资中间贷款等。(四)农村信贷资金的供应1.农村信贷资金来源152.农村信贷资金来源与供应的关系(1)来源可以转化为供应,但受诸多因素的制约存款准备制度的制约农村金融机构资金运用的制约存款期限的制约

2.农村信贷资金来源与供应的关系16(2)供应影响来源,但要注意控制规模供应的规模间接影响来源的规模供应-生产-利润-存款-来源

供应可以直接创造存款量即存款创造问题,多贷可以多存,多存可以多贷。(2)供应影响来源,但要注意控制规模17三、农村信贷资金供求的现实考查(一)农村信贷资金的供应现状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占其贷款总额的40%,乡镇企业占其贷款总额的30%。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占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80%以上。中国农业银行: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还承担了扶贫贷款、电网改造、农村城镇化贷款业务。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收购资金供应和管理工作。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再贷款等措施对农村金融机构的投入。中央和地方财政:通过财政补贴、停息挂帐、减免税收等措施,间接提供增加了农村信贷资金。

三、农村信贷资金供求的现实考查(一)农村信贷资金的供18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对两万多农户的调查,2008年底,农户借款中,银行信用社贷款占34.8%,私人借款占63.3%,其它占1.9%。在作为传统农区的中部地区,农户来自银行的贷款仅占15.9%,私人借款则占了74.3%;东部地区农户借贷资金中绝大部分也来自民间金融。2008年底,在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中,农业贷款只占7.2%,全国乡镇企业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也呈下降趋势,由1997年的6.7%下降到2000年的6.1%,进而又下降到2008年的5.6%。据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对两万多农户的调查,2008年底,农19(二)农村信贷资金供求现存的问题和矛盾1.信贷资金投入不足,农村资金外流严重2.农户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难,贷款满足率不高3.小额信用贷款不能完全满足农户需要4.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比较单一,农业保险严重滞后农村金融概述课件20(三)制约农村信贷资金供应的主要因素1.农村贷款的成本较高、风险较大2.国有商业银行已经大规模撤离农村3.农村信用社金融支农面临很多困难4.农业发展银行业务范围太窄5.农户和农村企业贷款抵押、担保难,分散风险的机制不健全6.对如何组织和引导民间借贷为“三农”服务重视不够农村金融概述课件21

(四)改善农村信贷资金供应的可行途径

1.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强化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2.加大政策和法律引导,发挥商业金融的支农作用3.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完善农户小额信贷机制4.组织和引导各种民间资金更好地为“三农”服务5.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规避机制,培育良好的农村信用环境

(四)改善农村信贷资金供应的可行途径

22第三节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概述农村金融体制通常是指农村各种金融机构及其活动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广义的农村金融体制不仅包括正规的农村金融机构及其活动,而且包括非正规的农村金融组织以及个人借贷活动。我国的农村金融体制以农村信用社为基础,商业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制。第三节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23(一)农村信用社1.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是指经相关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由社员入股组成、实行社员民主管理、主要为社员提供金融服务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新的定位:面向乡村、面向农民的社区性金融机构。(一)农村信用社24

2.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与股价制的商业银行的区别两者都采取入股方式,都讲盈利,都有分红,但实际上有本质区别:

1、股份属性不同:合作性质;投资性质

2、控股方式不同:自下而上;自上而下

3、经营目标不同:为了获得服务;追求利润

4、管理权限不同:一人一票;一股一票

5、分配方式不同:按交易量(如贷款数量)分配等多种形式;按股份比例分红;

6、服务对象不同:以社员为主;整个社会(包括国外);

2.合作制的农村信用社与股价制的商业银行的区别253.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模式二级法人制:县乡农村信用社同时存在,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传统模式。统一法人制:取消各乡农村信用社法人资格,以县为单位组建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股份合作制。目前与统一法人制的区别不大。农村商业银行:股份制。与商业银行类似,按股分红,一股一票。股东来源广泛。但存在着大股东欠缺问题。

省联社的全面建立:股份制的全面推进:银监会计划今年起5年内全面完成股份制改革3.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模式26(二)政策性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1.概念是直属国务院领导的、专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2.特征完全由政府出资设立。一般不会改为股份制。主要从事农产品收购贷款业务。也有开发性、扶贫性业务。不以盈利为目的。但强调保本经营。强调政策性。但正在探索政策性业务与商业性业务协调发展。(二)政策性的中国农业发展银行27(三)商业性金融机构1.构成四大商业银行和其他股份制银行的分支机构。(其中中国农业银行所占比重较大。)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改制后的产物,有特定含义,不完全属于商业银行性质村镇银行:金融机构发起创办的小型商业银行。小额信贷公司:只贷不存2.国有商业银行收缩战线1997年,包括中国农业银行在内的国有商业银行开始日渐收缩县及县以下机构(3万余)。除了农村信用社外,县以下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极为缓慢。(三)商业性金融机构28(四)农村民间金融1.概念狭义:农村居民个人之间的直接借贷活动广义:正式金融机构之外的所有金融组织和金融活动;或指官办金融机构以外的金融组织及其活动。民间金融组织:正式金融机构之外的金融组织,主要包括合会、钱庄、互助信贷社、小额信贷公司等。2.农村民间金融组织的制度特征地下性、私人性、非规范性和社区性。(四)农村民间金融29二、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现存的问题及成因(一)农户和乡镇企业贷款难表现和原因见上节(二)农村金融机构难以可持续发展1.表现:(1)不良贷款占比太高尽管由于近年来各地农村信用社普遍加大了贷款清收力度,再加上2004年人民银行对8个首批改革试点省(市)农村信用社发行专项票据置换不良资产和历年挂账亏损(1679亿,资不抵债的一半),这些都促使从2002年以来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呈递减趋势。尽管农村信用社近几年来不良贷款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但是和这四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占比相比,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占比还是太高。截至2008年底,全国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仍高达7.9%,远远高于同期其他国有商业银行的水平。二、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现存的问题及成因(一)农户和乡镇企业贷款302002-2006不良贷款按照“一逾二呆”口径统计,2007-2008不良贷款按照“五级分类”口径统计。农村金融概述课件31(2)盈利水平较低2004年全国农村信用社实现了近十年来的首次轧差盈余,一举结束连续10年亏损的局面,经营财务状况明显改善。2004年实现纯利润105亿元,净利润率达到0.55%,随后逐年出现纯利润递增的形势,净利润率也每年增长。截至2008年底,农村信用社共实现纯利润545亿元,净利润率达到1.46%。尽管农村信用社连续五年实现赢利,但是净利润率还是太低,盈利水平低下。

(2)盈利水平较低32表二2004-2008年全国农村信用社盈利情况(单位:亿元,%)总量掩盖了个体的差异表二2004-2008年全国农村信用社盈利情况(单位:亿元33(二)原因

产权问题:产权不明晰,内部人控制,无破产约束,道德风险严重。

利率管制问题:利率管制使利差不足以补偿成本与风险。

监管问题:特别是对信用社的监管不力。而且由于倒闭的外部性较大,无法破产,只能撤并。

地方政府鼓励企业逃废债务问题:包袱最终转给中央。

历史包袱:信用社无保值补贴及接收基金会问题,现在部分得到化解。农村金融概述课件34三、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因素

(一)三大理论流派(二)两种发展模式1.“需求追随”(demand-following)模式。随着经济的增长,经济主体会产生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作为对这种需求的反映,金融体系不断发展。2.“供给领先”(supply-leading)模式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与负债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需求,通过金融服务的供给促进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供给领先型金融居于主导地位,而随着经济的发展,需求追随型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三、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因素

(一)三大理论流派35(三)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梯度分布

1.在时间方面,由于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一体化水平的逐步提高,金融服务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2.在空间方面,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地区间农村金融服务需求各不相同。3.在主体方面,由于不同需求主体的组织经营形式不同,金融服务的需求也因此不同。农村金融概述课件36农村金融概述课件37(四)农村金融服务的供需矛盾

1.有效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从静态的角度看,大量农户的信贷需求是无效的从动态的角度看,农户的贫困是因为缺乏自有资本的原始积累以及外来的推动力,否则借贷需求可以不断提高

从供给领先的理论来看,如何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条件下扩大供给显得十分必要,这需要借助于政策性金融与合作金融农村金融概述课件38

2.资金的趋利性与农村生产经营的高风险、低回报之间的矛盾农户面临着三种风险:信息风险、市场风险和自然灾害风险,这些风险在借贷关系中有可能转化为金融机构的系统性风险。商业性金融机构基于其逐利的本性,对三农实行回避态度是完全理性的。

39四、我国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改革与完善的思路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中包括各种金融机构,表面完善的体系实际上存在着功能缺陷农村金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