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后长期环境监测技术指南_第1页
2023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后长期环境监测技术指南_第2页
2023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后长期环境监测技术指南_第3页
2023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后长期环境监测技术指南_第4页
2023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后长期环境监测技术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后长期环境监测技术指南1目 次前 言 II范围 1规范性引用文件 1术语和定义 2总体要求 2资料收集与地块概念模型更新 4长期环境监测计划制定 5样品采集与分析 12数据处理 13报告编制 14附 录 A(资料性)长期环境监测评估报告大纲 15I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后长期环境监测技术指南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后的长期环境监测。本标准不适用于含放射性物质与致病性生物污染地块。规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36600 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HJ25.1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技术导则HJ25.2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监测技术导则HJ91.2 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164 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6 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167 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193 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194 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HJ493 水质样品的保存和管理技术规定HJ664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点位布设技术规范(试行)HJ1019 地块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有机物采样技术导则DB11/T1278 污染场地挥发性有机物调查与风险评估技术导则1PAGEPAGE3PAGEPAGE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风险管控与修复后riskcontrolledandremediated采取了风险管控与修复措施,达到风险管控与修复目标,完成了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后的时期。长期环境监测longtermenvironmentalmonitoring风险管控与修复后,为评估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的稳定性、持久性及其变化趋势,对地下水、土壤、土壤气、地表水、环境空气及室内空气所进行的周期性监测。污染物浓度反弹contaminantrebound修复后地下水或土壤中污染物浓度出现持续上升的现象。残留污染物residualcontaminant完成修复效果评估后,土壤和地下水中存在浓度反弹风险的目标污染物及修复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物。管控污染物controlledcontaminant总体要求长期环境监测宜遵循以下基本原则:衔接性合理性规范性可操作性长期监测计划的制定应充分考虑风险管控与修复后地块内已有或拟建构(建)筑物等设施分布特点,合理布设监测点位、选择采样方式、确定采样频次,不影响地块的再开发利用。应遵守监测技术标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要求,制定长期环境监测计划,规范点位设置、样品采集与分析、数据处理等技术要求。监测数据应真实有效,具有时效性,有关监测情况应及时报送相关方。监测单位应健全规章制度,加强人员培训,制定记录保存制度。宜在每个监测周期结束时对长期环境监测计划进行优化更新。长期环境监测应按照资料收集与地块概念模型更新、长期环境监测计划制定、样品采1。图1污染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后长期环境监测工作程序PAGEPAGE13PAGEPAGE10资料收集与地块概念模型更新资料收集现有资料收集风险管控与修复资料收集清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地质勘查报告;地块土壤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估报告;风险管控与修复方案、实施方案及竣工报告等;风险管控与修复效果评估报告。风险管控与修复实施过程中发生过变更的,还应收集方案变更情况说明。修复后达到修复极限的,还应收集修复极限风险评估相关资料。(建现场踏勘人员访谈人员访谈宜重点关注地块风险管控与修复工程实施情况、效果评估开展情况。地块概念模型更新根据现有资料分析、现场踏勘与人员访谈的结果,结合前期污染状况调查与风险评(建对概念模型进行分析,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影响开展长期环境监测的不利因素,宜考虑以下要素:风险管控措施不稳定的风险;污染物浓度反弹的风险;地下水位抬升对风险管控和修复效果造成的不利影响;周边建设施工情况对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利影响;构(建)筑物的分布对点位布设的限制;其他不利因素。长期环境监测过程中,应根据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管控污染物或残留污染物的分布、构(建)筑物及受体分布等的变化情况,更新概念模型。长期环境监测计划制定监测目标应对风险管控地块上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进行监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固化/稳定化地块土壤浸出浓度及变化趋势,下游及两侧地下水中管控污染物浓度及变化趋势;地下水垂向阻隔墙两侧及下游地下水中管控污染物浓度及变化趋势;防止深层土壤或地下水中挥发性污染物向上迁移的水平阻隔设施上方土壤气中管控污染物浓度及变化趋势;防止上层土壤中污染物浓度向下迁移的水平阻隔设施下游及两侧地下水中管控污染物浓度及变化趋势;风险管控方案中规定的其他风险管控措施有效性监测。应对原位修复后地块残留污染物趋势进行监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形:其他原位修复污染土壤的地块,应监测修复后土壤中残留污染物浓度及变化趋势;原位修复地下水地块,应监测修复后地下水中残留污染物浓度及变化趋势;修复方案中规定的其他修复目标的情况。应对异位修复后地块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变化趋势进行监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景:异位修复后原场址地下水污染羽中污染物浓度及变化趋势;接收异位修复后土壤地块地下水中可能受修复后土壤影响的污染物浓度及变化趋势。风险管控与修复后地块内及周边存在敏感受体的,还应监测污染物对敏感受体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景:a)地块下游存在地表水体且与污染地下水存在水力联系的,应监测地表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b)地块下游同一水文地质单元内存在饮用水源地的,应监测饮用水源地中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地块上存在构(建)筑物,应监测构(建)筑物室内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及变化趋势;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地块上存在敏感人群的,应监测环境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及变化趋势。监测范围风险管控地块监测范围为风险管控区域。原位修复地块监测范围为原位修复区域。异位修复原场址监测范围为效果评估报告中建议关注的地下水污染羽范围;接收异位修复后土壤地块的监测范围为填埋区及周边可能受影响的敏感受体所在范围。地下水污染范围超出地块边界时,地下水监测范围宜包含边界外地下水污染区域。地块下游存在敏感受体时,地下水监测范围宜扩大到下游敏感受体附近。地块周边存在大规模补水或降水时,地下水监测范围宜扩大到可能受影响的区域。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地块上存在给排水、雨水管网等公用设施的,土壤气监测范围宜扩大到可能受公用设施影响的区域。监测对象(介质)应根据风险管控与修复的目标及可能的风险暴露途径,确定长期环境监测的监测对象(介质),主要为地下水、土壤、土壤气、地表水、环境空气和室内空气。当同一地块内存在多个风险管控与修复单元时,可考虑每个单元的特征进行优化整合。下列情形宜开展地下水监测:采用风险管控措施的地块;原位修复后存在地下水污染物浓度反弹风险的地块;异位修复后原场址仍存在地下水污染羽的地块;接收异位修复后土壤的地块;地下水污染范围超出地块边界的;根据管理要求其他需开展地下水长期监测的地块。下列情形宜开展土壤监测:采用原位固化/稳定化的地块(固化/稳定化土壤监测宜包含土壤和土壤浸出液监测);采用原位氧化还原修复的地块;根据管理要求其他需开展土壤长期监测的地块;当地块上存在阻隔设施,样品采集会破坏阻隔设施时,无需开展土壤监测。下列情形宜开展土壤气监测:采用水平阻隔措施防止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向上迁移的地块;根据管理要求其他需开展土壤气长期监测的地块;采用地表阻隔,不具备土壤气监测条件的地块,无需开展土壤气监测。风险管控与修复后,与污染地下水存在水力联系或土壤中存在易迁移污染物的地表水宜开展地表水监测。风险管控与修复后,污染物对环境空气可能造成影响的,宜对环境空气进行监测。风险管控与修复后,构(建)筑物内可能存在蒸汽入侵风险的,宜对室内空气进行监测。点位布设点位布设原则点位布设应避开已有构(建)筑物,且不应影响拟建构(建)筑物的选址;点位布设应隐蔽不影响景观;当地块采用水平阻隔时,不应破坏水平阻隔措施。6.4.26.4.36.4.4当地下水污染范围超出地块边界时,宜在地块外增加地下水长期监测井。宜定期对地下水和土壤气监测井进行维护。风险管控地块点位布设采用固化/稳定化的地块,地下水与土壤监测点位布设宜满足以下要求:固化/1个地下水对照监测点,两侧尽量靠近固化/稳定化体140m1个地40m40m,2;当地块内存在多个固化/稳定化单元时,地下水监测点位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化;/1个或多个单元,每个单元应设置不少于1个土壤监测点位;应根据固化/稳定化施工工艺,分析确定风险管控薄弱区,每个薄弱区应设置不少1个土壤监测点位。图2固化/稳定化地下水长期监测点位布设示意图采用地下水垂向阻隔的地块,地下水监测点位布设宜满足以下要求:1140m的,140m的,点位数量相应增加,两个监测点之40m3;1个地下水对照监测1140m1个地下水监测点,大于40m4。图3地下水污染羽四周设置阻隔墙地下水监测点位布设示意图图4地下水污染羽下游设置阻隔墙地下水监测点位布设示意图采用水平阻隔的地块土壤气与地下水长期监测点位布设宜满足以下要求:阻隔下层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向上挥发的地块,宜紧邻阻隔层上方设置土壤气监测点,监测点数量可根据水平阻隔区面积确定,可不大于1600m21个点位;阻隔上层土壤污染物向下迁移影响地下水的地块,宜紧邻阻隔区设置地下水监测11个地下水监测40m140m的,点40m。修复后地块点位布设地下水监测点位布设宜满足以下要求:1个地下水监测点;1个地下水监测点;1个地下水对11140m140m的,点位数量相应增加,两个监测40m;6.4.2.3b)。图5异位修复后原场址污染羽地下水监测点位布设示意图1土壤气监测点位布设宜满足以下要求:1个土壤气监测点;存在给排水、雨水管网等公用设施的情景下,土壤气监测点宜靠近管道进行布设。其他情形下点位布设1140m140m40m。11(建1DB11/T1278。根据地块需求开展环境空气监测的,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布设宜满足以下要求:环境空气监测点应包含对照监测点和污染监控点;对照监测点应布设在风险管控与修复后地块主导风向的上风向;HJ664中相关要求执行;在实际采样过程中,对照监控点和污染监控点应根据当日实际风向确定布点位置,对照监控点位于当日上风向,污染监控点位于当日下风向。HJ/T167中相关要求执行。监测指标地下水和土壤气现场采样前应记录洗井参数:TDOpHOP、电导率及浊度;O2、CO2、CH4等。风险管控地块地下水和土壤监测指标为管控污染物,土壤气、环境空气、室内空气监测指标为管控污染物中具有挥发性的污染物。原位修复后地块地下水和土壤监测指标为残留污染物,土壤气、环境空气、室内空气监测指标为残留污染物中具有挥发性的污染物。异位修复后原场址地下水监测指标为效果评估报告中确定需开展长期监测的污染物;接收异位修复后土壤地块地下水监测指标为修复后土壤中易对地下水造成影响的污染物。地表水监测指标为与之有水力联系的地下水的监测指标或土壤中存在的易迁移污染物。管理部门要求的其他监测指标。监测周期与频次3-51个监测周期,每个监测周期结束时宜开展监测结果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适当调整监测频次。地下水采样时间宜考虑地下水位波动特点、污染物随季节波动特点等。风险管控地块首个监测周期内监测频次宜满足以下要求:2次地下水监测;1次土壤监测;2次土壤气监测。修复后地块首监测周期内监测频次宜满足以下要求:1次地下水监测;1次土壤监测;1次土壤气监测。地表水、环境空气、室内空气可视具体需求开展。评估标准风险管控地块土壤评估标准为土壤管控目标值,地下水评估标准为地下水管控目标值。风险管控或修复活动引入的其他影响土壤质量的指标评估标准为用地性质下对应筛选值,影响地下水质量的指标评估标准为地下水功能分类对应标准限值。地下水污染羽超出地块边界部分的评估标准宜采用地块外污染羽所在区域的地下水功能分类对应标准限值。DB11/T1278中相关标准限值。GB3838中相关标准限值。GB3095中相关标准限值。GB/T18883中相关标准限值。异常情况的应对措施固化/地下水垂向阻隔区域两侧或下游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超过评估标准或出现上升趋势时,宜增加地下水监测频次,必要时可增加地下水监测点位;阻隔设施两侧或下游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超过评估标准或出现上升趋势时,宜增加地下水监测频次,必要时可增加地下水监测点位;修复后地块土壤中污染物浓度超过评估标准、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超过评估标准或出现上升趋势时,宜增加地下水监测频次,必要时可增加地下水、土壤监测点位。监测工作的组织监测工作的组织可参照HJ25.2中相关要求执行。样品采集与分析样品采集与实验室分析GB/T14848、HJ25.1、HJ25.2、HJ164、HJ1019及相关测试方法中相关要求执行。GB36600HJ25.1HJ25.2HJ/T166HJ1019及相关测试方法中相关要求执行。DB11/T1278及相关测试方法中相关要求执行。HJ25.2、HJ91.2及相关测试方法中相关要求执行。环境空气样品采集、保存、流转与分析按照GB3095、HJ25.2、HJ/T193、HJ194及相关测试方法中相关要求执行。GB/T18883HJ/T167及相关测试方法中相关要求执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HJ25.2HJ164、HJ1019中相关要求执行。HJ25.2HJ/T166、HJ1019中相关要求执行。DB11/T1278中相关要求执行。HJ25.2HJ91.2、HJ493中相关要求执行。HJ25.2HJ/T193、HJ194中相关要求执行。室内空气样品采集、保存、流转与分析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参照GB/T18883和HJ/T167中相关要求执行。数据处理数据统计与表征HJ164宜对检测数据绘制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图。结果分析长期监测过程中各监测对象(介质)中污染物浓度不超过评估标准,地下水和土壤气中污染物浓度无显著上升趋势,表明风险管控与修复后地块风险可控。风险管控地块出现下列情形时,表明风险管控效果可能不稳定,宜对风险管控设施开展专项监测:固化/稳定化土壤浸出浓度连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